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姐弟匯合
公主不入愛河,權貴子弟發瘋了 作者:狐言亂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南宮賦……”
百裏綺低低喃著他的名字。
雖然說,不知道他為什麽沒有把這件事情立刻告訴王府,但她也順順利利的離開安南了。
往後與安南究竟是敵是友,就要看她接下來的動作了。
她們稍做休息後,繼續向北而去,最後在衡西之地,離京城最近的梁安停下,等待跟舅舅的大軍匯合。
此地離巳山後麵那個山穀不遠,進可通過地下溶洞,到達巳山,然後直接進宮京城。
退也可向西,或向北離開。
北牧雖帶了三萬士兵下來,但她沒有要他支援京城,而是繼續將重心放在寧東軍上,混淆他們的視線,不要讓他們注意到京城。
而衡西雖然兵力弱,但也不是一點兵力也沒有。
西司燭帶走五萬大軍支援安南,衡西地界內,除去駐守的士兵,還能支援她五萬。
但是奪京這件事上,她還是要等到跟舅舅匯合,才會向京城出發。
哪怕如今的西司燭已經完全地站在了她這一邊,但她還是不會去賭皇位的誘惑。
她與其他人之間,或多或少都摻雜了利益、感情、子嗣騙局的糾葛。
血緣是最牢固的關係。
所以隻有舅舅手裏的大軍,才不會有任何變數。
他們不一定會真的背叛她,但隻有防患於未然,才能萬無一失。
衡西的日子一天天過去,她不用再像安南時候那樣偽裝,可以完完全全地釋放野心。
安南、衡西、包括京城周邊的堪輿圖她都有。
堪輿圖看起來不方便,她也很難通過圖畫,來判斷地形的高低和優勢所在。
她召集衡西這邊對山川了解的官員,教他們通過海拔高低,來繪製等高線地形圖。
但話雖如此,她如今手裏也沒有能夠測量海拔的工具,更是沒有時間去慢慢測量和計算。
所以隻是以等高線地形圖的方式,畫出了京城附近山川穀地的高低和走向,好讓她能夠一眼就分辨出地勢的走向。
巳山乃京城和衡西的天然屏障,她原先還不明白,為什麽寧東軍能夠那麽爽快地就退出了山穀那片地界。
如今一看地圖,算是什麽都明白了。
因為從地圖上看,衡西要想直取京城,就得繞過巳山,跟寧東軍對上。
如今寧東軍和安南軍的戰場主要在東邊,兩方大軍交戰,寧東軍雖節節敗退,但也讓安南軍受到了重創。
百裏綺在梁安,坐山觀虎鬥,通過北牧的三萬遊擊兵和西司燭在安南軍中的動向,暗中布局。
她離開安南兩月後,舅舅十萬大軍的第一支軍隊,成功抵達梁安。
三角混亂區的士兵,都是刀山血海裏殺出來的士兵,隻是站在那兒,便一身煞氣衝天,猶如羅刹,氣勢完全蓋過了衡西軍。
百裏綺看著領頭的將軍,眼眶發酸。
不過一年的時間,離京時還帶著稚氣的虎頭少年,便已經完全成長成了能夠獨當一麵的少年將軍。
少年黝黑的肌膚上,染上了三角地區的風霜和血氣,但當看到來迎接他坐在馬背上的人後,還是忍不住紅了眼眶。
沈連虎一身盔甲,翻身下馬,單膝跪在地上,行君臣禮。
“沈連虎,參見公主殿下。”
百裏綺扶他起來,這個當初隻比她高一點的少年,如今已需要她仰頭看了。
她聲音有些哽咽地開口,“小虎。”
沈連虎眼眶含淚,沒了士兵們麵前穩重的樣子,又變成了當初那個小虎。
“姐——”他唔的一聲,抱住了姐姐。
“姐,我好想你們啊。”
百裏綺拍拍他的後背,同樣紅了眼眶,“姐姐也想你。”
三萬大軍在城外紮營休整,養精蓄銳。
沈連虎跟姐姐入城,說分開這一年來發生的事情。
百裏綺沒見到舅舅,詢問他什麽時候到。
沈連虎道:“大將軍擔心南下不順,所以斷後,他最快也要一個月後,才能到京城。”
“十萬大軍分成了三批南下,我帶領三萬大軍打頭陣,第二批是衛城主的弟弟帶領,半月後能到,最後的四萬大軍,由舅舅帶領,衛城主為防敵襲,駐守三角岩,沒有南下。”
百裏綺點頭。
小虎離開這一年,發生了不少事情,一時之間,她竟然有些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他們兄妹四人,離開沈家村後,聚少離多,再沒過過從前那樣歡樂的日子了。
憶起往事,難免神傷。
想到大哥,她心底更是難受了。
“大哥在越國手裏,姐姐一定會想辦法救回大哥的。”
大哥既然是以先晟國的使臣出使的越國,與越國談判的,也是先晟國的條件。
那麽,隻要她拿下京城,登基為帝,便能給大哥更多的砝碼去談判,也才能讓越國,相信大哥有這個實力。
沈連虎身在三角岩地區,比安南離越國更近,也更早就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他道:“大將軍曾派人去營救大哥,但被大哥拒絕了,姐姐不必擔心,我相信,大哥既然選擇繼續留在那裏,就一定有把握策反越國。”
百裏綺也一直在告訴自己,要相信大哥,相信大哥,但心中也難免擔憂。
她隻能道:“但願吧。”
為了將思緒從憂傷中剝離,她將話題轉移開,開始詢問小虎這一年的情況。
“不說這個了,你這一年在舅舅那裏,過得如何。”
“大將軍對我很好,三角混亂地區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戰鬥……”沈連虎將他離開京城後這一年的情況,慢慢道來。
說著這些事情,沉浸在兩人之間親人離散的悲傷,總算是散去了。
越國的軍隊還有一周左右能跟寧東軍匯合,百裏綺初定兩日後進攻京城。
小虎的三萬大軍通過巳山下的溶洞,跟隨她直取京城。
衡西的五萬大軍,四萬向東,將寧東軍驅逐離京城周邊,其中兩萬包抄京城,剩下兩萬繼續向東,防止寧東軍反撲,最後一萬向南,完全占領南江,以江河為界,防止安南軍北上。
北邊有舅舅正在南下的大軍,還有北牧四處遊擊的三萬大軍,沒有人能在北邊討得便宜,隻要守住了南邊和東邊,便能守住京城,完成登基。
百裏綺低低喃著他的名字。
雖然說,不知道他為什麽沒有把這件事情立刻告訴王府,但她也順順利利的離開安南了。
往後與安南究竟是敵是友,就要看她接下來的動作了。
她們稍做休息後,繼續向北而去,最後在衡西之地,離京城最近的梁安停下,等待跟舅舅的大軍匯合。
此地離巳山後麵那個山穀不遠,進可通過地下溶洞,到達巳山,然後直接進宮京城。
退也可向西,或向北離開。
北牧雖帶了三萬士兵下來,但她沒有要他支援京城,而是繼續將重心放在寧東軍上,混淆他們的視線,不要讓他們注意到京城。
而衡西雖然兵力弱,但也不是一點兵力也沒有。
西司燭帶走五萬大軍支援安南,衡西地界內,除去駐守的士兵,還能支援她五萬。
但是奪京這件事上,她還是要等到跟舅舅匯合,才會向京城出發。
哪怕如今的西司燭已經完全地站在了她這一邊,但她還是不會去賭皇位的誘惑。
她與其他人之間,或多或少都摻雜了利益、感情、子嗣騙局的糾葛。
血緣是最牢固的關係。
所以隻有舅舅手裏的大軍,才不會有任何變數。
他們不一定會真的背叛她,但隻有防患於未然,才能萬無一失。
衡西的日子一天天過去,她不用再像安南時候那樣偽裝,可以完完全全地釋放野心。
安南、衡西、包括京城周邊的堪輿圖她都有。
堪輿圖看起來不方便,她也很難通過圖畫,來判斷地形的高低和優勢所在。
她召集衡西這邊對山川了解的官員,教他們通過海拔高低,來繪製等高線地形圖。
但話雖如此,她如今手裏也沒有能夠測量海拔的工具,更是沒有時間去慢慢測量和計算。
所以隻是以等高線地形圖的方式,畫出了京城附近山川穀地的高低和走向,好讓她能夠一眼就分辨出地勢的走向。
巳山乃京城和衡西的天然屏障,她原先還不明白,為什麽寧東軍能夠那麽爽快地就退出了山穀那片地界。
如今一看地圖,算是什麽都明白了。
因為從地圖上看,衡西要想直取京城,就得繞過巳山,跟寧東軍對上。
如今寧東軍和安南軍的戰場主要在東邊,兩方大軍交戰,寧東軍雖節節敗退,但也讓安南軍受到了重創。
百裏綺在梁安,坐山觀虎鬥,通過北牧的三萬遊擊兵和西司燭在安南軍中的動向,暗中布局。
她離開安南兩月後,舅舅十萬大軍的第一支軍隊,成功抵達梁安。
三角混亂區的士兵,都是刀山血海裏殺出來的士兵,隻是站在那兒,便一身煞氣衝天,猶如羅刹,氣勢完全蓋過了衡西軍。
百裏綺看著領頭的將軍,眼眶發酸。
不過一年的時間,離京時還帶著稚氣的虎頭少年,便已經完全成長成了能夠獨當一麵的少年將軍。
少年黝黑的肌膚上,染上了三角地區的風霜和血氣,但當看到來迎接他坐在馬背上的人後,還是忍不住紅了眼眶。
沈連虎一身盔甲,翻身下馬,單膝跪在地上,行君臣禮。
“沈連虎,參見公主殿下。”
百裏綺扶他起來,這個當初隻比她高一點的少年,如今已需要她仰頭看了。
她聲音有些哽咽地開口,“小虎。”
沈連虎眼眶含淚,沒了士兵們麵前穩重的樣子,又變成了當初那個小虎。
“姐——”他唔的一聲,抱住了姐姐。
“姐,我好想你們啊。”
百裏綺拍拍他的後背,同樣紅了眼眶,“姐姐也想你。”
三萬大軍在城外紮營休整,養精蓄銳。
沈連虎跟姐姐入城,說分開這一年來發生的事情。
百裏綺沒見到舅舅,詢問他什麽時候到。
沈連虎道:“大將軍擔心南下不順,所以斷後,他最快也要一個月後,才能到京城。”
“十萬大軍分成了三批南下,我帶領三萬大軍打頭陣,第二批是衛城主的弟弟帶領,半月後能到,最後的四萬大軍,由舅舅帶領,衛城主為防敵襲,駐守三角岩,沒有南下。”
百裏綺點頭。
小虎離開這一年,發生了不少事情,一時之間,她竟然有些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他們兄妹四人,離開沈家村後,聚少離多,再沒過過從前那樣歡樂的日子了。
憶起往事,難免神傷。
想到大哥,她心底更是難受了。
“大哥在越國手裏,姐姐一定會想辦法救回大哥的。”
大哥既然是以先晟國的使臣出使的越國,與越國談判的,也是先晟國的條件。
那麽,隻要她拿下京城,登基為帝,便能給大哥更多的砝碼去談判,也才能讓越國,相信大哥有這個實力。
沈連虎身在三角岩地區,比安南離越國更近,也更早就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他道:“大將軍曾派人去營救大哥,但被大哥拒絕了,姐姐不必擔心,我相信,大哥既然選擇繼續留在那裏,就一定有把握策反越國。”
百裏綺也一直在告訴自己,要相信大哥,相信大哥,但心中也難免擔憂。
她隻能道:“但願吧。”
為了將思緒從憂傷中剝離,她將話題轉移開,開始詢問小虎這一年的情況。
“不說這個了,你這一年在舅舅那裏,過得如何。”
“大將軍對我很好,三角混亂地區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戰鬥……”沈連虎將他離開京城後這一年的情況,慢慢道來。
說著這些事情,沉浸在兩人之間親人離散的悲傷,總算是散去了。
越國的軍隊還有一周左右能跟寧東軍匯合,百裏綺初定兩日後進攻京城。
小虎的三萬大軍通過巳山下的溶洞,跟隨她直取京城。
衡西的五萬大軍,四萬向東,將寧東軍驅逐離京城周邊,其中兩萬包抄京城,剩下兩萬繼續向東,防止寧東軍反撲,最後一萬向南,完全占領南江,以江河為界,防止安南軍北上。
北邊有舅舅正在南下的大軍,還有北牧四處遊擊的三萬大軍,沒有人能在北邊討得便宜,隻要守住了南邊和東邊,便能守住京城,完成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