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節
(綜漫同人)伏黑家的小兒子今天也在打網球 作者:噠噠噠噠噠噠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悠鬥是一個完美的傾聽者。
在津美紀講述自己的過去時,悠鬥一直在認真地聽。
早見津美紀,曾經的名字是伏黑津美紀。
“伏黑”是她母親的姓氏。
之所以能這麽肯定“伏黑”是她母親的姓氏,而不是那未曾謀麵的親生父親的姓氏,是因為津美紀從小就聽到其他人——房東太太和其他房客——對她母親的議論:
未婚生子。
[聽說她以前是做那種工作的。]
[不不不,我聽說她以前是一流企業的白領,是和上司……]
那個時候,津美紀還聽不懂這些話是什麽意思。
隻是本能地覺得不是一件好事。
而在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流言蜚語、無端猜測後,最後話題總會跑到她身上。
[如果不是因為有個女兒當拖油瓶,她完全可以抹掉過去,和不知情的男人組成家庭……她當初為什麽要把孩子生下來呢?]
[可能發現的時候已經晚了,醫院不讓她打胎。]
[這麽說,還是“和上司”的可能性更大一點。想要靠肚子裏的孩子上位,結果生下來是個女孩子。]
租房的牆壁很薄,隔音很差。
就算她捂住耳朵,聲音也會隱隱約約鑽進來。每當這個時候,一雙柔軟而溫暖的手會幫她一起捂住耳朵。
[別聽。]
媽媽的手捂住她的耳朵,沒有人幫媽媽捂住耳朵。
或許是聽多了其他房客的議論,善良又溫柔的媽媽在麵對他們時總是冷著一張臉。
[這種性格,對女兒的態度一定很差吧。]
[津美紀倒是個聽話又懂事的孩子,有這樣一個媽媽真可憐。]
[這樣的女人,說不定哪一天會為了過上好日子,拋棄女兒。]
不是這樣的。
媽媽對她很好。
如果媽媽要拋棄她,她剛出生時就可以把她放在孤兒院門口。
津美紀向其他大人解釋,但沒有人聽她說話。
[真可憐。]
[她媽媽這樣對她,她還愛著自己的媽媽。]
一直到小學一年級,津美紀的生活才發生變化。
媽媽遇到了早見叔叔。
早見叔叔和媽媽一樣,是個善良又溫柔的人,做飯也很好吃。
有一天,媽媽問她願不願意讓早見叔叔成為她的爸爸。
津美紀點頭了。
在這之後,她就有了爸爸。
幸福的一家三口生活隻持續了短短的兩個月。媽媽在家裏暈倒了,送去醫院檢查出了很嚴重的病。
哪怕早見叔叔放棄了理想,回本家認錯,找來了國內外最權威的醫生,都沒能阻止死亡帶走媽媽。
津美紀對媽媽的全部回憶停留在7歲那年。
那個時候,她還太小,能記住的事情也很少。回憶翻來覆去隻有那些,有很多和媽媽有關的事還是早見叔叔告訴她的。
比如,媽媽是孤兒。
她在還是繈褓嬰兒時,被父母放在孤兒院門口。
“伏黑”是媽媽的姓氏,也是私人孤兒院院長的姓氏。
[如果不是因為發現得太晚,我是不會把津美紀生下來的。]
[我又不能給她一個完整幸福的家,又不能讓她過上美好富足的生活,為什麽要讓這孩子來到世界上受罪。]
這是媽媽從來沒有和她說過的想法。
[不過既然要把孩子生下來,我就想當個好媽媽。]
[雖然院長媽媽對我們很好,但每次看到班裏同學和他們的媽媽時,心裏果然還是會羨慕的。]
津美紀想知道更多關於媽媽的事,想知道媽媽的過去。
可是那家收養媽媽的孤兒院在多年前就已經因院長的離世而停止經營了。
探尋媽媽過去的線索在這裏斷開。
直到津美紀再次遇到姓“伏黑”的人。
不同於“佐藤”“鈴木”“高橋”,“伏黑”是非常小眾的姓氏。
對方的家人會不會和媽媽有什麽聯係?
這個想法在津美紀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她想問悠鬥,但又覺得冒然問出這種問題非常失禮。直到春緋幫她下定決心。
“伏黑君,你知道‘暖融融兒童福利院’嗎?”
當津美紀說到媽媽姓“伏黑”和孤兒院時,悠鬥就意識到對方想問自己什麽了。
他點點腦袋,問津美紀:“早見前輩,你媽媽叫什麽名字?我打電話問一下媽媽。”
“我們家是跟媽媽姓,‘暖融融兒童福利院’是媽媽的家。”
——————————
u-17日本代表隊的成員沒有陣型abc。
他們不想打擾悠鬥和女孩的相處,隻是難免對他們的談話內容有些好奇。
“悠鬥拿出了手機,好像在打電話。”
“仁王前輩,你能不能幻影成寄居蟹……好疼!”
“竟然想偷聽別人的談話!太失禮了,赤也!我要罰你繞沙灘跑一百圈!”
“真田副部長?!你什麽時候醒了?”
“piyo. ”
遠距離本來就聽不到悠鬥和少女的對話。
吵吵鬧鬧就更加聽不到了。
他們隻能看到悠鬥掛斷電話後,少女也拿出了手機。
兩人似乎交換了聯係方式。
悠鬥和津美紀交換了聯係方式,並將媽媽的聯係方式和line賬號發給對方。
媽媽說,津美紀的生母對她而言是姐姐一樣的存在。
在她十四歲那年,對方離開福利院,從此再無音訊。如果津美紀想知道美彌的過去,她會把她和美彌的共同回憶都告訴她。
在“暖融融兒童福利院”的過去是美久珍藏的回憶。
美久在高中畢業、上了大學後也一直把“暖融融兒童福利院”當成自己的家,一直沒有斷開聯係。
她從年齡最小的孩子變成年齡最大的“孩子”。
當院長媽媽生病住院時,她靠畫畫賺醫藥費,當院長媽媽離開這個世界時,她替院長媽媽操辦了後事。
美久是最後一個離開“暖融融兒童福利院”的孩子。
通過好友申請後,津美紀收到了一張對方發來的陳年照片。
是一張“全家福”合影。
不需要美久說明,津美紀一下子在合影裏找到了想找的人。
她紮著兩條辮子,鼻梁上有一顆痣,穿著校服,臉上洋溢著青春明媚的笑容。
是媽媽年輕時的樣子。
眼淚毫無預兆地落下來,津美紀一邊抬手拭去眼淚,一邊為自己控製不住情緒的行為道歉:“抱歉。”
“沒、沒關係。”悠鬥有些手足無措。
女孩子哭的時候,要怎麽做?
說些會讓對方開心的事情,分散她的注意力?
悠鬥抓住這個辦法,努力道:“那個,媽媽說,美彌阿姨是她的姐姐。”
既然美彌阿姨是媽媽的姐姐,那早見前輩就是他的姐姐。
“很高興認識你,津美紀姐姐。”
津美紀平複著情緒,擦掉眼淚,對悠鬥露出笑容:“很高興認識你,悠鬥。”
有用。
悠鬥繃緊的身體放鬆了一些,繼續道:“哥哥也在這裏,我把他帶過來。”
——————————
優秀的視力讓u-17日本代表隊成員們看到了剛才的畫麵。
和悠鬥說話的女孩哭了。
雖然好奇他們的對話內容,但女孩子的眼淚將這件事上升到不該被探究的範疇。
大家收好各自的好奇心,看沙子的看沙子、看大海的看大海。
不太會讀空氣的切原:“悠鬥把女孩子弄哭了?!”
在津美紀講述自己的過去時,悠鬥一直在認真地聽。
早見津美紀,曾經的名字是伏黑津美紀。
“伏黑”是她母親的姓氏。
之所以能這麽肯定“伏黑”是她母親的姓氏,而不是那未曾謀麵的親生父親的姓氏,是因為津美紀從小就聽到其他人——房東太太和其他房客——對她母親的議論:
未婚生子。
[聽說她以前是做那種工作的。]
[不不不,我聽說她以前是一流企業的白領,是和上司……]
那個時候,津美紀還聽不懂這些話是什麽意思。
隻是本能地覺得不是一件好事。
而在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流言蜚語、無端猜測後,最後話題總會跑到她身上。
[如果不是因為有個女兒當拖油瓶,她完全可以抹掉過去,和不知情的男人組成家庭……她當初為什麽要把孩子生下來呢?]
[可能發現的時候已經晚了,醫院不讓她打胎。]
[這麽說,還是“和上司”的可能性更大一點。想要靠肚子裏的孩子上位,結果生下來是個女孩子。]
租房的牆壁很薄,隔音很差。
就算她捂住耳朵,聲音也會隱隱約約鑽進來。每當這個時候,一雙柔軟而溫暖的手會幫她一起捂住耳朵。
[別聽。]
媽媽的手捂住她的耳朵,沒有人幫媽媽捂住耳朵。
或許是聽多了其他房客的議論,善良又溫柔的媽媽在麵對他們時總是冷著一張臉。
[這種性格,對女兒的態度一定很差吧。]
[津美紀倒是個聽話又懂事的孩子,有這樣一個媽媽真可憐。]
[這樣的女人,說不定哪一天會為了過上好日子,拋棄女兒。]
不是這樣的。
媽媽對她很好。
如果媽媽要拋棄她,她剛出生時就可以把她放在孤兒院門口。
津美紀向其他大人解釋,但沒有人聽她說話。
[真可憐。]
[她媽媽這樣對她,她還愛著自己的媽媽。]
一直到小學一年級,津美紀的生活才發生變化。
媽媽遇到了早見叔叔。
早見叔叔和媽媽一樣,是個善良又溫柔的人,做飯也很好吃。
有一天,媽媽問她願不願意讓早見叔叔成為她的爸爸。
津美紀點頭了。
在這之後,她就有了爸爸。
幸福的一家三口生活隻持續了短短的兩個月。媽媽在家裏暈倒了,送去醫院檢查出了很嚴重的病。
哪怕早見叔叔放棄了理想,回本家認錯,找來了國內外最權威的醫生,都沒能阻止死亡帶走媽媽。
津美紀對媽媽的全部回憶停留在7歲那年。
那個時候,她還太小,能記住的事情也很少。回憶翻來覆去隻有那些,有很多和媽媽有關的事還是早見叔叔告訴她的。
比如,媽媽是孤兒。
她在還是繈褓嬰兒時,被父母放在孤兒院門口。
“伏黑”是媽媽的姓氏,也是私人孤兒院院長的姓氏。
[如果不是因為發現得太晚,我是不會把津美紀生下來的。]
[我又不能給她一個完整幸福的家,又不能讓她過上美好富足的生活,為什麽要讓這孩子來到世界上受罪。]
這是媽媽從來沒有和她說過的想法。
[不過既然要把孩子生下來,我就想當個好媽媽。]
[雖然院長媽媽對我們很好,但每次看到班裏同學和他們的媽媽時,心裏果然還是會羨慕的。]
津美紀想知道更多關於媽媽的事,想知道媽媽的過去。
可是那家收養媽媽的孤兒院在多年前就已經因院長的離世而停止經營了。
探尋媽媽過去的線索在這裏斷開。
直到津美紀再次遇到姓“伏黑”的人。
不同於“佐藤”“鈴木”“高橋”,“伏黑”是非常小眾的姓氏。
對方的家人會不會和媽媽有什麽聯係?
這個想法在津美紀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她想問悠鬥,但又覺得冒然問出這種問題非常失禮。直到春緋幫她下定決心。
“伏黑君,你知道‘暖融融兒童福利院’嗎?”
當津美紀說到媽媽姓“伏黑”和孤兒院時,悠鬥就意識到對方想問自己什麽了。
他點點腦袋,問津美紀:“早見前輩,你媽媽叫什麽名字?我打電話問一下媽媽。”
“我們家是跟媽媽姓,‘暖融融兒童福利院’是媽媽的家。”
——————————
u-17日本代表隊的成員沒有陣型abc。
他們不想打擾悠鬥和女孩的相處,隻是難免對他們的談話內容有些好奇。
“悠鬥拿出了手機,好像在打電話。”
“仁王前輩,你能不能幻影成寄居蟹……好疼!”
“竟然想偷聽別人的談話!太失禮了,赤也!我要罰你繞沙灘跑一百圈!”
“真田副部長?!你什麽時候醒了?”
“piyo. ”
遠距離本來就聽不到悠鬥和少女的對話。
吵吵鬧鬧就更加聽不到了。
他們隻能看到悠鬥掛斷電話後,少女也拿出了手機。
兩人似乎交換了聯係方式。
悠鬥和津美紀交換了聯係方式,並將媽媽的聯係方式和line賬號發給對方。
媽媽說,津美紀的生母對她而言是姐姐一樣的存在。
在她十四歲那年,對方離開福利院,從此再無音訊。如果津美紀想知道美彌的過去,她會把她和美彌的共同回憶都告訴她。
在“暖融融兒童福利院”的過去是美久珍藏的回憶。
美久在高中畢業、上了大學後也一直把“暖融融兒童福利院”當成自己的家,一直沒有斷開聯係。
她從年齡最小的孩子變成年齡最大的“孩子”。
當院長媽媽生病住院時,她靠畫畫賺醫藥費,當院長媽媽離開這個世界時,她替院長媽媽操辦了後事。
美久是最後一個離開“暖融融兒童福利院”的孩子。
通過好友申請後,津美紀收到了一張對方發來的陳年照片。
是一張“全家福”合影。
不需要美久說明,津美紀一下子在合影裏找到了想找的人。
她紮著兩條辮子,鼻梁上有一顆痣,穿著校服,臉上洋溢著青春明媚的笑容。
是媽媽年輕時的樣子。
眼淚毫無預兆地落下來,津美紀一邊抬手拭去眼淚,一邊為自己控製不住情緒的行為道歉:“抱歉。”
“沒、沒關係。”悠鬥有些手足無措。
女孩子哭的時候,要怎麽做?
說些會讓對方開心的事情,分散她的注意力?
悠鬥抓住這個辦法,努力道:“那個,媽媽說,美彌阿姨是她的姐姐。”
既然美彌阿姨是媽媽的姐姐,那早見前輩就是他的姐姐。
“很高興認識你,津美紀姐姐。”
津美紀平複著情緒,擦掉眼淚,對悠鬥露出笑容:“很高興認識你,悠鬥。”
有用。
悠鬥繃緊的身體放鬆了一些,繼續道:“哥哥也在這裏,我把他帶過來。”
——————————
優秀的視力讓u-17日本代表隊成員們看到了剛才的畫麵。
和悠鬥說話的女孩哭了。
雖然好奇他們的對話內容,但女孩子的眼淚將這件事上升到不該被探究的範疇。
大家收好各自的好奇心,看沙子的看沙子、看大海的看大海。
不太會讀空氣的切原:“悠鬥把女孩子弄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