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王、蕭兩氏的處刑,使整個宮中籠罩在戰栗的氣氛中。人人對武則天畏懼到極點,他們想都不敢想象,違抗武則天的下場會是如何。


    自始至終保持沉默的於誌寧,可說是深諳名門出身者的明哲保身之道。他的曾祖父身為八柱國,於隋末動亂時也曾躲到鄉下,以避免被卷入漩渦,等到天下太平後,才應唐天子之聘出任要職。未擁有武力的文弱公卿,汲汲於保身乃是當然之事吧。


    然而盜匪出身的武將李ⅲ為了擔心招來後患,受高宗召見而未進宮,這樣的行徑不可不謂卑怯。盡管當天因病缺席,但高宗特別倚重的是他,所以,他也知道改天還是會被召見。


    在全體重臣反對的情形下,高宗再怎麽剛愎也不便單憑己意廢立皇後,總要有一個人表示讚成,不然他會下不了台;而唯一沒有表示意見的是李ⅰ


    稱病在家期間,李⒔示∧災,想著如何麵對這個難題。數日後高宗召見時,他把自己想了半天的回答說出來:“這是皇上的家務事,何需外人插嘴?”


    既不讚成,也不反對,他把責任推給皇帝,巧妙地逃脫了尷尬的境域。


    過去我在群盜首領翟讓之下,接著是在李密之下,後來出仕唐朝李淵之下,現在跟的是他的孫子,不管主子變成何人,我還是隻顧我自己,主子的家務事與我何幹呢?——這是李⒌南敕āK出仕唐朝乃是自然趨勢,隨遇而安,彼此之間並沒有親子兄弟般的特別關係。太宗也曾經為了保護自己的兒子,一度將李⒋又醒朧柙丁@鉿⒌筆敝道自己受到太宗警戒,因此,接到調動地方的命令時連家也沒有回去一趟,便直接前往任地。他因而得以保身。李⑷銜自己這次如此回答,同樣也是最妥善的保身之道。


    李⒌幕卮穡可以說是使高宗覓得一條活路。


    永徽六年(公元六五五年)十月,王皇後和蕭淑妃被廢。


    企圖毒殺皇帝——兩人被廢,用的是毫無證據的莫須有之罪。


    接著,以應百官要求的形式,決定冊立武氏。十一月丁卯日,由李⒌H嗡疽牽舉行將皇後印璽及綬授予武氏的儀式。是日,百官在肅義門拜謁皇後。


    廢立的王皇後和蕭淑妃,被幽禁在一幢宅院內。這是密閉的房間,三餐由牆壁上的一個小洞遞進。


    完全被武則天迷住的高宗,本質上是個心地善良的人。一天,他背著新皇後武則天,偷偷前往探望自己曾經愛過的兩個女人。


    “皇後,淑妃——你們在嗎?”


    高宗對著陰暗房間發出聲音。聲音從壁上的小洞穿進陰冷的房間裏。陰曆十一月已是相當寒冷的時節,囚房當然沒有供暖設備。


    “有——”王氏的哽咽之聲從同一個小洞傳到外麵來,“皇上適才以皇後相稱,但臣妾已是待罪的奴婢之身,皇上為何仍以昔日尊稱稱呼?倘若皇上尚念舊情,請設法讓我們重見天日……”


    “好,知道啦!朕來想想辦法。”高宗以此回答。至於武則天會不會憐憫這兩個女人,身為天子的他一點兒把握也沒有。


    事實上,高宗根本不用為這兩個女人向武則天求情,因為她早就知道皇帝前往探望她們之事了。知道武皇後時代來臨的人,為了搶功,主動擔任密探任務,已經把這件事情向她密報。現在的武則天,自己不用動,宮廷內發生的一切事情都會了若指掌。


    “憐憫別人,是弱者的表現。俗人或可如此,但身為天下之主的皇帝,絕不可有如此軟弱之心。該決斷時,態度必須毅然決然!”


    這位年長的妻子,好像在訓誡皇帝一樣,而高宗在武則天麵前,總是有些抬不起頭。


    “決斷指何而言?”高宗誠惶誠恐地問道。


    武則天回答他的是最惡劣的事態:“把她們殺掉!”


    “這樣的事情,朕……怎麽做得出來呢?!”


    “皇上做不到,那就由臣妾來幹。臣妾認為這件事是皇後的任務。”武則天麵無表情地道。


    依據史書記載,廢黜的王皇後和蕭淑妃被殺的情形如後。關於這件事情,有一說是武則天因一度篡奪唐王朝建立周王朝,而被後世史家刻意描述得特別狠毒,但無論如何,王皇後和蕭淑妃無辜被殺卻是事實。


    武則天視這兩名可憐的女子擅自向皇帝求情為滔天大罪,各施以一百杖刑後,將其手足砍斷,投入酒缸。


    “讓這兩個老太婆醉得連骨頭都酥掉!”武則天說了這樣的話。


    兩人於數日後斷氣。武則天又命人把她們的屍體剁碎。手足被切斷的人還能活上幾天——史書的記載不無令人起疑之處。


    王皇後從容就死,蕭淑妃則露出無限怨懟的表情,吼道:


    “阿武(指武則天)!希望你來世投胎生為老鼠,那我一定會是咬斷你喉嚨的貓!”


    從此以後,宮廷內禁止飼養貓。


    據說,長安宮殿後來頻頻出現王皇後和蕭淑妃的怨靈作祟,武則天因而盡可能以洛陽為居所。事實上,她後來幾乎都在洛陽。為了對抗作祟的兩人之怨靈,武則天命令將她們家族的姓氏改為蟒和梟。王和蟒、蕭和梟發音近似。


    改姓以避凶或招福,是當時的迷信。武則天非常相信這些。武則天時代常有改名甚至改元之事,人們對一年內改元數次已習以為常。


    對王、蕭兩氏的處刑,使整個宮中籠罩在戰栗的氣氛中。人人對武則天畏懼到極點,他們想都不敢想象,違抗武則天的下場會是如何。


    就統治者的能力而言,無可諱言,武則天遠高於高宗。在必須做肯定決斷時,反射性的判斷力,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這或許與膽量有關;事關膽量,武則天絕不輸於任何人。


    來到武則天麵前時,任何率領千軍萬馬的將軍、料事如神的參謀以及任何難關都有辦法克服的政客,無不相形見絀。權勢的秘訣,似乎就在這一點上。


    武則天的娘家一點也不起眼,據說是太原舉兵時的唐王舊臣。但在唐取得天下以前,曆史上從未出現過武氏娘家的名字,至少她並不是曾對唐帝國建國立過大功的家係所出。由此觀之,武則天的背景,除了高宗對她的愛情以外,並無他物。也就是說,她明知道自己沒有可以依靠的強大力量,卻以強硬姿態當起宮廷政界的龍頭。


    自從被冊立為皇後起,武則天好像決心要下巨大賭注。後世閱讀曆史的人,每每為她的這一點捏一把冷汗。


    以女人之身君臨天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儒教的傳統價值倫理,極為反對女人出風頭。武則天卻在這種環境下抬頭,顯示了君臨天下的實力。


    她絕不能露出一絲缺點。就對王氏和蕭氏的處刑而言,武則天除了個人的憎惡感外,一定也考慮到政治性效果才對。


    這是一個極其可怕的女人!必要時,她一定什麽事情都幹得出來!——一旦給了人們這一印象,以後什麽事都好辦——她很有可能本能地察覺到這一點。


    我要投胎成為貓來找你!——蕭淑妃的這句詛咒,也沒有使武則天畏縮。總之,她絕不放鬆韁繩。


    不論是否有這等戰略性考慮,武則天逐一采取的強烈措施,確實使大唐帝國宮廷完全沉默了。當時的唐朝朝廷裏,應該還存在有於亂世中掙紮在死亡線上的人才對。這種人應該都是個性強韌、不好惹的人物,這樣的人,為什麽一點都不敢反抗身為女性的武則天呢?


    建國元勳皆垂垂老矣。唐建國後,已過了三十年以上的歲月,人們升官的升官,發財的發財,在亂世中以豁出去的態度賭命的人,如今都汲汲於保護自己的家人和財產。


    往年赤手空拳時,他們期待的是情勢的變化。一旦成功,家族過著富裕的生活,他們絕對不願見到發生變化。維持目前的生活是他們最大的願望。


    女人以牝雞司晨姿態稱霸天下——這一點當然令他們甚感不快,但隻要能壓抑不愉快的個人感情,天下就能太平無事。即使武則天施行明顯的報複時,被貶抑者也不可能向往年的同誌求救。因為業已發跡的同誌,絕不會冒著丟官的危險替別人求情。


    往昔的英雄豪傑,如今都變成含飴弄孫、性情溫馴的老人。在這樣的時代期待出現傑出人物,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由於無人膽敢抵抗,武則天的報複措施已達熾烈的程度。


    顯慶二年(公元六五七年),以潭州都督身份被派至地方的褚遂良,奉命調為桂州都督。桂州乃現今的桂林,今日的桂林是有名的觀光勝地,但在當時卻是遠離長安的偏僻角落。


    武則天身邊有人格卑劣的許敬宗及李義府等人。對過去反對派的報複,主要由這兩個人執行。


    “褚遂良正圖謀不軌。他憑借先帝遺詔,膽大包天,好像在策劃謀反。把他置於桂州,尚不能稱為安全。那個地帶的居民多為蠻族,褚遂良很有可能在他們的援助之下攻進長安。即使非尊重遺詔不可,也應把他們派到更遠的地方才對。”如此奏議的是許敬宗。


    依據太宗的遺詔,褚遂良即使有任何大罪,也不得處以死刑。


    “該如何是好呢?”高宗對皇後派的大臣已到言聽計從的地步。


    “調他為愛州都督吧!”許敬宗回答。


    “愛州……未免太遠了吧!聽說那是瘴癘之地,褚遂良年事已高,把他調到那樣的地方,不等於要他死嗎?”高宗蹙著眉頭說道。


    愛州是現在的越南。這已形同流放。那是酷暑卑濕之地,風土之病極為猖獗。年邁的褚遂良,一定熬不過去的。心軟的高宗,麵露憂慮之情。


    還說什麽等於要他死,這是確確實實要他死啊!……皇上未免也太迂腐了。——許敬宗暗想。


    “到該地不見得一定會死,在桂州反而危險。到了愛州,相信褚遂良不可能會有謀反之事。倘若皇上體念褚遂良,就應該讓他到愛州為宜。褚翁到該地才是安全的。”許敬宗祭出似是而非的理論來。


    “是嗎?”高宗當然知道許敬宗的進言,全都是武則天的意思。


    不止群臣,現在連皇帝都無法違逆武則天的意思了。


    翌年,褚遂良在溽暑之地愛州去世。對武則天而言,這是計劃中的事情。她沒有違背遺詔,卻達成曾對自己冊立為後之事表示異議的有力人士複仇的目的。然而,誰都看得出來這是對褚遂良的處罰。


    “現在輪到我了……”長孫無忌聽到自己將被剝奪太尉(國防部長)官爵時,仰天歎息道。


    “立雉奴(高宗幼名)為皇太子,是我的根本錯誤。”


    看到皇帝成為武則天的傀儡時,長孫無忌不知如此獨語過多少次。


    “他的確是容易駕禦的人,不過,別人也同樣容易駕禦他……”他曾經對心腹近臣說過這句話。


    在妹妹長孫皇後所生的皇子當中,排斥相當成器的李泰而選擇意誌薄弱的李治(高宗)為繼位人,正是長孫無忌的傑作。容易駕禦——這是他的選擇基準;把皇帝當做傀儡操縱,以便充分發揮自己的權勢——則是他當時的企圖。


    高宗確實是容易駕禦的皇帝,但這不隻是對長孫無忌而言;對武則天來說,他也是容易駕禦的丈夫。


    我當時應該選擇泰才對。——長孫無忌此時深感後悔。倘若由李泰即位,長孫無忌或許無法操縱自如,但相信別人也無法做到。


    “起碼不會發生今天的事……”


    他有後悔莫及的感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帝國之隋亂唐盛三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舜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舜臣並收藏大唐帝國之隋亂唐盛三百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