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屋抱了粥粥就不撒手。
原本沈君遷是在屋裏轉著撥浪鼓在哄粥粥,結果沈空青一回來就把孩子搶了。
沈君遷就把撥浪鼓放下,對他道:“昨晚粥粥沒看見你,哭的可厲害。”
沈空青看著被他逗出笑容的粥粥,喜愛地親了親他:“乖兒子。”
粥粥高興地揮著小手臂,仿佛知道是阿爹回來了。
晚上葉天冬從酒樓下工,一夥人吃了晚飯又各自回屋休息。
葉天冬洗漱進來,問在哄粥粥睡覺的沈空青:“都辦好了?”
“嗯,見到大誌了,他說他也種三畝。”
“那挺好。”葉天冬走過來,在床邊坐下:“等到了年底手頭寬鬆了,若是覺得八畝的棉花不夠,再問別人收買。”
實在是這會又剛置辦了糕點鋪,他囊中羞澀。
“好,糕點鋪怎樣?”
“我與劉師傅商量過,除了固定那幾個款式,每日還做些不同的糕點,一來可以讓客人換換口味,二來別人也猜不出我今日做什麽。”
這個法子好,本來縣城的糕點鋪經營許久,他們要競爭過別人已經不容易,那就隻能在手藝和款式上多花功夫。
粥粥眼皮子眨的緩慢,過了一會才在沈空青的注視下閉上眼睛睡去。
他剛睡著還不能立即就放到床上,容易驚醒,所以沈空青還抱著。
燭火跳躍,沈空青站著,垂下眼眸,與坐著的冬兒聊天:“劉師傅可是快回京了?”
葉天冬點點頭:“除了缺少材料不能製作的糕點,其它的他都教過我,待我學會他就會回京,而且他把方子也交給我了。”
沈空青一聽,歎道:“欠少將軍和郎主的是越來越多了。”
葉天冬晃了晃腳,說道:“你別擔心,有我跟你一塊還,等多掙點銀子,以後就能往邊疆送更多的棉花和糧食。”
他是真真的把夫夫一體說出做到。
有這樣一個人在他的身邊,沈空青確實覺得自己是修了八輩子的緣。
“好。”他想把粥粥放到床上,但是冬兒更快一步,掀開小床的被子:“今晚他自己睡。”
隻要做那事時冬兒就會讓粥粥自己睡。
沈空青彎著的腰一頓,還是聽話的把粥粥放到了小床上。
給他蓋好被子,落下床帳。
葉天冬也踢掉鞋子上床,一副迫不及待的模樣。
“...”
沈空青解開外衣帶子,脫了外衣和鞋子,也上了床榻。
才一進被窩,冬兒就鑽了過來。
可這回冬兒沒急著開餐,而是親了親沈空青的臉。
“哥哥,等粥粥長大一點,我們就去看望少將軍和郎主。”
沈空青看著他雀躍的臉,低聲道:“邊疆路遙,而且多風沙,你該不習慣。”
南方水鄉養出來的哥兒,受不了那酷烈的環境。
“有你在我不怕,而且隻是去看看郎主他們,又不是長久居住。”
沈空青覺得他是想一出是一出,說不定以後就把這提議忘了,就沒反駁他:“聽你的。”
葉天冬笑了笑。
半明半暗光線裏綻放的笑容,像是夜裏盛開的花。
這段時日他忙著糕點鋪的事,懷孕那會養出的肉又掉了一點,以前那昳麗的麵容又出現了。
沈空青看得目不轉睛。
葉天冬耳朵貼著他的胸口,聽著他的心跳,柔聲道:“哥哥,我愛你。”
沈空青的手搭上他的背,堅定不移地回應他的感情:“我也愛你。”
將來的日子還很長,也許會像冬兒對葉玉竹說的那樣,他們會去京城,也會去邊疆,在那些閑散不忙碌的日子,沈空青還會帶著冬兒與粥粥一同賞六月盛開的荷花,再嚐一嚐果園裏種的桃子和荔枝。
等到了秋日,沈空青還會給冬兒做藕粉,放上冬兒喜歡的桂花與蜂蜜,做成他愛吃的口味,再到年節,他會和冬兒一起給粥粥洗浴,換上新衣裳,收的壓歲錢給粥粥存私房,也會一起守夜,然後那時他還會給冬兒剝核桃和橘子。
隻要冬兒在他身邊,隻要他在冬兒身邊。
作者有話要說:
正文到這就完結啦,然後我會再寫幾個小番外,但是番外不定時掉落,大家不用守,等標了完結你們再來看。
另外下一篇預收:《壯受與美攻》這真的是暫定名,我不會這麽草率的,求收藏,文案戳專欄可見,等正式開文文名和文案都會改的。
謝謝大家,麽麽噠。
第78章 番外一·端午節
關於沈申薑夫婦的平安信一直到三月初才收到。
是縣衙的家仆送過來的。
應該是管家回了屏東縣, 然後縣令讓人送過來。
沈空青拆了信,上邊確實是沈零榆的字跡。
沈零榆的字頗有風骨,不像他這人, 反倒瀟灑飄逸。
他看了那麽多回沈零榆的信, 還不至於認錯。
沈空青細細看來。
沈零榆說爹娘二人等年底再一塊回屏東縣, 這意思就是,今年他會回南山村過年。
宋晗是去年初冬懷上的, 隻是沈零榆的家書先一步此消息回到,所以後邊才又托劉師傅送了一次信。
等宋晗出月子,正好是仲月, 那會他們回村時,孩子也有三四個月大了。
末尾又說多謝沈空青給的二百兩,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沈空青雖然沒去過京城, 但身邊有一位少將軍, 對那地方也有所了解。
二百兩在京城根本算不得什麽,京城揮金如土,城中貴子貴女隨便去外邊酒樓吃頓飯就得幾十上百兩。
他這樣說無非就是托詞, 但也的確是多謝沈空青的慷慨。
沈空青把信讀完就轉告了沈君遷。
老爺子聽說兒子兒媳安康也放心,至於他們說年底才回, 隻是歎了口氣沒說什麽。
若不是路途遙遠, 他其實也想去的。
他再疼沈空青都好, 沈零榆也是他的親孫子, 對他這個祖父也孝順尊重,手心手背都是肉,京城那麽遠, 他看不到摸不著, 怎可能不擔心?
但有兒子兒媳在, 小孫子身邊是爹娘和嶽母親自照料,確實比他這把老骨頭要中用。
他還是帶好他的大曾孫吧,省得給孩子們添麻煩。
等傍晚沈空青去接葉天冬,順便就把這事說了。
雖說冬兒如今是同葉玉竹一塊下工,但他接人也成了習慣,不親自去接不放心。
葉天冬這半個多月都忙著糕點鋪的事,整日團團轉的,若非家裏有沈空青、身邊有葉玉竹和劉師傅,他也吃不消。
這不,臉蛋都消瘦了些。
可把沈空青心疼壞了。
於是吃食也不省著,每日換著花樣給冬兒做好吃的。
他如今在家就帶帶粥粥做做飯,還有沈君遷幫著,隻要不是回村,他也不會很忙,有時間去搗鼓這些。
到了三月初八,就是粥粥滿三個月的日子,小家夥在阿爹阿父的精心喂養下,胖了不少。
原本就可愛,現在更加圓潤。
小孩子胖點好,有福氣,老爺子就喜歡圓滾滾的粥粥。
到了三月,春日便很快過去了。
入春之後酒樓的生意漸漸回轉,行商走販又開始新一年的謀生,使得酒樓也客進客出,每日都熱熱鬧鬧。
加上酒樓定期與人收買野物山珍,時常那些老爺們也在酒樓訂席宴客,因此酒樓的生意自開春來就每日上升。
到了四月,又是一年枇杷成熟時。
枝頭果實累累,青色襯著金黃,讓人看了便心生喜意。
杜遠誌載著摘好的、成熟的李子枇杷上縣城來,沈空青還幫忙去生果鋪售賣。
生果鋪隻有方恬和沈澤蘭在,客人多的時候忙不過來,所以沈空青會去看看。
傍晚收工,他提了一小籃子外皮破損的枇杷和李子去糕點鋪接葉天冬。
他每日來接人的時辰很固定,一般情況下他來了之後,葉天冬就會和葉玉竹清掃衛生關門。
今日他在生果鋪忙著,家裏隻有老爺子,擔心他忙不過來,所以沈空青就幫著收拾,好早點弄完回去。
他把小籃子擱在櫃台上,拿了掃帚去掃地。
至於盛放糕點的木架,則是葉玉竹負責打理。
等三人從糕點鋪出來,天將擦黑。
夏日日頭落山晚,可一旦天色將黑,那代表時辰也晚了。
三人走在青石街道上,葉玉竹走在前邊,葉天冬和沈空青後一步並肩走在一塊:“要不日後你別來接我了?有竹兒在,不會有事的。”
“不想我來接你?”
“不是。”葉天冬搖頭:“你每日去生果鋪忙到這時辰,祖父一個人在家帶著粥粥,我不放心。”
“嗯,明日起我早點來接你。”
原本沈君遷是在屋裏轉著撥浪鼓在哄粥粥,結果沈空青一回來就把孩子搶了。
沈君遷就把撥浪鼓放下,對他道:“昨晚粥粥沒看見你,哭的可厲害。”
沈空青看著被他逗出笑容的粥粥,喜愛地親了親他:“乖兒子。”
粥粥高興地揮著小手臂,仿佛知道是阿爹回來了。
晚上葉天冬從酒樓下工,一夥人吃了晚飯又各自回屋休息。
葉天冬洗漱進來,問在哄粥粥睡覺的沈空青:“都辦好了?”
“嗯,見到大誌了,他說他也種三畝。”
“那挺好。”葉天冬走過來,在床邊坐下:“等到了年底手頭寬鬆了,若是覺得八畝的棉花不夠,再問別人收買。”
實在是這會又剛置辦了糕點鋪,他囊中羞澀。
“好,糕點鋪怎樣?”
“我與劉師傅商量過,除了固定那幾個款式,每日還做些不同的糕點,一來可以讓客人換換口味,二來別人也猜不出我今日做什麽。”
這個法子好,本來縣城的糕點鋪經營許久,他們要競爭過別人已經不容易,那就隻能在手藝和款式上多花功夫。
粥粥眼皮子眨的緩慢,過了一會才在沈空青的注視下閉上眼睛睡去。
他剛睡著還不能立即就放到床上,容易驚醒,所以沈空青還抱著。
燭火跳躍,沈空青站著,垂下眼眸,與坐著的冬兒聊天:“劉師傅可是快回京了?”
葉天冬點點頭:“除了缺少材料不能製作的糕點,其它的他都教過我,待我學會他就會回京,而且他把方子也交給我了。”
沈空青一聽,歎道:“欠少將軍和郎主的是越來越多了。”
葉天冬晃了晃腳,說道:“你別擔心,有我跟你一塊還,等多掙點銀子,以後就能往邊疆送更多的棉花和糧食。”
他是真真的把夫夫一體說出做到。
有這樣一個人在他的身邊,沈空青確實覺得自己是修了八輩子的緣。
“好。”他想把粥粥放到床上,但是冬兒更快一步,掀開小床的被子:“今晚他自己睡。”
隻要做那事時冬兒就會讓粥粥自己睡。
沈空青彎著的腰一頓,還是聽話的把粥粥放到了小床上。
給他蓋好被子,落下床帳。
葉天冬也踢掉鞋子上床,一副迫不及待的模樣。
“...”
沈空青解開外衣帶子,脫了外衣和鞋子,也上了床榻。
才一進被窩,冬兒就鑽了過來。
可這回冬兒沒急著開餐,而是親了親沈空青的臉。
“哥哥,等粥粥長大一點,我們就去看望少將軍和郎主。”
沈空青看著他雀躍的臉,低聲道:“邊疆路遙,而且多風沙,你該不習慣。”
南方水鄉養出來的哥兒,受不了那酷烈的環境。
“有你在我不怕,而且隻是去看看郎主他們,又不是長久居住。”
沈空青覺得他是想一出是一出,說不定以後就把這提議忘了,就沒反駁他:“聽你的。”
葉天冬笑了笑。
半明半暗光線裏綻放的笑容,像是夜裏盛開的花。
這段時日他忙著糕點鋪的事,懷孕那會養出的肉又掉了一點,以前那昳麗的麵容又出現了。
沈空青看得目不轉睛。
葉天冬耳朵貼著他的胸口,聽著他的心跳,柔聲道:“哥哥,我愛你。”
沈空青的手搭上他的背,堅定不移地回應他的感情:“我也愛你。”
將來的日子還很長,也許會像冬兒對葉玉竹說的那樣,他們會去京城,也會去邊疆,在那些閑散不忙碌的日子,沈空青還會帶著冬兒與粥粥一同賞六月盛開的荷花,再嚐一嚐果園裏種的桃子和荔枝。
等到了秋日,沈空青還會給冬兒做藕粉,放上冬兒喜歡的桂花與蜂蜜,做成他愛吃的口味,再到年節,他會和冬兒一起給粥粥洗浴,換上新衣裳,收的壓歲錢給粥粥存私房,也會一起守夜,然後那時他還會給冬兒剝核桃和橘子。
隻要冬兒在他身邊,隻要他在冬兒身邊。
作者有話要說:
正文到這就完結啦,然後我會再寫幾個小番外,但是番外不定時掉落,大家不用守,等標了完結你們再來看。
另外下一篇預收:《壯受與美攻》這真的是暫定名,我不會這麽草率的,求收藏,文案戳專欄可見,等正式開文文名和文案都會改的。
謝謝大家,麽麽噠。
第78章 番外一·端午節
關於沈申薑夫婦的平安信一直到三月初才收到。
是縣衙的家仆送過來的。
應該是管家回了屏東縣, 然後縣令讓人送過來。
沈空青拆了信,上邊確實是沈零榆的字跡。
沈零榆的字頗有風骨,不像他這人, 反倒瀟灑飄逸。
他看了那麽多回沈零榆的信, 還不至於認錯。
沈空青細細看來。
沈零榆說爹娘二人等年底再一塊回屏東縣, 這意思就是,今年他會回南山村過年。
宋晗是去年初冬懷上的, 隻是沈零榆的家書先一步此消息回到,所以後邊才又托劉師傅送了一次信。
等宋晗出月子,正好是仲月, 那會他們回村時,孩子也有三四個月大了。
末尾又說多謝沈空青給的二百兩,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沈空青雖然沒去過京城, 但身邊有一位少將軍, 對那地方也有所了解。
二百兩在京城根本算不得什麽,京城揮金如土,城中貴子貴女隨便去外邊酒樓吃頓飯就得幾十上百兩。
他這樣說無非就是托詞, 但也的確是多謝沈空青的慷慨。
沈空青把信讀完就轉告了沈君遷。
老爺子聽說兒子兒媳安康也放心,至於他們說年底才回, 隻是歎了口氣沒說什麽。
若不是路途遙遠, 他其實也想去的。
他再疼沈空青都好, 沈零榆也是他的親孫子, 對他這個祖父也孝順尊重,手心手背都是肉,京城那麽遠, 他看不到摸不著, 怎可能不擔心?
但有兒子兒媳在, 小孫子身邊是爹娘和嶽母親自照料,確實比他這把老骨頭要中用。
他還是帶好他的大曾孫吧,省得給孩子們添麻煩。
等傍晚沈空青去接葉天冬,順便就把這事說了。
雖說冬兒如今是同葉玉竹一塊下工,但他接人也成了習慣,不親自去接不放心。
葉天冬這半個多月都忙著糕點鋪的事,整日團團轉的,若非家裏有沈空青、身邊有葉玉竹和劉師傅,他也吃不消。
這不,臉蛋都消瘦了些。
可把沈空青心疼壞了。
於是吃食也不省著,每日換著花樣給冬兒做好吃的。
他如今在家就帶帶粥粥做做飯,還有沈君遷幫著,隻要不是回村,他也不會很忙,有時間去搗鼓這些。
到了三月初八,就是粥粥滿三個月的日子,小家夥在阿爹阿父的精心喂養下,胖了不少。
原本就可愛,現在更加圓潤。
小孩子胖點好,有福氣,老爺子就喜歡圓滾滾的粥粥。
到了三月,春日便很快過去了。
入春之後酒樓的生意漸漸回轉,行商走販又開始新一年的謀生,使得酒樓也客進客出,每日都熱熱鬧鬧。
加上酒樓定期與人收買野物山珍,時常那些老爺們也在酒樓訂席宴客,因此酒樓的生意自開春來就每日上升。
到了四月,又是一年枇杷成熟時。
枝頭果實累累,青色襯著金黃,讓人看了便心生喜意。
杜遠誌載著摘好的、成熟的李子枇杷上縣城來,沈空青還幫忙去生果鋪售賣。
生果鋪隻有方恬和沈澤蘭在,客人多的時候忙不過來,所以沈空青會去看看。
傍晚收工,他提了一小籃子外皮破損的枇杷和李子去糕點鋪接葉天冬。
他每日來接人的時辰很固定,一般情況下他來了之後,葉天冬就會和葉玉竹清掃衛生關門。
今日他在生果鋪忙著,家裏隻有老爺子,擔心他忙不過來,所以沈空青就幫著收拾,好早點弄完回去。
他把小籃子擱在櫃台上,拿了掃帚去掃地。
至於盛放糕點的木架,則是葉玉竹負責打理。
等三人從糕點鋪出來,天將擦黑。
夏日日頭落山晚,可一旦天色將黑,那代表時辰也晚了。
三人走在青石街道上,葉玉竹走在前邊,葉天冬和沈空青後一步並肩走在一塊:“要不日後你別來接我了?有竹兒在,不會有事的。”
“不想我來接你?”
“不是。”葉天冬搖頭:“你每日去生果鋪忙到這時辰,祖父一個人在家帶著粥粥,我不放心。”
“嗯,明日起我早點來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