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節
重生皇後一睜眼,虐死渣夫奪江山 作者:鳳點江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可此時騎虎難下,進退兩難。
楚國大臣們除了南丞相之外,其他人多多少少都有些太樂意。
像是被人拿刀架在脖子上,逼著簽下一份不平等條約,簽了皆大歡喜,隻除了他們心裏的那點不愉快。
若是不簽,南昭女皇將帶走她的一雙兒女,自動解除跟楚國的盟約關係。
那麽可以想見,失去了南昭這個強大的盟友之後,早已虎視眈眈的東周和雍國定會卷土重來,使楚國再次陷入戰亂……
“按規矩,兩國結盟的文書應該由當權者親自簽訂。”武王沉穩地開口,“女皇陛下親自來到楚國,文書自然不假他人之手。而楚國眼下是皇後臨朝聽政,自然該由皇後親手簽下這份文書。”
楚國大臣們聽到這句話,齊刷刷轉頭看他。
眾人眼神裏分明寫著,武王是個傻子嗎?
武王當然不傻。
他慢悠悠說道:“站在皇族的立場,本王希望這個江山由我自己來坐,但是本王沒有能力保證楚國可以迅速強大,強大到不畏周邊國家的鐵騎入侵。”
眾人頓時沉默下來,表情複雜而凝重。
第314章 大局已定
誰都不想有戰爭。
但是朝中文臣對於戰爭的印象其實沒有那麽深刻,他們沒去過戰場,沒有親眼見識過流離失所,屍橫遍野,也沒有見過邊關將士們以自身血肉築起的防線。
他們心裏隻是過不去那個坎。
女子為帝,在楚國曆史上從未出現過,讓他們這些頂天立地的男子自覺尊嚴受損,更擔心有了南昭的先例,楚國以後也會一代代女帝傳下去,讓女子地位大幅提升,並開始打壓男人的權利。
可這些死心的顧慮此時卻說不出口。
畢竟相對於家國立場而言,他們的那些私心便顯得微不足道,說出來隻會更顯得氣量狹小。
何況武王連江山都能放棄,他們還堅持什麽?
在這種微妙、糾結、進退兩難、恨鐵不成鋼,卻又帶著點忌憚等各種複雜情緒交織的氣氛中,一份盟約就此簽訂。
生效期從今天開始,五十年結束。
兩國大臣麵上掛著不知是真心還是假意的笑容,歌頌著兩國社稷昌盛,國祚綿延,歌頌女皇陛下英明無雙。
“既然盟約已簽訂,朕就留在這裏等新皇登基大典結束之後再回去吧。”姬南鏡笑了笑,無視楚國大臣們瞬間僵住的臉,徑自決定,“正好等那個逆臣賊子養好傷,朕帶他回去治罪。”
南丞相接口道:“稍後散席,老夫跟諸位大人們去欽天監看看,擇個吉日,早些把登基大典的日子定下來。”
晏姝對此沒表什麽態度。
反正大局已定,她開不開口都不影響什麽。
此事就這麽定了下來,再無半分反悔餘地。
別說晏姝。
隻怕沒有一個人想到,南昭女皇的駕臨,會直接定下楚國的君王人選。
始料未及的發展讓眾人隻覺得像是一場夢,宮宴結束之後,許多人還無法從夢中回神似的。
幾個朝臣一起走出大殿,低聲交頭接耳:“皇後即將登基為帝……顧大人,你覺得這合規矩嗎?”
顧大人拋繡球似的,把問題拋給另外一個人:“文太傅覺得呢?”
儒雅斯文的文老太傅輕歎一口氣:“事已至此,問這些還有什麽意義嗎?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別再流露出不滿,萬一讓新主子記恨上了,諸位以後可想而知……”
湊在一起的幾個大臣頓時一凜,不約而同地閉了嘴,並加快步伐往衙門走去。
是啊。
事已至此,說這些還有什麽用?
哪怕他們心裏清楚,南昭女皇這番拿出先皇和她的契約做借口,強硬幹涉楚國帝位人選是非常不合理的事情,但眼下他們並無別的辦法。
夜容煊廢了,鳳王被幽禁了。
景王和成王連生死都不能保證。
唯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人是武王,而武王偏偏對皇位沒什麽興趣,這樣一來,沒有更合適的人選。
就算晏姝不做皇帝,帝位也會陷入空懸。
國家無首,後果更嚴重。
除了妥協,沒有別的辦法。
姬南鏡和晏姝抵達鳳儀宮,一同前來的還有攝政王、武王、南丞相和晏淩風。
進殿之後一一落座,姬南鏡目光落在晏淩風臉上:“兩國事宜已定下,淩風,你是怎麽想的?”
晏淩風沉默看向晏姝。
“大哥看我做什麽?”晏姝失笑,“南昭太子不比楚國禦林軍統領威風?”
晏淩風思索片刻:“我對南昭沒有歸屬感,不一定能事事做得周全。”
“沒關係。”姬南鏡連忙開口,“當初我回去南昭時也是孤身一人,什麽都不懂,對他們所有人沒有一絲一毫的感情,更無認同感,然而當權力握在手裏,越來越多的人因為你的能力而認可並忠誠於你時,你自然而然會覺得這就是你的責任,你就是為南昭子民而生。”
為南昭子民而生?
晏淩風不認同這句話,他從未想過自己是為了誰而生,南昭子民更是與他毫無關係。
不過若是晏姝想讓他去,他不會拒絕。
“母親說得在理。”晏姝看著晏淩風,笑意溫淡,“大哥是個沉穩可靠的性子,我相信你去南昭之後,無需多少時日,就能贏得南昭臣子們的尊重和認同。”
輔佐一個靠譜的君王,比輔佐一個自私自利、愚蠢自私的君王容易多了,就算從自身安危上來說,一個脾氣穩重的君王至少不會動輒殺人,懂得考慮大局。
正常的臣子,沒人會願意輔佐姬鶴羽那樣愚蠢又陰暗的人。
晏淩風問道:“妹妹希望我去?”
“這件事要大哥自己決定。”晏姝搖頭,“我喜歡權力,所以覺得權力很重要,但大哥喜不喜歡權力,我卻無法幹涉,此事大哥可以回去跟昭陽公主商議一下,你們是夫妻,應該多多溝通。”
“你妹妹說的沒錯。”姬南鏡點頭,“雖然我希望你去,但最終拿主意的人還是你自己。”
頓了頓,她麵上浮現愧疚:“這些年辛苦你們兄妹了,我很抱歉。”
“母親不用自責。”晏姝給她斟了盞茶,“起初聽到外祖父說起此事時,我心裏確實生出一種命運被人安排好的不舒服,大概是一直以來,我以為我自己能力夠強,本事夠大,不需要旁人為我鋪路,突然間有個人告訴我,我一路走來所得到的一切,都是因為有人早早替我安排好了,那種感覺……非常不是滋味,有點不服,有點不甘。”
“陛下能力很強。”攝政王忽然開口,聲音堅定,“若是沒魄力的人,就算把龍椅搬到她的麵前,她也不敢坐。”
此言一出,鳳儀宮裏倏地一靜。
幾雙眼齊刷刷看向攝政王。
他一整天下來都像個影子似的沉默,此時一開口卻把晏姝捧上了天。
晏姝睨他一眼:“真心話?”
“嗯。”攝政王點頭,“陛下坐皇位,眾望所歸。”
眾望所歸?
晏姝失笑:“這句話言不由衷,楚國那些大臣隻是不敢反對罷了,實則心裏巴不得武王站出來反對。”
因為武王是他們唯一的希望。
“皇後可千萬別把矛頭指到我的身上。”武王舉手表忠心,“我怕死,最大的願意就是確保母妃能壽終正寢,皇後不必理會大臣們的想法,他們有那個賊心也沒那個賊膽。”
第315章 勢力平衡
眾人目光落到武王臉上。
南丞相覺得武王實在是個奇怪的人,當初辱罵夜容煊時,根本不管他是個九五之尊,罵得可歡了,隻差沒把先皇氣得從棺材板裏跳起來。
他甚至從未想過,萬一皇帝真的大怒,會不會把他母子一起賜死。
沒想到今日在兩國盟約的立場上,武王竟是唯一一個支持晏姝登基的親王,實在是奇奇怪怪。
而姬南鏡覺得武王是個聰明識大體的孩子,懂得分析利弊,明白他就算爭那個位子也爭不到,與其拚上性命落個慘敗下場,不如直接放棄爭搶表個忠心,也是成全了南昭和楚國的友好盟約。
晏姝倒是沒想到那麽多。
她隻是覺得武王識時務,該罵的時候罵,該乖的時候乖,挺好的,省心。
至於其他因素,都可以忽略。
姬南鏡望著氣度沉穩的晏淩風,清冷沉靜的晏姝,心裏既有驕傲,又生出幾分錯過兒女十年成長的遺憾。
雖然她一直都知道他們的消息,可親自陪著和寥寥數語得到的消息,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這些年在南昭做女皇,固然威風凜凜,卻也如履薄冰,萬分辛苦。”她輕輕歎了口氣,眉眼浮現幾分惆悵,“比起那些自小在南昭長大的貴族,我這個剛被接回去的公主就像初出籠子的鳥,什麽都不懂,被人輕視過,嘲諷過,針對過,哪怕很快做了女皇,也是處處受人掣肘,像個被人操控的木偶。”
晏姝斂眸抿了口茶,想到被關在崇明殿的夜容煊。
沒有根基的皇帝都是別人手裏的傀儡,處處受製,但有能力的人總有辦法化被動為主動,悄無聲息地掌握主動權。
而無能之人一旦失去了強大的助力,就會成為徹頭徹尾的廢物。
“女皇之路不好走,步步是荊棘,所以淩風此番回去,我會護著你,給你安排最有實力的文臣武將做後盾,他們都將忠心你一人,不會讓你承受我當年承受的艱難。”姬南鏡說著,一雙眼落在晏淩風臉上,“如果你能早日融入南昭政局,掌握大權,我就可以早點退位,回楚國陪你妹妹。”
晏淩風心頭一動,下意識地看了晏姝一眼,妹妹心裏……應該是希望有母親陪著的吧?
畢竟血濃於水的感情是抹不掉的。
而且有母親在,以後妹妹登基,南家不至於做大到權傾朝野,控製皇權——這也是晏淩風曾經的顧慮。
雖說外祖父一家值得信任。
晏姝母儀天下這條路走得如此順,南家功不可沒。
可曆代帝王登基之後,總免不了從龍之功的家族權勢滔天,試圖淩駕於皇權之上。
南家既是文臣之首,又鎮守邊關,手握兵權,比曆代權臣擁有更大的權力,就算他們自己沒有野心,也無法避免滿朝文武以後往南家靠攏。
倘若君王和權臣形成對立的關係——不管是主動的還是被迫的,對楚國社稷來說,都會造成不可想象的後果。
母親以退位女皇的身份回到楚國,很大程度上可以起到一個震懾朝臣的作用,避免外戚專權的發生。
楚國大臣們除了南丞相之外,其他人多多少少都有些太樂意。
像是被人拿刀架在脖子上,逼著簽下一份不平等條約,簽了皆大歡喜,隻除了他們心裏的那點不愉快。
若是不簽,南昭女皇將帶走她的一雙兒女,自動解除跟楚國的盟約關係。
那麽可以想見,失去了南昭這個強大的盟友之後,早已虎視眈眈的東周和雍國定會卷土重來,使楚國再次陷入戰亂……
“按規矩,兩國結盟的文書應該由當權者親自簽訂。”武王沉穩地開口,“女皇陛下親自來到楚國,文書自然不假他人之手。而楚國眼下是皇後臨朝聽政,自然該由皇後親手簽下這份文書。”
楚國大臣們聽到這句話,齊刷刷轉頭看他。
眾人眼神裏分明寫著,武王是個傻子嗎?
武王當然不傻。
他慢悠悠說道:“站在皇族的立場,本王希望這個江山由我自己來坐,但是本王沒有能力保證楚國可以迅速強大,強大到不畏周邊國家的鐵騎入侵。”
眾人頓時沉默下來,表情複雜而凝重。
第314章 大局已定
誰都不想有戰爭。
但是朝中文臣對於戰爭的印象其實沒有那麽深刻,他們沒去過戰場,沒有親眼見識過流離失所,屍橫遍野,也沒有見過邊關將士們以自身血肉築起的防線。
他們心裏隻是過不去那個坎。
女子為帝,在楚國曆史上從未出現過,讓他們這些頂天立地的男子自覺尊嚴受損,更擔心有了南昭的先例,楚國以後也會一代代女帝傳下去,讓女子地位大幅提升,並開始打壓男人的權利。
可這些死心的顧慮此時卻說不出口。
畢竟相對於家國立場而言,他們的那些私心便顯得微不足道,說出來隻會更顯得氣量狹小。
何況武王連江山都能放棄,他們還堅持什麽?
在這種微妙、糾結、進退兩難、恨鐵不成鋼,卻又帶著點忌憚等各種複雜情緒交織的氣氛中,一份盟約就此簽訂。
生效期從今天開始,五十年結束。
兩國大臣麵上掛著不知是真心還是假意的笑容,歌頌著兩國社稷昌盛,國祚綿延,歌頌女皇陛下英明無雙。
“既然盟約已簽訂,朕就留在這裏等新皇登基大典結束之後再回去吧。”姬南鏡笑了笑,無視楚國大臣們瞬間僵住的臉,徑自決定,“正好等那個逆臣賊子養好傷,朕帶他回去治罪。”
南丞相接口道:“稍後散席,老夫跟諸位大人們去欽天監看看,擇個吉日,早些把登基大典的日子定下來。”
晏姝對此沒表什麽態度。
反正大局已定,她開不開口都不影響什麽。
此事就這麽定了下來,再無半分反悔餘地。
別說晏姝。
隻怕沒有一個人想到,南昭女皇的駕臨,會直接定下楚國的君王人選。
始料未及的發展讓眾人隻覺得像是一場夢,宮宴結束之後,許多人還無法從夢中回神似的。
幾個朝臣一起走出大殿,低聲交頭接耳:“皇後即將登基為帝……顧大人,你覺得這合規矩嗎?”
顧大人拋繡球似的,把問題拋給另外一個人:“文太傅覺得呢?”
儒雅斯文的文老太傅輕歎一口氣:“事已至此,問這些還有什麽意義嗎?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別再流露出不滿,萬一讓新主子記恨上了,諸位以後可想而知……”
湊在一起的幾個大臣頓時一凜,不約而同地閉了嘴,並加快步伐往衙門走去。
是啊。
事已至此,說這些還有什麽用?
哪怕他們心裏清楚,南昭女皇這番拿出先皇和她的契約做借口,強硬幹涉楚國帝位人選是非常不合理的事情,但眼下他們並無別的辦法。
夜容煊廢了,鳳王被幽禁了。
景王和成王連生死都不能保證。
唯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人是武王,而武王偏偏對皇位沒什麽興趣,這樣一來,沒有更合適的人選。
就算晏姝不做皇帝,帝位也會陷入空懸。
國家無首,後果更嚴重。
除了妥協,沒有別的辦法。
姬南鏡和晏姝抵達鳳儀宮,一同前來的還有攝政王、武王、南丞相和晏淩風。
進殿之後一一落座,姬南鏡目光落在晏淩風臉上:“兩國事宜已定下,淩風,你是怎麽想的?”
晏淩風沉默看向晏姝。
“大哥看我做什麽?”晏姝失笑,“南昭太子不比楚國禦林軍統領威風?”
晏淩風思索片刻:“我對南昭沒有歸屬感,不一定能事事做得周全。”
“沒關係。”姬南鏡連忙開口,“當初我回去南昭時也是孤身一人,什麽都不懂,對他們所有人沒有一絲一毫的感情,更無認同感,然而當權力握在手裏,越來越多的人因為你的能力而認可並忠誠於你時,你自然而然會覺得這就是你的責任,你就是為南昭子民而生。”
為南昭子民而生?
晏淩風不認同這句話,他從未想過自己是為了誰而生,南昭子民更是與他毫無關係。
不過若是晏姝想讓他去,他不會拒絕。
“母親說得在理。”晏姝看著晏淩風,笑意溫淡,“大哥是個沉穩可靠的性子,我相信你去南昭之後,無需多少時日,就能贏得南昭臣子們的尊重和認同。”
輔佐一個靠譜的君王,比輔佐一個自私自利、愚蠢自私的君王容易多了,就算從自身安危上來說,一個脾氣穩重的君王至少不會動輒殺人,懂得考慮大局。
正常的臣子,沒人會願意輔佐姬鶴羽那樣愚蠢又陰暗的人。
晏淩風問道:“妹妹希望我去?”
“這件事要大哥自己決定。”晏姝搖頭,“我喜歡權力,所以覺得權力很重要,但大哥喜不喜歡權力,我卻無法幹涉,此事大哥可以回去跟昭陽公主商議一下,你們是夫妻,應該多多溝通。”
“你妹妹說的沒錯。”姬南鏡點頭,“雖然我希望你去,但最終拿主意的人還是你自己。”
頓了頓,她麵上浮現愧疚:“這些年辛苦你們兄妹了,我很抱歉。”
“母親不用自責。”晏姝給她斟了盞茶,“起初聽到外祖父說起此事時,我心裏確實生出一種命運被人安排好的不舒服,大概是一直以來,我以為我自己能力夠強,本事夠大,不需要旁人為我鋪路,突然間有個人告訴我,我一路走來所得到的一切,都是因為有人早早替我安排好了,那種感覺……非常不是滋味,有點不服,有點不甘。”
“陛下能力很強。”攝政王忽然開口,聲音堅定,“若是沒魄力的人,就算把龍椅搬到她的麵前,她也不敢坐。”
此言一出,鳳儀宮裏倏地一靜。
幾雙眼齊刷刷看向攝政王。
他一整天下來都像個影子似的沉默,此時一開口卻把晏姝捧上了天。
晏姝睨他一眼:“真心話?”
“嗯。”攝政王點頭,“陛下坐皇位,眾望所歸。”
眾望所歸?
晏姝失笑:“這句話言不由衷,楚國那些大臣隻是不敢反對罷了,實則心裏巴不得武王站出來反對。”
因為武王是他們唯一的希望。
“皇後可千萬別把矛頭指到我的身上。”武王舉手表忠心,“我怕死,最大的願意就是確保母妃能壽終正寢,皇後不必理會大臣們的想法,他們有那個賊心也沒那個賊膽。”
第315章 勢力平衡
眾人目光落到武王臉上。
南丞相覺得武王實在是個奇怪的人,當初辱罵夜容煊時,根本不管他是個九五之尊,罵得可歡了,隻差沒把先皇氣得從棺材板裏跳起來。
他甚至從未想過,萬一皇帝真的大怒,會不會把他母子一起賜死。
沒想到今日在兩國盟約的立場上,武王竟是唯一一個支持晏姝登基的親王,實在是奇奇怪怪。
而姬南鏡覺得武王是個聰明識大體的孩子,懂得分析利弊,明白他就算爭那個位子也爭不到,與其拚上性命落個慘敗下場,不如直接放棄爭搶表個忠心,也是成全了南昭和楚國的友好盟約。
晏姝倒是沒想到那麽多。
她隻是覺得武王識時務,該罵的時候罵,該乖的時候乖,挺好的,省心。
至於其他因素,都可以忽略。
姬南鏡望著氣度沉穩的晏淩風,清冷沉靜的晏姝,心裏既有驕傲,又生出幾分錯過兒女十年成長的遺憾。
雖然她一直都知道他們的消息,可親自陪著和寥寥數語得到的消息,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這些年在南昭做女皇,固然威風凜凜,卻也如履薄冰,萬分辛苦。”她輕輕歎了口氣,眉眼浮現幾分惆悵,“比起那些自小在南昭長大的貴族,我這個剛被接回去的公主就像初出籠子的鳥,什麽都不懂,被人輕視過,嘲諷過,針對過,哪怕很快做了女皇,也是處處受人掣肘,像個被人操控的木偶。”
晏姝斂眸抿了口茶,想到被關在崇明殿的夜容煊。
沒有根基的皇帝都是別人手裏的傀儡,處處受製,但有能力的人總有辦法化被動為主動,悄無聲息地掌握主動權。
而無能之人一旦失去了強大的助力,就會成為徹頭徹尾的廢物。
“女皇之路不好走,步步是荊棘,所以淩風此番回去,我會護著你,給你安排最有實力的文臣武將做後盾,他們都將忠心你一人,不會讓你承受我當年承受的艱難。”姬南鏡說著,一雙眼落在晏淩風臉上,“如果你能早日融入南昭政局,掌握大權,我就可以早點退位,回楚國陪你妹妹。”
晏淩風心頭一動,下意識地看了晏姝一眼,妹妹心裏……應該是希望有母親陪著的吧?
畢竟血濃於水的感情是抹不掉的。
而且有母親在,以後妹妹登基,南家不至於做大到權傾朝野,控製皇權——這也是晏淩風曾經的顧慮。
雖說外祖父一家值得信任。
晏姝母儀天下這條路走得如此順,南家功不可沒。
可曆代帝王登基之後,總免不了從龍之功的家族權勢滔天,試圖淩駕於皇權之上。
南家既是文臣之首,又鎮守邊關,手握兵權,比曆代權臣擁有更大的權力,就算他們自己沒有野心,也無法避免滿朝文武以後往南家靠攏。
倘若君王和權臣形成對立的關係——不管是主動的還是被迫的,對楚國社稷來說,都會造成不可想象的後果。
母親以退位女皇的身份回到楚國,很大程度上可以起到一個震懾朝臣的作用,避免外戚專權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