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節
炮灰媳婦的人生(快穿) 作者:傾碧悠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事啊!”汪母在前兒媳身上盼孫子,那真的是望眼欲穿,求神拜佛那麽多次,還把自己一條老命都險些搭上,這才如願以償。結果換了兒媳才一個月不到,就已經有了喜訊。她大喜過望,一把握住鄭冬雨的手,“我就知道你是個能幹的,果然!有沒有什麽想吃的?我讓正德去給你買!還有,家裏太重的活你也別強撐著幹,讓他們父子倆去。以後你做飯打掃就行,千萬別不好意思歇著。這有了身子的人,就得自己小心一些。”
汪父也想要有孫子傳宗接代。潘秀麗將孩子帶走,他麵上沒說兒子,其實私底下對於兒子和養女的做法很不滿……就算這倆要在一起過日子,倒是把孩子留下呀。
好在鄭冬雨身體好,轉眼就能再生一個。他心裏歡喜,麵上也帶出了幾分,嗬斥兒子道:“別一天天的往外跑,有空就在家裏待著,幫幫忙!”
汪正德心情就比較複雜了,歡喜是歡喜的,畢竟他之前盼一個兒子盼了好幾年,在潘秀麗沒有生出兒子之前,總覺得在鎮上抬不起頭來。可是,母親一個月要花那麽多銀子喝藥,應付藥錢他已經很吃力,這再多個孩子,豈不是要花更多的錢?
愁歸愁,這孩子是一定要生的。汪正德想了想:“遇上重的活你記得喊一聲,別硬撐。”
“對對對,秀麗有一次有了身孕,自己不小心端了洗衣服的盆,完了就……她還以為是月事來了,後來發現好多天不幹淨去看大夫,才知道是落了孩子。”哪怕事情過去了兩年多,汪母提起來還有幾分氣憤,“那是個糊塗的,你可不能跟她學。”
鄭冬雨垂下眼眸,感受到他們的關切,心裏還是很受用的。可這些人說來說去都說不到點子上。她有了身孕,那得趕緊成親啊!
眼瞅著他們東拉西扯說了兩刻鍾還不提正事,她忍不住了:“我和大哥之間,還是要擺兩桌的。否則不明不白的,外人會說閑話,對孩子也不好。這事還得往快了辦,鎮上好多長舌婦,如果發現我生孩子的時間沒到成親後十個月,到時還不知道會說出什麽難聽話來。”
此話一出,院子裏靜了靜。
這酒席該擺,可家裏沒錢呀。
之前去城裏的銀子還是汪正德出去跟認識的人借了點湊的。汪母沉默了下,道:“那就辦!不能讓孩子被人議論。”
汪正德嗯了一聲。
汪父提議:“你們都是二婚,也不用太張揚,擺幾桌是那個意思就行。”
汪正德再次答應下來。
鄭冬雨到了喉間的話隻能咽回去,看著汪正德欲言又止,她想要嫁給他已經很多年,之前期待了許久許久。雖然能做夫妻就已經滿足了,可她還是希望汪家人對這婚事慎重一些。
汪正德對上了她的目光,對她的心思也能猜到幾分,伸手握住了她的:“冬雨,我對不住你。不過你放心,以後我一定對你好,一定會盡力彌補今天對你的虧欠。”
鄭冬雨滿足了。
她低下頭:“大哥,你會不會後悔?”
“他敢!”汪母將筷子一拍,“你這麽能幹,正德要是敢後悔,我掐死他!”
鄭冬雨忍不住笑了。
汪正德想到那個即將到來的孩子,心裏歡喜得很了,愁容也去了幾分。第二天一大早就去了舅舅家中,打算借點銀子來擺酒席。
兩人要成親的消息很快就傳了出去。
高玲瓏聽了,篤定道:“應該是有了身孕。”
菊花一臉驚訝:“不會吧?那個鄭冬雨才回來幾天,孩子都有了?那這個孩子到底是誰的?”
第155章 孝媳十六
汪正德要擺喜宴了!
同住一個鎮子的人, 多半都和汪家有些關係。那汪正德平時做生意,認識的人多,在人家紅白喜事時都得上門。
送禮這事是禮尚往來, 收了汪正德的禮, 不管心裏怎麽想這個人,都得去把這份禮還了。
本來汪正德想著就請相熟的親戚上門,吃過一頓飯,是那個意思就行。可鄭冬雨不樂意,她到底還是厚著臉皮為自己爭取了一下。
而汪母呢, 看在鄭冬雨肚子的份上, 壓下了兒子的反駁,直接風光大辦。
汪正德還要再說,她直接反問:“冬雨不配讓你明媒正娶麽?”
此話一出,汪正德哪裏答得出來?
鄭冬雨歡喜不已。
相比之下,汪正德就暗暗叫苦,辦紅白事都要收禮。如果主家會算計,收來的禮金比花銷要多, 多少能賺一點。而一般送禮最多的都是家裏的實在親戚,他原先的打算就是請這一部分人。
不過, 鄭冬雨即將要給他生孩子,大辦就大辦吧。
汪正德開始忙碌, 首要就是借錢。借錢來辦喜事不稀奇, 可他是二婚, 辦這個喜事像斂財似的, 借錢辦喜宴的事情傳出去, 不被人戳脊梁骨,也會被人笑話。他想了想, 去找了親舅舅。
自家人,不會把這件事往外說。
喜宴準備得差不多,鄭冬雨這段時間比以前更忙了,不過想到忙活的是自己的婚事,又即將嫁給盼了多年的人,她忙也忙得歡喜。這天,她在吃晚飯時,給汪正德盛了一碗湯後忍不住試探著問:“喜日子那天,我不回鄭家發嫁,就和你當著眾人的麵拜個堂就行。可來的客人這麽多,我是不是該穿一身嫁衣,找個喜婆幫忙上妝呀?”
嫁衣可以去租,喜婆本來就是要請的。讓人家上妝,多給一個小紅封就行。並不是多大的開銷,可新嫁娘如此,站出來好看呀。
汪正德沉吟了下:“行。”
鄭冬雨頓時愈發歡喜:“大哥,你對我真好。”
汪母笑眯眯看著她的肚子:“你多吃點。”
“好!”鄭冬雨嘴上答應下來,卻不打算這麽做,這孩子本就來得太早,她吃太好了,成親那天顯懷了怎麽辦?還有,要是生下來的孩子太壯實,別人也不相信這是早產,到時對他們二人和孩子都不好。
別吃太多,像潘秀麗那樣孩子生下來弱一些,足月了別人也看不出來。
她這麽想著,就將汪母看見她有孕特意準備的雞湯和肉全部分給了家裏的其他人吃。汪母看她不貪嘴,對她愈發滿意。
高玲瓏這邊呢,聽到汪正德即將再娶的消息後,並沒往心上放。以前怎麽做生意,現在還是一樣。值得一提的是,她做出的豆腐幹終於積攢了一批,她打算去城裏試試。
於是,她租了馬車,將帶孩子的那個姑娘立夏和兩個娃都帶上,一大早從鎮上啟程。
潘秀麗活了一輩子都沒有來過城裏,高玲瓏純屬兩眼一抹黑,她也不怕,進城之後去客棧安頓好孩子,自己讓車夫帶著去了城裏最好的酒樓。
當下有其他的豆製品,但她的豆腐幹別具一格,在此之前從未出現過,掌櫃親自接見了她,將所有帶來的東西全部買下了。聽說她住鎮上,還挺惋惜。
高玲瓏可不想一直圍著灶台轉,她還要騰出手來教導兩個孩子呢,當即表示自己願意賣方子,想請掌櫃幫忙牽線。
最好的酒樓,每天用的豆腐不少,本就有約定好的豆腐坊,那也是城裏最有名的大豆腐坊,掌櫃把人約了來。
高玲瓏和對方吃過一頓飯,約定好再不將方子賣給別人,對方給了她八十兩銀子。
這已經不少了。
高玲瓏歡歡喜喜去客棧接了兩個孩子,在城裏逛了個痛快。不光是給兩個孩子置辦了新衣,連幫忙帶孩子的那個姑娘她也買了一身。
家中富裕的姑娘是不會出來幹活的,立夏家裏都快吃不飽了,長這麽大還沒穿過新衣,接過衣衫時手都在抖。
“謝謝姐姐。”
高玲瓏有些心酸:“以後你好好幹,我明年還幫你買。”
立夏驚喜不已,隨即眼神又黯淡下來:“我娘上個月再幫我說親,可能我很快就要嫁人了。嫁人之後夫家不一定讓我出來做事。”
高玲瓏笑了笑:“你現如今每個月有工錢呢,都能養活你們一家子了,你娘舍不得的。”
立夏一想也對,放鬆之餘,又對著高玲瓏道謝。
這是個老實孩子,帶孩子這事,鎮上的人都覺得很輕鬆,那是因為他們壓根沒好好帶。真正把孩子帶好,會很累……就比如這兩個多月的孩子,放在床上是一天,抱出去轉悠也是一天。那尿布一天用幾塊能過,尿了就換就要麻煩得多。還有好多人尿布並不是一換一洗。立夏特別勤快,孩子身上隨時都是幹爽的,尿布隨時在洗在煮,就是珍珠,身上也幹幹淨淨。
一個人將兩個孩子照顧得利索,並不輕鬆。高玲瓏笑吟吟道:“回頭我再給你漲工錢,到時你別告訴家裏,自己攢點私房。”
立夏訝然,感動得眼淚汪汪。
“姐,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帶珍珠和傳根。”
*
高玲瓏去了城裏一趟,去的時候是半車東西,回來裝了大半車,母子幾人身上煥然一新。
周氏自從家裏住了人後經常回來,每次都不空手,會帶一些酒樓中的吃食。有時是點心,有時是燒鵝。
她是個有心人,高玲瓏幫她買了一支釵,給趙家兩個孩子每人一身新衣。
趙家在這鎮上算是富裕的,可一家人都被困在了酒樓,天天忙著幹活也舍不得穿好衣衫去糟踐,幹脆就不買了。
周氏的女兒長這麽大,一身紗裙都沒買過,看見高玲瓏送去的匣子,歡喜地蹦蹦跳跳。
世上大部分的母親都一樣,誰對自己的孩子好,那看這個人就特別順眼。周氏手裏捏著高玲瓏買的釵,看著女兒的歡喜,眉眼間俱是笑容。想到什麽,壓低聲音道:“我聽說汪正德辦喜宴的錢是問他舅舅借的。你賣的豆腐在喜宴上算是拿得出手又特別便宜的菜,可惜他買不著,也不好意思來找你,便上門來問我家的燒鵝。結果就定了兩隻,成個親摳成這樣,不知道到時怎麽分。”
高玲瓏笑了:“人家許是故意辦差一點呢。”
周氏一愣,隨即恍然:“對呀。這是二婚,吃得不好也情有可原。”
高玲瓏從趙家酒樓回去時,路上遇見了相熟的婦人,一把拉了她:“秀麗,我剛從汪家那邊過來,你那個前婆婆正靠在門口跟人說買不著豆腐,不知道吃什麽菜。”
這婦人沒什麽壞心,興許就是單純看不慣汪家二娶還要大辦婚事。
這辦了喜宴,有來往的人就得上門送禮,等於平白無故多了一份花銷。
高玲瓏不以為然:“我的豆腐坊是今年才開的,以前沒開的時候,大家不也照樣辦喜宴嗎?”
婦人一拍大腿:“是這個話。”
從汪家人的所作所為和他們平時放出的話意來看,這喜宴怕是不會有多好。等到了正日子,果然沒讓眾人失望。
那燉菜裏麵的肉一人一塊都分不到,燒鵝更是隻有一兩塊,放了些菜進去煮……趙家酒樓的燒鵝味道很好,家中有喜的人都會去買上一些,每桌分個半隻。
汪家往裏加了菜,那肉完全沒有了燒鵝的香氣。
這辦得已經不是差,完全是應付。
眾人嘴上沒說,心裏都挺氣憤的。關鍵是各家都不富裕,有汪家開了不好的頭,以後肯定會有人跟著學,辦紅白事成了生意,鄉風會越來越差。
到了吉時,鄭冬雨一身嫁衣從廂房出來,去正房拜堂。
好多來吃喜宴的人都帶了自家孩子,可孩子不懂事呀,並不會老老實實坐著,一群孩子到處亂竄,看見新嫁娘出來就越圍越近,鄭冬雨跨過門檻時,有個孩子比她更快搶先跳了進去。她戴著蓋頭視線受阻,看不分明被絆了一下,整個人往前跌倒。
汪正德大驚,一把將她扶住,滿臉驚魂未定,連聲追問:“你怎麽樣?有沒有哪裏不適?”
吃喜宴的人很多,院子裏擺了近二十桌,有不少眼睛利的婦人看出來了不對,和相熟的人眼神一碰,一切盡在不言中。
本來呢,眾人對旁人不會有多苛刻,尤其是喜事上,不好在背後嘀咕人家。可汪家辦得喜宴那麽差,好多人都不滿意,難免就會與人議論,我一直揪著吃食不放,顯得自己貪吃又刻薄。於是,眾人說著說著,都說到了鄭冬雨的肚子上。
“指定是有了。”
“那這孩子是誰的呢?李家的?”
有人不讚同:“正德他娘做夢都想要抱孫子,之前把孫子趕走,心裏指不定多後悔呢。她要是願意養別人的孩子,也不會折騰秀麗那麽多年。這個孩子,多半是汪正德的!”
“是啊,汪家又不傻……”
可要是孩子是汪正德的,那豈不是表明鄭冬雨早就暗地裏跟他這樣那樣?
李蠻那邊也在準備喜事,對於鄭冬雨這麽快再嫁,他沒什麽好說的,那女人的心早就不在家裏了。可鄭冬雨這麽快就有了孩子,他對此很不高興。毫不避諱地跟相熟的人說了他們倆已經半年沒有圓房的事。
這是實話。
可這樣的實話一傳出來,鄭冬雨的名聲就不好聽了。
這叫什麽?
汪父也想要有孫子傳宗接代。潘秀麗將孩子帶走,他麵上沒說兒子,其實私底下對於兒子和養女的做法很不滿……就算這倆要在一起過日子,倒是把孩子留下呀。
好在鄭冬雨身體好,轉眼就能再生一個。他心裏歡喜,麵上也帶出了幾分,嗬斥兒子道:“別一天天的往外跑,有空就在家裏待著,幫幫忙!”
汪正德心情就比較複雜了,歡喜是歡喜的,畢竟他之前盼一個兒子盼了好幾年,在潘秀麗沒有生出兒子之前,總覺得在鎮上抬不起頭來。可是,母親一個月要花那麽多銀子喝藥,應付藥錢他已經很吃力,這再多個孩子,豈不是要花更多的錢?
愁歸愁,這孩子是一定要生的。汪正德想了想:“遇上重的活你記得喊一聲,別硬撐。”
“對對對,秀麗有一次有了身孕,自己不小心端了洗衣服的盆,完了就……她還以為是月事來了,後來發現好多天不幹淨去看大夫,才知道是落了孩子。”哪怕事情過去了兩年多,汪母提起來還有幾分氣憤,“那是個糊塗的,你可不能跟她學。”
鄭冬雨垂下眼眸,感受到他們的關切,心裏還是很受用的。可這些人說來說去都說不到點子上。她有了身孕,那得趕緊成親啊!
眼瞅著他們東拉西扯說了兩刻鍾還不提正事,她忍不住了:“我和大哥之間,還是要擺兩桌的。否則不明不白的,外人會說閑話,對孩子也不好。這事還得往快了辦,鎮上好多長舌婦,如果發現我生孩子的時間沒到成親後十個月,到時還不知道會說出什麽難聽話來。”
此話一出,院子裏靜了靜。
這酒席該擺,可家裏沒錢呀。
之前去城裏的銀子還是汪正德出去跟認識的人借了點湊的。汪母沉默了下,道:“那就辦!不能讓孩子被人議論。”
汪正德嗯了一聲。
汪父提議:“你們都是二婚,也不用太張揚,擺幾桌是那個意思就行。”
汪正德再次答應下來。
鄭冬雨到了喉間的話隻能咽回去,看著汪正德欲言又止,她想要嫁給他已經很多年,之前期待了許久許久。雖然能做夫妻就已經滿足了,可她還是希望汪家人對這婚事慎重一些。
汪正德對上了她的目光,對她的心思也能猜到幾分,伸手握住了她的:“冬雨,我對不住你。不過你放心,以後我一定對你好,一定會盡力彌補今天對你的虧欠。”
鄭冬雨滿足了。
她低下頭:“大哥,你會不會後悔?”
“他敢!”汪母將筷子一拍,“你這麽能幹,正德要是敢後悔,我掐死他!”
鄭冬雨忍不住笑了。
汪正德想到那個即將到來的孩子,心裏歡喜得很了,愁容也去了幾分。第二天一大早就去了舅舅家中,打算借點銀子來擺酒席。
兩人要成親的消息很快就傳了出去。
高玲瓏聽了,篤定道:“應該是有了身孕。”
菊花一臉驚訝:“不會吧?那個鄭冬雨才回來幾天,孩子都有了?那這個孩子到底是誰的?”
第155章 孝媳十六
汪正德要擺喜宴了!
同住一個鎮子的人, 多半都和汪家有些關係。那汪正德平時做生意,認識的人多,在人家紅白喜事時都得上門。
送禮這事是禮尚往來, 收了汪正德的禮, 不管心裏怎麽想這個人,都得去把這份禮還了。
本來汪正德想著就請相熟的親戚上門,吃過一頓飯,是那個意思就行。可鄭冬雨不樂意,她到底還是厚著臉皮為自己爭取了一下。
而汪母呢, 看在鄭冬雨肚子的份上, 壓下了兒子的反駁,直接風光大辦。
汪正德還要再說,她直接反問:“冬雨不配讓你明媒正娶麽?”
此話一出,汪正德哪裏答得出來?
鄭冬雨歡喜不已。
相比之下,汪正德就暗暗叫苦,辦紅白事都要收禮。如果主家會算計,收來的禮金比花銷要多, 多少能賺一點。而一般送禮最多的都是家裏的實在親戚,他原先的打算就是請這一部分人。
不過, 鄭冬雨即將要給他生孩子,大辦就大辦吧。
汪正德開始忙碌, 首要就是借錢。借錢來辦喜事不稀奇, 可他是二婚, 辦這個喜事像斂財似的, 借錢辦喜宴的事情傳出去, 不被人戳脊梁骨,也會被人笑話。他想了想, 去找了親舅舅。
自家人,不會把這件事往外說。
喜宴準備得差不多,鄭冬雨這段時間比以前更忙了,不過想到忙活的是自己的婚事,又即將嫁給盼了多年的人,她忙也忙得歡喜。這天,她在吃晚飯時,給汪正德盛了一碗湯後忍不住試探著問:“喜日子那天,我不回鄭家發嫁,就和你當著眾人的麵拜個堂就行。可來的客人這麽多,我是不是該穿一身嫁衣,找個喜婆幫忙上妝呀?”
嫁衣可以去租,喜婆本來就是要請的。讓人家上妝,多給一個小紅封就行。並不是多大的開銷,可新嫁娘如此,站出來好看呀。
汪正德沉吟了下:“行。”
鄭冬雨頓時愈發歡喜:“大哥,你對我真好。”
汪母笑眯眯看著她的肚子:“你多吃點。”
“好!”鄭冬雨嘴上答應下來,卻不打算這麽做,這孩子本就來得太早,她吃太好了,成親那天顯懷了怎麽辦?還有,要是生下來的孩子太壯實,別人也不相信這是早產,到時對他們二人和孩子都不好。
別吃太多,像潘秀麗那樣孩子生下來弱一些,足月了別人也看不出來。
她這麽想著,就將汪母看見她有孕特意準備的雞湯和肉全部分給了家裏的其他人吃。汪母看她不貪嘴,對她愈發滿意。
高玲瓏這邊呢,聽到汪正德即將再娶的消息後,並沒往心上放。以前怎麽做生意,現在還是一樣。值得一提的是,她做出的豆腐幹終於積攢了一批,她打算去城裏試試。
於是,她租了馬車,將帶孩子的那個姑娘立夏和兩個娃都帶上,一大早從鎮上啟程。
潘秀麗活了一輩子都沒有來過城裏,高玲瓏純屬兩眼一抹黑,她也不怕,進城之後去客棧安頓好孩子,自己讓車夫帶著去了城裏最好的酒樓。
當下有其他的豆製品,但她的豆腐幹別具一格,在此之前從未出現過,掌櫃親自接見了她,將所有帶來的東西全部買下了。聽說她住鎮上,還挺惋惜。
高玲瓏可不想一直圍著灶台轉,她還要騰出手來教導兩個孩子呢,當即表示自己願意賣方子,想請掌櫃幫忙牽線。
最好的酒樓,每天用的豆腐不少,本就有約定好的豆腐坊,那也是城裏最有名的大豆腐坊,掌櫃把人約了來。
高玲瓏和對方吃過一頓飯,約定好再不將方子賣給別人,對方給了她八十兩銀子。
這已經不少了。
高玲瓏歡歡喜喜去客棧接了兩個孩子,在城裏逛了個痛快。不光是給兩個孩子置辦了新衣,連幫忙帶孩子的那個姑娘她也買了一身。
家中富裕的姑娘是不會出來幹活的,立夏家裏都快吃不飽了,長這麽大還沒穿過新衣,接過衣衫時手都在抖。
“謝謝姐姐。”
高玲瓏有些心酸:“以後你好好幹,我明年還幫你買。”
立夏驚喜不已,隨即眼神又黯淡下來:“我娘上個月再幫我說親,可能我很快就要嫁人了。嫁人之後夫家不一定讓我出來做事。”
高玲瓏笑了笑:“你現如今每個月有工錢呢,都能養活你們一家子了,你娘舍不得的。”
立夏一想也對,放鬆之餘,又對著高玲瓏道謝。
這是個老實孩子,帶孩子這事,鎮上的人都覺得很輕鬆,那是因為他們壓根沒好好帶。真正把孩子帶好,會很累……就比如這兩個多月的孩子,放在床上是一天,抱出去轉悠也是一天。那尿布一天用幾塊能過,尿了就換就要麻煩得多。還有好多人尿布並不是一換一洗。立夏特別勤快,孩子身上隨時都是幹爽的,尿布隨時在洗在煮,就是珍珠,身上也幹幹淨淨。
一個人將兩個孩子照顧得利索,並不輕鬆。高玲瓏笑吟吟道:“回頭我再給你漲工錢,到時你別告訴家裏,自己攢點私房。”
立夏訝然,感動得眼淚汪汪。
“姐,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帶珍珠和傳根。”
*
高玲瓏去了城裏一趟,去的時候是半車東西,回來裝了大半車,母子幾人身上煥然一新。
周氏自從家裏住了人後經常回來,每次都不空手,會帶一些酒樓中的吃食。有時是點心,有時是燒鵝。
她是個有心人,高玲瓏幫她買了一支釵,給趙家兩個孩子每人一身新衣。
趙家在這鎮上算是富裕的,可一家人都被困在了酒樓,天天忙著幹活也舍不得穿好衣衫去糟踐,幹脆就不買了。
周氏的女兒長這麽大,一身紗裙都沒買過,看見高玲瓏送去的匣子,歡喜地蹦蹦跳跳。
世上大部分的母親都一樣,誰對自己的孩子好,那看這個人就特別順眼。周氏手裏捏著高玲瓏買的釵,看著女兒的歡喜,眉眼間俱是笑容。想到什麽,壓低聲音道:“我聽說汪正德辦喜宴的錢是問他舅舅借的。你賣的豆腐在喜宴上算是拿得出手又特別便宜的菜,可惜他買不著,也不好意思來找你,便上門來問我家的燒鵝。結果就定了兩隻,成個親摳成這樣,不知道到時怎麽分。”
高玲瓏笑了:“人家許是故意辦差一點呢。”
周氏一愣,隨即恍然:“對呀。這是二婚,吃得不好也情有可原。”
高玲瓏從趙家酒樓回去時,路上遇見了相熟的婦人,一把拉了她:“秀麗,我剛從汪家那邊過來,你那個前婆婆正靠在門口跟人說買不著豆腐,不知道吃什麽菜。”
這婦人沒什麽壞心,興許就是單純看不慣汪家二娶還要大辦婚事。
這辦了喜宴,有來往的人就得上門送禮,等於平白無故多了一份花銷。
高玲瓏不以為然:“我的豆腐坊是今年才開的,以前沒開的時候,大家不也照樣辦喜宴嗎?”
婦人一拍大腿:“是這個話。”
從汪家人的所作所為和他們平時放出的話意來看,這喜宴怕是不會有多好。等到了正日子,果然沒讓眾人失望。
那燉菜裏麵的肉一人一塊都分不到,燒鵝更是隻有一兩塊,放了些菜進去煮……趙家酒樓的燒鵝味道很好,家中有喜的人都會去買上一些,每桌分個半隻。
汪家往裏加了菜,那肉完全沒有了燒鵝的香氣。
這辦得已經不是差,完全是應付。
眾人嘴上沒說,心裏都挺氣憤的。關鍵是各家都不富裕,有汪家開了不好的頭,以後肯定會有人跟著學,辦紅白事成了生意,鄉風會越來越差。
到了吉時,鄭冬雨一身嫁衣從廂房出來,去正房拜堂。
好多來吃喜宴的人都帶了自家孩子,可孩子不懂事呀,並不會老老實實坐著,一群孩子到處亂竄,看見新嫁娘出來就越圍越近,鄭冬雨跨過門檻時,有個孩子比她更快搶先跳了進去。她戴著蓋頭視線受阻,看不分明被絆了一下,整個人往前跌倒。
汪正德大驚,一把將她扶住,滿臉驚魂未定,連聲追問:“你怎麽樣?有沒有哪裏不適?”
吃喜宴的人很多,院子裏擺了近二十桌,有不少眼睛利的婦人看出來了不對,和相熟的人眼神一碰,一切盡在不言中。
本來呢,眾人對旁人不會有多苛刻,尤其是喜事上,不好在背後嘀咕人家。可汪家辦得喜宴那麽差,好多人都不滿意,難免就會與人議論,我一直揪著吃食不放,顯得自己貪吃又刻薄。於是,眾人說著說著,都說到了鄭冬雨的肚子上。
“指定是有了。”
“那這孩子是誰的呢?李家的?”
有人不讚同:“正德他娘做夢都想要抱孫子,之前把孫子趕走,心裏指不定多後悔呢。她要是願意養別人的孩子,也不會折騰秀麗那麽多年。這個孩子,多半是汪正德的!”
“是啊,汪家又不傻……”
可要是孩子是汪正德的,那豈不是表明鄭冬雨早就暗地裏跟他這樣那樣?
李蠻那邊也在準備喜事,對於鄭冬雨這麽快再嫁,他沒什麽好說的,那女人的心早就不在家裏了。可鄭冬雨這麽快就有了孩子,他對此很不高興。毫不避諱地跟相熟的人說了他們倆已經半年沒有圓房的事。
這是實話。
可這樣的實話一傳出來,鄭冬雨的名聲就不好聽了。
這叫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