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元知不由歎息,問:“這姑娘是誰?怎麽落得如此之慘?”
阿南看向坐在旁邊的朱聿恒,他開口道:“北元王女。”
楚元知頓時愕然,聲音也不由緊了緊:“北元王女死在我朝疆域?這……這怕是……”
他沒說下去,隻忍不住搖了搖頭。
阿南看著這具屍身,也覺得她挺慘的。被父親當成犧牲品送到異國,連自己過來後會被許配給誰都還不知道,就被殺死在了他鄉,還死得這麽詭異痛苦。
如今,因為她的身份,更要鬧一場血雨腥風。
楚元知心懷憐憫,盡量放輕動作,小心翼翼地將王女的手慢慢挪開,查看她掌下的痕跡。
她全身都被燒得焦黑,但頸部與手掌卻尤顯恐怖,幾乎已經被燒穿,輕輕一敲便有焦炭狀的碎屑混合著沙土掉下來,可見當時灼燒的雷火有多熾烈。
楚元知指著頸部與鎖骨相接處,肯定道:“這是雷火的中心點,也是最為劇烈的地方。”
阿南讚成,但又道:“楚先生你見多識廣,可有見過雷火劈在人咽喉處的嗎?”
楚元知搖頭:“未曾見過。”
“所以,我也懷疑這並不是天降雷火,楚先生你說,有沒有可能,這是人造的?”
楚元知家傳六極雷,最擅長便是驅雷掣電,他仔細審視王女身上的傷痕,遲疑道:“火確實是從她鎖骨正中心開始燃燒無疑,而且是極為猛烈的火焰,在瞬間燒穿了她的咽喉,導致她未來得及反抗便倒下,痛苦死去——但依照氣味和跡象來看,絕非屬於火藥硝石之類的物事,與我家的六極雷更是迥異。”
阿南便問:“那,可能是當初葛稚雅的即燃蠟之類嗎?”
“即燃蠟燃燒後有劇毒灰□□末,她身上可沒有……唔,傷口附著了一些沙土狀的東西。”楚元知撚了撚,說道,“貌似就是燒焦的砂石。看她的衣料皺巴巴的,還沾了沙土,難道事發時在下雨?”
“對,下雨,一場敦煌多年難遇的雷雨。”阿南說著靠近了王女的屍身仔細端詳,問,“她身上的衣服居然還沒燒完?”
“腋窩、雙股及其他肢體緊貼處尚殘留著一點。”
阿南打量楚元知神情,問:“難道你認為,她確實是死於天降雷電之下?”
“初步看來是這樣的,畢竟……雷雨之中,又斷非火藥等造成,我看這位王女死於雷擊的可能性確實存在。”楚元知琢磨推敲著,“若是如此,這姑娘當時究竟是何種姿勢,才會讓雷電擊中此處呢?”
阿南仰頭向後,比劃了個姿勢:“難道說,她在雨中仰頭看天,所以咽喉鎖骨處暴露了?”
“南姑娘,你可別開玩笑了。”楚元知啼笑皆非,“你說當時還在下雨,她抬頭看的豈不是傘了?”
一直在旁邊不說話的朱聿恒,此時開口道:“待會兒將當時在場的人叫來問問即可。”
“對,這個傷大大不合常理,我倒要看看王女臨死前到底在做什麽。”
驗完王女的焦屍,眾人潔手完畢出了義莊,回到驛站。
驛站已候著幾個男女,有身著北元服飾的王女侍從,也有中原服飾的,那是當地去迎接王女的隊伍。
他們都是親眼目睹王女出事的一幹人等,如今因為朝廷對王女之死秘而不宣,所以這些時日都被帶到此處不許與外人接觸,人人心中都很忐忑。
阿南問:“你們當中,哪位是貼身服侍王女的?”
其中一個年紀較大的婦人指了指身旁幾人,強抑悲聲:“我們幾個婆子便是。王女這一路都是我等服侍的,也……一起親眼看見了王女慘遭天雷焚燒。”
阿南微微頷首,問:“那日既然有雷雨,王女為何要冒雨跑到窪地去?”
“此事說來詭異,全是因為王女這一路上夢魘纏身……”那婆子擤了一把鼻涕,鼻音濃重,“自離了王都之後,王女便時常夜半從噩夢中驚醒,她說……說夢見自己葬身於火海之中……”
阿南與朱聿恒不由對望了一眼,沒想到,卓壽生前被人預言天打雷劈,王女居然也夢到死於火中。
“奴婢們自然一直勸慰,但王女夜夜噩夢,怎能聽得進去,精神也一日差過一日。她在馬車上日日昏睡,總不下車,奴婢們都是憂心忡忡,直到那日經過綠洲之時,瑙日布忽然跟我們說,王女讓我們將車停下,如今正在下雨,應無火燒之虞,要下去走一走。”
“瑙日布是誰?”阿南問。
“是從小跟隨王女的侍女。我們都是臨出發時被擇取來伺候王女的,她卻不同,仗著自己與王女親近,開口閉口王爺王女的,盛氣淩人,倒顯得她才是主子似的……”
婆子一肚子怨氣,說事細碎繁雜,絮絮叨叨。阿南卻一點也不急,甚至還從果點盤中摸了把瓜子,嗑了起來。
王女既然要下去散心,侍衛們肯定不敢怠慢,把綠洲內掃蕩了一圈,見毫無異狀,才圍住了綠洲。
所謂綠洲,隻是草皮略為豐茂些而已,有幾棵稀疏的樹,但也無法遮住王女和幫她打傘的瑙日布身影。
王女與瑙日布走了一圈,看見下方綠洲中間的窪地,忽然咦了一聲,似是看到了什麽有趣的東西,兩人打著傘,便向下走去,
窪地下陷,足以遮蔽他們大半的視野,但並不能掩蓋全身。站在綠洲外圍的眾人始終可以遙遙看見那把露在上方的傘,傘一直撐在她們上頭,沒有收起或者倒下過。
隻過了數息時間,天空忽然一陣雷聲響過。嬤嬤們有些擔心,想著這天氣畢竟不能讓王女在外麵多呆,便趕緊往綠洲中間走。
誰知,就在他們向內走去時,隻聽得啊的一聲驚叫,雷聲之中,那把傘驟然冒出火光,燒了起來。
傘麵的雨水頂不住下方冒出的那團火焰,嘭然散開,帶著火花四下飛濺。
眾人大驚失色,個個拔足向窪地急奔去。
在尖叫聲中,眾人便看到瑙日布連滾帶爬地向他們跑來,口中不住地大叫:“救命,王女燒起來了……快救救王女啊!”
第144章 青蓮盛綻(3)
眾人顧不得撲打她身上的火苗,抬頭便看見王女全身起火,趴在窪地中間隻是抽搐,早已沒了站起來的力氣。
大家一哄而上,趕緊扯下旁邊的樹枝,拚命拍打她身上的火苗。
可她身上的火早已遍及全身,連皮膚也灼燒了起來,極難撲滅。天空那點雨水和他們手上這些樹葉稀少的枝條,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奏效。等火苗終於熄滅時,王女也早已咽了氣,全身焦黑,死狀慘不忍睹。
說到這裏,那婆子早已老淚縱橫,其他人也是個個抹淚。畢竟,王女在路上出事,他們身為隨行人員,個個逃不了責任,等待他們的不知是何等淒慘下場。
而負責去玉門關外迎接王女的使者們,也是個個歎息,同時點頭表示婆子所說屬實,沒有虛言。
阿南琢磨著他們的述說,問:“王女在凹地裏呆了多久?”
“沒多久,大概就十幾息時間吧。”
十幾息,那就是十幾次呼吸而已,這麽短的時間,除了一個雷劈下來外,旁人能做什麽事情?
阿南思忖著,見楚元知在旁邊欲言又止,示意他先別說,又問婆子:“那個侍女瑙日布,如今身在何處?”
“她……她畏罪自盡了!”婆子哽咽道。
阿南倒是不意外,問:“怎麽死的?”
婆子目光落在一個中年婦人身上,道:“你把東西拿出來,給諸位大人瞧瞧。”
那婦人慌忙從懷中掏出一封信,戰戰兢兢道:“王女出事後,奴婢與瑙日布同住,發現她半夜偷偷去藏東西,我把它取出來給大家一看,就是這封信!”
阿南接過來,拆開看了看,上麵寫的赫然竟是漢文。隻是寫字者應是初學,寥寥數字在紙上歪歪扭扭。
“事已畢,求釋放吾家小弟,。”
“看起來,好像是有人以她的弟弟作為要挾,讓她去幹什麽事情?”而且,收信方應該還是漢人。
婦人頭如搗蒜:“奴婢們也是這麽想的,於是便立即盤問她。結果瑙日布無可抵賴下,居然畏罪跳井了!”
“跳井?哪口井?”
“就是那些個穿井啊!”
所謂穿井,後世也叫坎兒井。沙漠之中流水珍貴,露在外麵很快會被沙土吸走、被日曬蒸發,因此無法引流明渠。當地百姓便將龍勒水引到掏挖出來的地下暗渠之中,在地下形成一條條水道。為了取水方便,暗渠上頭每隔一段距離會鑿一眼豎井,人們可以從井中取水灌溉飲用,因此名為穿井。
若沒有穿井,敦煌周邊百姓便無水可喝,更不可能屯田造林,世代繁衍於此。
“那穿井口子極小,下方連通暗渠,水流湍急。瑙日布跳下去之後,我們拉不住她,眼看著她就被下方的水流衝走了!”婦人雖然梗著脖子覺得自己沒有大錯,但想起瑙日布跳下去的那一幕,還是心悸不已。
那領頭的婆子也歎氣道:“那地下河溝縱橫交錯,穿井又直上直下根本不可能爬得上去,這……必死無疑了!”
打發走這一群人,阿南問楚元知:“楚先生,我看你剛剛聽到他們說了現場狀況後,似乎想說什麽?”
楚元知點了點頭,道:“按理說,雷劈的必是高處之物,而且傘若被淋濕了,亦是導引雷電之物。”
阿南頓時就理解了,說:“可不是麽,結果撐傘的侍女沒被雷擊,反倒是傘下的王女被擊中而死。”
“可惜,那個侍女瑙日布已經自盡了,她本應是個重大的突破口。”
“她是王女死前唯一在場的人,說不定我們所有的疑問,都可以從她那兒得到解答。可如今這條線已經斷了,我們若要尋找突破口,除非……”阿南思索著,朝著楚元知露出詭秘的神情,“楚先生,一具屍體也是驗,兩具屍體也是查,要不……咱們再去驗一個和王女死得差不多的人?”
旁邊的朱聿恒一聽便知道她打得什麽主意,不由對她皺了皺眉。
單純無知的楚元知則詫異問:“什麽?敦煌這邊,還有一個死在雷雨中的人?”
“不但有,而且,他們的死因、死狀甚至時間都是一模一樣。我相信,其中必有關聯——就算沒有關聯,應該也能為此案提供重要線索。”
在楚元知迷惑的眼神中,朱聿恒終於對阿南皺起了眉,開口道:“但自古以來,蓋棺定論,入土為安。你覺得……阿晏會同意你們對他爹開棺驗屍嗎?”
楚元知頓時瞪大眼睛,不敢相信阿南前一刻還卓晏稱兄道弟,下一刻就想把他爹的棺材蓋給掀了。
“是啊……這事可難搞。”阿南這種厚臉皮,也終於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神色,“所以,我想看看能不能和楚先生一起偷偷地把這事兒給辦了。”
楚元知埋頭一聲不吭,顯然並不想跟她偷偷摸摸幹這種損事。
“但是,阿晏父親之死,真的很可疑,尤其是和王女的案子聯係起來,確實值得一查!”阿南屈起手指,給他們點數,“第一,卓壽也是在那場雨中被雷電所擊;第二,他在眾目睽睽下全身著火,而且火勢一起便很劇烈,雨水仿佛還加強了火力;第三,王女去世時身旁唯一的侍女瑙日布死了,而唯一知道卓壽為何孤身冒雨離開礦場的目擊人劉五,也在我和阿晏過去探訪時,被活埋在了突發事故的礦下;第四,卓壽生前接到信件、王女生前做夢,似乎都知道自己要死於雷火之下。”
楚元知這個老實人,也被她列出來的疑點給打動了,臉上現出“確實值得一驗”的神情。
但還沒等他點頭答應,驛站外頭傳來夥計熱情的招呼聲。天色不早,金璧兒已經被梁家人護送回家了。
楚元知趕緊出去迎接妻子,看見送她回家的正是梁壘。
阿南和金璧兒打招呼,一邊笑著問梁壘:“梁小弟吃過了嗎?留下來一起吃飯吧。”
梁壘上次與官兵動手的把柄還握在阿南手中呢,哪敢應她,趕緊搖了搖頭,告別了楚元知和金璧兒,轉身就走。
“這麽怕我啊?我還想從你身上挖點什麽出來呢……”見他們都走了,阿南抱臂望著他的背影,一臉笑嘻嘻。
朱聿恒淡淡道:“別為難這小兄弟了,青蓮宗我已遣人暗查,不日定會有消息的。”
“不單隻為青蓮宗的事,這小弟弟身上,肯定有什麽問題。”阿南湊近他,悄悄和他咬耳朵,把之前他看到卓晏的奇怪表現給繪聲繪色地形容了一番,“我覺得他啊,絕對有問題!”
“瞎操心。”朱聿恒哪會不知道她的意思,肯定是指梁壘對卓晏有異常情愫。
“哎,萬一阿晏家學淵源,也有斷袖之癖,那……你說卞存安會讚成還是反對?”
朱聿恒哪會搭理她這種見風就是雨的臆想,轉身就走。
阿南追了上去,又問:“如果不是我猜測的這樣,那你說,原因是什麽?”
朱聿恒腳步不停,隻道:“無論是什麽,我們在這兒猜測有什麽用?查一查不就行了?”
“哎,真無趣啊,猜猜未知的事情,探索未知的地域,這是人生一大樂事呀。”阿南跟在他身後,道,“我就很樂觀。我覺得,如果梁壘對阿晏不是那種心態的話,鑒於他根本不認識阿晏,那麽他或許與卓壽有關,而梁壘又與九玄門有關、九玄門與青蓮宗有關、青蓮宗與關先生有關、關先生與山河社稷圖有關……所以兜了一圈,這小弟弟啊,說不定和一切都有關!”
朱聿恒腳步略停了停:“我會加派人手去查。”
“就是嘛,這麽大一個突破口,不得好好查查?”阿南滿意地笑了,又想起一件事,忙道,“對了,還有卓壽生前收到的最後那封詛咒信,查到是誰寫的了嗎?”
阿南看向坐在旁邊的朱聿恒,他開口道:“北元王女。”
楚元知頓時愕然,聲音也不由緊了緊:“北元王女死在我朝疆域?這……這怕是……”
他沒說下去,隻忍不住搖了搖頭。
阿南看著這具屍身,也覺得她挺慘的。被父親當成犧牲品送到異國,連自己過來後會被許配給誰都還不知道,就被殺死在了他鄉,還死得這麽詭異痛苦。
如今,因為她的身份,更要鬧一場血雨腥風。
楚元知心懷憐憫,盡量放輕動作,小心翼翼地將王女的手慢慢挪開,查看她掌下的痕跡。
她全身都被燒得焦黑,但頸部與手掌卻尤顯恐怖,幾乎已經被燒穿,輕輕一敲便有焦炭狀的碎屑混合著沙土掉下來,可見當時灼燒的雷火有多熾烈。
楚元知指著頸部與鎖骨相接處,肯定道:“這是雷火的中心點,也是最為劇烈的地方。”
阿南讚成,但又道:“楚先生你見多識廣,可有見過雷火劈在人咽喉處的嗎?”
楚元知搖頭:“未曾見過。”
“所以,我也懷疑這並不是天降雷火,楚先生你說,有沒有可能,這是人造的?”
楚元知家傳六極雷,最擅長便是驅雷掣電,他仔細審視王女身上的傷痕,遲疑道:“火確實是從她鎖骨正中心開始燃燒無疑,而且是極為猛烈的火焰,在瞬間燒穿了她的咽喉,導致她未來得及反抗便倒下,痛苦死去——但依照氣味和跡象來看,絕非屬於火藥硝石之類的物事,與我家的六極雷更是迥異。”
阿南便問:“那,可能是當初葛稚雅的即燃蠟之類嗎?”
“即燃蠟燃燒後有劇毒灰□□末,她身上可沒有……唔,傷口附著了一些沙土狀的東西。”楚元知撚了撚,說道,“貌似就是燒焦的砂石。看她的衣料皺巴巴的,還沾了沙土,難道事發時在下雨?”
“對,下雨,一場敦煌多年難遇的雷雨。”阿南說著靠近了王女的屍身仔細端詳,問,“她身上的衣服居然還沒燒完?”
“腋窩、雙股及其他肢體緊貼處尚殘留著一點。”
阿南打量楚元知神情,問:“難道你認為,她確實是死於天降雷電之下?”
“初步看來是這樣的,畢竟……雷雨之中,又斷非火藥等造成,我看這位王女死於雷擊的可能性確實存在。”楚元知琢磨推敲著,“若是如此,這姑娘當時究竟是何種姿勢,才會讓雷電擊中此處呢?”
阿南仰頭向後,比劃了個姿勢:“難道說,她在雨中仰頭看天,所以咽喉鎖骨處暴露了?”
“南姑娘,你可別開玩笑了。”楚元知啼笑皆非,“你說當時還在下雨,她抬頭看的豈不是傘了?”
一直在旁邊不說話的朱聿恒,此時開口道:“待會兒將當時在場的人叫來問問即可。”
“對,這個傷大大不合常理,我倒要看看王女臨死前到底在做什麽。”
驗完王女的焦屍,眾人潔手完畢出了義莊,回到驛站。
驛站已候著幾個男女,有身著北元服飾的王女侍從,也有中原服飾的,那是當地去迎接王女的隊伍。
他們都是親眼目睹王女出事的一幹人等,如今因為朝廷對王女之死秘而不宣,所以這些時日都被帶到此處不許與外人接觸,人人心中都很忐忑。
阿南問:“你們當中,哪位是貼身服侍王女的?”
其中一個年紀較大的婦人指了指身旁幾人,強抑悲聲:“我們幾個婆子便是。王女這一路都是我等服侍的,也……一起親眼看見了王女慘遭天雷焚燒。”
阿南微微頷首,問:“那日既然有雷雨,王女為何要冒雨跑到窪地去?”
“此事說來詭異,全是因為王女這一路上夢魘纏身……”那婆子擤了一把鼻涕,鼻音濃重,“自離了王都之後,王女便時常夜半從噩夢中驚醒,她說……說夢見自己葬身於火海之中……”
阿南與朱聿恒不由對望了一眼,沒想到,卓壽生前被人預言天打雷劈,王女居然也夢到死於火中。
“奴婢們自然一直勸慰,但王女夜夜噩夢,怎能聽得進去,精神也一日差過一日。她在馬車上日日昏睡,總不下車,奴婢們都是憂心忡忡,直到那日經過綠洲之時,瑙日布忽然跟我們說,王女讓我們將車停下,如今正在下雨,應無火燒之虞,要下去走一走。”
“瑙日布是誰?”阿南問。
“是從小跟隨王女的侍女。我們都是臨出發時被擇取來伺候王女的,她卻不同,仗著自己與王女親近,開口閉口王爺王女的,盛氣淩人,倒顯得她才是主子似的……”
婆子一肚子怨氣,說事細碎繁雜,絮絮叨叨。阿南卻一點也不急,甚至還從果點盤中摸了把瓜子,嗑了起來。
王女既然要下去散心,侍衛們肯定不敢怠慢,把綠洲內掃蕩了一圈,見毫無異狀,才圍住了綠洲。
所謂綠洲,隻是草皮略為豐茂些而已,有幾棵稀疏的樹,但也無法遮住王女和幫她打傘的瑙日布身影。
王女與瑙日布走了一圈,看見下方綠洲中間的窪地,忽然咦了一聲,似是看到了什麽有趣的東西,兩人打著傘,便向下走去,
窪地下陷,足以遮蔽他們大半的視野,但並不能掩蓋全身。站在綠洲外圍的眾人始終可以遙遙看見那把露在上方的傘,傘一直撐在她們上頭,沒有收起或者倒下過。
隻過了數息時間,天空忽然一陣雷聲響過。嬤嬤們有些擔心,想著這天氣畢竟不能讓王女在外麵多呆,便趕緊往綠洲中間走。
誰知,就在他們向內走去時,隻聽得啊的一聲驚叫,雷聲之中,那把傘驟然冒出火光,燒了起來。
傘麵的雨水頂不住下方冒出的那團火焰,嘭然散開,帶著火花四下飛濺。
眾人大驚失色,個個拔足向窪地急奔去。
在尖叫聲中,眾人便看到瑙日布連滾帶爬地向他們跑來,口中不住地大叫:“救命,王女燒起來了……快救救王女啊!”
第144章 青蓮盛綻(3)
眾人顧不得撲打她身上的火苗,抬頭便看見王女全身起火,趴在窪地中間隻是抽搐,早已沒了站起來的力氣。
大家一哄而上,趕緊扯下旁邊的樹枝,拚命拍打她身上的火苗。
可她身上的火早已遍及全身,連皮膚也灼燒了起來,極難撲滅。天空那點雨水和他們手上這些樹葉稀少的枝條,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奏效。等火苗終於熄滅時,王女也早已咽了氣,全身焦黑,死狀慘不忍睹。
說到這裏,那婆子早已老淚縱橫,其他人也是個個抹淚。畢竟,王女在路上出事,他們身為隨行人員,個個逃不了責任,等待他們的不知是何等淒慘下場。
而負責去玉門關外迎接王女的使者們,也是個個歎息,同時點頭表示婆子所說屬實,沒有虛言。
阿南琢磨著他們的述說,問:“王女在凹地裏呆了多久?”
“沒多久,大概就十幾息時間吧。”
十幾息,那就是十幾次呼吸而已,這麽短的時間,除了一個雷劈下來外,旁人能做什麽事情?
阿南思忖著,見楚元知在旁邊欲言又止,示意他先別說,又問婆子:“那個侍女瑙日布,如今身在何處?”
“她……她畏罪自盡了!”婆子哽咽道。
阿南倒是不意外,問:“怎麽死的?”
婆子目光落在一個中年婦人身上,道:“你把東西拿出來,給諸位大人瞧瞧。”
那婦人慌忙從懷中掏出一封信,戰戰兢兢道:“王女出事後,奴婢與瑙日布同住,發現她半夜偷偷去藏東西,我把它取出來給大家一看,就是這封信!”
阿南接過來,拆開看了看,上麵寫的赫然竟是漢文。隻是寫字者應是初學,寥寥數字在紙上歪歪扭扭。
“事已畢,求釋放吾家小弟,。”
“看起來,好像是有人以她的弟弟作為要挾,讓她去幹什麽事情?”而且,收信方應該還是漢人。
婦人頭如搗蒜:“奴婢們也是這麽想的,於是便立即盤問她。結果瑙日布無可抵賴下,居然畏罪跳井了!”
“跳井?哪口井?”
“就是那些個穿井啊!”
所謂穿井,後世也叫坎兒井。沙漠之中流水珍貴,露在外麵很快會被沙土吸走、被日曬蒸發,因此無法引流明渠。當地百姓便將龍勒水引到掏挖出來的地下暗渠之中,在地下形成一條條水道。為了取水方便,暗渠上頭每隔一段距離會鑿一眼豎井,人們可以從井中取水灌溉飲用,因此名為穿井。
若沒有穿井,敦煌周邊百姓便無水可喝,更不可能屯田造林,世代繁衍於此。
“那穿井口子極小,下方連通暗渠,水流湍急。瑙日布跳下去之後,我們拉不住她,眼看著她就被下方的水流衝走了!”婦人雖然梗著脖子覺得自己沒有大錯,但想起瑙日布跳下去的那一幕,還是心悸不已。
那領頭的婆子也歎氣道:“那地下河溝縱橫交錯,穿井又直上直下根本不可能爬得上去,這……必死無疑了!”
打發走這一群人,阿南問楚元知:“楚先生,我看你剛剛聽到他們說了現場狀況後,似乎想說什麽?”
楚元知點了點頭,道:“按理說,雷劈的必是高處之物,而且傘若被淋濕了,亦是導引雷電之物。”
阿南頓時就理解了,說:“可不是麽,結果撐傘的侍女沒被雷擊,反倒是傘下的王女被擊中而死。”
“可惜,那個侍女瑙日布已經自盡了,她本應是個重大的突破口。”
“她是王女死前唯一在場的人,說不定我們所有的疑問,都可以從她那兒得到解答。可如今這條線已經斷了,我們若要尋找突破口,除非……”阿南思索著,朝著楚元知露出詭秘的神情,“楚先生,一具屍體也是驗,兩具屍體也是查,要不……咱們再去驗一個和王女死得差不多的人?”
旁邊的朱聿恒一聽便知道她打得什麽主意,不由對她皺了皺眉。
單純無知的楚元知則詫異問:“什麽?敦煌這邊,還有一個死在雷雨中的人?”
“不但有,而且,他們的死因、死狀甚至時間都是一模一樣。我相信,其中必有關聯——就算沒有關聯,應該也能為此案提供重要線索。”
在楚元知迷惑的眼神中,朱聿恒終於對阿南皺起了眉,開口道:“但自古以來,蓋棺定論,入土為安。你覺得……阿晏會同意你們對他爹開棺驗屍嗎?”
楚元知頓時瞪大眼睛,不敢相信阿南前一刻還卓晏稱兄道弟,下一刻就想把他爹的棺材蓋給掀了。
“是啊……這事可難搞。”阿南這種厚臉皮,也終於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神色,“所以,我想看看能不能和楚先生一起偷偷地把這事兒給辦了。”
楚元知埋頭一聲不吭,顯然並不想跟她偷偷摸摸幹這種損事。
“但是,阿晏父親之死,真的很可疑,尤其是和王女的案子聯係起來,確實值得一查!”阿南屈起手指,給他們點數,“第一,卓壽也是在那場雨中被雷電所擊;第二,他在眾目睽睽下全身著火,而且火勢一起便很劇烈,雨水仿佛還加強了火力;第三,王女去世時身旁唯一的侍女瑙日布死了,而唯一知道卓壽為何孤身冒雨離開礦場的目擊人劉五,也在我和阿晏過去探訪時,被活埋在了突發事故的礦下;第四,卓壽生前接到信件、王女生前做夢,似乎都知道自己要死於雷火之下。”
楚元知這個老實人,也被她列出來的疑點給打動了,臉上現出“確實值得一驗”的神情。
但還沒等他點頭答應,驛站外頭傳來夥計熱情的招呼聲。天色不早,金璧兒已經被梁家人護送回家了。
楚元知趕緊出去迎接妻子,看見送她回家的正是梁壘。
阿南和金璧兒打招呼,一邊笑著問梁壘:“梁小弟吃過了嗎?留下來一起吃飯吧。”
梁壘上次與官兵動手的把柄還握在阿南手中呢,哪敢應她,趕緊搖了搖頭,告別了楚元知和金璧兒,轉身就走。
“這麽怕我啊?我還想從你身上挖點什麽出來呢……”見他們都走了,阿南抱臂望著他的背影,一臉笑嘻嘻。
朱聿恒淡淡道:“別為難這小兄弟了,青蓮宗我已遣人暗查,不日定會有消息的。”
“不單隻為青蓮宗的事,這小弟弟身上,肯定有什麽問題。”阿南湊近他,悄悄和他咬耳朵,把之前他看到卓晏的奇怪表現給繪聲繪色地形容了一番,“我覺得他啊,絕對有問題!”
“瞎操心。”朱聿恒哪會不知道她的意思,肯定是指梁壘對卓晏有異常情愫。
“哎,萬一阿晏家學淵源,也有斷袖之癖,那……你說卞存安會讚成還是反對?”
朱聿恒哪會搭理她這種見風就是雨的臆想,轉身就走。
阿南追了上去,又問:“如果不是我猜測的這樣,那你說,原因是什麽?”
朱聿恒腳步不停,隻道:“無論是什麽,我們在這兒猜測有什麽用?查一查不就行了?”
“哎,真無趣啊,猜猜未知的事情,探索未知的地域,這是人生一大樂事呀。”阿南跟在他身後,道,“我就很樂觀。我覺得,如果梁壘對阿晏不是那種心態的話,鑒於他根本不認識阿晏,那麽他或許與卓壽有關,而梁壘又與九玄門有關、九玄門與青蓮宗有關、青蓮宗與關先生有關、關先生與山河社稷圖有關……所以兜了一圈,這小弟弟啊,說不定和一切都有關!”
朱聿恒腳步略停了停:“我會加派人手去查。”
“就是嘛,這麽大一個突破口,不得好好查查?”阿南滿意地笑了,又想起一件事,忙道,“對了,還有卓壽生前收到的最後那封詛咒信,查到是誰寫的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