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謝老夫人朝她招手。
邵芸琅上前幾步,老夫人將長命鎖戴在她脖子上,很重,也很違和,大家都有些不能理解。
“這是我小兒出生時請高僧開過光的,可他用不上,怕東西太重壓不住,便一直沒給他,正好送給你,希望你長命百歲。”
這件事年紀大的還有印象,當年謝老夫人老來得子,轟動京城,送禮的人絡繹不絕,長命鎖自然也是不知道收了多少個。
但這個是她親自在佛前念了九九八十一日經,請大師開過光的,隻盼著小兒身體健康,但事與願違。
沒想到她會將如此貴重的東西送給邵家庶女,難道那件事要成真了?
邵芸琅的箱籠裏連個長命鎖也沒有,她摸著金鎖上的字樣紋路,笑著說:“多謝老夫人恩賜,我很喜歡。”
時辰到,及笄禮開始,都是一些固定的流程,眾人的心思並不在邵芸琅麵上,而在於她脖子上的長命鎖。
嶽敏姍與同伴們都尷尬極了,說好了來看邵芸琅出醜的,結果現實卻打了她們一巴掌。
也不知一會兒邵芸琅會如何嘲笑他們。
到了
插簪環節,眼看楊老夫人將一枚古樸的木簪插入邵芸琅發髻中,門外突然跑進來了一名年輕女子,穿著粗布花衣群,頭上一根銀簪束發,全身上下都寫著一個“窮”字。
她跑到邵芸琅麵前說:“表妹,你真好看,今日你及笄,表姐這兒也有一根發簪要送給你。”
她從兜裏拿出了一支細細的金簪,看著有些年頭了,總共不過二兩重的樣子,也沒什麽裝飾。
“表妹,這是你娘親當年及笄時祖母特意給她打造的金簪,她出嫁時沒帶走,如今送給你吧,你用這個插簪,比你那個好看。”
“……”滿屋子裏的人都驚呆了,這是哪來的神經病?
邵芸琅將發髻上的簪子扶了扶,起身看著她說:“抱歉,你是哪位?我從未見過你。”
別人沒看見,她剛才正對大門可是看清楚了的,這女人是春熙一把推進來的。
真是煞費苦心了,原來在這兒等著她呢。
邵芸琅一聽她開口就猜測她的身份了,前世也有這麽一回事,但那時候她被幽禁家中,秋家人上門尋求幫助自然連門都進不了。
隻是邵宛卿親自到她麵前冷嘲熱諷了一番,讓她知道自己還有這麽一家落魄的外祖家。
秋芳萍眾目睽睽下也非常不自在,這裏隨便一個人都是她平日接觸不到的,可現在卻都圍著她的表妹,這就是人與人的區別。
她落下淚來,動容地說:“表妹,我姓秋,叫秋芳萍,你
不認識我,我卻從小知道你,祖母總是跟我念叨你娘和你,她好多次都想來看看你們,可是武侯府豈是我們這樣的普通百姓人家能進的來的……”
“等等!”梁氏大聲嗬斥她說:“你是秋家人?話咱們先說清楚,什麽叫進不了門?當初秋怡寧進門後就說過與家裏斷絕關係了,是你們拋棄了她!”
後頭又跑進來了一個老太太,拉著秋芳萍跪在梁氏麵前,“大夫人安好,是我孫女說錯了,您別責怪她,她隻是不懂事。”
“哼!來都來了,您可別跪我,我怕折壽。”梁氏避開她,當著眾人的麵問邵芸琅,“這是你的親戚,你自個帶回去處理吧,別在此處丟人現眼。”
邵芸琅鎮定地說:“母親說錯了,除了生母,我並沒有姓秋的親戚。”
梁氏對她這次的回答很滿意,“說的也是,那就繼續吧,這二位若是來賀喜的,就也一道吃杯喜酒吧。”
梁氏和趙嬤嬤使了個眼色,後者立即安排人將這二人帶出去。
邵宛茹和邵宛妍都覺得有些丟人,二姐姐的生母她們都未見過,從未想過她的出身如此低賤。
不僅是她們,一些統領女孩們都竊竊私語,嶽敏姍臉上也終於有了笑容。
邵芸琅對她們的鄙夷視而不見,秋家於她而言就是陌生人,他們當年放棄了秋姨娘,此時就不可能讓她有任何憐惜之情。
而且他們是出了事才找來的,否則根本不可能認
她這個親戚。
邵芸琅回去重新換上新衣,一襲清冷的月牙白垂花雲錦長裙,披帛與腰封是水藍色,繡著百鳥爭鳴,頭發簡單地梳了個單螺髻,插著那支檀木簪,再用幾朵珍珠釵環點綴,顯得格外清新脫俗。
這身裝扮以往總是出現在邵宛卿身上,但自從她被賜婚四皇子後,平日裏總喜歡穿著鮮亮一些的顏色。
不過邵芸琅的氣質與邵宛卿完全不同,她身上有一股令人折服的銳氣,她平時不露鋒芒時顯得純潔無害。
可一旦她抬頭看著你,露出一點凶狠,會令人不自覺地顫抖。
“姑娘今日真美。”幾個丫鬟圍著邵芸琅檢查一遍,確定沒有破綻才扶著她出去。
邵芸琅走動一步,裙擺如流雲般浮動,腳步平穩輕緩,珠釵紋絲不動,便是最嚴苛的幾位夫人也挑不出錯來。
“聽聞皇後娘娘賞賜了兩位女官給邵大姑娘,這二姑娘該不會也同時受教了吧?”有人私下揣測道。
“不可能,宮中的女官可不是誰都教導的,而且這位二姑娘從前見過幾回,都是如此穩重的。”
“若不是長姐太出色,她早已名動京城了吧?”
“我瞧著倒是比邵宛卿更出色些,我喜歡這樣膽大心細的姑娘。”
楊老夫人同樣對邵芸琅喜愛的不行,吃席時還特意讓她坐自己身旁,邵芸琅夾在兩位老夫人身邊,換做其他姑娘可能就拘謹起來了。
她倒好,不僅不拘謹,還聊得熱
切,那些養生的話題、育兒的話題張口就來,就連長者對食物的喜好都把握的分毫不差。
第176章 厚顏無恥
“這丫頭真是太貼心了,平日裏是不是經常伺候你祖父?”楊老夫人誇讚道。
“祖父胃口欠佳,身體還在調養,許多食物不能吃,我也隻能做些好克化的小點心,不算貼心。”
“那已是難得了,那你如何連養生的藥膳都知道的這麽清楚?”謝老夫人目光灼灼地看著她。
邵芸琅笑著說:“我對醫書頗有興趣,也記過不少藥膳方子,隻是還未實踐過,讓您見笑了。”
謝老夫人笑了起來,“喜歡看醫書好啊,誰都有個小病小痛的,自己懂醫術可就方便了。”
“醫術談不上,隻是對吃食上的一些見解罷了。”
謝老夫人真心滿意起來,也難怪她聽說兒子對這位邵姑娘頗為賞識,想來二人確實有共同話題。
外麵的人說她看不上邵府庶女,因此遲遲未來提親,那是大錯特錯。
她何成不想早日娶兒媳婦進門,可惜謝淵一直沒同意。
不過今日回去後,她必定能說服他了,從邵芸琅的態度中也能推測一二,她自己並不排斥這樁親事。
散席後,幾位老夫人一同離開,又都擠到謝府的馬車上搭了一程便車。
當日傍晚,梁家就送來口信說,謝家意動了,這樁親事八成能成。
梁氏冷笑道:“謝家還真是拿喬的很,竟然拖了我們這許久。”
邵宛卿麵色不虞,懶洋洋地說:“能答應就是好事,二伯母如今也回來了,定然會早早為三妹妹定下親事,二妹妹
的事情您不急她也急啊。”
“那謝淵最好是個短命的,否則我還真舍不得將這樁好親事給她。”
邵宛卿打了個哈欠,對她說:“您放心,他那副身子骨,就算多活幾年也不能圓房的。”
這就意味著邵芸琅就算嫁得好,以後也是無子的命。
梁氏關切地問她:“最近身體感覺如何?藥膳一定得吃,你的身體寒的厲害,不仔細調理好怕是不易有孕。”
“您放心,藥膳天天三頓地吃著,吃得我犯困。”邵宛卿又打了個哈欠。
“定是你最近太累了,為了那個賤種辦及笄禮,你操心得太多了,何必給她這份風光?”
邵宛卿苦笑,這哪裏是她給的風光,明明是不請自來的,她難道能把貴客攔在門外?
“罷了,我去看看她那邊,那祖孫倆明顯是來找武侯府幫忙的,就看邵芸琅賣不賣這份情麵了。”邵宛卿一看那個女孩就知道是個心思不純的,如果能給邵芸琅添堵,也是好事。
“邵芸琅就是個冷血的白眼狼,自私自利,對她沒好處的事怎麽會肯做?”梁氏一針見血,算是看清了邵芸琅的本質。
邵芸琅坐在堂中,下首坐著秋家祖孫,即使是她外祖母,也沒得到她半點尊敬。
“表妹,如今也沒外人在了,你是否也該給祖母行個禮了?”秋芳萍頤指氣使地問。
邵芸琅手裏握著一串佛珠,這是楊老夫人離開前從手腕上脫下來塞給她的。
原因是邵芸
琅與她說了好一會兒的佛經,且一聽就知道是深入參禪過的,她喜不自勝,差點要引為知己。
邵芸琅輕輕撥動佛珠,冷著臉問:“別亂攀親戚,被人聽到還以為我不懂規矩呢。”
“你是庶出,要認那梁家做外祖也要看人家認不認你,這自家親親的血脈還能作假不成?”
“不好說,畢竟我從來沒見過你們。”邵芸琅又不是冤大頭,平白給自己弄一家子大麻煩回來做什麽?
秋老太太捏了孫女一把,知道用感情牌沒用,於是上前半跪半蹲在她麵前,握著她的手說:“我知你心中有怨,可當年那件事鬧得太難看了,我們不得已才與你母親斷絕關係。
時至今日,還有街坊鄰居拿此事羞辱我們,我本不該來找你的,可秋家大難臨頭,我們實在是走投無路才來找你幫忙。
隻希望你看在你娘的一點點情麵上,能幫秋家一把,等度過這次難關,我們一家一定離你遠遠的,不再給你添麻煩。”
秋芳萍羞惱地吼道:“祖母,您何必如此卑微,您是她長輩啊!”
邵芸琅反駁:“我可沒認,我這院子裏年長的婆子好幾個,哪個不是對本姑娘卑躬屈膝的?”
邵芸琅本來對秋家的事情不感興趣,不過聽到她們說大難臨頭,又有幾分好奇。
“罷了,你們說說看,需要我做什麽,我一個卑微的庶女,其實也幫不上什麽。”
這話她們是不信的,隻看今日邵芸
琅及笄禮的隆重程度,以及那些尊貴的夫人對她的態度,便知道她是個能耐的。
秋芳萍見識過這一幕後,就決定要緊緊貼住這個表妹,哪怕靠著一點微弱的血脈之情,厚顏無恥地牽製住她。
秋家完了,別人無所謂,她還年輕,不能被拿去抵債,就算到這府裏做個下人,也比她在秋家強。
秋芳萍怕祖母說不清楚,搶先一步回答:“是這樣的,我們家被地痞流氓盯上了,近日總有人在家門口轉悠,還有人夜裏闖進來,有時候潑狗血,有時候打砸搶,沒一日安寧。”
邵芸琅不用問都知道他們家這是遭遇什麽了,去年孫小福也差不多就是這樣的境況。
她直白地問:“秋家誰好賭?輸了多少?”
她瞅著秋芳萍的臉,她也有幾分姿色,那債主竟然沒將她拉去抵債,稀奇。
秋芳萍沒想到她一猜就中,紅著臉說:“不是好賭,是我父親被人引誘欺騙,才中了騙局,輸了……也沒多少,就……就五千兩!”
邵芸琅上前幾步,老夫人將長命鎖戴在她脖子上,很重,也很違和,大家都有些不能理解。
“這是我小兒出生時請高僧開過光的,可他用不上,怕東西太重壓不住,便一直沒給他,正好送給你,希望你長命百歲。”
這件事年紀大的還有印象,當年謝老夫人老來得子,轟動京城,送禮的人絡繹不絕,長命鎖自然也是不知道收了多少個。
但這個是她親自在佛前念了九九八十一日經,請大師開過光的,隻盼著小兒身體健康,但事與願違。
沒想到她會將如此貴重的東西送給邵家庶女,難道那件事要成真了?
邵芸琅的箱籠裏連個長命鎖也沒有,她摸著金鎖上的字樣紋路,笑著說:“多謝老夫人恩賜,我很喜歡。”
時辰到,及笄禮開始,都是一些固定的流程,眾人的心思並不在邵芸琅麵上,而在於她脖子上的長命鎖。
嶽敏姍與同伴們都尷尬極了,說好了來看邵芸琅出醜的,結果現實卻打了她們一巴掌。
也不知一會兒邵芸琅會如何嘲笑他們。
到了
插簪環節,眼看楊老夫人將一枚古樸的木簪插入邵芸琅發髻中,門外突然跑進來了一名年輕女子,穿著粗布花衣群,頭上一根銀簪束發,全身上下都寫著一個“窮”字。
她跑到邵芸琅麵前說:“表妹,你真好看,今日你及笄,表姐這兒也有一根發簪要送給你。”
她從兜裏拿出了一支細細的金簪,看著有些年頭了,總共不過二兩重的樣子,也沒什麽裝飾。
“表妹,這是你娘親當年及笄時祖母特意給她打造的金簪,她出嫁時沒帶走,如今送給你吧,你用這個插簪,比你那個好看。”
“……”滿屋子裏的人都驚呆了,這是哪來的神經病?
邵芸琅將發髻上的簪子扶了扶,起身看著她說:“抱歉,你是哪位?我從未見過你。”
別人沒看見,她剛才正對大門可是看清楚了的,這女人是春熙一把推進來的。
真是煞費苦心了,原來在這兒等著她呢。
邵芸琅一聽她開口就猜測她的身份了,前世也有這麽一回事,但那時候她被幽禁家中,秋家人上門尋求幫助自然連門都進不了。
隻是邵宛卿親自到她麵前冷嘲熱諷了一番,讓她知道自己還有這麽一家落魄的外祖家。
秋芳萍眾目睽睽下也非常不自在,這裏隨便一個人都是她平日接觸不到的,可現在卻都圍著她的表妹,這就是人與人的區別。
她落下淚來,動容地說:“表妹,我姓秋,叫秋芳萍,你
不認識我,我卻從小知道你,祖母總是跟我念叨你娘和你,她好多次都想來看看你們,可是武侯府豈是我們這樣的普通百姓人家能進的來的……”
“等等!”梁氏大聲嗬斥她說:“你是秋家人?話咱們先說清楚,什麽叫進不了門?當初秋怡寧進門後就說過與家裏斷絕關係了,是你們拋棄了她!”
後頭又跑進來了一個老太太,拉著秋芳萍跪在梁氏麵前,“大夫人安好,是我孫女說錯了,您別責怪她,她隻是不懂事。”
“哼!來都來了,您可別跪我,我怕折壽。”梁氏避開她,當著眾人的麵問邵芸琅,“這是你的親戚,你自個帶回去處理吧,別在此處丟人現眼。”
邵芸琅鎮定地說:“母親說錯了,除了生母,我並沒有姓秋的親戚。”
梁氏對她這次的回答很滿意,“說的也是,那就繼續吧,這二位若是來賀喜的,就也一道吃杯喜酒吧。”
梁氏和趙嬤嬤使了個眼色,後者立即安排人將這二人帶出去。
邵宛茹和邵宛妍都覺得有些丟人,二姐姐的生母她們都未見過,從未想過她的出身如此低賤。
不僅是她們,一些統領女孩們都竊竊私語,嶽敏姍臉上也終於有了笑容。
邵芸琅對她們的鄙夷視而不見,秋家於她而言就是陌生人,他們當年放棄了秋姨娘,此時就不可能讓她有任何憐惜之情。
而且他們是出了事才找來的,否則根本不可能認
她這個親戚。
邵芸琅回去重新換上新衣,一襲清冷的月牙白垂花雲錦長裙,披帛與腰封是水藍色,繡著百鳥爭鳴,頭發簡單地梳了個單螺髻,插著那支檀木簪,再用幾朵珍珠釵環點綴,顯得格外清新脫俗。
這身裝扮以往總是出現在邵宛卿身上,但自從她被賜婚四皇子後,平日裏總喜歡穿著鮮亮一些的顏色。
不過邵芸琅的氣質與邵宛卿完全不同,她身上有一股令人折服的銳氣,她平時不露鋒芒時顯得純潔無害。
可一旦她抬頭看著你,露出一點凶狠,會令人不自覺地顫抖。
“姑娘今日真美。”幾個丫鬟圍著邵芸琅檢查一遍,確定沒有破綻才扶著她出去。
邵芸琅走動一步,裙擺如流雲般浮動,腳步平穩輕緩,珠釵紋絲不動,便是最嚴苛的幾位夫人也挑不出錯來。
“聽聞皇後娘娘賞賜了兩位女官給邵大姑娘,這二姑娘該不會也同時受教了吧?”有人私下揣測道。
“不可能,宮中的女官可不是誰都教導的,而且這位二姑娘從前見過幾回,都是如此穩重的。”
“若不是長姐太出色,她早已名動京城了吧?”
“我瞧著倒是比邵宛卿更出色些,我喜歡這樣膽大心細的姑娘。”
楊老夫人同樣對邵芸琅喜愛的不行,吃席時還特意讓她坐自己身旁,邵芸琅夾在兩位老夫人身邊,換做其他姑娘可能就拘謹起來了。
她倒好,不僅不拘謹,還聊得熱
切,那些養生的話題、育兒的話題張口就來,就連長者對食物的喜好都把握的分毫不差。
第176章 厚顏無恥
“這丫頭真是太貼心了,平日裏是不是經常伺候你祖父?”楊老夫人誇讚道。
“祖父胃口欠佳,身體還在調養,許多食物不能吃,我也隻能做些好克化的小點心,不算貼心。”
“那已是難得了,那你如何連養生的藥膳都知道的這麽清楚?”謝老夫人目光灼灼地看著她。
邵芸琅笑著說:“我對醫書頗有興趣,也記過不少藥膳方子,隻是還未實踐過,讓您見笑了。”
謝老夫人笑了起來,“喜歡看醫書好啊,誰都有個小病小痛的,自己懂醫術可就方便了。”
“醫術談不上,隻是對吃食上的一些見解罷了。”
謝老夫人真心滿意起來,也難怪她聽說兒子對這位邵姑娘頗為賞識,想來二人確實有共同話題。
外麵的人說她看不上邵府庶女,因此遲遲未來提親,那是大錯特錯。
她何成不想早日娶兒媳婦進門,可惜謝淵一直沒同意。
不過今日回去後,她必定能說服他了,從邵芸琅的態度中也能推測一二,她自己並不排斥這樁親事。
散席後,幾位老夫人一同離開,又都擠到謝府的馬車上搭了一程便車。
當日傍晚,梁家就送來口信說,謝家意動了,這樁親事八成能成。
梁氏冷笑道:“謝家還真是拿喬的很,竟然拖了我們這許久。”
邵宛卿麵色不虞,懶洋洋地說:“能答應就是好事,二伯母如今也回來了,定然會早早為三妹妹定下親事,二妹妹
的事情您不急她也急啊。”
“那謝淵最好是個短命的,否則我還真舍不得將這樁好親事給她。”
邵宛卿打了個哈欠,對她說:“您放心,他那副身子骨,就算多活幾年也不能圓房的。”
這就意味著邵芸琅就算嫁得好,以後也是無子的命。
梁氏關切地問她:“最近身體感覺如何?藥膳一定得吃,你的身體寒的厲害,不仔細調理好怕是不易有孕。”
“您放心,藥膳天天三頓地吃著,吃得我犯困。”邵宛卿又打了個哈欠。
“定是你最近太累了,為了那個賤種辦及笄禮,你操心得太多了,何必給她這份風光?”
邵宛卿苦笑,這哪裏是她給的風光,明明是不請自來的,她難道能把貴客攔在門外?
“罷了,我去看看她那邊,那祖孫倆明顯是來找武侯府幫忙的,就看邵芸琅賣不賣這份情麵了。”邵宛卿一看那個女孩就知道是個心思不純的,如果能給邵芸琅添堵,也是好事。
“邵芸琅就是個冷血的白眼狼,自私自利,對她沒好處的事怎麽會肯做?”梁氏一針見血,算是看清了邵芸琅的本質。
邵芸琅坐在堂中,下首坐著秋家祖孫,即使是她外祖母,也沒得到她半點尊敬。
“表妹,如今也沒外人在了,你是否也該給祖母行個禮了?”秋芳萍頤指氣使地問。
邵芸琅手裏握著一串佛珠,這是楊老夫人離開前從手腕上脫下來塞給她的。
原因是邵芸
琅與她說了好一會兒的佛經,且一聽就知道是深入參禪過的,她喜不自勝,差點要引為知己。
邵芸琅輕輕撥動佛珠,冷著臉問:“別亂攀親戚,被人聽到還以為我不懂規矩呢。”
“你是庶出,要認那梁家做外祖也要看人家認不認你,這自家親親的血脈還能作假不成?”
“不好說,畢竟我從來沒見過你們。”邵芸琅又不是冤大頭,平白給自己弄一家子大麻煩回來做什麽?
秋老太太捏了孫女一把,知道用感情牌沒用,於是上前半跪半蹲在她麵前,握著她的手說:“我知你心中有怨,可當年那件事鬧得太難看了,我們不得已才與你母親斷絕關係。
時至今日,還有街坊鄰居拿此事羞辱我們,我本不該來找你的,可秋家大難臨頭,我們實在是走投無路才來找你幫忙。
隻希望你看在你娘的一點點情麵上,能幫秋家一把,等度過這次難關,我們一家一定離你遠遠的,不再給你添麻煩。”
秋芳萍羞惱地吼道:“祖母,您何必如此卑微,您是她長輩啊!”
邵芸琅反駁:“我可沒認,我這院子裏年長的婆子好幾個,哪個不是對本姑娘卑躬屈膝的?”
邵芸琅本來對秋家的事情不感興趣,不過聽到她們說大難臨頭,又有幾分好奇。
“罷了,你們說說看,需要我做什麽,我一個卑微的庶女,其實也幫不上什麽。”
這話她們是不信的,隻看今日邵芸
琅及笄禮的隆重程度,以及那些尊貴的夫人對她的態度,便知道她是個能耐的。
秋芳萍見識過這一幕後,就決定要緊緊貼住這個表妹,哪怕靠著一點微弱的血脈之情,厚顏無恥地牽製住她。
秋家完了,別人無所謂,她還年輕,不能被拿去抵債,就算到這府裏做個下人,也比她在秋家強。
秋芳萍怕祖母說不清楚,搶先一步回答:“是這樣的,我們家被地痞流氓盯上了,近日總有人在家門口轉悠,還有人夜裏闖進來,有時候潑狗血,有時候打砸搶,沒一日安寧。”
邵芸琅不用問都知道他們家這是遭遇什麽了,去年孫小福也差不多就是這樣的境況。
她直白地問:“秋家誰好賭?輸了多少?”
她瞅著秋芳萍的臉,她也有幾分姿色,那債主竟然沒將她拉去抵債,稀奇。
秋芳萍沒想到她一猜就中,紅著臉說:“不是好賭,是我父親被人引誘欺騙,才中了騙局,輸了……也沒多少,就……就五千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