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這個,大皇子還在青州招兵買馬,囤積軍糧,謀反之心昭然若揭,雖然最後不知為何不了了之,但這足以證明大皇子的不軌之心!”


    河西王輩分最高,乃是先帝的親叔叔,一輩子安於享樂,不願去封地吃苦,先帝將他封地收回,給他換成了每年享用不盡的金銀財寶。


    今日,就是這位河西王帶領著周氏子弟討伐大皇子,他意圖明顯,周胤一脈氣數已盡,這大慶王朝也該回歸到他們這一脈的手中了。


    當年周胤的父皇就是不擇手段才登上的皇位,如今也該完璧歸趙。


    “除此之外,江南**之風常年不除,如今


    更是揭發了一係列與大皇子有關的大案,證據確鑿,大皇子這些年利用收來的賄賂,招兵買馬,意圖造反,試問這樣的人,如何能繼承皇位?如何能成為天下人一心效忠的君王?”


    第288章 南下


    這一係列的事情串起來,足以讓人認識到一個全新的大皇子。


    他是平庸不假,可野心勃勃,手段陰狠,這樣的人如果上位,朝臣們如何對百姓交代?


    被帶進的百姓除了那批幸存的村民,還有曾經受迫害的青州百姓。


    “水瑤鎮,離被開采的金礦最近的一座小鎮,鎮上有百姓數千,附近還有村莊十座,大幾千的人口,如今各位可以派人去瞧瞧,十室九空,人間煉獄啊!


    而造成這一切的就是你們要奉為君主的大皇子,如此慘絕人寰,滅絕人性,他若是坐上那把龍椅,本王擔心蒼天都看不下去。”


    外頭突然傳來一聲炸響,原本就心虛的大皇子被嚇得跪在地上,以為蒼天示警,要懲罰他了。


    趙國舅見他這窩囊的模樣暗暗搖頭,看來大勢已去,大皇子今日很難扭轉乾坤了。


    “河西王,你領著皇室宗親弟子圍到朝會上,口口聲聲說大皇子意欲謀反,將貪官汙吏做的壞事錯事全推到大皇子身上,我看你才是真正想造反的那個人!”趙國舅站出來厲喝道。


    “趙國公,你要如此汙蔑本王,本王也不辯解,本王今年七十高齡,半截身體都入土的人了,還會在意誰當皇帝嗎?


    要不是大皇子實在過分,錯得太離譜,這朝堂上又沒有人能約束他,本王又何必走這一遭?


    你說我要造反,哈哈,真是可笑,我無一兵一卒,帶來的隻有受苦受難的百姓,難


    道他們還能敵得過這宮裏三千禁衛軍?


    你們這些身居高位的臣子,睜大眼睛好好看看他們,他們吃糠咽菜,你們山珍海味,他們挨冷受凍,你們狐裘錦衣,他們受盡迫害,你們還要做幫凶,這就是你們的為官之道,為臣之道嗎?”


    河西王說著說著落下淚來,他這輩子看多了舞台上的大戲,口才一點不差,表情動作也十分到位,很能讓人共情。


    謝家扶靈的隊伍抵達了京東碼頭,謝家定了三艘大船,邵芸琅與謝淵的棺槨在同一艘船上。


    邵芸琅登船時瞧見有大隊兵馬馳騁過遠處的官道,大紅色的旗子,上麵的字看不清楚,但旗子上的鷹首威嚴赫赫,正是楊家的親衛。


    楊家五子皆回京城,他們每人都有不少於五百的親衛,這群人平日駐守在城外,整合起來也是一支聲勢浩大的精兵強將。


    “怎麽回事?怎麽會有這麽多兵馬調動?而且他們去往的方向是京城吧。”謝家大爺擔憂地問。


    “兄長可是擔心父親?父親這幾日應該都不會出門,緊閉府門,就算有發生什麽,應該也波及不到咱們府上。”


    “哪有那麽容易,父親乃是一國首輔,不管是新帝即位還是重大決策都要他老人家簽章的,離開前聽到的小道消息看來是真的了,宮裏要亂起來了啊。”


    聽他這麽一說,謝二爺也擔心起來,家裏可是還他懷著身孕的妻子,就算再不喜歡她,那也


    是自己的人。


    “那我們還繼續南下嗎?”謝二爺想回頭了。


    “當然,你以為父親為何會做出這樣的決定?這種時候,我們更應該回老宅去,做足準備才好接應父親他們。”


    謝二爺覺得有理,自己跑回去也幫不上什麽忙,有父親在,謝府不會有問題的。


    “派人去知會三弟妹一聲,我們要加速前進了,之後除了補充必需品,都不準備停船靠岸。”


    “三弟妹是個好樣的,有主見的很,可惜了。”


    邵芸琅並不管京城發生什麽樣的風雲變幻,她暈船了。


    她在山莊裏日日遊湖泛舟,甚至學了鳧水,還以為自己是個深諳水性的人,沒想到坐到大船上就開始暈了。


    “夫人吃個橘子壓一壓吧,這一路南下得小半個月呢,您受得住嗎?”


    邵芸琅可是立誌要走遍大江南北的人,怎麽能被一艘船難住,“沒事,也許過兩日就習慣了。”


    謝靈之趴在欄杆上看岸邊的景色,回頭對她說:“三嬸別一直坐著,你一定是最近思慮太重,身體欠佳才會暈船,過來與我一起看景吧。”


    “好。”事實證明,看著迅速後退的景色,邵芸琅更暈了,吐得昏天暗地。


    動靜大的連前麵的船上都聽得到動靜。


    謝二爺私下對隨從說:“要不是知道我兄弟不行,我還以為弟妹有喜了呢,如果這能給老三留個後,該多好啊。”


    隨從不敢接這樣的話題,訕訕地笑著,心道:三爺那


    樣的人物,若是留下後人,也不知會是何等風采。


    船行一日後,隊伍已經離開京城很遠了,消息一時半刻傳不過來,邵芸琅卻在這一天夜裏收到了楊鉞的飛鴿傳書。


    “這鴿子好本事啊,竟然能找到這裏來。”墨香抱著鴿子進來,將竹筒遞給邵芸琅。


    邵芸琅瞥了一眼這隻眼神靈動的鴿子,和自己養的那些蠢鴿子好像是很不一樣。


    “去給它弄點吃的,讓它吃飽喝足了再飛。”


    “知道了,不會虧待它的。”墨香摸了一下它光滑的羽毛說。


    靈犀在一旁解釋道:“這種信鴿是軍中傳遞軍情用的,飛得高,耐力好,重點是不管對方在哪都能找到。”


    邵芸琅瞥了她一眼,靈犀默默地將一枚香囊遞到她麵前,“這種香囊會散發出一種特殊的味道,能指引它過來。”


    邵芸琅沒收,隻是戳了鴿子一下,“沒想到你鼻子還挺靈。”


    邵芸琅打開竹筒,裏麵卷著兩張紙,紙上密密麻麻的小子,需得用特殊的鏡子才能看清。


    楊鉞將京城裏發生的事情告訴她,從皇室宗親帶百姓逼宮,細數大皇子的罪證,到大皇子惱羞成怒,下令禁衛軍斬殺河西王等人。


    禁衛軍中,黎勇鋒有自己的立場,不會主動幫大皇子,但副統領卻是皇後的心腹,當即拔劍刺殺了河西王。


    老王爺一死,矛盾徹底激發,最先做出行動的竟然是被帶進宮的平民百姓。


    他們也許是抱著必死


    之心來的,見為他們說話的老王爺死了,即使手無寸鐵也要衝向包圍著他們的禁衛軍。


    螳臂當車。


    可也是他們這樣的孤勇讓朝臣看不下去了,或許,人的良知總會在某一刻被喚醒。


    第289章 離開


    楊鉞在信中說:皇室子弟聯名上書,要求按律處置平王,趙皇後聞訊趕來,不僅讓禁衛軍包圍了大殿,還要以謀反罪拿下所有皇室子弟。


    群臣激憤,指責皇後教子不嚴,幹預朝政,乃亂國之源。


    最後有大臣去請謝首輔入宮做主,首輔大人出麵,趙皇後給了他幾分麵子。


    然後他提議公開審理這幾個案子,不可人言定罪,尤其涉及皇子。


    趙皇後並不知道大皇子曾經做過什麽,隻當是汙蔑,一口答應下來。


    三司會審設在了皇城大門口,無數百姓前來聽審,盛況空前,也有許多學子自願為受苦的百姓寫狀紙,一段段悲慘的事跡被傳揚出去。


    這個案子足足審了兩天,人證物證全都由不同的衙門的人聯合審定,絕不會存在包庇或誣陷的情況。


    最後一本從江南送來的賬本,連戶部官員都參與審查,雖然有些可疑部分,但大皇子收受賄賂、私招兵馬,囤積軍需的事實辯無可辯。


    大皇子拒不認罪,隻說自己收的是底下官員的孝敬銀,並不知道銀子是怎麽來的。


    最後是平王府下人出麵揭發,說平王早在三年前就開始謀算皇位,他的書房裏還保留著一些證據,甚至供出先帝之死也與趙皇後和大皇子有關。


    三皇子偽造聖旨已經不可能翻身,大皇子與皇後合謀,毒死了先帝嫁禍給三皇子同樣是死罪。


    雖說無法解剖遺體得到證實,但當時養心殿的內


    應也自首認罪了,連毒藥是誰給她的都交代了。


    一層層審問下來,眾人才得知先帝的死一半是身體原因,一半是人為。


    這般不忠不孝之人斷不可能成為新皇,百姓不許,朝臣不同意,理法也難容。


    趙皇後沒想到會牽連出自己,好在她早備了後手,命人關閉皇宮大門,三千禁衛軍與朝臣一並被關在皇宮內,五城兵馬司接管各城門,城內官差四處拿人。


    邵芸琅光是想象就能還原京城的亂象。


    趙皇後想逼朝臣就範,先斬後奏讓大皇子登-基,哪個大臣不同意就立即圍了哪家,有家人性命在前,群臣不敢不答應。


    繼位詔書已經擬好,還需昭告天下,敬奉天地祖先,流程複雜,但趙皇後顧不了太多,命大皇子穿上龍袍,連日子都未挑選就要舉行登-基大典。


    曆朝曆代,通過鐵血上位的帝王那麽多,後世誰會在乎他們的過往?


    趙皇後想的周密,隻是忘了還有個二皇子在皇陵守靈。


    或許知道,隻是沒放在眼裏。


    二皇子領著兩千楊家親衛,後麵跟著上萬京畿衛,輕而易舉就衝破了京城的大門,五城兵馬司根本阻擋不住正規軍。


    京畿衛統領乃是先帝提拔上來的心腹,從不聽別人調遣,趙皇後原以為,自己調遣不了京畿衛別人也調遣不了,而且京城的城門也不是那麽好衝開的。


    但實際上,是楊鉞親自去打開城門的,五城兵馬司裏有他不少他


    的狐朋狗友,關鍵時候居然還肯幫他,也算沒白費那麽些年的交情。


    而皇宮大門則是黎勇鋒命人打開的,他殺了副統領,在二皇子入宮前就掌控了局勢,但也沒做太多多餘的事情。


    二皇子打著勤王的名義進宮,又解救了群臣與其家人,自然收獲了不少好感。


    結局已定,剩下的事情二皇子就足以應付。


    邵芸琅看完燒了信,坐在船艙裏沉思起來。


    上輩子四皇子登-基前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但並沒有鬧出這麽大的動靜,等到她兒子上位,也是兵不血刃。


    她兒子死後,她當時抱著年幼的孫子坐上龍椅,危機四伏,也有皇室宗親試圖取而代之。


    那幾年,她連睡覺都不敢沉睡,經曆過的下毒刺殺也非常多,還是她慢慢琢磨出了生存之道,提拔親信,聯合重臣,巴結將領,才漸漸穩住了局勢。


    船碰到了暗礁顛簸了一下,屋內的油燈滅了,邵芸琅嚇了一跳,然後聽到靈犀說:“今夜的風好大啊,夫人早些休息吧,夜裏肯定會降溫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庶女嫡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木南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木南喬並收藏庶女嫡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