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上西巡,馬允知千盼萬盼,一朝夢想成真,聖駕居然真的降臨了敦煌,他自然欣喜若狂。
正在忙得腳打後腦勺之際,另一個喜訊又到來——聖上決定前往千佛洞祈福,途經月牙泉,要那邊做好接駕準備。
馬允知派人一路打馬狂奔到月牙泉,吩咐閣內做好準備。
鶴兒忙忙給梁鷺梳妝打扮,激動得手都在顫抖:“哎呀哎呀,這可是要麵聖啊!梁鷺姐你這輩子見過最大的官是多大啊?你怎麽都不緊張呢?不瞞你說,我除了馬將軍之外,隻見過村長呢!”
再想了想,她又掩嘴笑了出來:“哎不對,上次那位提督大人,雖然大家都不敢說,可私下都在傳說是皇太孫殿下。哎那個氣度,那個模樣,無論哪個姑娘看見都會心折呀!”
梁鷺端詳著鏡中的自己,抬手掠了掠鬢邊的發絲,隨口道:“不過是個略好些的男人而已,這世上也有人不屑嫁給他的。”
鶴兒咋舌道:“罪過罪過,誰會這麽想不開啊?”
梁鷺笑了笑,沒再說話,垂眼一隻一隻給自己套上臂釧。
鶴兒蹲下去,替她將衣帶絲絛係成三連九環萬字結。
“鶴兒……”她忽然聽到梁鷺低若不聞的聲音,便抬頭看她,“啊?”了一聲。
梁鷺垂下眼睫沒有看她,手上臂釧跳脫鏗然有聲,幾乎要掩去了她的聲音:“你去敦煌城裏,替我買半斤糖漬梅子。”
鶴兒呆了呆:“現在?”
“對,現在。我跳完舞想吃。”
“可……可我還想偷偷看看聖上長什麽樣呢!”鶴兒遲疑道,“再說了,梁鷺姐你上石蓮跳舞,我不得幫忙嗎……”
“有什麽好幫的。”梁鷺冷著臉道,“快去,等會兒要是沒有梅子,我叫馬將軍把你發賣到軍中去!”
鶴兒嚇得慌忙起身,套上件厚衣服,直奔敦煌城。
皇帝移駕聲勢浩大,阿南也盛裝打扮漂漂亮亮,一身孔雀藍的錦緞配白狐裘,濃密的頭發以青鸞金環束成三鬟望仙髻,明豔生輝。
她與諸葛嘉等人一起,在隊伍前頭一裏處騎馬先行,引領聖駕前往月牙泉。
茫茫荒野中隻有一條路沿著龍勒水前行,連通敦煌與月牙泉。路上行人都被攔在遠遠道旁,阿南一眼便看見了騎著頭大青驢候在道旁的鶴兒。
“鶴兒?你怎麽在這兒?”阿南遠遠問她。
鶴兒忙道:“我替鷺姐買糖漬梅子去。”
“喔……”阿南露出意味不明的笑容,“那她身邊不是沒人了?跳舞的事兒誰幫她準備?”
“我已經幫鷺姐打扮好了,跳舞的事我也幫不上忙。”
“是嗎?那我去瞧瞧她今天是不是特別漂亮。”阿南笑嘻嘻的,仿佛完全不知道她在緊張些什麽,“敦煌水橋邊那家果子鋪有糖漬梅子,味道不錯,你去買吧,梁鷺保準喜歡。”
鶴兒忙不迭點頭,而阿南撥馬回道,朝廖素亭一笑:“看來,今天會有一場精彩的表演啊。”
月牙泉還與他們上次來時一般,寧謐而恬靜地躺在沙丘之中。岸邊垂柳已經落盡了樹葉,顯得這冬日更為蕭瑟。
見他們到來,馬允知趕緊迎上來。
皇帝此次微服簡從,隻帶二三百人馬,在鼓樂馬蹄聲中,禦駕徐行至月牙泉前。
碧波粼粼的月牙泉中,梁鷺早已立於石蓮之上,彩衣飄搖招展,容光豔麗逼人。蓮花隨風旋轉,她腰肢柔韌纖細,越顯動人。
行道旁人群肅立,靜候聖駕。
車駕在人群之前停下,陳設好蟠龍金漆凳,宮女卷起車簾,大太監高壑忙疾步趨往車前,將聖上從禦駕上攙扶下來。
在外從簡,皇帝隻穿了明黃團龍便服。他身材矯健高大,自馬車上跨下,觀看麵前的月牙泉與月牙閣,在人群的簇擁中手撫髭須,點頭讚歎。
馬允知回頭趕緊朝月牙泉上暗暗招手。
水麵上漣漪蕩開,飄搖的石蓮自叢叢菖蒲中轉出,蓮花上的梁鷺手持絹製蓮花而立,周身彩帶飄曳,渾如壁畫中的散花仙子。
皇帝目光微眯,頷首之際,臉上也露出了笑模樣。
見聖上滿意,高壑對馬允知笑道:“馬大人這安排可真不錯,還沒到千佛洞,先來了個蓮台飛天。”
見聖上目光駐留在泉上,旁邊的鼓樂頓時一變,大有絲路異國的輝煌宏闊之風。
梁鷺腰肢款擺,在蓮台上隨樂聲左旋右轉,急轉如風。她這身下的蓮花浮在水麵之上,本是浮淺之物,可無論蓮台如何旋轉起伏,她的身姿始終不離蓮房,那原本難於立足的無序轉動,隻更增添了她的嫋娜風姿。
岸上隨扈軍隊眾多,月牙泉邊逢迎守候的也有數百人,但所有目光定在她的身上,一時都如癡如醉,神為之奪。
唯有阿南的目光冷靜地審視她的周身,時刻關注她的舉動。
在激繁管弦之中,梁鷺一個後仰下腰,以膝蓋為支撐,手托蓮花,整條脊背幾乎貼著水麵轉過。鬢邊金花在月牙泉上下交映,閃耀出燦爛光彩,照得她麵容皎潔如月,神采更盛。
這個完全不可能的動作,讓眾人看得目瞪口呆,喝彩連連。
廖素亭咋舌不已:“這、這可太神了,僅靠雙足支撐,如何能維持後傾至水麵的平衡點?無論如何,人在後仰之際,必須要以雙手支撐,才能穩住身體呀!”
阿南笑道:“也不是不行,如果她的腳下有借力的話。”
廖素亭的目光移向梁鷺的足部,隻見她足尖似卡在石蓮的一處凸起中,但那塊凸起並不大,浮石又質地疏鬆,不知要如何借力。
阿南貼近他的耳畔,輕聲說:“蓮房處有另一個人,緊緊抓住了她的腳,因此她才能這般自如地做出種種不符常理的危險動作。”
廖素亭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隻要下盤穩住,上身自然可以自由傾斜!”
“咱們第一次過來時,她跳的舞可沒有這般險難的動作。”阿南笑道,“你猜猜,她改變了編排,特意跳這般複雜、隻有兩人配合才能跳的舞蹈,是為什麽?”
廖素亭自然不知,而阿南微微笑著,聲音低得幾乎消失在樂聲中:“你看,這不就名正言順,帶了個人進來了嗎?”
樂曲到了最終部分,鼓樂催得如驟雨般急促,梁鷺在旋舞,腳下蓮花亦在水中飛旋,蕩開層層漣漪,波光飛濺。
管弦繁急處,驟然翻出最高音。梁鷺手中的絹製蓮花在水風中化為漫天花雨。月牙泉上樂音頓收靜寂,零落花瓣中水上石蓮的旋轉也漸緩,一曲終了,隻剩嫋嫋餘音。
“好!”素來不喜歌舞的皇帝,破天荒撫掌喝彩。
馬允知又驚又喜,忙示意梁鷺行禮。
護衛謹慎地隔開皇帝與月牙泉的距離。梁鷺大方從容,雖然靠岸了,也並未上去,隻遙遙隔著護衛人群,在石蓮上向著皇帝盈盈下拜,笑靨如花。
皇帝的目光在她身上停了停,並未說什麽,轉身便帶人進了月牙閣內。
馬允知本打算讓梁鷺跟上伺候,但皇帝周圍重兵護衛,哪有他安排的份,隻能喪氣地揮揮手,示意梁鷺先退到一邊。
而梁鷺也不著急,劃著石蓮便進入了菖蒲枯萎的岸邊。
月牙閣早已清理完畢,一番徹查確定無虞後,皇帝在眾護衛的簇擁下踏入閣內,略事休整,準備出發前往千佛洞參拜。
雖隻稍息片刻,但迎駕哪敢馬虎。閣中早已備下雁蕩毛峰,設好團龍錦褥,熏上了軟絲沉香。
皇帝在閣中坐定,啜了一口茶,抬眼看見麵前那扇九天飛龍雲母屏風,不覺來了興致,站起身走到屏風麵前站定,端詳上麵以五色雲母拚合的飛龍與祥雲,龍顏大悅:“這屏風,頗具匠心啊!”
人群中的馬允知聽到此話,頓時喜不自勝。
皇帝目光在夭矯的龍身與飄飛的雲朵上掠過,待看見龍頭之時,臉色不由一沉:“這怎麽回事?”
馬允知趕緊躬身往前湊,恭謹道:“敦煌遊擊將軍馬允知參見陛下!”
皇帝沉聲問:“你這屏風上的龍,有眼無珠,是何用意?”
“啟稟聖上,此龍乃天造地設,由雲母礦脈中天然生成。臣等將它自地下請出之時,眾人都說此等靈物乃天生祥瑞,怕是凡間留不住,要化為飛龍而去。”馬允知眉飛色舞,將這一番話說得跟真的似的,“是以,匠人們細心雕琢其形,卻不敢添之以神,更不敢點畫龍睛。如今陛下禦駕至此,敦煌子民無不歡欣鼓舞,想必隻有陛下禦筆為這條雲龍點睛,以浩蕩天恩鎮壓龍氣,欽定它長駐龍勒水,才能佑我一方子民永享盛世太平!”
這一番馬屁,結合這十二扇通天徹地雲龍屏風的精彩神妙,拍得皇帝舒坦不已,撚須點頭:“看來這條天生地養的雲龍,就等著點睛了?好,拿筆來!”
見自己的奉承正到妙處,馬允知欣喜若狂,趕緊恭恭敬敬地跪下,山呼行禮:“請陛下點睛!”
大太監高壑親自捧硯,以鬥筆飽蘸濃墨,將它交到皇帝手中。
皇帝接過鬥筆,走到雲龍之前,看向那雞蛋大小的眼珠。
此時龍眼尚是灰白色,為了便於上色,打磨成了粗糲的起砂質感,隻待這一筆濃墨下去,整條龍身煥發神采,成為一條完整的祥龍。
皇帝背對著他們,提筆頓了片刻,似在醞釀畫意,隨即,他的筆不假思索地下落,點向那顆龍眼。
他筆勢極為有力,轉瞬間便落向屏風,濃墨點在龍眼之上。
就在墨水觸到灰白眼球的那一刻,隻聽得嗤嗤聲驟然響起,龍眼猛地噴出熾熱烈焰,隨即,整條雲龍就如被點燃了引線,火光迅速蔓延,整扇雲母屏風噴射出烈火濃煙,瞬間籠罩住了站在屏風前的皇帝。
第168章 大鵬金翅(2)
現場頓時大嘩。
侍衛們訓練有素,立即結成人牆,迅速向中心奔攏,冒著被火焰卷噬的危險,去保護聖上。
屏風上濃煙彌漫,嗤嗤直冒,整座樓閣頓時被煙霧籠罩。
可奇怪的是,在這般險境之中,皇帝站在屏風之前,居然隻退了半步,未曾逃離。
韋杭之恐慌至極,一步跨進濃煙中,去護衛皇帝。
然而,未等他在煙火中觸到皇帝,便聽得耳邊似有雷聲炸開。
濃煙烈火中,月牙閣內又是一陣震動,高懸於梁上的四盞大宮燈已有三盞驟然炸開,如火球墜落,摔向下方,飛濺出大團火花。
護衛們被火焰灼燙,頓時亂了陣腳,圍攏之勢緩了一緩。
阿南失聲叫道:“六極雷!”立即搶入混亂煙火之中。
燈籠火光飛濺,而流光勾住橫梁,阿南翻身躍起,拔身直撲向屏風內側煙火最盛處。
混亂聲響中,她於濃煙中落地,往前一個直衝,正要定位六極雷的中控,濃煙中已紮入了一個懷抱中。
身穿明黃團龍袍的人迅疾抬手,將她結結實實地抱住,腳下堅如磐石,一動不動。
阿南抬頭看他,濃煙嗆烈,煙焰讓兩人都無法開口,隻在眼神交匯的刹那,他向阿南點了一下頭,隨即看向腳下。
他的左腳正牢牢踏在屏風前的那塊地板上,即使麵前火光如電,爆裂聲四起,混亂中他的身形依舊一動不動,沉穩如山嶽。
阿南鬆了一口氣,扯起衣領捂住口鼻,急道:“千萬不要動,六極雷已動其五,你踩住的這一極一旦鬆動,便立刻爆開了!”
周邊一輪爆炸劇震未過,侍衛們已重新結陣,立即上前。
韋杭之見皇帝身影牢牢站在烈火之中,如同釘住般,嚇得立即撲上前來,要將他從火海中拉出。
阿南一把撥開韋杭之的手,搖了搖頭製止他。
未等韋杭之回過神來,雲母龍身中顯是埋了引燃之物,火光大熾,煙焰亂噴,已徹底燃燒了起來。
那些火與平常的火焰大為不同,濃煙烈焰引燃了冬日厚重錦衣,他們身上的衣服頓時冒出洶洶火光。
這邊的侍衛撲救皇帝身上的烈火,另一批則立即結陣,以皮盾相抵,同時奮力,將麵前沉重的火焰屏風向後推去。
在猛烈的撞擊下,那燃燒的十二扇通天徹地屏風失去平衡,終於在轟然聲中向後倒去。
正當火花四濺、眾人回頭躲避之時,後方一條彩衣人影驟然撲出,一腳踏上正在倒下的屏風,手中短劍寒光森然,以鷹擊之勢,向著牢牢站在火焰正中的明黃身影刺去。
正在忙得腳打後腦勺之際,另一個喜訊又到來——聖上決定前往千佛洞祈福,途經月牙泉,要那邊做好接駕準備。
馬允知派人一路打馬狂奔到月牙泉,吩咐閣內做好準備。
鶴兒忙忙給梁鷺梳妝打扮,激動得手都在顫抖:“哎呀哎呀,這可是要麵聖啊!梁鷺姐你這輩子見過最大的官是多大啊?你怎麽都不緊張呢?不瞞你說,我除了馬將軍之外,隻見過村長呢!”
再想了想,她又掩嘴笑了出來:“哎不對,上次那位提督大人,雖然大家都不敢說,可私下都在傳說是皇太孫殿下。哎那個氣度,那個模樣,無論哪個姑娘看見都會心折呀!”
梁鷺端詳著鏡中的自己,抬手掠了掠鬢邊的發絲,隨口道:“不過是個略好些的男人而已,這世上也有人不屑嫁給他的。”
鶴兒咋舌道:“罪過罪過,誰會這麽想不開啊?”
梁鷺笑了笑,沒再說話,垂眼一隻一隻給自己套上臂釧。
鶴兒蹲下去,替她將衣帶絲絛係成三連九環萬字結。
“鶴兒……”她忽然聽到梁鷺低若不聞的聲音,便抬頭看她,“啊?”了一聲。
梁鷺垂下眼睫沒有看她,手上臂釧跳脫鏗然有聲,幾乎要掩去了她的聲音:“你去敦煌城裏,替我買半斤糖漬梅子。”
鶴兒呆了呆:“現在?”
“對,現在。我跳完舞想吃。”
“可……可我還想偷偷看看聖上長什麽樣呢!”鶴兒遲疑道,“再說了,梁鷺姐你上石蓮跳舞,我不得幫忙嗎……”
“有什麽好幫的。”梁鷺冷著臉道,“快去,等會兒要是沒有梅子,我叫馬將軍把你發賣到軍中去!”
鶴兒嚇得慌忙起身,套上件厚衣服,直奔敦煌城。
皇帝移駕聲勢浩大,阿南也盛裝打扮漂漂亮亮,一身孔雀藍的錦緞配白狐裘,濃密的頭發以青鸞金環束成三鬟望仙髻,明豔生輝。
她與諸葛嘉等人一起,在隊伍前頭一裏處騎馬先行,引領聖駕前往月牙泉。
茫茫荒野中隻有一條路沿著龍勒水前行,連通敦煌與月牙泉。路上行人都被攔在遠遠道旁,阿南一眼便看見了騎著頭大青驢候在道旁的鶴兒。
“鶴兒?你怎麽在這兒?”阿南遠遠問她。
鶴兒忙道:“我替鷺姐買糖漬梅子去。”
“喔……”阿南露出意味不明的笑容,“那她身邊不是沒人了?跳舞的事兒誰幫她準備?”
“我已經幫鷺姐打扮好了,跳舞的事我也幫不上忙。”
“是嗎?那我去瞧瞧她今天是不是特別漂亮。”阿南笑嘻嘻的,仿佛完全不知道她在緊張些什麽,“敦煌水橋邊那家果子鋪有糖漬梅子,味道不錯,你去買吧,梁鷺保準喜歡。”
鶴兒忙不迭點頭,而阿南撥馬回道,朝廖素亭一笑:“看來,今天會有一場精彩的表演啊。”
月牙泉還與他們上次來時一般,寧謐而恬靜地躺在沙丘之中。岸邊垂柳已經落盡了樹葉,顯得這冬日更為蕭瑟。
見他們到來,馬允知趕緊迎上來。
皇帝此次微服簡從,隻帶二三百人馬,在鼓樂馬蹄聲中,禦駕徐行至月牙泉前。
碧波粼粼的月牙泉中,梁鷺早已立於石蓮之上,彩衣飄搖招展,容光豔麗逼人。蓮花隨風旋轉,她腰肢柔韌纖細,越顯動人。
行道旁人群肅立,靜候聖駕。
車駕在人群之前停下,陳設好蟠龍金漆凳,宮女卷起車簾,大太監高壑忙疾步趨往車前,將聖上從禦駕上攙扶下來。
在外從簡,皇帝隻穿了明黃團龍便服。他身材矯健高大,自馬車上跨下,觀看麵前的月牙泉與月牙閣,在人群的簇擁中手撫髭須,點頭讚歎。
馬允知回頭趕緊朝月牙泉上暗暗招手。
水麵上漣漪蕩開,飄搖的石蓮自叢叢菖蒲中轉出,蓮花上的梁鷺手持絹製蓮花而立,周身彩帶飄曳,渾如壁畫中的散花仙子。
皇帝目光微眯,頷首之際,臉上也露出了笑模樣。
見聖上滿意,高壑對馬允知笑道:“馬大人這安排可真不錯,還沒到千佛洞,先來了個蓮台飛天。”
見聖上目光駐留在泉上,旁邊的鼓樂頓時一變,大有絲路異國的輝煌宏闊之風。
梁鷺腰肢款擺,在蓮台上隨樂聲左旋右轉,急轉如風。她這身下的蓮花浮在水麵之上,本是浮淺之物,可無論蓮台如何旋轉起伏,她的身姿始終不離蓮房,那原本難於立足的無序轉動,隻更增添了她的嫋娜風姿。
岸上隨扈軍隊眾多,月牙泉邊逢迎守候的也有數百人,但所有目光定在她的身上,一時都如癡如醉,神為之奪。
唯有阿南的目光冷靜地審視她的周身,時刻關注她的舉動。
在激繁管弦之中,梁鷺一個後仰下腰,以膝蓋為支撐,手托蓮花,整條脊背幾乎貼著水麵轉過。鬢邊金花在月牙泉上下交映,閃耀出燦爛光彩,照得她麵容皎潔如月,神采更盛。
這個完全不可能的動作,讓眾人看得目瞪口呆,喝彩連連。
廖素亭咋舌不已:“這、這可太神了,僅靠雙足支撐,如何能維持後傾至水麵的平衡點?無論如何,人在後仰之際,必須要以雙手支撐,才能穩住身體呀!”
阿南笑道:“也不是不行,如果她的腳下有借力的話。”
廖素亭的目光移向梁鷺的足部,隻見她足尖似卡在石蓮的一處凸起中,但那塊凸起並不大,浮石又質地疏鬆,不知要如何借力。
阿南貼近他的耳畔,輕聲說:“蓮房處有另一個人,緊緊抓住了她的腳,因此她才能這般自如地做出種種不符常理的危險動作。”
廖素亭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隻要下盤穩住,上身自然可以自由傾斜!”
“咱們第一次過來時,她跳的舞可沒有這般險難的動作。”阿南笑道,“你猜猜,她改變了編排,特意跳這般複雜、隻有兩人配合才能跳的舞蹈,是為什麽?”
廖素亭自然不知,而阿南微微笑著,聲音低得幾乎消失在樂聲中:“你看,這不就名正言順,帶了個人進來了嗎?”
樂曲到了最終部分,鼓樂催得如驟雨般急促,梁鷺在旋舞,腳下蓮花亦在水中飛旋,蕩開層層漣漪,波光飛濺。
管弦繁急處,驟然翻出最高音。梁鷺手中的絹製蓮花在水風中化為漫天花雨。月牙泉上樂音頓收靜寂,零落花瓣中水上石蓮的旋轉也漸緩,一曲終了,隻剩嫋嫋餘音。
“好!”素來不喜歌舞的皇帝,破天荒撫掌喝彩。
馬允知又驚又喜,忙示意梁鷺行禮。
護衛謹慎地隔開皇帝與月牙泉的距離。梁鷺大方從容,雖然靠岸了,也並未上去,隻遙遙隔著護衛人群,在石蓮上向著皇帝盈盈下拜,笑靨如花。
皇帝的目光在她身上停了停,並未說什麽,轉身便帶人進了月牙閣內。
馬允知本打算讓梁鷺跟上伺候,但皇帝周圍重兵護衛,哪有他安排的份,隻能喪氣地揮揮手,示意梁鷺先退到一邊。
而梁鷺也不著急,劃著石蓮便進入了菖蒲枯萎的岸邊。
月牙閣早已清理完畢,一番徹查確定無虞後,皇帝在眾護衛的簇擁下踏入閣內,略事休整,準備出發前往千佛洞參拜。
雖隻稍息片刻,但迎駕哪敢馬虎。閣中早已備下雁蕩毛峰,設好團龍錦褥,熏上了軟絲沉香。
皇帝在閣中坐定,啜了一口茶,抬眼看見麵前那扇九天飛龍雲母屏風,不覺來了興致,站起身走到屏風麵前站定,端詳上麵以五色雲母拚合的飛龍與祥雲,龍顏大悅:“這屏風,頗具匠心啊!”
人群中的馬允知聽到此話,頓時喜不自勝。
皇帝目光在夭矯的龍身與飄飛的雲朵上掠過,待看見龍頭之時,臉色不由一沉:“這怎麽回事?”
馬允知趕緊躬身往前湊,恭謹道:“敦煌遊擊將軍馬允知參見陛下!”
皇帝沉聲問:“你這屏風上的龍,有眼無珠,是何用意?”
“啟稟聖上,此龍乃天造地設,由雲母礦脈中天然生成。臣等將它自地下請出之時,眾人都說此等靈物乃天生祥瑞,怕是凡間留不住,要化為飛龍而去。”馬允知眉飛色舞,將這一番話說得跟真的似的,“是以,匠人們細心雕琢其形,卻不敢添之以神,更不敢點畫龍睛。如今陛下禦駕至此,敦煌子民無不歡欣鼓舞,想必隻有陛下禦筆為這條雲龍點睛,以浩蕩天恩鎮壓龍氣,欽定它長駐龍勒水,才能佑我一方子民永享盛世太平!”
這一番馬屁,結合這十二扇通天徹地雲龍屏風的精彩神妙,拍得皇帝舒坦不已,撚須點頭:“看來這條天生地養的雲龍,就等著點睛了?好,拿筆來!”
見自己的奉承正到妙處,馬允知欣喜若狂,趕緊恭恭敬敬地跪下,山呼行禮:“請陛下點睛!”
大太監高壑親自捧硯,以鬥筆飽蘸濃墨,將它交到皇帝手中。
皇帝接過鬥筆,走到雲龍之前,看向那雞蛋大小的眼珠。
此時龍眼尚是灰白色,為了便於上色,打磨成了粗糲的起砂質感,隻待這一筆濃墨下去,整條龍身煥發神采,成為一條完整的祥龍。
皇帝背對著他們,提筆頓了片刻,似在醞釀畫意,隨即,他的筆不假思索地下落,點向那顆龍眼。
他筆勢極為有力,轉瞬間便落向屏風,濃墨點在龍眼之上。
就在墨水觸到灰白眼球的那一刻,隻聽得嗤嗤聲驟然響起,龍眼猛地噴出熾熱烈焰,隨即,整條雲龍就如被點燃了引線,火光迅速蔓延,整扇雲母屏風噴射出烈火濃煙,瞬間籠罩住了站在屏風前的皇帝。
第168章 大鵬金翅(2)
現場頓時大嘩。
侍衛們訓練有素,立即結成人牆,迅速向中心奔攏,冒著被火焰卷噬的危險,去保護聖上。
屏風上濃煙彌漫,嗤嗤直冒,整座樓閣頓時被煙霧籠罩。
可奇怪的是,在這般險境之中,皇帝站在屏風之前,居然隻退了半步,未曾逃離。
韋杭之恐慌至極,一步跨進濃煙中,去護衛皇帝。
然而,未等他在煙火中觸到皇帝,便聽得耳邊似有雷聲炸開。
濃煙烈火中,月牙閣內又是一陣震動,高懸於梁上的四盞大宮燈已有三盞驟然炸開,如火球墜落,摔向下方,飛濺出大團火花。
護衛們被火焰灼燙,頓時亂了陣腳,圍攏之勢緩了一緩。
阿南失聲叫道:“六極雷!”立即搶入混亂煙火之中。
燈籠火光飛濺,而流光勾住橫梁,阿南翻身躍起,拔身直撲向屏風內側煙火最盛處。
混亂聲響中,她於濃煙中落地,往前一個直衝,正要定位六極雷的中控,濃煙中已紮入了一個懷抱中。
身穿明黃團龍袍的人迅疾抬手,將她結結實實地抱住,腳下堅如磐石,一動不動。
阿南抬頭看他,濃煙嗆烈,煙焰讓兩人都無法開口,隻在眼神交匯的刹那,他向阿南點了一下頭,隨即看向腳下。
他的左腳正牢牢踏在屏風前的那塊地板上,即使麵前火光如電,爆裂聲四起,混亂中他的身形依舊一動不動,沉穩如山嶽。
阿南鬆了一口氣,扯起衣領捂住口鼻,急道:“千萬不要動,六極雷已動其五,你踩住的這一極一旦鬆動,便立刻爆開了!”
周邊一輪爆炸劇震未過,侍衛們已重新結陣,立即上前。
韋杭之見皇帝身影牢牢站在烈火之中,如同釘住般,嚇得立即撲上前來,要將他從火海中拉出。
阿南一把撥開韋杭之的手,搖了搖頭製止他。
未等韋杭之回過神來,雲母龍身中顯是埋了引燃之物,火光大熾,煙焰亂噴,已徹底燃燒了起來。
那些火與平常的火焰大為不同,濃煙烈焰引燃了冬日厚重錦衣,他們身上的衣服頓時冒出洶洶火光。
這邊的侍衛撲救皇帝身上的烈火,另一批則立即結陣,以皮盾相抵,同時奮力,將麵前沉重的火焰屏風向後推去。
在猛烈的撞擊下,那燃燒的十二扇通天徹地屏風失去平衡,終於在轟然聲中向後倒去。
正當火花四濺、眾人回頭躲避之時,後方一條彩衣人影驟然撲出,一腳踏上正在倒下的屏風,手中短劍寒光森然,以鷹擊之勢,向著牢牢站在火焰正中的明黃身影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