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不是我的孩子擁有我的血脈,懸賞積分:30000]


    好家夥,這絕對是真愛孩子。


    好的!李星晚麵無表情關閉個人任務界麵,還是來看看怎麽拿到十顆珍珠吧,雖然隻有10 積分,但是沒關係,她就喜歡做這種小任務。


    絕對不是她沒有資格接大佬的任務!


    再來便是商城,她隻是掃了一眼就關閉了這個界麵。


    真棒!一個也買不起呢,最便宜的旺仔小饅頭都要10積分。


    等等!10 積分?


    原來初始自帶的10 積分竟然是這個,係統贈送一袋旺仔小饅頭作為新人大禮包。


    “噗噗噗噗”小嘴嘟嘟,吐了幾個口水泡泡。


    金手指有用,但是不多,她麵無表情的想。


    有些人有些事自然是需要時間的積累才能看出功效的,就算是金手指也一樣。


    天上掉餡餅是不可能的,但是掉個鍋鏟麵粉豬肉,讓你自己做餡餅還是有可能的。


    。。。。


    康熙三十八年。


    李星晚今年剛好十三周歲,但是以如今的歲數算法,是算上孩子在母親肚子裏的十個月的,所以在如今這個時候來看,她是十四歲。


    李家是正白旗的包衣,按規矩來說,包衣人家的女兒都是要參加小選進宮伺候主子的。


    不過規矩是規矩,實際是實際,包衣人家也不全是在內務府做事,像是李煦這般在外為官的也不少。


    在京城,那可是天子腳下,有些事情自然不好操作,若是輕易報了免選,極容易被人攻訐是不願意效忠皇上。


    而在外的官員就不同,許多時候都是女兒家跟著父親在京外生活,若是回京參加小選,路途遙遠,既不安全也不方便。


    康熙也默許這些人家給女兒報免選,規矩總不好過於嚴苛,何況紫禁城也不缺伺候的人。


    李煦想的便是悄默聲給女兒報了免選就是,然後從八旗裏挑一戶家庭簡單又子孫出息的給李星晚定親。


    誰成想計劃趕不上變化快,李煦竟突然立功了。


    李煦原本就身兼數職,本就是蘇州織造,管理滸關稅務,兼理揚州鹽政,除此之外,前兩次次皇上南巡,李煦還負責接駕等事。


    在第二次南巡之時,皇上派給他的新差事就是培育禦稻。


    這禦稻是康熙在巡視江南的時候,突然想到的一件事,江南水土好,稻米產量和品質都極好。


    若是能在江南培育出產量更加高的稻子,那就是天大的好事。


    無論何時,吃飽肚子都是全天下人的共同追求。


    康熙雖然下了這道命令,又親自囑咐李煦多加上心。


    但是在回到京城之後就意識到這個想法不過是空中樓閣,完全經不起推敲。


    一個很殘酷的現實,不缺糧的地方,就是不缺糧,缺糧的地方就是缺糧。


    即使江南培育出產量高的稻子,也完全沒法供應全天下的糧食,前麵這麽多朝代難道就沒有想過培育稻米嗎?


    每一朝都有這個想法,隻不過進步都很小。


    即使李煦是神農轉世,培育出的糧食能供給全天下人吃飽。


    但是以如今的運輸效率,水路損耗十之三四,陸路損耗十之六七,有多少糧食夠用啊。


    康熙萬萬沒想到,這個在他回京後確定為展示愛民之心的“麵子命令”給了他一個大大的驚喜。


    李煦雖然沒有培育出高產量的稻米,但是竟然種出了高產量的玉米,畝產高達500斤!


    玉米是明朝嘉靖年間傳入,產量一直不算高。


    李煦做的相當於是從1到10的跨步,更重要的是,李煦上折子說玉米若是在黑龍江等地種植,產量能達到更高。


    且以東北地區的土地麵積,若是大規模種植玉米是完全能夠供給大半個大清需要的糧食。


    康熙看到這裏,忍不住朗聲叫好,心情之激動,連忙叫來太子看折子。


    太子胤礽看過之後也是難掩激動之色,抬頭說道:“皇阿瑪,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若是玉米在黑龍江等地的產量能超過在江南,那…”


    黑龍江等地就能成為大清重要的糧倉!


    太子胤礽眼睛都是亮晶晶的,心血翻湧,此事若為真就絕對是一舉兩得的大好事。


    第一就是增加了糧食產量,糧食價格降低,百姓能夠吃飽,這對於國力是極大的提升,若是能做到讓百姓不餓肚子,大清的統治將會萬分穩固。


    第二點就在於政治上的了,大清畢竟是一個少數民族政權。


    而以盛京為中心的東北等地是龍興之地,也是出現國之顛覆的時候愛新覺羅家族最後的退路。


    可是若是東北等地真能成為大清重要的糧食產地,那麽整個大清將連成一體,難以分割。


    康熙和太子胤礽正是想到了這兩點才會如此激動!


    在李煦上折子之後,康熙就下令由黑龍江將軍薩克圖負責實驗新品種玉米在黑龍江的培育。


    第二年,玉米在黑龍江的產量竟然達到了畝產600斤!


    當即康熙便下了聖旨,將李煦一家抬到了滿洲正紅旗。


    李星晚接到聖旨的時候,挑眉一笑,深藏功與名。


    要不是她矜矜業業的完成小任務,收集了三百積分購買了新品種玉米的種子,她爹還得努力個十年才有可能種出這高產量玉米呢。


    雖然她爹的聰明讓她沒有了用武之地,但是她總算起到一個加速器的作用嘛,


    [叉腰]


    李星晚抬旗之後自然不用小選,因著今年沒有八旗秀女的大選,自然也不用去參加大選。


    李煦完全沒覺得自家姑娘會被大選刷下,已經提前從宗室裏開始相看,打算把看中的人跟皇上提一提,敲敲邊鼓。


    雖然李家是剛抬旗,但是沒抬旗的時候,他兒子就能娶正二品工部侍郎的嫡女,如今可是抬了旗了。


    講道理,宗室裏一些默默無聞的小透明根本不被他看在眼裏。


    而以康熙對李煦愛重,宗室裏的王爺們,李煦還真有資格挑一挑,畢竟同在江南的曹家已經有一個姑娘被指給了宗室郡王做嫡福晉,沒道理他李煦的嫡女會比曹家的姑娘嫁的差。


    沒想到就在這時接到了康熙今年要第三次南巡的命令,他心思一轉,突覺這是個好機會啊。


    正好宗室有不少黃帶子是會作為禦前侍衛跟著康熙出行的,等到人來了江南,他還能親眼瞧瞧那個更好。


    在李煦的摩拳擦掌中,京城皇子們興高采烈中,皇上的第三次南巡就此開始了。


    第3章 摳門精上線


    南巡這件事是由康熙發起的,這是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政治活動。


    從京城到江南,一路分陸路和水路,隨行人員足有兩千餘人,花費甚巨。


    而這筆銀子是絕對沒法從國庫拿出來,幾十萬兩銀子的花銷,國庫雖然能拿出來,但是必然會引起軒然大波。


    相比於幾十萬銀子作為軍費送去北邊,皇帝出行遊玩花了幾十萬銀子可就是天大的醜聞。


    以當前的消費水平,一個長工一年能夠賺到八兩銀子,這是在江南等地的價格。


    而在東北人煙稀少的地方,一個長工一年做工最多也不過能賺到十到十二兩銀子,已經足夠養活一家六七口人。


    這就意味著康熙南巡兩個月的花費足夠三十萬普通民眾生活一年的,這是何等的差距啊。


    即使所有人都明白康熙南巡不是為了玩的,政治安排才是主要目的,但是百姓可不會管有什麽目的,隻會看表象。


    這也就是曹李孫三家能夠接駕數次的重要原因了,康熙需要一個錢袋子來給他掏銀子。


    李煦自己當然拿不出那麽多的銀子,李家也絕對沒有能力拿出這些錢,拿出一次都要將整個李家搜刮的連根草都不剩,更何況康熙南巡這麽多次呢。


    但是康熙能夠把接駕的事情交給他,自然也是因為這其中存在一定的操作空間。


    李煦手上拿著織造、鹽稅、關稅三個差事,這三個差事全都是最好貪汙的地方,油水最多,是人人豔羨的好差事。


    李家經營多年,財富自然不少,但是富裕和實實在在的現銀還是有區別的,多少人家富貴之極,手裏拿著無數珍寶,任意一件都是價值連城,但是偏偏缺少現銀。


    而南巡路上的所有花費,從糧食到路費,以及在陸地上的吃住都是極大的花銷,萬萬不可能讓皇帝顯的寒酸。


    皇帝若是顯的寒酸,那南巡的目的就大打折扣了。


    李煦先是以鹽引和織造名額為由像江南各商戶要求獻金。


    鹽引本就要花錢購買,而李煦做的就是在此之上要求鹽商和布商購買進入場地的資格,以此得到大量現銀。


    因為不能做的太過分,所以這部分收入實際上是填不上南巡的所有虧空的。


    而缺的那部分自然隻能由李煦自己補上了,還好康熙也算懂得體恤,不是一味壓榨自己的心腹。


    他默認李煦在織造和鹽稅領域的貪汙,以填補李家兩次接駕的虧空。


    但是如今又是第三次接駕,因前兩次南巡,李煦早就使出了所有的手段聚斂財富,而這第三次,真的難以拿出銀子了,畢竟鹽政上再有錢,也不是沒有節製的。


    若是康熙南巡時間拉的間隔久一些還好說,能夠緩過來,可難就難在,南巡太過密集,前兩次南巡已經掏空了織造上的錢,經過了李煦多年經營才緩過來一些,把賬麵填平了。


    還好康熙恰在此時開放了國庫哦,允許朝臣向國庫借銀,李煦也鬆了一口氣,從國庫借了二十萬兩銀子來應急。


    他還多長了一個心眼,拉著自己的妹夫也就是江寧織造曹寅和杭州織造孫文成共同向國庫借銀,萬一後麵出了什麽事,這人一多起來分量可就不一樣了。


    而後續這個錢嘛,自然隻能靠李煦在差事上抽出的錢去還國庫了,這大概又要十幾年的去填平。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京城的皇子們早就對南巡充滿期待,九阿哥胤禟更是激動的不行。


    因著上次巡視塞外之時,皇阿瑪一時興起,遞給他兩隻短箭,而他用那兩支短箭射殺了一支幼虎,得到了皇阿瑪的肯定,這才能在這次南巡拿下一個名額。


    皇宮中北五所裏,最東邊兩座連著的四合院就是九阿哥胤禟和十阿哥胤俄的住處。


    一個介於少年和青年之間的男子正在院子裏到處翻找,滿院子堆滿了打開的箱子,一群小太監撅著屁股翻箱子。


    男子嘴裏還嘟囔著什麽匕首箭支什麽的的,冷不丁一轉頭看見門口進來一個人,立刻說道:“老十,你去哪了,我這正忙著瞧東西呢你快過來瞧瞧。”


    這男子就是九阿哥胤禟,他興衝衝的叫來十阿哥胤俄,兩兄弟因為年紀最相近,向來感情好,連院子都是挨著的。


    這次能夠一起去南巡,可不就整天待在一塊,淨想著帶什麽東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穿之九福晉的土豪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個水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個水瓶並收藏清穿之九福晉的土豪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