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書名稱: 我拋棄的前夫登基了
本書作者: 寧寗
本書簡介:
先婚後愛/溫暖救贖種田文學/破鏡重圓
天成二十五年,文安帝逝世,新帝登基
毅國公蘇岷攜家眷歸京,京中一時嘩然,對那出身鄉野,流落在外十七年方才認祖歸宗的國公嫡女議論紛紛
半月後,毅國公嫡女蘇織兒被太皇太後賜婚鎮南侯世子,隨祖母進宮謝恩,卻意外撞見高位之上男人熟悉的臉。
新帝眸色柔和地看著她,可眼底寒光卻令她不寒而栗。
蘇織兒袖中絲帕幾欲攪碎。
誰來告訴她,為何新帝和她曾嫁過的那個瘸腿夫君生得一模一樣!
*
世人皆知,新帝蕭煜俊美無儔,機敏聰慧,深受先帝寵愛,卻在及冠之年遭人陷害,左腿致殘,流放至北部極寒之地瀝寧。
然鮮有人知,心灰意冷,了無生機之際,蕭煜曾在瀝寧娶了一個農女。
為了不被舅母送給縣上老鄉紳做第六房姨太,那農女設計迷暈他,翌日擁著衾被,哭得梨花帶雨
“如今我清白被毀,你定是要娶我負責的。”
蕭煜眸色微沉,鬼使神差地點了頭。
沒想到一年後,那總脆生生喚他“夫君”的女子卻驀然帶走家中財物,留下一封和離書徹底消失了
再見時,她搖身一變成了國公嫡女,已與他人議親。
想起她說過的一世一雙人的話,蕭煜泛起一絲嘲諷的冷笑。
她素來道他和善,卻不知他最是睚眥必報!
既一開始選擇與他糾纏,那到死都別想擺脫他!
*
京城眾人皆以雲妃所不齒,斥其以美色相誘,致使新帝昏聵,明目張膽強占臣妻
但所幸新帝聖明,及時清醒,雲妃入宮後並不得寵,反終日倍受冷落
可隻有蘇織兒自己知道
無人之時,新帝常將她困在懷裏,強硬地抬起她的下頜,一遍遍沉聲逼誘
“叫夫君……”
*
新帝“複仇”小劇場
蕭煜:這進貢的荔枝是不是壞了,拿去丟了
太監總管:!
蕭煜:撤了這冰酥酪,朕最不喜甜!
太監總管:?
蕭煜:此物油膩,別再讓朕看到這碗櫻桃肉!
太監總管:…
被逼入宮,連續幾天吃了荔枝,酥酪與櫻桃肉的蘇織兒心滿意足地擦了擦嘴,旋即佯作害怕地問。
“高公公,明兒陛下要怎麽罰我?”
又名《逃跑後前夫他“黑化”了》
1、1v1,雙c,he
2、前期種田,後期朝堂
3、女主非小白花,性格不完美,獨自離開有緣由
4、男主後期逐漸瘋批
內容標簽: 破鏡重圓 天作之合 正劇
搜索關鍵字:主角: ┃ 配角: ┃ 其它:
一句話簡介:逃跑後前夫他“黑化”了
立意:心向光明 不懼黑暗
第1章 入宮
成煥元年,夏。
離文安帝駕崩,新帝登基已快滿四月,原本哀雲籠罩的京城也逐漸恢複了些許生氣。
一夜傾盆暴雨後,楊柳巷路麵泥濘坑窪,錯落的水坑倒映出路邊翠綠的梧桐,繁茂的枝葉間陣陣蟬鳴起伏,夏日燥意愈盛。
不多時,車轍滾動的轟隆聲響若悶雷般漸近,一輛看似素樸卻寬敞的馬車碾進水坑,濺起一片片泥水,朝前駛去。
因著道路不平,車夫刻意放緩了速度,可車上人仍是顛簸得難受,須臾,車簾被一隻柔荑掀開,那人意欲透透氣,無奈吹來的風卻是無一絲安撫肺腑的涼意。
緊接著,車內傳來一陣低低的幹嘔聲和細碎的說話聲。
車夫耐不住好奇,折身往車內瞅了一眼,透過門簾的縫隙,便見蘇家大夫人正皺著眉頭俯身輕拍著身側女子單薄的背脊。
“這幾日都不見你吃什麽,身子虛得厲害,這坐車能不難受嗎?”蘇二夫人孫氏埋怨的語氣裏帶著幾分擔憂,不忘倒了茶水遞到女子手邊。
女子慢吞吞吃了幾口,方才直起因難受而弓著的身子,聲若蚊呐地同孫氏道了聲謝。
她將茶盞放下,就聽耳畔響起一聲綿長的歎息。
蘇老太太捏些菩提手串,心疼地看著眼前這個剛認祖歸宗不久的孫女。
正值妙齡的女子,卻是一雙秀眉微顰,若遠山般籠著揮之不去的愁雲,她櫻唇緊抿,嬌妍昳麗的容顏上不僅無一絲笑意,還透出幾分蒼白憔悴,縱然打著胭脂也掩不住。
蘇老太太雙唇微啟,斟酌半晌道:“織兒,祖母知你傷心,可人死不能複生,你也需想開些。”
蘇織兒聞言垂了垂眼眸,鴉羽般的眼睫微顫,“織兒明白。”
看著她嘴上說著明白,可麵上的傷感卻是一分未減,蘇老太太不由得皺了皺眉,視線下移,落在她的衣袂上,似是在確認什麽。
或是她的眸光太過灼熱,蘇織兒抬首看去,一下就明白了蘇老太太所想,為了讓自家祖母寬心,她刻意將衣袂朝外翻了翻,苦笑道:“祖母不必擔憂,今日要進宮拜見太皇太後,這點分寸孫女還是有的。”
一旁的孫氏一開始沒明白這祖孫倆是在打什麽啞迷,但很快便意會過來。
她家老太太這是怕織兒裏頭還穿著孝衣呢。
想到她這個命途多舛的侄女這些年的遭際,孫氏也不禁在心下深深歎了口氣。
蘇織兒是蘇家長子,即如今的毅國公蘇岷唯一的女兒,她流落在外十七年,在大澂北部的極寒之地瀝寧吃盡了苦頭,近日回了京才正式在祠堂拜了祖宗,認回了家門。
聽她自個兒說,她在瀝寧時,曾與一人成過親,縱然到了京城,她仍對那個男人念念不忘,甚至央求蘇岷派人去瀝寧尋她那位夫君,想法子將人帶到京城來,好讓他們一家子團聚。
蘇岷心疼女兒,毫不猶豫便答應了她,派了手下快馬加鞭趕往瀝寧。誰知幾日前,那下屬來信,卻說蘇織兒要尋的人,早在一年多前就已經死了。
且就在她當初離開瀝寧後不久。
她曾居住的屋子在一天深夜突然走了水,待四下鄰裏發現時已然來不及,她那男人就這樣被活活燒死在了屋裏頭,最後隻抬出來一具麵無全非的焦屍。
蘇織兒得知此事後,痛苦難當,整日以淚洗麵,才至於如今這般憔悴。
一夕間喪夫,的確令人唏噓,可也不能說她這位侄女便是命不好。
畢竟要是命真的不好,她又怎能被太皇太後賜婚,許配給那位鎮南侯世子呢。
鎮南侯世子許岸之,祖母是太皇太後一母同胞的親姊姊,自小便受太皇太後寵愛,亦是京城備受追捧的青年才俊,容貌俊秀,年紀輕輕便以自身本事科舉入仕,擔任了吏部侍郎一職,不知是多少京城貴女的夢中情郎。
哪是蘇織兒那位過世的夫君能比的,聽聞那人還是因犯了重罪才被流放到的瀝寧,是戴罪之身。
何況那鎮南侯世子還是主動求娶的蘇織兒,將來定會待她好。
見車內氣氛沉悶下來,孫氏幹巴巴地笑了笑,忙將話鋒一轉:“雖然我早便看出世子對我家織兒有意,可沒想到他竟會讓太皇太後賜婚,想是前陣子的春日宴上,我們織兒出盡了風頭,提親的人更多了,他才會急著將婚事定下來,唯恐我們織兒被人搶了去。”
她笑嘻嘻說著這話,然馬車內卻仍是愁雲慘霧,並無人應她的話,少頃,才聽蘇老太太語重心長道:“織兒,那世子知曉你的過往卻仍是願意求娶,對你當是一片真心,是個可托付的良人,祖母相信他往後定會對你……對你們好。”
京城中少有人知蘇織兒曾嫁過人的事,二嫁之風雖在前朝盛行,可到了本朝卻是罕見,世家貴族娶妻反是很注重女子貞潔。
故而縱然有那麽多人上門求親,蘇老太太和蘇岷都沒有首肯。
一則是知這些人心思不正,意圖以結姻親之名攀附毅國公府,並不是真心想娶蘇織兒,甚至不少人家心底其實根本瞧不起她這個在鄉野出生長大的孫女,二則便是不好解釋蘇織兒嫁過人的事。
他們原打算將蘇織兒遠在瀝寧的夫君接進京後,再正式推拒那些上門求親之人,可沒想到那人居然死了,蘇織兒成了寡婦,便更是難嫁了。
何況,蘇織兒也不止這一個麻煩。
他們也詢問過蘇織兒的意思,雖她如今也不過十七歲,但經曆了喪夫之痛後她並未有絲毫再嫁的念頭,見她這般,蘇老太太和蘇岷也不願逼迫她,想著與其讓她將來有被婆家欺辱看低的可能,還不如待在毅國公府,左右他們蘇家也不是養不起。
但不曾想,才下了這個決定,翌日太皇太後賜婚的聖旨就送到了府裏。
見蘇織兒垂首不言,隻雙手擱在膝上將衣裙揉皺了一片,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蘇老太太忍不住提醒:“織兒,太皇太後金口玉言,待會兒進了宮,你隻需乖乖施禮答話,莫要做些不該做的,說些不該說的,惹了太皇太後不喜,明白嗎?”
被看穿心思的蘇織兒微愣了一下,沉默片刻,乖巧地點了點頭。
馬車快出楊柳巷時,隨著“籲”的一聲急呼,竟陡然停了下來,車內三人猝不及防,猛地往前撲倒去。
蘇織兒眼疾手快,忙一把扶住蘇老太太,孫氏是個暴脾氣,頓時不虞地吼道:“怎麽回事!”
馬車外傳來車夫歉意的聲兒,“二夫人,後頭突然駛上來一輛馬車,把我們的路給堵了。”
孫氏掀簾一瞧,果見他們左後側多了輛馬車,楊柳巷狹窄,隻可容一輛馬車通過,若不是此地是去皇宮的捷徑,他們也不會選擇走這裏。
此時兩輛馬車堵在巷子口,除非其中一輛相讓,不然誰也別想過去。
分明是他們駛在前頭,那廂偏偏要往前擠,孫氏氣不過,正想說什麽,隻見那頭一個婆子掀簾而出,昂著腦袋,一副頤指氣使的模樣,卻是先發製人。
“那邊的,奉勸你們好生讓開,若耽誤了我家姑娘進宮,這後果你們承擔得起嗎!”
進宮有什麽了不起的,誰不是要進宮去呢,孫氏正想還嘴,卻聽蘇老太太的聲兒幽幽響起:“讓他們先過吧。”
孫氏難以置信地回首看去,又見蘇老太太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沒必要在這兒起無謂的爭端。”
本書作者: 寧寗
本書簡介:
先婚後愛/溫暖救贖種田文學/破鏡重圓
天成二十五年,文安帝逝世,新帝登基
毅國公蘇岷攜家眷歸京,京中一時嘩然,對那出身鄉野,流落在外十七年方才認祖歸宗的國公嫡女議論紛紛
半月後,毅國公嫡女蘇織兒被太皇太後賜婚鎮南侯世子,隨祖母進宮謝恩,卻意外撞見高位之上男人熟悉的臉。
新帝眸色柔和地看著她,可眼底寒光卻令她不寒而栗。
蘇織兒袖中絲帕幾欲攪碎。
誰來告訴她,為何新帝和她曾嫁過的那個瘸腿夫君生得一模一樣!
*
世人皆知,新帝蕭煜俊美無儔,機敏聰慧,深受先帝寵愛,卻在及冠之年遭人陷害,左腿致殘,流放至北部極寒之地瀝寧。
然鮮有人知,心灰意冷,了無生機之際,蕭煜曾在瀝寧娶了一個農女。
為了不被舅母送給縣上老鄉紳做第六房姨太,那農女設計迷暈他,翌日擁著衾被,哭得梨花帶雨
“如今我清白被毀,你定是要娶我負責的。”
蕭煜眸色微沉,鬼使神差地點了頭。
沒想到一年後,那總脆生生喚他“夫君”的女子卻驀然帶走家中財物,留下一封和離書徹底消失了
再見時,她搖身一變成了國公嫡女,已與他人議親。
想起她說過的一世一雙人的話,蕭煜泛起一絲嘲諷的冷笑。
她素來道他和善,卻不知他最是睚眥必報!
既一開始選擇與他糾纏,那到死都別想擺脫他!
*
京城眾人皆以雲妃所不齒,斥其以美色相誘,致使新帝昏聵,明目張膽強占臣妻
但所幸新帝聖明,及時清醒,雲妃入宮後並不得寵,反終日倍受冷落
可隻有蘇織兒自己知道
無人之時,新帝常將她困在懷裏,強硬地抬起她的下頜,一遍遍沉聲逼誘
“叫夫君……”
*
新帝“複仇”小劇場
蕭煜:這進貢的荔枝是不是壞了,拿去丟了
太監總管:!
蕭煜:撤了這冰酥酪,朕最不喜甜!
太監總管:?
蕭煜:此物油膩,別再讓朕看到這碗櫻桃肉!
太監總管:…
被逼入宮,連續幾天吃了荔枝,酥酪與櫻桃肉的蘇織兒心滿意足地擦了擦嘴,旋即佯作害怕地問。
“高公公,明兒陛下要怎麽罰我?”
又名《逃跑後前夫他“黑化”了》
1、1v1,雙c,he
2、前期種田,後期朝堂
3、女主非小白花,性格不完美,獨自離開有緣由
4、男主後期逐漸瘋批
內容標簽: 破鏡重圓 天作之合 正劇
搜索關鍵字:主角: ┃ 配角: ┃ 其它:
一句話簡介:逃跑後前夫他“黑化”了
立意:心向光明 不懼黑暗
第1章 入宮
成煥元年,夏。
離文安帝駕崩,新帝登基已快滿四月,原本哀雲籠罩的京城也逐漸恢複了些許生氣。
一夜傾盆暴雨後,楊柳巷路麵泥濘坑窪,錯落的水坑倒映出路邊翠綠的梧桐,繁茂的枝葉間陣陣蟬鳴起伏,夏日燥意愈盛。
不多時,車轍滾動的轟隆聲響若悶雷般漸近,一輛看似素樸卻寬敞的馬車碾進水坑,濺起一片片泥水,朝前駛去。
因著道路不平,車夫刻意放緩了速度,可車上人仍是顛簸得難受,須臾,車簾被一隻柔荑掀開,那人意欲透透氣,無奈吹來的風卻是無一絲安撫肺腑的涼意。
緊接著,車內傳來一陣低低的幹嘔聲和細碎的說話聲。
車夫耐不住好奇,折身往車內瞅了一眼,透過門簾的縫隙,便見蘇家大夫人正皺著眉頭俯身輕拍著身側女子單薄的背脊。
“這幾日都不見你吃什麽,身子虛得厲害,這坐車能不難受嗎?”蘇二夫人孫氏埋怨的語氣裏帶著幾分擔憂,不忘倒了茶水遞到女子手邊。
女子慢吞吞吃了幾口,方才直起因難受而弓著的身子,聲若蚊呐地同孫氏道了聲謝。
她將茶盞放下,就聽耳畔響起一聲綿長的歎息。
蘇老太太捏些菩提手串,心疼地看著眼前這個剛認祖歸宗不久的孫女。
正值妙齡的女子,卻是一雙秀眉微顰,若遠山般籠著揮之不去的愁雲,她櫻唇緊抿,嬌妍昳麗的容顏上不僅無一絲笑意,還透出幾分蒼白憔悴,縱然打著胭脂也掩不住。
蘇老太太雙唇微啟,斟酌半晌道:“織兒,祖母知你傷心,可人死不能複生,你也需想開些。”
蘇織兒聞言垂了垂眼眸,鴉羽般的眼睫微顫,“織兒明白。”
看著她嘴上說著明白,可麵上的傷感卻是一分未減,蘇老太太不由得皺了皺眉,視線下移,落在她的衣袂上,似是在確認什麽。
或是她的眸光太過灼熱,蘇織兒抬首看去,一下就明白了蘇老太太所想,為了讓自家祖母寬心,她刻意將衣袂朝外翻了翻,苦笑道:“祖母不必擔憂,今日要進宮拜見太皇太後,這點分寸孫女還是有的。”
一旁的孫氏一開始沒明白這祖孫倆是在打什麽啞迷,但很快便意會過來。
她家老太太這是怕織兒裏頭還穿著孝衣呢。
想到她這個命途多舛的侄女這些年的遭際,孫氏也不禁在心下深深歎了口氣。
蘇織兒是蘇家長子,即如今的毅國公蘇岷唯一的女兒,她流落在外十七年,在大澂北部的極寒之地瀝寧吃盡了苦頭,近日回了京才正式在祠堂拜了祖宗,認回了家門。
聽她自個兒說,她在瀝寧時,曾與一人成過親,縱然到了京城,她仍對那個男人念念不忘,甚至央求蘇岷派人去瀝寧尋她那位夫君,想法子將人帶到京城來,好讓他們一家子團聚。
蘇岷心疼女兒,毫不猶豫便答應了她,派了手下快馬加鞭趕往瀝寧。誰知幾日前,那下屬來信,卻說蘇織兒要尋的人,早在一年多前就已經死了。
且就在她當初離開瀝寧後不久。
她曾居住的屋子在一天深夜突然走了水,待四下鄰裏發現時已然來不及,她那男人就這樣被活活燒死在了屋裏頭,最後隻抬出來一具麵無全非的焦屍。
蘇織兒得知此事後,痛苦難當,整日以淚洗麵,才至於如今這般憔悴。
一夕間喪夫,的確令人唏噓,可也不能說她這位侄女便是命不好。
畢竟要是命真的不好,她又怎能被太皇太後賜婚,許配給那位鎮南侯世子呢。
鎮南侯世子許岸之,祖母是太皇太後一母同胞的親姊姊,自小便受太皇太後寵愛,亦是京城備受追捧的青年才俊,容貌俊秀,年紀輕輕便以自身本事科舉入仕,擔任了吏部侍郎一職,不知是多少京城貴女的夢中情郎。
哪是蘇織兒那位過世的夫君能比的,聽聞那人還是因犯了重罪才被流放到的瀝寧,是戴罪之身。
何況那鎮南侯世子還是主動求娶的蘇織兒,將來定會待她好。
見車內氣氛沉悶下來,孫氏幹巴巴地笑了笑,忙將話鋒一轉:“雖然我早便看出世子對我家織兒有意,可沒想到他竟會讓太皇太後賜婚,想是前陣子的春日宴上,我們織兒出盡了風頭,提親的人更多了,他才會急著將婚事定下來,唯恐我們織兒被人搶了去。”
她笑嘻嘻說著這話,然馬車內卻仍是愁雲慘霧,並無人應她的話,少頃,才聽蘇老太太語重心長道:“織兒,那世子知曉你的過往卻仍是願意求娶,對你當是一片真心,是個可托付的良人,祖母相信他往後定會對你……對你們好。”
京城中少有人知蘇織兒曾嫁過人的事,二嫁之風雖在前朝盛行,可到了本朝卻是罕見,世家貴族娶妻反是很注重女子貞潔。
故而縱然有那麽多人上門求親,蘇老太太和蘇岷都沒有首肯。
一則是知這些人心思不正,意圖以結姻親之名攀附毅國公府,並不是真心想娶蘇織兒,甚至不少人家心底其實根本瞧不起她這個在鄉野出生長大的孫女,二則便是不好解釋蘇織兒嫁過人的事。
他們原打算將蘇織兒遠在瀝寧的夫君接進京後,再正式推拒那些上門求親之人,可沒想到那人居然死了,蘇織兒成了寡婦,便更是難嫁了。
何況,蘇織兒也不止這一個麻煩。
他們也詢問過蘇織兒的意思,雖她如今也不過十七歲,但經曆了喪夫之痛後她並未有絲毫再嫁的念頭,見她這般,蘇老太太和蘇岷也不願逼迫她,想著與其讓她將來有被婆家欺辱看低的可能,還不如待在毅國公府,左右他們蘇家也不是養不起。
但不曾想,才下了這個決定,翌日太皇太後賜婚的聖旨就送到了府裏。
見蘇織兒垂首不言,隻雙手擱在膝上將衣裙揉皺了一片,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蘇老太太忍不住提醒:“織兒,太皇太後金口玉言,待會兒進了宮,你隻需乖乖施禮答話,莫要做些不該做的,說些不該說的,惹了太皇太後不喜,明白嗎?”
被看穿心思的蘇織兒微愣了一下,沉默片刻,乖巧地點了點頭。
馬車快出楊柳巷時,隨著“籲”的一聲急呼,竟陡然停了下來,車內三人猝不及防,猛地往前撲倒去。
蘇織兒眼疾手快,忙一把扶住蘇老太太,孫氏是個暴脾氣,頓時不虞地吼道:“怎麽回事!”
馬車外傳來車夫歉意的聲兒,“二夫人,後頭突然駛上來一輛馬車,把我們的路給堵了。”
孫氏掀簾一瞧,果見他們左後側多了輛馬車,楊柳巷狹窄,隻可容一輛馬車通過,若不是此地是去皇宮的捷徑,他們也不會選擇走這裏。
此時兩輛馬車堵在巷子口,除非其中一輛相讓,不然誰也別想過去。
分明是他們駛在前頭,那廂偏偏要往前擠,孫氏氣不過,正想說什麽,隻見那頭一個婆子掀簾而出,昂著腦袋,一副頤指氣使的模樣,卻是先發製人。
“那邊的,奉勸你們好生讓開,若耽誤了我家姑娘進宮,這後果你們承擔得起嗎!”
進宮有什麽了不起的,誰不是要進宮去呢,孫氏正想還嘴,卻聽蘇老太太的聲兒幽幽響起:“讓他們先過吧。”
孫氏難以置信地回首看去,又見蘇老太太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沒必要在這兒起無謂的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