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要說:


    本來想嚐試一直更新6千字的,但是沒存稿加上上班忙,我又擔心趕稿導致文章質量下降,所以經過深思熟慮,我爭取保4日6,有存稿了就多更點,今天就先更三千,我捋一下文。


    然後我給大家發紅包吧,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


    對了,以後的更新我固定在23:30,星期天除外。


    第45章


    七月廿六是沈家往葉家過大禮的日子。


    所謂的過大禮就是下聘, 一般上來說,聘禮需在成親前一月或者半月送至哥兒(姑娘)家中,收到聘禮之後再擇婚期, 但是沈葉兩家著急, 又是說好了的不擔心反悔,便調反了順序,先挑吉日再下聘, 這也給了更多時間沈空青來準備。


    過大禮這日, 沈家至少要請兩位或四位女子親戚夥同媒人, 帶著聘金、禮金及聘禮去葉家。


    挑擔的人得是全福之人, 這是自古以來的規矩。


    本家的弟媳算不得數,李芳茹便從宗親這邊挑了四個嫂子幫忙挑擔。


    這日一早, 媒婆又再次領著人上門。


    從沈家去葉家的那條道上隔幾步就紮滿了人, 全都是來瞧熱鬧的。


    沈空青的聘禮備的多, 除卻用木托盤裝著的二十個、用紅布蓋一半露一半能瞧出是錁子外還有這幾個月時間李芳茹找了好幾家首飾鋪才定下的各種款式的金鐲六對與卷雲紋或是纏枝花紋的金簪十根, 另外就是聘禮四擔,全都是按照規矩給的雙數。


    關於首飾,若是姑娘一般備三金, 隻是哥兒不同,陳朝雖流行簪花抹粉卻也不興佩戴耳環, 因此能選的首飾有限, 給哥兒的大多是鐲子與簪子。


    這份禮可讓人看的眼熱,尤其沈空青還自己牽了一頭牛。


    金銀便也算了,家裏條件好的舍得給別人也不好說什麽, 但還給牛就真是把大家饞哭, 要知道一般人家想買一頭牛都難, 說到底還是沈家家大業大。


    大家便猜是沈申薑在縣城做生意掙到了錢, 去年才起了一座新房子今日就花重金給大兒子下聘。


    外人自然不清楚這份聘禮花的全是沈空青自己的俸祿。


    如若是一般士兵,一個月的俸祿就一兩銀子,比如杜遠誌,他把俸祿寄回家之後杜母和杜大哥花用了大部分所剩給他的就不多。


    但沈空青做了少將軍的隨從後俸祿也漲了,一開始是一兩五百文,後麵是少將軍自掏腰包補齊了二兩給他,沈空青在少將軍身邊待了三年多,寄回家之後李芳茹悉數都給收起來一分沒用自然就攢的多。


    花著兒子的俸祿給他娶夫郎,沈申薑夫婦心中還有愧呢。


    要知道女兒的嫁妝他們也給的厚,小兒子定親的錢大都也是他們掏的。


    算起來唯一給大兒子花的大概就是他房間新打的家具。


    葉家今日也請了長輩坐鎮,等眾人一出現便笑臉相迎。


    沈家這般重視他們葉家的哥兒,讓他們也臉上有光。


    進了葉家家門,挑來的擔子在院裏一字排開,媒婆掏了禮書出來,一條一條念聘禮上的東西。


    除了顯眼能看見的,比如二十個錁子、金首飾和牛之外,剩下的就是擔子裏的。


    村民好奇的也是這裏麵的東西。


    見沈空青跟他們備的是一樣的大家心裏才好受些。


    看,沈家再有錢也跳不出這個圈子,不過就是表麵看起來好些。


    隻是他們沒想到這是沈君遷跟沈空青一番分析後,擔心引起鄉親父老的意見才又循規循距的辦了。


    但不管如何,那三樣就已經將所有人都甩在後頭了。


    至於酒樓的地契沈空青也說到做到一並給了葉天冬,隻是沒往禮書上加,私底下當著雙方父母的麵給的。


    葉天冬不想收,但沈空青是為了讓葉石英夫婦放心,就勸著他收了。


    媒婆念了禮書,葉家也得有人核對,之後還有回禮,這些都是規矩,按照規矩走完就等著成親的日子了。


    而下聘之後沒幾日,沈空青就收到了沈零榆的家書。


    他和宋晗已經在回來的路上,不日就到南山村。


    沈空青知道他回來也高興,特意把弟弟房間打掃幹淨,被套拆去洗、被褥拿出來曬,就等著弟弟回來。


    八月初四,一輛不起眼的馬車從大路拐入小路穿過石碑駛入南山村。


    最終在沈家門前停下。


    一會之後,車簾子被挑起,馬車上下來一個儒雅俊秀的少年,他下了馬車之後不急著進門,而是原地站著伸出手,扶另外一人下來。


    這人相貌出眾下眼尾還有一顆紅痣,分明是個哥兒卻做武夫打扮,若是此刻有縣衙的人在,定認得出這就是縣令的小公子宋晗。


    宋晗搭著沈零榆的手下了馬車,吩咐趕車的車夫:“你回去告知父親,我先在南山村住一晚,明日你再來接我。”


    車夫是他們年初那會進京趕考從家裏帶去的人,清楚他們的關係。


    車夫幫著把車上的東西拿下來之後拱手作揖,架著馬車走了。


    沈零榆看著半年未見的大門,因著後日就是婚期,此時門上貼了雙喜字,掛好了紅綢布,就等著成親那日把紅燈籠掛上。


    一派喜氣吉祥。


    宋晗見他止步不前,打趣道:“沈大人如今是瞧不上這鄉野宅子了?”


    沈零榆側頭看了他一眼:“胡鬧。”


    宋晗聳聳肩,出聲喊道:“伯父伯母,我們回來了。”


    他開口打破僵持,沈零榆整了整自己的衣衫,讓自己看起來精神些。


    院門本就開著,要說沈零榆進自己家門根本就不用通報,是宋晗非整這一出。


    沈零榆與宋晗一前一後跨進院門,聽到聲音的眾人各從屋裏出來。


    一開始還以為是自己的幻覺,等真的見著人了,李芳茹當即紅了眼眶:“是我兩兒回來了。”


    沈零榆放下手裏的東西,在院子裏站著,朝她伸出手:“娘。”


    李芳茹走下來扶著他的雙手,將他看了看:“瘦了。”她又去看宋晗:“晗哥兒也消減不少。”


    “這一路被馬車晃得直發暈,可難受。”宋晗笑嘻嘻的:“等吃幾頓伯母做的飯菜就好啦。”


    “那是一定,回了家保管把你養胖。”


    沈零榆隻見著父母和祖父,唯獨沒看見沈空青,問道:“大哥呢?”


    李芳茹抹掉眼角因高興而溢出的眼淚,笑道:“他也不知你今日到家,閑著沒事做去後山坡那了,估摸著一會就回來,你要是等不及可去找他,順便帶晗哥兒逛逛。”


    “我就不去了,乏得很,想先歇會。”


    他是縣令家的小公子,從小就衣食無憂嬌養著長大,出門在外都有仆人跟著,這次為了趕回來參加沈空青的昏禮,他連貼身小廝都丟在後頭,隻跟沈零榆加緊步伐趕回南山村。


    沈零榆雖然是個讀書人可也是農戶家的孩子,打小就粗糙慣了,若非有一顆玲瓏心聰明腦,他也挨不上那探花的邊。


    一路風塵仆仆,宋晗現在就想洗個澡去去乏好好休息。


    李芳茹聞言便依著他道:“那咱不去,在家裏好好歇歇。”


    “好,我來幫您。”


    他來幫忙是幫不上什麽忙的,李芳茹也不敢奢求,但是見他不端著架子,她心裏頭也高興。


    兩個兒子雖然都是討了夫郎,可冬哥兒是她從小看著長大的,那情誼又不一樣。


    想當初縣令說要聯姻他們夫婦也忐忑。


    那可是縣令家的哥兒,士農工商他們排在最後,與對方結親擺明了就是高攀。


    但縱使高攀都好,夫婦倆都清楚這門親事可遇不可求,當即便問了兒子的意見,與他分析了利弊,不過兒子也不是個驕躁的人,他自己觀察一番後拿了意見,同意了親事。


    沈申薑夫婦一開始也擔心小公子驕縱,卻沒想到對方反而給了他們驚喜。


    宋晗不僅不驕縱,性子還活潑可愛,與旁的哥兒也不一樣,他愛武愛動,大大咧咧的,很得夫婦倆的喜愛。


    沈零榆見宋晗和娘去了廚房,自己拎著東西進客堂。


    沈申薑過來幫他,順便聊天:“這一路可還順利?”


    “順利,昏禮的事都安排好了?”


    “全都安排妥當了。”


    “祖父這些日子可安好?”


    跟在他們後頭的沈君遷笑著道:“我能有什麽事?能吃能喝能睡,你哥都說我喊一句村口都聽得見。”


    “祖父身體康健自是好,隻是孫兒遠在京城看不到摸不著的,心中肯定掛念,如今見祖父安好也放心。”


    “要說你就是比你哥會說話,這小子一回來就嫌棄我嗓門大。”


    沈零榆笑笑,若不是他清楚自家祖父的性子,知道他最偏愛沈空青,還真把這話聽進心裏:“那也一定是大哥許久不見您掛念。”


    沈君遷聽著笑了幾聲。


    進了家門就不急著去找沈空青,反正一會他會回來,沈零榆便坐下來陪父親和祖父說話。


    聊聊京城的事。


    “這次多虧少將軍相助,我們一群人到了京城之後水土不服身子鬧了病,幸得將軍府請了大夫一直妥帖照顧著這才化險為夷。”


    沈申薑一聽,不由後怕:“很嚴重?”


    沈零榆搖搖頭:“我好一些,倒是晗兒受了一番苦,也好在將軍府單獨置辦了院子給我們休息,也正因如此我才能如期去參加考試。”


    總之就是驚險。


    沈申薑現在聽著也不禁汗流。


    可來往書信眾多兒子卻一句沒提,不用想就知道他們是報喜不報憂。


    想想這要是因病錯失就又得等三年,雖然沈零榆年輕等得起,可三年之後又如何就很難說,真是多虧了少將軍啊。


    這個長生牌是一定要立的,香油錢也不能少。


    沈申薑就把少將軍還為沈空青置辦了產業的事告訴沈零榆。


    當時他們沒往信上說就是想等著他回來給他一個驚喜。


    結果沈零榆聽完卻擰起了眉頭。


    作者有話要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退休後被竹馬套路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兩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兩錢並收藏退休後被竹馬套路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