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寧怔怔起身:“是。”她安分跟著秦少劼身後,再回頭看向娘親。
曹夫人臉上很是複雜。
容寧:“……”好吧,她覺得她娘猜出來了。
容寧轉回身子,繼續跟在秦少劼身後。
留在原處的皇太妃意有所指:“看來兒孫自有兒孫福。是本宮管不得了。”
曹夫人不知道這事算好算壞。至少她沒能從容寧身上看出來排斥。不排斥,不就代表著她並非所迫。她腦殼疼:“哎……”怎麽會這樣?
本來好好的一大早同時催婚閨女和陛下的計劃,突然被令人無奈的隱晦消息衝擊。曹夫人回到容府還是麵容恍惚。
她這一生說實話,令人羨慕,也是幾度坎坷。
青梅竹馬不假,然而嫁入沒多久,夫君便要頻繁出征。回來的日子遠沒有在外的日子多。她當年有兩個選擇,一是將嫡長子容軒一個人留在京城,她陪同到容靖虎身邊,第二個便是她和容軒一起留在京城。
容軒那麽小,她自然選擇第二個。隻要容靖虎在外一天,她和容軒便一天不可輕易離開京城。
她還記得年輕的容靖虎一身戎裝站在她麵前,魁梧的青年紅著眼:“父親教我,先有國,再有家。可我好難過。”
但她還是義無反顧催著人趕緊走,別讓人看了笑話。
後來有了容寧,夫君也回來了。但少年時豪情萬丈,又怎麽能夠接受自己成為一個殘廢?回來的與其說是定國公容靖虎,不如說是一具行屍走肉。
她一度失態,憤怒指著人說不如死在戰場。
但她沒料到,年紀輕輕的容軒走上戰場,卻如同應了她那憤怒時的話。再後來容靖虎重回戰場,容寧先後一起出征。這是容家人一生的命,前赴後繼,永無退路。
一旦後退,便是玷汙“定國公”這一自開國便給予的封賞。
往後容寧要是想要再上戰場,其實也必須要成婚或者有子。
這樣才可以免去帝王猜忌。
這是定國公容府那麽多年來與皇室的規定。不然容家人憑什麽那麽多年都能夠屹立不倒,一直成為帝王之劍?
但沒人說容寧要是成了皇後怎麽辦啊?
曹夫人恍惚:“這人質難道算陛下……”好像哪裏不對。容寧真的還能再上戰場嗎?
林芷攸聽人說曹夫人回來,整個人都恍恍惚惚,嘴裏念叨著什麽。她放下手中賬本,起身朝外去找人。等見到了曹夫人,果然見人衣著華貴,穿著還是出門時的衣服,卻捧著茶杯望在虛空中。
“娘,怎麽了?”
林芷攸坐到曹夫人身邊:“容寧又幹了什麽?”
曹夫人聽到這話,幽幽看過去:“你這個‘又’字,用得極好。”
林芷攸笑出聲。
容寧鬧騰一向有分寸,就算沒分寸也能自己解決,比她兩個孩子好管教得多。
她戲謔眨眨眼:“所以,她現在膽子大到在陛下和皇太妃麵前,都出言不遜,說些驚世駭俗的話?”
曹夫人搖搖頭,隨後半遮半掩說著:“驚世駭俗的不止她一個。”
林芷攸很聰明。
當年無數人看中的皇後人選,便是她林芷攸。這等聰明才智,幾乎是曹夫人一說,她便意會了。
她笑容微斂:“可說開了?”
曹夫人知道林芷攸聰明,猜出了她的意思。她沒說穿,順著話說下去:“沒有。但怕是大差不差。這事已不是我能管得了。我……你……”
她想要讓林芷攸來管管,又實在不知道容寧算什麽意思。
容寧要是樂意當皇後呢?
如今北方戰事暫平,沒有什麽大事需要容寧站出來。再過兩年要是穩定,連容靖虎都能多回來幾回。往後容家還有人。她要是真心喜歡,也不是不可以當這皇後,就是往後委屈的日子不會少。
為了一個“喜歡”,值得嗎?
曹夫人替容寧不甘,這才恍惚難受。她不樂意容寧上戰場,但也不希望容寧入後宮:“容家人一輩子不長,我想要她過得健康高興些。”
林芷攸聽明白了曹夫人的意思。
“要是容寧真的不喜,誰也困不住她。權勢地位男人,沒有誰能夠困得住她。”林芷攸安慰著曹夫人,“這世上真正想要走出去的人,又豈是小小一個四方院子可攔得住的。”
她笑笑:“再說,不還有我麽?”
算算日子,過年時她和容寧肯定可以聊聊。明年年初是科舉,年中宮中差不多會稍微空一空,帝王有時會懶得出發,待在永安園的夏居避暑,有時會南下江南,前往避暑行宮。
先帝後來幾年身體不適,都沒怎麽南下過。
如今新帝繼位,自是要南下一趟的。
說是去避暑行宮,但也是帝王巡查江南,處理南方諸事的一個好機會。容寧肯定要跟著過去。明年,帝王年紀到了成年,到時候也該容寧做一些決定。
林芷攸心中有數:“交給我吧。在容寧下回出征前,我會將事給解決了。”
曹夫人應聲:“好。”
容寧還不知道她的嫂嫂已經將她來年給安排妥當了。
她在永安園裏,趁著秦少劼帶著內閣和六部忙碌新年和科舉以及各種政事,正大光明找上了郭川和好些日子後才從山西臨時趕回來複命一趟的徐繆淩。
容寧沒說自己發現的事。
鍾如霜的事情知道的越少人越好。
她說的是:“我想在民間成立一個互幫互助,類似於我們京城互助的這樣一個小團體。”
容寧的想法尚且比較模糊,但目的很是明確:“我知道有衙門,但老百姓不敢什麽事都找衙門。衙門也非什麽事都能處理。”
權貴居於高處久了,哪怕知道有民生疾苦,也難感同身受。
“而我想要在幫助別人,雪中送炭的同時,也能從中能夠得到更多的消息。當然為了防止有人從中做些壞事,我們得把規矩最初就立好,多走正途,幫老百姓改善生活。這不妨礙平時大家的職務和生活。”
不能隨便套麻袋了,免得到時候反被鍾如霜利用。
郭川若有所思:“互助會麽?”
容寧應聲:“對。”
徐繆淩:“……這事陛下知道麽?”
容寧想了下,眨眨眼提議:“可以讓陛下也加入其中。”畢竟算起來,陛下是她當年雪中送炭的第一人,是這互助會第一個受助成員。
第84章
徐繆淩和郭川對此並沒有什麽太大意見, 隻是覺得容寧想法有些天真。
他們一個在錦衣衛中當值,一個經曆過大皇子當年惠民醫館的折騰,自是知道很多事說說簡單, 做起來很難。
在他們看來, 互助會說起來簡單,真做起來相當複雜。首先這民間組織要成立,得要有一批領頭人。這事可以讓京城他們那些朋友一起來,但大家真各有生活,忙碌起來未必有那麽細致。
再者是幫助老百姓, 不僅要空,還得要有錢。
錢聽起來庸俗,事實上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若是沒錢能維持,那朝廷為什麽每年還要向老百姓征稅?
他們之前的京城互助小團夥, 之所以可以在京城中如此何睦, 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大部分人還真不差錢。他們連吃飯聚會都可以上玲瓏閣, 真正有需要的老百姓能上玲瓏閣嗎?
至於靠著這些老百姓, 從而收攏起各地的消息, 那就愈加困難了。
超過百裏, 沒有路引就是流民。
這些百姓連想象一下權貴皇帝的生活都沒有辦法, 能傳遞點什麽消息?
徐繆淩身為錦衣衛, 知道收攏信息之困難:“這事最初得要一筆錢。後麵必然要想想辦法讓其錢生錢,要是沒有錢, 怕是一盤散沙。生錢一事又是和別的商行奪利,得想個稍好點的法子。至於各種消息,或許可以以掛牌的形式, 以錢交易消息,大家會更主動去打探。但這種肯定不能放在明麵上。”
錦衣衛打探消息就連審訊都不在明麵上。
至於幫助老百姓的話, 郭川也實在的說:“雖說可以以成本的價格給百姓看病治病,但藥錢是一筆大支出。為醫者也不能全無收入,憑白給人看病。惠民醫館那麽多年都沒怎麽籌建好,不然你和陛下提一提?這樣可以讓互助會可以和惠民醫館合作。”
容寧當初“雪中送炭”時,就有所感悟,到邊塞後和將士們混熟了,對老百姓的日子見得更多點。
她細想是覺得有很多不足:“回頭我與嫂嫂也商量商量。”
當年是林芷攸教她去做雪中送炭的事。
徐繆淩想到了秦婉兒:“可以讓婉兒公主一並加入,她近來對百姓很是上心。我認為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予漁,這事細節上還是需要多商討。”
郭川想了想:“明年不是要科舉?不然在京中殿試之後,找些感興趣的學子,讓他們也加入其中。不過想來應該人不多,他們的誌向一概是在朝堂之上,不太會顧此失彼。”
當然,兩人的念頭最直白想的是,要是陛下也同意加入其中,其實算是帝王在民間的一個新組織。倒也不算太惹事。要是陛下不同意,那麽這事恐怕辦不成。
容寧聽兩人這麽說,更覺得是要好好探討:“這事我回頭和陛下再多聊聊。”
既要和秦少劼說這個事,不能光想想了。
秦少劼是帝王,百官上折子都要有規有章,她不論如何身為臣子,想要提個大事,也不能隻是口頭上如同和好友說說這般。
連一點章程都沒有,到了秦少劼那兒隻有被拒的份。
容寧見秦少劼批奏折,每回見到寫得不怎麽樣的,都會專門放在一堆。這一堆到了分發的時候,會被另外分發下去,連帶上一些“廢話太多”、“毫無重點”、“昏頭了”等等不留情麵的批紅。
容寧要臉。
哪怕她是武將,也不想提議的時候被秦少劼送上一個“不知所謂”的點評。
給先帝遞折子都沒那麽緊張!
於是秦少劼用心處理公務時,發現容寧值守時好幾回都一臉“若有所思”。他想起那天開容軒墓後是有點複雜,隱晦詢問過寶坤,也沒得到更多消息。
他私下裏寫了一封信讓人送去給師傅蒲盛宏,隻是他師傅到處亂跑,現在尚且沒有回信。
秦少劼擱著筆,趁此時沒人打擾,問容寧:“快要新年,可有什麽想要的麽?”
容寧滿腦子想著如何去做突然被問到,詫異看向秦少劼。
她要說想要,想要的有點多,想要秦少劼抓緊開通邊塞互市,想要辦一個民間互助會。前者已經按部就班準備籌辦起來,後者她還在想如何和秦少劼商量。
猶豫了一下,容寧實話實說:“想要一張桌子。”
容寧點點書房小角落:“可以放這裏,臣想寫點東西,但又不妨礙陛下與群臣會麵。”
秦少劼看向全盛:“去搬一張桌子來。”
全盛:“喏。”
領命的全盛特意挑選了一張不引人注目,但材質又相當好的桌子。後宮中一些皇子公主年紀小,常會備有這等桌椅。
曹夫人臉上很是複雜。
容寧:“……”好吧,她覺得她娘猜出來了。
容寧轉回身子,繼續跟在秦少劼身後。
留在原處的皇太妃意有所指:“看來兒孫自有兒孫福。是本宮管不得了。”
曹夫人不知道這事算好算壞。至少她沒能從容寧身上看出來排斥。不排斥,不就代表著她並非所迫。她腦殼疼:“哎……”怎麽會這樣?
本來好好的一大早同時催婚閨女和陛下的計劃,突然被令人無奈的隱晦消息衝擊。曹夫人回到容府還是麵容恍惚。
她這一生說實話,令人羨慕,也是幾度坎坷。
青梅竹馬不假,然而嫁入沒多久,夫君便要頻繁出征。回來的日子遠沒有在外的日子多。她當年有兩個選擇,一是將嫡長子容軒一個人留在京城,她陪同到容靖虎身邊,第二個便是她和容軒一起留在京城。
容軒那麽小,她自然選擇第二個。隻要容靖虎在外一天,她和容軒便一天不可輕易離開京城。
她還記得年輕的容靖虎一身戎裝站在她麵前,魁梧的青年紅著眼:“父親教我,先有國,再有家。可我好難過。”
但她還是義無反顧催著人趕緊走,別讓人看了笑話。
後來有了容寧,夫君也回來了。但少年時豪情萬丈,又怎麽能夠接受自己成為一個殘廢?回來的與其說是定國公容靖虎,不如說是一具行屍走肉。
她一度失態,憤怒指著人說不如死在戰場。
但她沒料到,年紀輕輕的容軒走上戰場,卻如同應了她那憤怒時的話。再後來容靖虎重回戰場,容寧先後一起出征。這是容家人一生的命,前赴後繼,永無退路。
一旦後退,便是玷汙“定國公”這一自開國便給予的封賞。
往後容寧要是想要再上戰場,其實也必須要成婚或者有子。
這樣才可以免去帝王猜忌。
這是定國公容府那麽多年來與皇室的規定。不然容家人憑什麽那麽多年都能夠屹立不倒,一直成為帝王之劍?
但沒人說容寧要是成了皇後怎麽辦啊?
曹夫人恍惚:“這人質難道算陛下……”好像哪裏不對。容寧真的還能再上戰場嗎?
林芷攸聽人說曹夫人回來,整個人都恍恍惚惚,嘴裏念叨著什麽。她放下手中賬本,起身朝外去找人。等見到了曹夫人,果然見人衣著華貴,穿著還是出門時的衣服,卻捧著茶杯望在虛空中。
“娘,怎麽了?”
林芷攸坐到曹夫人身邊:“容寧又幹了什麽?”
曹夫人聽到這話,幽幽看過去:“你這個‘又’字,用得極好。”
林芷攸笑出聲。
容寧鬧騰一向有分寸,就算沒分寸也能自己解決,比她兩個孩子好管教得多。
她戲謔眨眨眼:“所以,她現在膽子大到在陛下和皇太妃麵前,都出言不遜,說些驚世駭俗的話?”
曹夫人搖搖頭,隨後半遮半掩說著:“驚世駭俗的不止她一個。”
林芷攸很聰明。
當年無數人看中的皇後人選,便是她林芷攸。這等聰明才智,幾乎是曹夫人一說,她便意會了。
她笑容微斂:“可說開了?”
曹夫人知道林芷攸聰明,猜出了她的意思。她沒說穿,順著話說下去:“沒有。但怕是大差不差。這事已不是我能管得了。我……你……”
她想要讓林芷攸來管管,又實在不知道容寧算什麽意思。
容寧要是樂意當皇後呢?
如今北方戰事暫平,沒有什麽大事需要容寧站出來。再過兩年要是穩定,連容靖虎都能多回來幾回。往後容家還有人。她要是真心喜歡,也不是不可以當這皇後,就是往後委屈的日子不會少。
為了一個“喜歡”,值得嗎?
曹夫人替容寧不甘,這才恍惚難受。她不樂意容寧上戰場,但也不希望容寧入後宮:“容家人一輩子不長,我想要她過得健康高興些。”
林芷攸聽明白了曹夫人的意思。
“要是容寧真的不喜,誰也困不住她。權勢地位男人,沒有誰能夠困得住她。”林芷攸安慰著曹夫人,“這世上真正想要走出去的人,又豈是小小一個四方院子可攔得住的。”
她笑笑:“再說,不還有我麽?”
算算日子,過年時她和容寧肯定可以聊聊。明年年初是科舉,年中宮中差不多會稍微空一空,帝王有時會懶得出發,待在永安園的夏居避暑,有時會南下江南,前往避暑行宮。
先帝後來幾年身體不適,都沒怎麽南下過。
如今新帝繼位,自是要南下一趟的。
說是去避暑行宮,但也是帝王巡查江南,處理南方諸事的一個好機會。容寧肯定要跟著過去。明年,帝王年紀到了成年,到時候也該容寧做一些決定。
林芷攸心中有數:“交給我吧。在容寧下回出征前,我會將事給解決了。”
曹夫人應聲:“好。”
容寧還不知道她的嫂嫂已經將她來年給安排妥當了。
她在永安園裏,趁著秦少劼帶著內閣和六部忙碌新年和科舉以及各種政事,正大光明找上了郭川和好些日子後才從山西臨時趕回來複命一趟的徐繆淩。
容寧沒說自己發現的事。
鍾如霜的事情知道的越少人越好。
她說的是:“我想在民間成立一個互幫互助,類似於我們京城互助的這樣一個小團體。”
容寧的想法尚且比較模糊,但目的很是明確:“我知道有衙門,但老百姓不敢什麽事都找衙門。衙門也非什麽事都能處理。”
權貴居於高處久了,哪怕知道有民生疾苦,也難感同身受。
“而我想要在幫助別人,雪中送炭的同時,也能從中能夠得到更多的消息。當然為了防止有人從中做些壞事,我們得把規矩最初就立好,多走正途,幫老百姓改善生活。這不妨礙平時大家的職務和生活。”
不能隨便套麻袋了,免得到時候反被鍾如霜利用。
郭川若有所思:“互助會麽?”
容寧應聲:“對。”
徐繆淩:“……這事陛下知道麽?”
容寧想了下,眨眨眼提議:“可以讓陛下也加入其中。”畢竟算起來,陛下是她當年雪中送炭的第一人,是這互助會第一個受助成員。
第84章
徐繆淩和郭川對此並沒有什麽太大意見, 隻是覺得容寧想法有些天真。
他們一個在錦衣衛中當值,一個經曆過大皇子當年惠民醫館的折騰,自是知道很多事說說簡單, 做起來很難。
在他們看來, 互助會說起來簡單,真做起來相當複雜。首先這民間組織要成立,得要有一批領頭人。這事可以讓京城他們那些朋友一起來,但大家真各有生活,忙碌起來未必有那麽細致。
再者是幫助老百姓, 不僅要空,還得要有錢。
錢聽起來庸俗,事實上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若是沒錢能維持,那朝廷為什麽每年還要向老百姓征稅?
他們之前的京城互助小團夥, 之所以可以在京城中如此何睦, 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大部分人還真不差錢。他們連吃飯聚會都可以上玲瓏閣, 真正有需要的老百姓能上玲瓏閣嗎?
至於靠著這些老百姓, 從而收攏起各地的消息, 那就愈加困難了。
超過百裏, 沒有路引就是流民。
這些百姓連想象一下權貴皇帝的生活都沒有辦法, 能傳遞點什麽消息?
徐繆淩身為錦衣衛, 知道收攏信息之困難:“這事最初得要一筆錢。後麵必然要想想辦法讓其錢生錢,要是沒有錢, 怕是一盤散沙。生錢一事又是和別的商行奪利,得想個稍好點的法子。至於各種消息,或許可以以掛牌的形式, 以錢交易消息,大家會更主動去打探。但這種肯定不能放在明麵上。”
錦衣衛打探消息就連審訊都不在明麵上。
至於幫助老百姓的話, 郭川也實在的說:“雖說可以以成本的價格給百姓看病治病,但藥錢是一筆大支出。為醫者也不能全無收入,憑白給人看病。惠民醫館那麽多年都沒怎麽籌建好,不然你和陛下提一提?這樣可以讓互助會可以和惠民醫館合作。”
容寧當初“雪中送炭”時,就有所感悟,到邊塞後和將士們混熟了,對老百姓的日子見得更多點。
她細想是覺得有很多不足:“回頭我與嫂嫂也商量商量。”
當年是林芷攸教她去做雪中送炭的事。
徐繆淩想到了秦婉兒:“可以讓婉兒公主一並加入,她近來對百姓很是上心。我認為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予漁,這事細節上還是需要多商討。”
郭川想了想:“明年不是要科舉?不然在京中殿試之後,找些感興趣的學子,讓他們也加入其中。不過想來應該人不多,他們的誌向一概是在朝堂之上,不太會顧此失彼。”
當然,兩人的念頭最直白想的是,要是陛下也同意加入其中,其實算是帝王在民間的一個新組織。倒也不算太惹事。要是陛下不同意,那麽這事恐怕辦不成。
容寧聽兩人這麽說,更覺得是要好好探討:“這事我回頭和陛下再多聊聊。”
既要和秦少劼說這個事,不能光想想了。
秦少劼是帝王,百官上折子都要有規有章,她不論如何身為臣子,想要提個大事,也不能隻是口頭上如同和好友說說這般。
連一點章程都沒有,到了秦少劼那兒隻有被拒的份。
容寧見秦少劼批奏折,每回見到寫得不怎麽樣的,都會專門放在一堆。這一堆到了分發的時候,會被另外分發下去,連帶上一些“廢話太多”、“毫無重點”、“昏頭了”等等不留情麵的批紅。
容寧要臉。
哪怕她是武將,也不想提議的時候被秦少劼送上一個“不知所謂”的點評。
給先帝遞折子都沒那麽緊張!
於是秦少劼用心處理公務時,發現容寧值守時好幾回都一臉“若有所思”。他想起那天開容軒墓後是有點複雜,隱晦詢問過寶坤,也沒得到更多消息。
他私下裏寫了一封信讓人送去給師傅蒲盛宏,隻是他師傅到處亂跑,現在尚且沒有回信。
秦少劼擱著筆,趁此時沒人打擾,問容寧:“快要新年,可有什麽想要的麽?”
容寧滿腦子想著如何去做突然被問到,詫異看向秦少劼。
她要說想要,想要的有點多,想要秦少劼抓緊開通邊塞互市,想要辦一個民間互助會。前者已經按部就班準備籌辦起來,後者她還在想如何和秦少劼商量。
猶豫了一下,容寧實話實說:“想要一張桌子。”
容寧點點書房小角落:“可以放這裏,臣想寫點東西,但又不妨礙陛下與群臣會麵。”
秦少劼看向全盛:“去搬一張桌子來。”
全盛:“喏。”
領命的全盛特意挑選了一張不引人注目,但材質又相當好的桌子。後宮中一些皇子公主年紀小,常會備有這等桌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