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淳樸的百姓
重生之在古代翻雲覆雨 作者:偏愛紫色的小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許牧公之於眾的考試結果,台下的民眾照舊保持著他們的日常喧鬧。
\"淩象山,陳旱霖,二位請上前來領取試卷吧。\"
許牧話音落下,人群中這才掀起波瀾,眾人紛紛側目,好奇這淩象山與陳旱霖究竟是何方神聖。
而結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一個小不點模樣的孩子,身高尚未及桌,蹦躂著走出人群。
緊接著,一位拄著拐杖、滿臉驚詫的老者緩緩現身。
\"老朽……老朽也是考得不錯?\"
陳旱霖一臉迷茫,記憶中自己明明交的是空白卷子!
滿腹疑惑間,他接過了自己的……試卷。映入眼簾的密密麻麻文字,他竟一個都不認得。
\"這……這是……大人,是嗎?\"
站在許牧身旁,他的手不禁顫抖起來。許牧則給了他一個鼓勵的眼神,拍著他的肩道:\"古有馮唐,年至古稀終得拜相,今日萬民城有陳旱霖,至耄耋之年方立誌苦讀,實乃壯誌未酬,老當益壯也!\"
陳旱霖聽得一頭霧水,本就沒什麽文化功底的他,更是不知所措。正欲開口解釋,卻聽見許牧宣布道:\"此番淩象山與陳旱霖考核成績優異,特賜賞錢三百文!\"隨後,眾目睽睽之下,許牧分發了獎勵。
陳旱霖的嘴邊話又硬生生咽了回去。
\"難道是大人弄錯了?\"他心裏嘀咕著,但這三百文錢讓他的內心掙紮不已,到底要不要向大人坦白。更讓他驚訝的是,試卷上清清楚楚地寫著“陳旱霖”三個字。
\"或許是答題時有神仙相助?\"陳老漢,今年七十三,心中五味雜陳。
\"感謝大人。\"
最終,滄桑與稚嫩的嗓音同時響起,二人對許牧深深一拜,懷抱三百文錢,步下講台,回到座位上。
這一幕,令全班同學目瞪口呆。
見成效顯著,許牧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繼續對這些學習不佳的學員施壓:\"陳旱霖,七十三歲,方才發奮,攻讀詩書;淩象山,年僅五歲,初入學府,已能辨文識字。\"
\"爾等年歲不及陳旱霖之老,稚嫩不如淩象山之幼,難道不感到羞愧?\"
許牧直接開腔責問,眾人麵紅耳赤,無一例外。
誠然,他們竟不敵一個七旬老翁和一個蹣跚學步的孩童。
太丟人了!更別提那誘人的三百文獎勵,讓所有人蠢蠢欲動。
七十三的陳旱霖,五歲的淩象山都能做到,我去,我也能行……
當一切如願進行,許牧便帶上了淩象山和陳旱霖,在各班級間巡回展示,給這八百“學子”狠狠地上了一課。
在一片群情激昂,叫囂連連中,今日的夜課結束。
\"主公此舉,實在是……出人意料。\"
一直期待許牧能講出深刻道理的王通,此時對許牧敬佩不已。
許牧淡然一笑,這不過是無奈之舉,畢竟這群學員太過消極,不得不采取非常手段。
一旁的盧楚眉頭緊鎖:\"八百人中僅兩人合格,這……\"
許牧糾正道:\"並非兩人,僅一人合格。\"
隨後,許牧講述了陳旱霖的故事。
為了加強激勵效果,他故意將年齡最長的陳旱霖也算在內,並親筆抄了一份新試卷,簽上了陳旱霖的大名。
盧楚聞言,嘴角抽搐,語氣略顯激動:\"這……這不是……欺詐嗎?百姓純樸,怎能如此戲耍……\"
許牧翻了個白眼,這群百姓確實過於純樸,缺乏鬥誌。
王通卻哈哈大笑:\"確實如此,百姓多安於現狀,唯有此策,才能激發一二。《論語》有雲,‘君子可欺以其方’,既然進了學堂,就不再是普通的百姓了。小盧,你不必過分糾結於此。\"
盧楚的情緒這才緩和下來。
之後,許牧讓王通將“陳旱霖,七十三,始發奮,讀書籍;淩象山,年五歲,方入學,能辯文”這段話編入《三字經》,作為宣傳,再度加大刺激力度。
王通當即表示同意。
\"主公引領民眾向善,用心良苦,無所不用其極,實有明君之相。\"
許牧離開後,王通對著盧楚感歎道。
盧楚沉默不語。
……
次日。
王通與盧楚授課時發現,這批“學子”們仿佛打了興奮劑,課堂上竟然開始主動提問。
過去上課,大家各說各的,互不幹擾,國子監的學生與平民之間,幾乎零交流。
然而現在,許多同班的百姓竟開始向陳旱霖和淩象山兩位“學霸”求教。
\"象山啊,這個字咋寫?剛才先生講的我沒聽清楚。\"一群百姓圍在淩象山桌前,七嘴八舌。
\"明天給你買李記的糖炒栗子,你就教教我們嘛!\"
眾人紛紛使出哄小孩的招數,讓淩象山一時之間不知所措。
\"這個字是這樣寫的……\"
淩象山咽了咽口水,稚嫩的聲音響起,終究還是沒能抵擋住糖炒栗子的誘惑。
至於同樣被視為“學霸”的陳旱霖,盡管內心也渴望糖炒栗子,但……
他心虛得很。
他一竅不通,為了避免露餡,對同窗的詢問,他一概不理,刻意營造出高冷學霸的形象。
因此,無人圍在他周圍求教。
……
學堂氛圍為之煥然一新,教學進程也隨之加速。
萬民城外。
白日裏,那些報名夜校的百姓在耕作間歇,口中低吟“人之初,性本善”。
甚至在用餐時,也不忘吟誦“陳旱霖,七十三,始發奮,讀書籍”。
\"淩象山,陳旱霖,二位請上前來領取試卷吧。\"
許牧話音落下,人群中這才掀起波瀾,眾人紛紛側目,好奇這淩象山與陳旱霖究竟是何方神聖。
而結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一個小不點模樣的孩子,身高尚未及桌,蹦躂著走出人群。
緊接著,一位拄著拐杖、滿臉驚詫的老者緩緩現身。
\"老朽……老朽也是考得不錯?\"
陳旱霖一臉迷茫,記憶中自己明明交的是空白卷子!
滿腹疑惑間,他接過了自己的……試卷。映入眼簾的密密麻麻文字,他竟一個都不認得。
\"這……這是……大人,是嗎?\"
站在許牧身旁,他的手不禁顫抖起來。許牧則給了他一個鼓勵的眼神,拍著他的肩道:\"古有馮唐,年至古稀終得拜相,今日萬民城有陳旱霖,至耄耋之年方立誌苦讀,實乃壯誌未酬,老當益壯也!\"
陳旱霖聽得一頭霧水,本就沒什麽文化功底的他,更是不知所措。正欲開口解釋,卻聽見許牧宣布道:\"此番淩象山與陳旱霖考核成績優異,特賜賞錢三百文!\"隨後,眾目睽睽之下,許牧分發了獎勵。
陳旱霖的嘴邊話又硬生生咽了回去。
\"難道是大人弄錯了?\"他心裏嘀咕著,但這三百文錢讓他的內心掙紮不已,到底要不要向大人坦白。更讓他驚訝的是,試卷上清清楚楚地寫著“陳旱霖”三個字。
\"或許是答題時有神仙相助?\"陳老漢,今年七十三,心中五味雜陳。
\"感謝大人。\"
最終,滄桑與稚嫩的嗓音同時響起,二人對許牧深深一拜,懷抱三百文錢,步下講台,回到座位上。
這一幕,令全班同學目瞪口呆。
見成效顯著,許牧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繼續對這些學習不佳的學員施壓:\"陳旱霖,七十三歲,方才發奮,攻讀詩書;淩象山,年僅五歲,初入學府,已能辨文識字。\"
\"爾等年歲不及陳旱霖之老,稚嫩不如淩象山之幼,難道不感到羞愧?\"
許牧直接開腔責問,眾人麵紅耳赤,無一例外。
誠然,他們竟不敵一個七旬老翁和一個蹣跚學步的孩童。
太丟人了!更別提那誘人的三百文獎勵,讓所有人蠢蠢欲動。
七十三的陳旱霖,五歲的淩象山都能做到,我去,我也能行……
當一切如願進行,許牧便帶上了淩象山和陳旱霖,在各班級間巡回展示,給這八百“學子”狠狠地上了一課。
在一片群情激昂,叫囂連連中,今日的夜課結束。
\"主公此舉,實在是……出人意料。\"
一直期待許牧能講出深刻道理的王通,此時對許牧敬佩不已。
許牧淡然一笑,這不過是無奈之舉,畢竟這群學員太過消極,不得不采取非常手段。
一旁的盧楚眉頭緊鎖:\"八百人中僅兩人合格,這……\"
許牧糾正道:\"並非兩人,僅一人合格。\"
隨後,許牧講述了陳旱霖的故事。
為了加強激勵效果,他故意將年齡最長的陳旱霖也算在內,並親筆抄了一份新試卷,簽上了陳旱霖的大名。
盧楚聞言,嘴角抽搐,語氣略顯激動:\"這……這不是……欺詐嗎?百姓純樸,怎能如此戲耍……\"
許牧翻了個白眼,這群百姓確實過於純樸,缺乏鬥誌。
王通卻哈哈大笑:\"確實如此,百姓多安於現狀,唯有此策,才能激發一二。《論語》有雲,‘君子可欺以其方’,既然進了學堂,就不再是普通的百姓了。小盧,你不必過分糾結於此。\"
盧楚的情緒這才緩和下來。
之後,許牧讓王通將“陳旱霖,七十三,始發奮,讀書籍;淩象山,年五歲,方入學,能辯文”這段話編入《三字經》,作為宣傳,再度加大刺激力度。
王通當即表示同意。
\"主公引領民眾向善,用心良苦,無所不用其極,實有明君之相。\"
許牧離開後,王通對著盧楚感歎道。
盧楚沉默不語。
……
次日。
王通與盧楚授課時發現,這批“學子”們仿佛打了興奮劑,課堂上竟然開始主動提問。
過去上課,大家各說各的,互不幹擾,國子監的學生與平民之間,幾乎零交流。
然而現在,許多同班的百姓竟開始向陳旱霖和淩象山兩位“學霸”求教。
\"象山啊,這個字咋寫?剛才先生講的我沒聽清楚。\"一群百姓圍在淩象山桌前,七嘴八舌。
\"明天給你買李記的糖炒栗子,你就教教我們嘛!\"
眾人紛紛使出哄小孩的招數,讓淩象山一時之間不知所措。
\"這個字是這樣寫的……\"
淩象山咽了咽口水,稚嫩的聲音響起,終究還是沒能抵擋住糖炒栗子的誘惑。
至於同樣被視為“學霸”的陳旱霖,盡管內心也渴望糖炒栗子,但……
他心虛得很。
他一竅不通,為了避免露餡,對同窗的詢問,他一概不理,刻意營造出高冷學霸的形象。
因此,無人圍在他周圍求教。
……
學堂氛圍為之煥然一新,教學進程也隨之加速。
萬民城外。
白日裏,那些報名夜校的百姓在耕作間歇,口中低吟“人之初,性本善”。
甚至在用餐時,也不忘吟誦“陳旱霖,七十三,始發奮,讀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