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芸琅把禮還給她,“董姨娘,事情我會讓人去核實,若如你所說,那也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都是自家人,不用這個。”


    “這東西是送給姑爺的,慶賀他凱旋,普通的東西也拿不出手,二姑奶奶看一眼,若他不喜歡,我就帶回去。”


    董姨娘打開禮盒,裏麵是一座玉馬,馬上配金鞍,毛發根根生動,若愛馬之人見到了確實很難挪開眼。


    “這東西……哪來的?”邵芸琅覺得眼熟,似曾相識。


    董姨娘以為她心動了,介紹說:“這是我娘家從南邊尋回來的,花了不少功夫


    這是上等的和田玉,通體白淨透亮,最難得的是,馬脖子和馬尾巴上透著棕紅,就像天生的鬃毛,金鞍倒不值什麽若是你們不喜歡,也可以去了。”


    邵芸琅一時也想不起來在哪見過,就先收下了,董家想搭上楊家這條路,也不可能隻靠一匹玉馬。


    第541章 判決


    邵宛妍看到生母與邵芸琅在說悄悄話,還把一個明顯貴重的禮盒遞給她,心中有些不愉快。


    連她母親都要巴結邵芸琅了嗎?


    想到出發前丈夫和婆婆交代的事情,她重重咬了下嘴唇,她也要像他們一樣去討好她,求她嗎?


    她剛邁出一步,就聽見三老爺在身後喊她:“宛妍。”


    三老爺打量著女兒,朝她堅定地搖搖頭,雖然不知道她要做什麽,但三老爺不想看到那局麵。


    邵宛妍跺了一下腳,轉身跑出了園子。


    邵芸琅和董姨娘也看到了這一幕,除了一聲歎息,董姨娘並未多說什麽。


    邵芸琅好奇地問:“四妹妹在夫家過得不如意?董姨娘應該有能力幫她的吧?”


    董姨娘無奈地笑道:“有些事情是她必須經曆的,否則她永遠長不大。”


    邵芸琅見她心中有數,也就不問了,邵宛妍的情況和邵宛茹的不同,她想幫也幫不了。


    回去的路上,邵芸琅把那匹玉馬給楊鉞,說了董家的事情,以及通關處的弊端。


    玉馬很漂亮,但楊鉞還不放在眼裏,觀賞後就隨意丟在一旁,思考起了這件事,“我會派人去密查,董家敢來找我們求助,說明他們知道事情不大,否則就不敢隻通過董姨娘來找你。”


    “對,或許這次真的隻是一些不太重要的貨物,但難保次次都是這些。”邵芸琅和董家沒交情,如果董家走私的東西不是這些,她也不會幫的。


    楊鉞牽住她的


    手,在她手心裏撓了撓,“這件事交給我處理,你過幾日回她,讓他們耐心等待。”


    他把邵芸琅拉到懷裏坐好,聞著她身上熟悉的味道,問她:“你答應邵子瑜什麽了?梁氏居然沒找你求情?”


    “她不敢,她知道我最恨的人就是她和邵承德,她來求我隻會適得其反。”


    “你當初要讓邵承德回不了京城,如今他是回來了,不過看樣子以後也不能出來惡心你了,你可以決定他的生死。”


    “不必,流放吧,越遠越好。”


    邵家人永遠不知道,決定邵承德命運的是他女兒的一句話。


    邵承德的案子沒什麽疑問,三司會審隻是走個過場,皇上要辦的人,誰都阻止不了,最後的判決是沒收貪墨所得,流放嶺南以南的瓊台島。


    沒有連累家人,這已經邵家齊全家之力運作的結果了,否則大房上下都得受牽連。


    梁氏隻傷心了幾日,之後重新振作起來,將邵承德的幾個妾全賣了,幾個庶子庶女被關進了沐園,過上了邵芸琅小時候的日子。


    惜琴被賣後想方設法通知了惜月,才被高價從人牙子手裏贖了回去,但邵家,她是再也回不去了。


    姐妹倆多年後重逢,悲喜交加,惜琴最擔心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在邵家過得不好。


    “惜月,你帶我去見夫人吧,我想求她幫我的孩子帶出來。”惜琴哀求道。


    “姐姐,那可是邵家的孩子,他們怎麽可能讓你帶出來?”越


    是高門大戶,越看重血脈。“那畢竟是邵家的小少爺,他們不會不管他的。”


    “不,你不知道,梁氏就是個瘋婆子,她……她肯定會折磨我的孩子的,我一定要把孩子帶出來,你帶我去見夫人,她最了解梁氏了,一定會幫我的。”


    惜月也覺得那麽小的孩子放在梁氏身邊不安全,答應帶她去見邵芸琅。


    不過最後邵芸琅卻沒同意,“我可以替你安排一二,但想把他接出來是不可能的。”


    惜琴崩潰地問:“為什麽?難道你不願意幫我……是了,我隻是一個奴婢,沒什麽能幫您的,可那也是您的弟弟啊。”


    邵芸琅無動於衷,淡淡地說:“先讓惜月給你找個住所,以後的事情你自己再做打算,我已經將你的戶籍改成了良民,你可以過自由的日子了。”


    乍一聽到這個好消息,惜琴愣了一下,“良民?可……可我一個人該如何生存?”


    惜月抱著她說:“姐姐,你還有呢。”


    惜琴低頭看著自己養尊處優的雙手,又看了眼惜月,“是了,你如今也是有錢人了,仆從環繞,比我好太多了。”


    “姐姐……”


    “可那畢竟是你家,哪有投靠妹夫家的?能找個庵堂了度餘生就知足了。”


    “你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沒人逼你。”邵芸琅不負責給她養老,也不想管她的後半生怎麽過。


    “我……對不起夫人,剛才是我僭越了,多謝夫人。”惜琴語無倫次,


    邵芸琅離開後,她坐在地上又哭又笑,一臉茫然。


    沒過幾日,聽說武侯將家裏的幾個孩子送到了邊關,準備讓他們在軍營裏長大,也好為家裏培養更多的人才。


    明眼人都知道,那都是邵承德的庶子,也都是棄子,將來能否成才就看他們自己的造化了。


    惜琴得知這個消息後反倒平靜了,是窩囊地在武侯府後院長大,還是去軍營裏磨礪著長大,她其實心裏知道該怎麽選。


    封賞大典在夏季的末尾舉行,不僅凱旋的將領們來了,就連各地的封疆大吏們也回京了,包括熹王。


    京城多年未有過這樣的熱鬧了。


    “走過路過都來喝一杯我們酒坊的凱旋酒,不要錢,慶祝咱們大慶的將士打了勝仗,這個月,我們酒坊的酒全都半價。”街上的商鋪趁機做起了宣傳。


    “老酒鬼,別拿你那幾斤破酒出來丟人現眼,客人們,都來看看我們家的布,新到的貨,有蜀地的有江南的,都是最時興的花樣,滿十兩銀送一方帕子,走過路過都別錯過……”


    “你個老摳門,十兩才送一方帕子,這也叫普天同慶?”


    “呸,你懂個屁,那帕子可是最上等的錦緞,繡著最精美的花樣,一方就要一兩。”


    兩個門對門的商鋪掌櫃,站在門口互相爭論,吸引了不少行人來圍觀,順便討了一口酒喝,或者順便扯幾尺好看的布回去。


    “王爺,您想去的那家酒樓已經關了,如今那


    裏是一座書肆。”引路的隨從怕王爺生氣,趕緊說:“不如咱們去天下第一樓吧,小人記得您最喜歡那裏的火炙熊掌。”


    第542章 主仆一場


    熹王沒有說話,他穿著便服帶著幾名侍衛走在京城的街道上,沒有明確的目的地,隻是漫無目的地走著。


    京城變化還是很大的,他與這裏闊別的不僅僅是一年,而是整整四年,從他被圈禁到離開,他都沒有機會好好看看這座城池。


    他喜歡的酒樓關了就關了吧,他的王府都換了一處,何況是一座酒樓呢?


    物是人非,他如今走在街上已經無人認出來了。


    轉個彎後,熹王看到迎麵走來一書生打扮的男子,一眼辨認出是滕安之,正猶豫著要不要上前相認,就見一人從鋪子裏跑出來,攬著滕安之的肩膀往前走。


    “那是……楊威?”楊三郎何時與滕安之關係這麽好了?


    隨從硬著頭皮說:“王爺,滕公子如今是小楊將軍的軍師,很受楊家器重。”


    “嗬,楊鉞的軍師啊……吃裏扒外的東西!”熹王此時完全忘記了當年自己對滕安之做過什麽,隻覺得他一早就背叛了自己。


    提起楊鉞,熹王什麽興致都沒有了,“不逛了,回府吧。”


    熹王一轉身,發現背後跟著的人,冷哼一聲,“老二也就這點本事了。”


    他回到王府,偌大的王府冷冷清清,府中的宮女太監全是皇後安排的,他帶來的人則被安排在了城外京畿營。


    這麽多眼線盯著他不夠,還要派人跟蹤,看來皇帝始終不放心他啊。


    當年要不是有人從中作梗,那個位置本該是屬於他的。


    該死的楊


    鉞!該死的楊家!


    他衝進書房,把院子裏的下人全趕了出去,隻留了自己人,抵著書房門低吼道:“本王不想再過這樣的日子了,走到哪都被人跟蹤監視,還有楊鉞,本王一定要讓他死!”


    新來的幕僚不了解往年的恩恩怨怨,不過也知道熹王要想成事,最先要解決掉的就是手握兵權的楊家和邵家。


    邵家大老爺被流放,邵家再忠心心裏也有了疙瘩,唯有楊家是最大的障礙。


    “王爺,您花了那麽大的代價慫恿朝臣離間皇帝和楊鉞的關係,還以為楊鉞會被皇上猜忌,沒想到皇上會對他如此信任。”


    “信任嗎,倒也不至於……皇帝的心思誰猜得準呢,沒準他隻是不想過河拆橋呢,畢竟當初是楊鉞助他登上了皇位。”


    幕僚急於表現自己,給主子出了個主意,“王爺,其實咱們的力用錯了方向,急於離間皇上對楊家的態度,光勸誡是沒用的,得反著來。”


    “如何反著來?”


    “咱們得誇!使勁誇!將楊家的功勞誇大數倍地誇,誇到皇上聽膩了為止,朝臣都針對楊家,皇上也就放心了,但假如滿朝文武都向著楊家,您覺得皇上心裏能高興嗎?”


    熹王也是從小接受帝王教育的,自然明白這一點,臉上露出一點笑容。


    不過沒得意多久,他就為難住了,“可是咱們的人脈用盡了,誰還會肯替本王賣命?”


    熹王煩躁地在屋裏走來走去,他的錢財


    並不多,封地不過是一塊貧窮落後的地方,收上來的供奉還不夠他過上好日子的,更別說收買朝廷大臣。


    若不是他從前還掌握著一些大臣的罪證,想指使他們幹活可不容易。


    “王爺,我覺得您這次沒必要威逼利誘,朝中那麽多眼紅楊家的大臣,隻要有人牽個頭,事情很容易辦成的。”


    熹王默默在心裏過了一遍名單,寫了一封信交給隨從,“等天黑了偷偷送到嶽次輔府上,走側門,就說你姓丁。”


    “是。”


    “如果嶽大人肯牽頭,那朝堂上小半數的官員都會願意說上一句話的,都是讚美的話,楊家難道還能找他們麻煩不成?”


    “清水煮青蛙,還是太慢了,就沒別的方法能早點報了這個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庶女嫡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木南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木南喬並收藏庶女嫡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