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做事,無人受令。


    國家為之癱瘓,九州為之震蕩。


    若是盛世太平也就罷了,或許還能熬個幾日,可眼下是天下初平,百業待興,一旦朝堂陷入混亂,脆弱不堪的大漢王朝頃刻間便會土崩瓦解。


    ——九州大地經不起這樣的折騰。


    更別提陛下還在對匈奴用兵。


    若長安亂了,前線糧草無法供應,幾十萬兵馬斷了糧,還不是任由匈奴人肆虐砍殺?


    待殺光殺淨邊關部隊,匈奴人便會揮師南下,踏平漢家山河,後世的靖康之恥,便會提前在這個時代上演。


    蕭何張良對視一眼,看到彼此眼裏的無奈。


    ——皇後娘娘隻能退步。


    她冒不起這樣的風險。


    蕭何歎了口氣,起身出列,準備打圓場讓對峙的雙方各退一步,然而他尚未來得及開口,身後便響起一個清脆童聲,“怪不得阿父常講,一個人再怎麽厲害,也隻是一個厲害的人,可若一群人湊在一起,便能組建一支所向披靡的隊伍。”


    “我以為這樣的軍隊隻存在軍中,不曾想,朝堂之上竟也有。”


    蕭何眉頭微動,轉身往後瞧,那是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女孩,雖不似同齡人那般的稚氣,但到底還是個孩子,個頭隻到成年男人的肩頭高,眉目間與英布有些相像,大抵是年齡小,又是女孩兒,她身上沒有英布那種悍勇無比的暴戾之氣,有的隻是睥睨一切的傲氣。


    英玉笑眯眯,“眾位公卿好生厲害,明明威脅皇後娘娘的話,竟也能說得冠冕堂皇,不知情的,還以為眾位公卿皆是忠肝義膽之輩,為救大漢河山才這般辭官相逼。”


    “可是呢,你們似乎並沒有這般高風亮節。”


    她年齡小,說話雖一針見血,但卻沒有呂鬚的咄咄逼人感,隻有一種童言無忌的天真感,“眾公卿既然想辭官歸隱,便不妨脫了這身官服,摘了這頂官帽,仰天大笑出門而去,何必在殿內與娘娘施壓威逼呢?”


    這話綿裏藏針,有趣兒得緊,何同聽得忍不住笑起來,順著英玉的話揶揄接了一句,“娘娘方才便說了,誰家的女兒姐妹若有才幹,不妨推舉出來為她排憂解難。”


    “公卿們若辭官,位置不妨也由她們補了,相信你們對頭家的姐妹與女兒很樂意接手你們的一切。”


    “!!!”


    這個法子好毒!


    誰還沒幾個政敵?


    誰的政敵沒幾個姐妹女兒?!


    誰的政敵不會支持自家女兒姐妹去奪了自己政敵的一切!!!


    鬧著辭官的眾大臣微微一愣,瞬間炸開鍋。


    ——換成他,他也支持自家女兒姐妹搞死搞臭政敵!


    哪怕不上朝,在家出謀劃策,他也得替自己出了自己多年的惡氣!


    恨比愛長久多了。


    對於死對頭的恨,他們能帶到墳墓裏刻在骨子裏!


    他們不約而同看向自己的死對頭,死對頭此時也在看他們,眼裏是藏不住的厭惡和野心,隻差把你趕緊辭官吧,讓我女兒姐妹上寫在臉上。


    “……”


    “……”


    吵鬧不休的宣室殿頃刻間陷入沉默。


    呂雉眼皮微抬,無聲笑了起來。


    ——分而化之,借力擊之,她看上的人,果然從來不會有錯。


    “眾卿還要辭官歸隱嗎?”


    呂雉恰時開口,環視眾人。


    “……”


    辭個屁!


    不辭!


    ——他就死,氣死累死在官位上,他們也斷然不會讓自己死對頭的人占了自己的官職爵位!


    帶頭鬧辭官的大臣能屈能伸,衣袖一抬一揮,再次對呂雉拜下,“臣對娘娘忠心耿耿,怎會棄娘娘而去?”


    “娘娘放心,臣就在這兒,哪也不去!”


    “直到娘娘膩了煩了,嫌臣無用了,臣才會告老還鄉,再不礙娘娘之眼。”


    “得遇明主,實乃人生一快事。”


    “臣能得遇陛下與娘娘,實是三生有幸,祖宗保佑。”


    “幸哉如臣,怎舍得辭官舍棄娘娘?”


    “娘娘,臣從一而終,從漢而終,絕不生變!”


    “娘娘,臣不辭官!”


    “娘娘,臣也不辭!”


    不辭官的聲音接連響起。


    甚至還有人覺得英玉多管閑事,方才之言實在不合時宜。


    ——萬一娘娘真的準了他們的辭官,然後把他們死對頭的姐妹女兒提拔上來,那他們簡直能活活氣死!


    “乳臭未幹的小兒也能插手國政?”


    “你父雖封王拜將,頗得陛下娘娘賞識重用,但不代表你能在宣政殿胡言亂語!”


    “似方才之言以後不許亂說。”


    “我等皆是娘娘的心腹供股之臣,斷斷不會舍娘娘而去!”


    ——他們才不會給自己死對頭家裏的女人騰位置!


    想都不要想!


    鬧著辭官的人頃刻間改了態度,隻剩下幾個沒刻骨銘心死對頭的朝臣徹底傻眼。


    ——說好的一起抵抗娘娘的新政呢!你們這群叛徒!


    跟你們這群朝三暮四的小人一起同朝為官,簡直是我一生的恥辱!


    “這便是你們身為大漢朝臣的風骨?!”


    “可笑!”


    “簡直可笑!”


    “你們全是曆史的罪人!”


    “他日女人登朝議事,而男人不值一提,你們、你們於心何忍!”


    “你們必會遺臭萬年,被後人所棄!”


    “你這話就不對了。”


    “你自己沒女兒沒姐妹,難道就不許別人的女兒姐妹入朝為官嗎?”


    “自己沒女兒,生倆不就得了,在這兒罵什麽曆史罪人?”


    “就是。”


    “什麽曆史罪人?純屬瞎扣帽子。”


    “我沒兒子,隻有倆女兒,我巴不得女人能科舉為官呢。”


    “看女婿臉色吃飯哪有看女兒臉色好?”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話用在女婿身上也適用。”


    “指望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外人,把自己乃至家族的興旺置於外人的良心之上,這本身就是一種愚蠢!”


    “愚不可及!”


    “隨你們怎麽罵,我就是跟我女兒親!”


    有人趨利避害,有人寧折不彎,有人看清事情本質,也有人身在局中隨波逐流,但不可否認的是,呂雉的誅心之策大獲成功。


    ——大部分朝臣讚同她的新政,為名為利也好,為自己後代打算也罷,他們的的確確眼饞呂雉拋出來的橄欖枝。


    唯一犯愁的人是蕭何。


    作為百官之首的丞相,他抓國政,掌賦稅,太清楚建朝不過十餘年的大漢王朝有多少銀錢了。


    ——尤其是在陛下遠征匈奴的檔口,金銀如水花出去,哪還有多餘的銀錢去給那麽多的侯爵發俸祿?


    “娘娘,科舉製度雖好,可眼下九州初平,黔首貧苦,俸祿一事,怕是捉襟見肘。”


    蕭何捋著胡須歎了口氣,“輕徭薄稅乃國政,若朝令夕改,必會引起黔首們的惶恐,更會激起他們的逆反之心。”


    女人當官的好處他們暫時沒有看到,但壞處卻是實打實的——賦稅增加,勞役過重。


    俸祿要有,官邸也要有,這些要錢,要人,不是憑空便能變出來的。


    錢從哪出?人從哪出?還不是從黔首身上出?


    ——秦亡於苛政,漢不能也亡於此。


    “蕭相不必憂心俸祿之事。”


    呂雉挑眉一笑,“女官既是我所推新政,其前三年的俸祿便由我的私庫所出。”


    “而三年之後,女官們便不是隻進不出。”


    “以她們之能,不僅能負責自己的開銷,還能給國家帶來相當豐厚的回報。”


    “到那時,再將她們的俸祿歸於國庫,由國庫統一發放。”


    男女平等並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女人的地位,更是為了讓女人參與到各種行業之中,給這個百廢待興的大漢王朝帶來萬物競發的生機。


    女戶可有田地,女商戶可經商,女士人可入朝為官,每個行業都有女人的參與,才能千帆競發百舸爭流,才能讓這個積弱貧困的九州大地以最快的速度邁向盛世太平。


    而那些原來不滿意她新政,甚至阻撓她新政的男人,在看到女人的力量乃至享受過女人給他們帶來的便利之後,他們便會自發維護這個製度。


    ——如果能一門兩侯,誰還願意回到一門一侯?


    至於她所支付的前三年俸祿,則未必是一筆大的開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同人)隻手遮天女性野心家[直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道_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道_非並收藏(曆史同人)隻手遮天女性野心家[直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