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策反敵國俘虜!隻用兩語三言!
毒士:活閻王駕到!百官通通閃開 作者:海上浮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連程彧都說,不怪他說話太急,隻是三位將軍太想進步,才自相殘殺,最後血濺當場。
這些人聽不懂人話嗎?!
“你們不想回國就不必回!什麽阿貓阿狗也配對我指手畫腳?!”
吳圭此次前來,本身也沒肩負著交換其他俘虜的任務。
能換最好,不能換也沒有什麽損失。
梁國俘虜們被吳圭的話觸怒,更加肆無忌憚地用想刀人的眼神,表達著他們的不滿。
程彧見狀,立即替吳圭辯解開脫。
“不怪吳主使衝你們發火,你們的陛下想換的戰俘是三位將軍。”
“而你們的殿下想換的細作,是楊恪。”
“身為他們的部將和手下,你們沒有保護好主子,還總是怪吳主使不努力替你們爭取換俘條件,吳主使他也很委屈的,是不是吳主使?”
明明程彧的話分開聽,說得都是實話。
可連在一起,吳圭卻覺得刺耳。
不光他覺得刺耳,梁國俘虜們還覺得十分紮心。
原以為大周的侍衛把他們帶來,是梁國使者要贖回他們。
如今知道他們在皇帝和長公主的眼裏一文不值,整顆心像被掏出來,扔進了寒冬臘月裏的冷水裏。
拔涼拔涼滴!
“如果能重來,我要選擇留在故土!”
“一個月才二兩銀子,我拚什麽命啊!”
“程禦史,我還有件事沒有交代,我交代了能給我換個單間住嗎?”
既然梁國棄他們於不顧,做事不仁,就休怪他們不義!
從今往後,他們不能再指望著梁國了,而是要靠自己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程彧見把梁國俘虜們的反抗情緒帶動起來,趕緊朝著蕭乙子揮揮手。
讓蕭乙子把人帶下去,再打探一波梁國的情報,要是能借此機會策反一些俘虜。
嘿嘿嘿……往後就是我大周打入梁國脊梁上的鐵釘!
想拔都不好拔!
“他們大老遠跑這一趟太辛苦了,讓他們回去歇著吧,記得中午給他們加餐。”
敵國給他們加餐,梁國嫌他們無用。
誰好誰壞,一眼即辨。
“攪屎棍趕緊滾!我們不需要你來救!”
“害死了三位將軍,滾回梁國受罰去吧!”
“遲早你也會淪為大周俘虜,到時候看我們怎麽收拾你!”
直到梁國俘虜們罵罵咧咧地離開,吳圭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
程彧看似每句話都在幫著他,實則完全是挑撥他與俘虜之間的關係。
就連那三位將軍之所以會動手。
究其根本,還不是因為程彧提出的,要留一個人質在大周?
“程彧,你暗算我?”
吳圭還是不敢相信,竟有人能夠僅憑三言兩語,就能把控別人對生死的選擇。
而發現吳圭心中存疑的程彧,錯愕地眨了眨眼。
然後雙手一攤,十分誠懇且無辜的反問。
“吳主使你受傷了嗎?為什麽說我暗算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謀士藏心,做事論跡。
光有腦袋一拍就能想出來的謀略,卻無法於現實裏操練,那叫紙上談兵。
不巧,程彧是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實幹家。
坑人不留把柄。
“吳主使,我好歹也是代表大周來與你談判的,咱們地位等同,我可不是你國的俘虜,任你指責謾罵。”
“沒證據的事你敢亂說,小心我讓我家陛下修一封國書給你家陛下,讓天下人知道你梁國說話做事不講道理。”
能好聲好氣解決的事辦完了,程彧也不裝了。
吳圭頓時感覺滿腦子上扣滿的黑鍋和屎盆子。
卻不知道該如何下手或下口,將它們一一摘除。
“我……你……”
“別你啊我啊的了,你們梁國隻關注死人,我們大周在意的是活人,不光白將軍要按契書所寫,送還大周,剩下的俘虜也要全部交還!”
程彧霸氣十足地下達最後通牒。
深感憋屈的吳圭,梗著脖子,張嘴便是反對。
“你說全部交還就交還?有本事你程彧跑去定都地牢裏,把他們都救出來!”
縱然吳圭有決定那些普通俘虜,是去是留的權利。
可他就是不想看見程彧得逞的嘴臉!
程彧也不惱,笑眯眯地坐了下來,一副準備仔細聊聊的架勢,讓吳圭瞬間警醒起來。
“你又想幹什麽?”
“站著看打打殺殺看累了,坐下來喝口茶。”
馬上就有驛館的下人,送來一壺溫茶,給程彧和張馳倒滿。
吳圭渴得嗓子冒煙,朝著地上散落的銅壺看去。
看到三具最不想看到的屍體,更加震怒。
“程禦史,你就死了換俘這條心吧!”
“我這就帶著三位將軍的屍體回定都,讓殿下把你大周的忠良統統殺掉!”
但凡吳圭直接走人,程彧都會覺得有這種可能發生。
如今嘛。
看到吳圭站在當場恐嚇,知道對方這是想要拉扯,找回剛才丟失的麵子和裏子。
程彧並不慣著,慢悠悠地比劃著門外。
“吳主使一路好走,記得把白將軍送回來就行。”
“其他的俘虜大周不換了嗎?”
想要借機拿捏程彧一把,扳回一局的吳圭,頓時有種一記重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覺。
作為同僚的張馳,也悄悄地偷瞄著程彧的臉龐,試圖從他臉上得出,說這句話的目的,是真心送客還是假意激將。
誰知程彧年紀雖小,但表情管理十分到位,滴水不漏,根本讓人看不穿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張尚書,這茶是今年新貢的毛尖,初苦回甘,你快嚐嚐看。”
他甚至懶得對吳圭作出回答,開始慢條斯理地品茶。
吳圭起初站在門口。
不到片刻工夫,重新退回了座位上。
最後實在熬不下去,他讓一個隨行副使重新打壺水來。
“不就是比耐力嗎?我倒要看看程禦史能忍到什麽時候!”
“今日你們大周不把三位將軍的死因說清楚,我絕不會答應繼續商議換俘一事!”
吳圭剛把涼水倒進杯子裏麵,還沒來得及喝。
就見押著俘虜們下去的蕭乙子,押著一個天牢的獄卒去而複返。
“大人,有個細作說他在梁國沒有親人了,想要投奔大周,賣了一個在天牢的上官當投名狀!”
“楊恪的死訊就是他傳給梁國的,他還是梁國長公主親自培養的細作!”
這些人聽不懂人話嗎?!
“你們不想回國就不必回!什麽阿貓阿狗也配對我指手畫腳?!”
吳圭此次前來,本身也沒肩負著交換其他俘虜的任務。
能換最好,不能換也沒有什麽損失。
梁國俘虜們被吳圭的話觸怒,更加肆無忌憚地用想刀人的眼神,表達著他們的不滿。
程彧見狀,立即替吳圭辯解開脫。
“不怪吳主使衝你們發火,你們的陛下想換的戰俘是三位將軍。”
“而你們的殿下想換的細作,是楊恪。”
“身為他們的部將和手下,你們沒有保護好主子,還總是怪吳主使不努力替你們爭取換俘條件,吳主使他也很委屈的,是不是吳主使?”
明明程彧的話分開聽,說得都是實話。
可連在一起,吳圭卻覺得刺耳。
不光他覺得刺耳,梁國俘虜們還覺得十分紮心。
原以為大周的侍衛把他們帶來,是梁國使者要贖回他們。
如今知道他們在皇帝和長公主的眼裏一文不值,整顆心像被掏出來,扔進了寒冬臘月裏的冷水裏。
拔涼拔涼滴!
“如果能重來,我要選擇留在故土!”
“一個月才二兩銀子,我拚什麽命啊!”
“程禦史,我還有件事沒有交代,我交代了能給我換個單間住嗎?”
既然梁國棄他們於不顧,做事不仁,就休怪他們不義!
從今往後,他們不能再指望著梁國了,而是要靠自己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程彧見把梁國俘虜們的反抗情緒帶動起來,趕緊朝著蕭乙子揮揮手。
讓蕭乙子把人帶下去,再打探一波梁國的情報,要是能借此機會策反一些俘虜。
嘿嘿嘿……往後就是我大周打入梁國脊梁上的鐵釘!
想拔都不好拔!
“他們大老遠跑這一趟太辛苦了,讓他們回去歇著吧,記得中午給他們加餐。”
敵國給他們加餐,梁國嫌他們無用。
誰好誰壞,一眼即辨。
“攪屎棍趕緊滾!我們不需要你來救!”
“害死了三位將軍,滾回梁國受罰去吧!”
“遲早你也會淪為大周俘虜,到時候看我們怎麽收拾你!”
直到梁國俘虜們罵罵咧咧地離開,吳圭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
程彧看似每句話都在幫著他,實則完全是挑撥他與俘虜之間的關係。
就連那三位將軍之所以會動手。
究其根本,還不是因為程彧提出的,要留一個人質在大周?
“程彧,你暗算我?”
吳圭還是不敢相信,竟有人能夠僅憑三言兩語,就能把控別人對生死的選擇。
而發現吳圭心中存疑的程彧,錯愕地眨了眨眼。
然後雙手一攤,十分誠懇且無辜的反問。
“吳主使你受傷了嗎?為什麽說我暗算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謀士藏心,做事論跡。
光有腦袋一拍就能想出來的謀略,卻無法於現實裏操練,那叫紙上談兵。
不巧,程彧是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實幹家。
坑人不留把柄。
“吳主使,我好歹也是代表大周來與你談判的,咱們地位等同,我可不是你國的俘虜,任你指責謾罵。”
“沒證據的事你敢亂說,小心我讓我家陛下修一封國書給你家陛下,讓天下人知道你梁國說話做事不講道理。”
能好聲好氣解決的事辦完了,程彧也不裝了。
吳圭頓時感覺滿腦子上扣滿的黑鍋和屎盆子。
卻不知道該如何下手或下口,將它們一一摘除。
“我……你……”
“別你啊我啊的了,你們梁國隻關注死人,我們大周在意的是活人,不光白將軍要按契書所寫,送還大周,剩下的俘虜也要全部交還!”
程彧霸氣十足地下達最後通牒。
深感憋屈的吳圭,梗著脖子,張嘴便是反對。
“你說全部交還就交還?有本事你程彧跑去定都地牢裏,把他們都救出來!”
縱然吳圭有決定那些普通俘虜,是去是留的權利。
可他就是不想看見程彧得逞的嘴臉!
程彧也不惱,笑眯眯地坐了下來,一副準備仔細聊聊的架勢,讓吳圭瞬間警醒起來。
“你又想幹什麽?”
“站著看打打殺殺看累了,坐下來喝口茶。”
馬上就有驛館的下人,送來一壺溫茶,給程彧和張馳倒滿。
吳圭渴得嗓子冒煙,朝著地上散落的銅壺看去。
看到三具最不想看到的屍體,更加震怒。
“程禦史,你就死了換俘這條心吧!”
“我這就帶著三位將軍的屍體回定都,讓殿下把你大周的忠良統統殺掉!”
但凡吳圭直接走人,程彧都會覺得有這種可能發生。
如今嘛。
看到吳圭站在當場恐嚇,知道對方這是想要拉扯,找回剛才丟失的麵子和裏子。
程彧並不慣著,慢悠悠地比劃著門外。
“吳主使一路好走,記得把白將軍送回來就行。”
“其他的俘虜大周不換了嗎?”
想要借機拿捏程彧一把,扳回一局的吳圭,頓時有種一記重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覺。
作為同僚的張馳,也悄悄地偷瞄著程彧的臉龐,試圖從他臉上得出,說這句話的目的,是真心送客還是假意激將。
誰知程彧年紀雖小,但表情管理十分到位,滴水不漏,根本讓人看不穿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張尚書,這茶是今年新貢的毛尖,初苦回甘,你快嚐嚐看。”
他甚至懶得對吳圭作出回答,開始慢條斯理地品茶。
吳圭起初站在門口。
不到片刻工夫,重新退回了座位上。
最後實在熬不下去,他讓一個隨行副使重新打壺水來。
“不就是比耐力嗎?我倒要看看程禦史能忍到什麽時候!”
“今日你們大周不把三位將軍的死因說清楚,我絕不會答應繼續商議換俘一事!”
吳圭剛把涼水倒進杯子裏麵,還沒來得及喝。
就見押著俘虜們下去的蕭乙子,押著一個天牢的獄卒去而複返。
“大人,有個細作說他在梁國沒有親人了,想要投奔大周,賣了一個在天牢的上官當投名狀!”
“楊恪的死訊就是他傳給梁國的,他還是梁國長公主親自培養的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