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節
(曆史同人)隻手遮天女性野心家[直播] 作者:道_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少年此時深深拜在地上, 隻留一個倔強清瘦的脊背給她,她笑了下,摘下指上的護甲, 俯身對少年伸出手, “起來。”
狄青有些意外。
——他萬萬沒有想到, 太後會親自來扶他。
有些難以置信,狄青慢慢抬起頭,太後的手就在他麵前,等待著他去握。
或許是怕指上的護甲傷到他,太後連護甲都已摘下,隻有一雙保養得極好的手,在日頭的映照下泛著瑩白如月光的顏色。
狄青怔了怔。
——他一介粗鄙武夫,何德何能讓太後親自來攙扶他?甚至連指上的護甲都卸掉?
“哎喲,狄將軍都高興傻了。”
小宮人打趣兒的聲音在他耳畔響起,“狄將軍,還愣著做什麽?快起來呀!”
狄青回神。
頓了頓,他握住太後的手,慢慢站起身。
等他徹底站起來,才發現太後其實個子很高,他雖然才十六,但個子已經長成,比尋常男人都高出一大截,更何況尋常女子?
但太後站在他麵前,卻沒有他俯視尋常女子的那種感覺,她不比他低多少,且又戴了冠,氣勢便更足,挑眉看著他時,像是在欣賞出色的後輩。
不是審視,也不是打量,而是帶著幾分長輩對晚輩的好奇,目光溫柔又和煦。
——太後遠比他想象中的更好相處。
不刻薄,更不狠辣。
與市井傳言的凶神惡煞完全不同。
“謝太後。”
狄青垂眸斂眉。
“是個知禮的好孩子。”
劉娥莞爾,鬆開狄青的手,繼續往前走,“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與你這般大時,禮數也比旁人周全些,所以能被真宗所喜,有今日臨朝稱製的尊榮。”
“狄青,我希望你與我一樣,未來掌千軍萬馬,享盛世榮光。”
劉娥止步回頭,看向自己身後的少年,“而不是立下不世戰功之後,卻死於士大夫們的攻訐陷害。”
狄青呼吸陡然一頓。
他慢慢抬頭,太後立於陽光之中,麵上有著恬淡微笑,這一刻她不是太後,他也不是等待她提拔的臣子,而是同樣被士大夫們排擠不惜的人,待他們走過沼澤,踩過泥濘,以世人不容的雷霆手段將朝中庸碌之輩清洗大半後,他們才能沐浴這方寸的陽光。
他們必須成功,也隻能成功。
——因為他們無路可退。
士大夫們已被清理,重文輕武的國策已經被改寫,如果這種情況下他們仍不能將未來欺壓滅亡他們的金人消滅殆盡,那麽等待他們的,是史書工筆的討伐,是天下百姓的謾罵。
狄青閉了閉眼。
片刻後,他深吸一口氣,緩緩睜開眼,拱手向劉娥道,“臣必不會辜負太後重托,重振軍威,踏平蠻夷!”
【劉姐當政期間,天下晏然,百姓富足,一改真宗執政期間因天書運用而將國庫揮霍一空的荒唐。】
【隨著商業的快速發展,攜帶不方便的銀錢無法滿足商賈們交易流通,這個時候咱們的劉姐吸取四川當地商賈們私自發行的交子經驗,在四川開始試行發行官方交子,也就是紙幣的一種。】
【最開始交子隻有一貫到十貫,再後來改成五貫和十貫。從交子金額的更改,可以看出太平盛世之際商業的發達。】
天幕之上,再次出現汴京城樓。
這一次不再是被金人攻打得千瘡百孔的可憐城樓,而是喧鬧繁華的大街,與四處叫賣的商販。
商人們的交易不再是讓下人們抬著重重的錢幣招搖過市,麻煩不說,而且還不安全。
交子的發行讓他們以紙幣便能購買貨物,極大方便了貨物的流通。
天幕之下,遠離戰火紛飛的商販們捋須頷首。
“交子的確是個好東西。”
“以前買東西不僅要雇人抬錢,還要雇人防止劫匪來搶錢,現在好了,自己揣著交子就能買東西。”
“雖然需要交些手續費,但這點手續費哪有雇人花的錢多?”
“每年撥給軍隊的錢並不少,但軍隊的戰鬥力卻從未提升。”
劉娥問狄青,“狄卿以為如何?”
狄青想也未想便拱手答道,“臣以為,這些錢並未到軍士們的手裏。”
“哦?”
劉娥懶懶挑眉,“既如此,你便徹查此事,以正軍紀。”
是日,平民出身的狄青被太後委以重用。
是日,每年花費巨額財政養著的軍隊迎來大清洗。
是日,是日,軍隊風氣肅之一清。
是日,少年為將,平叛戰亂。
是日,大捷。
“大娘娘!您果然沒有看錯人!”
趙禎得知狄青大捷,從小宮人手裏搶走捷報,一路小跑來尋劉娥,“狄青勝了!大勝!”
“咱們大宋已經很久都沒有贏得這麽痛快的勝仗了!”
劉娥接下趙禎遞過來的捷報,略掃幾眼後,便放在禦案前。
被天幕盛讚的絕世悍將當然不是庸碌之輩,聲勢浩大的流寇反賊遇到他隻有望風而降的份兒,否則隻會落一個被斬草除根的下場。
她並不意外狄青的大捷。
倒是她這位好兒子的反應更讓她意外,橫衝直撞,跟小孩似的。
劉娥伸手給趙禎理了理因跑得太快而有些鬆散的鬢發與衣襟,“都是當官家的人了,怎還毛毛躁躁的?沒半點穩重樣子。”
“這可是大捷!”
趙禎任由劉娥給他整理,胸口微微起伏著,聲音激動得很,“我長這麽大,還沒有見過這麽痛快的戰事!”
“現在能看到了。”
趙禎的衣襟,劉娥鬆開手,“不止現在,以後也能看得到。”
趙禎欣喜若狂,“是的,咱們的大宋再也不是任人欺辱的大宋了!”
小宮人們忍俊不禁。
手舞足蹈高興了好一會兒,趙禎對劉娥讚不絕口,“大娘娘,還是你有法子,如果換成我,我是沒魄力力排眾議提拔武將的。”
“在天幕口中,我對狄青並不好,他最後抑鬱而終,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趙禎歎了口氣,“我遠不及大娘娘。”
“禎兒,帝王之道,乃霸王道雜之。”
劉娥輕輕搖頭,“往日我專注朝政,對你疏於管教,你的太傅不是大儒便是士大夫,讓你對其他家一概不知。”
“今日之後,這種事情不會再發生。”
“儒家要學,到家法家兵家更要了解。”
“對於治國理政,哪家好用便用哪家,而不是被一家所困,好好的一位天子學成了書呆子。”
趙禎聽到讀書便頭大。
但大娘娘開口,他隻有應承的份,“是,我一定好好學。”
劉娥瞥了一眼趙禎的興致缺缺,啞然失笑,“禎兒,大娘娘已經老了,總有一天會離你而去,你需得在大娘娘崩逝之前學會做一個好皇帝。”
“不會的!”
趙禎心頭一酸,連連搖頭,“大娘娘還很年輕,大娘娘不會離我而去的!”
劉娥莞爾,“傻孩子。”
“我才不是傻孩子。”
趙禎小聲嘟囔,“我隻想讓大娘娘長命百歲。”
他說的是真心話,他真的希望大娘娘能長命百歲,永遠庇佑他,庇佑大宋子民。
如果不能長命百歲,那,如武皇一樣長壽也行啊,活個九十一百歲,讓他走在大娘娘前頭,而不是大娘娘走在他前頭。
——他想象不到大娘娘崩逝之後他獨自一人麵對朝臣的場景。
但大娘娘的話還是給他提了一個醒。
大娘娘今年五十五歲,虛歲已經五十六,若不注意保養,怕是真的沒幾年好活。
趙禎抿了抿唇,心裏突然冒出一個新奇注意,他在朝政上麵幫不了大娘娘的忙,但他可以搜尋天下名醫,讓名醫大家們給大娘娘延年益壽啊!
說幹就幹!
晚間辭別大娘娘之後,趙禎便以自己的名義下了一道詔書。
眼下大娘娘大權獨攬,但他畢竟是一國之君,不是特別重要的事情,下詔不需要經過大娘娘的批示,於是他寫完詔書,便讓小宮人們拿去昭告天下。
久不下詔的官家突然降詔,在荒山上開荒的士大夫盼得頭發都白了盼得就是這一天。
——泥人還有三分火氣呢,更何況官家?
他們就知道官家忍不了太後多久,遲早有一日會明白太後包藏禍心,而他們才是忠心耿耿日月可鑒!然後與太後決裂,風風光光將他們迎回朝!
士大夫們高興得連手上的活都不願意再幹,呼朋喚友去看貼在荒山告示欄上的告示,然後在看到告示內容後,氣得投奔太後的心都有了。
——天子下的竟然是遍尋名醫給太後養身體的詔書!
天子昏聵!
天子愚昧!
狄青有些意外。
——他萬萬沒有想到, 太後會親自來扶他。
有些難以置信,狄青慢慢抬起頭,太後的手就在他麵前,等待著他去握。
或許是怕指上的護甲傷到他,太後連護甲都已摘下,隻有一雙保養得極好的手,在日頭的映照下泛著瑩白如月光的顏色。
狄青怔了怔。
——他一介粗鄙武夫,何德何能讓太後親自來攙扶他?甚至連指上的護甲都卸掉?
“哎喲,狄將軍都高興傻了。”
小宮人打趣兒的聲音在他耳畔響起,“狄將軍,還愣著做什麽?快起來呀!”
狄青回神。
頓了頓,他握住太後的手,慢慢站起身。
等他徹底站起來,才發現太後其實個子很高,他雖然才十六,但個子已經長成,比尋常男人都高出一大截,更何況尋常女子?
但太後站在他麵前,卻沒有他俯視尋常女子的那種感覺,她不比他低多少,且又戴了冠,氣勢便更足,挑眉看著他時,像是在欣賞出色的後輩。
不是審視,也不是打量,而是帶著幾分長輩對晚輩的好奇,目光溫柔又和煦。
——太後遠比他想象中的更好相處。
不刻薄,更不狠辣。
與市井傳言的凶神惡煞完全不同。
“謝太後。”
狄青垂眸斂眉。
“是個知禮的好孩子。”
劉娥莞爾,鬆開狄青的手,繼續往前走,“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與你這般大時,禮數也比旁人周全些,所以能被真宗所喜,有今日臨朝稱製的尊榮。”
“狄青,我希望你與我一樣,未來掌千軍萬馬,享盛世榮光。”
劉娥止步回頭,看向自己身後的少年,“而不是立下不世戰功之後,卻死於士大夫們的攻訐陷害。”
狄青呼吸陡然一頓。
他慢慢抬頭,太後立於陽光之中,麵上有著恬淡微笑,這一刻她不是太後,他也不是等待她提拔的臣子,而是同樣被士大夫們排擠不惜的人,待他們走過沼澤,踩過泥濘,以世人不容的雷霆手段將朝中庸碌之輩清洗大半後,他們才能沐浴這方寸的陽光。
他們必須成功,也隻能成功。
——因為他們無路可退。
士大夫們已被清理,重文輕武的國策已經被改寫,如果這種情況下他們仍不能將未來欺壓滅亡他們的金人消滅殆盡,那麽等待他們的,是史書工筆的討伐,是天下百姓的謾罵。
狄青閉了閉眼。
片刻後,他深吸一口氣,緩緩睜開眼,拱手向劉娥道,“臣必不會辜負太後重托,重振軍威,踏平蠻夷!”
【劉姐當政期間,天下晏然,百姓富足,一改真宗執政期間因天書運用而將國庫揮霍一空的荒唐。】
【隨著商業的快速發展,攜帶不方便的銀錢無法滿足商賈們交易流通,這個時候咱們的劉姐吸取四川當地商賈們私自發行的交子經驗,在四川開始試行發行官方交子,也就是紙幣的一種。】
【最開始交子隻有一貫到十貫,再後來改成五貫和十貫。從交子金額的更改,可以看出太平盛世之際商業的發達。】
天幕之上,再次出現汴京城樓。
這一次不再是被金人攻打得千瘡百孔的可憐城樓,而是喧鬧繁華的大街,與四處叫賣的商販。
商人們的交易不再是讓下人們抬著重重的錢幣招搖過市,麻煩不說,而且還不安全。
交子的發行讓他們以紙幣便能購買貨物,極大方便了貨物的流通。
天幕之下,遠離戰火紛飛的商販們捋須頷首。
“交子的確是個好東西。”
“以前買東西不僅要雇人抬錢,還要雇人防止劫匪來搶錢,現在好了,自己揣著交子就能買東西。”
“雖然需要交些手續費,但這點手續費哪有雇人花的錢多?”
“每年撥給軍隊的錢並不少,但軍隊的戰鬥力卻從未提升。”
劉娥問狄青,“狄卿以為如何?”
狄青想也未想便拱手答道,“臣以為,這些錢並未到軍士們的手裏。”
“哦?”
劉娥懶懶挑眉,“既如此,你便徹查此事,以正軍紀。”
是日,平民出身的狄青被太後委以重用。
是日,每年花費巨額財政養著的軍隊迎來大清洗。
是日,是日,軍隊風氣肅之一清。
是日,少年為將,平叛戰亂。
是日,大捷。
“大娘娘!您果然沒有看錯人!”
趙禎得知狄青大捷,從小宮人手裏搶走捷報,一路小跑來尋劉娥,“狄青勝了!大勝!”
“咱們大宋已經很久都沒有贏得這麽痛快的勝仗了!”
劉娥接下趙禎遞過來的捷報,略掃幾眼後,便放在禦案前。
被天幕盛讚的絕世悍將當然不是庸碌之輩,聲勢浩大的流寇反賊遇到他隻有望風而降的份兒,否則隻會落一個被斬草除根的下場。
她並不意外狄青的大捷。
倒是她這位好兒子的反應更讓她意外,橫衝直撞,跟小孩似的。
劉娥伸手給趙禎理了理因跑得太快而有些鬆散的鬢發與衣襟,“都是當官家的人了,怎還毛毛躁躁的?沒半點穩重樣子。”
“這可是大捷!”
趙禎任由劉娥給他整理,胸口微微起伏著,聲音激動得很,“我長這麽大,還沒有見過這麽痛快的戰事!”
“現在能看到了。”
趙禎的衣襟,劉娥鬆開手,“不止現在,以後也能看得到。”
趙禎欣喜若狂,“是的,咱們的大宋再也不是任人欺辱的大宋了!”
小宮人們忍俊不禁。
手舞足蹈高興了好一會兒,趙禎對劉娥讚不絕口,“大娘娘,還是你有法子,如果換成我,我是沒魄力力排眾議提拔武將的。”
“在天幕口中,我對狄青並不好,他最後抑鬱而終,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趙禎歎了口氣,“我遠不及大娘娘。”
“禎兒,帝王之道,乃霸王道雜之。”
劉娥輕輕搖頭,“往日我專注朝政,對你疏於管教,你的太傅不是大儒便是士大夫,讓你對其他家一概不知。”
“今日之後,這種事情不會再發生。”
“儒家要學,到家法家兵家更要了解。”
“對於治國理政,哪家好用便用哪家,而不是被一家所困,好好的一位天子學成了書呆子。”
趙禎聽到讀書便頭大。
但大娘娘開口,他隻有應承的份,“是,我一定好好學。”
劉娥瞥了一眼趙禎的興致缺缺,啞然失笑,“禎兒,大娘娘已經老了,總有一天會離你而去,你需得在大娘娘崩逝之前學會做一個好皇帝。”
“不會的!”
趙禎心頭一酸,連連搖頭,“大娘娘還很年輕,大娘娘不會離我而去的!”
劉娥莞爾,“傻孩子。”
“我才不是傻孩子。”
趙禎小聲嘟囔,“我隻想讓大娘娘長命百歲。”
他說的是真心話,他真的希望大娘娘能長命百歲,永遠庇佑他,庇佑大宋子民。
如果不能長命百歲,那,如武皇一樣長壽也行啊,活個九十一百歲,讓他走在大娘娘前頭,而不是大娘娘走在他前頭。
——他想象不到大娘娘崩逝之後他獨自一人麵對朝臣的場景。
但大娘娘的話還是給他提了一個醒。
大娘娘今年五十五歲,虛歲已經五十六,若不注意保養,怕是真的沒幾年好活。
趙禎抿了抿唇,心裏突然冒出一個新奇注意,他在朝政上麵幫不了大娘娘的忙,但他可以搜尋天下名醫,讓名醫大家們給大娘娘延年益壽啊!
說幹就幹!
晚間辭別大娘娘之後,趙禎便以自己的名義下了一道詔書。
眼下大娘娘大權獨攬,但他畢竟是一國之君,不是特別重要的事情,下詔不需要經過大娘娘的批示,於是他寫完詔書,便讓小宮人們拿去昭告天下。
久不下詔的官家突然降詔,在荒山上開荒的士大夫盼得頭發都白了盼得就是這一天。
——泥人還有三分火氣呢,更何況官家?
他們就知道官家忍不了太後多久,遲早有一日會明白太後包藏禍心,而他們才是忠心耿耿日月可鑒!然後與太後決裂,風風光光將他們迎回朝!
士大夫們高興得連手上的活都不願意再幹,呼朋喚友去看貼在荒山告示欄上的告示,然後在看到告示內容後,氣得投奔太後的心都有了。
——天子下的竟然是遍尋名醫給太後養身體的詔書!
天子昏聵!
天子愚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