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彧坦然接受了她的誇獎。


    臣子的本分就是食君俸祿,為君分憂,他做到了本分以外的,不僅能分憂,還能讓君開心,這是對他業務能力的肯定。


    “陛下對我寫的計劃書沒有意見的話,就請按照上麵的需求,召集人手吧。”


    時不我待,敲定計劃就要趕緊合議,推行下去。


    蕭九齡指尖在紙張上麵輕點著,思考著合適的人手。


    “執行最終暗殺項雁的人手,我倒是有個很好的人選,小白將軍勇冠三軍,而且他多年來一直打先鋒,數次以少勝多,他能夠在梁國與滇南國兩軍交鋒之中找到下手的時機。”


    程彧還未見過這位與戰神名字叫法相同的小白將軍。


    但聽蕭九齡的評價,絕對是個狠人。


    軍事方麵他不擅長自然不會亂發言,一切由陛下做主。


    蕭九齡見他沒有反對,接著往下說。


    “由誰來出使梁國,假意與梁國交好的使臣,朕認為張尚書曾去過邊境,對梁國的一些情況比較熟悉,幹脆還是由張尚書跑這一趟。”


    “可以。”


    禮部尚書成了專門的外派人員,禮部相關的事宜,隻能暫交左侍郎處置,其實也很無奈。


    由於朝中接二連三地清理貪官汙吏,有資曆還沒清清白白的高官,兩隻手數得過來。


    而越是重要的事,越需要位高權貴且家族龐大的官員去處置,適用的人便少之又少了。


    蕭九齡又確定了一個人選,手指繼續敲打著紙張。


    “文和,你覺得派誰去挑起兩國的紛爭更合適呢?”


    這才是整個計劃之中,選人時需要麵臨的最大難題。


    派在位的官員去?


    天底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一定會被梁國截獲情報,引起警惕。


    派尋常商賈去?


    雖然能夠避免被人發現真實企圖,但一來可靠性保障不來,二來難當重任。


    再者,蕭九齡的印象裏,也沒有接觸過機敏過人,擅長變通的商賈,更別提這位商賈,既要偽裝成尋常商人去與滇南國談生意,還要尋找機會挑起滇南國與梁國的矛盾了。


    思來想去,她隻能想到一個人能符合這些條件,但這個人她根本不可能外派!


    “陛下在這方麵沒有合適的人選嗎?”


    “要說有的話,確實也有。”


    蕭九齡目光幽幽地盯著他,雖未說明是誰,但一切盡在不言之中。


    能夠完成這個重任,並且對於滇南國與梁國都是麵生的臉孔的,遠在天邊盡在眼前。


    關鍵是程彧這張利嘴,絕對能夠哄得滇南國的權貴們團團轉,為了利益與梁國打個頭破血流!


    程彧見狀,隻能提出自己心儀的人選。


    “陛下還記得抓捕楊恪時,以玉石設局的那位玉石商人嗎?按照上次他的表現,我覺得他能夠擔此重任。”


    “你是說蕭乙子侍衛?”


    “難得陛下還記得小乙子。”


    程彧打趣了一聲:畢竟這麽久了,蕭乙子的等級都沒有提拔上去。


    聽出他的調侃之意,蕭九齡心想:我對於此人,自然是印象深刻。


    毫不誇張的說,內庫裏的玉石能夠傾銷出去,程彧占首功,此人必須占次功。


    尤其是此人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是擊鼓傳花這個生意局裏最核心的部分,倘若不是此人想呆在程彧身邊,說要繼續學習,她都想安插到戶部去當個小吏試試。


    “文和,他真的願意前往滇南,替我們跑這一趟嗎?”


    “還沒問,但我覺得陛下可以給他一個不能拒絕的理由,雖說蕭乙子是皇族的家生侍衛,但我覺得他隻當一個侍衛屈才了。”


    其實程彧沒想到陛下無人可用到這種地步,蕭乙子是他心目裏的副手備選。


    可既然首領人選沒有合適的人選,那也隻能由蕭乙子頂上去。


    時也,命也,這便是蕭乙子的人生際遇了。


    蕭九齡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我知道了,等會兒我會派人把他請進宮來,同大家一起議事。”


    作為出身即是內定皇家侍衛的蕭乙子,忠誠度自然不必多說。


    別看大內侍衛高來高去的很神秘似的,實際上他們的家族親眷雖比不上勳貴世家,卻也因為是皇帝近侍,能夠享受不少特權與便利條件。


    由天子近侍得到機遇,搖身一變成為朝中重臣的例子,古往今來不在少數。


    重要人選決定好,蕭九齡輕輕晃了晃頭上的馬尾辮:“我要梳頭了,文和你先……”


    “臣告退。”


    程彧站起來便走。


    蕭九齡有些無語地望著他的背影,小聲嘀咕著:“我是想讓你先在這裏等著,一會兒跟我一起出去,省得別人再問你為何提前進宮,沒想到你跑得可夠快的。”


    算了,讓愛卿自己去應付吧。


    程彧並不知道陛下對他的關懷,他告辭離開,單純是覺得陛下的長辮子晃得他心神有些搖曳。


    古人重禮,他幹巴巴地坐在殿裏等陛下梳頭打扮,有種男朋友等女朋友出門前化妝的既視感。


    “陛下在這方麵大大咧咧的,我可不能占她便宜,萬一傳出對她不好的流言蜚語,史書上又得多增加一筆豔聞軼事。”


    到了宴席當場,程彧直接找了個靠近天子的位置坐下。


    在這個文武百官都很謙虛謹慎的環境裏,大家看到他一屁股坐到了天子左手邊第二個的位置上,旁邊隻能坐得下唐相,愣是誰也沒有反對意見。


    先不說六部尚書深知程彧的本事,知道他配坐那個位置。


    光是其他朝臣,親眼看到程彧從陛下寢宮的方向走過來,也不敢觸程彧的黴頭。


    剩下的朝官以及家眷,還有接風宴的主角依次入場,除了白家人坐在第一排的右手邊以外,剩下的全都靠後坐。


    “不愧是陛下禦前的第一紅人,今日程禦史沒上早朝,還以為他不來參加接風宴了。”


    “結果人家居然提前來了,還先去了陛下寢宮,也不知道私底下有何要事要議。”


    “噓!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說,這幾日發生了那麽多事,陛下關懷一下好幾日病假未早朝的臣子,也是應該的。”


    提及這幾日城外劫匪,以及梁國驛館集體中毒,孫堅被扣押的事。


    大家心知肚明:這一定都是程彧的手筆!


    就算有人好奇程彧怎麽提前進宮,又為何會從陛下寢宮出來,卻沒有人敢越雷池一步,跨越排位,特意去向程彧詢問這些事情。


    因此,蕭九齡擔心的情況根本沒有出現。


    程彧邊吃邊喝,提前吃飽,等到唐相和白勝父子倆入座,他才站起來,簡單地打了個招呼。


    白啟第一次見到程彧,原以為對方是個老成的人,看到是一個清俊的少年郎,頗為驚訝。


    他有些話想和程彧說,剛往前走了一步,阿池姑姑的聲音傳來。


    “陛下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毒士:活閻王駕到!百官通通閃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上浮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上浮森並收藏毒士:活閻王駕到!百官通通閃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