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節
古代大佬重生成王寶釧[快穿] 作者:揪靈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麽多年,長平王竟然在不知不覺中,害死了這麽多的皇室成員。
武則天當即下令,將長平王滿門抄斬。
府上所有人,不留一個活口。
就連長平王藏在外頭的外室子女,武則天都利用係統一一揪了出來,關在了一起。
長平王看著這一切,終是感受到了武則天的可怕。
長平王在天牢中,穿著白色的囚服,渾身狼狽。
與之相比,武則天一身皇袍,整個人有一種不怒自威的氣勢。
長平王再也不敢與武則天作對了。
他跪在地上,低下了自己從不曾低下的頭顱,對武則天低聲懇求道:“求皇上放過微臣,僅存的血脈。”
長平王推出了自己的還在繈褓中的女兒,對武則天說道:“她隻是一個嬰孩,什麽都不懂。微臣將她交予娘娘,皇上不告訴她身份,找一戶普通人家安置了。微臣保證,她對皇上,絕對不會有一絲仇恨。”
事到如今,長平王也不會再想著辱罵武則天了。
成王敗寇。
他隻想著保全自己最後一絲血脈。
“可以。”武則天答應得很爽快。
說著,就命宮人將繈褓接了過來。
爽快到長平王都愣怔了。
他原以為是說服不了這個鐵石心腸的女子的。
“隻要你替朕做好一件事情,朕就會答應你。”武則天對長平王說道。
“還請皇上吩咐。”長平王低著頭,說道。
隻要能保住自己的血脈,什麽條件他都能答應。
武則天說著,便命人給長平王送去了紙和筆。
“朕說,你寫。”武則天說道。
長平王坐在了桌前,拿起了紙筆。
“左諫議大夫陳大人,翰林學士高大人,都是本王的同謀,與本王共同害死了寶親王。”
長平王知道武則天這是借自己的手鏟除異己。
然而此刻,他也沒有與武則天討價還價的資格,隻能老老實實寫。
反正這兩個人是朝堂上的迂臣,平日裏與他私交也不深。
武則天得到了長平王親筆寫的內容以後,便命人將繈褓帶走了。
出了天牢以後。
宮人問武則天道:“皇上,這個孩子如何處置?”
武則天隨意地看了一眼繈褓中的孩子。
“處死。”聲音沒有一絲一毫的憐憫。
她從來就沒有什麽聖母心腸,對於敵人,必須斬草除根,哪怕隻是一個稚子。
“是,皇上。”
朝臣們跪了三日,這三日的時間,李澈不搭理他們,武則天也沒有上朝。
從頭到尾都沒有人理會他們。
他們跪著跪著,心中也萌發了一種想法,這樣跪下去,究竟是否有意義?
他們的身子早已疲憊不堪。
然而在這個時候,武則天命宮人宣讀了長平王的手書,直接下令陳大人和高大人二人家族滿門抄斬,隨即不顧二人喊冤,給帶走了。
朝臣們都是人精了,一眼就看出其中的貓膩。
長平王與這二人,平日裏沒有交集,無仇無怨,怎麽可能刻意陷害他們。
這兩個人是喊不讓武則天登基的人群中,聲音最大的。
所以很清楚,武則天在借長平王的手,名正言順處死這兩個人。
朝臣們看著二人的下場,心裏打鼓。
他們見識了現在這個皇帝的狠辣無情。
很清楚,若是自己這個時候繼續堅持下去。
下一個被抄家滅族的就是自己了。
他們有些人不畏死,然而卻不想連累自己的整個家族一同死去。
這個時候,武則天安排進去的一些官員也在這個時候適當開口勸解起他們來。
“皇後娘娘協理政務已經有些日子了,可曾出過什麽差錯?”
“不僅沒有差錯,很多事情的處理,都讓人佩服。”
“這些日子以來,微臣能明顯感覺到京城,乃至於大唐,都和諧安定了很多。”
“既然皇上自己都決定禪位與皇後,我們為何還要忤逆?”
“前有武皇,後為何不能有王皇?”
在這一句接著一句的洗腦下。
這些朝臣們本就動搖的心思,此刻終於徹底倒向了武則天。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不知由誰起的頭。
宮外跪著的朝臣們,都對著皇宮的方向,行了大禮。
算是肯定了武則天登基。
係統見武則天隻用了三日的時間,就成功解決了所有的絆腳石,成功登基,佩服得五體投地。
【武皇就是武皇,厲害了啊,三天就搞定了。】係統對武則天表達了自己的佩服之意。
【三天?】武則天挑了挑眉,對係統說道,【不,我籌謀這一日,已經很長時間了。從入宮的第一天開始,我就一直在算計長平王了。】
被武則天這麽一說,係統回想了一下,才發現,確實如此。
長平王此人,自認為聰明過人。
卻一直在給武則天做絆腳石。
他替武則天除掉了所有她登基的阻礙。
最後用自己的命,給武則天鋪了最後一塊磚。
讓她安安穩穩,登基為帝。
係統不由得想到了李澈。
能在這個殺伐果決的女皇麵前,安穩地保全自己的性命,這個李澈,果然也是一個不簡單的人物。
三日思考期一過。
重新開始上朝。
武則天頭戴冠冕,一身明黃色的龍袍,在眾人的目光注視下,緩緩走到了最高處。
轉身坐在了龍椅上。
長袖往前一揮。
霸氣側漏。
“朕今日登基。改國號為武。”
在朝臣們看來,武則天將國號改為武,有效仿上一任女帝,武則天的意思在。
唯獨係統知道,這是她在昭告天下,她武則天,回來了!
重登帝位!
往日榮光,即將再現!
第61章 武則天
◎我要子嗣,你能嗎?◎
武則天登基三月有餘, 推行仁政,廣納諫言。
李澈退位以後,和武則天的相處模式還是一如既往。
武則天還是會將大部分的奏折交給他。
許是李澈身上沒了帝王的這一層身份, 武則天覺得此人愈發溫和了起來。
如同三月的春風一樣,溫和從容。
光是坐在一起, 看著李澈, 便能讓人的心情平靜下來。
“這幾份奏折有點意思。”李澈給武則天看了幾份奏折。
有薦官的, 而推薦的人選是王寶釧的大姐夫和二姐夫。
也有推舉某些官員參與商貿的小事。
李澈拿給武則天看的有十餘份。
李澈將這些人的名字都圈出來, 還給武則天畫了一個人物關係圖,這些人或多或少都和王家有些牽扯。
“單看都是一些很小的事情,皇上國事繁重, 隨手一批也就過去了。然而全部累積在一起,就會發現, 王家的勢力正在坐大。”李澈平靜地說道。
“我想提醒皇上兩個字。”李澈的指尖沾了一點茶水, 在桌子上寫下了“外戚”二字。
武則天當即下令,將長平王滿門抄斬。
府上所有人,不留一個活口。
就連長平王藏在外頭的外室子女,武則天都利用係統一一揪了出來,關在了一起。
長平王看著這一切,終是感受到了武則天的可怕。
長平王在天牢中,穿著白色的囚服,渾身狼狽。
與之相比,武則天一身皇袍,整個人有一種不怒自威的氣勢。
長平王再也不敢與武則天作對了。
他跪在地上,低下了自己從不曾低下的頭顱,對武則天低聲懇求道:“求皇上放過微臣,僅存的血脈。”
長平王推出了自己的還在繈褓中的女兒,對武則天說道:“她隻是一個嬰孩,什麽都不懂。微臣將她交予娘娘,皇上不告訴她身份,找一戶普通人家安置了。微臣保證,她對皇上,絕對不會有一絲仇恨。”
事到如今,長平王也不會再想著辱罵武則天了。
成王敗寇。
他隻想著保全自己最後一絲血脈。
“可以。”武則天答應得很爽快。
說著,就命宮人將繈褓接了過來。
爽快到長平王都愣怔了。
他原以為是說服不了這個鐵石心腸的女子的。
“隻要你替朕做好一件事情,朕就會答應你。”武則天對長平王說道。
“還請皇上吩咐。”長平王低著頭,說道。
隻要能保住自己的血脈,什麽條件他都能答應。
武則天說著,便命人給長平王送去了紙和筆。
“朕說,你寫。”武則天說道。
長平王坐在了桌前,拿起了紙筆。
“左諫議大夫陳大人,翰林學士高大人,都是本王的同謀,與本王共同害死了寶親王。”
長平王知道武則天這是借自己的手鏟除異己。
然而此刻,他也沒有與武則天討價還價的資格,隻能老老實實寫。
反正這兩個人是朝堂上的迂臣,平日裏與他私交也不深。
武則天得到了長平王親筆寫的內容以後,便命人將繈褓帶走了。
出了天牢以後。
宮人問武則天道:“皇上,這個孩子如何處置?”
武則天隨意地看了一眼繈褓中的孩子。
“處死。”聲音沒有一絲一毫的憐憫。
她從來就沒有什麽聖母心腸,對於敵人,必須斬草除根,哪怕隻是一個稚子。
“是,皇上。”
朝臣們跪了三日,這三日的時間,李澈不搭理他們,武則天也沒有上朝。
從頭到尾都沒有人理會他們。
他們跪著跪著,心中也萌發了一種想法,這樣跪下去,究竟是否有意義?
他們的身子早已疲憊不堪。
然而在這個時候,武則天命宮人宣讀了長平王的手書,直接下令陳大人和高大人二人家族滿門抄斬,隨即不顧二人喊冤,給帶走了。
朝臣們都是人精了,一眼就看出其中的貓膩。
長平王與這二人,平日裏沒有交集,無仇無怨,怎麽可能刻意陷害他們。
這兩個人是喊不讓武則天登基的人群中,聲音最大的。
所以很清楚,武則天在借長平王的手,名正言順處死這兩個人。
朝臣們看著二人的下場,心裏打鼓。
他們見識了現在這個皇帝的狠辣無情。
很清楚,若是自己這個時候繼續堅持下去。
下一個被抄家滅族的就是自己了。
他們有些人不畏死,然而卻不想連累自己的整個家族一同死去。
這個時候,武則天安排進去的一些官員也在這個時候適當開口勸解起他們來。
“皇後娘娘協理政務已經有些日子了,可曾出過什麽差錯?”
“不僅沒有差錯,很多事情的處理,都讓人佩服。”
“這些日子以來,微臣能明顯感覺到京城,乃至於大唐,都和諧安定了很多。”
“既然皇上自己都決定禪位與皇後,我們為何還要忤逆?”
“前有武皇,後為何不能有王皇?”
在這一句接著一句的洗腦下。
這些朝臣們本就動搖的心思,此刻終於徹底倒向了武則天。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不知由誰起的頭。
宮外跪著的朝臣們,都對著皇宮的方向,行了大禮。
算是肯定了武則天登基。
係統見武則天隻用了三日的時間,就成功解決了所有的絆腳石,成功登基,佩服得五體投地。
【武皇就是武皇,厲害了啊,三天就搞定了。】係統對武則天表達了自己的佩服之意。
【三天?】武則天挑了挑眉,對係統說道,【不,我籌謀這一日,已經很長時間了。從入宮的第一天開始,我就一直在算計長平王了。】
被武則天這麽一說,係統回想了一下,才發現,確實如此。
長平王此人,自認為聰明過人。
卻一直在給武則天做絆腳石。
他替武則天除掉了所有她登基的阻礙。
最後用自己的命,給武則天鋪了最後一塊磚。
讓她安安穩穩,登基為帝。
係統不由得想到了李澈。
能在這個殺伐果決的女皇麵前,安穩地保全自己的性命,這個李澈,果然也是一個不簡單的人物。
三日思考期一過。
重新開始上朝。
武則天頭戴冠冕,一身明黃色的龍袍,在眾人的目光注視下,緩緩走到了最高處。
轉身坐在了龍椅上。
長袖往前一揮。
霸氣側漏。
“朕今日登基。改國號為武。”
在朝臣們看來,武則天將國號改為武,有效仿上一任女帝,武則天的意思在。
唯獨係統知道,這是她在昭告天下,她武則天,回來了!
重登帝位!
往日榮光,即將再現!
第61章 武則天
◎我要子嗣,你能嗎?◎
武則天登基三月有餘, 推行仁政,廣納諫言。
李澈退位以後,和武則天的相處模式還是一如既往。
武則天還是會將大部分的奏折交給他。
許是李澈身上沒了帝王的這一層身份, 武則天覺得此人愈發溫和了起來。
如同三月的春風一樣,溫和從容。
光是坐在一起, 看著李澈, 便能讓人的心情平靜下來。
“這幾份奏折有點意思。”李澈給武則天看了幾份奏折。
有薦官的, 而推薦的人選是王寶釧的大姐夫和二姐夫。
也有推舉某些官員參與商貿的小事。
李澈拿給武則天看的有十餘份。
李澈將這些人的名字都圈出來, 還給武則天畫了一個人物關係圖,這些人或多或少都和王家有些牽扯。
“單看都是一些很小的事情,皇上國事繁重, 隨手一批也就過去了。然而全部累積在一起,就會發現, 王家的勢力正在坐大。”李澈平靜地說道。
“我想提醒皇上兩個字。”李澈的指尖沾了一點茶水, 在桌子上寫下了“外戚”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