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節
清穿之九福晉的土豪係統 作者:半個水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人家小姑娘是白嫩可愛,他那麽大一坨也好意思?
胤禟撇撇嘴,額娘真是小氣,等到回府,他就一直抱著星星,哼!
待到小夫妻二人離開,宜妃的臉上笑容褪去,眼中的冷意浮現,那是一種京城特有的春日陽光明媚之下的冷,不易察覺卻如影隨形,眼神中深含的倦怠,是沒有顯露於人前的情緒。
李星晚確實足夠敏感,察覺出了她的情緒,宜妃的情緒並不是空穴來風,從遇到襲擊開始便已經在心裏的角落裏生根發芽。
宮裏都傳宜妃是個厲害性子,她也確實是個不饒人的,從不肯叫人欺負,半點委屈不願意吃。
即使是皇上,有時候氣上頭來,也從來不找她發作。她走的也不是那種溫柔貼心的解語花的路子,幹脆就放大自己的心思,倒讓皇上喜歡她直爽。
可宜妃能得寵多年,生下三個兒子,兩個都長大成人,她這般的本事又怎麽真的會是毫無心機的人?
宜妃腦子好用的很,自然看得明白那些小九九,在回京的時候皇上下的命令,無非是保護好太子,其餘女眷必要時刻可以拋棄。
她的親阿瑪三官保,也那般堅定的聽從皇上的命令,將護衛太子當成自己的第一職責。
忠君愛國真是好了不得啊!宜妃的心怎麽可能不寒?
她恨不了太子,太子下令讓侍衛們率先護送走女眷,不願女眷們為他而犧牲。
她也恨不了父親,三官保忠心耿耿,聽從命令又有何錯?即使要她說,她也要誠實的說太子比一個宜妃重要的多!
可她心中就是不平,皇上怎麽能如此冷酷的就棄了她?甚至在木蘭之時,隻是吩咐她裝病,半點沒有與她提過回京途中可能有危險。
這麽多年的寵愛,究竟是真是假,連她自己都有些恍惚了。
康熙二十九年,宜妃得了病症,晚上聽見聲音便難以安寢,整個人憔悴不安,皇上便吩咐京城內,夜晚一律不許打更,命禦醫精心療養,三月後她才恢複。
如今想來那點榮寵,像是夢境一樣,連她都分不清究竟是不是幻想?
她問了嬤嬤幾句,得了證人,才確定那也是真實發生過的。
她便明白了,皇上隻是皇上,她也隻是寵妃,寵妃,寵妃隻用寵,與愛無關。
從早期盛寵的榮妃,再到後來的她和德妃,甚至到現在的和嬪瓜爾加氏和庶妃王氏,不過都是一樣的玩意兒罷了。
她抬眼看著紅牆綠瓦,院中的鮮花鮮豔又明媚,可她倒映鮮花的眼眸中深藏的是厭惡和倦怠。
嬤嬤屏住呼吸,看著宜妃寂寥的背影,酸澀難耐,她連忙上前,遞給宜妃一個東西。
“主子,您瞧,這許是剛才九福晉落下的。”
嬤嬤手裏捧著一個小木雕,是小狗的形狀,關節處都能活動,憨態可掬,十分可愛。
這確實是李星晚進宮時拿著的,一個能夠走路的小木雕狗狗。
宜妃勾起嘴角,染著紅蔻丹的手指輕輕撫摸了一下小狗,心裏無奈道,星晚還是個小孩性子,連進宮請安袖子裏都要帶著個小玩具。
她若無其事的眨眨眼睛,收斂情緒,抬眼看向四四方方的天空。
好歹老天不薄待她,讓她能有兩個孝順兒子,還有一個真心待她的兒媳婦。
宜妃深吸一口氣,重新打起精神,吩咐道:“叫廚房今日多做兩道菜,去乾清宮請皇上來翊坤宮用飯。”
重整氣勢的宜妃又變成了那個翊坤宮戰神,鬥誌昂揚。
嬤嬤笑逐顏開,“是!主子。”
傍晚,康熙來到翊坤宮,笑的很是歡快,精神麵貌極好。
也是,因為兒子本領出眾,現在的大清在他手上擁有了前所未有的廣闊國土,一整天都在被朝臣拍馬屁怎麽可能不開心呢?
宜妃上前幾步又是關切又是埋怨,“皇上怎得穿這樣的薄衣裳就來了,雖然天漸漸暖了起來,但是一早一晚還有些涼意,可不能大意了。”
“你啊,就是太操心了!朕可一點不感覺冷。”
康熙張開雙臂任由宜妃給他整理好衣裳,又親自拿了帕子給他擦手。
他有些驚奇道:“今兒個這麽體貼?”
宜妃幹脆利索道,“這不是有求於皇上嘛。”
康熙笑著轉身,“有什麽要求朕的啊?”
宜妃低下頭,專注的給他擦手,“臣妾今日才聽說老九那不省事的竟然給臣妾討賞,您可千萬不要答應他。”
康熙若有所思,端起宜妃的臉,問道:“這是為何啊?朕本就打算給你賞賜,可不是因為老九求的。”
宜妃露出一絲惱怒,一扭頭剛好掙脫了康熙放在她臉上的手。
她埋怨道:“皇上還說呢!臣妾可是後妃,後妃從來都是以賢良淑德和綿延子嗣得賞,哪有因為……因為傷人得賞的。到時候起居錄上記一筆,臣妾還要不要麵子了。”
康熙原還以為是怎麽回事,沒想到宜妃竟是抹不開麵子,瞬間笑開了,“你啊,就是多心,聽老八說,京城有不少姑娘家因為你而再次拿起弓箭,每日練習騎射,這可是好事一件,那裏要丟臉呢。”
宜妃抬頭去瞧他,眼中閃過一絲驚喜,“這可是件好事,咱們旗人格格如此也算是不忘本了,身體強健了生下的子嗣自然是健康的。”
況且,女子本輕,易為人所棄,能有能力自保自然是再好不過。
宜妃思緒一轉,便道:“老九雖然冒失了一些,但是叫皇上這一說,好似臣妾該賞了。”
康熙:“可不就是該賞。”
他拉著宜妃坐下,話語淡淡,“快與朕說說,你想要什麽賞賜?”
宜妃控製住表情,心中冷笑,哪有賞賜還叫人選的,分明是根本沒想過賞賜,這時候來一句試探了,沒的叫人惡心!
“既然皇上如此問了,那臣妾也就不客氣,不如皇上就給個恩典,將近日練習騎射多的格格們都給一點賞賜,倒也不必多,一人一個珠花也就是了,權當是鼓勵她們繼續努力。”
宜妃笑意盈盈的看著皇上,“皇上說,這樣可好?”
康熙略一思索,覺得很不錯,“那便如你所說就是,八旗的格格們能夠身體強健,對於後代自然也是好事。”
宜妃侍奉皇上多年,哪能不了解,一頓飯吃的溫情脈脈,末了宜妃又舉薦了翊坤宮裏一個年輕的小答應。
康熙微微一頓,皺眉看著宜妃,敏銳的感覺叫他察覺出一絲微妙。
“你宮裏何時多出這麽一個人。”
宜妃垂眼眸,“這是上次大選進宮的新人,皇上您還沒見過,她小小年紀又是住在偏僻的地方,臣妾瞧著可憐,便做主叫她來翊坤宮了。”
康熙心中歎息一聲,握住宜妃的手,用力攥了一下,“咱們是多年的夫妻,你還怕朕貪顏色不成?”
他看著宜妃微微側臉,難得的小心翼翼的姿態,不安又謹慎,心下明白許多。
他抬手握住宜妃的肩膀,溫情的說道:“朕也老了,你也不再年輕,咱們都是老人家了,孫兒都有了,你還這般想朕嗎?”
宜妃終於抬起頭,眼中點點淚光閃爍,“是臣妾多思了,還累的皇上安慰臣妾。”
康熙笑道:“那些格格們以為你是個殺伐果斷的巾幗英雄,絕想不到你還有這種溫柔小意的樣子。”
宜妃嗔他一眼,“皇上年紀大了,怎還這麽不正經。”
康熙朗聲大笑,笑的宜妃扭頭就要生氣,好言幾句這才哄回來。
隔日便有聖旨下達。
第一道聖旨給了胤禟,功績卓著,著封為和碩定郡王,皇五子胤祺,封為和碩恒郡王。
第二道聖旨給了宜妃,嘉賞其素行賢淑,溫婉得宜,臨危不懼,特賜東珠一盒,金銀寶石盆栽一個,首飾若幹、布料若幹,命相國寺供奉其長明燈,又賞賜其父三官保一等侯爵。
第三道聖旨最有意思,賜予定郡王福晉李佳氏享親王福晉雙份俸祿。
第四道聖旨緊隨而來,承太後諭,十幾個練習騎射有些聲名的格格均賜了一根簪子和一張弓,讚其不忘根本。
胤禟接到第一道聖旨時心情很平靜,還覺得皇阿瑪是不是有點小氣,他這麽牛b的功勞,竟然隻給了一個郡王的爵位,真摳門啊!
第二道聖旨的時候,他心中已經明白過過來,他和五哥都是郡王,額娘的那份自然不可能有了,不然宮中豈不是惟翊坤宮獨大了。
等到第三道聖旨,知道星星能有親王福晉雙俸,他徹底囧了,皇阿瑪真是惡趣味,從來隻聽過親王雙俸,頭一次聽說親王福晉雙俸,這真的不是皇阿瑪在臊他嗎?
他扭頭和李星晚麵麵相覷,李星晚安慰道:“行吧,好歹多了點銀子。”
知道第四道聖旨後,李星晚才笑出來,促狹道:“要我說,最有價值的當屬這最後一道聖旨了。”
可不是,京城中一時之間因為這道聖旨掀起了勤練騎射的風氣。
自大清立國開始,不斷融入儒家文化,懂禮儀有章法自然是件好事,但是對於曾經策馬瀟灑的八旗格格們來說可就有些不好了。
隨著天下承平,在京的八旗格格變的格外規矩,有些人家甚至也興起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規矩。
隨著皇上這道聖旨,原本還被人詬病不安分的十幾位格格們瞬間被許多人所追捧,這十幾個格格能因為聽到宜妃和九福晉的事跡就激動的開始學,自然也是因為她們有哪個本錢去做。
她們都是出身勳貴家庭,家中有莊子以供狩獵,家中長輩疼愛,驕縱的厲害,每個人都是跟皇室沾親帶故,不是王府格格就是額娘出身宗室。
這些格格們平日裏名聲並不算好,最起碼是沒有那些溫婉柔順的姑娘家名聲好的。
但是被皇上這下旨誇讚後,瞬間成了最好的姑娘,其餘人都奔著學她們去了。
她們能夠在街上肆意閑逛,不必遮麵,能夠騎馬射箭引以為傲,其餘的格格們就能讀書識字,常常出門,漢臣家的女兒就能不必裹腳去手帕交家中遊玩。
一層一層下去,有更出格的帶著,下麵的做的那些事也就不算什麽了。
這日胤禟做東,請兄弟們吃酒,封了郡王怎麽能不慶祝,但是他想著低調一些,免得被皇阿瑪拉出去做什麽事,卻不想五哥也是這樣想的,他們兄弟兩個幹脆就都在新鮮出爐的定郡王府招待兄弟們。
本來不打算多叫人,可無奈的是在胤禟這邊看來,八哥、十弟,太子和四哥是一定要請的,而五阿哥胤祺那頭,老七、和十二也是一定要來的,兄弟倆也是無奈,總不能就不帶大哥三哥吧。
幹脆就全都請來也就是了,從大哥到十四弟一個不落全都來了。
宴席擺在湖心亭中,可是叫他顯擺了一回這府中風景,湖邊小樓也是精致秀雅,相襯成趣。
正巧八福晉出身安親王府,現任安郡王是她舅舅瑪爾渾,得了皇上讚賞的格格裏有一位正好是安郡王的女兒,八福晉也是跟著開心。
她幾句話讚了自己表妹,不無驕傲之意,在場的福晉也就聽她說,並不在意在這種場合提起一個格格。
畢竟那位格格是宗室出身,算起來是眾位阿哥的堂妹,在他們麵前提起也無妨。
八福晉道:“咱們滿人的姑奶奶就該如此才對,我啊是最厭那些個嬌柔的做派,看了就煩的厲害。”
李星晚卻解釋道:“八嫂,那些姑娘家柔柔弱弱的固然咱們不喜歡,可是她們想必也不是自願的,這下風氣漸起,也是件好事。”
八福晉微愣,點點頭,視線一移動,瞧見了那邊的阿哥們推杯換盞。
她低下頭小聲跟嫂子們問道:“嫂子們,你們說男人是喜歡嬌嬌柔柔的那種,還是喜歡做事爽利的?”
聽到她這句話,幾人紛紛一愣,忍不住扭頭去瞧那邊喝酒的阿哥們。
湖心亭麵積很大,還有主亭副亭之分,花瓣一樣散落在水麵上,阿哥們在西側喝酒,那處最為寬敞,福晉們在東側坐下,此處風景最好,可以看到岸邊的山景。
那頭的阿哥們渾然不知,這些個福晉在琢磨他們。
幾人麵麵相覷,新嫁入皇室的還有十二的福晉富察氏,十三的福晉兆佳氏,以及今年剛剛成婚的十四的福晉完顏氏。
李星晚壞心思一起,眼珠一動,立刻開口回答八嫂的問題,“這話我敢說,我們家九爺跟別的男人一點不一樣!他才不在乎性格,他就喜歡……漂亮的!”
她這話可一點不假,她很自信自己要不是漂亮,小禟才不會了解內在,同樣的,要不是小禟哥哥帥的格外突出,她也沒心思去看他的臉啊,早就聽她老爹的話嫁給別人了。
胤禟撇撇嘴,額娘真是小氣,等到回府,他就一直抱著星星,哼!
待到小夫妻二人離開,宜妃的臉上笑容褪去,眼中的冷意浮現,那是一種京城特有的春日陽光明媚之下的冷,不易察覺卻如影隨形,眼神中深含的倦怠,是沒有顯露於人前的情緒。
李星晚確實足夠敏感,察覺出了她的情緒,宜妃的情緒並不是空穴來風,從遇到襲擊開始便已經在心裏的角落裏生根發芽。
宮裏都傳宜妃是個厲害性子,她也確實是個不饒人的,從不肯叫人欺負,半點委屈不願意吃。
即使是皇上,有時候氣上頭來,也從來不找她發作。她走的也不是那種溫柔貼心的解語花的路子,幹脆就放大自己的心思,倒讓皇上喜歡她直爽。
可宜妃能得寵多年,生下三個兒子,兩個都長大成人,她這般的本事又怎麽真的會是毫無心機的人?
宜妃腦子好用的很,自然看得明白那些小九九,在回京的時候皇上下的命令,無非是保護好太子,其餘女眷必要時刻可以拋棄。
她的親阿瑪三官保,也那般堅定的聽從皇上的命令,將護衛太子當成自己的第一職責。
忠君愛國真是好了不得啊!宜妃的心怎麽可能不寒?
她恨不了太子,太子下令讓侍衛們率先護送走女眷,不願女眷們為他而犧牲。
她也恨不了父親,三官保忠心耿耿,聽從命令又有何錯?即使要她說,她也要誠實的說太子比一個宜妃重要的多!
可她心中就是不平,皇上怎麽能如此冷酷的就棄了她?甚至在木蘭之時,隻是吩咐她裝病,半點沒有與她提過回京途中可能有危險。
這麽多年的寵愛,究竟是真是假,連她自己都有些恍惚了。
康熙二十九年,宜妃得了病症,晚上聽見聲音便難以安寢,整個人憔悴不安,皇上便吩咐京城內,夜晚一律不許打更,命禦醫精心療養,三月後她才恢複。
如今想來那點榮寵,像是夢境一樣,連她都分不清究竟是不是幻想?
她問了嬤嬤幾句,得了證人,才確定那也是真實發生過的。
她便明白了,皇上隻是皇上,她也隻是寵妃,寵妃,寵妃隻用寵,與愛無關。
從早期盛寵的榮妃,再到後來的她和德妃,甚至到現在的和嬪瓜爾加氏和庶妃王氏,不過都是一樣的玩意兒罷了。
她抬眼看著紅牆綠瓦,院中的鮮花鮮豔又明媚,可她倒映鮮花的眼眸中深藏的是厭惡和倦怠。
嬤嬤屏住呼吸,看著宜妃寂寥的背影,酸澀難耐,她連忙上前,遞給宜妃一個東西。
“主子,您瞧,這許是剛才九福晉落下的。”
嬤嬤手裏捧著一個小木雕,是小狗的形狀,關節處都能活動,憨態可掬,十分可愛。
這確實是李星晚進宮時拿著的,一個能夠走路的小木雕狗狗。
宜妃勾起嘴角,染著紅蔻丹的手指輕輕撫摸了一下小狗,心裏無奈道,星晚還是個小孩性子,連進宮請安袖子裏都要帶著個小玩具。
她若無其事的眨眨眼睛,收斂情緒,抬眼看向四四方方的天空。
好歹老天不薄待她,讓她能有兩個孝順兒子,還有一個真心待她的兒媳婦。
宜妃深吸一口氣,重新打起精神,吩咐道:“叫廚房今日多做兩道菜,去乾清宮請皇上來翊坤宮用飯。”
重整氣勢的宜妃又變成了那個翊坤宮戰神,鬥誌昂揚。
嬤嬤笑逐顏開,“是!主子。”
傍晚,康熙來到翊坤宮,笑的很是歡快,精神麵貌極好。
也是,因為兒子本領出眾,現在的大清在他手上擁有了前所未有的廣闊國土,一整天都在被朝臣拍馬屁怎麽可能不開心呢?
宜妃上前幾步又是關切又是埋怨,“皇上怎得穿這樣的薄衣裳就來了,雖然天漸漸暖了起來,但是一早一晚還有些涼意,可不能大意了。”
“你啊,就是太操心了!朕可一點不感覺冷。”
康熙張開雙臂任由宜妃給他整理好衣裳,又親自拿了帕子給他擦手。
他有些驚奇道:“今兒個這麽體貼?”
宜妃幹脆利索道,“這不是有求於皇上嘛。”
康熙笑著轉身,“有什麽要求朕的啊?”
宜妃低下頭,專注的給他擦手,“臣妾今日才聽說老九那不省事的竟然給臣妾討賞,您可千萬不要答應他。”
康熙若有所思,端起宜妃的臉,問道:“這是為何啊?朕本就打算給你賞賜,可不是因為老九求的。”
宜妃露出一絲惱怒,一扭頭剛好掙脫了康熙放在她臉上的手。
她埋怨道:“皇上還說呢!臣妾可是後妃,後妃從來都是以賢良淑德和綿延子嗣得賞,哪有因為……因為傷人得賞的。到時候起居錄上記一筆,臣妾還要不要麵子了。”
康熙原還以為是怎麽回事,沒想到宜妃竟是抹不開麵子,瞬間笑開了,“你啊,就是多心,聽老八說,京城有不少姑娘家因為你而再次拿起弓箭,每日練習騎射,這可是好事一件,那裏要丟臉呢。”
宜妃抬頭去瞧他,眼中閃過一絲驚喜,“這可是件好事,咱們旗人格格如此也算是不忘本了,身體強健了生下的子嗣自然是健康的。”
況且,女子本輕,易為人所棄,能有能力自保自然是再好不過。
宜妃思緒一轉,便道:“老九雖然冒失了一些,但是叫皇上這一說,好似臣妾該賞了。”
康熙:“可不就是該賞。”
他拉著宜妃坐下,話語淡淡,“快與朕說說,你想要什麽賞賜?”
宜妃控製住表情,心中冷笑,哪有賞賜還叫人選的,分明是根本沒想過賞賜,這時候來一句試探了,沒的叫人惡心!
“既然皇上如此問了,那臣妾也就不客氣,不如皇上就給個恩典,將近日練習騎射多的格格們都給一點賞賜,倒也不必多,一人一個珠花也就是了,權當是鼓勵她們繼續努力。”
宜妃笑意盈盈的看著皇上,“皇上說,這樣可好?”
康熙略一思索,覺得很不錯,“那便如你所說就是,八旗的格格們能夠身體強健,對於後代自然也是好事。”
宜妃侍奉皇上多年,哪能不了解,一頓飯吃的溫情脈脈,末了宜妃又舉薦了翊坤宮裏一個年輕的小答應。
康熙微微一頓,皺眉看著宜妃,敏銳的感覺叫他察覺出一絲微妙。
“你宮裏何時多出這麽一個人。”
宜妃垂眼眸,“這是上次大選進宮的新人,皇上您還沒見過,她小小年紀又是住在偏僻的地方,臣妾瞧著可憐,便做主叫她來翊坤宮了。”
康熙心中歎息一聲,握住宜妃的手,用力攥了一下,“咱們是多年的夫妻,你還怕朕貪顏色不成?”
他看著宜妃微微側臉,難得的小心翼翼的姿態,不安又謹慎,心下明白許多。
他抬手握住宜妃的肩膀,溫情的說道:“朕也老了,你也不再年輕,咱們都是老人家了,孫兒都有了,你還這般想朕嗎?”
宜妃終於抬起頭,眼中點點淚光閃爍,“是臣妾多思了,還累的皇上安慰臣妾。”
康熙笑道:“那些格格們以為你是個殺伐果斷的巾幗英雄,絕想不到你還有這種溫柔小意的樣子。”
宜妃嗔他一眼,“皇上年紀大了,怎還這麽不正經。”
康熙朗聲大笑,笑的宜妃扭頭就要生氣,好言幾句這才哄回來。
隔日便有聖旨下達。
第一道聖旨給了胤禟,功績卓著,著封為和碩定郡王,皇五子胤祺,封為和碩恒郡王。
第二道聖旨給了宜妃,嘉賞其素行賢淑,溫婉得宜,臨危不懼,特賜東珠一盒,金銀寶石盆栽一個,首飾若幹、布料若幹,命相國寺供奉其長明燈,又賞賜其父三官保一等侯爵。
第三道聖旨最有意思,賜予定郡王福晉李佳氏享親王福晉雙份俸祿。
第四道聖旨緊隨而來,承太後諭,十幾個練習騎射有些聲名的格格均賜了一根簪子和一張弓,讚其不忘根本。
胤禟接到第一道聖旨時心情很平靜,還覺得皇阿瑪是不是有點小氣,他這麽牛b的功勞,竟然隻給了一個郡王的爵位,真摳門啊!
第二道聖旨的時候,他心中已經明白過過來,他和五哥都是郡王,額娘的那份自然不可能有了,不然宮中豈不是惟翊坤宮獨大了。
等到第三道聖旨,知道星星能有親王福晉雙俸,他徹底囧了,皇阿瑪真是惡趣味,從來隻聽過親王雙俸,頭一次聽說親王福晉雙俸,這真的不是皇阿瑪在臊他嗎?
他扭頭和李星晚麵麵相覷,李星晚安慰道:“行吧,好歹多了點銀子。”
知道第四道聖旨後,李星晚才笑出來,促狹道:“要我說,最有價值的當屬這最後一道聖旨了。”
可不是,京城中一時之間因為這道聖旨掀起了勤練騎射的風氣。
自大清立國開始,不斷融入儒家文化,懂禮儀有章法自然是件好事,但是對於曾經策馬瀟灑的八旗格格們來說可就有些不好了。
隨著天下承平,在京的八旗格格變的格外規矩,有些人家甚至也興起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規矩。
隨著皇上這道聖旨,原本還被人詬病不安分的十幾位格格們瞬間被許多人所追捧,這十幾個格格能因為聽到宜妃和九福晉的事跡就激動的開始學,自然也是因為她們有哪個本錢去做。
她們都是出身勳貴家庭,家中有莊子以供狩獵,家中長輩疼愛,驕縱的厲害,每個人都是跟皇室沾親帶故,不是王府格格就是額娘出身宗室。
這些格格們平日裏名聲並不算好,最起碼是沒有那些溫婉柔順的姑娘家名聲好的。
但是被皇上這下旨誇讚後,瞬間成了最好的姑娘,其餘人都奔著學她們去了。
她們能夠在街上肆意閑逛,不必遮麵,能夠騎馬射箭引以為傲,其餘的格格們就能讀書識字,常常出門,漢臣家的女兒就能不必裹腳去手帕交家中遊玩。
一層一層下去,有更出格的帶著,下麵的做的那些事也就不算什麽了。
這日胤禟做東,請兄弟們吃酒,封了郡王怎麽能不慶祝,但是他想著低調一些,免得被皇阿瑪拉出去做什麽事,卻不想五哥也是這樣想的,他們兄弟兩個幹脆就都在新鮮出爐的定郡王府招待兄弟們。
本來不打算多叫人,可無奈的是在胤禟這邊看來,八哥、十弟,太子和四哥是一定要請的,而五阿哥胤祺那頭,老七、和十二也是一定要來的,兄弟倆也是無奈,總不能就不帶大哥三哥吧。
幹脆就全都請來也就是了,從大哥到十四弟一個不落全都來了。
宴席擺在湖心亭中,可是叫他顯擺了一回這府中風景,湖邊小樓也是精致秀雅,相襯成趣。
正巧八福晉出身安親王府,現任安郡王是她舅舅瑪爾渾,得了皇上讚賞的格格裏有一位正好是安郡王的女兒,八福晉也是跟著開心。
她幾句話讚了自己表妹,不無驕傲之意,在場的福晉也就聽她說,並不在意在這種場合提起一個格格。
畢竟那位格格是宗室出身,算起來是眾位阿哥的堂妹,在他們麵前提起也無妨。
八福晉道:“咱們滿人的姑奶奶就該如此才對,我啊是最厭那些個嬌柔的做派,看了就煩的厲害。”
李星晚卻解釋道:“八嫂,那些姑娘家柔柔弱弱的固然咱們不喜歡,可是她們想必也不是自願的,這下風氣漸起,也是件好事。”
八福晉微愣,點點頭,視線一移動,瞧見了那邊的阿哥們推杯換盞。
她低下頭小聲跟嫂子們問道:“嫂子們,你們說男人是喜歡嬌嬌柔柔的那種,還是喜歡做事爽利的?”
聽到她這句話,幾人紛紛一愣,忍不住扭頭去瞧那邊喝酒的阿哥們。
湖心亭麵積很大,還有主亭副亭之分,花瓣一樣散落在水麵上,阿哥們在西側喝酒,那處最為寬敞,福晉們在東側坐下,此處風景最好,可以看到岸邊的山景。
那頭的阿哥們渾然不知,這些個福晉在琢磨他們。
幾人麵麵相覷,新嫁入皇室的還有十二的福晉富察氏,十三的福晉兆佳氏,以及今年剛剛成婚的十四的福晉完顏氏。
李星晚壞心思一起,眼珠一動,立刻開口回答八嫂的問題,“這話我敢說,我們家九爺跟別的男人一點不一樣!他才不在乎性格,他就喜歡……漂亮的!”
她這話可一點不假,她很自信自己要不是漂亮,小禟才不會了解內在,同樣的,要不是小禟哥哥帥的格外突出,她也沒心思去看他的臉啊,早就聽她老爹的話嫁給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