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詔書
公主不入愛河,權貴子弟發瘋了 作者:狐言亂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百裏綺心一緊,垂下眼,匐首道。
“孫女,自然是不願意沈連成遠去越國。”
“但國有國法度,皇爺爺是君,沈連成是臣,君有令,臣必從,這是他的使命,孫女不該阻攔。”
“那十天,不過是考慮到一路上舟車勞頓,為了他的身體著想,才會讓他在東宮養了十天的傷。”
她自然是怪的。
皇爺爺將大哥送去了一個必死之局,她不可能無動於衷。
哪怕有這層血緣關係在,要她做出選擇,她仍然會選擇大哥,而不是皇爺爺。
皇爺爺是君,他的心太大,裝著整個天下,親情,隻不過居於小小的一隅。
若非她是晟國唯一的血脈,隻怕早在北戎要求和親時,就將她送去北戎國做和親公主了。
天家無父子,天家的親情,比起尋常人家,多了絲權衡,多了絲猜忌。
上位者擔心下位者奪權,下位者受製於上位者的壓束。
經過這麽多事情,百裏綺還能完好無損的跪在這裏,全因她是晟國唯一的血脈,全因皇爺爺老了,已無力再做晟國的王了。
內憂外患,晟國變天了,晟國,需要新生。
晟帝闔了下眼,“你能這麽想,皇爺爺很欣慰。”
幾句話的功夫,他額角已滿是冷汗,他靠在軟墊上,目光穿透虛空,不知道在看些什麽。
頃刻後,空氣中緩緩響起晟帝虛弱的聲音。
“幾位世子,你看著,誰最適合繼承大統?”
百裏綺猛地抬頭,聲音有些發幹,“皇爺爺現在便要定下了嗎,皇爺爺身子骨還硬朗,何須這個時候定下,孫女還想再投身建設幾年。”
她這話,半真半假,存了試探之心。
果不然,皇爺爺的下一句話,便是她想要知道的答案。
“你想要什麽,皇爺爺都知道。”
“你的野心很大,若沒有十五年前那場狸貓換太子,或許晟國,當真能培養出一名卓越的女帝。”
“可你回來得太晚了,皇爺爺,已經沒有時間護著你成長了。”
百裏綺聽著這席話,心中無比複雜。
她回宮時以為,皇爺爺會支持她,後來又察覺到,皇爺爺在忌憚她、懷疑她。
幾經波折,兜兜轉轉,又回到了原地。
君心難測。
皇爺爺的喜歡是真,猜忌和懷疑是真,如今的真情吐露,也是真。
不同的時間,不同的事件,不同的心境。
“所以皇爺爺已經決定,現在便定下帝婿了嗎?”
晟帝闔了闔眼,沒回答,但依然是算做回答。
百裏綺垂著眼,跪在床下,眸色不明。
“數字算學、數學院、舉子曆練製……還有你支持沈連嬌經營的鋪子,皇爺爺都知道,百裏氏的子嗣,哪怕是流落民間,也沒有成為一個廢物,可你回來得太晚了……”
晟帝絮絮叨叨地說著,一會兒說她推行的改製,一會兒又回憶到了幾十年前。
最後,晟帝長長歎息一聲,“你若是個皇子,皇爺爺,也就不用如此憂心了。”
若為皇子,便是名正言順的繼承晟國大統,可偏偏是公主,無端給了四王子嗣繼承的機會。
此刻公主若想繼承皇位,沒有絕對的兵權和實力,隻會淪為四王權力爭鬥中的犧牲品。
當利益足夠大,卻又沒有守住利益的力量時,順者昌,逆者亡。
晟帝說了許久的話,最後說累了,揮揮手,讓百裏綺退下。
“明日,皇爺爺便會頒下帝婿的聖旨。”
百裏綺心中已猜到了人選,但還是問道,“皇爺爺可以告訴孫女,是誰嗎?”
晟帝看了她一眼。
“明日,你便會知曉。”
百裏綺隻能退下。
晟帝沒有再招人進去,但南書房的後麵,卻有一稚嫩的小太監,悄悄離開。
“左隆,扶朕起來,筆墨伺候。”
左隆公公眼眶發紅,“陛下,您身子骨要緊,這聖旨,明日再擬也不遲。”
晟帝搖搖頭,劇烈咳嗽了兩聲,“要你拿就拿!”
左隆公公隻得紅著眼,筆墨伺候。
晟帝沒有從床上起來,矮桌被擺到床榻上,他提筆,在聖旨上緩緩寫下傳位詔書。
左隆公公在一旁伺候,本哀傷的麵容,隨著晟帝筆落下的一個個字,變得驚懼起來。
當晟帝最後一個字落下,將玉璽蓋上去後,左隆公公已經雙腿發軟地跪了下來。
“陛下……陛下……這……”
晟帝沉沉看向他,“朕知道,你少時在宮中常受人欺負,是映如那丫頭,將你調到了禦馬監替太子養馬,才得了用。”
“後來映如在禦膳房被刁難,也是你替她打點了一切……”
左隆公公已被嚇得麵如死灰,他跪在床前不停地磕頭,“奴才,奴才對陛下忠心可鑒,便隻有過那一次,往後奴才便再沒有插手過後宮的事情,求陛下看在奴才自幼在宮裏伺候主子們的份上,饒了奴才吧。”
晟帝見他嚇得瑟瑟發抖,冷哼一聲。
“你後麵若還有其他動作,這顆腦袋哪裏還留得到今天!”
左隆公公對聖心揣摩至極,聽到這話時,已知曉陛下沒有責怪自己,但還是嚇出了一身冷汗。
晟帝將筆墨已幹的傳位詔書,放到左隆公公的手心。
“也正是因為如此,朕,才會將這個詔書托付於你。”
“你將這道傳位詔書和玉璽,藏匿於金鑾殿的正大光明牌匾之後,什麽時候驃騎大將軍的十萬大軍能南下,便什麽時候將此聖旨,交給綺兒。”
左隆公公雙手捧著聖旨,臉上淚痕交縱,渾身發顫,仿佛捧著的不是聖旨,而是什麽催命符。
南書房是金鑾殿的偏殿,直接打開偏門,便能進入漆黑無人的金鑾殿。
晟帝提筆開始擬下一道安撫、定軍心的帝婿詔書。
擬完,將玉璽蓋印後,一同交到了左隆公公手中,“去吧。”
左隆公公離開。
燭火明亮,將晟帝的影子,拉長在南書房的窗欞之上。
這時,一道纖小的影子忽然攀附而上。
南書房外,等待宣召的禦醫跪到了白玉台階之上。
忽然,南書房內響起重物墜地的聲音,隨後,左隆公公的尖叫聲傳出。
“陛下——”
“孫女,自然是不願意沈連成遠去越國。”
“但國有國法度,皇爺爺是君,沈連成是臣,君有令,臣必從,這是他的使命,孫女不該阻攔。”
“那十天,不過是考慮到一路上舟車勞頓,為了他的身體著想,才會讓他在東宮養了十天的傷。”
她自然是怪的。
皇爺爺將大哥送去了一個必死之局,她不可能無動於衷。
哪怕有這層血緣關係在,要她做出選擇,她仍然會選擇大哥,而不是皇爺爺。
皇爺爺是君,他的心太大,裝著整個天下,親情,隻不過居於小小的一隅。
若非她是晟國唯一的血脈,隻怕早在北戎要求和親時,就將她送去北戎國做和親公主了。
天家無父子,天家的親情,比起尋常人家,多了絲權衡,多了絲猜忌。
上位者擔心下位者奪權,下位者受製於上位者的壓束。
經過這麽多事情,百裏綺還能完好無損的跪在這裏,全因她是晟國唯一的血脈,全因皇爺爺老了,已無力再做晟國的王了。
內憂外患,晟國變天了,晟國,需要新生。
晟帝闔了下眼,“你能這麽想,皇爺爺很欣慰。”
幾句話的功夫,他額角已滿是冷汗,他靠在軟墊上,目光穿透虛空,不知道在看些什麽。
頃刻後,空氣中緩緩響起晟帝虛弱的聲音。
“幾位世子,你看著,誰最適合繼承大統?”
百裏綺猛地抬頭,聲音有些發幹,“皇爺爺現在便要定下了嗎,皇爺爺身子骨還硬朗,何須這個時候定下,孫女還想再投身建設幾年。”
她這話,半真半假,存了試探之心。
果不然,皇爺爺的下一句話,便是她想要知道的答案。
“你想要什麽,皇爺爺都知道。”
“你的野心很大,若沒有十五年前那場狸貓換太子,或許晟國,當真能培養出一名卓越的女帝。”
“可你回來得太晚了,皇爺爺,已經沒有時間護著你成長了。”
百裏綺聽著這席話,心中無比複雜。
她回宮時以為,皇爺爺會支持她,後來又察覺到,皇爺爺在忌憚她、懷疑她。
幾經波折,兜兜轉轉,又回到了原地。
君心難測。
皇爺爺的喜歡是真,猜忌和懷疑是真,如今的真情吐露,也是真。
不同的時間,不同的事件,不同的心境。
“所以皇爺爺已經決定,現在便定下帝婿了嗎?”
晟帝闔了闔眼,沒回答,但依然是算做回答。
百裏綺垂著眼,跪在床下,眸色不明。
“數字算學、數學院、舉子曆練製……還有你支持沈連嬌經營的鋪子,皇爺爺都知道,百裏氏的子嗣,哪怕是流落民間,也沒有成為一個廢物,可你回來得太晚了……”
晟帝絮絮叨叨地說著,一會兒說她推行的改製,一會兒又回憶到了幾十年前。
最後,晟帝長長歎息一聲,“你若是個皇子,皇爺爺,也就不用如此憂心了。”
若為皇子,便是名正言順的繼承晟國大統,可偏偏是公主,無端給了四王子嗣繼承的機會。
此刻公主若想繼承皇位,沒有絕對的兵權和實力,隻會淪為四王權力爭鬥中的犧牲品。
當利益足夠大,卻又沒有守住利益的力量時,順者昌,逆者亡。
晟帝說了許久的話,最後說累了,揮揮手,讓百裏綺退下。
“明日,皇爺爺便會頒下帝婿的聖旨。”
百裏綺心中已猜到了人選,但還是問道,“皇爺爺可以告訴孫女,是誰嗎?”
晟帝看了她一眼。
“明日,你便會知曉。”
百裏綺隻能退下。
晟帝沒有再招人進去,但南書房的後麵,卻有一稚嫩的小太監,悄悄離開。
“左隆,扶朕起來,筆墨伺候。”
左隆公公眼眶發紅,“陛下,您身子骨要緊,這聖旨,明日再擬也不遲。”
晟帝搖搖頭,劇烈咳嗽了兩聲,“要你拿就拿!”
左隆公公隻得紅著眼,筆墨伺候。
晟帝沒有從床上起來,矮桌被擺到床榻上,他提筆,在聖旨上緩緩寫下傳位詔書。
左隆公公在一旁伺候,本哀傷的麵容,隨著晟帝筆落下的一個個字,變得驚懼起來。
當晟帝最後一個字落下,將玉璽蓋上去後,左隆公公已經雙腿發軟地跪了下來。
“陛下……陛下……這……”
晟帝沉沉看向他,“朕知道,你少時在宮中常受人欺負,是映如那丫頭,將你調到了禦馬監替太子養馬,才得了用。”
“後來映如在禦膳房被刁難,也是你替她打點了一切……”
左隆公公已被嚇得麵如死灰,他跪在床前不停地磕頭,“奴才,奴才對陛下忠心可鑒,便隻有過那一次,往後奴才便再沒有插手過後宮的事情,求陛下看在奴才自幼在宮裏伺候主子們的份上,饒了奴才吧。”
晟帝見他嚇得瑟瑟發抖,冷哼一聲。
“你後麵若還有其他動作,這顆腦袋哪裏還留得到今天!”
左隆公公對聖心揣摩至極,聽到這話時,已知曉陛下沒有責怪自己,但還是嚇出了一身冷汗。
晟帝將筆墨已幹的傳位詔書,放到左隆公公的手心。
“也正是因為如此,朕,才會將這個詔書托付於你。”
“你將這道傳位詔書和玉璽,藏匿於金鑾殿的正大光明牌匾之後,什麽時候驃騎大將軍的十萬大軍能南下,便什麽時候將此聖旨,交給綺兒。”
左隆公公雙手捧著聖旨,臉上淚痕交縱,渾身發顫,仿佛捧著的不是聖旨,而是什麽催命符。
南書房是金鑾殿的偏殿,直接打開偏門,便能進入漆黑無人的金鑾殿。
晟帝提筆開始擬下一道安撫、定軍心的帝婿詔書。
擬完,將玉璽蓋印後,一同交到了左隆公公手中,“去吧。”
左隆公公離開。
燭火明亮,將晟帝的影子,拉長在南書房的窗欞之上。
這時,一道纖小的影子忽然攀附而上。
南書房外,等待宣召的禦醫跪到了白玉台階之上。
忽然,南書房內響起重物墜地的聲音,隨後,左隆公公的尖叫聲傳出。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