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延年:……


    終究沒忍住捂了捂臉,要是可以,他真的不想麵對這個社死現場。


    宋知雨“噗嗤”一下笑了出聲,不過她反應極快,溫聲叮囑:“徐縣長,慢點吃。”


    徐延年差點一口氣沒上來,他幹脆破罐子破摔,“你要笑話就盡管笑話吧。”


    宋知雨疑惑地反問:“吃飯被嗆到不是什麽稀奇事,是人都有可能會犯的,我為什麽要笑話你?”


    徐延年:……真是一點兒也不按常理出牌。


    不過經過這麽一會兒,他也差不多緩過神來了,“宋知雨同誌,你這麽聰明,知道我什麽意思的。”


    宋知雨夾菜的動作頓了一頓,她也輕咳一聲,“你什麽都沒說,我怎麽就知道了?我再聰明也不是你肚子裏的蛔蟲。”


    徐延年聞言,心想這飯是吃不下去了。


    他剛拿起的筷子又放下去,也不拐彎抹角了,“宋知雨同誌,我徐延年想當你的革命戰友,不知道有沒有這個機會?”


    宋知雨猝不及防,也差點被嗆到,她震驚地用手背捂了下嘴巴,抬眼看向男人,“你怎麽會有這種想法?”


    她回想了下跟徐延年的見麵次數以及相處,根本沒有幾次,說有一點點了解都是勉強。


    倒是徐延年當真回憶了下,他發現印象最深刻的是竟是她淡淡然站在眾人麵前,明明身前的人都是競爭對手,而她絲毫不吝嗇地分享著自己的經驗與知識。


    這麽一回憶,他自己都有些驚了。


    不過他不能說,他還不知道宋知雨對自己印象怎麽樣呢。


    徐延年輕咳一聲,含糊地解釋說道:“慢慢就有了,具體怎麽有的,我也說不清楚。”


    宋知雨“哦”了一聲,也不說信,也不說不信。


    倒是徐延年著急了,“那你是什麽想法,也跟我說說呀。”


    宋知雨挑挑眉,也不說話,隻用打量的眼神看向他,從他的眉眼到身材,每一處都看得十分仔細。


    徐延年被她的目光弄得渾身緊張、發麻,耳尖滾燙滾燙的,“有什麽問題嗎?”


    “當然。”宋知雨說道:“我看你年紀不小了,是想找個人結婚?很不巧,我暫時沒有結婚的打算。”


    她說出這番話是經過慎重思考的,雖然直白不給麵子了一些,不過她相信徐延年的人品,不是會計較這個的人。


    徐延年皺了皺眉頭,他也認真地說道:“我們可以自由戀愛,等你做好準備了,再考慮結婚的事情。”


    宋知雨抬眼,“那你還得做好我們分開的準備。”


    徐延年聞言眼睛一亮,“所以你同意了?”


    宋知雨皺了皺眉頭,“所以即使我們最後會分開,你也覺得無所謂?”


    “那又怎麽樣呢?”徐延年認真地看著她說道:“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這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人總不能為了未來會不會發生的事情,還沒有嚐試就縮回雙腳。”


    而且徐延年並不覺得他會跟宋知雨沒有結果,他對自己充滿了信心。


    一頓飯下來。


    徐延年吃得心花怒放,他精神抖擻走出紅旗公社大門,臉上的表情十分得意。


    宋知雨麵色平靜地送目送他離開。


    直到看不見紅旗公社機械廠大門了,小齊才好奇地笑著問道:“縣長是遇著什麽開心事了?”


    “對!”徐延年聲音響亮,他現在是有對象的人了!


    這般想著,他透過後視鏡看小齊一眼,又略有些遺憾地歎一口氣,可惜宋知雨不讓他說,擔心以後若是有什麽事,有心人會覺得他給她方便。


    笑話,宋知雨同誌那麽優秀,需要他給方便嗎?


    不過,不得不承認,宋知雨說的是有道理的。


    對於宋知雨來說,多了個對象的事兒仿佛跟多吃一碗米飯差不多,生活的節奏並沒有被打亂。


    ***


    黃書記徐延年等人到南河生產隊看插秧機的效果一事,很快傳遍整個興陽縣,其他公社的人聞言又是酸澀又是懊惱。


    其中最難過的是陳書記,富安公社不僅沒有插秧機,就連手扶拖拉機都沒有。


    特別是隨著時間過去,眼見有插秧機和手扶拖拉機的紅旗公社,遙遙領先其他公社,早早把秧苗都插到地裏,富安公社的社員們終於沒忍住了。


    “真是笑死人了,當初是誰說要看別人笑話的,現在我們倒成了別人的笑話。”


    “就是啊,同樣是書記,人家知道買個插秧機回來,我們倒好,買個屁用都沒有的播種機,哎喲,播種機啊,我們要來做什麽?”


    “同樣是隊長,人家的隊長知道改造個手扶拖拉機,我們呢,就知道拉回來,還一臉得意,真是有夠得意的!”


    “……”


    富安公社的人抱怨與不滿,陳書記是知道的,各個生產隊的隊長也知道,隻是那又能怎麽樣呢?


    大家說的都是事實。


    他們是真的後悔,當初怎麽就是腦門一熱呢?


    不過再懊惱也無濟於事,不論怎麽樣,眼下的情況都是需要解決的,手扶拖拉機一時半會兒沒有辦法,插秧機可以去找農業局。


    隻是現在沒有補貼了,也就是說他他們不但損失了一筆短租的費用,還比紅旗公社多了一筆補貼的費用。


    陳書記等人:……


    真是連哭都沒有眼睛。


    南河生產隊有了插秧機之後,進度確實很快,宋二成開始安排他們去開荒。


    宋知雨研究了一下南河生產隊的情況,她找來宋二成,“爹,你有沒有想過做點什麽讓大家增收?”


    “當然想過,但這一時半會兒的不是沒有辦法?”宋二成說著一頓,他想到什麽,眼睛微微瞪大看向宋知雨:“難道你有想法?”


    宋知雨點頭,“既然大家夥現在也沒有什麽事情,不如讓他們蓄池,到時候往池塘裏放點魚苗,到時候可以賣出去。”


    宋二成一聽就皺起眉毛搖頭,“養什麽都是有指標的,而且也賣不出去。”


    宋知雨繼續勸道:“別說南河身體生產隊窮,整個紅旗公社都很窮,盧書記也想幹出實績,到時候咱們去跟他說一說,再一起把手續辦一辦,就沒什麽問題。”


    宋二成聽得此話猶豫了一下,“真的可以嗎?”


    “可以,你相信我。”宋知雨拍著胸脯保證。


    到時候以合作社的名義,把成魚賣到國營飯店或者一些工廠,這樣一來,也就不是違規了。


    宋二成在宋知雨時不時的提點下,終於把計劃書做出來。


    盧書記原本看見並不同意這個計劃的,隻是一聽,這上邊的大部分提議都是宋知雨的功勞,他頓時就變得重視,認真看起來了。


    他現在對宋知雨是無比認可的,果然,盧書記越看越覺得這個計劃有搞頭,說不定能直接將紅旗公社抬上一個新的高度。


    “我同意了,不過還得征求縣裏的同意,計劃書你就放我這裏,有空我修改一下細節的內容,再提交上去。”盧書記說道。


    宋二成給的計劃書,有些內容的數據還是太空泛了。


    宋知雨隻是分了一點心神到蓄池養魚這件事上,更多的精力仍然是投放在新農機上。


    距離報社的同誌帶照片回去,時間已經快過去一周了,宋知雨都沒有報紙上看到關於新農機的文章。


    又過了兩天,宋知雨拿到當天的報紙,一眼就看到了上麵的黃書記與徐延年的背影,是兩人走在南河生產隊田埂上眺望遠處插秧機的照片。


    文章內容大大讚頌了黃書記和徐延年走進群眾的精神,同時對紅旗公社機械廠表示了肯定,不過文章的主要內容還是插秧機,對插秧機分析了又分析,最後總結,使用插秧機可以很大程度提高生產作業效率。


    宋知雨看完又往後麵一頁翻了翻,有一瞬間露出失望的表情。


    她還以為報社多少要帶一些播種機和澆灌器,沒想到上麵是一個字都沒有提起。


    宋知雨想了想,幹脆往興陽縣走一趟,她要跟馬廠長和嚴廠長商量一下。


    她不知道的是,今天的報紙不止她看到,豐市農業局的同誌也關注到了。


    此時豐市農業局內,一眾人正在研究討論。


    “你們說,這插秧機真的那麽厲害?怎麽都沒聽興陽縣的同誌說起過?”


    “說不定是誇大了。”


    “不管是真是假,這種利民的農機,咱們怎麽也得去一探究竟。”


    “對,之前一直聽說手扶拖拉機,都沒機會去研究一下,要不這次趁著去看插秧機,一起去看看,順便向上頭匯報情況。”


    “……”


    豐市農業局幾人三言兩語就定下了去興陽縣的行程,不過這都是後話。


    馬廠長辦公室內。


    宋知雨與嚴廠長一左一右坐在馬廠長對麵。


    “老馬,我覺得小宋的主意好,是個穩賺不賠的生意,你還猶豫什麽?”嚴廠長苦口婆心地對馬廠長說道。


    馬廠長一聽就急了,嗤笑一聲,“既然你說穩賺不賠,我把這個機會讓給你吧。”


    嚴廠長一噎,他扭頭看宋知雨一眼,輕咳一聲沒有說話。


    宋知雨臉上依然是那溫和友善的微笑,她看著馬廠長,“老馬,你就相信我。”


    馬廠長聞言看都不看她,把臉撇開,語氣很是數落嫌棄地說道:“不是我不願意,你自己聽聽你說的,那像話嗎?”


    宋知雨沒覺得自己方案有問題,她試著勸說道:“說白了,其實就是跟柚縣合作,他們願意拿錢來買咱們的澆灌器就更好了,如果他們不願意,那我方才說的辦法,就可以派上用場了。”


    馬廠長聽著氣得要死,“那為什麽隻有我修配廠出錢,你和老嚴幹什麽去?”


    宋知雨一聽,臉上的表情立馬變得嚴肅而認真,“誰說就你們修配廠的,那肯定少不了機械廠啊,老嚴可是個重要的人物。”


    嚴廠長:???


    他驚訝地指了指自己,“你們說的不是澆灌器?跟我縣城機械廠有什麽關係?”


    馬廠長也是滿臉疑惑。


    宋知雨一本正經地分析:“怎麽沒有關係?你們機械廠的東西不用拉到柚縣中轉?如果咱們柚縣火車站附近有個倉庫,成本是不是可以節省很多?”


    那必然是節省很多的。


    宋知雨所說的方案,其實就是修配廠免費提供多少個澆灌器給柚縣,包每年的售後問題,但是柚縣需要在火車站附近提供一塊地皮給他們。


    到時候修配廠機械廠如果有外地訂單,可以先把貨放到倉庫,有訂單直接從那邊的倉庫上車,如此一來,貨車不滿和空車回來的問題就解決了。


    馬廠長頓時露出幸災樂禍的表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七零年代技術員美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卷成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卷成冊並收藏七零年代技術員美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