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手腳真快,我們也不能落後。”一道伶俐爽快的女聲響起,讓宋三娘想到了紅樓夢裏的王熙鳳,
宋三娘往那人看去,隻見一個珠光寶氣的明豔婦人攜著一個一看就養尊處優但又帶著讓人看不清的深沉的中年男子上前來,
金昭華忙給宋三娘介紹“三娘,這是我娘和我爹。”金家有什麽風吹草動,韓氏了如指掌,
她早就知道了宋三娘來家裏的事情,但是因為是小姑娘們的來往,她們沒來自己院子,她也不甚在意,既然留下用飯了,那自然就見一下,
她也仔細打量了宋三娘一番,然後拉起她的手,“三娘是吧,你在我們金家不必拘謹,就跟在自己家裏一樣就好了,
我家的這些孩子難得請朋友來玩,你以後可得多來。”
說完,她把自己頭上的一根玉釵拔下,想插到宋三娘的頭上,發現宋三娘隻是紮了個麻花辮,不由失笑,
“還是個孩子呢,你把釵子拿上,以後等梳髻了就拿來戴。”宋三娘也笑著收下了,
女眷之間的來往,金岐山也不好說什麽,他就跟著自己夫人隨便和宋三娘說了兩句多來家裏玩的客套話,就到老夫人旁邊坐下了,
傅氏跟在自己婆婆後麵,給了宋三娘一枚玉佩,大家見麵禮是有講究的,不能壓長輩一頭,
所以高氏給了玉鐲,韓氏要低一頭,給了玉釵,韓氏給玉釵,傅氏就隻能給玉佩,
宋三娘沒想到吃個飯還被送了幾樣禮物,不太習慣,金昭華看得出來,於是就在她耳邊嘀咕了幾句,
雖然宋三娘還是有點不習慣,但是也隻好忐忑著跟著金昭華坐在中間的桌子,
仆婦們上好了菜,丫鬟們魚貫而入,給主子們送上熱毛巾淨手,還有茶水漱口,
宋三娘跟個土包子似的,跟著大家照做,做完這些,大家看到上首的老夫人和金岐山等人動筷了,這才開始吃起來,
三張桌子,老夫人,金岐山夫妻,金政鋒夫妻,還有金政安坐一張桌子,
金昭華幾個姑娘坐在中間的桌子,金劍川兩兄妹和金政仁坐在第三張桌子,由丫鬟們伺候著用飯,
每張桌子上擺放的菜式是一樣的,菜式沒有宋三娘想象的那麽奢華浪費,
可能是為了養生,甚至不是什麽大魚大肉,但是其實在宋三娘眼中看起來平平無奇的菜式,實際上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桌子上一共八菜一湯,聽金昭華說,吃完還會有甜點,
宋三娘看了一下菜式,好像各地的菜式都有,金昭華說道“我大哥走南闖北,哪裏的菜係都嚐試過,
所以就請了好幾個其他地方的廚師來,我們家吃的菜式就比較雜,你可以都嚐一下。”
宋三娘點頭,開始喝起了湯,這湯是丫鬟們給每個人盛好的,是竹蓀肝膏湯,
這湯是四川的,這是一道清湯,雖然是清湯,但是卻很耗費功夫,
湯底用老母雞,瘦豬肉,火腿,幹貝,豬骨,雞爪,生薑用中火熬製的,要熬製三個時辰,就是六個小時,
再放入冰糖,桂圓繼續熬一個時辰,期間要用雞脯肉茸多次過濾湯汁,最後再放入竹蓀,肝膏一起烹飪,
聽金昭華說完這湯的做法,宋三娘不由得多喝了幾口,這湯確實鮮美醇厚,
接著金昭華簡單的跟她說了一下桌子上的菜才開始吃了起來,
其中一道禮雲子琵琶蝦,一碟也才十幾隻,禮雲子就是螃蟹籽,用禮雲子,蘆筍,甘筍絲和新鮮的海蝦包豆腐皮再炸,蝦蟹搭配,香味極其幹腴豐美,
接下來有龍井蝦仁,鬆茸燜雞,八寶豆腐,蔥燒海參,灌湯黃魚,翡翠醉鴨等菜式,宋三娘竟然看到了她吃過的一道拆魚羹,
那是她到了這裏吃的第一頓大餐,當時一家人到縣城的大酒樓聚福樓吃魚生時候吃的,
宋三娘於是就說起了這個事情,金昭華笑道“那酒樓就是我們家開的。”宋三娘沒想到隨便去一家酒樓吃個飯都是金家的產業,
桌子上的菜都是比較清淡的,主食不止一樣,除了白米飯,還有雞湯麵,蟹黃包,
金昭華要了一碗雞湯麵,宋三娘看到這雞湯麵的麵湯色澤金黃,隻微微帶點油光,
看得出來雞湯裏的油都被小心的撇掉了,那麵條卻是細白如絲,看起來就勁道爽口,
於是她也要了一碗雞湯麵,果然,如她想象的那樣鮮美勁道,
最後仆婦們又上了一道冰糖血燕,這頓飯才算收尾了。
這一頓飯讓宋三娘品嚐到了很多不一樣的菜,雖然吃的種類多,
但是金家的菜分量就擺在那裏,大家都是淺嚐輒止,所以肚子雖然吃飽了,但是很舒服,
吃完飯,宋三娘又跟著大家淨手洗漱,幾位長輩也都和她隨便說了幾句話就離開了,金昭華看著天色也開始暗了,於是就安排馬車送她回去。
因為答應了金劍川要給他做滑梯,宋三娘第二天就去了譚師傅家,剛好順便問問譚淑蘭胡夫子的事情怎麽樣了,
來到譚家的店裏,唐掌櫃將她直接帶到譚師傅的書房,於是宋三娘就跟譚師傅說了要做滑梯的事情,
兩人又開始了像以前一樣,你說我畫,最後一個組合滑梯就躍然紙上,
本來宋三娘就想做一個簡單的滑梯,但是她從譚師傅口中知道現在已經有滑梯了,不過現在的滑梯就是一個大的立體梯形,
其實這樣小孩們玩的時候更安全,因為她們下滑的麵積是一大片的,於是她就想做一個複雜一點的,更好玩。
這個滑梯集直滑梯,旋轉滑梯和攀岩於一體,
滑梯的右前方是一個滑筒,小孩子可以從滑筒爬進滑梯右邊的小木屋,也可以從正右方或者後方的小扶梯走上去,
右邊的小木屋往左邊走是一條短短的過道,過道大概一米長,圍成過道的擋板挖了三個大圓洞,
小孩可以從圓洞爬到過道下麵的攀岩區域,這裏是和過道等長的斜麵,上麵到時候左邊會加上攀登網,右邊加上攀岩的岩點,
小朋友們倒時候可以在上麵爬來爬去,這坡麵很平緩,完全不危險,
經過短短的過道就到了左邊的小木屋,小木屋前麵是一道能容兩人下滑的直滑梯,左邊是一道旋轉滑梯,後麵是和滑梯右邊一樣讓人進入的小扶梯,
這個滑梯做出來一定可以讓一群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了,宋三娘一定就定了兩個,
一個打算放到新家讓四娘她們玩,這個的尺寸就比做給金劍川他們的尺寸大了很多,畢竟四娘她們都是大孩子了。
她還給自己也做了一個戶外秋千,想到以後在新家可以在院子裏愜意的蕩著秋千的悠閑生活,她就高興。
譚師傅目光炯炯的看著她,宋三娘反應過來笑著說“知道了,可以多做幾個拿去賣吧。”
譚師傅這才收回目光細細看自己畫的定稿。
宋三娘往那人看去,隻見一個珠光寶氣的明豔婦人攜著一個一看就養尊處優但又帶著讓人看不清的深沉的中年男子上前來,
金昭華忙給宋三娘介紹“三娘,這是我娘和我爹。”金家有什麽風吹草動,韓氏了如指掌,
她早就知道了宋三娘來家裏的事情,但是因為是小姑娘們的來往,她們沒來自己院子,她也不甚在意,既然留下用飯了,那自然就見一下,
她也仔細打量了宋三娘一番,然後拉起她的手,“三娘是吧,你在我們金家不必拘謹,就跟在自己家裏一樣就好了,
我家的這些孩子難得請朋友來玩,你以後可得多來。”
說完,她把自己頭上的一根玉釵拔下,想插到宋三娘的頭上,發現宋三娘隻是紮了個麻花辮,不由失笑,
“還是個孩子呢,你把釵子拿上,以後等梳髻了就拿來戴。”宋三娘也笑著收下了,
女眷之間的來往,金岐山也不好說什麽,他就跟著自己夫人隨便和宋三娘說了兩句多來家裏玩的客套話,就到老夫人旁邊坐下了,
傅氏跟在自己婆婆後麵,給了宋三娘一枚玉佩,大家見麵禮是有講究的,不能壓長輩一頭,
所以高氏給了玉鐲,韓氏要低一頭,給了玉釵,韓氏給玉釵,傅氏就隻能給玉佩,
宋三娘沒想到吃個飯還被送了幾樣禮物,不太習慣,金昭華看得出來,於是就在她耳邊嘀咕了幾句,
雖然宋三娘還是有點不習慣,但是也隻好忐忑著跟著金昭華坐在中間的桌子,
仆婦們上好了菜,丫鬟們魚貫而入,給主子們送上熱毛巾淨手,還有茶水漱口,
宋三娘跟個土包子似的,跟著大家照做,做完這些,大家看到上首的老夫人和金岐山等人動筷了,這才開始吃起來,
三張桌子,老夫人,金岐山夫妻,金政鋒夫妻,還有金政安坐一張桌子,
金昭華幾個姑娘坐在中間的桌子,金劍川兩兄妹和金政仁坐在第三張桌子,由丫鬟們伺候著用飯,
每張桌子上擺放的菜式是一樣的,菜式沒有宋三娘想象的那麽奢華浪費,
可能是為了養生,甚至不是什麽大魚大肉,但是其實在宋三娘眼中看起來平平無奇的菜式,實際上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桌子上一共八菜一湯,聽金昭華說,吃完還會有甜點,
宋三娘看了一下菜式,好像各地的菜式都有,金昭華說道“我大哥走南闖北,哪裏的菜係都嚐試過,
所以就請了好幾個其他地方的廚師來,我們家吃的菜式就比較雜,你可以都嚐一下。”
宋三娘點頭,開始喝起了湯,這湯是丫鬟們給每個人盛好的,是竹蓀肝膏湯,
這湯是四川的,這是一道清湯,雖然是清湯,但是卻很耗費功夫,
湯底用老母雞,瘦豬肉,火腿,幹貝,豬骨,雞爪,生薑用中火熬製的,要熬製三個時辰,就是六個小時,
再放入冰糖,桂圓繼續熬一個時辰,期間要用雞脯肉茸多次過濾湯汁,最後再放入竹蓀,肝膏一起烹飪,
聽金昭華說完這湯的做法,宋三娘不由得多喝了幾口,這湯確實鮮美醇厚,
接著金昭華簡單的跟她說了一下桌子上的菜才開始吃了起來,
其中一道禮雲子琵琶蝦,一碟也才十幾隻,禮雲子就是螃蟹籽,用禮雲子,蘆筍,甘筍絲和新鮮的海蝦包豆腐皮再炸,蝦蟹搭配,香味極其幹腴豐美,
接下來有龍井蝦仁,鬆茸燜雞,八寶豆腐,蔥燒海參,灌湯黃魚,翡翠醉鴨等菜式,宋三娘竟然看到了她吃過的一道拆魚羹,
那是她到了這裏吃的第一頓大餐,當時一家人到縣城的大酒樓聚福樓吃魚生時候吃的,
宋三娘於是就說起了這個事情,金昭華笑道“那酒樓就是我們家開的。”宋三娘沒想到隨便去一家酒樓吃個飯都是金家的產業,
桌子上的菜都是比較清淡的,主食不止一樣,除了白米飯,還有雞湯麵,蟹黃包,
金昭華要了一碗雞湯麵,宋三娘看到這雞湯麵的麵湯色澤金黃,隻微微帶點油光,
看得出來雞湯裏的油都被小心的撇掉了,那麵條卻是細白如絲,看起來就勁道爽口,
於是她也要了一碗雞湯麵,果然,如她想象的那樣鮮美勁道,
最後仆婦們又上了一道冰糖血燕,這頓飯才算收尾了。
這一頓飯讓宋三娘品嚐到了很多不一樣的菜,雖然吃的種類多,
但是金家的菜分量就擺在那裏,大家都是淺嚐輒止,所以肚子雖然吃飽了,但是很舒服,
吃完飯,宋三娘又跟著大家淨手洗漱,幾位長輩也都和她隨便說了幾句話就離開了,金昭華看著天色也開始暗了,於是就安排馬車送她回去。
因為答應了金劍川要給他做滑梯,宋三娘第二天就去了譚師傅家,剛好順便問問譚淑蘭胡夫子的事情怎麽樣了,
來到譚家的店裏,唐掌櫃將她直接帶到譚師傅的書房,於是宋三娘就跟譚師傅說了要做滑梯的事情,
兩人又開始了像以前一樣,你說我畫,最後一個組合滑梯就躍然紙上,
本來宋三娘就想做一個簡單的滑梯,但是她從譚師傅口中知道現在已經有滑梯了,不過現在的滑梯就是一個大的立體梯形,
其實這樣小孩們玩的時候更安全,因為她們下滑的麵積是一大片的,於是她就想做一個複雜一點的,更好玩。
這個滑梯集直滑梯,旋轉滑梯和攀岩於一體,
滑梯的右前方是一個滑筒,小孩子可以從滑筒爬進滑梯右邊的小木屋,也可以從正右方或者後方的小扶梯走上去,
右邊的小木屋往左邊走是一條短短的過道,過道大概一米長,圍成過道的擋板挖了三個大圓洞,
小孩可以從圓洞爬到過道下麵的攀岩區域,這裏是和過道等長的斜麵,上麵到時候左邊會加上攀登網,右邊加上攀岩的岩點,
小朋友們倒時候可以在上麵爬來爬去,這坡麵很平緩,完全不危險,
經過短短的過道就到了左邊的小木屋,小木屋前麵是一道能容兩人下滑的直滑梯,左邊是一道旋轉滑梯,後麵是和滑梯右邊一樣讓人進入的小扶梯,
這個滑梯做出來一定可以讓一群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了,宋三娘一定就定了兩個,
一個打算放到新家讓四娘她們玩,這個的尺寸就比做給金劍川他們的尺寸大了很多,畢竟四娘她們都是大孩子了。
她還給自己也做了一個戶外秋千,想到以後在新家可以在院子裏愜意的蕩著秋千的悠閑生活,她就高興。
譚師傅目光炯炯的看著她,宋三娘反應過來笑著說“知道了,可以多做幾個拿去賣吧。”
譚師傅這才收回目光細細看自己畫的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