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齋藤手中接過礦泉水,道謝:“謝謝,齋藤教練。”


    齋藤看著擰開瓶蓋、安靜喝水的小孩,心裏感慨頗多。


    在他們幾位教練看來,悠鬥對上博格,有一定的勝率,但同樣有很大的風險。


    悠鬥有“蝦蟇”,博格有“漩渦的洗禮”。


    兩人在麵對來球時,都能冷靜地應對,理性地思考,用銅牆鐵壁般的防守擊潰對手精神。


    這是他們的共同點。


    區別在於,博格強大的防守能震懾對手,引起“時間的循環”。


    ——對手無法接受現實,大腦出於自我保護,隔斷了記憶,從而忘記剛剛發生的事,不斷重複已經用過的招式,仿佛陷入時間的循環之中。


    而悠鬥的防守沒有辦法引起“時間的循環”、或者其他任何能打擊到對手精神力的招式。


    或許是因為年齡尚小、體格尚未發育完全,所以無法在精神上全方位地予以對手壓迫感。


    又或許是因為其他原因,總之,沒有“精神力”招式的悠鬥比博格少了一件“武器”。


    但悠鬥同樣擁有博格所沒有的“武器”。


    至今不知道極限在哪裏的耐力;被監控器偶然拍下、破了世界紀錄的速度;以及對“精神力”招式似乎存在著天然抗性,這些都是悠鬥的“武器”。


    這些“武器”也足以對抗博格的“時間的循環”。


    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無論哪方取得勝利都不奇怪。


    而雙打又給這場比賽創造出了無限的可能性。


    悠鬥和關根配合,用“大蛇”打開局麵,搶先一步創造出優勢,為勝利奠定了基礎。


    而博格和米卡慢了半拍。


    這裏有運氣的成分在。


    悠鬥打出“大蛇”的成功率不是100%,關根使用“克爾黑洞”的時間上限也隻有10分鍾左右。


    一旦有一方失誤,德國隊都能抓住機會,扭轉局勢。


    好在球場上的“運氣”從來不是虛無縹緲的。


    關根在海外集訓期間主動增加了體能強化訓練,悠鬥每天都會進行控球訓練,這些努力讓“運氣”偏向了他們。


    表演賽的勝利無疑是個好兆頭。


    但它帶來的並不都是積極影響。


    ——本屆大賽年齡最小的參賽選手打回職業選手博格的成名技“漩渦的洗禮”,並和搭檔一起贏下對德表演賽。


    這件事讓悠鬥成為大賽最具話題性的選手。


    擁有靈敏嗅覺的商人們在他身上嗅到了金錢的味道。


    已經有人在聯係日本網球協會和悠鬥的學校。


    他們是新聞媒體、是想和悠鬥簽訂合同的俱樂部、是想通過悠鬥賺一桶金的讚助商……


    而這些都可能導致選手分心,無法專注於接下來的正式比賽。


    一旦在正式比賽中失誤,外界風向轉變,壓力接踵而至,狀態變得極不穩定——一個新星隕落的故事可能會就此誕生。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網協那邊用“正式賽在即,等u-17世界賽結束後再和伏黑選手討論這些也不遲”的官方話術回應所有前來打探消息的俱樂部和讚助商,並讓幾位教練重點關注悠鬥。


    三船覺得網協在杞人憂天。


    [如果意誌這麽不堅定,那就趁早滾蛋吧。]


    ——這項任務轉由齋藤負責。


    齋藤同樣相信悠鬥對網球和比賽的專注力。


    或許有的運動員會受到名利的影響,但悠鬥顯然不是這類半吊子的網球選手。


    通過這段時間的觀察,齋藤覺得比起比賽結果,悠鬥內心深處更看重比賽過程。


    打出令自己滿意的球、像解開難題般破解對手的招式、學習對手身上自己所欠缺的東西……


    這些付出努力、獲得回報、仿佛在遊戲裏一點一點升級的過程是悠鬥打網球的樂趣來源。


    至於比賽結果,沒有人會喜歡“輸”的感覺。


    “贏”無疑是最大的回報,隻是比起“過程平平的贏”,悠鬥大概更傾向於選擇“能讓自己有所收獲的比賽,哪怕結果是輸”。


    挑戰精神。


    優秀的運動員大多如此。


    所以齋藤完全不擔心悠鬥會受到鮮花掌聲、金錢名譽的影響。


    哪怕他隻有12歲。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悠鬥內心深處更看重比賽過程,但這並不意味著他不看重比賽結果。


    齋藤猜測,這應該是受到了學校網球部的影響,悠鬥對“贏”的執著源於團隊感和責任感,不比其他人少。


    憑借對悠鬥的了解,齋藤沒有替他推掉全部采訪邀請。


    畢竟“完全拒絕采訪”可能會影響悠鬥在媒體眼中的形象。


    考慮到小孩的性格和未來的職業發展——如果未來打算轉為職業選手,那現在就要媒體打好關係,除非有很強的自我主義——齋藤從向大賽組委會提交采訪申請的十幾家媒體中挑選了三家,安排了上麵的采訪。


    至於俱樂部和讚助商,齋藤也沒打算瞞著悠鬥。


    “對戰德國隊的表演賽很精彩,伏黑君,有不少俱樂部和讚助商看中了你的潛力,想和你聯係。”


    齋藤一邊說,一邊觀察悠鬥的反應。


    ——果然,沒有什麽特別反應。


    “但現在的重中之重是從明天開始的正式賽,所以我們請對方等世界賽結束後再來聯係你。如果有人直接來找你——”


    悠鬥學以致用:“我會請對方等世界賽結束後再來找我,因為現在的重中之重是從明天開始的正式賽。”


    滿分回答。


    齋藤摸了摸悠鬥的腦袋:“你在表演賽中打壞了關根君11支球拍,這部分費用u-17集訓營會幫你出的。”


    悠鬥眼睛一亮。


    他原本已經做好預支零花錢賠償的準備了。


    “謝謝,齋藤教練。”


    “不用謝,這部分費用本來就可以報銷。”


    齋藤收回手,繼續道,“除了俱樂部和讚助商,還有其他人看到了你在比賽中的表現。”


    既然悠鬥已經成為目前最具話題性的選手,那麽齋藤也不打算放過這個可以調動選手積極性的機會。


    他向悠鬥揭示“其他人”的身份:“他們是來自各個國家有實力的網球選手。”


    “如果伏黑君能在接下來的比賽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實力,那麽我想——”


    齋藤給小孩畫餅:“就算沒有機會在大賽期間遇上,他們中也會有人在世界賽結束後前來挑戰你。”


    ——————————


    餅畫得很成功。


    悠鬥迫不及待地想參加接下來的比賽。


    然而比賽在明天,今天才過去一大半。


    出租車將齋藤和悠鬥送到選手村。


    悠鬥在下車時想起另一件令人開心的事。


    “齋藤教練,如果有非日本代表隊的人員想進我們住的地方,隻要提前告訴前台的工作人員‘會有人來拜訪’就行了嗎?”


    齋藤“嗯”了一聲,問:“有誰要來嗎?”


    “我的爸爸和媽媽,他們會在今天晚上抵達墨爾本。”


    ——————————


    悠鬥在前台登記後,背著網球包去了球場。


    他和遠山君、越前君、切原前輩約了“一對二”的雙打練習。


    ——第三場表演賽的上場選手分別是大曲龍次&遠山金太郎和q·p&a·弗蘭肯斯坦納。


    大曲和金太郎以“2:6”的比分落敗。


    金太郎在比賽中開啟了“天衣無縫”,卻成為q·p的催化劑,讓q·p的網球得到進一步強化。


    再加上球網對麵的對手從一個人變成了兩個人,減少了可以得分的路線,這使金太郎在進攻時內心產生猶豫,被對麵反將一軍。


    下場後,金太郎立刻約悠鬥和越前一起進行“一對二”的練習。


    大曲前輩告訴他,雙打需要更快地做出判斷。在麵對兩個對手時,如果不能及時做出判斷,就會被他們超越。


    金太郎不想再輸了。


    他要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然而在金太郎和德國隊比賽時,切原就已經比誰都更快一步地約悠鬥練球。


    按照“先來後到”的原則,切原預訂了悠鬥,金太郎就應該去約其他人練球。


    然而不講究“先來後到”的人出現了——


    齋藤教練突然出現,並帶走了悠鬥。


    切原一下子失去了練球的搭檔。


    於是演變成:切原先代替悠鬥,和龍馬、金太郎進行“一打二”的練習,等悠鬥和他們匯合後,四人再隨機組隊,進行雙打練習。


    悠鬥隨齋藤教練離開時,聽到的安排是這樣的。


    但當他來到練習用的網球場後,發現球場上隻有越前君和切原前輩,兩人在對練,而遠山君不見蹤影。


    一球結束的間隙,龍馬抽空告訴悠鬥“遠山去找別人練球了”。


    更詳細的情況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漫同人)伏黑家的小兒子今天也在打網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噠噠噠噠噠噠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噠噠噠噠噠噠噠並收藏(綜漫同人)伏黑家的小兒子今天也在打網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