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金子?包假的!追回?包真的!
毒士:活閻王駕到!百官通通閃開 作者:海上浮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和我預期的不太一樣,還差兩錠金子沒挖出來,剩下了二十畝的荒地沒開墾出來。”
多少?二十畝!
簡海誠和李建業對視一眼,暢快大笑。
“哈哈哈!隻差二十畝地,程禦史你雇的那些人再挖七日,就能挖完了。”
“這次能夠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務,多虧程禦史智計頻出,佩服佩服。”
對於兩位大人的誇讚,程彧全盤收下。
等到兩人發泄完多日積攢的壓力,他才慢悠悠地進行下一步。
“兩位大人,像村民們這種私自跑到我買的荒地裏挖金子的大案子,該由哪個衙門負責?”
程禦史怎麽問這個?
難道真打算追究村民們的責任?
李建業心中一凜,沉吟著回答。
“京城近郊事關百姓們的案子,一般上報京兆府,事涉達官顯貴的案子則由大理寺處置。”
“大理寺?那我可太熟了!”
程彧沒有京兆府打過交道,和其他官員配合得沒默契,容易露餡。
但是!
他和大理寺卿李秉,那可是一起除過貪,一起抓過奸的交情,知道彼此的心性。
配合起來自然是默契無間。
簡海誠聽到他的話,擔心的問:“程禦史要向大理寺報案嗎?”
“報啊!不報案追回的話,不就助長了這些村民們私取不義之財的不良風氣嗎?”
言之有理。
李建業想到這些村民,又是坐地起價,又是私自挖金。
而程禦史買的荒地,後續還需要雇人來種植打理。
如果不給這些村民一個教訓,他們隻會變本加厲的過度索取。
必須給那些過度貪婪的村民一個下馬威!
“無規矩不成方圓,我支持程禦史的做法!”
李建業都這麽說了,簡海誠下意識地跟著點了點頭。
想到什麽,他又馬上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
“程禦史,不對啊!”
“你準備的那些金子不是假的嗎?”
剛才還滿口支持的李建業,明顯地愣了一下。
對啊!
他怎麽忘記這麽關鍵的事情了?!
利用假金子蒙騙村民無償開荒,限時完工也就算了,居然還要倒打一耙。
李建業想到程彧對陛下建議的那些利民之策,不認為他是一個搜刮民脂民膏的貪官。
可他也是真的不理解。
“程禦史,既然金子是假的,你為什麽還要向村民追回那些金子?”
“為了保證那些久貧乍富的村民,不會因此雞飛蛋打。”
程彧見兩人還是一臉茫然的表情,知道這兩人也是沒有窮苦過,隻能把話挑明。
“我們知道金子是假的,但大多數村民,這輩子沒見過金子,而且他們此時不敢去驗證,但手裏實打實地擁有一大筆財富。”
“換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一個三餐不濟的窮人,突然擁有了這麽多的錢,雖然還不能花,但你能忍住不花別的積蓄嗎?”
此言一出,簡海誠與李建業這才恍然大悟。
這些普通村民平時都不富裕,生活水平勉強維持溫飽。
如今挖到金子的人家,乍一富裕起來,又辛苦勞作了七日。
那還不得大魚大肉?
有不良行為習慣的,就算是借錢,也會把一錠金子花光!
“程禦史,你還是趕緊派人去大理寺報案吧!”
簡誠海是個實在人,催促著程彧馬上追回那些假金子。
李建業則開始擔心無法如數追回的問題。
“程禦史,就算你報了案,抓賊拿贓,如今村民們得知期限一到,絕對回家把金子藏起來”
“就算你報案了,但沒有證據,也抓不到他們,更追不回那些金子!”
哪怕有大內侍衛盯著,李建業也不認為他們能夠在黑燈瞎火裏,看清楚上百錠金子的去處。
對於李建業的擔心,程彧卻絲毫不擔心。
“隻要那些沒挖到金子的村民,知道我報了案,要追究挖到金子的村民的責任。”
“總會有眼紅嫉妒的人,偷偷舉報那些挖到金子的村民。”
貪婪,人之本性。
但大多數人滿足貪婪欲望的機會不多。
可嫉妒就不同了!
它完全隨心所欲,看誰過得好嫉妒對方,還有機會能夠打擊報複對方的話。
哪怕損人不利己也會有許多人去做!
李建業再次被程彧算計人心的本事,深深地折服。
“程禦史,不,文和老弟,此間事了,有空來我府上坐坐,咱們把酒言歡。”
“行咧。”
程彧知道李建業這是在向自己示好,趕緊應下。
人在朝堂混,多個朋友可比多個敵人處境安全得多,遇事也能省去不少麻煩。
尤其他的衙司和戶部走一個大門,他找不出任何一個理由,能拒絕和戶部尚書稱兄道弟。
程彧解釋清楚一切,他從懷裏掏出令牌,交給蕭甲申。
“甲申兄,麻煩你去跑一趟了,要是李正卿來不了,讓他派個親信來也行。”
像這種鄉村間的事,絕不可能把村民拉到大理寺去審案。
隻能入鄉隨俗,專門讓官員衙差前來一趟,當眾審理。
混吃混喝了七日的蕭甲申,終於有了用武之地,拿著內庫的執令,跑出了殘影。
等蕭甲申走了,程彧這才不緊不慢地站起來。
“好了,我們去山上看看,有沒有一些勤勞苦幹的村民,到了期限,還不死心的繼續挖剩下的二十畝荒山。”
“要是還有人繼續挖,咱們就找個涼快的地方,等他們全部挖完再說。”
有無償使用的勞力,程彧不打算出工錢去開荒。
該省的省,該花的花。
那些村民還得感謝他!
短短一裏路,程彧一行人愣是走了半個時辰。
不等他們走到山腳下,早有放哨的村民,吹了一聲長長的口哨。
“咻——”
山坡上僅剩下的七八百人,商量好了似的,扛起農具,氣喘籲籲,深一腳淺一腳的朝四麵八方逃散。
“大人,要追嗎?”
數名大內侍衛摩拳擦掌地問。
想要展示一下他們七日前,未展示出來的真正的力量。
程彧趕緊擺了擺手,露出了悲天憫人的表情。
“做人要厚道,昔日我對他們火上澆油那是迫不得已,此時就不要讓他們疲憊的身體雪上加霜了。”
就在簡海誠和李建業,想誇一句“程禦史真厚道”時。
不料程彧又補充了一句。
他們瞬間感覺自己的道德認知被程彧拉低了!
多少?二十畝!
簡海誠和李建業對視一眼,暢快大笑。
“哈哈哈!隻差二十畝地,程禦史你雇的那些人再挖七日,就能挖完了。”
“這次能夠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務,多虧程禦史智計頻出,佩服佩服。”
對於兩位大人的誇讚,程彧全盤收下。
等到兩人發泄完多日積攢的壓力,他才慢悠悠地進行下一步。
“兩位大人,像村民們這種私自跑到我買的荒地裏挖金子的大案子,該由哪個衙門負責?”
程禦史怎麽問這個?
難道真打算追究村民們的責任?
李建業心中一凜,沉吟著回答。
“京城近郊事關百姓們的案子,一般上報京兆府,事涉達官顯貴的案子則由大理寺處置。”
“大理寺?那我可太熟了!”
程彧沒有京兆府打過交道,和其他官員配合得沒默契,容易露餡。
但是!
他和大理寺卿李秉,那可是一起除過貪,一起抓過奸的交情,知道彼此的心性。
配合起來自然是默契無間。
簡海誠聽到他的話,擔心的問:“程禦史要向大理寺報案嗎?”
“報啊!不報案追回的話,不就助長了這些村民們私取不義之財的不良風氣嗎?”
言之有理。
李建業想到這些村民,又是坐地起價,又是私自挖金。
而程禦史買的荒地,後續還需要雇人來種植打理。
如果不給這些村民一個教訓,他們隻會變本加厲的過度索取。
必須給那些過度貪婪的村民一個下馬威!
“無規矩不成方圓,我支持程禦史的做法!”
李建業都這麽說了,簡海誠下意識地跟著點了點頭。
想到什麽,他又馬上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
“程禦史,不對啊!”
“你準備的那些金子不是假的嗎?”
剛才還滿口支持的李建業,明顯地愣了一下。
對啊!
他怎麽忘記這麽關鍵的事情了?!
利用假金子蒙騙村民無償開荒,限時完工也就算了,居然還要倒打一耙。
李建業想到程彧對陛下建議的那些利民之策,不認為他是一個搜刮民脂民膏的貪官。
可他也是真的不理解。
“程禦史,既然金子是假的,你為什麽還要向村民追回那些金子?”
“為了保證那些久貧乍富的村民,不會因此雞飛蛋打。”
程彧見兩人還是一臉茫然的表情,知道這兩人也是沒有窮苦過,隻能把話挑明。
“我們知道金子是假的,但大多數村民,這輩子沒見過金子,而且他們此時不敢去驗證,但手裏實打實地擁有一大筆財富。”
“換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一個三餐不濟的窮人,突然擁有了這麽多的錢,雖然還不能花,但你能忍住不花別的積蓄嗎?”
此言一出,簡海誠與李建業這才恍然大悟。
這些普通村民平時都不富裕,生活水平勉強維持溫飽。
如今挖到金子的人家,乍一富裕起來,又辛苦勞作了七日。
那還不得大魚大肉?
有不良行為習慣的,就算是借錢,也會把一錠金子花光!
“程禦史,你還是趕緊派人去大理寺報案吧!”
簡誠海是個實在人,催促著程彧馬上追回那些假金子。
李建業則開始擔心無法如數追回的問題。
“程禦史,就算你報了案,抓賊拿贓,如今村民們得知期限一到,絕對回家把金子藏起來”
“就算你報案了,但沒有證據,也抓不到他們,更追不回那些金子!”
哪怕有大內侍衛盯著,李建業也不認為他們能夠在黑燈瞎火裏,看清楚上百錠金子的去處。
對於李建業的擔心,程彧卻絲毫不擔心。
“隻要那些沒挖到金子的村民,知道我報了案,要追究挖到金子的村民的責任。”
“總會有眼紅嫉妒的人,偷偷舉報那些挖到金子的村民。”
貪婪,人之本性。
但大多數人滿足貪婪欲望的機會不多。
可嫉妒就不同了!
它完全隨心所欲,看誰過得好嫉妒對方,還有機會能夠打擊報複對方的話。
哪怕損人不利己也會有許多人去做!
李建業再次被程彧算計人心的本事,深深地折服。
“程禦史,不,文和老弟,此間事了,有空來我府上坐坐,咱們把酒言歡。”
“行咧。”
程彧知道李建業這是在向自己示好,趕緊應下。
人在朝堂混,多個朋友可比多個敵人處境安全得多,遇事也能省去不少麻煩。
尤其他的衙司和戶部走一個大門,他找不出任何一個理由,能拒絕和戶部尚書稱兄道弟。
程彧解釋清楚一切,他從懷裏掏出令牌,交給蕭甲申。
“甲申兄,麻煩你去跑一趟了,要是李正卿來不了,讓他派個親信來也行。”
像這種鄉村間的事,絕不可能把村民拉到大理寺去審案。
隻能入鄉隨俗,專門讓官員衙差前來一趟,當眾審理。
混吃混喝了七日的蕭甲申,終於有了用武之地,拿著內庫的執令,跑出了殘影。
等蕭甲申走了,程彧這才不緊不慢地站起來。
“好了,我們去山上看看,有沒有一些勤勞苦幹的村民,到了期限,還不死心的繼續挖剩下的二十畝荒山。”
“要是還有人繼續挖,咱們就找個涼快的地方,等他們全部挖完再說。”
有無償使用的勞力,程彧不打算出工錢去開荒。
該省的省,該花的花。
那些村民還得感謝他!
短短一裏路,程彧一行人愣是走了半個時辰。
不等他們走到山腳下,早有放哨的村民,吹了一聲長長的口哨。
“咻——”
山坡上僅剩下的七八百人,商量好了似的,扛起農具,氣喘籲籲,深一腳淺一腳的朝四麵八方逃散。
“大人,要追嗎?”
數名大內侍衛摩拳擦掌地問。
想要展示一下他們七日前,未展示出來的真正的力量。
程彧趕緊擺了擺手,露出了悲天憫人的表情。
“做人要厚道,昔日我對他們火上澆油那是迫不得已,此時就不要讓他們疲憊的身體雪上加霜了。”
就在簡海誠和李建業,想誇一句“程禦史真厚道”時。
不料程彧又補充了一句。
他們瞬間感覺自己的道德認知被程彧拉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