大家數過了,一共賣了四百五十一文,扣除了擺攤的費用,今天一共賺了四百四十九文,
如果按照他們自己的辦法賣,頂多賣到兩百多文。
宋族長也高興,“好了,你們把老婆子的那份留下,剩下的就自行分了吧。”
大家湊了個整把錢給了劉氏,劉氏高興的揣到懷裏,
這一輩子都是在家裏待著,負責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自己沒賺過一個子,
雖然家裏老頭,孩子們之前賺了錢也會交到自己手上,
但是這回是自己親手賺來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何氏也把自己那份收好,
她家三個兒子,雖然大兒子跟著丈夫去幹活了,但是家裏兒媳婦在家,也出了份力,也要給一份,
那她家一分就要分四份,她自己也要一份,她心裏默默算開了,每人能拿到多少錢。
宋族長家是分居,但不分家,不過宋族長讓他們分出去後就不用往家裏交家用了,
因為幾個孫子雖然成了家,但是像大兒的兩個兒子,二兒的長子,他們有活幹就有收入,
其他的孫子沒有收入,在家裏幫忙,老兩口有時候還時不時要補貼一下,
為了家庭和睦,有些事情就要仔細斟酌,不能讓兄弟們有了嫌隙,
現在好了,有了竹碗生意,現在又多一個田螺生意,雖然不知道能賣幾天,但有錢不賺王八蛋。
宋族長又點上了旱煙,看著大家開心的點錢,分錢,煙霧繚繞間,隱約能見到他舒展的眉頭。
看到大家賺錢高興的樣子,他不禁想到了自己以前考上童生後,
感覺再不能寸進了,就回了家,
靠自己的學識給人啟蒙,教學,每次拿了束修回來的意氣風發。
可惜自己家裏現在隻出了一個讀書人。
他又吧嗒一口煙,搖搖頭,
兒孫自有兒孫福,趁自己這把老骨頭還能幹,就多幹一點,給他們再留點錢,百年之後也能瞑目了。
第二天,宋老二一家正在忙活呢,忽然村裏的銅鑼鏘鏘鏘的響了起來,
宋老二和宋二嫂對視一眼,異口同聲道“估計要收秋稅了。”
夫妻倆屁股後麵跟著要看熱鬧的三個跟屁蟲,來到祠堂門口,
村長正站在祠堂的台階上喊話“大家看看來齊人沒有?看看自己的左鄰右舍,都來了沒有,我要開始講話了。”
他繼續敲了幾下銅鑼,等看到大家都陸陸續續的趕到了,這才喊道,
“今年的秋稅開始收了,裏長今天來過了,我們村裏今年的稅比往年增加了,十五稅二,”他的話還沒有說完,下麵的人都紛紛議論起來,
“今年怎麽加稅了啊,那我家不得要多交兩百多斤稻穀。”
“你家才兩百多斤,我家要三百多斤呢。”
“哎呀,這可怎麽辦啊,今年加了,明年還加不加?”
聽到下麵議論紛紛,村長大喊一聲“大家先別吵了,加稅是壞消息,這裏還有個好消息,稅是加了,但是,”他停頓了一下,惹得大家又是吵嚷不休,
“但是,人頭稅取消了,隻需要交人丁稅就可以了”
聞言,眾人又歡呼雀躍起來,畢竟現在誰家裏沒三四個孩子地都不夠人種,更不要說子又生孫,
像宋族長家那樣的,一年交人頭稅都要交上三兩多。
陳國人頭稅是每戶成員從七歲以上,包括七歲,五十六歲以下征收的,每人一百二十文。
現在隻征收丁稅,大家就會少交很多錢,
而人丁稅,就是按照每戶十六歲到六十歲的成年男子數量,每人征收一百二十文的稅。
不得不說這個舉措讓大家對加了糧稅也沒了怨言,下麵包括宋族長都大大鬆了一口氣,他家今年人頭稅能省下一半的錢。
“明天開始,裏長就會帶人來登記收糧,你們自己準備好,我通知你們就挑著糧來排隊。”
村長宣布完最後的消息,就讓大家散了。
宋老二一邊走一邊算,自己家三畝水田,每畝大概收了兩百四,五十斤的稻穀,那今年大概要交一百斤不到的稅,
自家就自己一個男丁,一百二十文,
他不由得笑了,“今年開始,我們就要自己交糧稅了,我自己就是戶主了。”
宋二嫂揪了他的後腰一把,“這有什麽好笑的,難不成你做了戶主,就要耍起威風來了。”
宋老二趕緊拉住宋二嫂的手,嘿嘿笑到“不敢不敢。”
剩下三娘三人吃著兩夫妻灑下的狗糧。
除了三娘三姐妹,後麵那些一邊閑聊一邊回家的村民裏,也有一雙眼睛在盯著宋老二夫妻倆,
那雙眼睛裏除了羨慕,還帶著些意味不明的晦暗。
如果按照他們自己的辦法賣,頂多賣到兩百多文。
宋族長也高興,“好了,你們把老婆子的那份留下,剩下的就自行分了吧。”
大家湊了個整把錢給了劉氏,劉氏高興的揣到懷裏,
這一輩子都是在家裏待著,負責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自己沒賺過一個子,
雖然家裏老頭,孩子們之前賺了錢也會交到自己手上,
但是這回是自己親手賺來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何氏也把自己那份收好,
她家三個兒子,雖然大兒子跟著丈夫去幹活了,但是家裏兒媳婦在家,也出了份力,也要給一份,
那她家一分就要分四份,她自己也要一份,她心裏默默算開了,每人能拿到多少錢。
宋族長家是分居,但不分家,不過宋族長讓他們分出去後就不用往家裏交家用了,
因為幾個孫子雖然成了家,但是像大兒的兩個兒子,二兒的長子,他們有活幹就有收入,
其他的孫子沒有收入,在家裏幫忙,老兩口有時候還時不時要補貼一下,
為了家庭和睦,有些事情就要仔細斟酌,不能讓兄弟們有了嫌隙,
現在好了,有了竹碗生意,現在又多一個田螺生意,雖然不知道能賣幾天,但有錢不賺王八蛋。
宋族長又點上了旱煙,看著大家開心的點錢,分錢,煙霧繚繞間,隱約能見到他舒展的眉頭。
看到大家賺錢高興的樣子,他不禁想到了自己以前考上童生後,
感覺再不能寸進了,就回了家,
靠自己的學識給人啟蒙,教學,每次拿了束修回來的意氣風發。
可惜自己家裏現在隻出了一個讀書人。
他又吧嗒一口煙,搖搖頭,
兒孫自有兒孫福,趁自己這把老骨頭還能幹,就多幹一點,給他們再留點錢,百年之後也能瞑目了。
第二天,宋老二一家正在忙活呢,忽然村裏的銅鑼鏘鏘鏘的響了起來,
宋老二和宋二嫂對視一眼,異口同聲道“估計要收秋稅了。”
夫妻倆屁股後麵跟著要看熱鬧的三個跟屁蟲,來到祠堂門口,
村長正站在祠堂的台階上喊話“大家看看來齊人沒有?看看自己的左鄰右舍,都來了沒有,我要開始講話了。”
他繼續敲了幾下銅鑼,等看到大家都陸陸續續的趕到了,這才喊道,
“今年的秋稅開始收了,裏長今天來過了,我們村裏今年的稅比往年增加了,十五稅二,”他的話還沒有說完,下麵的人都紛紛議論起來,
“今年怎麽加稅了啊,那我家不得要多交兩百多斤稻穀。”
“你家才兩百多斤,我家要三百多斤呢。”
“哎呀,這可怎麽辦啊,今年加了,明年還加不加?”
聽到下麵議論紛紛,村長大喊一聲“大家先別吵了,加稅是壞消息,這裏還有個好消息,稅是加了,但是,”他停頓了一下,惹得大家又是吵嚷不休,
“但是,人頭稅取消了,隻需要交人丁稅就可以了”
聞言,眾人又歡呼雀躍起來,畢竟現在誰家裏沒三四個孩子地都不夠人種,更不要說子又生孫,
像宋族長家那樣的,一年交人頭稅都要交上三兩多。
陳國人頭稅是每戶成員從七歲以上,包括七歲,五十六歲以下征收的,每人一百二十文。
現在隻征收丁稅,大家就會少交很多錢,
而人丁稅,就是按照每戶十六歲到六十歲的成年男子數量,每人征收一百二十文的稅。
不得不說這個舉措讓大家對加了糧稅也沒了怨言,下麵包括宋族長都大大鬆了一口氣,他家今年人頭稅能省下一半的錢。
“明天開始,裏長就會帶人來登記收糧,你們自己準備好,我通知你們就挑著糧來排隊。”
村長宣布完最後的消息,就讓大家散了。
宋老二一邊走一邊算,自己家三畝水田,每畝大概收了兩百四,五十斤的稻穀,那今年大概要交一百斤不到的稅,
自家就自己一個男丁,一百二十文,
他不由得笑了,“今年開始,我們就要自己交糧稅了,我自己就是戶主了。”
宋二嫂揪了他的後腰一把,“這有什麽好笑的,難不成你做了戶主,就要耍起威風來了。”
宋老二趕緊拉住宋二嫂的手,嘿嘿笑到“不敢不敢。”
剩下三娘三人吃著兩夫妻灑下的狗糧。
除了三娘三姐妹,後麵那些一邊閑聊一邊回家的村民裏,也有一雙眼睛在盯著宋老二夫妻倆,
那雙眼睛裏除了羨慕,還帶著些意味不明的晦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