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周家遺孤
公主不入愛河,權貴子弟發瘋了 作者:狐言亂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各族百態,人情小社會,氏族的地位高低和首尾之分,在一間屋子裏展現得淋漓盡致。
都說你男人在男人堆裏算老幾,你就在女人堆裏算老幾。
眼下,便是這麽一個狀況。
為首的幾個氏族夫人正談論寧東軍時,一個坐在中下首的夫人,忽然掩麵低泣道。
“我那侄子全家,也遭了寧東軍的禍,如今隻有一個小外孫還活著,實在可憐。”
雲陽焦夫人見她低泣,忍不住嗬道:“娘娘辦的品茶宴,這大好的日子,你哭什麽哭!”
那低泣的夫人抬了下眼,非但沒有收聲,還又道。
“是妾身失禮了,隻是如今妾身看到皇後娘娘,一時觸景生情,有些失態,請娘娘恕罪。”
“說起來,我那侄子本為皇後娘娘效命,眼看著前途無量,隻是誰又能想到,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呢。”
饒是百裏綺不想卷入她們之間的明爭暗鬥,也向下看去,開了口。
“你侄子是?”
那夫人連忙起身,跪在下首道。
“妾身周氏,我那侄子便是曾在公主詹事府任職的周惟榮。”
周家在安南算不上什麽大氏族,但因為周家已故的老祖母,是安南王老夫人的姐妹,所以在安南也算有些身份在,但後來也鬧了不和。
後來因周惟榮得公主青睞,周家在安南不靠王府也漸有聲望,但沒多久,京城便發生了宮變。
周惟榮身死,其父母兄長沒能逃出來,隻有其兄長的兒子在安南探親,所以才僥幸逃過一劫。
周家得盛時與焦家有不少衝突,如今周家沒了周惟榮,底蘊淺薄,又和王府不合,所以被焦家打壓得抬不起頭來。
周夫人今日也是大膽行事,希望新後能念著周家在公主府做事的舊情,幫扶一下周家。
周惟榮在京城身死,但許多人並不知道他是怎麽死的。
曾為新後做事的人很多,周家如此挾恩相報的行為,場上的夫人們,都露出了看好戲的表情,覺得周家這是在自取其辱,定然會觸了新後的黴頭。
百裏綺看著她,思緒卻飄到了京城。
飄到了皇宮那夜的燈火不眠,亮如白晝,刀劍與血肉,人命如草芥,一個個人在她麵前倒下,就為了護她離開皇宮,護她安然無恙。
周惟榮為她擋下一箭,在她麵前死不瞑目。
憶起往事,她心中難免傷神,待收了情緒要開口時,焦家夫人以為新後沒開口便是不滿,嗬道。
“在京城時為皇後娘娘做事的人多了去了,若是人人都如你周家一樣……”
焦夫人話沒說完,便停了下來,因為她察覺到了身邊忽然詭異下來的氣氛,她緩緩抬起頭,便見上首一直不怎麽開口的新後,冷冷看著她。
“皇後、皇後娘娘。”焦夫人連忙跪下來,“娘娘,妾身……”
焦夫人還沒有說完,百裏綺便冷聲打斷了她。
“本宮能安然南下,離不開陛下的護送,也離不開舊部以身拚殺出的一條血路,周惟榮當初為本宮擋下一箭,本宮一直記在心中……”
新後的話,令在場所有夫人的臉色皆是一變,周家,恐怕在安南要勢不可擋了。
“周夫人請起。”
“你說,周家還存有一子是嗎?”
周夫人不過是死馬當活馬醫,放手一搏。
她沒想到周惟榮竟然是為新後擋箭而死,她連忙開口,“正是。”
百裏綺知道,周家是在尋求她的庇護,也是投誠。
周家在安南算不上大氏族,但若經她的扶持,便能一躍躋身一流氏族,同時為她所用。
她接下了這份投誠,一為周惟榮護下他的親侄子,二也確實需要安南有徹底擁護她的氏族。
她撫了撫肚子。
“便先送到王宮來教導規矩吧,待日後皇兒誕下,周家公子,可跟在皇兒身邊伴從左右。”
新後話落下,各氏族夫人們是徹底的變了臉色。
新後腹中之子,乃是安南的第一個龍子,能跟在龍子身邊伺候,未來前途不可限量。
安南王妃側眸看來。
“綺兒,如今皇兒還未誕下,是否有些為時過早了。”
若論親疏遠近,雖說周家已故的老祖母和安南王老夫人是姐妹,但後來也因周惟榮兩家鬧了不愉快,她是不願意再給周家這個機會的。
但見安南王妃如此,反倒是越發堅定了百裏綺的心。
如此,才能徹底為她所用。
她笑了一下。
“小孩子玩心大,未免日後衝撞了皇兒,還需提前教導規矩。”
她捧了周家,卻也不想直接給周家樹敵,以及讓安南王妃麵上過不去。
“皇兒身邊隻有一名伴從,也是不夠的,如今王宮內先生們往來,數字算學也有所成,不如在安南各族中多選些適齡子弟,提前到王宮教養,再選出合適的子弟,做皇兒的伴從。”
如此一來,百裏綺既捧了周家,又顧全了各族和王妃的麵子,也給了各族希望,並且直接掌握了各族中最出色的下一代。
各族若想下一代繼續輝煌,勢必要巴結她,以希望自己族中的優秀子嗣被選中,直接便能在下一代的洪流中占據一席之地。
百裏綺這個做法,各族夫人都十分滿意,已經在心中盤算著要送自己的兒子女兒們來了。
所以安南王妃哪怕有些不滿意皇後不與她商量就擅自做決定,也隻能笑著點頭同意。
“如此,你們便下去想想送來王宮的人選,屆時將名單呈上來,哀家瞧瞧。”
百裏綺聽到安南王妃這麽說,沒有插話,周家的公子已經確定,其他氏族的子嗣她不關心。
再者就算這一關要過安南王妃,但畢竟是教養在王宮,進出王宮的先生們經過篩選,也大都是她的人了。
而南宮賦與安南王妃也不親近,她不擔心這件事會失控。
所以讓給安南王妃一點甜頭,她並不在意。
因新後是晟國公主,如今哪怕做了安南王妃的兒媳,也不像其他氏族中的兒媳一樣對婆母畢恭畢敬,安南王妃心中難免有些不平衡。
眼下見對方沒有下她臉麵,安南王妃心情才舒暢起來。
“坐太久也有些乏了,不如夫人們陪哀家和皇後,一道去院子裏瞧瞧皇後弄的新玩意兒吧。”
都說你男人在男人堆裏算老幾,你就在女人堆裏算老幾。
眼下,便是這麽一個狀況。
為首的幾個氏族夫人正談論寧東軍時,一個坐在中下首的夫人,忽然掩麵低泣道。
“我那侄子全家,也遭了寧東軍的禍,如今隻有一個小外孫還活著,實在可憐。”
雲陽焦夫人見她低泣,忍不住嗬道:“娘娘辦的品茶宴,這大好的日子,你哭什麽哭!”
那低泣的夫人抬了下眼,非但沒有收聲,還又道。
“是妾身失禮了,隻是如今妾身看到皇後娘娘,一時觸景生情,有些失態,請娘娘恕罪。”
“說起來,我那侄子本為皇後娘娘效命,眼看著前途無量,隻是誰又能想到,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呢。”
饒是百裏綺不想卷入她們之間的明爭暗鬥,也向下看去,開了口。
“你侄子是?”
那夫人連忙起身,跪在下首道。
“妾身周氏,我那侄子便是曾在公主詹事府任職的周惟榮。”
周家在安南算不上什麽大氏族,但因為周家已故的老祖母,是安南王老夫人的姐妹,所以在安南也算有些身份在,但後來也鬧了不和。
後來因周惟榮得公主青睞,周家在安南不靠王府也漸有聲望,但沒多久,京城便發生了宮變。
周惟榮身死,其父母兄長沒能逃出來,隻有其兄長的兒子在安南探親,所以才僥幸逃過一劫。
周家得盛時與焦家有不少衝突,如今周家沒了周惟榮,底蘊淺薄,又和王府不合,所以被焦家打壓得抬不起頭來。
周夫人今日也是大膽行事,希望新後能念著周家在公主府做事的舊情,幫扶一下周家。
周惟榮在京城身死,但許多人並不知道他是怎麽死的。
曾為新後做事的人很多,周家如此挾恩相報的行為,場上的夫人們,都露出了看好戲的表情,覺得周家這是在自取其辱,定然會觸了新後的黴頭。
百裏綺看著她,思緒卻飄到了京城。
飄到了皇宮那夜的燈火不眠,亮如白晝,刀劍與血肉,人命如草芥,一個個人在她麵前倒下,就為了護她離開皇宮,護她安然無恙。
周惟榮為她擋下一箭,在她麵前死不瞑目。
憶起往事,她心中難免傷神,待收了情緒要開口時,焦家夫人以為新後沒開口便是不滿,嗬道。
“在京城時為皇後娘娘做事的人多了去了,若是人人都如你周家一樣……”
焦夫人話沒說完,便停了下來,因為她察覺到了身邊忽然詭異下來的氣氛,她緩緩抬起頭,便見上首一直不怎麽開口的新後,冷冷看著她。
“皇後、皇後娘娘。”焦夫人連忙跪下來,“娘娘,妾身……”
焦夫人還沒有說完,百裏綺便冷聲打斷了她。
“本宮能安然南下,離不開陛下的護送,也離不開舊部以身拚殺出的一條血路,周惟榮當初為本宮擋下一箭,本宮一直記在心中……”
新後的話,令在場所有夫人的臉色皆是一變,周家,恐怕在安南要勢不可擋了。
“周夫人請起。”
“你說,周家還存有一子是嗎?”
周夫人不過是死馬當活馬醫,放手一搏。
她沒想到周惟榮竟然是為新後擋箭而死,她連忙開口,“正是。”
百裏綺知道,周家是在尋求她的庇護,也是投誠。
周家在安南算不上大氏族,但若經她的扶持,便能一躍躋身一流氏族,同時為她所用。
她接下了這份投誠,一為周惟榮護下他的親侄子,二也確實需要安南有徹底擁護她的氏族。
她撫了撫肚子。
“便先送到王宮來教導規矩吧,待日後皇兒誕下,周家公子,可跟在皇兒身邊伴從左右。”
新後話落下,各氏族夫人們是徹底的變了臉色。
新後腹中之子,乃是安南的第一個龍子,能跟在龍子身邊伺候,未來前途不可限量。
安南王妃側眸看來。
“綺兒,如今皇兒還未誕下,是否有些為時過早了。”
若論親疏遠近,雖說周家已故的老祖母和安南王老夫人是姐妹,但後來也因周惟榮兩家鬧了不愉快,她是不願意再給周家這個機會的。
但見安南王妃如此,反倒是越發堅定了百裏綺的心。
如此,才能徹底為她所用。
她笑了一下。
“小孩子玩心大,未免日後衝撞了皇兒,還需提前教導規矩。”
她捧了周家,卻也不想直接給周家樹敵,以及讓安南王妃麵上過不去。
“皇兒身邊隻有一名伴從,也是不夠的,如今王宮內先生們往來,數字算學也有所成,不如在安南各族中多選些適齡子弟,提前到王宮教養,再選出合適的子弟,做皇兒的伴從。”
如此一來,百裏綺既捧了周家,又顧全了各族和王妃的麵子,也給了各族希望,並且直接掌握了各族中最出色的下一代。
各族若想下一代繼續輝煌,勢必要巴結她,以希望自己族中的優秀子嗣被選中,直接便能在下一代的洪流中占據一席之地。
百裏綺這個做法,各族夫人都十分滿意,已經在心中盤算著要送自己的兒子女兒們來了。
所以安南王妃哪怕有些不滿意皇後不與她商量就擅自做決定,也隻能笑著點頭同意。
“如此,你們便下去想想送來王宮的人選,屆時將名單呈上來,哀家瞧瞧。”
百裏綺聽到安南王妃這麽說,沒有插話,周家的公子已經確定,其他氏族的子嗣她不關心。
再者就算這一關要過安南王妃,但畢竟是教養在王宮,進出王宮的先生們經過篩選,也大都是她的人了。
而南宮賦與安南王妃也不親近,她不擔心這件事會失控。
所以讓給安南王妃一點甜頭,她並不在意。
因新後是晟國公主,如今哪怕做了安南王妃的兒媳,也不像其他氏族中的兒媳一樣對婆母畢恭畢敬,安南王妃心中難免有些不平衡。
眼下見對方沒有下她臉麵,安南王妃心情才舒暢起來。
“坐太久也有些乏了,不如夫人們陪哀家和皇後,一道去院子裏瞧瞧皇後弄的新玩意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