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空青出門前在隔牆那叫了兩聲沈澤蘭,但對方不在家, 他隻能自己下地。
出門那時再把糞箕帶上,一手拎著木盆, 一手牽著牛, 先去牛舍一趟。
關好了牛,沈空青就直接去後山坡了。
荒地上的莊稼也到了鬆土除草施肥的時候,於是沈空青在那見到了杜遠誌一家和曲蓮母女。
當然, 幾十畝地他們幾個也管不過來, 沈空青跟杜遠誌商量過, 忙不完就請人, 千萬不能把種下去的莊稼給耽擱了。
這事也一直是杜遠誌在安排,沈空青能幫的時候就幫,幫不上他就掏錢。
所以荒地除了他們還有別人。
這些雜活的工價並不高,一日也才八文,高的時候可能會有九文或者十文,雖然活輕鬆,可時間長,一日都得熬在地裏,掙得也全是辛苦錢。
但比起閑在家裏,有個八文收入大家也開心。
主要是幫沈空青兩人幹活是長久的,還不拖欠工錢,幾十畝地呢,需要的可不就是人手,等將來做完,每人到手裏的錢都有不少。
來幫忙的大多是夫郎或者婦人,家裏的漢子要麽忙自己地裏,要麽就去別的地方掙錢了。
這些活不用搬搬抬抬,請夫郎或者婦人反而好些,他們做事細致。
沈空青把糞箕放在田埂上,卷起褲腿下田。
藕田裏的水隻有淺淺一層,這樣比較利於挖藕,淤泥是濕的,手順著痕跡摸下去,就不會因為結塊了而拔不出藕。
沈空青本也不打算自己動手,冬兒也讓他請人,隻是明日就得送兩筐去縣城,他這一時之間也找不到人,就隻能下田了。
挖藕絕不是輕鬆活,淤泥的吸力很大,一不小心也會將藕掰斷,所以沈空青挖的很小心。
好在這幾個月家裏沒有放棄給他補身子,尤其是冬兒,人參燉雞是隔幾日就安排,偶爾還去醫館給他抓點調理身體的藥,養了幾個月不至於下會地又著涼。
臨近中秋節的天就算是白日也感覺到涼爽,山風順著山坡而下,往藕田這邊來,沈空青雙腿泡在淤泥裏,好在身上的夾衣他沒有換掉。
精心打理的蓮藕不負所望,藕節粗短壯實,單單一節都得有一斤重。
沈空青把挖出來的蓮藕放在木盆裏,擦了擦臉上溢出的汗水,雖然種地是很辛苦,可當收獲那一日,心就是滿的。
他挖藕的速度一開始並不快,是後邊漸漸上手了才快起來。
等他挖到滿滿一木盆,堆成小山放也放不下時,時間也到了午時,荒地上幹活的人開始往家走,一會吃了飯再過來。
秋日不似夏日那般炎熱,村民為了抓緊時間就會整日勞作,爭分奪秒的。
所以一會吃了飯差不多時候他們會直接來地裏。
曲蓮與沈澤蘭往家裏走的時候,看到田裏的沈空青,沈澤蘭喊道:“大哥。”
沈空青見她們收工回家,也清楚是到午時了,正好木盆也放不下,他就推著木盆往邊上走。
沈澤蘭邁過水渠下到田埂這幫他抬。
這次挖出的蓮藕不能洗水,得帶著泥送去縣城。
兩兄妹抬著上了田埂,沈空青又開始分裝。
蓮藕枝節凸出,若是不掰斷就不好放,但為了保鮮,沈空青也不會做這選擇。
將一節連著一節的蓮藕放好,沈空青讓沈澤蘭拿木盆先回去。
他下水渠去洗腳上的淤泥,正巧後邊的杜遠誌過來,見到他,說道:“大山今早才問起你。”
沈空青直起身子:“怎麽了?”
“恬姐有喜了,他要請咱兩吃飯。”
“那是好事。”沈空青從水渠上來:“什麽時候去?”
杜遠誌見到蓮藕就知道他明日又得去縣城,因為上次也是這樣的,兩日去一次:“擇日不如撞日,就今晚吧。”
沈空青應了下來。
他挑起糞箕與杜遠誌一邊說話一邊往村裏去。
進了村兩人才分開。
回到家,沈空青把帶著一層淤泥的蓮藕先放在院子的陰涼處,明日再一同裝車送去縣城。
下午,他依舊去地裏挖藕。
兩個竹筐其實不用很多蓮藕就能裝完,於是沈空青也不著急,他慢慢挖,累了就休息,同樣是幹活的,他還得一直彎著腰出力,但就是比荒地那邊的舒坦。
因著要去沈常山家吃飯,沈空青沒有忙活到很晚,下午也是挖了一擔蓮藕就回家了。
等到了酉時,沈空青才提著一小籃子雞蛋和一包紅糖,外加一隻雞去沈常山家。
雞蛋和紅糖是給方恬補身子的,至於雞是一會殺了大家一塊吃。
他與杜遠誌說好了這時候過來,所以他到門口那會杜遠誌已經在了。
“大山,大誌。”沈空青在門外聽到他們說話的聲音,進去之前先喊了聲。
他進去那會沈常山也出來接:“你幾時回來的?”
“巳時那會。”沈空青把東西給他:“這些是給恬姐的,雞一會殺了吃。”
“謝了。”沈常山沒有拒絕,而是笑容滿麵接了,要說方恬懷孕最高興的無非是他,可他與父母兄弟那邊鬧僵了,心裏的歡喜就隻能對沈空青和杜遠誌說,本來還有一個沈天雄,可沈天雄現在誰也不認得,他們心裏也難受。
沈常山讓沈空青進屋裏坐,他提著東西先去廚房。
進了客堂,方恬與杜遠誌都在。
見到沈空青,方恬起身給他倒茶。
“多謝。”沈空青在杜遠誌旁邊坐下,端起茶水飲了口。
沈常山條件擺在這,家裏能有口茶喝就不錯了,自然也不是像沈空青那樣是茶葉,而是茶碎。
一般村裏的農戶若是能趕上摘山裏的第一茬野茶,那還能過過嘴癮,否則就得去鎮上的茶葉鋪買這些碎茶。
沈空青把茶碎和茶水一塊咽下,杜遠誌問他:“榆小子回京了?”
沈空青點點頭。
“那他過年是趕不回了。”
“年底二柏的昏禮他也得缺席。”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家裏人都理解,畢竟沈零榆是遠在京城做官,這要是在縣城,那肯定是想回就能回。
“要我說這做官也不一定自由。”
方恬卻道:“別說是狀元榜眼,就算是個舉人,那也是無數學子的夢想了。”
舉人也是能做官的,杜遠誌點點頭:“這倒也是。”
方恬又道:“我也和大山說好了,兩人多辛苦辛苦,若是能生個漢子,將來也送他去上私塾,不求高中,可別再跟我們一樣就行。”
若是中了秀才將來還能免兵役,經沈常山這事,方恬無論如何也不會再讓他們的孩子上戰場。
沈空青道:“那你和大山商量商量,將來弄點小生意做做,來錢快。”他上過私塾,知道念書有多花錢,若是隻靠家裏的十多畝地,將來一年到晚的收成都得砸在束脩裏頭。
方恬也是有此打算的:“哪日冬哥兒要是回來,你跟他說一聲,我有些事想找他商量。”
“好。”
然後他就聽到門外傳來沈常山的腳步聲。
他的右腿不利索,走路的聲音不同,很好辨認。
沈常山出現在門口,喊方恬:“恬姐,鍋裏我生了火,你去看著,水開了叫我。”
“那你們聊,我先去忙。”方恬起身,向他們打完招呼就往廚房去。
沈常山走進來,夫妻二人擦肩而過時他還不放心地叮囑:“你坐著掌火就行,別的不用你來。”
自打昨日知道她有喜,沈常山就不準她幹這幹那,若是私底下她還能接受,見在他兄弟麵前也這樣,方恬就很不好意思了:“你聊你的,少操心我。”
“我不操心你我操心誰,記著我的話。”
方恬沒理會他,徑直往廚房去了。
杜遠誌打趣道:“你幹脆把恬姐別你褲頭上,真是的,比大青跟冬哥兒還過分。”
沈空青:“我惹你了?”
“孤家寡人看不下去而已。”
沈常山坐回他原來的位置上:“你的婚事不也快了。”
六月份的時候杜遠誌也說了親,是東山村的姑娘,他家裏表舅牽的線,丫頭才十七歲,年底就要嫁給杜遠誌,知道這事的時候沈常山和沈空青還笑話他老牛吃嫩草,被他占了便宜。
說到小姑娘,杜遠誌臉上也有了笑:“我哪曉得我還有這福氣。”
沈常山對沈空青道:“如今你和冬哥兒也修成正果,加把勁,爭取明年生個大胖小子。”
“生娃呢,你以為是下蛋那麽容易?”沈空青對這兩人無語:“等冬兒想生了再說。”
“你就寵著他吧。”杜遠誌快要翻白眼了:“就冬哥兒黏你的那個勁,我看他不一定想早點生孩子。”
沈常山也奇怪:“冬哥兒咋那麽黏人?”他們是見過的,一會沒看見沈空青就要找,雖然在他們麵前不做什麽出格的事,可眼珠子都黏沈空青身上了。
沈空青道:“當著我的麵八卦我夫郎虧你倆幹得出來?”
杜遠誌嘿嘿笑道:“知道是你的寶,不說了成吧。”
三人就岔開話題聊別的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第51章
秋日早上多霧, 整個南山村都被籠罩在一層白白的霧氣中,黃牆青瓦若隱若現,時而傳來一聲狗吠或雞鳴, 端的是一派生機和諧。
越近中秋天便越冷, 沈空青穿著夾衣,將自己裹得嚴嚴實實。
他把牛車套好,準備運蓮藕去縣城。
約卯時末, 沈空青把裝著蓮藕的竹筐搬上馬車, 沈君遷忽然走出來, 對他道:“讓你娘帶些冬瓜條和鬆子仁回來。”
“要這東西作甚?”
沈君遷道:“做五仁月餅缺這兩樣。”
出門那時再把糞箕帶上,一手拎著木盆, 一手牽著牛, 先去牛舍一趟。
關好了牛,沈空青就直接去後山坡了。
荒地上的莊稼也到了鬆土除草施肥的時候,於是沈空青在那見到了杜遠誌一家和曲蓮母女。
當然, 幾十畝地他們幾個也管不過來, 沈空青跟杜遠誌商量過, 忙不完就請人, 千萬不能把種下去的莊稼給耽擱了。
這事也一直是杜遠誌在安排,沈空青能幫的時候就幫,幫不上他就掏錢。
所以荒地除了他們還有別人。
這些雜活的工價並不高,一日也才八文,高的時候可能會有九文或者十文,雖然活輕鬆,可時間長,一日都得熬在地裏,掙得也全是辛苦錢。
但比起閑在家裏,有個八文收入大家也開心。
主要是幫沈空青兩人幹活是長久的,還不拖欠工錢,幾十畝地呢,需要的可不就是人手,等將來做完,每人到手裏的錢都有不少。
來幫忙的大多是夫郎或者婦人,家裏的漢子要麽忙自己地裏,要麽就去別的地方掙錢了。
這些活不用搬搬抬抬,請夫郎或者婦人反而好些,他們做事細致。
沈空青把糞箕放在田埂上,卷起褲腿下田。
藕田裏的水隻有淺淺一層,這樣比較利於挖藕,淤泥是濕的,手順著痕跡摸下去,就不會因為結塊了而拔不出藕。
沈空青本也不打算自己動手,冬兒也讓他請人,隻是明日就得送兩筐去縣城,他這一時之間也找不到人,就隻能下田了。
挖藕絕不是輕鬆活,淤泥的吸力很大,一不小心也會將藕掰斷,所以沈空青挖的很小心。
好在這幾個月家裏沒有放棄給他補身子,尤其是冬兒,人參燉雞是隔幾日就安排,偶爾還去醫館給他抓點調理身體的藥,養了幾個月不至於下會地又著涼。
臨近中秋節的天就算是白日也感覺到涼爽,山風順著山坡而下,往藕田這邊來,沈空青雙腿泡在淤泥裏,好在身上的夾衣他沒有換掉。
精心打理的蓮藕不負所望,藕節粗短壯實,單單一節都得有一斤重。
沈空青把挖出來的蓮藕放在木盆裏,擦了擦臉上溢出的汗水,雖然種地是很辛苦,可當收獲那一日,心就是滿的。
他挖藕的速度一開始並不快,是後邊漸漸上手了才快起來。
等他挖到滿滿一木盆,堆成小山放也放不下時,時間也到了午時,荒地上幹活的人開始往家走,一會吃了飯再過來。
秋日不似夏日那般炎熱,村民為了抓緊時間就會整日勞作,爭分奪秒的。
所以一會吃了飯差不多時候他們會直接來地裏。
曲蓮與沈澤蘭往家裏走的時候,看到田裏的沈空青,沈澤蘭喊道:“大哥。”
沈空青見她們收工回家,也清楚是到午時了,正好木盆也放不下,他就推著木盆往邊上走。
沈澤蘭邁過水渠下到田埂這幫他抬。
這次挖出的蓮藕不能洗水,得帶著泥送去縣城。
兩兄妹抬著上了田埂,沈空青又開始分裝。
蓮藕枝節凸出,若是不掰斷就不好放,但為了保鮮,沈空青也不會做這選擇。
將一節連著一節的蓮藕放好,沈空青讓沈澤蘭拿木盆先回去。
他下水渠去洗腳上的淤泥,正巧後邊的杜遠誌過來,見到他,說道:“大山今早才問起你。”
沈空青直起身子:“怎麽了?”
“恬姐有喜了,他要請咱兩吃飯。”
“那是好事。”沈空青從水渠上來:“什麽時候去?”
杜遠誌見到蓮藕就知道他明日又得去縣城,因為上次也是這樣的,兩日去一次:“擇日不如撞日,就今晚吧。”
沈空青應了下來。
他挑起糞箕與杜遠誌一邊說話一邊往村裏去。
進了村兩人才分開。
回到家,沈空青把帶著一層淤泥的蓮藕先放在院子的陰涼處,明日再一同裝車送去縣城。
下午,他依舊去地裏挖藕。
兩個竹筐其實不用很多蓮藕就能裝完,於是沈空青也不著急,他慢慢挖,累了就休息,同樣是幹活的,他還得一直彎著腰出力,但就是比荒地那邊的舒坦。
因著要去沈常山家吃飯,沈空青沒有忙活到很晚,下午也是挖了一擔蓮藕就回家了。
等到了酉時,沈空青才提著一小籃子雞蛋和一包紅糖,外加一隻雞去沈常山家。
雞蛋和紅糖是給方恬補身子的,至於雞是一會殺了大家一塊吃。
他與杜遠誌說好了這時候過來,所以他到門口那會杜遠誌已經在了。
“大山,大誌。”沈空青在門外聽到他們說話的聲音,進去之前先喊了聲。
他進去那會沈常山也出來接:“你幾時回來的?”
“巳時那會。”沈空青把東西給他:“這些是給恬姐的,雞一會殺了吃。”
“謝了。”沈常山沒有拒絕,而是笑容滿麵接了,要說方恬懷孕最高興的無非是他,可他與父母兄弟那邊鬧僵了,心裏的歡喜就隻能對沈空青和杜遠誌說,本來還有一個沈天雄,可沈天雄現在誰也不認得,他們心裏也難受。
沈常山讓沈空青進屋裏坐,他提著東西先去廚房。
進了客堂,方恬與杜遠誌都在。
見到沈空青,方恬起身給他倒茶。
“多謝。”沈空青在杜遠誌旁邊坐下,端起茶水飲了口。
沈常山條件擺在這,家裏能有口茶喝就不錯了,自然也不是像沈空青那樣是茶葉,而是茶碎。
一般村裏的農戶若是能趕上摘山裏的第一茬野茶,那還能過過嘴癮,否則就得去鎮上的茶葉鋪買這些碎茶。
沈空青把茶碎和茶水一塊咽下,杜遠誌問他:“榆小子回京了?”
沈空青點點頭。
“那他過年是趕不回了。”
“年底二柏的昏禮他也得缺席。”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家裏人都理解,畢竟沈零榆是遠在京城做官,這要是在縣城,那肯定是想回就能回。
“要我說這做官也不一定自由。”
方恬卻道:“別說是狀元榜眼,就算是個舉人,那也是無數學子的夢想了。”
舉人也是能做官的,杜遠誌點點頭:“這倒也是。”
方恬又道:“我也和大山說好了,兩人多辛苦辛苦,若是能生個漢子,將來也送他去上私塾,不求高中,可別再跟我們一樣就行。”
若是中了秀才將來還能免兵役,經沈常山這事,方恬無論如何也不會再讓他們的孩子上戰場。
沈空青道:“那你和大山商量商量,將來弄點小生意做做,來錢快。”他上過私塾,知道念書有多花錢,若是隻靠家裏的十多畝地,將來一年到晚的收成都得砸在束脩裏頭。
方恬也是有此打算的:“哪日冬哥兒要是回來,你跟他說一聲,我有些事想找他商量。”
“好。”
然後他就聽到門外傳來沈常山的腳步聲。
他的右腿不利索,走路的聲音不同,很好辨認。
沈常山出現在門口,喊方恬:“恬姐,鍋裏我生了火,你去看著,水開了叫我。”
“那你們聊,我先去忙。”方恬起身,向他們打完招呼就往廚房去。
沈常山走進來,夫妻二人擦肩而過時他還不放心地叮囑:“你坐著掌火就行,別的不用你來。”
自打昨日知道她有喜,沈常山就不準她幹這幹那,若是私底下她還能接受,見在他兄弟麵前也這樣,方恬就很不好意思了:“你聊你的,少操心我。”
“我不操心你我操心誰,記著我的話。”
方恬沒理會他,徑直往廚房去了。
杜遠誌打趣道:“你幹脆把恬姐別你褲頭上,真是的,比大青跟冬哥兒還過分。”
沈空青:“我惹你了?”
“孤家寡人看不下去而已。”
沈常山坐回他原來的位置上:“你的婚事不也快了。”
六月份的時候杜遠誌也說了親,是東山村的姑娘,他家裏表舅牽的線,丫頭才十七歲,年底就要嫁給杜遠誌,知道這事的時候沈常山和沈空青還笑話他老牛吃嫩草,被他占了便宜。
說到小姑娘,杜遠誌臉上也有了笑:“我哪曉得我還有這福氣。”
沈常山對沈空青道:“如今你和冬哥兒也修成正果,加把勁,爭取明年生個大胖小子。”
“生娃呢,你以為是下蛋那麽容易?”沈空青對這兩人無語:“等冬兒想生了再說。”
“你就寵著他吧。”杜遠誌快要翻白眼了:“就冬哥兒黏你的那個勁,我看他不一定想早點生孩子。”
沈常山也奇怪:“冬哥兒咋那麽黏人?”他們是見過的,一會沒看見沈空青就要找,雖然在他們麵前不做什麽出格的事,可眼珠子都黏沈空青身上了。
沈空青道:“當著我的麵八卦我夫郎虧你倆幹得出來?”
杜遠誌嘿嘿笑道:“知道是你的寶,不說了成吧。”
三人就岔開話題聊別的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第51章
秋日早上多霧, 整個南山村都被籠罩在一層白白的霧氣中,黃牆青瓦若隱若現,時而傳來一聲狗吠或雞鳴, 端的是一派生機和諧。
越近中秋天便越冷, 沈空青穿著夾衣,將自己裹得嚴嚴實實。
他把牛車套好,準備運蓮藕去縣城。
約卯時末, 沈空青把裝著蓮藕的竹筐搬上馬車, 沈君遷忽然走出來, 對他道:“讓你娘帶些冬瓜條和鬆子仁回來。”
“要這東西作甚?”
沈君遷道:“做五仁月餅缺這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