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被說還是這樣的時刻。
餘清韻是從昨天中午的來的,昨天中午一來就感覺都不對勁。
她的身份對外就是苗香蘭的表妹,苗香蘭父母早逝,父親是寨子裏的本地人,母親是父親外出打工認識的外地人,她的身份是苗香蘭母親那邊的人,最近也因為一場變故,父母雙亡,苗香蘭和寨子的人說暫時將餘清韻接來寨子裏和她生活一段時間,剩下的再看情況。
餘清韻一過來,就被苗香蘭以熟悉寨子的名義拉著逛了寨子一天,這一天裏,寨子裏的人都在問苗香蘭關於餘清韻的話題。
這些話題並不是簡單的八卦詢問,而是探究性的,排斥性的。
餘清韻逛了一天下來,驚奇地發現這個寨子未免過於幹淨了些。
不是指衛生方麵的幹淨,而是怨氣。
一路走來,在她的視野裏,寨子上方天空湛藍,周圍沒有半點黑色或者灰色的怨氣。
這也意味著,寨子裏沒有邪祟,寨子周圍也沒有邪祟。
這在現在邪祟頻發的世道裏有些世外桃源的意味。
但是自從邪祟頻發以後,餘清韻見到所有的地方,即使是沒有邪祟,也會隱隱縈繞著怨氣,而不是像這座寨子一樣幹淨的過分。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餘清韻就篤定,這個寨子絕對有問題。
但奇怪的是,餘清韻將寨子全部走了一遍也沒有感受到風霽月殘肢的氣息。
當晚,餘清韻和苗香蘭回到她家,詢問苗香蘭關於寨子裏最近是否有發生過什麽劇烈的天氣災害事件。
苗香蘭的回答和餘清韻出發前調查的資料差不多。
這座苗家寨沒有發生過什麽特大的天氣災害事件。
既然沒有,那就說明殘肢還在這裏,這是餘清韻自己感知不到而已。
這種情況餘清韻從未有過。
她懷疑是寨子裏的人發現了殘肢,至於怎麽隱藏起殘肢的氣息,這餘清韻就不清楚了。
餘清韻還問過苗香蘭寨子裏最近有沒有什麽異常,包括人,也包括事。
苗香蘭說,有。
自從十天前古藏節開始以後,寨子裏的族老不知道怎麽回事,召集大家每家每戶輪流每天無償捐獻家中的豬牛羊之類的牲口放在祠堂裏。
第一天時,放一頭牲口在祠堂裏,第二天時,放兩頭,第三天放三頭……
以此疊加。
正是如此,寨子裏有專門的人負責每天開著卡車去外麵縣城市場裏采購牲口再運回來。
餘清韻見到他們對待這些牲口的態度非常謹慎。
苗香蘭雖然作為寨子裏的扶貧幹部,但是大學在外已經好幾年沒回來,加上父母早逝,這個家隻有她在寨子裏,剛回寨子也沒多久,自己知道的也就這麽多了。
一般這種情況,餘清韻最先推測的就是這個鼓葬節的祭祀和風霽月的殘肢有關,寨子裏的人肯定知道些什麽。
她白天照常偷偷出門,躲過寨子裏人們的視角,繼續尋找其他線索,沒想到居然還能碰到其他的外人。
這些人看起來似乎還不太明白寨子裏的情況。
裏麵也許會有風霽月的人,也許也沒有,不過餘清韻現在這個樣子,任風霽月在場也看不出是餘清韻,她索性出麵好心提醒一下那群人。
現在已經天黑了。
這是餘清韻在這個寨子裏度過的第二個夜晚。
第一個夜晚她探查了寨子的東部,隻是看了看東部中央聯通外界的水潭,還有一些公共設施場所。
今夜她需要去西部,看一看那個每晚放置著牲口的祠堂,還有西部最外側的一處溪流。
餘清韻起身,走到窗外看去。
窗外對麵的吊腳樓相互依靠,窗戶燈火通明,像是掛在山壁上的一盞盞燈籠,道路兩旁還沒有安上路燈,一片漆黑,是餘清韻出行的絕好機會。
直覺告訴餘清韻,今天那四個人的到來,會讓今夜變得有趣起來。
餘清韻關上窗戶,拉上窗簾,囑咐苗香蘭不要出門以後,晚上七點半,她離開苗香蘭的家,前往寨子西部。
餘清韻百鳥服飾的衣袖間卡住匕首,腰間掛著手電筒,踩著木板下了吊腳樓,走在鄉間道路上。
吊腳樓很高,擋住她不少視野,而在走在路上也容易被吊腳樓裏站在窗邊的人看到。
她看了看周圍,跳上一棵樹,再足尖一轉,跳上吊腳樓樓頂,踩在頂棚之上,穿梭在一個個吊腳樓上。
到了上麵,視野開闊。餘清韻能夠看見下麵一個個亮起的一排排燈火,還有黑漆漆的道路。
最後餘清韻來到祠堂旁邊一家吊腳樓上,蹲在樓頂,看著祠堂。
祠堂的樣式反而不像是吊腳樓的樣式,而是尋常宗祠該有的院子方正樣式,前端是一個白石雕刻而成的牌坊。
雕刻的是苗族尋常的百鳥百花樣式,繁複密雜,有燈泡連著電線,就這麽掛在牌坊上,牌坊頂部上放著類似於房梁屋頂上的紅色瓦片,下麵的百鳥被燈泡照射,密密麻麻的陰影勾勒輪廓。
牌坊上題寫著【祠堂】二字。
牌坊兩側站著兩個寨子的人,是負責看守的人。
不過苗香蘭和餘清韻透露過,每到半夜三更的時候,那些看守的人就會離開,不會在這裏呆過夜,而且寨子還會有專門的打更人晚上打更巡邏一遍,提醒沒有回到家的人趕緊回家。
平常寨子夜晚是不會有禁止出行的規定,但是自從開始鼓葬節準備祭祀儀式後,寨子半夜都無人出行。
餘清韻蹲在房頂上,進入【口不能張,眼不能開】狀態。
“在這裏值夜也太久了吧?四叔他們現在肯定都在喝酒猜拳,也就我們還在這裏守著。”
“確實,沒啥好玩的。你說,晚上那東西真的會過來嗎?”
“你不信?不信你今晚可以在這裏過夜看看。”
“別,我就隨口一說。”
另一個人笑道:“你怕啥,它總不會害了咱們吧。”
“誰知道啊,你都這麽說,那你自己怎麽不在這裏過夜?”
“因為我怕啊,雖然說祭祀都需要祭品,但是你真的見過有哪個東西會真正把祭品全部……雖然族阿公說了它會保佑我們的,但是我總覺得這麽……”
“噓!你怎麽什麽都敢說?”旁邊一起值夜的人打斷他,“就怕它也在這裏聽著我們說話。”
也許是周圍無風,十一月仍然悶熱惹人心煩意亂,也許是害怕周圍真的有東西,二人沒再多說話。
餘清韻算是聽出來了,敢情這鼓藏節就是祭祀“它”啊。
不過邪祟真的會庇佑人類嗎?
餘清韻可不敢打包票。
而且這裏沒有半點怨氣,說明這個邪祟藏得很深,而且還把周圍的其他邪祟給吞噬了。
這個邪祟的胃口不是一般的大,實力也不是一般的強。
二人不說話後,餘清韻專心地聽起了祠堂裏的聲音。
祠堂裏沒有任何聲音,距離也不夠餘清韻聽清楚裏麵是否有呼吸聲,也不知道現在那群牲口生死是活,畢竟天黑以後那些豬牛羊之類的都會閉眼入睡。
苗香蘭和餘清韻說過,他們每天的祭品牲口都是活物,要活著放進祠堂裏。
不過那些祭品牲口在第二天的時候都會發現消失不見,因為鼓葬節的緣故,她這段時間一直沒有機會進入過祠堂內部,但是聽別的進入過祠堂的人說,他們第二天進入祠堂,祠堂裏的牲口全部消失,而且遍地都是染紅幹涸的地麵,就是不見祭品牲口的血肉和內髒。
似乎是全部被那個“它”吃個精光。
餘清韻結束【口不能張,眼不能開】狀態,跳上其他的吊腳樓,離開祠堂。
祠堂牌坊下站著的兩個人聽見某處傳來一點脆響,四下張望,沒有看見任何人,任何東西。
他們變得更加安靜了。
—
喬伊伊和程懷準,黃率三人去東部的水潭還有附近的公共設施逛了一圈。
水潭其實非常大,也很長,大致是圓形,深不見底,黑黝黝的,泛著冷清清的光澤,似乎僅僅靠肉眼就能夠感受到那股冰寒之氣。
喬伊伊站在旁邊的道路上,朝著水潭俯身而下,半天都沒能看見自己的倒影,也沒能看見水潭裏的遊魚。
耳邊是不遠處一群小孩子的嬉戲打鬧聲。
喬伊伊直起身子,看著周圍的景象。
水潭之上有一座拱橋,拱橋中間立著一個亭子。
“走,我們去亭子中間拍個視頻。”喬伊伊看了看。
三人走到橋中間,程懷準給喬伊伊簡單的拍了一下視頻,喬伊伊照著記憶裏的文案念著詞,然後簡單介紹一下不遠處的吊腳樓。
做完這一切以後,程懷準看著暮晚的殘陽,吊腳樓上升起的陣陣炊煙,還有孩童們成群結隊的嬉鬧,他拿出攝影包裏的無人機,打算再來個航拍,到時候做個空鏡。
喬伊伊和黃率就在旁邊看著程懷準操作。
水潭旁邊的小孩們看到發出嗡嗡聲的無人機,一個個全都朝著橋上的人們靠近,很好奇無人機。
走近程懷準幾人,為首的小孩大約七八歲,在一眾夥伴們的簇擁下鼓起勇氣,上前詢問:“那個,哥哥姐姐們,天上飛的是什麽啊?”
“是你們的玩具嗎?”
“是飛機吧?”
就像是打開了一個總閘門,來不及等程懷準幾人回複,其他小孩七嘴八舌。
程懷準笑著:“不是哦,這是哥哥工作需要用到的工具哦。”
“是嗎,”小孩有些羨慕,“哥哥你的工作是什麽啊?”
“攝影師。”
“那我長大以後也要當攝影師,這樣也有可以飛在天上的玩具了。”
喬伊伊幾人被小孩逗得哈哈大笑,小孩子們卻很不樂意被大人們笑,總覺得這是在笑話他們。
“你們在笑什麽啊?”為首小孩繃著一張臉不高興地問。
“沒有,”喬伊伊彎下身子耐心解釋,“我們不是在笑你們,我們是覺得你們很可愛才會笑的。”
“對了,你們寨子裏最近不是要舉辦鼓葬節嗎?那你們最近都有哪些準備活動啊?”
小孩子們想了想。
“沒有,我們一直都是上完課後就一起在寨子裏麵玩,玩完了就回家吃飯。寨子裏的阿叔阿公們每天都會去跟有大卡車的才叔買牲口,說是要祭祀。”
餘清韻是從昨天中午的來的,昨天中午一來就感覺都不對勁。
她的身份對外就是苗香蘭的表妹,苗香蘭父母早逝,父親是寨子裏的本地人,母親是父親外出打工認識的外地人,她的身份是苗香蘭母親那邊的人,最近也因為一場變故,父母雙亡,苗香蘭和寨子的人說暫時將餘清韻接來寨子裏和她生活一段時間,剩下的再看情況。
餘清韻一過來,就被苗香蘭以熟悉寨子的名義拉著逛了寨子一天,這一天裏,寨子裏的人都在問苗香蘭關於餘清韻的話題。
這些話題並不是簡單的八卦詢問,而是探究性的,排斥性的。
餘清韻逛了一天下來,驚奇地發現這個寨子未免過於幹淨了些。
不是指衛生方麵的幹淨,而是怨氣。
一路走來,在她的視野裏,寨子上方天空湛藍,周圍沒有半點黑色或者灰色的怨氣。
這也意味著,寨子裏沒有邪祟,寨子周圍也沒有邪祟。
這在現在邪祟頻發的世道裏有些世外桃源的意味。
但是自從邪祟頻發以後,餘清韻見到所有的地方,即使是沒有邪祟,也會隱隱縈繞著怨氣,而不是像這座寨子一樣幹淨的過分。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餘清韻就篤定,這個寨子絕對有問題。
但奇怪的是,餘清韻將寨子全部走了一遍也沒有感受到風霽月殘肢的氣息。
當晚,餘清韻和苗香蘭回到她家,詢問苗香蘭關於寨子裏最近是否有發生過什麽劇烈的天氣災害事件。
苗香蘭的回答和餘清韻出發前調查的資料差不多。
這座苗家寨沒有發生過什麽特大的天氣災害事件。
既然沒有,那就說明殘肢還在這裏,這是餘清韻自己感知不到而已。
這種情況餘清韻從未有過。
她懷疑是寨子裏的人發現了殘肢,至於怎麽隱藏起殘肢的氣息,這餘清韻就不清楚了。
餘清韻還問過苗香蘭寨子裏最近有沒有什麽異常,包括人,也包括事。
苗香蘭說,有。
自從十天前古藏節開始以後,寨子裏的族老不知道怎麽回事,召集大家每家每戶輪流每天無償捐獻家中的豬牛羊之類的牲口放在祠堂裏。
第一天時,放一頭牲口在祠堂裏,第二天時,放兩頭,第三天放三頭……
以此疊加。
正是如此,寨子裏有專門的人負責每天開著卡車去外麵縣城市場裏采購牲口再運回來。
餘清韻見到他們對待這些牲口的態度非常謹慎。
苗香蘭雖然作為寨子裏的扶貧幹部,但是大學在外已經好幾年沒回來,加上父母早逝,這個家隻有她在寨子裏,剛回寨子也沒多久,自己知道的也就這麽多了。
一般這種情況,餘清韻最先推測的就是這個鼓葬節的祭祀和風霽月的殘肢有關,寨子裏的人肯定知道些什麽。
她白天照常偷偷出門,躲過寨子裏人們的視角,繼續尋找其他線索,沒想到居然還能碰到其他的外人。
這些人看起來似乎還不太明白寨子裏的情況。
裏麵也許會有風霽月的人,也許也沒有,不過餘清韻現在這個樣子,任風霽月在場也看不出是餘清韻,她索性出麵好心提醒一下那群人。
現在已經天黑了。
這是餘清韻在這個寨子裏度過的第二個夜晚。
第一個夜晚她探查了寨子的東部,隻是看了看東部中央聯通外界的水潭,還有一些公共設施場所。
今夜她需要去西部,看一看那個每晚放置著牲口的祠堂,還有西部最外側的一處溪流。
餘清韻起身,走到窗外看去。
窗外對麵的吊腳樓相互依靠,窗戶燈火通明,像是掛在山壁上的一盞盞燈籠,道路兩旁還沒有安上路燈,一片漆黑,是餘清韻出行的絕好機會。
直覺告訴餘清韻,今天那四個人的到來,會讓今夜變得有趣起來。
餘清韻關上窗戶,拉上窗簾,囑咐苗香蘭不要出門以後,晚上七點半,她離開苗香蘭的家,前往寨子西部。
餘清韻百鳥服飾的衣袖間卡住匕首,腰間掛著手電筒,踩著木板下了吊腳樓,走在鄉間道路上。
吊腳樓很高,擋住她不少視野,而在走在路上也容易被吊腳樓裏站在窗邊的人看到。
她看了看周圍,跳上一棵樹,再足尖一轉,跳上吊腳樓樓頂,踩在頂棚之上,穿梭在一個個吊腳樓上。
到了上麵,視野開闊。餘清韻能夠看見下麵一個個亮起的一排排燈火,還有黑漆漆的道路。
最後餘清韻來到祠堂旁邊一家吊腳樓上,蹲在樓頂,看著祠堂。
祠堂的樣式反而不像是吊腳樓的樣式,而是尋常宗祠該有的院子方正樣式,前端是一個白石雕刻而成的牌坊。
雕刻的是苗族尋常的百鳥百花樣式,繁複密雜,有燈泡連著電線,就這麽掛在牌坊上,牌坊頂部上放著類似於房梁屋頂上的紅色瓦片,下麵的百鳥被燈泡照射,密密麻麻的陰影勾勒輪廓。
牌坊上題寫著【祠堂】二字。
牌坊兩側站著兩個寨子的人,是負責看守的人。
不過苗香蘭和餘清韻透露過,每到半夜三更的時候,那些看守的人就會離開,不會在這裏呆過夜,而且寨子還會有專門的打更人晚上打更巡邏一遍,提醒沒有回到家的人趕緊回家。
平常寨子夜晚是不會有禁止出行的規定,但是自從開始鼓葬節準備祭祀儀式後,寨子半夜都無人出行。
餘清韻蹲在房頂上,進入【口不能張,眼不能開】狀態。
“在這裏值夜也太久了吧?四叔他們現在肯定都在喝酒猜拳,也就我們還在這裏守著。”
“確實,沒啥好玩的。你說,晚上那東西真的會過來嗎?”
“你不信?不信你今晚可以在這裏過夜看看。”
“別,我就隨口一說。”
另一個人笑道:“你怕啥,它總不會害了咱們吧。”
“誰知道啊,你都這麽說,那你自己怎麽不在這裏過夜?”
“因為我怕啊,雖然說祭祀都需要祭品,但是你真的見過有哪個東西會真正把祭品全部……雖然族阿公說了它會保佑我們的,但是我總覺得這麽……”
“噓!你怎麽什麽都敢說?”旁邊一起值夜的人打斷他,“就怕它也在這裏聽著我們說話。”
也許是周圍無風,十一月仍然悶熱惹人心煩意亂,也許是害怕周圍真的有東西,二人沒再多說話。
餘清韻算是聽出來了,敢情這鼓藏節就是祭祀“它”啊。
不過邪祟真的會庇佑人類嗎?
餘清韻可不敢打包票。
而且這裏沒有半點怨氣,說明這個邪祟藏得很深,而且還把周圍的其他邪祟給吞噬了。
這個邪祟的胃口不是一般的大,實力也不是一般的強。
二人不說話後,餘清韻專心地聽起了祠堂裏的聲音。
祠堂裏沒有任何聲音,距離也不夠餘清韻聽清楚裏麵是否有呼吸聲,也不知道現在那群牲口生死是活,畢竟天黑以後那些豬牛羊之類的都會閉眼入睡。
苗香蘭和餘清韻說過,他們每天的祭品牲口都是活物,要活著放進祠堂裏。
不過那些祭品牲口在第二天的時候都會發現消失不見,因為鼓葬節的緣故,她這段時間一直沒有機會進入過祠堂內部,但是聽別的進入過祠堂的人說,他們第二天進入祠堂,祠堂裏的牲口全部消失,而且遍地都是染紅幹涸的地麵,就是不見祭品牲口的血肉和內髒。
似乎是全部被那個“它”吃個精光。
餘清韻結束【口不能張,眼不能開】狀態,跳上其他的吊腳樓,離開祠堂。
祠堂牌坊下站著的兩個人聽見某處傳來一點脆響,四下張望,沒有看見任何人,任何東西。
他們變得更加安靜了。
—
喬伊伊和程懷準,黃率三人去東部的水潭還有附近的公共設施逛了一圈。
水潭其實非常大,也很長,大致是圓形,深不見底,黑黝黝的,泛著冷清清的光澤,似乎僅僅靠肉眼就能夠感受到那股冰寒之氣。
喬伊伊站在旁邊的道路上,朝著水潭俯身而下,半天都沒能看見自己的倒影,也沒能看見水潭裏的遊魚。
耳邊是不遠處一群小孩子的嬉戲打鬧聲。
喬伊伊直起身子,看著周圍的景象。
水潭之上有一座拱橋,拱橋中間立著一個亭子。
“走,我們去亭子中間拍個視頻。”喬伊伊看了看。
三人走到橋中間,程懷準給喬伊伊簡單的拍了一下視頻,喬伊伊照著記憶裏的文案念著詞,然後簡單介紹一下不遠處的吊腳樓。
做完這一切以後,程懷準看著暮晚的殘陽,吊腳樓上升起的陣陣炊煙,還有孩童們成群結隊的嬉鬧,他拿出攝影包裏的無人機,打算再來個航拍,到時候做個空鏡。
喬伊伊和黃率就在旁邊看著程懷準操作。
水潭旁邊的小孩們看到發出嗡嗡聲的無人機,一個個全都朝著橋上的人們靠近,很好奇無人機。
走近程懷準幾人,為首的小孩大約七八歲,在一眾夥伴們的簇擁下鼓起勇氣,上前詢問:“那個,哥哥姐姐們,天上飛的是什麽啊?”
“是你們的玩具嗎?”
“是飛機吧?”
就像是打開了一個總閘門,來不及等程懷準幾人回複,其他小孩七嘴八舌。
程懷準笑著:“不是哦,這是哥哥工作需要用到的工具哦。”
“是嗎,”小孩有些羨慕,“哥哥你的工作是什麽啊?”
“攝影師。”
“那我長大以後也要當攝影師,這樣也有可以飛在天上的玩具了。”
喬伊伊幾人被小孩逗得哈哈大笑,小孩子們卻很不樂意被大人們笑,總覺得這是在笑話他們。
“你們在笑什麽啊?”為首小孩繃著一張臉不高興地問。
“沒有,”喬伊伊彎下身子耐心解釋,“我們不是在笑你們,我們是覺得你們很可愛才會笑的。”
“對了,你們寨子裏最近不是要舉辦鼓葬節嗎?那你們最近都有哪些準備活動啊?”
小孩子們想了想。
“沒有,我們一直都是上完課後就一起在寨子裏麵玩,玩完了就回家吃飯。寨子裏的阿叔阿公們每天都會去跟有大卡車的才叔買牲口,說是要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