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是皇上的第一個兒子,是當朝太子。
女兒則較小,是樂寧公主,如今不過十四年華。
兩人一道進入裏頭,坤寧宮中歡聲笑語。
隔得老遠都還能聽見皇上低沉的笑聲與皇後的嬌聲。
公公報:“定宣王,定宣王妃求見。”
裏頭的笑意瞬間停止,沈隨硯微不可察地嗔一聲,隨後眉眼淡漠地看向裏麵。
皇上與皇後一並走出來,南謹帝看起來並不算十分的開心,“來了。”
皇後則是笑得開懷,“瞧瞧臣妾說的,硯兒與皎皎果真是一對璧人,站在一起如此相配,當初還好陛下答允賜婚,不然今日臣妾可看不到如此美的兩個人。”
薑皎一聽,原來是皇後幫著賜婚才成的。
她蹲個禮,“謝母後。”
皇後招手,“好孩子,過來。”
薑皎上前,走至皇後的麵前,“薑丞相養的女兒果真是出眾的,劉嬤嬤回來就說皎皎不錯,如今一見果真是不凡的。”
說著她給薑皎的手上套了一隻水頭極好的玉鐲,“玉鐲是我剛入太子府時,先皇賜得,聽聞是近些年難得的珍品,隻有配皎皎這樣的人兒才行。”
薑皎一聽,現在推辭倒是顯得有些不大好。
“謝母後。”薑皎心中對皇後的好感多了不少,扭頭去看沈隨硯的時候,卻發現他並未有那般開懷。
皇後看了南謹帝一眼,南謹帝這才不緊不慢地開口,“往後硯兒要好生對王妃,方不辜負朕的心意。”
沈隨硯拱手行禮,“兒臣知曉。”
南謹帝擺手,“罷了,去看看你母妃吧,也讓她見見好開心一陣子,中午也不必過來用飯了,在你母妃那邊用就好。”
“謝父皇。”沈隨硯一直都沒有什麽表情,兩人從坤寧宮中出來。
薑皎摸著手上的鐲子,她也並不是個愚笨的人,可以看見沈隨硯與南謹帝的關係並不好,看來傳言不是假的。
見沈隨硯如此不樂,她想了想一會兒要見元貴人的事。
或許見到母妃沈隨硯就會高興一些,皇子分院而住後,就不能常常見到母妃,如今能看見定然會更好。
她嗓音如黃鶯婉轉,躍上枝頭,“聽聞母妃曾經也是上京的美人,夫君你可知曉。”
沈隨硯雖然心情不佳,但對薑皎的話倒是有問必答,“聽說過。”
側過臉,見光透過枝椏落在薑皎的麵容上,沈隨硯的嗓音中有股難以言說的柔情,不似他平日中的樣子,“但我認為,螢螢最美。”
乳名從他口中喊出,格外悅耳,揉下耳根薑皎不免有些羞,“夫君也不知羞。”
沈隨硯默許她話語,宮中甚大,可後宮卻又顯得小極了。
沒走幾步就到了元貴人所住的宮殿。
窄窄小小的四方院子,就將她給困在這裏一輩子。
觀墨上前叩門,肯定就有太監將門給打開。
見著是沈隨硯,跪地行禮,“五殿下安好。”
沈隨硯詢問,“母妃可在?”
太監回答說:“貴人娘娘在小廚房中。”
聽見元貴人是在的,薑皎有著比見皇後時還緊張的心情。
大抵正因為是沈隨硯的母妃,所以才會如此。
此處宮殿隻有元貴人一人住著,應當是她誕有皇嗣才有的殊榮。
院落不大,卻布置得極為好看。
瞧見某處的花,沈隨硯眸光逐漸淩厲,語氣更是嚴刻,“這花為何又重在此處。”
太監趕忙跪下,“殿下恕罪,貴人娘娘隻有看見這花心情才會好些,所以才吩咐下人給種上的。”
薑皎不明白是怎麽一回事,那花倒是像極了路邊的野花,沒什麽可在意的。
但是沈隨硯周身都透著冷氣,眼眸卻是要笑不笑的模樣。
聽見前麵的動靜,元貴人匆忙跑出來,“硯兒。”
元貴人身上簡樸,身上也沒多餘的裝飾,就連衣料都還能看出是去年的。
想來是在宮中不大受寵才會如此。
薑皎行禮,可元貴人的心並不在她的身上。
“硯兒。”元貴人又喚了一聲,“我看著這些花才會高興些。”
聲音愈發地小起來,沈隨硯眸底冷靜自持得不似尋常,“母妃看著這花高興,想來並不是因為兒子,兒子厭惡這花極了。”
元貴人趕緊解釋,“我身處深宮中,今日你難得來一回,就不要說這些。”
說著,她身邊的嬤嬤提醒,元貴人這才注意到一旁站著的薑皎。
扯出一個笑意,元貴人開口說:“這就是薑丞相的二姑娘皎皎吧,我聽身邊人說了,你是個很好的孩子。”
薑皎明白他們母子二人間有矛盾,一時也不敢貿然多說。
“母妃。”柔柔喚了一聲,元貴人聽著也算是高興些。
她指著小廚房,“今日母妃做了不少你愛吃的,就留下來用飯吧。”
這話顯然是對著沈隨硯說的,薑皎沒有接話,而是看著沈隨硯。
沈隨硯卻並未直接回答元貴人,“累嗎?”
薑皎立刻點頭,“走了許久,我也想嚐嚐宮中的菜色。”
沈隨硯道:“那就留下。”
留下不是為了元貴人,而是因為薑皎。
元貴人又繼續去到廚房,嬤嬤將他兩人帶至偏殿處休息。
薑皎端了一盞茶給沈隨硯,挨在他身邊坐下。
“今日沾了夫君的福,才能嚐到母妃的手藝。”
沈隨硯扯動唇角,淡然抿口茶,“她哪有什麽手藝。”
話頭瞬間就陷入僵局,薑皎也不知該怎麽說得好。
分明她原先是個多活潑的人啊,家中長輩就無一人不喜歡她,定是今日到了宮殿中才會如此。
薑皎手放在下巴處,頗有些沮喪,沒想到有朝一日,竟也有她化解不了的局麵。
想起方才小院中種的花,薑皎實在不知到底有什麽特殊的。
花她是不認識的,人她也是看不懂的。
膳食很快就好,嬤嬤請兩人過去用飯。
滿滿一大桌精致的菜,能瞧出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薑皎看沈隨硯一眼,但他卻並未有什麽太大的反應。
於是自己開口,“我隻在宮宴之上嚐過宮中的菜式,還沒嚐過小廚房的,但想來應當也十分不錯。”
薑皎嘴甜,元貴人十分喜歡她。
對著身邊的嬤嬤吩咐說:“去我臥房,將那支檀木盒取來。”
嬤嬤應聲而去,屋中伺候的人不多。
元貴站起來,將桌上的一盤菜親手擺在沈隨硯的跟前,“我記得你從前最愛吃這道栗子炒雞,今日不妨嚐嚐,看看與從前可有不同。”
沈隨硯卻連筷子都沒抬,周身滿是疏離的意味,“兒臣從前喜歡,卻並不代表現在喜歡,母妃費心了。”
元貴人的手上還端著栗子燒雞,卻出現如此局麵。
薑皎也不知該說什麽好,她並不知曉沈隨硯與元貴人之間的事情,尚未知曉所有的緣由,貿然開口實在是不好的。
元貴人坐下,栗子燒雞放在沈隨硯的麵前。
可卻沒有一人去碰這道菜,一直等到它涼透被撤了下去。
嬤嬤回來的時候,遞給元貴人一個盒子。
元貴人強顏歡笑地將檀木盒打開遞給薑皎。
湊過身一看,裏頭是一支嵌綠鬆石花形金簪。
簪子的式樣是從前的,可是上頭嵌的綠鬆石是罕見的好東西。
元貴人同薑皎說:“這隻簪子是我的陪嫁,上頭的綠鬆石是極好的,我如今年紀大了,帶這些不大合適,今日恰好你來,給你倒是合適的,也當作是我的見麵禮。”
薑皎準備起身謝禮,但被元貴人給按住,“你喊我一聲母妃,如此是應該的。”
緊接著元貴人的視線又挪到沈隨硯的身上,隨後才對著薑皎道:“硯兒自小身子不好,你幫我——”
“母妃。”話說到一半直接被沈隨硯給打斷,“時辰不早,飯也已經用過,兒臣先行告退。”
說著直接拉著薑皎的手出門。
給他拽著,沒辦法做別的,薑皎隻得點頭朝元貴人問好。
如此的氣氛一直持續到出宮,薑皎有滿腹話想說,但終究還是忍住。
“有什麽話就說吧。”沈隨硯闔眼,正在閉目養神。
稍揚著頭,顯得他下頜處更加棱角分明。
眼眸都被蓋在黑暗中,卻也能瞧出他不大好的情緒。
薑皎想也沒想,抬手輕輕撫上他的眉心處。
臉上突然有了不一樣的觸感,沈隨硯立刻睜開眼。
下意識想要桎梏她的手,猛然間想到自己的身旁是誰,又將手臂給放下。
等她許久她都沒有開口,沈隨硯不免問她,“不問?今日不問就沒有機會了。”
薑皎記起來時路上沈隨硯的回答,試探開口,“若我還問來時的那個問題,王爺會同我說嗎?”
女兒則較小,是樂寧公主,如今不過十四年華。
兩人一道進入裏頭,坤寧宮中歡聲笑語。
隔得老遠都還能聽見皇上低沉的笑聲與皇後的嬌聲。
公公報:“定宣王,定宣王妃求見。”
裏頭的笑意瞬間停止,沈隨硯微不可察地嗔一聲,隨後眉眼淡漠地看向裏麵。
皇上與皇後一並走出來,南謹帝看起來並不算十分的開心,“來了。”
皇後則是笑得開懷,“瞧瞧臣妾說的,硯兒與皎皎果真是一對璧人,站在一起如此相配,當初還好陛下答允賜婚,不然今日臣妾可看不到如此美的兩個人。”
薑皎一聽,原來是皇後幫著賜婚才成的。
她蹲個禮,“謝母後。”
皇後招手,“好孩子,過來。”
薑皎上前,走至皇後的麵前,“薑丞相養的女兒果真是出眾的,劉嬤嬤回來就說皎皎不錯,如今一見果真是不凡的。”
說著她給薑皎的手上套了一隻水頭極好的玉鐲,“玉鐲是我剛入太子府時,先皇賜得,聽聞是近些年難得的珍品,隻有配皎皎這樣的人兒才行。”
薑皎一聽,現在推辭倒是顯得有些不大好。
“謝母後。”薑皎心中對皇後的好感多了不少,扭頭去看沈隨硯的時候,卻發現他並未有那般開懷。
皇後看了南謹帝一眼,南謹帝這才不緊不慢地開口,“往後硯兒要好生對王妃,方不辜負朕的心意。”
沈隨硯拱手行禮,“兒臣知曉。”
南謹帝擺手,“罷了,去看看你母妃吧,也讓她見見好開心一陣子,中午也不必過來用飯了,在你母妃那邊用就好。”
“謝父皇。”沈隨硯一直都沒有什麽表情,兩人從坤寧宮中出來。
薑皎摸著手上的鐲子,她也並不是個愚笨的人,可以看見沈隨硯與南謹帝的關係並不好,看來傳言不是假的。
見沈隨硯如此不樂,她想了想一會兒要見元貴人的事。
或許見到母妃沈隨硯就會高興一些,皇子分院而住後,就不能常常見到母妃,如今能看見定然會更好。
她嗓音如黃鶯婉轉,躍上枝頭,“聽聞母妃曾經也是上京的美人,夫君你可知曉。”
沈隨硯雖然心情不佳,但對薑皎的話倒是有問必答,“聽說過。”
側過臉,見光透過枝椏落在薑皎的麵容上,沈隨硯的嗓音中有股難以言說的柔情,不似他平日中的樣子,“但我認為,螢螢最美。”
乳名從他口中喊出,格外悅耳,揉下耳根薑皎不免有些羞,“夫君也不知羞。”
沈隨硯默許她話語,宮中甚大,可後宮卻又顯得小極了。
沒走幾步就到了元貴人所住的宮殿。
窄窄小小的四方院子,就將她給困在這裏一輩子。
觀墨上前叩門,肯定就有太監將門給打開。
見著是沈隨硯,跪地行禮,“五殿下安好。”
沈隨硯詢問,“母妃可在?”
太監回答說:“貴人娘娘在小廚房中。”
聽見元貴人是在的,薑皎有著比見皇後時還緊張的心情。
大抵正因為是沈隨硯的母妃,所以才會如此。
此處宮殿隻有元貴人一人住著,應當是她誕有皇嗣才有的殊榮。
院落不大,卻布置得極為好看。
瞧見某處的花,沈隨硯眸光逐漸淩厲,語氣更是嚴刻,“這花為何又重在此處。”
太監趕忙跪下,“殿下恕罪,貴人娘娘隻有看見這花心情才會好些,所以才吩咐下人給種上的。”
薑皎不明白是怎麽一回事,那花倒是像極了路邊的野花,沒什麽可在意的。
但是沈隨硯周身都透著冷氣,眼眸卻是要笑不笑的模樣。
聽見前麵的動靜,元貴人匆忙跑出來,“硯兒。”
元貴人身上簡樸,身上也沒多餘的裝飾,就連衣料都還能看出是去年的。
想來是在宮中不大受寵才會如此。
薑皎行禮,可元貴人的心並不在她的身上。
“硯兒。”元貴人又喚了一聲,“我看著這些花才會高興些。”
聲音愈發地小起來,沈隨硯眸底冷靜自持得不似尋常,“母妃看著這花高興,想來並不是因為兒子,兒子厭惡這花極了。”
元貴人趕緊解釋,“我身處深宮中,今日你難得來一回,就不要說這些。”
說著,她身邊的嬤嬤提醒,元貴人這才注意到一旁站著的薑皎。
扯出一個笑意,元貴人開口說:“這就是薑丞相的二姑娘皎皎吧,我聽身邊人說了,你是個很好的孩子。”
薑皎明白他們母子二人間有矛盾,一時也不敢貿然多說。
“母妃。”柔柔喚了一聲,元貴人聽著也算是高興些。
她指著小廚房,“今日母妃做了不少你愛吃的,就留下來用飯吧。”
這話顯然是對著沈隨硯說的,薑皎沒有接話,而是看著沈隨硯。
沈隨硯卻並未直接回答元貴人,“累嗎?”
薑皎立刻點頭,“走了許久,我也想嚐嚐宮中的菜色。”
沈隨硯道:“那就留下。”
留下不是為了元貴人,而是因為薑皎。
元貴人又繼續去到廚房,嬤嬤將他兩人帶至偏殿處休息。
薑皎端了一盞茶給沈隨硯,挨在他身邊坐下。
“今日沾了夫君的福,才能嚐到母妃的手藝。”
沈隨硯扯動唇角,淡然抿口茶,“她哪有什麽手藝。”
話頭瞬間就陷入僵局,薑皎也不知該怎麽說得好。
分明她原先是個多活潑的人啊,家中長輩就無一人不喜歡她,定是今日到了宮殿中才會如此。
薑皎手放在下巴處,頗有些沮喪,沒想到有朝一日,竟也有她化解不了的局麵。
想起方才小院中種的花,薑皎實在不知到底有什麽特殊的。
花她是不認識的,人她也是看不懂的。
膳食很快就好,嬤嬤請兩人過去用飯。
滿滿一大桌精致的菜,能瞧出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薑皎看沈隨硯一眼,但他卻並未有什麽太大的反應。
於是自己開口,“我隻在宮宴之上嚐過宮中的菜式,還沒嚐過小廚房的,但想來應當也十分不錯。”
薑皎嘴甜,元貴人十分喜歡她。
對著身邊的嬤嬤吩咐說:“去我臥房,將那支檀木盒取來。”
嬤嬤應聲而去,屋中伺候的人不多。
元貴站起來,將桌上的一盤菜親手擺在沈隨硯的跟前,“我記得你從前最愛吃這道栗子炒雞,今日不妨嚐嚐,看看與從前可有不同。”
沈隨硯卻連筷子都沒抬,周身滿是疏離的意味,“兒臣從前喜歡,卻並不代表現在喜歡,母妃費心了。”
元貴人的手上還端著栗子燒雞,卻出現如此局麵。
薑皎也不知該說什麽好,她並不知曉沈隨硯與元貴人之間的事情,尚未知曉所有的緣由,貿然開口實在是不好的。
元貴人坐下,栗子燒雞放在沈隨硯的麵前。
可卻沒有一人去碰這道菜,一直等到它涼透被撤了下去。
嬤嬤回來的時候,遞給元貴人一個盒子。
元貴人強顏歡笑地將檀木盒打開遞給薑皎。
湊過身一看,裏頭是一支嵌綠鬆石花形金簪。
簪子的式樣是從前的,可是上頭嵌的綠鬆石是罕見的好東西。
元貴人同薑皎說:“這隻簪子是我的陪嫁,上頭的綠鬆石是極好的,我如今年紀大了,帶這些不大合適,今日恰好你來,給你倒是合適的,也當作是我的見麵禮。”
薑皎準備起身謝禮,但被元貴人給按住,“你喊我一聲母妃,如此是應該的。”
緊接著元貴人的視線又挪到沈隨硯的身上,隨後才對著薑皎道:“硯兒自小身子不好,你幫我——”
“母妃。”話說到一半直接被沈隨硯給打斷,“時辰不早,飯也已經用過,兒臣先行告退。”
說著直接拉著薑皎的手出門。
給他拽著,沒辦法做別的,薑皎隻得點頭朝元貴人問好。
如此的氣氛一直持續到出宮,薑皎有滿腹話想說,但終究還是忍住。
“有什麽話就說吧。”沈隨硯闔眼,正在閉目養神。
稍揚著頭,顯得他下頜處更加棱角分明。
眼眸都被蓋在黑暗中,卻也能瞧出他不大好的情緒。
薑皎想也沒想,抬手輕輕撫上他的眉心處。
臉上突然有了不一樣的觸感,沈隨硯立刻睜開眼。
下意識想要桎梏她的手,猛然間想到自己的身旁是誰,又將手臂給放下。
等她許久她都沒有開口,沈隨硯不免問她,“不問?今日不問就沒有機會了。”
薑皎記起來時路上沈隨硯的回答,試探開口,“若我還問來時的那個問題,王爺會同我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