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手腳好了,去街上溜達一圈就知道了,我保證找不到第二個比你好看的。”


    “大家閨秀自然待字閨中,怎麽可能都上街上溜達?”


    “北地沒那麽大的規矩,誰家的閨秀都能出門,就算出門遇不上,等她們給你下帖子你就能見到了。”


    “那也得看本夫人的心情,外麵天寒地凍,誰會這個時節出門應酬?”邵芸琅好奇地問:“這邊的姑娘,冬日裏玩什麽?冰嬉嗎?”


    “對,每年冬至日是幾大城的冰嬉日,會有各種比賽,老人孩子,男人女人都能參加,獎品豐厚,你若是想出風頭,為夫替你贏個頭名回來。”


    邵芸琅戳了下他的臉,“堂堂將軍為難百姓做什麽?去湊個熱鬧就是了,冰嬉我也喜歡,說不定我也能贏個頭名回來。”


    楊鉞抓住她的手啃了一口,笑著說:“那等明年咱們夫妻聯手,一


    起去參賽!”


    “行!”


    “來,喝粥,溫度剛好,廚房也沒什麽食材,隨便做做,中午想吃什麽?”


    喂飯這種事有一就有二,邵芸琅也不害羞了,隻是問他:“你不用回軍營?”


    “晚上回,再陪你一天。”


    等邵芸琅吃完,楊鉞給她重新上藥,軍營的凍瘡膏十分有用,邵芸琅的手腳明顯好多了。


    “凍瘡一定要好好護理,否則到最後化膿潰爛,那才受罪,而且以後每年都會複發,軍營裏不少南方來投軍的士兵,每到冬日最難熬的就是長凍瘡。”


    “襖子夠厚嗎?朝廷年年克扣軍餉軍需,將士們都不容易。”


    “太後娘娘果然是最了解朝廷的,其他時候不說,這兩年朝廷對東北三軍的軍餉軍需是發放最到位的,當然,賣的是我的麵子。


    但即使這樣,還是遠遠不夠,隻能自己想辦法了。”


    “景泰五年,兵部尚書提出過屯田製,讓各軍營自己補足軍糧缺口,雖然推行時遭受了巨大的阻力,但效果也是顯著的。


    屯田製最大的好處是,讓軍民一心,共同耕種,互幫互助,一旦要打起仗來,也容易調動民夫。”


    “方法是好方法,但也要看各地如何執行,做好了,軍民雙方得利,做的不好,士兵們出了力又得不到多少糧,還耽誤了操練,百姓們出了力也分不到足夠的糧食,還無力反抗,最終的結果隻會適得其反。”


    邵芸琅分析說:“屯田製自古


    就有,借鑒從前的得失,朝廷可以做出調整。


    比如說,開荒出來的收成全歸軍營所有,官府不參與分成,官府提供的土地可以適當分成,如此一來是否能避免一些麻煩?”


    “那就得看當地官府是否公正廉明了。”楊鉞正經求教問:“若我想讓朝廷通過這個屯田製,該如何的申請?”


    “你?你若敢提一個字,一頂私自屯田、意圖養兵造反的帽子就扣你頭上了,這件事你不僅不能提,還要持反對意見。”


    “那誰提合適?”


    “自然要找個平日與你不對付的,最好是是六部主官,官位太小,提出的意見不會被采納。”


    “縱觀滿朝文武,與我楊鉞不和的太多了,可麵上與我不和,私底下與我一條心的一個也沒有啊。”


    “我有個好人選。”


    “誰?”


    “徐衍。”


    楊鉞忍不住嘲諷道:“他如今隻是個五品郎中,他算什麽六部主官?他入朝才短短三年,有這麽大的能耐嗎?”


    他心裏想:邵芸琅這一路又是和徐衍同路,又是幫他的,別是上輩子的緣分還沒斷吧?


    明明是兩個不同立場的人,可他們之間的默契卻也是旁人比不上的。


    邵芸琅不知他心中所想,更不知道他已經問明了這一路發生的事情,中肯地分析:“徐衍是新人沒錯,但他是戶部郎中,管著錢糧,有提這個的立場。”


    “可我與他並無齷蹉。”


    “這個要有也簡單。”徐衍對她的心思


    很明顯,楊鉞如果知道這一點,就不會如此淡然了。


    第425章 無法反駁


    楊鉞腦中閃過一個念頭,趁機問:“我們的婚期定在明年五月初五,可好?”


    “五月初五?你故意的?你想用這個來激怒徐衍?”


    楊鉞笑眯眯地點頭,多正當的理由啊。


    “可是你怎麽知道他會因為這件事而動怒?他和謝淵關係是不錯,可這件事與他無關吧?”


    “他不僅是謝淵的好友,他還是謝老太爺的學生,就算隻做表麵樣子,他也會對此提出異議的。”


    “然後呢?”


    楊鉞摩拳擦掌,笑得一臉奸詐,“然後我就有理由光明正大的揍他一頓了。”


    這樣可不就結仇了?


    邵芸琅竟無法反駁。


    “你也沒機會回京城。”


    “這種事無需本將軍親自出馬,自然有人代勞的,你就等著看吧,不過我將他打了,還怎麽讓他提出屯田製的政策?”


    “你那麽聰明,自己想辦法就是了,而且這件事也不是一年半載就能成的,朝廷商議出對策與細節也需要時間。”


    楊鉞覺得也對,上輩子他到死也沒實行這個政策,還是邵芸琅執政後才頒布的,效果隻能算一般。


    緩一兩年,正好讓他仔細想想,該怎麽做才能將屯田製做到最好。


    士兵們每日操練已經怨聲載道,這兩年,東北軍整體素質提升了許多,楊鉞又是個會來事的,每個月一大比,一旬一小比,將士們積極性都很高。


    但人都是容易驕傲和懈怠的,尤其是在多年沒有戰事的和平時期,屯田製就能很好


    地消耗掉士兵多餘的精力。


    這些士兵在入伍前大多數也是農戶,讓他們種田也隻是回到本職。


    更重要的是,等將來他們到了年紀退伍回老家,還能重新撿起種田的本事,不至於連耕種都忘了。


    一舉多得。


    楊鉞坐不住了,想立即就去圈地開荒。


    北邊不缺地,缺的是人,這邊因為常年征戰人口不多,想開荒有足夠的土地。


    如果再往北,土地肥沃,種的稻米比江南還好,可惜那裏如今是東遼的地盤。


    他拉著邵芸琅去書房,畫出一幅附近簡易的地圖,避開城鎮,將荒地做了個記號。


    “如果要屯田,我們應該開荒哪塊地好?”


    “這都還沒影的事兒,你怎麽現在就開始想了?朝廷如果沒通過,你想了也是白想。”


    “皇帝隻要不傻就能知道這是對國庫有利的事,而且朝中已經有大臣提議縮減各地軍費開支,精簡駐軍人數,無非是因為財政負擔過重而已。”


    邵芸琅翻了個白眼,實事求是地說:“無論哪朝哪代,軍隊都是國泰民安的保障,就算掏空國庫也要養著,精簡人員,那也要想著提高精兵數量,那投入又是一大筆。”


    “果然是懂朝政的,可惜朝廷上的那些庸官比你還不如。”


    邵芸琅冷哼一聲:“他們不是不懂,他們隻是不想讓武將的權利越過自己而已。


    和平時期重文輕武是不可避免的,大慶發展到如今,也算到了國泰民安的盛世了


    你以為他們為什麽針對你?”


    楊鉞不是什麽都不懂的小白,楊家兄弟多,如今除了二哥身體抱恙不能在朝中任職,三哥意誌消沉不肯受職,其他幾兄弟都身居要職。


    楊家的權勢確實過大了,這一點楊鉞自己也很清楚。


    但他沒權利要求兄長們為了他讓路,而且皇帝此時極其信任楊家,若是兄長們個個推辭授官,皇帝心中不知會作何感想。


    但楊家要想長久地傳承下去,如今的局麵是一定要改變的。


    一隻手覆在他額頭上,替他抹平額頭的皺紋。


    “年紀輕輕愁什麽呢?還有比上輩子更難的時候嗎?”


    楊鉞握住她的手貼在臉頰上,“也對,再難也沒那個時候難,能保住一家人的性命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所以沒什麽好擔心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無非是戰勝一道又一道的難關而已。”


    “如果有一天,你受楊家連累……”楊鉞閉上眼睛輕聲說:“那我就給你寫休書,放你自由。”


    邵芸琅抽出自己的手,用力在他腦袋上拍了一巴掌,“我邵芸琅隻接受當寡婦,不接受當下堂婦!收起你那自以為是的念頭!”


    “如果我們有孩子呢,為了孩子你可以活下去嗎?”


    “你……還真是會掃興!既然將來可能被休,那不如不要成親,做一對奸夫淫婦,反正最終我都要自己過。”


    楊鉞被她的想法震驚到了,或許是因為上輩子被人戴了綠帽,楊


    鉞對忠誠十分看重。


    他和邵芸琅是要做光明正大的夫妻的,當然不能偷情。


    “你想都別想,我就喜歡他們羨慕我娶了個好媳婦的眼神,也喜歡聽他們喊你楊六夫人。”


    邵芸琅點了點他的臉頰,“那你就少想些沒用的,將來會如何誰都不知道了,未知才是最有意思的,就算真到了那一天,一家人在一起,便是下地獄也是不怕的。”


    楊鉞心中澎湃,忍不住捧住她的臉用力吻下去,他上輩子如果能和家人一起死在戰場上,那也不會有遺憾吧。


    “對了,楊老伯還在京城舍不得離開?”邵芸琅離開姑蘇時,楊振天都還未回來,算算日子,他去京城已經大半年了。


    “不是他舍不得走,是我祖母舍不得他離開。”


    “你那院子還未修完?”


    楊鉞忍不住笑了起來,“等你回京城就能看到了,他們可不是給咱們修了個院子,而是直接建了一座宅子,就在楊府邊上,獨門獨院,每個兩三年怎麽可能修得完。”


    邵芸琅驚訝地問:“祖母能肯讓你單獨住?”


    “她怎麽會不肯?反正咱們回去了還照樣住府裏,那宅子也不知道最後便宜了誰。”


    “府裏的人會越來越多,楊府雖大,但也有住不下的時候,現在擴建也有先見之明。”


    楊鉞盯了她的肚子一眼,已經開始想象邵芸琅大著肚子,渾身散發著母性光輝的模樣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庶女嫡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木南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木南喬並收藏庶女嫡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