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節
清穿之九福晉的土豪係統 作者:半個水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平妃也在旁邊看戲。
兩夥人宮道一相遇竟然就是雷聲對閃電,視線中全是警惕和算計。
不同的是,李星晚眼裏多了一絲驚訝,暗道額娘說的竟然全對。
宜妃伸手擰了李星晚一下,李星晚疼了一下,差點叫出來,也不再愣神,使出的自己珍藏的符咒。
【淚流滿麵符咒已使用】
係統的聲音剛剛停下,李星晚的眼淚就奪眶而出。
一聲淒慘的“額娘!”響徹在永和宮外的宮道上。
宜妃嚇了一跳,差點以為自己手上太使勁給兒媳婦擰疼了。
李星晚眼淚止不住的流出,眼前一片模糊,趕緊出說出自己的台詞。
“額娘,您沒事吧,您本來就身體不好,可不能如此糟踐自己身體啊!”
平妃趕緊接上話茬,“是啊!宜妃姐姐,你手下人不懂事而已,罰了也就是了,就沒必要如此來道歉了!”
宜妃快步上前,一把抓住德妃的手,愧疚道:“我怎麽能不過來呢!不來給德妃姐姐道歉,我心不安啊!”
李星晚:“額娘,這跟您沒關係啊!都是底下奴才不安分,這才叫德額娘受害啊!”
平妃:“對啊,對啊!”
李星晚:“那奴才是一片忠心卻用錯了地方,犯了規矩的是德額娘的奴才,可不是德額娘啊!”
平妃:“對啊,對啊!”
李星晚:“您宮裏的嬤嬤因為覺得是德額娘吩咐人算計我和九爺,所以心裏恨了才想要報複,這跟您沒有關係啊!”
平妃:“對啊,對啊!”
宜妃死死拉住德妃的手,淚眼朦朧的哭訴著自己的不容易。
“德妃姐姐盡管怪我,都是我禦下不嚴,叫我宮裏出了這等不安分的奴才,到處傳德妃姐姐的小話,都是我的錯!”
平妃:“對啊,對啊!”她臉色一僵,媽耶,說錯了。
宜妃扭頭瞪了平妃一眼,繼續演戲。
“我是來給德妃姐姐賠罪的,姐姐要罰我盡管就罰吧!”
宜妃的話語聲聲入耳,中氣十足,甚至旁邊宮殿的奴才都忍不住豎起耳朵聽個熱鬧。
她抓住德妃的手就要往自己身上打,口裏還念叨著,姐姐要報複我就盡管報複我吧,都是我禦下不嚴。
李星晚一步上前,把德妃身後的嬤嬤直接拽住,然後張嘴哭道:“額娘,你千萬不要如此,您也是無妄之災啊!”
平妃:“對啊,對啊!”
“額娘,你放心吧,德妃娘娘跟您一樣同在宮中多年,你們之間是有姐妹情誼的啊!德妃娘娘絕對不會因為如此就恨您的。”
平妃醞釀了好半天,終於說出一句有用的詞。
“是啊,德妃姐姐最是溫柔大度,絕不會因為宜妃姐姐你宮裏有奴才不安分就生氣的,肯定會原諒你的!”
李星晚瞧見宜妃快要控製不住德妃了,趕緊又去拉住德妃的手。
“德額娘,求您原諒額娘吧。”
宜妃哭哭啼啼,“德妃姐姐千萬不要原諒我!”
德妃臉色這時候是真的泛白,氣的眼睛通紅。
德妃:你們說的都是我的詞啊!
第38章 商業版圖
這有些時候吧,再聰明的人失去了先機就難以翻盤,更何況宜妃有著絕對不遜色於德妃的手段。
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要怪就怪德妃出手不謹慎,沒想到會有不按常理出牌的人。
宜妃這次預判了德妃將要做出的行為,提前給她堵在門口,先認了錯,任憑誰也挑不出她的錯處。
德妃當場被堵回了永和宮,氣的摔了一地的花瓶擺設,也仍然是拿宜妃沒有辦法,聽說後來叫內務府換上新的擺設可是花了兩千兩銀子呢。
後宮妃嬪聽了都覺得痛快,有幾個被德妃陰過的更是呼朋喚友一起吃酒。
這後宮裏的彎彎繞繞,有時候就是如此的說不清,就連康熙有時候也隻能裝聾作啞,權當不知道。
這次宜妃報複回去,叫德妃丟了這麽大的臉,康熙心裏多少也是有些覺得煩躁。
倒不是因為多麽喜歡德妃,而是因為康熙實在是認為兩個妃子在宮中這般鬧騰,傳出消息去叫外麵人看了笑話不好。
萬幸宜妃還算是有些分寸,沒有牽扯到旁人,隻是傳了些有關德妃的小話罷了,這點事情還在康熙容忍之內,甚至覺得很有趣。
乾清宮
康熙扔下手裏的奏折,聽著下麵小太監的稟告,將宜妃的報複一一說來,惠妃和平妃的幫助以及九福晉的助陣全都詳細說來。
惠妃幫一把手是因為德妃的那些算計裏提到了大阿哥胤禔,她伸手誰也說不出什麽。
平妃姓赫舍裏氏,那是仁孝皇後的妹妹,太子的親姨母,德妃叫人傳的小話裏提及太子,平妃自然給德妃一個教訓。
平妃出身高,有輔政大臣的祖父,當皇後的姐姐,還有現在當太子的外甥,太子可是赫舍裏家的全部希望。
幸好德妃隻是主要算計九阿哥,若是膽敢攀扯太子,平妃真的能當場去撕德妃的嘴。
平妃可是比德妃等人小了近二十歲呢,雖然沒有冊封典禮但是人家也是妃位,一點不怕德妃。
宜妃的報複迅速又猛烈,叫德妃招架不住,平妃跟著搖旗呐喊叫宜妃氣勢更盛。
康熙無奈的歎了一口氣,“唉,你說德妃招惹她幹什麽?”
這個她說的就是宜妃了。
“宜妃素來就是個不好惹的性子,德妃還非要去挑釁,這下可是丟了麵子了。”
梁九功在旁邊一聽這話,心裏直咂舌,他一聽便知道,皇上,這是心裏早就有了決斷。
明麵上是兩不相幫,可實則這心裏還是偏著宜妃的。
不然哪裏會用這種無奈的語氣說宜妃,當初說德妃的時候可是說德妃年紀大了胡塗起來。
兩相對比,宜妃真是深受皇恩啊。
德妃那頭是直接叫永和宮交了人當替罪羊,半點不給德妃分辨的機會,也不去管她的名聲,合宮都知道是德妃算計不成。
而到了宜妃這,卻是吩咐梁九功封鎖消息,不叫這事傳到宮外去。
就算偶有碎嘴子的傳到了宮外去,也隻是傳些德妃的亂七八糟的閑話,這裏麵可沒有宜妃半點影子。
康熙感歎了一句後,便轉頭對著梁九宮說道:“宜妃這報複的手段也太幼稚了些,從前我還道老九這跳脫性子是隨了誰,原來是隨了她。”
梁九功笑著回道:“是極,宜妃娘娘雖然性子直,但是心地卻是好的,沒有什麽太多的壞心眼,就算是有時候心緒不平報複回去,也不過是這樣的幼稚的小手段而已。”
康熙抬手握拳堵住嘴,笑了兩聲,顯然也是覺得宜妃這手段又是幼稚又是好笑。
他隨口問道:“這要是德妃還是心思不平,想要報複回去,朕這後宮不會亂起來吧?”
梁九功心思一轉,便抬頭笑道:“皇上,您放心吧,德妃娘娘不會如此不識大體的,這事兒本就是永和宮那邊先開的頭,宜妃娘娘報複回去也是有自己的一番道理,想必從此之後就能消停多了。”
梁九功走近,給皇上奉上一盞茶之後,勸說道:“皇上,這民間門常說不聾不啞,不做家翁,想來也是有一些道理的。”
康熙點點頭,麵露讚同,“這話確實不錯,朕這個家翁啊也是難當。”
經此一戰,宜妃大獲全勝,德妃敗退回永和宮,因為沒有了什麽招數,也不好在此時再出手,德妃隻能謊稱自己因著天氣轉熱便身體不適,龜縮養病了。
德妃那頭躲了,這事卻還沒過,惠妃和平妃都跟著宜妃參與了這件事情,按理來說,這兩個人也都算是苦主,畢竟德妃散布的消息裏都涉及到了大阿哥胤禔和太子胤礽。
兩人偏幫著宜妃,也是應有之義。
太子知道了此事,也不過是無奈的笑一笑,他這姨母也隻不過比他大四歲,性子還不太穩重。
康熙十六年,平妃進宮之時,才將將十歲,還是帶著奶娘進宮的。
太子知道平妃是因為他才如此不平去幫了宜妃,心裏雖然熨帖,卻也少不得去皇阿瑪那裏打探消息,免得皇阿瑪心裏對平妃姨母有什麽不滿。
正巧蘇州出了件大事,他可以拿去與皇阿瑪請教,順帶著跟皇阿瑪打聽一下對平妃的態度是否有異。。
太子到了乾清宮門口,就吩咐叫太監進去稟報。
他悠哉的站在乾清宮門口,神態自如,跟自己家一樣自在,可不嘛,這不就是他的家,如果不出意外,他以後還會使這裏的主人。
乾清宮外的的大臣並不少,許多都是有事情過來跟皇上稟報,於是便在此處等待,或是一會把折子親手遞上去。
剛才還在竊竊私語說著什麽事情的大臣們看到太子來了,便紛紛過來見禮。
“奴才見過太子殿下。”
“臣等參見太子。”
太子眼睛極明亮,記性也好,眼睛看了一眼有位眼熟的禦史,他還記得上次監國的時候這位禦史還參奏過他擅自處理京城布防。
可是後來轉頭又上書讚美他德行出眾,於國之大事萬分上心。
這些大臣啊,嘴裏一時一個樣子,什麽話都叫他們說了。
太子抬手免了他們的禮,說道:“不必多禮,諸位大臣都是來此辦公事的,繼續去做就是了,不必因為過來給孤行禮耽誤了時間門。”
進去稟告的小太監不過走了幾步,跟著梁總管匯報了一聲,梁九功就進去稟告了。
康熙聽見了,便立刻叫太子進去了。
這便是皇太子啊!
太子身姿挺拔,一派清風朗月之態,抬腳邁進乾清宮,在外等候的大臣紛紛躬身對著太子的背影行禮。
康熙手裏的折子還沒放下,抬眼看見太子邁步進來,“過來坐著吧。”
他不過隨口一說,也沒想叫太子行禮。
太子卻老老實實的拱手彎腰,說道:“兒臣見過皇阿瑪。”
康熙輕笑了一聲,胡子抖了抖,心情顯然很不錯,“這般多禮做什麽?”
太子與其他諸皇子不同,他自幼由康熙親自撫養長大,並沒有什麽養母之類的。
兩夥人宮道一相遇竟然就是雷聲對閃電,視線中全是警惕和算計。
不同的是,李星晚眼裏多了一絲驚訝,暗道額娘說的竟然全對。
宜妃伸手擰了李星晚一下,李星晚疼了一下,差點叫出來,也不再愣神,使出的自己珍藏的符咒。
【淚流滿麵符咒已使用】
係統的聲音剛剛停下,李星晚的眼淚就奪眶而出。
一聲淒慘的“額娘!”響徹在永和宮外的宮道上。
宜妃嚇了一跳,差點以為自己手上太使勁給兒媳婦擰疼了。
李星晚眼淚止不住的流出,眼前一片模糊,趕緊出說出自己的台詞。
“額娘,您沒事吧,您本來就身體不好,可不能如此糟踐自己身體啊!”
平妃趕緊接上話茬,“是啊!宜妃姐姐,你手下人不懂事而已,罰了也就是了,就沒必要如此來道歉了!”
宜妃快步上前,一把抓住德妃的手,愧疚道:“我怎麽能不過來呢!不來給德妃姐姐道歉,我心不安啊!”
李星晚:“額娘,這跟您沒關係啊!都是底下奴才不安分,這才叫德額娘受害啊!”
平妃:“對啊,對啊!”
李星晚:“那奴才是一片忠心卻用錯了地方,犯了規矩的是德額娘的奴才,可不是德額娘啊!”
平妃:“對啊,對啊!”
李星晚:“您宮裏的嬤嬤因為覺得是德額娘吩咐人算計我和九爺,所以心裏恨了才想要報複,這跟您沒有關係啊!”
平妃:“對啊,對啊!”
宜妃死死拉住德妃的手,淚眼朦朧的哭訴著自己的不容易。
“德妃姐姐盡管怪我,都是我禦下不嚴,叫我宮裏出了這等不安分的奴才,到處傳德妃姐姐的小話,都是我的錯!”
平妃:“對啊,對啊!”她臉色一僵,媽耶,說錯了。
宜妃扭頭瞪了平妃一眼,繼續演戲。
“我是來給德妃姐姐賠罪的,姐姐要罰我盡管就罰吧!”
宜妃的話語聲聲入耳,中氣十足,甚至旁邊宮殿的奴才都忍不住豎起耳朵聽個熱鬧。
她抓住德妃的手就要往自己身上打,口裏還念叨著,姐姐要報複我就盡管報複我吧,都是我禦下不嚴。
李星晚一步上前,把德妃身後的嬤嬤直接拽住,然後張嘴哭道:“額娘,你千萬不要如此,您也是無妄之災啊!”
平妃:“對啊,對啊!”
“額娘,你放心吧,德妃娘娘跟您一樣同在宮中多年,你們之間是有姐妹情誼的啊!德妃娘娘絕對不會因為如此就恨您的。”
平妃醞釀了好半天,終於說出一句有用的詞。
“是啊,德妃姐姐最是溫柔大度,絕不會因為宜妃姐姐你宮裏有奴才不安分就生氣的,肯定會原諒你的!”
李星晚瞧見宜妃快要控製不住德妃了,趕緊又去拉住德妃的手。
“德額娘,求您原諒額娘吧。”
宜妃哭哭啼啼,“德妃姐姐千萬不要原諒我!”
德妃臉色這時候是真的泛白,氣的眼睛通紅。
德妃:你們說的都是我的詞啊!
第38章 商業版圖
這有些時候吧,再聰明的人失去了先機就難以翻盤,更何況宜妃有著絕對不遜色於德妃的手段。
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要怪就怪德妃出手不謹慎,沒想到會有不按常理出牌的人。
宜妃這次預判了德妃將要做出的行為,提前給她堵在門口,先認了錯,任憑誰也挑不出她的錯處。
德妃當場被堵回了永和宮,氣的摔了一地的花瓶擺設,也仍然是拿宜妃沒有辦法,聽說後來叫內務府換上新的擺設可是花了兩千兩銀子呢。
後宮妃嬪聽了都覺得痛快,有幾個被德妃陰過的更是呼朋喚友一起吃酒。
這後宮裏的彎彎繞繞,有時候就是如此的說不清,就連康熙有時候也隻能裝聾作啞,權當不知道。
這次宜妃報複回去,叫德妃丟了這麽大的臉,康熙心裏多少也是有些覺得煩躁。
倒不是因為多麽喜歡德妃,而是因為康熙實在是認為兩個妃子在宮中這般鬧騰,傳出消息去叫外麵人看了笑話不好。
萬幸宜妃還算是有些分寸,沒有牽扯到旁人,隻是傳了些有關德妃的小話罷了,這點事情還在康熙容忍之內,甚至覺得很有趣。
乾清宮
康熙扔下手裏的奏折,聽著下麵小太監的稟告,將宜妃的報複一一說來,惠妃和平妃的幫助以及九福晉的助陣全都詳細說來。
惠妃幫一把手是因為德妃的那些算計裏提到了大阿哥胤禔,她伸手誰也說不出什麽。
平妃姓赫舍裏氏,那是仁孝皇後的妹妹,太子的親姨母,德妃叫人傳的小話裏提及太子,平妃自然給德妃一個教訓。
平妃出身高,有輔政大臣的祖父,當皇後的姐姐,還有現在當太子的外甥,太子可是赫舍裏家的全部希望。
幸好德妃隻是主要算計九阿哥,若是膽敢攀扯太子,平妃真的能當場去撕德妃的嘴。
平妃可是比德妃等人小了近二十歲呢,雖然沒有冊封典禮但是人家也是妃位,一點不怕德妃。
宜妃的報複迅速又猛烈,叫德妃招架不住,平妃跟著搖旗呐喊叫宜妃氣勢更盛。
康熙無奈的歎了一口氣,“唉,你說德妃招惹她幹什麽?”
這個她說的就是宜妃了。
“宜妃素來就是個不好惹的性子,德妃還非要去挑釁,這下可是丟了麵子了。”
梁九功在旁邊一聽這話,心裏直咂舌,他一聽便知道,皇上,這是心裏早就有了決斷。
明麵上是兩不相幫,可實則這心裏還是偏著宜妃的。
不然哪裏會用這種無奈的語氣說宜妃,當初說德妃的時候可是說德妃年紀大了胡塗起來。
兩相對比,宜妃真是深受皇恩啊。
德妃那頭是直接叫永和宮交了人當替罪羊,半點不給德妃分辨的機會,也不去管她的名聲,合宮都知道是德妃算計不成。
而到了宜妃這,卻是吩咐梁九功封鎖消息,不叫這事傳到宮外去。
就算偶有碎嘴子的傳到了宮外去,也隻是傳些德妃的亂七八糟的閑話,這裏麵可沒有宜妃半點影子。
康熙感歎了一句後,便轉頭對著梁九宮說道:“宜妃這報複的手段也太幼稚了些,從前我還道老九這跳脫性子是隨了誰,原來是隨了她。”
梁九功笑著回道:“是極,宜妃娘娘雖然性子直,但是心地卻是好的,沒有什麽太多的壞心眼,就算是有時候心緒不平報複回去,也不過是這樣的幼稚的小手段而已。”
康熙抬手握拳堵住嘴,笑了兩聲,顯然也是覺得宜妃這手段又是幼稚又是好笑。
他隨口問道:“這要是德妃還是心思不平,想要報複回去,朕這後宮不會亂起來吧?”
梁九功心思一轉,便抬頭笑道:“皇上,您放心吧,德妃娘娘不會如此不識大體的,這事兒本就是永和宮那邊先開的頭,宜妃娘娘報複回去也是有自己的一番道理,想必從此之後就能消停多了。”
梁九功走近,給皇上奉上一盞茶之後,勸說道:“皇上,這民間門常說不聾不啞,不做家翁,想來也是有一些道理的。”
康熙點點頭,麵露讚同,“這話確實不錯,朕這個家翁啊也是難當。”
經此一戰,宜妃大獲全勝,德妃敗退回永和宮,因為沒有了什麽招數,也不好在此時再出手,德妃隻能謊稱自己因著天氣轉熱便身體不適,龜縮養病了。
德妃那頭躲了,這事卻還沒過,惠妃和平妃都跟著宜妃參與了這件事情,按理來說,這兩個人也都算是苦主,畢竟德妃散布的消息裏都涉及到了大阿哥胤禔和太子胤礽。
兩人偏幫著宜妃,也是應有之義。
太子知道了此事,也不過是無奈的笑一笑,他這姨母也隻不過比他大四歲,性子還不太穩重。
康熙十六年,平妃進宮之時,才將將十歲,還是帶著奶娘進宮的。
太子知道平妃是因為他才如此不平去幫了宜妃,心裏雖然熨帖,卻也少不得去皇阿瑪那裏打探消息,免得皇阿瑪心裏對平妃姨母有什麽不滿。
正巧蘇州出了件大事,他可以拿去與皇阿瑪請教,順帶著跟皇阿瑪打聽一下對平妃的態度是否有異。。
太子到了乾清宮門口,就吩咐叫太監進去稟報。
他悠哉的站在乾清宮門口,神態自如,跟自己家一樣自在,可不嘛,這不就是他的家,如果不出意外,他以後還會使這裏的主人。
乾清宮外的的大臣並不少,許多都是有事情過來跟皇上稟報,於是便在此處等待,或是一會把折子親手遞上去。
剛才還在竊竊私語說著什麽事情的大臣們看到太子來了,便紛紛過來見禮。
“奴才見過太子殿下。”
“臣等參見太子。”
太子眼睛極明亮,記性也好,眼睛看了一眼有位眼熟的禦史,他還記得上次監國的時候這位禦史還參奏過他擅自處理京城布防。
可是後來轉頭又上書讚美他德行出眾,於國之大事萬分上心。
這些大臣啊,嘴裏一時一個樣子,什麽話都叫他們說了。
太子抬手免了他們的禮,說道:“不必多禮,諸位大臣都是來此辦公事的,繼續去做就是了,不必因為過來給孤行禮耽誤了時間門。”
進去稟告的小太監不過走了幾步,跟著梁總管匯報了一聲,梁九功就進去稟告了。
康熙聽見了,便立刻叫太子進去了。
這便是皇太子啊!
太子身姿挺拔,一派清風朗月之態,抬腳邁進乾清宮,在外等候的大臣紛紛躬身對著太子的背影行禮。
康熙手裏的折子還沒放下,抬眼看見太子邁步進來,“過來坐著吧。”
他不過隨口一說,也沒想叫太子行禮。
太子卻老老實實的拱手彎腰,說道:“兒臣見過皇阿瑪。”
康熙輕笑了一聲,胡子抖了抖,心情顯然很不錯,“這般多禮做什麽?”
太子與其他諸皇子不同,他自幼由康熙親自撫養長大,並沒有什麽養母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