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氏撲到蘇織兒麵前,盯著她的臉,慌得舌頭都捋不直了,“這,這,這,這是怎麽一回事!”
“我也不知,醒來時隻覺臉上有些癢,沒想到阿姊看見我,嚇得叫起來,我一照鏡子才發現自己變成了這個模樣。”蘇織兒哭哭啼啼道,“舅母,該怎麽辦呀,我這臉還會好嗎?若是破相了,我將來還怎麽嫁人啊……”
怎麽辦,怎麽辦!
她也不知怎麽辦!
蘇織兒哭得孟氏心煩,早不出事,晚不出事,偏生這時候出了事兒。
看她這臉,一時半會兒也好不了了,若是孔家那事兒吹了,她可虧大了。
孟氏縱然煩透了蘇織兒,但也不得不耐住性子強笑著安慰,“沒事,不過起些疹子,不打緊,一會兒我帶你去找張婆,她給村裏那麽多人看過病,保準兒能把你治好。”
蘇織兒抹著眼淚點點頭,又聽孟氏吩咐顧蘭,“去,燒些熱水,給你妹妹洗把臉,指不定這紅疹很快便退下去了。”
顧蘭向來是被伺候的那個,何曾伺候過人,聞言不樂意地扁起嘴,但隨即被孟氏一記眼刀嚇得乖乖起了身。
孟氏又笑著對蘇織兒說了些安撫的話,就忙不迭出了門,慌慌張張直往村口奔去。
她站在村口那棵粗壯的榆樹底下,伸長脖頸,心急如焚地張望了一炷香的工夫,便見兩個男人抬了頂小轎往這廂而來,旁邊還跟了個婆子。
孟氏忙迎上前去,諂媚地笑道:“劉媽媽,您老來得挺早啊!”
那被叫做劉媽媽的婆子沒好氣地瞅了孟氏一眼,“不是你說讓我早些來嘛,我還特意挑了兩個壯實的,一會兒搶起人也方便。”
“多謝劉媽媽了,您老當真為我想的周到。”孟氏搓了搓手,無措地站了片刻,方才支支吾吾道,“可……可就是……出了那麽點意外……”
“意外?”劉媽媽眉頭一皺,盯著孟氏看了半晌,沉聲道,“別是你耍花樣,我告訴你,出爾反爾的老婆子我可見得多了,但敢跟我家老爺作對的可沒一個有好下場!”
“哎呦,我哪兒敢的!我可比誰都盼著你們趕緊把死丫頭帶走呢!”這一時半會兒也說不清楚,孟氏挽住劉媽媽道,“不信,我帶您親眼去瞧瞧。”
劉媽媽雖半信半疑,但還是讓兩個轎夫在原地等著,自己跟著孟氏去了顧家。
隔著顧家用榆樹杈攏成的籬笆牆,遠遠就見院裏有兩個姑娘,一個正坐在石磨上抹眼淚,另一個則板著臉衝著那姑娘沒好氣地念著什麽。
劉媽媽沒見過蘇織兒,可打眼瞧著盛氣淩人的那個,長相倒也算個清秀,可她在孔家做了幾十年的活,他家老爺性子喜好早便摸透了,這般子的尚且入不了他家老爺的眼。
她轉而將視線落在背對她薄肩微顫的那姑娘身上,正想換個位置看個仔細,那廂像是能感應她心中所想般,主動將身子轉了過來,劉媽媽才瞅了一眼,頓時驚叫出聲,“天爺!這臉怎的成這個德行了!”
“我們也不知啊,昨兒個分明還好好的,今兒一早起來,就……就……”孟氏唯恐孔家這事兒打了水漂,忙同劉媽媽保證道,“不過我瞧著她這臉當是很快便能好,您若不放心,要不……先接過去?”
“就這般子接過去,我是活得不耐煩了嗎!”
汙了他家老爺的眼,保準沒有好果子吃!
“那……那您說該如何是好啊?”孟氏躬著腰,祈求地望著劉媽媽,指望她能拿個主意來。
劉媽媽捏著帕子,眸子一轉,方才的驚慌便霎時煙消雲散。
雖說人沒能接過去,她家老爺難免會不高興,但虧得近日老爺又看上了房裏新來的一個小婢子,興致正濃,那小婢子皮厚,尚且還玩不死,當能拖上一段時日。
但這事兒劉媽媽到底不會與孟氏明說,隻作出一副為難的樣子道:“法子倒也不是沒有,老婆子我在孔家年歲長了,老爺向來信我,隻消我說是這蘇姑娘染了些許風寒,恐過了病氣給老爺,才沒有接來,他當是能聽進去,隻這……”
“隻什麽……”見劉媽媽欲言又止的樣子,孟氏殷切道,“您老人家若還有什麽吩咐,盡管提就是!”
劉媽媽回首往村口的方向瞥了一眼,“嗐,我老婆子也就罷了,但那兩個抬轎的,都是府裏的家仆,三更起的身,城門一開就抬著轎往這兒趕,可是生生走了十幾裏的路,天兒又冷,就這麽讓他們白來一趟,隻怕生了怨氣,到時候胡言亂語……”
她言至此,深深看了孟氏一眼,孟氏哪裏不明白,這是變著法子同她要好處呢。
想到之後,還是得這劉媽媽親自來接,且此事成不成,如今可全靠著她了,為了兩個孩子的大好前程和她的安逸日子,孟氏一咬牙,拔下發髻上的金簪,笑著雙手奉到劉媽媽眼前。
“您說的是,是我疏忽了,您大老遠過來一趟辛苦,也沒什麽好孝敬您的,這支金簪還是我當年的陪嫁,您瞧瞧入不入得了眼?”
劉媽媽嫌棄地瞥了眼那支式樣簡樸的簪子,接過來顛了顛,曉得這鄉下農婦也拿不出更好的玩意了,勉為其難道:“也行吧,不過我都說了,不是給我的,是打賞安撫那兩個家仆的。”
她將簪子收進袖中,又有些不放心道:“我就給你七日,時日再長老爺那廂我也不好交代,我警告你們,可千萬莫想著耍花樣……”
劉媽媽頓了頓,刻意往院中望了一眼,“那個是你的女兒吧?要是蘇姑娘不中用了,你家女兒拿來頂一頂,倒也不是不行!”
聽得這話,孟氏驟然一驚,急忙保證,“七日夠了,定然夠了,到時還煩您老人家再親自來接一趟……”
孟氏點頭哈腰將劉媽媽送走後,又疾步返回顧家。
見蘇織兒還坐在石磨上哭個不停,皺了皺眉,強壓下心底嫌惡,上前作出一副關切的模樣,“怎得哭得這般厲害,可是你阿姊欺負你了,你告訴舅母,舅母替你做主。”
蘇織兒在顧家六年,還是頭一遭聽到這種話,從前無論是雪夜顧蘭將她趕出屋外,鎖了門不讓她進去睡覺,還是故意用水潑濕甚至剪碎她的衣物被褥,向來隻有她忍氣吞聲,委曲求全的份,不會有任何人替她出頭。
孟氏或還覺得她仍是那個剛來時被哄兩句就能感激涕零,掏心掏肺的傻子,輕易就能信她的話。
卻不知,她這些年的低聲下氣,唯諾恭順,都不過是做給他們看的。
蘇織兒自然沒說顧蘭幸災樂禍嘲諷她的事,隻抽噎著拚命搖頭,“沒有,隻是阿姊幫我燒水,我心裏過意不去,就去幫阿姊,然後看見水盆裏映出的臉,覺得難過,就……”
“原就為著這個,愁什麽,你這臉啊,定然能好。”孟氏迫不及待地拉起蘇織兒,“走,舅母帶你去尋張婆。”
蘇織兒擦了眼淚,低低“嗯”了一聲,然垂眸的一瞬間,唇角卻泛起一絲似有若無的笑意。
孟氏絕想不到,她這突然生了紅疹的臉是拜她自己所賜。
昨日入了夜,她一直未睡,直到快子時,確定顧蘭已然睡死過去,才拿出藏在袖中的在河岸邊采的小紅果子,放入口中吞下去。
她之所以曉得這小紅果子的效用,是因著幼時她曾因嘴饞吃過一回,此物對身體倒是無害,就是會導致臉上起紅疹和通身發癢。
那種鑽心的癢,她一直記憶深刻,沒想到有一日這曾經讓她避之不及的東西也會幫上她的忙。
其實方才,蘇織兒依稀瞅見孟氏和一個婆子遠遠站在顧家門外,那婆子穿的衣料不俗,一看就不是什麽鄉下人家,恐就是孔家派來的。
蘇織兒驀然有些慶幸自己沒有再拖延,若是再晚一日,她怕是沒有服小紅果子避災的機會,如今已經在被送往孔家的路上了。
雖說那婆子自己回去了,但看她這視錢如命的舅母上趕著想為她治臉,當是還沒有放棄。
但不管怎麽說,終歸能再拖延一段時日。
此時,瀝寧縣城,縣衙。
縣令錢盛沉著一張臉,一把將手中的畫冊甩到李師爺胸口,怒吼道。
“都這麽多天了,尋了整個瀝寧縣,怎就尋不到個好的!”
麵對大發雷霆的錢盛,李師爺擦了擦額間冷汗,小心翼翼地彎腰拾起畫冊,囁嚅半晌道:“大……大人,這瀝寧,也就這麽大點地方,您的要求高,實在是難找啊……”
錢盛坐在圈椅上,眉目緊鎖,煩躁地用指節在桌上狠狠扣了兩下。
他也不知倒了什麽黴,當年中舉後沒錢打點,就被硬塞到了這個常年天寒地凍的鬼地方來做官。
如今,還攤上這麽個破事!
旨意是上頭暗中下的,誰也不敢不從,但誰也不想沾染,層層下壓,最後就理所當然攤到他這個芝麻綠豆大的瀝寧縣縣太爺身上。
若是尋常流人,他隨便找個奴婢也就打發了,可那位不一樣,縱然如今落魄,但骨子裏流的血注定了不是凡夫俗子。
且下旨的聖人,似乎也不願意隨便尋個人敷衍,不然前頭也不會特意挑了兩個罪臣之女。
雖說那兩個姑娘是戴罪之身,但出身在氏族閥門,也是自小受的大家教養,樣貌佳,有才學,非尋常人家可較。
可在瀝寧這種地方,哪裏能挑得這麽好的,何況說是去伺候起居,其實跟嫁人沒甚分別,畢竟是一輩子的事兒。
雖說倒也不是一個都沒有,瀝寧好些高門大戶之女,就不乏有才有貌的。
可這些富戶在瀝寧雄踞幾代,樹大根深,連戍邊的韋氏一族都要賣他們幾分麵子,他雖是縣太爺,但若還想在瀝寧過得安穩,就決計不能打這些女子的主意。
錢盛瞪了李師爺一眼,“怎的,整個瀝寧縣都翻遍了?我就不信,挑個人就這麽難!愣著做什麽,還不快去!”
他伸腳作勢踹去,李師爺忙退後幾步,嘴上連聲應“是”,抱著畫冊小跑著退出了縣衙。
錢盛環顧了圈這破舊簡陋的瀝寧縣衙,蹙眉揉了揉發疼的額頭。
無論如何,這樁差事必須得辦好,潼盛府的大人將此事指派下來時,可是給了他承諾,此事若能辦得漂亮,讓宮裏滿意,便幫他疏通關節,調離瀝寧。
他來瀝寧任職也快五年了,必須得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離開這個鳥不拉屎的鬼地方!
第9章 得知
兩日後,兆麟村。
顧遠同村子裏的孩子玩鬧了回來,跑到正在做針線的孟氏跟前昂著腦袋喊餓。
向來對她這個寶貝兒子百依百順的孟氏卻是煩躁地將他趕到一旁,厲聲道:“吃什麽吃,一日到頭就知道吃,家裏的糧食都叫你一人吃完了!”
顧遠哪裏見過孟氏對他這麽凶的樣子,頓時嚇得扯著嗓子啼哭起來,哭聲驚動了在院子裏做活的顧木匠,他小跑進來安撫下顧遠,才歎聲對孟氏道:“孩他娘,你有氣也別撒在孩子身上啊!”
他知道孟氏為何這般不高興,還不是因著兩日過去了,但他那外甥女的臉卻絲毫不見好轉,甚至看起來更嚴重了些。
顧木匠沉默片刻,遲疑著道:“要是織兒那臉真好不了了,要不……你把那邊先前給的三錢銀子還回去,這事兒就這麽算了!”
孟氏聞言蹭地抬眼看來,把手中縫補的舊衣往炕桌上一摔,“你以為這麽簡單,要是織兒那死丫頭去不成,我們阿蘭就得代替她去,那她這輩子可就完了!”
聽得這話,顧木匠張了張嘴,欲言又止,末了隻垂下腦袋,又一聲無奈的歎息。
“不行,趕明兒我得帶那丫頭去縣城瞧瞧,我看就是那張婆的藥不頂用,還是縣城的大夫更好些。”孟氏決定罷,當即便站起身跑去西屋告知蘇織兒此事。
蘇織兒聞言愣了一瞬,但並未拒絕,隻點了點頭。
雖是有些忐忑,但她若是不同意,隻怕讓孟氏看出端倪。而且她不可能偷偷吃一輩子的小紅果子,這幾日她已渾身癢得快受不住了。
翌日天蒙蒙亮,孟氏就將蘇織兒拉起來,去村口坐牛車,趕了快一個時辰的路,才終於抵達縣城。
孟氏對這縣城也不熟悉,問了趕牛車的車夫哪裏有醫館,車夫便指了離城門最近的一家。
蘇織兒跟著孟氏一路過去,但那家醫館恰巧沒開,隻能去路更遠些的。
坐了那麽久的牛車,孟氏難免有些內急,見還要再走,哪裏還憋的住,就想先尋個地兒解手。
可她不放心蘇織兒,臨走前,將她領到一個餛飩攤,狠狠心給她買了碗餛飩,還對著那攤主低低耳語了什麽。
攤主是一對夫婦,那婦人聞言回首看了蘇織兒一眼,麵含同情,重重點了點頭。
孟氏又同蘇織兒交代了幾句,讓她邊吃邊等,這才放心離開。
餛飩攤的婦人將煮好的餛飩端到蘇織兒麵前,叮囑她小心燙口,蘇織兒笑著道了聲“謝”。
埋頭吃餛飩時,隱隱約約聽見那婦人同她丈夫感慨說“那麽年輕一姑娘,怎的就得了瘋疾,真可惜”。
蘇織兒險些笑出聲,心道這孟氏為了防止她逃跑真是什麽話都敢編。
不過,她大可以把心放進肚子裏,她不會逃。
不是不想逃,而是她知道,她能順利逃跑的機會並不大。
畢竟她對縣城不熟悉,還是頭一遭來,根本不知道往哪兒逃才能逃得出去,而且孔家就在縣城,在他們眼皮子底下逃跑,若被抓回來,下場怕是更糟糕。
來的路上,她一直在心下琢磨,她這病隻消教縣城的大夫一診脈怕是很快便要露餡,想要不入孔家,除非她快一步嫁作人婦,讓孔家搶不得。
“我也不知,醒來時隻覺臉上有些癢,沒想到阿姊看見我,嚇得叫起來,我一照鏡子才發現自己變成了這個模樣。”蘇織兒哭哭啼啼道,“舅母,該怎麽辦呀,我這臉還會好嗎?若是破相了,我將來還怎麽嫁人啊……”
怎麽辦,怎麽辦!
她也不知怎麽辦!
蘇織兒哭得孟氏心煩,早不出事,晚不出事,偏生這時候出了事兒。
看她這臉,一時半會兒也好不了了,若是孔家那事兒吹了,她可虧大了。
孟氏縱然煩透了蘇織兒,但也不得不耐住性子強笑著安慰,“沒事,不過起些疹子,不打緊,一會兒我帶你去找張婆,她給村裏那麽多人看過病,保準兒能把你治好。”
蘇織兒抹著眼淚點點頭,又聽孟氏吩咐顧蘭,“去,燒些熱水,給你妹妹洗把臉,指不定這紅疹很快便退下去了。”
顧蘭向來是被伺候的那個,何曾伺候過人,聞言不樂意地扁起嘴,但隨即被孟氏一記眼刀嚇得乖乖起了身。
孟氏又笑著對蘇織兒說了些安撫的話,就忙不迭出了門,慌慌張張直往村口奔去。
她站在村口那棵粗壯的榆樹底下,伸長脖頸,心急如焚地張望了一炷香的工夫,便見兩個男人抬了頂小轎往這廂而來,旁邊還跟了個婆子。
孟氏忙迎上前去,諂媚地笑道:“劉媽媽,您老來得挺早啊!”
那被叫做劉媽媽的婆子沒好氣地瞅了孟氏一眼,“不是你說讓我早些來嘛,我還特意挑了兩個壯實的,一會兒搶起人也方便。”
“多謝劉媽媽了,您老當真為我想的周到。”孟氏搓了搓手,無措地站了片刻,方才支支吾吾道,“可……可就是……出了那麽點意外……”
“意外?”劉媽媽眉頭一皺,盯著孟氏看了半晌,沉聲道,“別是你耍花樣,我告訴你,出爾反爾的老婆子我可見得多了,但敢跟我家老爺作對的可沒一個有好下場!”
“哎呦,我哪兒敢的!我可比誰都盼著你們趕緊把死丫頭帶走呢!”這一時半會兒也說不清楚,孟氏挽住劉媽媽道,“不信,我帶您親眼去瞧瞧。”
劉媽媽雖半信半疑,但還是讓兩個轎夫在原地等著,自己跟著孟氏去了顧家。
隔著顧家用榆樹杈攏成的籬笆牆,遠遠就見院裏有兩個姑娘,一個正坐在石磨上抹眼淚,另一個則板著臉衝著那姑娘沒好氣地念著什麽。
劉媽媽沒見過蘇織兒,可打眼瞧著盛氣淩人的那個,長相倒也算個清秀,可她在孔家做了幾十年的活,他家老爺性子喜好早便摸透了,這般子的尚且入不了他家老爺的眼。
她轉而將視線落在背對她薄肩微顫的那姑娘身上,正想換個位置看個仔細,那廂像是能感應她心中所想般,主動將身子轉了過來,劉媽媽才瞅了一眼,頓時驚叫出聲,“天爺!這臉怎的成這個德行了!”
“我們也不知啊,昨兒個分明還好好的,今兒一早起來,就……就……”孟氏唯恐孔家這事兒打了水漂,忙同劉媽媽保證道,“不過我瞧著她這臉當是很快便能好,您若不放心,要不……先接過去?”
“就這般子接過去,我是活得不耐煩了嗎!”
汙了他家老爺的眼,保準沒有好果子吃!
“那……那您說該如何是好啊?”孟氏躬著腰,祈求地望著劉媽媽,指望她能拿個主意來。
劉媽媽捏著帕子,眸子一轉,方才的驚慌便霎時煙消雲散。
雖說人沒能接過去,她家老爺難免會不高興,但虧得近日老爺又看上了房裏新來的一個小婢子,興致正濃,那小婢子皮厚,尚且還玩不死,當能拖上一段時日。
但這事兒劉媽媽到底不會與孟氏明說,隻作出一副為難的樣子道:“法子倒也不是沒有,老婆子我在孔家年歲長了,老爺向來信我,隻消我說是這蘇姑娘染了些許風寒,恐過了病氣給老爺,才沒有接來,他當是能聽進去,隻這……”
“隻什麽……”見劉媽媽欲言又止的樣子,孟氏殷切道,“您老人家若還有什麽吩咐,盡管提就是!”
劉媽媽回首往村口的方向瞥了一眼,“嗐,我老婆子也就罷了,但那兩個抬轎的,都是府裏的家仆,三更起的身,城門一開就抬著轎往這兒趕,可是生生走了十幾裏的路,天兒又冷,就這麽讓他們白來一趟,隻怕生了怨氣,到時候胡言亂語……”
她言至此,深深看了孟氏一眼,孟氏哪裏不明白,這是變著法子同她要好處呢。
想到之後,還是得這劉媽媽親自來接,且此事成不成,如今可全靠著她了,為了兩個孩子的大好前程和她的安逸日子,孟氏一咬牙,拔下發髻上的金簪,笑著雙手奉到劉媽媽眼前。
“您說的是,是我疏忽了,您大老遠過來一趟辛苦,也沒什麽好孝敬您的,這支金簪還是我當年的陪嫁,您瞧瞧入不入得了眼?”
劉媽媽嫌棄地瞥了眼那支式樣簡樸的簪子,接過來顛了顛,曉得這鄉下農婦也拿不出更好的玩意了,勉為其難道:“也行吧,不過我都說了,不是給我的,是打賞安撫那兩個家仆的。”
她將簪子收進袖中,又有些不放心道:“我就給你七日,時日再長老爺那廂我也不好交代,我警告你們,可千萬莫想著耍花樣……”
劉媽媽頓了頓,刻意往院中望了一眼,“那個是你的女兒吧?要是蘇姑娘不中用了,你家女兒拿來頂一頂,倒也不是不行!”
聽得這話,孟氏驟然一驚,急忙保證,“七日夠了,定然夠了,到時還煩您老人家再親自來接一趟……”
孟氏點頭哈腰將劉媽媽送走後,又疾步返回顧家。
見蘇織兒還坐在石磨上哭個不停,皺了皺眉,強壓下心底嫌惡,上前作出一副關切的模樣,“怎得哭得這般厲害,可是你阿姊欺負你了,你告訴舅母,舅母替你做主。”
蘇織兒在顧家六年,還是頭一遭聽到這種話,從前無論是雪夜顧蘭將她趕出屋外,鎖了門不讓她進去睡覺,還是故意用水潑濕甚至剪碎她的衣物被褥,向來隻有她忍氣吞聲,委曲求全的份,不會有任何人替她出頭。
孟氏或還覺得她仍是那個剛來時被哄兩句就能感激涕零,掏心掏肺的傻子,輕易就能信她的話。
卻不知,她這些年的低聲下氣,唯諾恭順,都不過是做給他們看的。
蘇織兒自然沒說顧蘭幸災樂禍嘲諷她的事,隻抽噎著拚命搖頭,“沒有,隻是阿姊幫我燒水,我心裏過意不去,就去幫阿姊,然後看見水盆裏映出的臉,覺得難過,就……”
“原就為著這個,愁什麽,你這臉啊,定然能好。”孟氏迫不及待地拉起蘇織兒,“走,舅母帶你去尋張婆。”
蘇織兒擦了眼淚,低低“嗯”了一聲,然垂眸的一瞬間,唇角卻泛起一絲似有若無的笑意。
孟氏絕想不到,她這突然生了紅疹的臉是拜她自己所賜。
昨日入了夜,她一直未睡,直到快子時,確定顧蘭已然睡死過去,才拿出藏在袖中的在河岸邊采的小紅果子,放入口中吞下去。
她之所以曉得這小紅果子的效用,是因著幼時她曾因嘴饞吃過一回,此物對身體倒是無害,就是會導致臉上起紅疹和通身發癢。
那種鑽心的癢,她一直記憶深刻,沒想到有一日這曾經讓她避之不及的東西也會幫上她的忙。
其實方才,蘇織兒依稀瞅見孟氏和一個婆子遠遠站在顧家門外,那婆子穿的衣料不俗,一看就不是什麽鄉下人家,恐就是孔家派來的。
蘇織兒驀然有些慶幸自己沒有再拖延,若是再晚一日,她怕是沒有服小紅果子避災的機會,如今已經在被送往孔家的路上了。
雖說那婆子自己回去了,但看她這視錢如命的舅母上趕著想為她治臉,當是還沒有放棄。
但不管怎麽說,終歸能再拖延一段時日。
此時,瀝寧縣城,縣衙。
縣令錢盛沉著一張臉,一把將手中的畫冊甩到李師爺胸口,怒吼道。
“都這麽多天了,尋了整個瀝寧縣,怎就尋不到個好的!”
麵對大發雷霆的錢盛,李師爺擦了擦額間冷汗,小心翼翼地彎腰拾起畫冊,囁嚅半晌道:“大……大人,這瀝寧,也就這麽大點地方,您的要求高,實在是難找啊……”
錢盛坐在圈椅上,眉目緊鎖,煩躁地用指節在桌上狠狠扣了兩下。
他也不知倒了什麽黴,當年中舉後沒錢打點,就被硬塞到了這個常年天寒地凍的鬼地方來做官。
如今,還攤上這麽個破事!
旨意是上頭暗中下的,誰也不敢不從,但誰也不想沾染,層層下壓,最後就理所當然攤到他這個芝麻綠豆大的瀝寧縣縣太爺身上。
若是尋常流人,他隨便找個奴婢也就打發了,可那位不一樣,縱然如今落魄,但骨子裏流的血注定了不是凡夫俗子。
且下旨的聖人,似乎也不願意隨便尋個人敷衍,不然前頭也不會特意挑了兩個罪臣之女。
雖說那兩個姑娘是戴罪之身,但出身在氏族閥門,也是自小受的大家教養,樣貌佳,有才學,非尋常人家可較。
可在瀝寧這種地方,哪裏能挑得這麽好的,何況說是去伺候起居,其實跟嫁人沒甚分別,畢竟是一輩子的事兒。
雖說倒也不是一個都沒有,瀝寧好些高門大戶之女,就不乏有才有貌的。
可這些富戶在瀝寧雄踞幾代,樹大根深,連戍邊的韋氏一族都要賣他們幾分麵子,他雖是縣太爺,但若還想在瀝寧過得安穩,就決計不能打這些女子的主意。
錢盛瞪了李師爺一眼,“怎的,整個瀝寧縣都翻遍了?我就不信,挑個人就這麽難!愣著做什麽,還不快去!”
他伸腳作勢踹去,李師爺忙退後幾步,嘴上連聲應“是”,抱著畫冊小跑著退出了縣衙。
錢盛環顧了圈這破舊簡陋的瀝寧縣衙,蹙眉揉了揉發疼的額頭。
無論如何,這樁差事必須得辦好,潼盛府的大人將此事指派下來時,可是給了他承諾,此事若能辦得漂亮,讓宮裏滿意,便幫他疏通關節,調離瀝寧。
他來瀝寧任職也快五年了,必須得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離開這個鳥不拉屎的鬼地方!
第9章 得知
兩日後,兆麟村。
顧遠同村子裏的孩子玩鬧了回來,跑到正在做針線的孟氏跟前昂著腦袋喊餓。
向來對她這個寶貝兒子百依百順的孟氏卻是煩躁地將他趕到一旁,厲聲道:“吃什麽吃,一日到頭就知道吃,家裏的糧食都叫你一人吃完了!”
顧遠哪裏見過孟氏對他這麽凶的樣子,頓時嚇得扯著嗓子啼哭起來,哭聲驚動了在院子裏做活的顧木匠,他小跑進來安撫下顧遠,才歎聲對孟氏道:“孩他娘,你有氣也別撒在孩子身上啊!”
他知道孟氏為何這般不高興,還不是因著兩日過去了,但他那外甥女的臉卻絲毫不見好轉,甚至看起來更嚴重了些。
顧木匠沉默片刻,遲疑著道:“要是織兒那臉真好不了了,要不……你把那邊先前給的三錢銀子還回去,這事兒就這麽算了!”
孟氏聞言蹭地抬眼看來,把手中縫補的舊衣往炕桌上一摔,“你以為這麽簡單,要是織兒那死丫頭去不成,我們阿蘭就得代替她去,那她這輩子可就完了!”
聽得這話,顧木匠張了張嘴,欲言又止,末了隻垂下腦袋,又一聲無奈的歎息。
“不行,趕明兒我得帶那丫頭去縣城瞧瞧,我看就是那張婆的藥不頂用,還是縣城的大夫更好些。”孟氏決定罷,當即便站起身跑去西屋告知蘇織兒此事。
蘇織兒聞言愣了一瞬,但並未拒絕,隻點了點頭。
雖是有些忐忑,但她若是不同意,隻怕讓孟氏看出端倪。而且她不可能偷偷吃一輩子的小紅果子,這幾日她已渾身癢得快受不住了。
翌日天蒙蒙亮,孟氏就將蘇織兒拉起來,去村口坐牛車,趕了快一個時辰的路,才終於抵達縣城。
孟氏對這縣城也不熟悉,問了趕牛車的車夫哪裏有醫館,車夫便指了離城門最近的一家。
蘇織兒跟著孟氏一路過去,但那家醫館恰巧沒開,隻能去路更遠些的。
坐了那麽久的牛車,孟氏難免有些內急,見還要再走,哪裏還憋的住,就想先尋個地兒解手。
可她不放心蘇織兒,臨走前,將她領到一個餛飩攤,狠狠心給她買了碗餛飩,還對著那攤主低低耳語了什麽。
攤主是一對夫婦,那婦人聞言回首看了蘇織兒一眼,麵含同情,重重點了點頭。
孟氏又同蘇織兒交代了幾句,讓她邊吃邊等,這才放心離開。
餛飩攤的婦人將煮好的餛飩端到蘇織兒麵前,叮囑她小心燙口,蘇織兒笑著道了聲“謝”。
埋頭吃餛飩時,隱隱約約聽見那婦人同她丈夫感慨說“那麽年輕一姑娘,怎的就得了瘋疾,真可惜”。
蘇織兒險些笑出聲,心道這孟氏為了防止她逃跑真是什麽話都敢編。
不過,她大可以把心放進肚子裏,她不會逃。
不是不想逃,而是她知道,她能順利逃跑的機會並不大。
畢竟她對縣城不熟悉,還是頭一遭來,根本不知道往哪兒逃才能逃得出去,而且孔家就在縣城,在他們眼皮子底下逃跑,若被抓回來,下場怕是更糟糕。
來的路上,她一直在心下琢磨,她這病隻消教縣城的大夫一診脈怕是很快便要露餡,想要不入孔家,除非她快一步嫁作人婦,讓孔家搶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