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節
(曆史同人)隻手遮天女性野心家[直播] 作者:道_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幕甚至沒有偏心女人的傾向, 對於奠定大唐盛世基業的太宗皇帝給出了相當高的評價,同時對於被後世史書抹黑的高宗皇帝乃至中宗李顯都給予肯定與澄清。
如果天幕真的偏心女人,她大可照搬後世的史書, 說高宗李治一無是處推鍋朝臣,說中宗李顯軟弱可欺隻知道拱手送江山, 而不像現在這樣, 宗宗件件掰扯清楚,讓天下百姓知道他們的皇帝究竟是怎樣的, 他們雖不如太宗皇帝那般英武聖明,但也都是有為之君,他們促進了九州四海的繁榮,他們有容人之量, 敢於放權,當妻子乃至女兒有野心有能力之際, 他們不會拘於世俗眼光,將她們當做自己的附庸看待,而是真的敢將萬裏江山拱手托付。
天幕在欣賞這些皇帝。
而對於皇權之下的皇後公主們, 她大多是報以同情的態度來描述, 仿佛她們生在這個時代是極為不幸的事情, 若是到了天幕的時代,她們必然能大放異彩,而不是因為她們女人的身份而被詆毀抹黑,甚至連有野心都是一種大錯特錯的僭越。
所以天幕完全沒有必要為了抬高女人的地位便編出孔家後人有可能與孔聖人沒有血緣關係的話來騙他們。
這件事情在天幕時代的確是個地獄笑話,所以她在說的時候便忍不住笑了起來,一種幸災樂禍的忍俊不禁——
看,你們供奉著的、視為神祇的褒聖公,其實與孔聖人沒什麽關係。
他隻是一個趴在孔聖人身上吸血的水蛭,一個跳梁小醜,一個與你們沒有任何區別的普通男人。
可就是這麽一個水蛭,一個跳梁小醜,竟被你們奉若神明,被天子們不斷封賞,淩駕在天下人之上,近乎能與天子比肩。
天子若做得不好,還能罵天子是昏君,還有揭竿而起把天子趕下皇帝寶座的事跡,但褒聖公們完全沒有這種風險,他高高在上享受著天下人的供奉,世代香火不斷,哪怕改朝換代了,他依舊是新朝天子的座上賓,甚至因為新朝天子要收攏人心,還要對褒聖公們大肆封賞,以此來彰顯自己是仁者之君的寬以待人。
所以千年來王朝有更迭,但褒聖公沒有更迭。
然而諷刺的是,被他們這般推崇的褒聖公,似乎與孔聖人並沒有血緣關係。
更為諷刺的是,他們最為瞧不起的女人,才是傳宗接代中起作用的女人,所謂的男尊女卑,女子隻能依附男子而活,其實不過是男人打壓女人用來維護男人權威的自欺欺人的手段。
九州天下徹底炸開鍋——
“這不可能!”
“褒聖公怎麽可能不是孔聖人的後人?!”
“男人沒有傳宗接代的能力,那我的兒子是誰生的?!難道不是我嗎?”
“那是你夫人生的,跟你有什麽關係?”
“天幕說得對。”
“子女明明是女人十月懷胎生下來的,是女人身上掉下來的血肉,到最後女人卻沒有傳宗接代的能力,男人才能傳遞香火,這不是欺騙是什麽?”
“家業不能傳給女兒,沒有兒子也要從外麵保養一個,傳給與自己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兒子,這不是荒唐是什麽!”
“歸根結底,還是女人不能入仕為官的原因。”
“如果女人能跟男人一樣當官做宰,能跟男人一樣出去做事,那誰還會重男輕女,把家業傳給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兒子都不傳給女兒?”
“若科舉選仕之際女人也能施展身手……”
武皇聲音悠悠一笑,鳳目輕輕眯了起來,“婉兒,迅速將家中沒有兒子隻有女兒的所有官員乃至有名望的富商全部統計出來。”
——她看到一條能讓她的武周天下傳承下去的一條路。
這條路會很難。
甚至會比她之前走過的所有路都要難,但隻要走通了,便是一個全新的世界,一個由她親手開創的世界!
“是。”
上官婉兒應聲道,“婉兒這便統計,半個時辰後呈給聖人。”
“再召所有公主郡主……”
武皇聲音微微一頓。
不,不能這麽快。
心急吃不到熱豆腐,而心急,也會將原本中立的官員全部逼到她的對立麵。
這種改天換日的製度若推得太快太絕,這種製度頃刻間便能反噬到未來的公主身上。
在沒有自保能力下而被賦予權力,眼紅權力的人足以將她們推入萬劫不複的深淵。
她需要三五代人的積累,才能把這個製度推下去。
武皇閉了閉眼,“召顯兒香兒與裹兒。”
“裹兒,你總算回來了。”
長寧鬆開楊慎交的手,快步走到安樂麵前,拉著安樂的手道,“你方才去哪了?我快急死了。”
“沒什麽,不過是去了一趟姑母那裏。”
安樂看向永泰所在的房間,“阿姐怎麽樣了?”
長寧輕搖頭,眼圈紅得厲害,“情況不大好。”
“你方才讓人送過來的穩婆比原來的穩婆厲害,可,可也保不得孩子——”
“孩子有什麽重要的?”
安樂打斷長寧的話,“隻要阿姐能平安無事,孩子想要多少便能有多少。”
楊慎交攏了下長寧肩頭衣物,順著安樂的話安慰長寧,“裹兒說得對。”
“孩子總會有的,當務之急是仙蕙的性命。”
“姐夫來得正好,我有幾件事拜托姐夫。”
安樂收回看向永泰房間的視線,對楊慎交做一個請的姿勢,“姐夫借一步說話。”
長寧連忙擦了擦臉上的淚,推了一把楊慎交,“快去吧。”
“我與裹兒是一母同胞的姐妹,你得多幫點裹兒。”
“放心。”
楊慎交拍了拍長寧的手,跟著安樂來到僻靜偏殿。
但到偏殿之後,他一改長寧在側時與安樂親親熱熱一家人的態度,而是近乎對待上峰的恭敬,壓低聲音問安樂,“裹兒有何吩咐?”
安樂眼皮微抬。
——她這位姐夫的確是識趣兒又可靠。
“吩咐不敢講,但我若坐了那個位置,阿姐必享親王待遇,而阿姐與姐夫的孩子,則世世代代永享供養。”
安樂拋出自己的橄欖枝。
【咱就是說,李顯韋後執意立安樂在當世人看來這是一個極其荒謬的決定,但從後世的眼光來看,這其實沒毛病,兒子的孩子未必是他們的親孫子,但安樂的孩子身上絕對流著他們倆的血。】
【在立女兒為繼承人的事情上,西方國家做得比咱們好。】
【雖然女兒跟兒子沒得比吧,但人家好歹出了一大串的女皇,或是王後上位,或是公主繼位,總之絕對不會出現像咱們這種沒有兒子也要抱養一個跟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兒子來繼承江山。】
天幕之下,九州天下再次陷入騷動——
女皇?
王後上位?
公主繼位?
有女兒絕對不會把家業交給外人?
這些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西方國家”竟然是極其常見的事情?
同樣是國家,“西方世界”為什麽與他們的世界相差這麽大?
【這種差異化的產生,其根本原因是因為咱們華夏一族受儒家思想所影響,推崇宗族製,而宗族製是徹頭徹尾的男權製度,天然把女人排斥在繼承人之外。】
【而西方世界沒有宗族製的產生,所以哪怕男女地位有差異,也沒有咱們華夏的差異大,有兒子兒子上,沒兒子女兒上,總之就是血統論,繼承家業的一定是自己的後人,而不是從外麵隨便抱養的男人。】
天幕之下,九州百姓徹底吵了起來——
“所以……宗族製是不對的?”
“怎麽可能不對?”
“宗族製已經推行了上千年,如果是不對的,怎麽可能會推行到現在!”
“你是男人,是宗族製的受益者,你當然說宗族製是對的。”
“但宗族製對女人來說毫無益處,隻會千方百計把女人的東西奪走,然後拿給你們男人!”
“如果一個製度是損害一群人的利益去維護另外一群人,那這種製度怎麽可能是好的製度!”
“男人力氣大,苦活累活全是男人幹,宗族製保護男人利益難道不是應該的嗎?”
“男人幹活,女人難道就不幹活了嗎?”
“男人時不時服徭役,家裏地裏的活全丟給女人幹。女人又要帶孩子,又要奉養老人,又要幹地裏的活,怎麽沒見宗族製維護女人的利益?”
“這、你跟我扯這個沒用,宗族製又不是我製定的,我知道你不容易有什麽用?我又改變不了製度。”
“那些製定規則的大人物說話才管用,他們認為你們女人不低人一等,你們女人才不低人一等。”
“再說了,咱們都是平頭百姓,甭管男女都不容易,吵破天也吵不出個所以然。”
“你今天哪怕把我說服了,我覺得你不容易,你厲害,可這有什麽用?”
“你不一樣在村裏苦哈哈的幹活?”
“科舉選官也好,為官做宰也好,都跟你沒關係。”
【西方國家的這種製度下,讓很多女人得以登上政治舞台施展自己的抱負,而不是像咱們華夏大地,女人連登上政治舞台的資格都沒有,好不容易出了一個武皇,後世還一直拿她用酷吏拿她丟國土來黑她。】
【咱就是說,她為什麽重用酷吏,為什麽丟國土,這些黑她的人心裏沒點數嗎?】
【因為她是女人,因為她沒有資格當皇帝,所以官員們不服她,所以她隻能重用酷吏,來打造隻忠於自己一個人的他政治體係。】
【而她之所以丟國土,同樣是因為她是女人,同樣是因為世人覺得她沒有資格當皇帝,所以宗室們起兵反她,所以她不得不先把內亂平息了,然後再去對外擴張。】
【如果咱們國家不是一個男權至上的社會,如果身為皇後的她有繼承權,她可以光明正大執掌江山,那麽重用酷吏與丟失國土的事情是不是就不會發生?】
【而她是不是也可以喊出葉卡捷琳娜大帝的那句話——如果我能活到兩百歲,我會讓整個歐洲臣服在我的腳下?】
天幕之上,出現一個金發碧眼的女子,女子裝束與中原大地完全不同,但盡管不同,九州百姓依舊能看出這個女人絕對不是普通人。
——她是一個國家的王,一個被天幕尊為“大帝”的女人。
天幕之下,九州百姓議論紛紛——
如果天幕真的偏心女人,她大可照搬後世的史書, 說高宗李治一無是處推鍋朝臣,說中宗李顯軟弱可欺隻知道拱手送江山, 而不像現在這樣, 宗宗件件掰扯清楚,讓天下百姓知道他們的皇帝究竟是怎樣的, 他們雖不如太宗皇帝那般英武聖明,但也都是有為之君,他們促進了九州四海的繁榮,他們有容人之量, 敢於放權,當妻子乃至女兒有野心有能力之際, 他們不會拘於世俗眼光,將她們當做自己的附庸看待,而是真的敢將萬裏江山拱手托付。
天幕在欣賞這些皇帝。
而對於皇權之下的皇後公主們, 她大多是報以同情的態度來描述, 仿佛她們生在這個時代是極為不幸的事情, 若是到了天幕的時代,她們必然能大放異彩,而不是因為她們女人的身份而被詆毀抹黑,甚至連有野心都是一種大錯特錯的僭越。
所以天幕完全沒有必要為了抬高女人的地位便編出孔家後人有可能與孔聖人沒有血緣關係的話來騙他們。
這件事情在天幕時代的確是個地獄笑話,所以她在說的時候便忍不住笑了起來,一種幸災樂禍的忍俊不禁——
看,你們供奉著的、視為神祇的褒聖公,其實與孔聖人沒什麽關係。
他隻是一個趴在孔聖人身上吸血的水蛭,一個跳梁小醜,一個與你們沒有任何區別的普通男人。
可就是這麽一個水蛭,一個跳梁小醜,竟被你們奉若神明,被天子們不斷封賞,淩駕在天下人之上,近乎能與天子比肩。
天子若做得不好,還能罵天子是昏君,還有揭竿而起把天子趕下皇帝寶座的事跡,但褒聖公們完全沒有這種風險,他高高在上享受著天下人的供奉,世代香火不斷,哪怕改朝換代了,他依舊是新朝天子的座上賓,甚至因為新朝天子要收攏人心,還要對褒聖公們大肆封賞,以此來彰顯自己是仁者之君的寬以待人。
所以千年來王朝有更迭,但褒聖公沒有更迭。
然而諷刺的是,被他們這般推崇的褒聖公,似乎與孔聖人並沒有血緣關係。
更為諷刺的是,他們最為瞧不起的女人,才是傳宗接代中起作用的女人,所謂的男尊女卑,女子隻能依附男子而活,其實不過是男人打壓女人用來維護男人權威的自欺欺人的手段。
九州天下徹底炸開鍋——
“這不可能!”
“褒聖公怎麽可能不是孔聖人的後人?!”
“男人沒有傳宗接代的能力,那我的兒子是誰生的?!難道不是我嗎?”
“那是你夫人生的,跟你有什麽關係?”
“天幕說得對。”
“子女明明是女人十月懷胎生下來的,是女人身上掉下來的血肉,到最後女人卻沒有傳宗接代的能力,男人才能傳遞香火,這不是欺騙是什麽?”
“家業不能傳給女兒,沒有兒子也要從外麵保養一個,傳給與自己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兒子,這不是荒唐是什麽!”
“歸根結底,還是女人不能入仕為官的原因。”
“如果女人能跟男人一樣當官做宰,能跟男人一樣出去做事,那誰還會重男輕女,把家業傳給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兒子都不傳給女兒?”
“若科舉選仕之際女人也能施展身手……”
武皇聲音悠悠一笑,鳳目輕輕眯了起來,“婉兒,迅速將家中沒有兒子隻有女兒的所有官員乃至有名望的富商全部統計出來。”
——她看到一條能讓她的武周天下傳承下去的一條路。
這條路會很難。
甚至會比她之前走過的所有路都要難,但隻要走通了,便是一個全新的世界,一個由她親手開創的世界!
“是。”
上官婉兒應聲道,“婉兒這便統計,半個時辰後呈給聖人。”
“再召所有公主郡主……”
武皇聲音微微一頓。
不,不能這麽快。
心急吃不到熱豆腐,而心急,也會將原本中立的官員全部逼到她的對立麵。
這種改天換日的製度若推得太快太絕,這種製度頃刻間便能反噬到未來的公主身上。
在沒有自保能力下而被賦予權力,眼紅權力的人足以將她們推入萬劫不複的深淵。
她需要三五代人的積累,才能把這個製度推下去。
武皇閉了閉眼,“召顯兒香兒與裹兒。”
“裹兒,你總算回來了。”
長寧鬆開楊慎交的手,快步走到安樂麵前,拉著安樂的手道,“你方才去哪了?我快急死了。”
“沒什麽,不過是去了一趟姑母那裏。”
安樂看向永泰所在的房間,“阿姐怎麽樣了?”
長寧輕搖頭,眼圈紅得厲害,“情況不大好。”
“你方才讓人送過來的穩婆比原來的穩婆厲害,可,可也保不得孩子——”
“孩子有什麽重要的?”
安樂打斷長寧的話,“隻要阿姐能平安無事,孩子想要多少便能有多少。”
楊慎交攏了下長寧肩頭衣物,順著安樂的話安慰長寧,“裹兒說得對。”
“孩子總會有的,當務之急是仙蕙的性命。”
“姐夫來得正好,我有幾件事拜托姐夫。”
安樂收回看向永泰房間的視線,對楊慎交做一個請的姿勢,“姐夫借一步說話。”
長寧連忙擦了擦臉上的淚,推了一把楊慎交,“快去吧。”
“我與裹兒是一母同胞的姐妹,你得多幫點裹兒。”
“放心。”
楊慎交拍了拍長寧的手,跟著安樂來到僻靜偏殿。
但到偏殿之後,他一改長寧在側時與安樂親親熱熱一家人的態度,而是近乎對待上峰的恭敬,壓低聲音問安樂,“裹兒有何吩咐?”
安樂眼皮微抬。
——她這位姐夫的確是識趣兒又可靠。
“吩咐不敢講,但我若坐了那個位置,阿姐必享親王待遇,而阿姐與姐夫的孩子,則世世代代永享供養。”
安樂拋出自己的橄欖枝。
【咱就是說,李顯韋後執意立安樂在當世人看來這是一個極其荒謬的決定,但從後世的眼光來看,這其實沒毛病,兒子的孩子未必是他們的親孫子,但安樂的孩子身上絕對流著他們倆的血。】
【在立女兒為繼承人的事情上,西方國家做得比咱們好。】
【雖然女兒跟兒子沒得比吧,但人家好歹出了一大串的女皇,或是王後上位,或是公主繼位,總之絕對不會出現像咱們這種沒有兒子也要抱養一個跟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兒子來繼承江山。】
天幕之下,九州天下再次陷入騷動——
女皇?
王後上位?
公主繼位?
有女兒絕對不會把家業交給外人?
這些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西方國家”竟然是極其常見的事情?
同樣是國家,“西方世界”為什麽與他們的世界相差這麽大?
【這種差異化的產生,其根本原因是因為咱們華夏一族受儒家思想所影響,推崇宗族製,而宗族製是徹頭徹尾的男權製度,天然把女人排斥在繼承人之外。】
【而西方世界沒有宗族製的產生,所以哪怕男女地位有差異,也沒有咱們華夏的差異大,有兒子兒子上,沒兒子女兒上,總之就是血統論,繼承家業的一定是自己的後人,而不是從外麵隨便抱養的男人。】
天幕之下,九州百姓徹底吵了起來——
“所以……宗族製是不對的?”
“怎麽可能不對?”
“宗族製已經推行了上千年,如果是不對的,怎麽可能會推行到現在!”
“你是男人,是宗族製的受益者,你當然說宗族製是對的。”
“但宗族製對女人來說毫無益處,隻會千方百計把女人的東西奪走,然後拿給你們男人!”
“如果一個製度是損害一群人的利益去維護另外一群人,那這種製度怎麽可能是好的製度!”
“男人力氣大,苦活累活全是男人幹,宗族製保護男人利益難道不是應該的嗎?”
“男人幹活,女人難道就不幹活了嗎?”
“男人時不時服徭役,家裏地裏的活全丟給女人幹。女人又要帶孩子,又要奉養老人,又要幹地裏的活,怎麽沒見宗族製維護女人的利益?”
“這、你跟我扯這個沒用,宗族製又不是我製定的,我知道你不容易有什麽用?我又改變不了製度。”
“那些製定規則的大人物說話才管用,他們認為你們女人不低人一等,你們女人才不低人一等。”
“再說了,咱們都是平頭百姓,甭管男女都不容易,吵破天也吵不出個所以然。”
“你今天哪怕把我說服了,我覺得你不容易,你厲害,可這有什麽用?”
“你不一樣在村裏苦哈哈的幹活?”
“科舉選官也好,為官做宰也好,都跟你沒關係。”
【西方國家的這種製度下,讓很多女人得以登上政治舞台施展自己的抱負,而不是像咱們華夏大地,女人連登上政治舞台的資格都沒有,好不容易出了一個武皇,後世還一直拿她用酷吏拿她丟國土來黑她。】
【咱就是說,她為什麽重用酷吏,為什麽丟國土,這些黑她的人心裏沒點數嗎?】
【因為她是女人,因為她沒有資格當皇帝,所以官員們不服她,所以她隻能重用酷吏,來打造隻忠於自己一個人的他政治體係。】
【而她之所以丟國土,同樣是因為她是女人,同樣是因為世人覺得她沒有資格當皇帝,所以宗室們起兵反她,所以她不得不先把內亂平息了,然後再去對外擴張。】
【如果咱們國家不是一個男權至上的社會,如果身為皇後的她有繼承權,她可以光明正大執掌江山,那麽重用酷吏與丟失國土的事情是不是就不會發生?】
【而她是不是也可以喊出葉卡捷琳娜大帝的那句話——如果我能活到兩百歲,我會讓整個歐洲臣服在我的腳下?】
天幕之上,出現一個金發碧眼的女子,女子裝束與中原大地完全不同,但盡管不同,九州百姓依舊能看出這個女人絕對不是普通人。
——她是一個國家的王,一個被天幕尊為“大帝”的女人。
天幕之下,九州百姓議論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