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額駙是要等著公主召見或者主動求見才能去公主府留宿。


    以前的公主都是去了蒙古,在歸化城內有公主府,平時跟著丈夫在草原上住,自然就不涉及到這個問題。


    舜安顏知道公主害羞不好意思每日召見,這寫日子他都是厚著臉皮自己帶了東西去公主府,還拿了銀子打點管事嬤嬤才能每天都去的。


    太子點點頭,“孤做主了,你明日就搬去公主府,孤派人去幫你。”


    舜安顏先是一愣,接著笑開了,大喜過望,“多謝太子殿下!”


    舜安顏還真是很想離開佟家,當天回家就翻出自己的小私庫,給兩個侍妾都分了嫁妝嫁出去。


    等著第二天太子的人一到,舜安顏指揮著把整個院子能拿走的全都拿走了,還有他阿瑪留下的一些東西,全都搬去了公主府。


    出門的時候碰見祖母赫舍裏氏,還高興的跪地磕個頭,“祖母,我去公主府住了,以後回來給您請安。”


    說罷也沒等赫舍裏氏反應,砰砰砰磕了三個頭,利索的起身就溜。


    李星晚知道前因後果之後,嘖了一聲。


    “很難評……”


    胤禟斜覷她一眼,“怎麽說呢?”


    自以為情深似許,搶奪嶽父侍妾,壓製自己妻子,欺負沒了父親的侄子。


    李星晚道:“有點惡心吧。”


    胤禟歪躺下去,“等著吧!日後不會消停的。”


    皇阿瑪看重隆科多,太子又忍著對隆科多的不滿。


    賦閑在家的索額圖得知佟家仰仗權勢欺辱赫舍裏家的女兒。


    這事啊,後麵有的瞧呢!


    第45章 李煦的立場


    朝堂上的大臣今日可以與一個人聯盟,明日也可以轉投他人,歸根到底不過是利益二字罷了。


    每個人都是從自己的利益角度出發,尋求對自己最好的方法去做。


    一心為民的大臣有很多,但是有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為民不是嘴巴上說說而已,而是需要權力去輔助自己實施政策的。


    太子從被立為太子那一刻開始就有一群人成為了他的敵人,那就是以滿洲軍功貴族為首的那群所為的大姓。


    議政王大臣製度是製約皇權的一個重要製度,宗室和滿洲貴族用此維持自身權力不被皇帝輕易奪去。


    縱觀大清曆代皇帝的登基,都需要爭取到這些人的支持,即使是順治沒了之後,貴族們被迫接受擁有天花免疫係統的康熙,也仍然是弄出了四大輔臣。


    安親王嶽樂是順治、康熙兩朝都擁有實權和顯赫戰功的宗室王爺,那為什麽鼇拜囂張跋扈的時候從來不見他出來製止呢,宗室怎麽一片鴉雀無聲了?


    撤三藩之時,江山動蕩,康熙立太子表明自己有繼承人,更是向天下漢人表達,朕不是滿人的皇帝,朕是大清的皇帝,遵守的是漢人的禮教製度。


    而太子身後的赫舍裏氏也是極少數不是軍功起家的八旗貴族,佟佳氏就更是了,最開始還是在漢軍旗,後來是被康熙一步步抬上來的。


    太子心裏對隆科多的不滿日益加重,隆科多是皇上的表弟,備受看重,升官極快。


    他敢趁著索額圖被攆出朝堂的時候苛待赫舍裏氏的姑娘,太子心裏已經十分厭惡。


    他吩咐隆科多的福晉小赫舍裏氏的一位表叔,在京郊大營做事的建封去佟家接小赫舍裏氏歸家。


    誰料隆科多竟然堅決不許,甚至口出狂言羞辱人。


    建封氣不過當場與他爭起來,隆科多竟然敢動手!


    不過建封一點沒吃虧,開玩笑,京郊大營長年訓練的猛男怎麽可能打不過隆科多。


    不過也正因為建封也動了手,甚至還打贏了,太子就不好發難了。


    建封和隆科多比起來,無論出身,還是官職都不占優勢,打了隆科多算以下犯上,自然不成。


    太子無奈扶額,歎口氣,“建封……還是叫他回去接著練兵吧,這腦子也太簡單了些!”


    不過太子鐵了心要給佟家一個教訓,那他就必然能找到機會。


    還記得曾經李煦進上的玉米種子嗎?在東北等地交由幾位將軍屯兵種植,效果顯著。


    馬上臨近豐收,正是需要人去清點和記錄,以及安排下一季的耕種。


    這事是李煦開的頭,他已經吃了最大的功勞,抬旗加上女兒也被指婚為皇子福晉。


    就連如今在戶部,名義上是左侍郎,可是戶部尚書年老,事宜一切交給李煦,他甚至把另外一位蒙旗的尚書給擠到了戶部的邊角去,整日隻能喝茶消磨時間。


    佟家早就盯上了這份功勞,佟國維打算推隆科多上去,前往關外。


    乾清宮。


    書房裏幾位大臣坐著談事,皇上端坐龍椅之上。


    太子胤礽和大阿哥胤禔一左一右,另有戶部左侍郎李煦、領侍衛內大臣佟國維,正藍旗蒙古副都統隆科多,刑部尚書耿額,大學士倪雅漢,兵部右侍郎李光地以及領侍衛內大臣、理藩院尚阿靈阿。


    胤禟和胤俄正巧來匯報工部的農具改進成果,也就留在了此處。


    除了太子和大阿哥胤禔固定了位置,其餘人似乎是隨意坐的。


    胤俄去了自己舅舅阿靈阿旁邊,胤禟當然是去找了自己嶽父李煦。


    “玉米之事應交給對此有了解且行事謹慎之人,你們可有舉薦之人?”


    康熙端坐上首,開口問道。


    他將底下所有人的神情盡收眼底,實際上在今日之前,佟國維就曾經到乾清宮旁敲側擊過,諸如隆科多熟讀農書等等一些暗示的話。


    康熙心知肚明,佟國維是想著給隆科多的功勞簿上添加一筆,待日後清點功勞,升官更加順暢。


    不過這事,他心裏已經有了想法,但是還需要一個做實事去輔助一二,兩人互為肘製。


    今日提出要他們舉薦,不過是試探一下,瞧瞧他們的心思。


    不過別說,自從明珠和索額圖先後被罷官,沒了這兩個老油子,他甚至覺得上朝時候的空氣都好多了。


    李煦垂眸喝茶,本想先聽聽其他人怎麽說的,不料皇上卻點了他的名。


    “旭東,你可有什麽主意。”康熙笑著開口,話語裏滿是親近。


    李煦,字旭東,號竹村。


    李煦起身,緩緩拱手,掃了佟國維一眼,看清了他眼中的緊張。


    “回皇上的話,雖然這玉米是由臣培養出來的,但是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種子換了地方,臣也不太清楚情況如何,不敢貿然開口。”


    康熙抬手,笑道:“朕又不是讓你寫折子,隻是叫你推薦人,那裏就需要如此多的說法。”


    李煦無奈一笑,也跟著顯露親近的態度,“皇上,您要說那有名的青年才俊,臣還真能說上幾個,不過臣久在江南,回京不久,您這一問,臣還真有點想不起來具體的人選。”


    他無奈的一歪頭,十足十的真誠,他說這話,康熙還真的相信。


    畢竟李煦為官一向謹慎,是他的心腹,雖然因著女兒嫁給了老九,叫康熙稍稍有所疏遠。


    但是因著胤禟不跟著老大或者太子身後,隻是安分在工部做事,休息的時候就跟著福晉待在一塊,沒去幹什麽結黨營私的事情。


    所以康熙對於李煦的信任也就重新回來了,況且李煦雖然調回了京城,但是他頗有人望的嶽父以及能力卓絕的妻子,甚至是妹夫曹寅都還在江南,有些事情還是少不得李煦。


    “李光地呢?可有推薦的人。”


    李光地趕緊起身,摸摸胡子,“臣倒是有個人選,不知道皇上以為派一位皇子去如何?”


    他來之前隱隱聽到風聲,這事恐怕是佟家和赫舍裏家在爭,就算他心裏有看好的青年才俊,也不會在這時候拋出來,成為兩家之間的炮灰。


    佟家有跟大阿哥親近的隆科多,還有性情剛烈的鄂倫岱跟在太子身後。


    而赫舍裏家在太子手下,他悄悄抬頭看了一眼前麵坐著的太子,這事啊,恐怕太子會出手,就是不知道會是怎樣的手段。


    派一位皇子?底下幾人麵麵相覷,那位皇子呢?


    康熙微微蹙眉,這倒是未曾想過,瞬間書房便熱鬧起來。


    “臣以為直郡王熟讀兵書,對於屯兵種田一件事似乎更能處理的好。”


    很顯然這是支持大阿哥胤禔的。


    還有太子那邊負責狙擊大阿哥的,“奴才以為,大阿哥雖然熟讀兵書,但是對於農事似乎不太懂,還是換個人好。”


    “臣覺得十三阿哥聰慧機敏,不妨出去辦事,想必能給皇上個驚喜。”


    “十三阿哥才多大,哪能承擔這種重擔,臣以為不如派八貝勒,八貝勒為人溫和,才華橫溢,處理事情熟練而通達,八阿哥遠比十三阿哥合適。”


    “若是說起年歲,那上麵還有三貝勒,熟讀農書,還跟著皇上參與了農事,最是合適不過。”


    “三阿哥雖然文采不錯,但是不通兵事,負責玉米耕種的是當地的屯兵,三阿哥恐怕不成。”


    “三貝勒跟著皇上去過征準噶爾是戰場,那裏說是不通兵事?”


    “那要這樣說的話,三貝勒最近剛犯錯,派三貝勒去未免顯得對此事敷衍,農乃國家之本,豈能兒戲。”


    “三貝勒不成,還有四貝勒,他也是年紀合適,為人謹慎,去過征準噶爾的戰場,領正藍旗大營,自己還喜歡耕種,最是合適。”


    “四貝勒不過是帶人守著營地,那裏就是通曉兵事,還比不上犯錯的三貝勒!”


    “不如五貝勒呢,五貝勒才是真正砍殺過敵軍的。”


    “現在選的是去清點玉米收獲的人,又不是要去打仗,既然你要選打仗厲害的,那不如派將領去好了?”


    下麵亂糟糟成一團,就連本來安穩坐著的李煦也被迫反擊幾句。


    胤禟看著驚呆了,這群大人還真是夠直言不諱的,就差擼袖子吵起來了。


    康熙看著底下的熱鬧,原本不錯的心情瞬間陰暗下來,沒了明珠和索額圖仍然多的是人為胤礽和胤胤禔說話站隊。


    “老九,你覺得呢?”


    胤禟一個激靈,皇阿瑪一點名趕緊站起來,輕咳兩聲拖延一下給自己找時間想想。


    李煦看著女婿被叫起來,連忙伸出手指指了了一下,使了一個眼色。


    胤禟瞟到了,立刻笑著道:“皇阿瑪,我覺得我挺合適。”


    “雖然兒臣沒有領著過兵,但是也算讀過農書,而且這種子可是李大人培育出來,嶽父有基礎在,想來我也能熟練應用?”


    他越說越不自信,自己的胡說八道他都聽不下去了。


    康熙卻被逗笑了,老九這是還沒摻和進去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穿之九福晉的土豪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個水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個水瓶並收藏清穿之九福晉的土豪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