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節
清穿之九福晉的土豪係統 作者:半個水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胤禟驚的連忙抬手,“閉嘴,可別說你要把女兒給我送來做小妾啊,你不想活,我還想活呢!”
打從他封了親王開始,這外頭的自薦就沒少過他們自己不要臉就算了,他可是要臉呢。
宋敏行尷尬的張著嘴,“王爺,下官不是這個意思。”
這位王爺是出了名的混不吝,可不能叫他繼續說,再說下去,他家閨女的名聲都要沒了。
“王爺,是這樣的,小女喜愛行商,於是家中給了鋪子練手,可是臨近嫁人,她竟然是不肯收心,嫁的還是您舅舅家的達海,您說這是不是該嚴加管教。”
胤禟眼睛一咪,這老頭是來套路他了,他幹脆點點頭,“是該管教。”
“女兒家還是應當恪守女則女戒,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才是恪守婦道。”
“是啊,本王也讚同。”
“拋頭露麵實在不是女子應當做的,您說是不是。”
“太對了!”
宋敏行一臉的喜悅,果然啊!定親王也是讚同我的想法。
胤禟笑眯眯,我看這傻子怎麽死。
三日後的晨會,隻是將折子收了上來,胤礽大致瞧了一眼,調出有代表性的幾個,在朝會之後叫這些大臣到禦書房來,同時宣召了在皇後宮中等待的李星晚。
當白花花的銀塊鋪滿整個地毯的時候,戶部的大人們閉嘴了,他們幾乎是蹲下去愛不釋手的摸著這最原始的銀礦,有幾個熟練的甚至是敲擊銀塊聽聲音判斷成色,然後便是一臉喜色。
兵部是幾位文臣在計算了海戰的情況估計了雙方實力之後,也是點點頭,他們互相對視一眼,這一票能搞!
唯獨禮部的幾個老頑固仍然對李星晚堂而皇之出現在這裏心懷不滿,不過看看旁邊高大健壯殺氣滿滿的定親王,這群老狐狸選擇閉嘴,反正也沒有官職隻是個名頭,好說好說。
宋敏行抱著自己的折子信心滿滿了,直接道:“回皇上的話,臣有一言要講。”
胤礽往後一依,十分疑惑,“哦?說來聽聽。”
“皇上,自古以來,便沒有婦人如此囂張的參與政事,牝雞司晨著實為國之大忌,決不可開此先河。”
“更何況夫為妻綱,定親王身為夫君並不讚同此事,還請皇上尊重定親王的意願。”
整個書房瞬間安靜下來,有人低頭互相打著眼色,定親王不同意嗎?
胤禟慢悠悠的抱臂,“老頭,你可別冤枉我,銀礦涉及大清的發展,那自然是應當交給能做的人才可以,本王對於有益於大清的事情都是鼎力支持,怎麽會如此目光短淺呢?”
原本還有點想反對的幾位大人,被這一句目光短淺給憋回去了。
宋敏行如遭受晴天霹靂,定親王竟然給他下套,這不就是釣魚執法嗎?
招數不再新,有用就行。
遭受背叛的宋敏行怒火中燒,口不擇言道:“堂堂親王竟然受製於一婦人!怎能不叫天下人恥笑!”
“唉?”胤禟瞬間笑開了,“你可別這樣說,我福晉特別聽話的!”
“是不是啊?”他扭頭看向李星晚、
李星晚端著茶杯溫婉一笑,賣相極好。
“今日就給你看看啊。”胤禟笑話的嘚瑟極了,“福晉,給他點顏色瞧瞧!”
李星晚‘乖巧’‘聽話’的上前,白皙纖細的手伸出直接拽住宋敏行的朝珠,一個用力便扯下來,從中挑出一顆珠子。
她在宋敏行麵前晃一晃,然後便捏在手指裏,不出片刻,細細碎碎的粉末從掌心掉落,撒了宋敏中滿臉。
“宋大人,我這不是夫為妻綱做的很好嗎?”
宋敏行兩股戰戰,幾欲昏倒。
大清很需要這些銀子,上有皇上堅定的推行,下有直親王、定親王等提供海戰支持,皇上可不是能夠被擺弄的,且兄弟眾多,雖然王爺們意見不算十分統一,但是在都認同的事情上碾壓大臣們不是問題。
因此計劃順利推行,隨著大清新組建的海師的出發,源源不斷的銀子從海外運回,再鑄造成新幣的樣式。
沿海的港口增加至一百四十多處,新幣依靠大清貨物的不可替代性成為各國中可以順利通行的貨幣,換句話說,新幣綁架了各國的貨物,若是新幣貶值,那麽各國貨幣也會跟著貶值。
又三年,大清蒸蒸日上,沿海百姓依靠海貿過上了好日子。
五年後,直親王帶領軍隊收複西藏,新研製出的大炮以及地雷等成為了周邊附屬國恐懼的上國神器。
十年後,胤礽同兄弟們一同製定了對外發展計劃,以緩解內部矛盾,計劃一出,被廣泛認可。
十五年後,因為兒子侄子都長大而提前進入退休生活的胤禟終於不再出去打仗了,李星晚終於開啟了提前退休的生活。
兩人都十分願意給兒子侄子甚至是侄女們做個好的顧問,但是堅決不願意再做事,十分的懂得養生。
也就是這時候,胤禟重新被科學所吸引。
如今已經是改為國庫資助的科學院發明了不少有用或者沒有的東西,蒸汽機做的汽車就是其中之一。
說是汽車,但事實上隻是蒸汽機前麵多了三個鐵輪子,能夠推動輪子滾動,而上麵安了一個座椅,煤得自己填,還要自己拉風箱。
胤禟一眼看出這東西絕對不同凡響,李星晚狀似無意的提到,“要是能駕著這東西走遍整個京城那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呢。”
胤禟一聽就上頭,立即就進宮找他二哥申請駕駛,胤礽自然是同意這點小請求。
第一天,蒸汽車送到了定親王府門口,胤禟站在旁邊小心的添加了煤,點燃,關閉箱子,等待蒸汽冒出,然後上車拉風箱,用操縱杆控製方向。
此時太上皇還未過世,因此依然使用的是康熙的年號。
康熙六十三年四月初三,定親王駕駛蒸汽車自鐵獅子胡同定親王府門口出發,行一裏半地,座椅燙屁股,暫停。
四月初四,定親王養傷。
四月初五,誠親王大笑致下巴脫臼,太醫院會診。
五月初七,定親王痊愈,策馬至誠親王府 門口大笑三聲揚長而去。
五月初八,蒸汽車再次出發。
蒸汽車所用燃料甚多,然而裝載能力不夠,於是每日行五裏地後,李星晚部長會親自駕馬接定親王回府,第二日再送回原位置繼續駕駛蒸汽車。
如此二十六日,定親王胤禟駕駛蒸汽車走遍京城主要路線,實為曆史第一人,被科學院記錄在康熙六十三年冊第三十一頁。
另有江南商會尊敬的李會長捐贈機器若幹,白銀兩萬兩,記錄在康熙六十三年冊第一頁,加大加粗,謝李星晚會長!
第131章 番外之叛逆的叔叔們
太上皇薨了之後,胤礽於次年改年號為永安,寓意雖然有點太過於明顯,但是在如今各國許多商人湧入的時代,好理解也是一個優點。
不過胤礽一共做了二十五年皇帝便決定退位,實際上在做到第十七年的時候,他就想要把皇位傳給弘皙,但是當時太上皇還沒死,他心底就憋著一口氣。
他這三十幾年太子都當過來了,又做了十七年皇帝,可是竟然還沒熬死老爺子,在心裏慶幸還好自己當初下狠心的同時,他覺得不能就這樣退了。
且不說大清如今正在高速發展,隱隱有萬國來朝的氣勢,國土麵積也在不斷擴張,他總覺得這要是不給自己留下個年號,他也太虧了!
如此又是堅持了一年多,終於把老爺子熬死了,胤礽高高興興的換上自己永安的年號,然後又因為弘皙去了新打下的土地上主政,於是他又堅持了八年。
終於在永安八年十月,胤礽一琢磨,此時剛好是個平穩緩衝期,整個朝廷都在忙著消化,此時把皇位傳給弘皙倒也正好。
他自己是做了三十幾年太子的,心裏對皇子們中那點事情最熟悉不過,此時他已經五十九歲了,身體其實不大健壯,那些年的心血損耗不是輕易能夠彌補回來的。
況且大哥如今身體倍棒,他可不想死在那家夥前頭!他要養生!
弘皙也是人到中年成熟穩重,不會輕易冒進,他也能在旁邊照看一二。
胤礽當初因為太上皇健在,為了表示尊重不曾更改年號,到了弘皙這裏也是如此,父親還在不能輕易更改年號,永安的年號便一直用下去。
胤礽心裏本來還有些猶豫著要不要對弘皙更好一點,比如說叫他能夠改年號之類的,但是被老四給勸住了。
胤禛作為皇室裏麵頭一份的封建迷信愛好者,他是堅定的認為更改年號不僅是失了尊重,還會對胤礽有所妨礙,弘皙雖然不信這個,但是事涉他親爹,還是小心一點的好。
更何況,比較喜歡燒香拜佛的那幾個因著永安元年之時大軍凱旋歸來,他們便認為這個年號很好,比老爺子那個年號要有運道。
事實證明,不怎麽相信這些的東西的那幾位雖然打心眼裏認為盛世之景是因為厚積薄發後終於水滴石穿,但是他們是比不過迷信那幾個人固執的。
剛剛上位的弘皙日子過的還是很不錯的,因著胤礽並不是十分戀權的人,在當皇帝的時候就積極培養弘皙做事,又幾乎是沒有任何忌憚的,所以他處理這些事不用小心翼翼。
以胤礽的出身,皇後的嫡子,三十幾年的太子,宮變把康熙攆下去,種種的事跡就決定了沒有幾個人能讓他有危機感。
弘皙上位,可謂是手段嫻熟,此時朝廷人才濟濟,能幹的叔叔們還身體健壯,能幹的的堂弟們更是躍躍欲試,什麽都不缺,日子過的朝陽一般。
在弘皙登基三年之後,京城的大街上也能時不時的看到許多相貌同大清人不同的外邦人士,既有經商到這的,也有代表國家過來學習或者說表示臣服的。
胤礽在位的時候,國內的民族矛盾仍然是存在的,不僅是滿漢蒙之間,還有更多的民族也是生活在這片大地上,一如收複西藏之後廢黜奴隸製度的艱難,想要將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治理好並不是那麽容易。
而外邦人士的來到來則是消弭了這種民族之間的隔閡,相比於那些眼睛顏色不一樣頭發顏色也多種多樣的外邦人,大家還是對自己人比較有認同感的。
而弘皙在這時候,他已經開始琢磨著放開服飾和發型的限製,實際上京城的大街上滿族或者漢族女子已經不再是從前的裝扮,生活的富足和國家的開放讓女子的穿衣也變的大膽起來,唯有男子們還是依然從前的樣子。
弘皙就這件事詢問了他皇阿瑪和幾位叔叔的意見。
胤礽:“挺好啊,你自己拿主意就成。”
胤祉:“那該如何放開呢,是各自選擇,還是直接規定,若是有人反對又如何呢?”
胤禩;“我覺得不錯,如此才是盛世之景啊,我前幾日還瞧見有女子穿了褲子上街,眾人均是欣賞的看著,並無責備或唾罵者。”
胤禛:“臣也讚同!”他聲調略微高了一些,惹的下一個要說話的胤祥憋笑看著他四哥。
無他,胤禛是個喜歡宅在家裏玩耍的,他自己還會換上不同的服飾叫畫師畫上畫,放開服飾豈不是便宜了他。
弘皙當即決定在京城試點,為期一個月,若是並無惡性事件發生,那麽就可以大範圍的下達命令。
胤禛嚴肅的琢磨著自己要弄個什麽別的發型上朝,他是個有很好審美並且十分得意於自己藝術審美的人,
他先是去問了大哥,大哥胤褆決定不改,並且理直氣壯,“我都六十多歲了還改什麽改!”
他又去看了三哥胤祉,胤祉是個喜歡文學的人,平時還喜喝酒寫詩,他頭發已經三個月沒剃,他打算弄個宋朝的樣式,並且穿著寬袍大袖,“如此才是風度翩翩,瀟灑舒朗。”
胤禛心道:古板。
老五胤祺準備叫人做了一身蒙古袍子,還打算弄個整套。
胤禛:無趣。
老七打算跟著三哥的路線走,不過他是喜歡唐朝的風格。
胤禛:沒主見。
老八胤禩打算穿一身素淡的服飾,打算參考魏晉之風,他一臉的好奇,反問道:“四哥你呢?”
胤禛道:“我還要再想想。”
胤祥即使年紀大了,也仍然是個活力滿滿的老人家,他打算打扮成俠士的模樣,甚至鬥篷都準備好了。
打從他封了親王開始,這外頭的自薦就沒少過他們自己不要臉就算了,他可是要臉呢。
宋敏行尷尬的張著嘴,“王爺,下官不是這個意思。”
這位王爺是出了名的混不吝,可不能叫他繼續說,再說下去,他家閨女的名聲都要沒了。
“王爺,是這樣的,小女喜愛行商,於是家中給了鋪子練手,可是臨近嫁人,她竟然是不肯收心,嫁的還是您舅舅家的達海,您說這是不是該嚴加管教。”
胤禟眼睛一咪,這老頭是來套路他了,他幹脆點點頭,“是該管教。”
“女兒家還是應當恪守女則女戒,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才是恪守婦道。”
“是啊,本王也讚同。”
“拋頭露麵實在不是女子應當做的,您說是不是。”
“太對了!”
宋敏行一臉的喜悅,果然啊!定親王也是讚同我的想法。
胤禟笑眯眯,我看這傻子怎麽死。
三日後的晨會,隻是將折子收了上來,胤礽大致瞧了一眼,調出有代表性的幾個,在朝會之後叫這些大臣到禦書房來,同時宣召了在皇後宮中等待的李星晚。
當白花花的銀塊鋪滿整個地毯的時候,戶部的大人們閉嘴了,他們幾乎是蹲下去愛不釋手的摸著這最原始的銀礦,有幾個熟練的甚至是敲擊銀塊聽聲音判斷成色,然後便是一臉喜色。
兵部是幾位文臣在計算了海戰的情況估計了雙方實力之後,也是點點頭,他們互相對視一眼,這一票能搞!
唯獨禮部的幾個老頑固仍然對李星晚堂而皇之出現在這裏心懷不滿,不過看看旁邊高大健壯殺氣滿滿的定親王,這群老狐狸選擇閉嘴,反正也沒有官職隻是個名頭,好說好說。
宋敏行抱著自己的折子信心滿滿了,直接道:“回皇上的話,臣有一言要講。”
胤礽往後一依,十分疑惑,“哦?說來聽聽。”
“皇上,自古以來,便沒有婦人如此囂張的參與政事,牝雞司晨著實為國之大忌,決不可開此先河。”
“更何況夫為妻綱,定親王身為夫君並不讚同此事,還請皇上尊重定親王的意願。”
整個書房瞬間安靜下來,有人低頭互相打著眼色,定親王不同意嗎?
胤禟慢悠悠的抱臂,“老頭,你可別冤枉我,銀礦涉及大清的發展,那自然是應當交給能做的人才可以,本王對於有益於大清的事情都是鼎力支持,怎麽會如此目光短淺呢?”
原本還有點想反對的幾位大人,被這一句目光短淺給憋回去了。
宋敏行如遭受晴天霹靂,定親王竟然給他下套,這不就是釣魚執法嗎?
招數不再新,有用就行。
遭受背叛的宋敏行怒火中燒,口不擇言道:“堂堂親王竟然受製於一婦人!怎能不叫天下人恥笑!”
“唉?”胤禟瞬間笑開了,“你可別這樣說,我福晉特別聽話的!”
“是不是啊?”他扭頭看向李星晚、
李星晚端著茶杯溫婉一笑,賣相極好。
“今日就給你看看啊。”胤禟笑話的嘚瑟極了,“福晉,給他點顏色瞧瞧!”
李星晚‘乖巧’‘聽話’的上前,白皙纖細的手伸出直接拽住宋敏行的朝珠,一個用力便扯下來,從中挑出一顆珠子。
她在宋敏行麵前晃一晃,然後便捏在手指裏,不出片刻,細細碎碎的粉末從掌心掉落,撒了宋敏中滿臉。
“宋大人,我這不是夫為妻綱做的很好嗎?”
宋敏行兩股戰戰,幾欲昏倒。
大清很需要這些銀子,上有皇上堅定的推行,下有直親王、定親王等提供海戰支持,皇上可不是能夠被擺弄的,且兄弟眾多,雖然王爺們意見不算十分統一,但是在都認同的事情上碾壓大臣們不是問題。
因此計劃順利推行,隨著大清新組建的海師的出發,源源不斷的銀子從海外運回,再鑄造成新幣的樣式。
沿海的港口增加至一百四十多處,新幣依靠大清貨物的不可替代性成為各國中可以順利通行的貨幣,換句話說,新幣綁架了各國的貨物,若是新幣貶值,那麽各國貨幣也會跟著貶值。
又三年,大清蒸蒸日上,沿海百姓依靠海貿過上了好日子。
五年後,直親王帶領軍隊收複西藏,新研製出的大炮以及地雷等成為了周邊附屬國恐懼的上國神器。
十年後,胤礽同兄弟們一同製定了對外發展計劃,以緩解內部矛盾,計劃一出,被廣泛認可。
十五年後,因為兒子侄子都長大而提前進入退休生活的胤禟終於不再出去打仗了,李星晚終於開啟了提前退休的生活。
兩人都十分願意給兒子侄子甚至是侄女們做個好的顧問,但是堅決不願意再做事,十分的懂得養生。
也就是這時候,胤禟重新被科學所吸引。
如今已經是改為國庫資助的科學院發明了不少有用或者沒有的東西,蒸汽機做的汽車就是其中之一。
說是汽車,但事實上隻是蒸汽機前麵多了三個鐵輪子,能夠推動輪子滾動,而上麵安了一個座椅,煤得自己填,還要自己拉風箱。
胤禟一眼看出這東西絕對不同凡響,李星晚狀似無意的提到,“要是能駕著這東西走遍整個京城那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呢。”
胤禟一聽就上頭,立即就進宮找他二哥申請駕駛,胤礽自然是同意這點小請求。
第一天,蒸汽車送到了定親王府門口,胤禟站在旁邊小心的添加了煤,點燃,關閉箱子,等待蒸汽冒出,然後上車拉風箱,用操縱杆控製方向。
此時太上皇還未過世,因此依然使用的是康熙的年號。
康熙六十三年四月初三,定親王駕駛蒸汽車自鐵獅子胡同定親王府門口出發,行一裏半地,座椅燙屁股,暫停。
四月初四,定親王養傷。
四月初五,誠親王大笑致下巴脫臼,太醫院會診。
五月初七,定親王痊愈,策馬至誠親王府 門口大笑三聲揚長而去。
五月初八,蒸汽車再次出發。
蒸汽車所用燃料甚多,然而裝載能力不夠,於是每日行五裏地後,李星晚部長會親自駕馬接定親王回府,第二日再送回原位置繼續駕駛蒸汽車。
如此二十六日,定親王胤禟駕駛蒸汽車走遍京城主要路線,實為曆史第一人,被科學院記錄在康熙六十三年冊第三十一頁。
另有江南商會尊敬的李會長捐贈機器若幹,白銀兩萬兩,記錄在康熙六十三年冊第一頁,加大加粗,謝李星晚會長!
第131章 番外之叛逆的叔叔們
太上皇薨了之後,胤礽於次年改年號為永安,寓意雖然有點太過於明顯,但是在如今各國許多商人湧入的時代,好理解也是一個優點。
不過胤礽一共做了二十五年皇帝便決定退位,實際上在做到第十七年的時候,他就想要把皇位傳給弘皙,但是當時太上皇還沒死,他心底就憋著一口氣。
他這三十幾年太子都當過來了,又做了十七年皇帝,可是竟然還沒熬死老爺子,在心裏慶幸還好自己當初下狠心的同時,他覺得不能就這樣退了。
且不說大清如今正在高速發展,隱隱有萬國來朝的氣勢,國土麵積也在不斷擴張,他總覺得這要是不給自己留下個年號,他也太虧了!
如此又是堅持了一年多,終於把老爺子熬死了,胤礽高高興興的換上自己永安的年號,然後又因為弘皙去了新打下的土地上主政,於是他又堅持了八年。
終於在永安八年十月,胤礽一琢磨,此時剛好是個平穩緩衝期,整個朝廷都在忙著消化,此時把皇位傳給弘皙倒也正好。
他自己是做了三十幾年太子的,心裏對皇子們中那點事情最熟悉不過,此時他已經五十九歲了,身體其實不大健壯,那些年的心血損耗不是輕易能夠彌補回來的。
況且大哥如今身體倍棒,他可不想死在那家夥前頭!他要養生!
弘皙也是人到中年成熟穩重,不會輕易冒進,他也能在旁邊照看一二。
胤礽當初因為太上皇健在,為了表示尊重不曾更改年號,到了弘皙這裏也是如此,父親還在不能輕易更改年號,永安的年號便一直用下去。
胤礽心裏本來還有些猶豫著要不要對弘皙更好一點,比如說叫他能夠改年號之類的,但是被老四給勸住了。
胤禛作為皇室裏麵頭一份的封建迷信愛好者,他是堅定的認為更改年號不僅是失了尊重,還會對胤礽有所妨礙,弘皙雖然不信這個,但是事涉他親爹,還是小心一點的好。
更何況,比較喜歡燒香拜佛的那幾個因著永安元年之時大軍凱旋歸來,他們便認為這個年號很好,比老爺子那個年號要有運道。
事實證明,不怎麽相信這些的東西的那幾位雖然打心眼裏認為盛世之景是因為厚積薄發後終於水滴石穿,但是他們是比不過迷信那幾個人固執的。
剛剛上位的弘皙日子過的還是很不錯的,因著胤礽並不是十分戀權的人,在當皇帝的時候就積極培養弘皙做事,又幾乎是沒有任何忌憚的,所以他處理這些事不用小心翼翼。
以胤礽的出身,皇後的嫡子,三十幾年的太子,宮變把康熙攆下去,種種的事跡就決定了沒有幾個人能讓他有危機感。
弘皙上位,可謂是手段嫻熟,此時朝廷人才濟濟,能幹的叔叔們還身體健壯,能幹的的堂弟們更是躍躍欲試,什麽都不缺,日子過的朝陽一般。
在弘皙登基三年之後,京城的大街上也能時不時的看到許多相貌同大清人不同的外邦人士,既有經商到這的,也有代表國家過來學習或者說表示臣服的。
胤礽在位的時候,國內的民族矛盾仍然是存在的,不僅是滿漢蒙之間,還有更多的民族也是生活在這片大地上,一如收複西藏之後廢黜奴隸製度的艱難,想要將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治理好並不是那麽容易。
而外邦人士的來到來則是消弭了這種民族之間的隔閡,相比於那些眼睛顏色不一樣頭發顏色也多種多樣的外邦人,大家還是對自己人比較有認同感的。
而弘皙在這時候,他已經開始琢磨著放開服飾和發型的限製,實際上京城的大街上滿族或者漢族女子已經不再是從前的裝扮,生活的富足和國家的開放讓女子的穿衣也變的大膽起來,唯有男子們還是依然從前的樣子。
弘皙就這件事詢問了他皇阿瑪和幾位叔叔的意見。
胤礽:“挺好啊,你自己拿主意就成。”
胤祉:“那該如何放開呢,是各自選擇,還是直接規定,若是有人反對又如何呢?”
胤禩;“我覺得不錯,如此才是盛世之景啊,我前幾日還瞧見有女子穿了褲子上街,眾人均是欣賞的看著,並無責備或唾罵者。”
胤禛:“臣也讚同!”他聲調略微高了一些,惹的下一個要說話的胤祥憋笑看著他四哥。
無他,胤禛是個喜歡宅在家裏玩耍的,他自己還會換上不同的服飾叫畫師畫上畫,放開服飾豈不是便宜了他。
弘皙當即決定在京城試點,為期一個月,若是並無惡性事件發生,那麽就可以大範圍的下達命令。
胤禛嚴肅的琢磨著自己要弄個什麽別的發型上朝,他是個有很好審美並且十分得意於自己藝術審美的人,
他先是去問了大哥,大哥胤褆決定不改,並且理直氣壯,“我都六十多歲了還改什麽改!”
他又去看了三哥胤祉,胤祉是個喜歡文學的人,平時還喜喝酒寫詩,他頭發已經三個月沒剃,他打算弄個宋朝的樣式,並且穿著寬袍大袖,“如此才是風度翩翩,瀟灑舒朗。”
胤禛心道:古板。
老五胤祺準備叫人做了一身蒙古袍子,還打算弄個整套。
胤禛:無趣。
老七打算跟著三哥的路線走,不過他是喜歡唐朝的風格。
胤禛:沒主見。
老八胤禩打算穿一身素淡的服飾,打算參考魏晉之風,他一臉的好奇,反問道:“四哥你呢?”
胤禛道:“我還要再想想。”
胤祥即使年紀大了,也仍然是個活力滿滿的老人家,他打算打扮成俠士的模樣,甚至鬥篷都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