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節
清穿之九福晉的土豪係統 作者:半個水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說爹啊,你就別琢磨能管住女婿了,人家都拿著劍對著親爹了,你這假爹覺得自己能有啥用嗎?”
假爹李煦無奈的回頭看了一眼皇上,皇上,你看,我也就能做到這成程度了,剩下的我家那孽障也不會聽了。
康熙心裏竟然詭異的平衡了,要是胤禟真的聽老丈人的話,他怕是能夠當場吐血而亡。
有位朱將軍看著李星晚轉身趁著時機想要撲上去拿住人,他衝了兩步就被槍尖抵住了脖頸。
李星晚暴躁的看著這個人,氣笑了,“要不要臉了!我爹那麵子是給皇上用的,輪得到你嗎?”
“想死的就自己衝上來,你看我敢不敢捅你!”
人家造反都幹了,捅死你幾個大臣算啥啊,這下子幾個人徹底消停了,康熙的能夠動用的反抗力量徹底老實了。
太子看著這幅場景緩緩的笑了,“皇阿瑪能夠對臣子都如此好,叫他們忠心耿耿,為何就不願意對著你的兒子們拿出一點點的善呢。”
康熙看著太子,“你若是此刻放棄,朕對你既往不咎,你依然是太子,也會在朕百年之後繼承皇位,朕說到做到。”
“皇阿瑪,都這種時候了就別騙人了。”
“保成,雖然你令朕失望,但是那一次朕不是對你重新有信心,不然也不會複立你為太子。”
胤礽反問道:“是嗎?”
康熙卻道:“你身為太子身邊人卻魚龍混雜,朕哪能不擔心呢?”
胤礽靜靜的看著已經蒼老的皇阿瑪,他腦子裏想起很多,想起從前。
五六歲的時候,他喜歡小狗,皇阿瑪卻說玩物喪誌,不給他小狗,卻給他一個小狗的玉雕,可是啊他想要能動的小狗,不是冷冰冰的小狗。
七歲時,他念書已經步入正軌,每天皇阿瑪都會去上書房看他念的如何,兄弟們也因此沾光才能被皇阿瑪看到。
他的毓慶宮到處都是皇阿瑪的人,每日他同誰睡皇阿瑪都知道的一清二楚,甚至於時辰都清楚。
等到長大成年,皇阿瑪外出在外也是書信不斷,甚至是帶著他的衣物出行,以此睹物思人。
長久一來,他痛苦的不是皇阿瑪的控製,不是皇阿瑪的無情,而時……
胤礽看著康熙,“皇阿瑪,你知道嗎?”
“最令我困惑的是,您好像愛我,又好像不愛我,您好像在意我,又好像不在意我。”
在長久的失眠中,他整夜都在思考,最終他還是得不到答案,可是他已經能夠很好的消化痛苦。
他不想問那些日日夜夜思考的問題了,如今已經沒有意義。
“請皇阿瑪傳位於我。”
康熙閉緊嘴傳著粗氣看著自己最愛的兒子,“保成……”
胤礽拱手,“皇阿瑪請放心,我會是一個合格的皇帝。”
“至於那些我們父子之間,以及您和我們兄弟們之間的問題,就不必再說了,那些事情等到日後您可以一一同我們聊。”
他垂眸看著坐在那的李煦,心中是帶著欣賞的,李煦這樣的人,總比那些膽小不敢站出來甚至於快速倒戈的人叫人放心多了。
“李大人放心,皇阿瑪依然會是太上皇,我不會做弑父的事情。”
如今是他勝了,他會是新帝,他不會做多餘的事情。
康熙頹喪的踉蹌後退,最後轟然倒下靠著那寬大的龍椅看著自己的兒子們,他們竟然不曾有一個上前來的。
“皇上,萬歲萬歲萬歲!”
胤礽不說假話,他是不可能弑父的,不說他心裏過不去,他一旦做了,哪怕京城裏出個房屋坍塌都會有人說是他帶來的天譴。
不過有些事還是不得不做的。
高其倬作為新帝的舊班底,選擇替新帝去做一些他不方便做的事情。
康熙被圈暢春園養老,剛進去第二日就被禦醫告知手腕無力不能再次握筆,且隱隱有中風跡象應當安生修養。
願意去暢春園侍奉的妃嬪自然可以跟去,不願意去的先在後宮住著,等到前朝的事情處理完畢再移宮。
新帝雖然登基的方式有些被人詬病,但是好在封鎖消息封鎖的嚴密,雖然有些風言風語,但是上位的是做了三十幾年太子的胤礽,幾乎是大家公認的下一任皇帝,些許閑言碎語影響不了什麽。
胤礽本身就有足夠的班底處理,軍事朝政財務全部迅速抓住,朝廷很快就進入了平穩的時期。
接下來就是對兄弟們的安排了,隻有太子上位才能夠有自信壓得住所有人,也有足夠的底氣用所有人。
有的倒黴蛋也能夠放出來,安心回家了。
十三好說,直接出來就是,身體沒有大問題就可以直接回來辦差了。
比較難搞的是老大,好在有重新恢複精神的老八每日過去勸導。
老大胤褆猶豫著投誠,但是他不知道胤礽是否會接受。
胤礽當然接受了,因為他是個成熟的政治家,從前的針對不會在新的格局下繼續,自然就需要前進。
“大哥放心,從前那些都過去了,日後還需要你的幫助,朝堂上可不能缺了你。”
看著胤礽真摯眼神,胤褆感動的哭的稀裏嘩啦,為自己從前的事情而愧疚,感歎著不愧是太子,“臣多謝皇上寬宥!”
老大轉身退出去,胤礽摸著下巴看他的背影。
雖然他們從前針鋒相對,但是他是個成熟的皇帝。
雖然大哥想要拉下他,但是他是個成熟的皇帝。
雖然大哥請命要替皇阿瑪殺他,但是他是個成熟的皇帝。
於是……胤礽蹭蹭兩步上前,嗖的蹲下!
他動作迅速,神情輕鬆!
一個掃堂腿!
砰!
胤褆撲倒在地!
胤褆:他娘的,我就知道他沒憋好屁!
第129章 白銀,係統
新帝登基的第一道聖旨是尊皇父為太上皇,第二道聖旨是尊皇太後為太皇太後,第三道聖旨是尊仁孝皇後為仁孝皇太後,第四道聖旨是冊封太子妃瓜爾佳氏為皇後。
太子後院的側福晉和格格們期待了一整個月,胤礽卻壓根沒想起來他們。
他緊接著是給自己的兄弟們加恩,對著老大胤禔這種從來的老對手,雖然已經放出來的,但是胤礽可不準備太慣著他,反正都是親王了,還有什麽不滿足的。
倒是給大侄子封了一個世子的位置,另外已經嫁人的大侄女嫁的還是大姐純禧的兒子,胤礽大手一揮就給大侄女封了一個多羅格格的爵位。
胤禔的性格就是那樣脾氣暴性子急,但是對幾個女兒還有兒子都是極喜歡的,胤礽聖旨一下,他也不說什麽了,能給他放出來已經是新帝心胸開闊,別的就不必提了。
老三是在他複出上出了大力氣的,走偏門幹掉了老大給他洗幹淨了那些汙蔑,雖然是老爺子暗中指示的,但是受益者是他,他得承老三的情分。
胤祉原本就是親王,所以給他加了一份俸祿,享受雙親王俸祿,胤礽可比老三還了解他自己,一貫是個猶豫不決的人,需要人看著才行,不然就容易放縱自己。
他不僅給老三的長子封了世子還給他和三福晉的小兒子,同樣也是嫡子的弘晟封了一個貝子的爵位,雖然聊勝於無,但是也代表著他承諾弘晟長大後還有別的封賞。
三福晉兩個兒子一個是誠親王世子,一個是新帝封的貝子,她可是揚眉吐氣了,也瞧出來皇上這是要她在府裏麵做主,能夠管住胤祉最好。
老四胤禛之前一直明哲保身,雖然存了野心但是知道的人並不多,胤禟也沒有多嘴和二哥提,是以在胤礽印象裏老四還是那個原本的形象,便順著老大的慣例給弘暉封了世子,另外給胤禛唯一的女兒封了多羅格格,還有便是叫他趕快去戶部當差,朝廷正忙著呢。
胤礽對老五印象還是挺好的,不過他沒有嫡子,如此也叫他為難,他封了世子的侄子都是嫡子,到了老五這裏也不打算例外,隻是給老五的長子封了一個貝子的爵位,日後若是沒有嫡子,爵位自然是長子繼承。
老七那裏,胤礽格外照顧了一些,老八也封了廉親王。
當日老八雖然沒有站出來,但是也是身體不允許,但是他在胤礽的行動裏麵是出了力氣的。
十阿哥胤俄享親王雙俸,嫡子封世子,十二阿哥封親王,十三阿哥封親王,十五封郡王、十六封貝勒、十七封貝勒。
序齒但是夭折了的六阿哥、十一阿哥、十八阿哥、十九阿哥也封了貝子的爵位,這是胤礽的一點惻隱之心了。
別人並不覺得如何,十一阿哥的親生額娘宜妃聽聞這件事卻是一愣,緊接著大哭一場,哭的旁人勸也勸不住,連皇後驚動了,最後得到的消息就是宜妃是高興才哭的。
老九胤禟的功勞最大,不管之前太子有多少喜歡的弟弟,經此一遭,大家可以肯定的說這位才是皇上最親近的弟弟,不然怎麽可能一起造反,連自己媳婦都提著槍上了。
胤禟終於在自己媳婦享受了好多年雙俸之後拿到了屬於自己的雙俸,弘琛不僅封了世子,還給了多羅郡王的爵位,寶珠封了和碩格格,李星晚還有一個一品康安夫人的稱號。
另外她還多了一個內務府的虛銜,從前虧空有點大,胤礽想叫這位弟妹查一查,既是相信這位弟妹的本領,也是覺得以之前她在乾清宮的威風,估計沒有幾個官員敢跟她打馬虎眼。
原本是打算叫胤禩做的,但是說實在的,胤禩並不是強硬的性格,而胤礽需要的是強硬的人去處理。
內務府是個很模糊的地方,說是前朝也是,說是後宮也是,雖然當值的都是有品級的官員,但是做的事情又跟前朝關係不太大,李星晚作為宗室的親王福晉去也是可以,但是也容易被詬病。
胤礽特意繞了一個圈子,說是讓李星晚跟皇後匯報,如此把事情控製在後宮和宗室的範圍內。
出乎意料的是,沒有一個禦史站出來說這不合規矩。
禦史台:開玩笑,她那天那麽凶,你看不到嗎?我們雖然頭鐵但是不想找死啊!
文人嘛,有時候還是拿這些武夫沒有辦法。
至於胤礽那麽多兄弟為何要叫李星晚去呢,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李星晚很行,第二……
地上擺放著巨大的地圖,前來匯報的將軍在旁邊跪好。
胤礽在旁邊盤腿坐下,指著蒙古方向道:“都說說吧,怎麽打?”
準噶爾汗國卷土重來,已經行至喀爾喀蒙古,能打的人都得出來想辦法,更何況如今老爺子雖然在暢春園養老但是誰知道能不能真正安分呢?
比起那些將領,胤礽還是更願意相信這幾個兄弟。
胤礽抬眼一瞧他們,“寧壽宮是太皇太後一直住著的,皇後已經收拾出了壽康宮,但是到底地方不大,朕想著有子嬪妃出宮隨子養老也是使得的。”
要想人幹活,這前麵就得有個東西吊著。
一聽這話,老大、老三、老五、老七、老九等瞬間來勁了,眼睛亮晶晶的看著胤礽,皇上看我!
老四有點不情願,能接德妃出來的也就是他了,可是自從十四被處置之後德妃的情誌很不穩定,接到府裏麵去他也怕鬧出事情來,更何況德妃現在頗有些無所畏懼,什麽話都能說出口。
胤禛雖然覺得二哥是個寬和的皇帝,但是很難保證他一直不生氣啊,德妃萬一說了什麽,惹得不高興,那可就是帶累了人。
更何況他也不想總被德妃要求把老十四搞出來。
乾清宮的小會議結束之後,胤禛就找了跟自己關係最好的十三弟說這件事。
“不是我不孝順,實在是孝順額娘的門檻太高我也無能為力,若說把老十四弄出來才是孝順,那又至我的忠義於何地呢?”
胤祥砸砸嘴,“四哥啊,說實話,要說皇上做什麽變法,那你還能立功。”
假爹李煦無奈的回頭看了一眼皇上,皇上,你看,我也就能做到這成程度了,剩下的我家那孽障也不會聽了。
康熙心裏竟然詭異的平衡了,要是胤禟真的聽老丈人的話,他怕是能夠當場吐血而亡。
有位朱將軍看著李星晚轉身趁著時機想要撲上去拿住人,他衝了兩步就被槍尖抵住了脖頸。
李星晚暴躁的看著這個人,氣笑了,“要不要臉了!我爹那麵子是給皇上用的,輪得到你嗎?”
“想死的就自己衝上來,你看我敢不敢捅你!”
人家造反都幹了,捅死你幾個大臣算啥啊,這下子幾個人徹底消停了,康熙的能夠動用的反抗力量徹底老實了。
太子看著這幅場景緩緩的笑了,“皇阿瑪能夠對臣子都如此好,叫他們忠心耿耿,為何就不願意對著你的兒子們拿出一點點的善呢。”
康熙看著太子,“你若是此刻放棄,朕對你既往不咎,你依然是太子,也會在朕百年之後繼承皇位,朕說到做到。”
“皇阿瑪,都這種時候了就別騙人了。”
“保成,雖然你令朕失望,但是那一次朕不是對你重新有信心,不然也不會複立你為太子。”
胤礽反問道:“是嗎?”
康熙卻道:“你身為太子身邊人卻魚龍混雜,朕哪能不擔心呢?”
胤礽靜靜的看著已經蒼老的皇阿瑪,他腦子裏想起很多,想起從前。
五六歲的時候,他喜歡小狗,皇阿瑪卻說玩物喪誌,不給他小狗,卻給他一個小狗的玉雕,可是啊他想要能動的小狗,不是冷冰冰的小狗。
七歲時,他念書已經步入正軌,每天皇阿瑪都會去上書房看他念的如何,兄弟們也因此沾光才能被皇阿瑪看到。
他的毓慶宮到處都是皇阿瑪的人,每日他同誰睡皇阿瑪都知道的一清二楚,甚至於時辰都清楚。
等到長大成年,皇阿瑪外出在外也是書信不斷,甚至是帶著他的衣物出行,以此睹物思人。
長久一來,他痛苦的不是皇阿瑪的控製,不是皇阿瑪的無情,而時……
胤礽看著康熙,“皇阿瑪,你知道嗎?”
“最令我困惑的是,您好像愛我,又好像不愛我,您好像在意我,又好像不在意我。”
在長久的失眠中,他整夜都在思考,最終他還是得不到答案,可是他已經能夠很好的消化痛苦。
他不想問那些日日夜夜思考的問題了,如今已經沒有意義。
“請皇阿瑪傳位於我。”
康熙閉緊嘴傳著粗氣看著自己最愛的兒子,“保成……”
胤礽拱手,“皇阿瑪請放心,我會是一個合格的皇帝。”
“至於那些我們父子之間,以及您和我們兄弟們之間的問題,就不必再說了,那些事情等到日後您可以一一同我們聊。”
他垂眸看著坐在那的李煦,心中是帶著欣賞的,李煦這樣的人,總比那些膽小不敢站出來甚至於快速倒戈的人叫人放心多了。
“李大人放心,皇阿瑪依然會是太上皇,我不會做弑父的事情。”
如今是他勝了,他會是新帝,他不會做多餘的事情。
康熙頹喪的踉蹌後退,最後轟然倒下靠著那寬大的龍椅看著自己的兒子們,他們竟然不曾有一個上前來的。
“皇上,萬歲萬歲萬歲!”
胤礽不說假話,他是不可能弑父的,不說他心裏過不去,他一旦做了,哪怕京城裏出個房屋坍塌都會有人說是他帶來的天譴。
不過有些事還是不得不做的。
高其倬作為新帝的舊班底,選擇替新帝去做一些他不方便做的事情。
康熙被圈暢春園養老,剛進去第二日就被禦醫告知手腕無力不能再次握筆,且隱隱有中風跡象應當安生修養。
願意去暢春園侍奉的妃嬪自然可以跟去,不願意去的先在後宮住著,等到前朝的事情處理完畢再移宮。
新帝雖然登基的方式有些被人詬病,但是好在封鎖消息封鎖的嚴密,雖然有些風言風語,但是上位的是做了三十幾年太子的胤礽,幾乎是大家公認的下一任皇帝,些許閑言碎語影響不了什麽。
胤礽本身就有足夠的班底處理,軍事朝政財務全部迅速抓住,朝廷很快就進入了平穩的時期。
接下來就是對兄弟們的安排了,隻有太子上位才能夠有自信壓得住所有人,也有足夠的底氣用所有人。
有的倒黴蛋也能夠放出來,安心回家了。
十三好說,直接出來就是,身體沒有大問題就可以直接回來辦差了。
比較難搞的是老大,好在有重新恢複精神的老八每日過去勸導。
老大胤褆猶豫著投誠,但是他不知道胤礽是否會接受。
胤礽當然接受了,因為他是個成熟的政治家,從前的針對不會在新的格局下繼續,自然就需要前進。
“大哥放心,從前那些都過去了,日後還需要你的幫助,朝堂上可不能缺了你。”
看著胤礽真摯眼神,胤褆感動的哭的稀裏嘩啦,為自己從前的事情而愧疚,感歎著不愧是太子,“臣多謝皇上寬宥!”
老大轉身退出去,胤礽摸著下巴看他的背影。
雖然他們從前針鋒相對,但是他是個成熟的皇帝。
雖然大哥想要拉下他,但是他是個成熟的皇帝。
雖然大哥請命要替皇阿瑪殺他,但是他是個成熟的皇帝。
於是……胤礽蹭蹭兩步上前,嗖的蹲下!
他動作迅速,神情輕鬆!
一個掃堂腿!
砰!
胤褆撲倒在地!
胤褆:他娘的,我就知道他沒憋好屁!
第129章 白銀,係統
新帝登基的第一道聖旨是尊皇父為太上皇,第二道聖旨是尊皇太後為太皇太後,第三道聖旨是尊仁孝皇後為仁孝皇太後,第四道聖旨是冊封太子妃瓜爾佳氏為皇後。
太子後院的側福晉和格格們期待了一整個月,胤礽卻壓根沒想起來他們。
他緊接著是給自己的兄弟們加恩,對著老大胤禔這種從來的老對手,雖然已經放出來的,但是胤礽可不準備太慣著他,反正都是親王了,還有什麽不滿足的。
倒是給大侄子封了一個世子的位置,另外已經嫁人的大侄女嫁的還是大姐純禧的兒子,胤礽大手一揮就給大侄女封了一個多羅格格的爵位。
胤禔的性格就是那樣脾氣暴性子急,但是對幾個女兒還有兒子都是極喜歡的,胤礽聖旨一下,他也不說什麽了,能給他放出來已經是新帝心胸開闊,別的就不必提了。
老三是在他複出上出了大力氣的,走偏門幹掉了老大給他洗幹淨了那些汙蔑,雖然是老爺子暗中指示的,但是受益者是他,他得承老三的情分。
胤祉原本就是親王,所以給他加了一份俸祿,享受雙親王俸祿,胤礽可比老三還了解他自己,一貫是個猶豫不決的人,需要人看著才行,不然就容易放縱自己。
他不僅給老三的長子封了世子還給他和三福晉的小兒子,同樣也是嫡子的弘晟封了一個貝子的爵位,雖然聊勝於無,但是也代表著他承諾弘晟長大後還有別的封賞。
三福晉兩個兒子一個是誠親王世子,一個是新帝封的貝子,她可是揚眉吐氣了,也瞧出來皇上這是要她在府裏麵做主,能夠管住胤祉最好。
老四胤禛之前一直明哲保身,雖然存了野心但是知道的人並不多,胤禟也沒有多嘴和二哥提,是以在胤礽印象裏老四還是那個原本的形象,便順著老大的慣例給弘暉封了世子,另外給胤禛唯一的女兒封了多羅格格,還有便是叫他趕快去戶部當差,朝廷正忙著呢。
胤礽對老五印象還是挺好的,不過他沒有嫡子,如此也叫他為難,他封了世子的侄子都是嫡子,到了老五這裏也不打算例外,隻是給老五的長子封了一個貝子的爵位,日後若是沒有嫡子,爵位自然是長子繼承。
老七那裏,胤礽格外照顧了一些,老八也封了廉親王。
當日老八雖然沒有站出來,但是也是身體不允許,但是他在胤礽的行動裏麵是出了力氣的。
十阿哥胤俄享親王雙俸,嫡子封世子,十二阿哥封親王,十三阿哥封親王,十五封郡王、十六封貝勒、十七封貝勒。
序齒但是夭折了的六阿哥、十一阿哥、十八阿哥、十九阿哥也封了貝子的爵位,這是胤礽的一點惻隱之心了。
別人並不覺得如何,十一阿哥的親生額娘宜妃聽聞這件事卻是一愣,緊接著大哭一場,哭的旁人勸也勸不住,連皇後驚動了,最後得到的消息就是宜妃是高興才哭的。
老九胤禟的功勞最大,不管之前太子有多少喜歡的弟弟,經此一遭,大家可以肯定的說這位才是皇上最親近的弟弟,不然怎麽可能一起造反,連自己媳婦都提著槍上了。
胤禟終於在自己媳婦享受了好多年雙俸之後拿到了屬於自己的雙俸,弘琛不僅封了世子,還給了多羅郡王的爵位,寶珠封了和碩格格,李星晚還有一個一品康安夫人的稱號。
另外她還多了一個內務府的虛銜,從前虧空有點大,胤礽想叫這位弟妹查一查,既是相信這位弟妹的本領,也是覺得以之前她在乾清宮的威風,估計沒有幾個官員敢跟她打馬虎眼。
原本是打算叫胤禩做的,但是說實在的,胤禩並不是強硬的性格,而胤礽需要的是強硬的人去處理。
內務府是個很模糊的地方,說是前朝也是,說是後宮也是,雖然當值的都是有品級的官員,但是做的事情又跟前朝關係不太大,李星晚作為宗室的親王福晉去也是可以,但是也容易被詬病。
胤礽特意繞了一個圈子,說是讓李星晚跟皇後匯報,如此把事情控製在後宮和宗室的範圍內。
出乎意料的是,沒有一個禦史站出來說這不合規矩。
禦史台:開玩笑,她那天那麽凶,你看不到嗎?我們雖然頭鐵但是不想找死啊!
文人嘛,有時候還是拿這些武夫沒有辦法。
至於胤礽那麽多兄弟為何要叫李星晚去呢,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李星晚很行,第二……
地上擺放著巨大的地圖,前來匯報的將軍在旁邊跪好。
胤礽在旁邊盤腿坐下,指著蒙古方向道:“都說說吧,怎麽打?”
準噶爾汗國卷土重來,已經行至喀爾喀蒙古,能打的人都得出來想辦法,更何況如今老爺子雖然在暢春園養老但是誰知道能不能真正安分呢?
比起那些將領,胤礽還是更願意相信這幾個兄弟。
胤礽抬眼一瞧他們,“寧壽宮是太皇太後一直住著的,皇後已經收拾出了壽康宮,但是到底地方不大,朕想著有子嬪妃出宮隨子養老也是使得的。”
要想人幹活,這前麵就得有個東西吊著。
一聽這話,老大、老三、老五、老七、老九等瞬間來勁了,眼睛亮晶晶的看著胤礽,皇上看我!
老四有點不情願,能接德妃出來的也就是他了,可是自從十四被處置之後德妃的情誌很不穩定,接到府裏麵去他也怕鬧出事情來,更何況德妃現在頗有些無所畏懼,什麽話都能說出口。
胤禛雖然覺得二哥是個寬和的皇帝,但是很難保證他一直不生氣啊,德妃萬一說了什麽,惹得不高興,那可就是帶累了人。
更何況他也不想總被德妃要求把老十四搞出來。
乾清宮的小會議結束之後,胤禛就找了跟自己關係最好的十三弟說這件事。
“不是我不孝順,實在是孝順額娘的門檻太高我也無能為力,若說把老十四弄出來才是孝順,那又至我的忠義於何地呢?”
胤祥砸砸嘴,“四哥啊,說實話,要說皇上做什麽變法,那你還能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