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七年九月。


    朱雋引軍撤退,趁韓忠叛軍出城劫掠之際,回師襲破宛城,隨即又回師擊破韓忠五路回援叛軍,韓忠投降後被秦頡所殺,南陽黃巾平定。


    自此,太平道舉事不到一年,便被漢廷以雷霆之勢迅速撲滅。


    黃巾之亂雖然被鎮壓下去,然而太平道起義卻嚴重動搖了劉氏江山的根基,天下各州賊患四起、盜匪叢生,門閥豪強紛紛趁機大肆兼並土地,無數百姓流離失所,不得不扶老攜幼千裏逃荒,被逼上絕路後不得不落草為寇。


    濟南,國相府。


    曹操正踞案沉思,門外腳步聲響起,一名小吏匆匆走了進來。


    “大人,這是下吏搜集到的證據,請過目。”


    小吏神色恭敬,將一卷竹簡遞到了曹操的桌案上。


    曹操拿起竹簡,隨手翻閱了一陣,眉頭漸漸皺了起來,沉聲道:“閹豎禍國,不想竟至於斯。奸吏不除,百姓何以為生,朝廷又以何為基石?”


    小吏神色惶恐,低頭不敢言。


    曹操沉吟半晌,小眼睛裏掠過一道淩厲的精光,道:“諸集諸官從吏相府議事。”


    “是,大人。”


    小吏不敢多說,連忙領命而去。


    不多時,濟南國大小佐官吏從數十人悉數到齊,集於相府。


    曹操當眾宣布了數十名佐官吏從所犯律令,所獲罪行,二十餘名相府從吏直接被免官治罪,又上書朝廷,悉數觸犯朝廷律令的佐官罪名。


    被直接免官治罪的相府從吏和奏請朝廷治罪的相府佐官中,不乏有人和朝中都常侍或者朝中大臣沾親帶故,曹操此舉,可謂是捅了馬蜂窩。


    奏章遞上後,頓時在朝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不但十常侍恨極了曹操,就連朝中大臣,也不乏對曹操心生怨恨者。


    天子龍顏大怒,直接將曹操所奏免的相府佐官治罪量刑。然而,十常侍卻趁機在靈帝前大進讒言,悉數曹操到任後不思理政安民,卻惹的地方天怒人怨。


    幾個親朋子侄被曹操奏免的大臣也趁機推波助瀾,落井下石。


    靈帝一怒之下,不但直接將曹操罷官,連大司農曹嵩也遭了殃,被一並罷官。


    八月底,皇甫嵩前往冀州赴任,盧植班師回朝。


    大軍剛到洛陽,天子下詔封賞過有功將士後,周堅就接到了大將軍何進的召見。


    北軍五校乃大將軍佐官,協助大將軍處理京畿防務,雖然官職不大,品秩不高,但卻是握有統兵實權的將領,實是十分重要的職務。


    和掌握統兵實權的北軍五校尉比起來,奮武校尉隻是個雜號校尉,大漢朝廷這樣的校慰多的是,一旦天下戰事平息,就要兵還朝廷或者州郡,平時並沒有統兵實權,隻能算是個光杆校尉,不論身份還是地位,都遠遠無法和北軍五校相提並論。


    周堅乃北軍五校屯騎校尉,和越騎校尉各自分掌一營騎兵。


    北軍大營原本隻有兩千騎兵,征討黃巾叛亂時朝廷征發了三河騎士,加上北軍大營原有的騎兵,共有八千騎兵,征討黃巾時盧植帶走五千,皇甫嵩帶了三千。


    如今黃巾之亂已經討滅,班師回朝後朝廷並未將出征時征發的三河騎兵和地方郡兵遣還州郡,而是編入了北軍大營,進一步加強了洛陽京畿防務。


    八千騎兵由新任的越騎校尉伍孚和屯騎校尉周堅分別統領,各領兩營四千騎兵。


    從陳留帶過來的一千五百部曲,由於是私兵,並未正式編入北軍五校,依舊由周堅親隨統管。至於原射聲校尉淳於瓊麾下的一營槍兵,則乃由射聲校尉統領。


    洛陽,大將軍府。


    “末將參見大將軍。”


    周堅長長一揖,向大將軍何進長長一揖。


    何進濃眉大眼,雖然極有威議,但身上那股市井小民的味道卻怎麽也掩蓋不住,沒有半點士族門閥子弟的優越感,給人一種野雞變鳳凰的感覺。


    “不必多禮。”


    何進上前扶起周堅,仔細打量了周堅幾眼,才欣然道:“嚐聞汝智勇雙全,甚得皇甫嵩器重,今吾觀之,果然傳聞不假。”


    周堅忙道:“謝大將軍讚譽。”


    何進勉勵幾句,又道:“北軍五校擔負拱衛京師防負之重傷,一者鎮懾番外,維護朝廷嚴威;二者為國家征討叛亂,守護疆土之寧。汝身為北軍五校之屯騎校尉,負有統兵征討之責,需常以自勉,方不負本大將軍厚望。”


    周堅道:“末將謹遵大將軍之令,不敢或時而忘。”


    何進點點頭,把手一揮,周堅連忙施禮退下。


    不多時,屏風後轉出一人。


    此人三十歲左右,頭戴高寇,身披錦服,雙目顧盼間頗有神彩,極是英俊瀟灑,向何進拱手施禮道:“紹,參見大將軍。”


    何進揮手道:“本初免禮,且入座。”


    袁紹也不客氣,轉入側席入座,靜待何進發問。


    何進擰了擰眉頭,問袁紹道:“本初觀此人如何?”


    袁紹答道:“紹於軍中打聽過,屯騎校尉周堅頗有統兵之能,此番討破黃巾,此人在皇甫嵩將軍帳下諸將中戰功最顯,大將軍當極力拉攏,以為對付閹黨臂助。”


    何進沉吟道:“焉知此人不會兩麵討好?”


    袁紹胸有成竹,侃侃而談道:“大將軍盡可放心。廬江周氏乃天下望族,至前太尉周景音,盛極一時,在天下士林中極有聲望。周堅出身士族,縱然依附閹黨,也不過是急於求取功名官祿耳,必不甘為閹黨所用,而自絕於天下士人。以紹看來,就算周堅暫時求托於張讓等閹宦,不久也必與閹黨劃清界線,大將軍何不趁機拉攏,已為己用。”


    何進精神一振,道:“本初此言當真?”


    袁紹微笑道:“大將軍何不聞濟南相曹操月內奏免數十汙吏。曹氏因曹嵩之故與閹黨素來交厚,曹操亦因其父曹嵩與十常侍交厚之故,於黃巾亂起前得以統兵討逆,因功遷任濟南相,如今卻自絕於閹黨,不但自己丟官,還累及曹嵩被天子罷免。雖然一時得罪了閹黨及幾名朝中大臣,但卻掙得了聲望,實乃以退為進也!”


    何進連連點頭,道:“本初譏見,即如此,本初可為本大將軍好生拉攏這周堅。此人即善統兵,帳下又多有虎狼之士,若能得其相助,鏟除閹黨將多一大助力。”


    袁紹起身長長一揖,唱聲道:“大將軍放心,紹,敢不從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周氏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朝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朝蓋並收藏周氏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