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朝堂平定朕欲削藩,愛卿們可有良策?
毒士:活閻王駕到!百官通通閃開 作者:海上浮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梆梆!”
蕭九齡給了那摞紙兩拳。
修正了百官的妒忌心。
程彧確認了女帝不是試探他的忠心,而是真的準備大行封賞。
心裏不免嘀咕:抄家後結算,給我這麽多的好處,看來許府的財富遠比我想象的龐大。
不過。
唐相的封賞呢?
不管了,先富富我!
“謝陛下賞賜!”
“臣定當盡心為陛下效力!”
“活到老幹到老!”
程彧高高興興地起身,重新靠在柱子上。
盡管臉上灰撲撲的,但上朝的狀態,比前幾日精神了許多。
蕭九齡見狀,懸著的心落到了實處。
自從有程彧在朝堂上,麵對這群心思迥異的朝臣,她的底氣才足了些。
“梆梆!”
蕭九齡又對著那摞紙捶了兩拳。
毫無懸念的,先前還緊張的百官,有些麻木。
看著她的眼神除了忌憚,還多了分反抗的意味在其中。
是時候把這把雙刃劍處置掉了。
“程愛卿,你交給朕的這摞紙張,朕已連夜看完。”
蕭九齡掃視著台下百官,鳳眸微冷。
“禮部右侍郎,名列第二,抄家!”
“交由大理寺審訊定罪!”
在百官預料之外,卻又在意料之中的懲處終於懸空落下。
禮部右侍郎猝不及防地被殿前侍衛拖到門口,這才想起討饒。
“陛下饒命!”
“尚書大人!救我!”
黃賀因為懶得寫字,從而沒有在紙上留下證據。
還在慶幸時,聽到屬下的呼喚,嚇得連忙抹額頭上的冷汗。
救你?
貪汙的時候沒想起給本官些許好處,出事了找人搭救?
去死吧你!
這時,玉階上的蕭九齡又拿起一遝紙。
“排行第三的……”
“撲嗵!”
吏部右侍郎跪倒在地。
學著程彧的模樣,一把鼻涕一把淚地開口。
“陛下,臣雖名列前茅,但臣寫下來的那些禮物,隻是見過,並未擁有!”
“萬望陛下明察秋毫!”
靠著柱子補回籠覺的程彧,抬起右眼皮。
終於來了一個聰明人。
其他留有疑證的百官,呼啦啦地跪倒在地。
“陛下明察秋毫!”
他們也是糊塗。
疑罪可以抄家坐實,也能死不認賬啊!
隻要陛下肯放過他們,一切好說!
蕭九齡見有人遞了台階,她冷冷一笑。
“朕可沒工夫明察秋毫,朕這段時日因國庫虧空,賑災糧難以為濟,夜不能寐。”
“還是派禁衛軍,按照查抄許家的方式,去各位愛卿家裏搜一搜,以證你們的清白。”
按照查抄許家的方式?
百官朝後看去。
想到程彧差人將雞蛋搖散黃,把蚯蚓從洞裏勾出來劈成兩半的做法。
每個人都感覺後脖頸颼颼地往外冒涼氣。
照這種抄法,答題紙的最後一名都經不住查!
“陛下!臣願意為陛下分憂解難,捐銀一千兩,捐糧一萬斤!”
吏部右侍郎又聰明了一回。
蕭九齡冷清的臉上,眉眼舒展開來。
百官先是一喜,接著罵聲一片。
他們好不容易搜刮上來的財富,最後又要掏出來上交陛下。
真是白忙活一場!
可,沒有性命,好像更虧。
“臣願意捐銀一千兩!捐糧一萬斤!”
“臣也願意!”
不論排名高低,官位大小。
倒是上下齊心,沒有往上抬價的出頭傻鳥。
蕭九齡掃了一眼滿朝心眼加起來密如繁星,正事上毫不用心的那些官員。
她朝著女官招了招手。
“既然愛卿們都願意為朕分憂解難,糧食如數發放到受災縣鄉。”
“所捐銀兩,則交由地方治理渠井,防澇防旱,確保來年無災無憂。”
“希望愛卿們能不負朕的希望,讓糧有去處,銀有用處!”
若是捐上來的錢糧,還要再被層層盤剝。
這群人就真的沒有救了。
哐啷!
女官將早已備好的火盆,放到了玉階之上。
百官見狀,立即欣喜叩首。
“謝陛下隆恩!”
“臣等一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絕不會再讓專項銀錢與賑災糧出岔子!”
伴隨著百官的呼聲。
蕭九齡打開火折子,將一遝紙點燃,扔了進去。
呼呼呼!
火苗燃燒起來,把整片玉階映成一片通紅。
也染紅了蕭九齡的雙眸。
有新來的官員見狀,小聲與身邊的同僚嘀咕。
“萬一陛下留了一手怎麽辦?”
年長有經驗的老臣,意味深長地笑了。
“天子怎會失信於人?除非你不打算做人。”
哦!
新來的官員明白了。
陛下確實留了一手,但會不會用,取決於這些臣子日後的行為。
當眾燒了證據,既全了大家的顏麵,也穩了朝綱,還得到了實惠。
“陛下以前做事沒有這麽周全。”
“現在我們,根本看不懂陛下下一步想做什麽。”
“如此反常,背後必有妖人指點!”
百官再次朝後看去。
剛想借貴柱一用,蹭癢癢的程彧,聞言也是無奈。
就是說,有沒有可能,陛下她一直在裝小綿羊?
果然上司的賞賜不是好拿的,他身上這口惑亂君主的黑鍋是摘不掉了。
程彧看向玉階之上玩火玩得不亦樂乎的女帝。
真想提醒她一聲。
晚上睡覺之前千萬別喝水!
火苗燃燒了整整兩刻鍾才停下。
平時議個朝事,都會吵翻屋頂的百官。
如今安靜得像和女帝長了一條舌頭。
該閉嘴時絕不張嘴。
“好了,愛卿們今晚皆可安睡了。”
“陛下英明!”
蕭九齡差人將火盆端走,重新落座於龍椅之上。
她鳳眸掃視著下方,赫然有種睥睨天下的霸主感。
朝堂內部,隨著大半個戶部倒台。
加上方才的一盆火,燒了個清靜。
就算是對她有微詞的朝臣,也不敢像之前,公然貪汙,陽奉陰違。
剩下的小魚小蝦,可緩緩除之。
安內安得差不多了,有件事也可順勢提上日程。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蕭九齡話音剛落。
早已準備多時的唐相,信步而出。
“陛下,昨日所見所聞,讓臣夜不能寐!”
又聞夜不能寐,百官也是服了。
要不你們夜不能寐的君臣仨,試試抵足而眠?
“唐相憂慮何事,細細說來?”
“前朝正因八王之亂,致使國土分離,天下分崩離析至今,依舊處於年年戰亂之中。”
前朝的八王之亂就是藩王作亂。
蕭家祖上,正是推倒霸占京城,作威作福的藩王。
才能成就一番霸業,建立大周朝。
打天下時,父子上陣,兄弟齊心。
經曆過守天下的一代人,後世子孫貪慕權力與享樂。
看著同一個父親生出來的兄弟姐妹,有人登帝為皇,有人仰首稱王。
自然會生出許多亂子來。
“唐相,你的擔憂朕明白了,遂世子插手朝政之事,確實令人如鯁在喉。”
蕭九齡早就知道,父皇傳位於她之前,各地藩王早有不臣之心。
登基前,她假借父皇遺命,讓藩王無故不得入京。
原以為各地藩王遵守她的命令,此事可緩,但蕭遂的“清君側”讓她明白。
此事,緩不得了!
“愛卿們,朕欲削藩的話,你們有何良策?”
百官你看看我,我望望你,皆是搖頭不語。
別說前朝了。
就是再往上數幾百年。
國家滅亡,幾乎毀於藩王之手。
登基的皇帝勢強或無能,碰到強悍的叔父兄弟們。
而朝臣們又與生活在京城的王爺們多多少少有些交情。
那麽,藩王隻要逮到時機作亂。
幾乎都是必勝的結果!
隻是堅持勝利成果,長久不長久的問題。
這也是為何之前,朝臣願意與蕭遂交結的緣由。
“要是有解決藩王做大做強的良策,也就沒有八王之亂了。”
“自有皇帝起,天下分分合合已數百年,也沒見哪位成功削藩過。”
“陛下可真會給咱們出難題。”
就在百官一籌莫展之際。
向來裝作透明人一樣的黃賀,突然挺身而出。
蕭九齡給了那摞紙兩拳。
修正了百官的妒忌心。
程彧確認了女帝不是試探他的忠心,而是真的準備大行封賞。
心裏不免嘀咕:抄家後結算,給我這麽多的好處,看來許府的財富遠比我想象的龐大。
不過。
唐相的封賞呢?
不管了,先富富我!
“謝陛下賞賜!”
“臣定當盡心為陛下效力!”
“活到老幹到老!”
程彧高高興興地起身,重新靠在柱子上。
盡管臉上灰撲撲的,但上朝的狀態,比前幾日精神了許多。
蕭九齡見狀,懸著的心落到了實處。
自從有程彧在朝堂上,麵對這群心思迥異的朝臣,她的底氣才足了些。
“梆梆!”
蕭九齡又對著那摞紙捶了兩拳。
毫無懸念的,先前還緊張的百官,有些麻木。
看著她的眼神除了忌憚,還多了分反抗的意味在其中。
是時候把這把雙刃劍處置掉了。
“程愛卿,你交給朕的這摞紙張,朕已連夜看完。”
蕭九齡掃視著台下百官,鳳眸微冷。
“禮部右侍郎,名列第二,抄家!”
“交由大理寺審訊定罪!”
在百官預料之外,卻又在意料之中的懲處終於懸空落下。
禮部右侍郎猝不及防地被殿前侍衛拖到門口,這才想起討饒。
“陛下饒命!”
“尚書大人!救我!”
黃賀因為懶得寫字,從而沒有在紙上留下證據。
還在慶幸時,聽到屬下的呼喚,嚇得連忙抹額頭上的冷汗。
救你?
貪汙的時候沒想起給本官些許好處,出事了找人搭救?
去死吧你!
這時,玉階上的蕭九齡又拿起一遝紙。
“排行第三的……”
“撲嗵!”
吏部右侍郎跪倒在地。
學著程彧的模樣,一把鼻涕一把淚地開口。
“陛下,臣雖名列前茅,但臣寫下來的那些禮物,隻是見過,並未擁有!”
“萬望陛下明察秋毫!”
靠著柱子補回籠覺的程彧,抬起右眼皮。
終於來了一個聰明人。
其他留有疑證的百官,呼啦啦地跪倒在地。
“陛下明察秋毫!”
他們也是糊塗。
疑罪可以抄家坐實,也能死不認賬啊!
隻要陛下肯放過他們,一切好說!
蕭九齡見有人遞了台階,她冷冷一笑。
“朕可沒工夫明察秋毫,朕這段時日因國庫虧空,賑災糧難以為濟,夜不能寐。”
“還是派禁衛軍,按照查抄許家的方式,去各位愛卿家裏搜一搜,以證你們的清白。”
按照查抄許家的方式?
百官朝後看去。
想到程彧差人將雞蛋搖散黃,把蚯蚓從洞裏勾出來劈成兩半的做法。
每個人都感覺後脖頸颼颼地往外冒涼氣。
照這種抄法,答題紙的最後一名都經不住查!
“陛下!臣願意為陛下分憂解難,捐銀一千兩,捐糧一萬斤!”
吏部右侍郎又聰明了一回。
蕭九齡冷清的臉上,眉眼舒展開來。
百官先是一喜,接著罵聲一片。
他們好不容易搜刮上來的財富,最後又要掏出來上交陛下。
真是白忙活一場!
可,沒有性命,好像更虧。
“臣願意捐銀一千兩!捐糧一萬斤!”
“臣也願意!”
不論排名高低,官位大小。
倒是上下齊心,沒有往上抬價的出頭傻鳥。
蕭九齡掃了一眼滿朝心眼加起來密如繁星,正事上毫不用心的那些官員。
她朝著女官招了招手。
“既然愛卿們都願意為朕分憂解難,糧食如數發放到受災縣鄉。”
“所捐銀兩,則交由地方治理渠井,防澇防旱,確保來年無災無憂。”
“希望愛卿們能不負朕的希望,讓糧有去處,銀有用處!”
若是捐上來的錢糧,還要再被層層盤剝。
這群人就真的沒有救了。
哐啷!
女官將早已備好的火盆,放到了玉階之上。
百官見狀,立即欣喜叩首。
“謝陛下隆恩!”
“臣等一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絕不會再讓專項銀錢與賑災糧出岔子!”
伴隨著百官的呼聲。
蕭九齡打開火折子,將一遝紙點燃,扔了進去。
呼呼呼!
火苗燃燒起來,把整片玉階映成一片通紅。
也染紅了蕭九齡的雙眸。
有新來的官員見狀,小聲與身邊的同僚嘀咕。
“萬一陛下留了一手怎麽辦?”
年長有經驗的老臣,意味深長地笑了。
“天子怎會失信於人?除非你不打算做人。”
哦!
新來的官員明白了。
陛下確實留了一手,但會不會用,取決於這些臣子日後的行為。
當眾燒了證據,既全了大家的顏麵,也穩了朝綱,還得到了實惠。
“陛下以前做事沒有這麽周全。”
“現在我們,根本看不懂陛下下一步想做什麽。”
“如此反常,背後必有妖人指點!”
百官再次朝後看去。
剛想借貴柱一用,蹭癢癢的程彧,聞言也是無奈。
就是說,有沒有可能,陛下她一直在裝小綿羊?
果然上司的賞賜不是好拿的,他身上這口惑亂君主的黑鍋是摘不掉了。
程彧看向玉階之上玩火玩得不亦樂乎的女帝。
真想提醒她一聲。
晚上睡覺之前千萬別喝水!
火苗燃燒了整整兩刻鍾才停下。
平時議個朝事,都會吵翻屋頂的百官。
如今安靜得像和女帝長了一條舌頭。
該閉嘴時絕不張嘴。
“好了,愛卿們今晚皆可安睡了。”
“陛下英明!”
蕭九齡差人將火盆端走,重新落座於龍椅之上。
她鳳眸掃視著下方,赫然有種睥睨天下的霸主感。
朝堂內部,隨著大半個戶部倒台。
加上方才的一盆火,燒了個清靜。
就算是對她有微詞的朝臣,也不敢像之前,公然貪汙,陽奉陰違。
剩下的小魚小蝦,可緩緩除之。
安內安得差不多了,有件事也可順勢提上日程。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蕭九齡話音剛落。
早已準備多時的唐相,信步而出。
“陛下,昨日所見所聞,讓臣夜不能寐!”
又聞夜不能寐,百官也是服了。
要不你們夜不能寐的君臣仨,試試抵足而眠?
“唐相憂慮何事,細細說來?”
“前朝正因八王之亂,致使國土分離,天下分崩離析至今,依舊處於年年戰亂之中。”
前朝的八王之亂就是藩王作亂。
蕭家祖上,正是推倒霸占京城,作威作福的藩王。
才能成就一番霸業,建立大周朝。
打天下時,父子上陣,兄弟齊心。
經曆過守天下的一代人,後世子孫貪慕權力與享樂。
看著同一個父親生出來的兄弟姐妹,有人登帝為皇,有人仰首稱王。
自然會生出許多亂子來。
“唐相,你的擔憂朕明白了,遂世子插手朝政之事,確實令人如鯁在喉。”
蕭九齡早就知道,父皇傳位於她之前,各地藩王早有不臣之心。
登基前,她假借父皇遺命,讓藩王無故不得入京。
原以為各地藩王遵守她的命令,此事可緩,但蕭遂的“清君側”讓她明白。
此事,緩不得了!
“愛卿們,朕欲削藩的話,你們有何良策?”
百官你看看我,我望望你,皆是搖頭不語。
別說前朝了。
就是再往上數幾百年。
國家滅亡,幾乎毀於藩王之手。
登基的皇帝勢強或無能,碰到強悍的叔父兄弟們。
而朝臣們又與生活在京城的王爺們多多少少有些交情。
那麽,藩王隻要逮到時機作亂。
幾乎都是必勝的結果!
隻是堅持勝利成果,長久不長久的問題。
這也是為何之前,朝臣願意與蕭遂交結的緣由。
“要是有解決藩王做大做強的良策,也就沒有八王之亂了。”
“自有皇帝起,天下分分合合已數百年,也沒見哪位成功削藩過。”
“陛下可真會給咱們出難題。”
就在百官一籌莫展之際。
向來裝作透明人一樣的黃賀,突然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