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出是誰最先提出來的嗎?”
“已經查不出了,據說當時是在某家的酒席上,不知誰起了頭,赴宴的都是鄰裏或親朋,一呼百應,後來參與的人越來越多,從湊錢到建好總共才用了一個月的時間。”
也是因為效率太高,軍營這邊得到消息就晚了。
更可怕的是,許多人根本不以為然,覺得是件好事。
甚至有將領夜郎自大,想效仿將軍,在民間作威作福,連官府都不放在眼裏。
這種情況在北六州越來越普遍,甚至有人傳,軍府的利益高於一切,從此以後,北六州一切都以軍事為主。
楊鉞的初衷可不是這個。
“隻有一處?”邵芸琅懷疑有人在背後搞事情,但從某方麵來說,這是好事,對楊鉞的名聲有利。
宋七剛知道這個消息就跑回來了,還沒來得及去查,“屬下這就讓人在六個州府範圍內全都查一遍,此事該如
何處置?”
“建好的廟宇不用拆了,雕像也無關緊要,讓人去雕刻同等大小的關公像,將廟宇改成關公廟。”
“民眾怕是不答應。”
“不急,先把關公像雕好了再說,暫時保密,不要讓太多人知道。”
宋七不知道她要做什麽,但有方案就好,而且他覺得在夫人眼中,這並不是解決不了的大事,這樣他就安心了。
將軍說過,一切聽夫人的就對了,少自作主張。
楊鉞這次帶人去關外圈地去了,西涼兵席卷了大草原後,滅了不少小部落,還有些往北遷移了,空出了一大片豐美的草原。
楊鉞圈出了三塊地盤用來養馬,這些日子都在草原上馴服野馬。
楊鉞是愛馬之人,看到成群的駿馬幾乎挪不開眼,連續幾日不眠不休追著馬群跑,抓來了上白匹上等好馬。
等他帶人回軍營,第一批征召的兵丁也入營了,正等著定級。
按照楊鉞定下的標準,隻有達到第一梯隊標準的才有資格定甲等,這些從軍戶家中被推過來的人很少能達到這個標準。
甚至,他們許多是家裏身體素質最差的那個兒子,種地不行,這才被推出來入軍營參軍。
雖然他們大多數都要回鄉種田,但也要安排鍛煉,或許能改善他們的體質。
就算不行,家裏少一個隻會吃不會幹活的,能大大減輕負擔。
因此,雖然第一批兵丁已經到位,可質量實在太差,最後真正被選中的也隻有十
萬人,足足淘汰了一半。
第564章 喜訊
這些被淘汰的男丁,楊鉞從中挑出幾個識文斷字的充入軍府做個整理文書的小吏,還有些有手藝的匠人,也被挑出來分配到了各處。
到處都缺人,官府也時常將招人的告示貼滿大街小巷,北六州迎來了戰後複蘇的建設熱潮中。
邵芸琅帶著人出去走了幾次,聽到了比給楊鉞建廟立碑更誇張的行徑,有個村莊,因為恰巧避開了戰火,全村人都活了下來。
不知是誰說起,當初西涼兵到了隔壁村,正好被楊鉞帶兵剿滅了,所以才讓他們免於戰火。
為了感謝楊將軍的救命之恩,全村百姓都改了姓,就連村子的名字也改成了楊家村,民戶改軍戶時,這個村子所有的成年男丁都報名參軍了。
而類似於這樣的事情在北六州不少見,有些是從前就有的,有些是現在才發生的,如果匯總起來,就相當駭人了。
害死名將最好的利器是什麽?是百姓的愛戴和皇帝的疑心。
疑能生鬼,功高震主,尤其當這皇帝還是名將扶持起來的時候。
“夫人,屬下查清楚了,有人故意在民間傳頌將軍的英雄事跡,各種版本的故事已經傳了半個月了,這些是話本,百姓開始傳,將軍是武神轉世,之前的將軍廟也改成了武神廟。”
邵芸琅隻看那一本一本的故事封麵就知道內容寫的有多誇張,而這些東西現在很可能已經出現在了皇帝的麵前。
“夫人,要製止嗎?”宋七
隻等邵芸琅一聲令下,立即就能端了那些說書的茶館酒樓。
“無用,民眾已經接受了這樣的故事,把說書的抓了也停止不了故事的傳播。”
其實在改製初期,這樣的故事傳播是有利於軍府推行新製度的,也能讓百姓更主動積極參軍。
他們的對手從來不是百姓,而是朝堂上的那些對手,而主宰他們生死的也不是別人,而是帝王。
賭帝王的信任是不會有好結果的。
邵芸琅自己從那個階段過來,知道坐在皇位上有時候也是身不由己的。
而且消息太閉塞,當傳入耳中的全是一個人的罪行,那再堅定的心也會動搖。
邵芸琅對宋七說:“關公像抓緊時間刻,三天後我要用,還有,將軍的書房裏有一本他寫的傳記,是關於太祖的,你找人抄上幾份,拿去茶樓酒樓替換掉原先的本子,然後再通知官府,北六州混進了東遼的探子,令各州府加強守衛,州城隻進不出,待探子揪出來後再放行。”
宋七忙問:“需要幾日?”
邵芸琅默默計算時間,從京城到山海關最快的速度是三天,北六州全部戒嚴太久反而會遭人懷疑。
“暫定三日,三日後再開城門放行。”
宋七一一記下,安排人分頭行動,他知道要快,消息傳遞的太快了,他甚至不知道這件事是否已經傳遍了京城。
事實上,京城比北六州更早傳播了這些消息,朝堂上每日都有人拿此事做文章
但反常的是,眾人並非彈劾而是誇讚。
楊鉞儼然成為眾人口中的天之驕子,武神轉世,神一般的存在,是大慶的定海神針。
林皇後每每接見大臣們的家眷,聽到的也都是這樣的言論,尤其是年紀小的孩子,直接把武神二字掛在嘴邊,人人都向往長大後成為第二個楊鉞。
她甚至做夢夢到了楊家軍造反,楊鉞領兵占領了皇宮,邵芸琅鳳袍加上,居高臨下地俯視著她。
醒來後她久久不能平靜,或許她找到了自己厭惡邵芸琅的原因。
邵芸琅對人對事太沉穩了,總是一副勢在必得的表情,似乎一切事情都在她的掌控之下,自己明明是一國之母,在麵對她時卻總覺得矮了一截。
這一日,她與皇帝一同用膳,桌上如往常一樣隻擺著幾道簡單的菜色。
後宮的用度一直很節儉,皇上愛民如子,總怕自己做不好,因此向來節儉,後宮自然效仿。
隻是如今,林皇後看著這一桌並不精致的禦膳,想起傳聞中楊將軍為了博夫人一笑,從南方運送新鮮瓜果過去的消息,委屈地落下淚來。
她隻要一想到,自己竟然吃穿用度還比不上一個臣婦,心中甚是委屈。
“皇後怎麽了?”
皇後欲言又止,最後隻是擠出笑容說:“沒事,臣妾隻是眼睛進了沙子。”
這後宮哪來的沙子,而且人傷心的表情是藏不住的。
皇帝放下筷子,臉上露出愁容,“朕許久沒見你開
心地笑過了,可是後宮有人惹你不開心?”
“並非如此,皇上怎會這樣想,臣妾隻是……隻是在想一件事。”
皇後摸著肚子,她已經查出了身孕,因為時日尚短,尚未向外公開,甚至連皇上都不知情。
她本想選個好日子再公布,可是這些日子聽來的消息卻抵銷了她的喜悅,這是她懷的第一個孩子,也是皇上的第一個孩子,她本想普天同慶的。
“皇上,臣妾要告訴您一個好消息。”皇後握著皇帝的手放在自己的小腹上,“臣妾有喜了。”
皇帝怔愣住了,呆呆地問:“孩子?朕要有孩子了?何時的事,你……”
他突然激動起來,朝外喊道:“來人!快傳太醫!傳鄭太醫!”
皇後拉住他說:“皇上,臣妾昨日才讓鄭太醫看過,已經快兩個月了。”
皇帝高興地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盼了多年的孩子終於到來了,他一直因為沒有子嗣而缺少底氣,就連皇後也是如此。
“這下好了,朕有後了,皇後應該開心才是,怎麽反而落淚了?”
皇後瞥了一眼桌上的飯菜,捂著嘴說:“臣妾近日胃口不佳,並非是心情不好。”
一旁的女官笑著說:“恭喜皇上,這懷了身孕的女人普遍多愁善感,口味刁鑽,娘娘不是故意的。”
皇帝從小在宮廷長大,見過不少懷孕的妃嬪,對這些症狀也有所耳聞。
“那皇後想吃什麽,快去讓禦廚做!”
林皇後享受著皇
帝的嗬護與寵愛,這是與平日完全不同的感受。
第565章 不同的消息
“好,朕命人去尋來。”
皇後按住他說:“算了皇上,北地……臣妾是說,北六州如今情況特殊,那是鎮國公的地方,您貿然派人去要東西,怕給鎮國公添麻煩。”
皇帝不解,“不過是幾斤酸棗而已,怎會給楊鉞添麻煩?皇後多慮了,此等小事,派當地官府派人送來就是了。”
“皇上忘了,官府如今也已經聽命於將軍府了,他們正忙於推行新製度,這點小事不好麻煩他們,臣妾也就這下想吃酸棗,說不定明日就想吃別的了。”
道理雖然是這個道理,可那不過是一點酸棗,皇帝也是男人,怎麽可能連這點小事都滿足不了懷孕的妻子。
他心中有些不快,難道皇後以為他連這點小事都辦不好?還是連她都忌憚著楊鉞?
林皇後點到為止,後宮不得幹政,她說得越多反而越覺得像故意的。
她露出和藹的笑容,低頭看著小腹,“鎮國公也成親許久了,不知道他夫人懷孕了沒有,別說,他們夫妻都是天之驕子,生下來的孩子肯定格外優秀,要是能做個親家也不錯。”
皇帝皺了皺眉,這樣的想法他從未有過,一旦楊家成為外戚,他還敢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孩子嗎?
其他話他可能聽不進去,但有一句他是深信不疑的。
楊鉞很可靠,但他的孩子呢?楊家其他人呢?他的信任隻針對楊鉞一人,甚至就連邵氏,他也無法信任。
邵氏在他眼中是個強
大聰明的女子,她教養出來的孩子必然不凡,一旦有異心,許多事情就不一樣了。
皇帝的好心情也驟然降了下來,他安慰皇後道:“朕聽楊愛卿說過,邵氏的身體還未完全康複,不會那麽快有孩子的,而且孩子以後長成什麽樣也不一定,這些事情暫時不考慮。
“已經查不出了,據說當時是在某家的酒席上,不知誰起了頭,赴宴的都是鄰裏或親朋,一呼百應,後來參與的人越來越多,從湊錢到建好總共才用了一個月的時間。”
也是因為效率太高,軍營這邊得到消息就晚了。
更可怕的是,許多人根本不以為然,覺得是件好事。
甚至有將領夜郎自大,想效仿將軍,在民間作威作福,連官府都不放在眼裏。
這種情況在北六州越來越普遍,甚至有人傳,軍府的利益高於一切,從此以後,北六州一切都以軍事為主。
楊鉞的初衷可不是這個。
“隻有一處?”邵芸琅懷疑有人在背後搞事情,但從某方麵來說,這是好事,對楊鉞的名聲有利。
宋七剛知道這個消息就跑回來了,還沒來得及去查,“屬下這就讓人在六個州府範圍內全都查一遍,此事該如
何處置?”
“建好的廟宇不用拆了,雕像也無關緊要,讓人去雕刻同等大小的關公像,將廟宇改成關公廟。”
“民眾怕是不答應。”
“不急,先把關公像雕好了再說,暫時保密,不要讓太多人知道。”
宋七不知道她要做什麽,但有方案就好,而且他覺得在夫人眼中,這並不是解決不了的大事,這樣他就安心了。
將軍說過,一切聽夫人的就對了,少自作主張。
楊鉞這次帶人去關外圈地去了,西涼兵席卷了大草原後,滅了不少小部落,還有些往北遷移了,空出了一大片豐美的草原。
楊鉞圈出了三塊地盤用來養馬,這些日子都在草原上馴服野馬。
楊鉞是愛馬之人,看到成群的駿馬幾乎挪不開眼,連續幾日不眠不休追著馬群跑,抓來了上白匹上等好馬。
等他帶人回軍營,第一批征召的兵丁也入營了,正等著定級。
按照楊鉞定下的標準,隻有達到第一梯隊標準的才有資格定甲等,這些從軍戶家中被推過來的人很少能達到這個標準。
甚至,他們許多是家裏身體素質最差的那個兒子,種地不行,這才被推出來入軍營參軍。
雖然他們大多數都要回鄉種田,但也要安排鍛煉,或許能改善他們的體質。
就算不行,家裏少一個隻會吃不會幹活的,能大大減輕負擔。
因此,雖然第一批兵丁已經到位,可質量實在太差,最後真正被選中的也隻有十
萬人,足足淘汰了一半。
第564章 喜訊
這些被淘汰的男丁,楊鉞從中挑出幾個識文斷字的充入軍府做個整理文書的小吏,還有些有手藝的匠人,也被挑出來分配到了各處。
到處都缺人,官府也時常將招人的告示貼滿大街小巷,北六州迎來了戰後複蘇的建設熱潮中。
邵芸琅帶著人出去走了幾次,聽到了比給楊鉞建廟立碑更誇張的行徑,有個村莊,因為恰巧避開了戰火,全村人都活了下來。
不知是誰說起,當初西涼兵到了隔壁村,正好被楊鉞帶兵剿滅了,所以才讓他們免於戰火。
為了感謝楊將軍的救命之恩,全村百姓都改了姓,就連村子的名字也改成了楊家村,民戶改軍戶時,這個村子所有的成年男丁都報名參軍了。
而類似於這樣的事情在北六州不少見,有些是從前就有的,有些是現在才發生的,如果匯總起來,就相當駭人了。
害死名將最好的利器是什麽?是百姓的愛戴和皇帝的疑心。
疑能生鬼,功高震主,尤其當這皇帝還是名將扶持起來的時候。
“夫人,屬下查清楚了,有人故意在民間傳頌將軍的英雄事跡,各種版本的故事已經傳了半個月了,這些是話本,百姓開始傳,將軍是武神轉世,之前的將軍廟也改成了武神廟。”
邵芸琅隻看那一本一本的故事封麵就知道內容寫的有多誇張,而這些東西現在很可能已經出現在了皇帝的麵前。
“夫人,要製止嗎?”宋七
隻等邵芸琅一聲令下,立即就能端了那些說書的茶館酒樓。
“無用,民眾已經接受了這樣的故事,把說書的抓了也停止不了故事的傳播。”
其實在改製初期,這樣的故事傳播是有利於軍府推行新製度的,也能讓百姓更主動積極參軍。
他們的對手從來不是百姓,而是朝堂上的那些對手,而主宰他們生死的也不是別人,而是帝王。
賭帝王的信任是不會有好結果的。
邵芸琅自己從那個階段過來,知道坐在皇位上有時候也是身不由己的。
而且消息太閉塞,當傳入耳中的全是一個人的罪行,那再堅定的心也會動搖。
邵芸琅對宋七說:“關公像抓緊時間刻,三天後我要用,還有,將軍的書房裏有一本他寫的傳記,是關於太祖的,你找人抄上幾份,拿去茶樓酒樓替換掉原先的本子,然後再通知官府,北六州混進了東遼的探子,令各州府加強守衛,州城隻進不出,待探子揪出來後再放行。”
宋七忙問:“需要幾日?”
邵芸琅默默計算時間,從京城到山海關最快的速度是三天,北六州全部戒嚴太久反而會遭人懷疑。
“暫定三日,三日後再開城門放行。”
宋七一一記下,安排人分頭行動,他知道要快,消息傳遞的太快了,他甚至不知道這件事是否已經傳遍了京城。
事實上,京城比北六州更早傳播了這些消息,朝堂上每日都有人拿此事做文章
但反常的是,眾人並非彈劾而是誇讚。
楊鉞儼然成為眾人口中的天之驕子,武神轉世,神一般的存在,是大慶的定海神針。
林皇後每每接見大臣們的家眷,聽到的也都是這樣的言論,尤其是年紀小的孩子,直接把武神二字掛在嘴邊,人人都向往長大後成為第二個楊鉞。
她甚至做夢夢到了楊家軍造反,楊鉞領兵占領了皇宮,邵芸琅鳳袍加上,居高臨下地俯視著她。
醒來後她久久不能平靜,或許她找到了自己厭惡邵芸琅的原因。
邵芸琅對人對事太沉穩了,總是一副勢在必得的表情,似乎一切事情都在她的掌控之下,自己明明是一國之母,在麵對她時卻總覺得矮了一截。
這一日,她與皇帝一同用膳,桌上如往常一樣隻擺著幾道簡單的菜色。
後宮的用度一直很節儉,皇上愛民如子,總怕自己做不好,因此向來節儉,後宮自然效仿。
隻是如今,林皇後看著這一桌並不精致的禦膳,想起傳聞中楊將軍為了博夫人一笑,從南方運送新鮮瓜果過去的消息,委屈地落下淚來。
她隻要一想到,自己竟然吃穿用度還比不上一個臣婦,心中甚是委屈。
“皇後怎麽了?”
皇後欲言又止,最後隻是擠出笑容說:“沒事,臣妾隻是眼睛進了沙子。”
這後宮哪來的沙子,而且人傷心的表情是藏不住的。
皇帝放下筷子,臉上露出愁容,“朕許久沒見你開
心地笑過了,可是後宮有人惹你不開心?”
“並非如此,皇上怎會這樣想,臣妾隻是……隻是在想一件事。”
皇後摸著肚子,她已經查出了身孕,因為時日尚短,尚未向外公開,甚至連皇上都不知情。
她本想選個好日子再公布,可是這些日子聽來的消息卻抵銷了她的喜悅,這是她懷的第一個孩子,也是皇上的第一個孩子,她本想普天同慶的。
“皇上,臣妾要告訴您一個好消息。”皇後握著皇帝的手放在自己的小腹上,“臣妾有喜了。”
皇帝怔愣住了,呆呆地問:“孩子?朕要有孩子了?何時的事,你……”
他突然激動起來,朝外喊道:“來人!快傳太醫!傳鄭太醫!”
皇後拉住他說:“皇上,臣妾昨日才讓鄭太醫看過,已經快兩個月了。”
皇帝高興地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盼了多年的孩子終於到來了,他一直因為沒有子嗣而缺少底氣,就連皇後也是如此。
“這下好了,朕有後了,皇後應該開心才是,怎麽反而落淚了?”
皇後瞥了一眼桌上的飯菜,捂著嘴說:“臣妾近日胃口不佳,並非是心情不好。”
一旁的女官笑著說:“恭喜皇上,這懷了身孕的女人普遍多愁善感,口味刁鑽,娘娘不是故意的。”
皇帝從小在宮廷長大,見過不少懷孕的妃嬪,對這些症狀也有所耳聞。
“那皇後想吃什麽,快去讓禦廚做!”
林皇後享受著皇
帝的嗬護與寵愛,這是與平日完全不同的感受。
第565章 不同的消息
“好,朕命人去尋來。”
皇後按住他說:“算了皇上,北地……臣妾是說,北六州如今情況特殊,那是鎮國公的地方,您貿然派人去要東西,怕給鎮國公添麻煩。”
皇帝不解,“不過是幾斤酸棗而已,怎會給楊鉞添麻煩?皇後多慮了,此等小事,派當地官府派人送來就是了。”
“皇上忘了,官府如今也已經聽命於將軍府了,他們正忙於推行新製度,這點小事不好麻煩他們,臣妾也就這下想吃酸棗,說不定明日就想吃別的了。”
道理雖然是這個道理,可那不過是一點酸棗,皇帝也是男人,怎麽可能連這點小事都滿足不了懷孕的妻子。
他心中有些不快,難道皇後以為他連這點小事都辦不好?還是連她都忌憚著楊鉞?
林皇後點到為止,後宮不得幹政,她說得越多反而越覺得像故意的。
她露出和藹的笑容,低頭看著小腹,“鎮國公也成親許久了,不知道他夫人懷孕了沒有,別說,他們夫妻都是天之驕子,生下來的孩子肯定格外優秀,要是能做個親家也不錯。”
皇帝皺了皺眉,這樣的想法他從未有過,一旦楊家成為外戚,他還敢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孩子嗎?
其他話他可能聽不進去,但有一句他是深信不疑的。
楊鉞很可靠,但他的孩子呢?楊家其他人呢?他的信任隻針對楊鉞一人,甚至就連邵氏,他也無法信任。
邵氏在他眼中是個強
大聰明的女子,她教養出來的孩子必然不凡,一旦有異心,許多事情就不一樣了。
皇帝的好心情也驟然降了下來,他安慰皇後道:“朕聽楊愛卿說過,邵氏的身體還未完全康複,不會那麽快有孩子的,而且孩子以後長成什麽樣也不一定,這些事情暫時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