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車搖搖晃晃進了村,到了沈家門口,方恬與葉玉竹夫夫都是大包小包拎著回家。
而沈澤蘭也買了不少東西。
她興高采烈地跑進跑出搬進屋。
至於老爺子,一早就在村口下車了,而葉天冬則是抱粥粥回房了。
等沈空青把東西搬進屋,他就把牛趕去牛舍。
結果路上的時候正巧遇上陳秋香。
“大青。”
“娘。”
陳秋香正與相熟的婦人說著話,見到沈空青,話也不說了,跟婦人擺擺手後迎了上來:“剛到?”
“嗯,冬兒和粥粥在家,娘你去看看他們。”
“好好好。”
陳秋香連連應聲,她也數月未見哥兒與外孫,也十分想念。
腳步匆匆就往沈家去。
沈空青接著把牛關到牛舍。
回來時又遇上杜遠誌夫婦。
他們本就在村裏,會遇上也正常。
小嫂子月份漸大,肚子也顯懷了,走路挺著腰,杜遠誌在一旁小心嗬護著。
沈空青看著他,就想到了他當時嘲笑自己和沈常山的模樣。
當即嘖了聲。
兩人是在岔路口遇上的,杜遠誌剛從孫大夫那出來:“回來了。”
沈空青問:“去哪?”
杜遠誌道:“小妹身子有些不暢快,去了趟孫大夫那。”
這可不是小事:“可有大礙?”
“沒事,就是天氣熱,過幾日就好了。”
“你多弄些開胃的給小嫂子吃。”沈空青有經驗,傳授給他。
“嗯,有空上我家喝茶。”
“好,你忙吧。”
三人錯身分開。
到了家,沈空青還在門口就聽到陳秋香的笑聲,就沒進屋,而是去了曲蓮那邊。
他們是早上回來的,到家這會午飯還沒做,沈澤蘭把東西收拾好就進了廚房幫忙做午飯。
“大哥,你想吃麵還是喝粥?”
沈空青道:“我記得後院種了番茄,我去摘一點,一會做番茄炒蛋拌麵。”
“那我先煮麵。”
沈澤蘭說著就忙活起來。
夏日是蔬菜最豐富的季節,瓜果也多。
後院種了一壟西瓜也結了果,青綠色的外皮,怯生生地埋在藤蔓中。
圓滾滾一個,隻可惜還未到季節,還不能吃。
沈空青摘了十來顆又紅又大的番茄,從側門回去廚房,拿了三個出來,打了水洗幹淨,去找葉天冬。
“娘,冬兒,我進來了。”
房門開著,但沈空青在門口時還是先喊上一句。
進了屋,本該躺在床上的粥粥這會卻在陳秋香懷裏。
長輩思念外孫,沈空青能理解。
他拿著洗好的番茄過來:“給,填填肚子。”
“好漂亮。”
番茄的外皮紅的仿佛要滴出汁水,確實引人垂涎。
沈空青遞了一個給陳秋香。
陳秋香接過來,問他:“你爹娘在京城可還好?”
“上次回信無大礙,有老三照顧,想來出不了差錯。”他在葉天冬旁邊坐下。
陳秋香咬了口番茄,酸甜的口感在唇舌中綻開。
她嚼一嚼咽下,說道:“京城那麽遠,也不知茹姐習不習慣。”
沈空青笑道:“若是不習慣早就回來了。”
聞言陳秋香也笑了笑:“你們若是忙不過來盡管跟我說,我替你們照顧粥粥。”
沈空青隻是應下:“多謝娘。”
“跟我客氣什麽。”陳秋香笑罵。
沈空青坐不久,他就是來送番茄,把手頭上的吃完就得去廚房忙活。
他走之後,母子兩又接著聊。
聊到最後,陳秋香是在沈家吃的午飯。
家裏也隻有她一人,葉石英和葉文元要傍晚才回,在家也是隨便對付一口。
留在沈家,那是親家盛情難卻。
下午,葉天冬就在廚房幫著曲蓮裹粽子,沈空青帶著粥粥去串門。
他能去的地方也就是沈常山家。
沈圓比粥粥大半歲,已經是會爬的月份。
沈空青帶著粥粥上門那會,沈常山就在地上鋪了床破席子,讓沈圓在上頭爬,他在一邊守著。
“大山。”
沈常山聽到他的聲音,撐著凳子站起身:“在呢,進來吧。”
沈空青這才抱著粥粥進去,他聞到了粽子香,方恬應該是在廚房煮粽子。
“幾個月不見,圓圓都會爬了。”
沈常山笑道:“誰讓你在縣城待著都不回來,讓我看看粥粥。”
沈空青就把粥粥轉到他手裏。
兩人換著孩子帶。
沈常山抱著粥粥逗,沈空青就坐在席子上逗沈圓。
沈圓許是經常被沈常山背著下地的原因,皮膚稍顯黝黑,不似粥粥那樣白嫩。
沈空青道:“日頭那麽曬,你別老是帶著圓圓下地。”
“我都是早早出去,稍微一熱就回來了,孩子可不似我皮糙肉厚,隻是沒辦法,圓圓隨爹,長得就黑。”
“有你這麽說閨女的?”
“你看粥粥,這眉眼,跟冬哥兒如出一轍,白嫩白嫩的。”
對了,越長大粥粥的五官便越像冬兒。
“孩子好養,等到冬日就好了。”
沈圓坐在席子上,大大的眼睛看著眼前的俊叔叔。
沈常山看樂了,逗女兒:“嘿,可別看了,一會冬哥兒該打你屁屁。”
沈空青無奈道:“在孩子麵前也亂說。”
“我又沒說錯。”
沈空青搖搖頭。
托冬兒的福,誰都知道他黏他。
回去家裏也是閑著,沈空青就在沈常山家多坐了會。
結果就是方恬端著一碗熱乎乎的粽子過來招呼他。
下午吃了麵食,沈空青也不餓,但還是賞臉吃了一個。
隻是他離開的時候,方恬還熱情地給他提了七八個,要他帶回家吃。
沈空青拒絕來拒絕去也沒拒絕掉。
於是出來一趟,不僅吃了人家的粽子,還給打包帶走。
作者有話要說:
第79章 番外二·周歲宴
春去秋來, 眨眼便到了初秋。
到了這季節,穀雨期種下的棉花可以收成了。
采摘棉花的日子很重要,一定不能受到雨淋, 所以棉花將成熟時, 曲蓮整日去地裏盯著, 發現一旦可以采摘,馬上就喊在沈家做長工的幾人裹上白色棉布帽、戴上白色棉手衣, 身上披著棉布袋子去地裏摘棉花。
成熟之後、未經風雨的棉花潔白無瑕。
遠遠一片望去,朵朵棉花如白雲般綻放在枝頭。
而沈澤蘭也買了不少東西。
她興高采烈地跑進跑出搬進屋。
至於老爺子,一早就在村口下車了,而葉天冬則是抱粥粥回房了。
等沈空青把東西搬進屋,他就把牛趕去牛舍。
結果路上的時候正巧遇上陳秋香。
“大青。”
“娘。”
陳秋香正與相熟的婦人說著話,見到沈空青,話也不說了,跟婦人擺擺手後迎了上來:“剛到?”
“嗯,冬兒和粥粥在家,娘你去看看他們。”
“好好好。”
陳秋香連連應聲,她也數月未見哥兒與外孫,也十分想念。
腳步匆匆就往沈家去。
沈空青接著把牛關到牛舍。
回來時又遇上杜遠誌夫婦。
他們本就在村裏,會遇上也正常。
小嫂子月份漸大,肚子也顯懷了,走路挺著腰,杜遠誌在一旁小心嗬護著。
沈空青看著他,就想到了他當時嘲笑自己和沈常山的模樣。
當即嘖了聲。
兩人是在岔路口遇上的,杜遠誌剛從孫大夫那出來:“回來了。”
沈空青問:“去哪?”
杜遠誌道:“小妹身子有些不暢快,去了趟孫大夫那。”
這可不是小事:“可有大礙?”
“沒事,就是天氣熱,過幾日就好了。”
“你多弄些開胃的給小嫂子吃。”沈空青有經驗,傳授給他。
“嗯,有空上我家喝茶。”
“好,你忙吧。”
三人錯身分開。
到了家,沈空青還在門口就聽到陳秋香的笑聲,就沒進屋,而是去了曲蓮那邊。
他們是早上回來的,到家這會午飯還沒做,沈澤蘭把東西收拾好就進了廚房幫忙做午飯。
“大哥,你想吃麵還是喝粥?”
沈空青道:“我記得後院種了番茄,我去摘一點,一會做番茄炒蛋拌麵。”
“那我先煮麵。”
沈澤蘭說著就忙活起來。
夏日是蔬菜最豐富的季節,瓜果也多。
後院種了一壟西瓜也結了果,青綠色的外皮,怯生生地埋在藤蔓中。
圓滾滾一個,隻可惜還未到季節,還不能吃。
沈空青摘了十來顆又紅又大的番茄,從側門回去廚房,拿了三個出來,打了水洗幹淨,去找葉天冬。
“娘,冬兒,我進來了。”
房門開著,但沈空青在門口時還是先喊上一句。
進了屋,本該躺在床上的粥粥這會卻在陳秋香懷裏。
長輩思念外孫,沈空青能理解。
他拿著洗好的番茄過來:“給,填填肚子。”
“好漂亮。”
番茄的外皮紅的仿佛要滴出汁水,確實引人垂涎。
沈空青遞了一個給陳秋香。
陳秋香接過來,問他:“你爹娘在京城可還好?”
“上次回信無大礙,有老三照顧,想來出不了差錯。”他在葉天冬旁邊坐下。
陳秋香咬了口番茄,酸甜的口感在唇舌中綻開。
她嚼一嚼咽下,說道:“京城那麽遠,也不知茹姐習不習慣。”
沈空青笑道:“若是不習慣早就回來了。”
聞言陳秋香也笑了笑:“你們若是忙不過來盡管跟我說,我替你們照顧粥粥。”
沈空青隻是應下:“多謝娘。”
“跟我客氣什麽。”陳秋香笑罵。
沈空青坐不久,他就是來送番茄,把手頭上的吃完就得去廚房忙活。
他走之後,母子兩又接著聊。
聊到最後,陳秋香是在沈家吃的午飯。
家裏也隻有她一人,葉石英和葉文元要傍晚才回,在家也是隨便對付一口。
留在沈家,那是親家盛情難卻。
下午,葉天冬就在廚房幫著曲蓮裹粽子,沈空青帶著粥粥去串門。
他能去的地方也就是沈常山家。
沈圓比粥粥大半歲,已經是會爬的月份。
沈空青帶著粥粥上門那會,沈常山就在地上鋪了床破席子,讓沈圓在上頭爬,他在一邊守著。
“大山。”
沈常山聽到他的聲音,撐著凳子站起身:“在呢,進來吧。”
沈空青這才抱著粥粥進去,他聞到了粽子香,方恬應該是在廚房煮粽子。
“幾個月不見,圓圓都會爬了。”
沈常山笑道:“誰讓你在縣城待著都不回來,讓我看看粥粥。”
沈空青就把粥粥轉到他手裏。
兩人換著孩子帶。
沈常山抱著粥粥逗,沈空青就坐在席子上逗沈圓。
沈圓許是經常被沈常山背著下地的原因,皮膚稍顯黝黑,不似粥粥那樣白嫩。
沈空青道:“日頭那麽曬,你別老是帶著圓圓下地。”
“我都是早早出去,稍微一熱就回來了,孩子可不似我皮糙肉厚,隻是沒辦法,圓圓隨爹,長得就黑。”
“有你這麽說閨女的?”
“你看粥粥,這眉眼,跟冬哥兒如出一轍,白嫩白嫩的。”
對了,越長大粥粥的五官便越像冬兒。
“孩子好養,等到冬日就好了。”
沈圓坐在席子上,大大的眼睛看著眼前的俊叔叔。
沈常山看樂了,逗女兒:“嘿,可別看了,一會冬哥兒該打你屁屁。”
沈空青無奈道:“在孩子麵前也亂說。”
“我又沒說錯。”
沈空青搖搖頭。
托冬兒的福,誰都知道他黏他。
回去家裏也是閑著,沈空青就在沈常山家多坐了會。
結果就是方恬端著一碗熱乎乎的粽子過來招呼他。
下午吃了麵食,沈空青也不餓,但還是賞臉吃了一個。
隻是他離開的時候,方恬還熱情地給他提了七八個,要他帶回家吃。
沈空青拒絕來拒絕去也沒拒絕掉。
於是出來一趟,不僅吃了人家的粽子,還給打包帶走。
作者有話要說:
第79章 番外二·周歲宴
春去秋來, 眨眼便到了初秋。
到了這季節,穀雨期種下的棉花可以收成了。
采摘棉花的日子很重要,一定不能受到雨淋, 所以棉花將成熟時, 曲蓮整日去地裏盯著, 發現一旦可以采摘,馬上就喊在沈家做長工的幾人裹上白色棉布帽、戴上白色棉手衣, 身上披著棉布袋子去地裏摘棉花。
成熟之後、未經風雨的棉花潔白無瑕。
遠遠一片望去,朵朵棉花如白雲般綻放在枝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