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局裏的工作人員是由戰士擔任,七八名戰士在櫃台前麵忙來忙去。
這個時候空氣幹爽涼快,郵寄東西到外地不怕悶壞。郵局裏的姑娘們忙的打轉。
花芽在中間的隊伍裏排了一會兒,探頭看到旁邊兩條隊伍走的都比這條隊伍快。
趁後麵沒人,花芽趕緊跑到左邊那條隊伍去。剛站好,她之前的隊伍開始往前移動,這支隊伍開始原地不動。
花芽:“.”
為什麽每次排隊都會這樣!
她嚐試著往最右邊的那條隊伍移動,剛走到一半,那條隊伍後麵來了人.
花芽認了,站回到原來的隊伍。
原來的隊伍停滯了。
花芽不氣,花芽認了。
好不容易前麵隻剩下一個人,花芽見到櫃台裏的戰士把前麵嬸子要郵寄的物品一樣樣拿出來檢查。另外兩支隊伍前排的家屬也是這樣把郵寄的東西攤開在櫃台上。
島上能郵寄到外麵的特產也就是海產品,跟花芽一樣,全是最近曬幹的新鮮魚蝦。郵局裏都是腥呼呼的味道。
其他家屬們還給外地的家人們郵寄了舊軍裝和解放鞋。花芽的妹妹和弟弟都當兵了,這些不需要,省了點郵費。
前麵家屬總算走了,輪到花芽時,當她把有郵寄的包裹打開,對麵的戰士倒吸一口氣說:“同誌,你們家的海產品真多真好!”
她一句話,引得邊上不少家屬看過來。
花芽大大方方地讓她們看。
旁邊隊伍前麵有位嬸子,伸出手跟櫃台上放著的大對蝦比了比說:“了不得,曬幹了還有我手掌這麽大。”
再側過頭看到疊成一疊的魷魚,曬幹的魷魚須須都有七八十厘米長。觸角上的吸盤能有拇指蓋大,看的人膽戰心驚的。
花芽又從包裹裏掏出一大袋幹海參和幹鮑魚,圍觀的家屬們麵麵相覷。
不知誰說了句:“這是顧團長的媳婦。”
“哎呀,還是顧團長厲害啊。瞧瞧這些東西,我們家那個怎麽都弄不到這些好玩意。”
“可不是麽,我聽人說,他們小夫妻兩人一天就能撈兩船的海貨上岸。我們家老趙幫他們收拾,還送了我家老趙不少好東西呢。”
“這小姑娘也厲害呢,你看她把這些收拾的多幹淨。曬的也幹,梆硬梆硬的。寄到天邊也不怕長蟲子。”
花芽聽在耳朵裏,麵上不顯,心裏還是很得意。
她家八斤自然厲害,指哪兒撈哪兒,不喊累不怕累。當然軍功章也有她的一半,要不是她跟小肥雀一起配合,八斤肯定撈不到這麽多好東西。
花芽臉上喜滋滋地,美著美著突然想起一件事!
小肥雀?
對呀,小肥雀呢?
該不會被她忘在橘子島上了吧?!
那隻小家夥吃完就睡、睡完就吃。肯定是他們離開橘子島那天,它單純的以為他們隻是出去摘果兒了,就沒有跟上。
花芽:“.”
完蛋。
也不過三個小時的船程而已,雖然最近海麵上的妖風大,它也能頂著風找到回家的路.吧?
花芽虧心了,也不得意了,寄完東西趕緊往家裏跑。
準備打聽打聽最近還有沒有從橘子島過來的船。
*
兩日後。
“這是他打給我的電報?”
周文芳在小院裏曬著車前草。這是花芽在落雁山幫她采回來的。車前草可以清肺止咳,冬天在暖氣屋裏待久了,周文芳總會咳嗽幾聲,今年有花芽幫她摘了好多車前草,冬天應該能好過不少。
謝偉民站在小院外麵,鼻尖冒出汗。他手抖著把電報轉成的信件遞給周文芳,周文芳接過去以後沒著急看,反而說:“你正好來了,幫我把曬衣杆修一修。”
“誒!”謝偉民本來局促地站在小院外麵,得了周文芳的邀請,往褲子上擦了擦手心的汗,推開小院矮門進來了。
這是他第一次進到周文芳自己布置的小院當中。以前都是裝作從前麵路過匆匆掃過一眼,進來以後,感覺小院的空氣都是芬芳的。就連磚縫中的野草都是浪漫的。
他看到周文芳請人搭的土灶台,土灶台上麵幹幹淨淨。土灶台旁邊還有個帶著煙道的爐灶,有些像他在河北看到的吊爐那樣,比一般的吊爐要胖點。
他沒話找話地說:“你在家裏還自己烤鴨吃啊,小日子挺滋潤的啊。”
周文芳已經被他整的心如止水,淡薄地說:“不光烤鴨,我還能做烤豬呢,你要不要試試?”
“那怎麽能讓你受累呢。回頭我給你弄幾條大肋排,你烤個肋排就成了。”
謝偉民不知道自己在周文芳心中已經跟四條腿的豬不相上下,眼睛還在不停地打量著周文芳的小院。
周文芳認由他打量,自顧自地進去拿杯子給他倒水去了。
謝偉民看到桌麵上還放著喝了一半的咖啡,伸出手悄悄地在杯把上摸了摸。光是這樣,他的心髒就在狂跳。
周文芳在廚房的窗戶裏看到他如此沒出息的樣子,“嘖”出了聲。原本還想給他弄點茶葉,周文芳氣不過,把裝進去的茶葉又給倒出來。
便宜給誰,也不便宜給這隻豬。
“先喝點吧。”周文芳把杯子遞給謝偉民,謝偉民張口就灌,一口悶了。
“好.水。”
謝偉民話說一半,發現既不是茶也不是咖啡,就是簡簡單單的白開水.尷尬的腳指頭摳地。
周文芳對他的傻氣已經有了一定認識,她指著小院裏麵前些天自己安裝的曬衣杆說:“不知道怎麽回事,稍微掛上兩件衣服就搖搖晃晃的,有兩回風大,差點吹倒。”
這算不了什麽大事,周文芳手勁不夠大,這種事情總歸男人做的好些。
謝偉民看了眼,跟周文芳說:“下麵我給你做兩個撐子出來,多大的風保管吹不倒。你這裏還有木板和鋸子麽?”
周文芳點頭說:“你等著我這就去拿。”
謝偉民單手扶著曬衣杆,蹲在地上望著周文芳的背影,一時看傻了眼。
謝偉民動手能力挺強的,讓周文芳頭疼好幾天的曬衣杆,讓他半個小時就修好了。
眼瞅著到吃飯的時間,周文芳和謝偉民兩人孤男寡女,不方便一起吃飯。
周文芳本打算請他到食堂裏吃點,熟料謝偉民走到小院矮門的地方,幹淨利索地說:“那我走了啊。”
說完人真的就走了,連給周文芳邀請一起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周文芳一口銀牙都要咬碎,她怎麽就看上這麽一塊榆木疙瘩呢!
周文芳來到小桌子旁,看到信封裝著的電報,撕開來看了一眼,就開始冷笑。
電報速度快,就是費用高。大家習慣用盡量簡短的詞匯表達出千言萬語的效果。
別人做不做的到周文芳不清楚,反正謝偉民做到了。
她發給“青島於奇”的是:於兄安好,妹想念。
“青島於奇”回複給她的僅有兩個字——勿擾。
“.”
周文芳被氣笑了。
她站在小院裏瞪著謝偉民離開的方向就開始無聲冷笑。難怪不敢多留一會兒,居然都敢給她冒充“青島於奇”的來信了。
為什麽周文芳能篤定是謝偉民冒充人家回信的呢?
因為.於奇根本不在青島啊,人家在陝西演出啊!
一個本在陝西的人怎麽可能會在青島給她發電報,想也知道其中的問題出在哪裏。
“勿擾勿擾.”周文芳越想越氣,唇角抽了抽:“好你一個謝偉民,都會釜底抽薪了。”
倉皇跑路的謝偉民打了個寒顫,有一股不祥的預感。
第122章
部隊有冬期物資運送到薩丁, 謝偉民主動請纓到島外押送入島。
往年這種事情都是其他營長們幹的,謝偉民既然要去,顧聽瀾也不攔著就讓他去了。
到十一月底, 天氣就會轉涼。他們這邊寒冷, 多數在這個月份會下起小雪。所有的冬期準備都要在月底完成。
顧聽瀾大半個月的時間, 要在野區外麵安排人砍樹燒炭。自己還要帶隊進去捕獵,作為冬期的儲備糧。
說好烏吉爾那邊的物資會在下個禮拜到, 沒想著顧聽瀾剛走,十噸米麵油送到薩丁。謝偉民那邊人手和船隻都不夠,謝偉民就讓另外一名營長帶著幾個連長過去盤點押運。沒想到在途中出了點小事故。
顧聽瀾忙起來自然沒時間回家,小妻子在家裏也在為冬季兩人的小家忙活著。
顧聽瀾吃東西不挑嘴, 花芽就自己做主置辦東西。
她跟著高嬸子、方圓等人到市集上買了不少東西。市集每年大開放兩次,一次是開春開島時,一次就是冬期封島前半個月。
方圓帶著花芽到她經常買棉花的那家店鋪,問花芽:“去年冬天你蓋的被冷不冷,要不要我送你一床大棉被?我跟你大哥兩人的棉被是六斤重的棉花。你長得瘦, 可以多往裏麵添兩斤。”
花芽跟顧聽瀾睡在一起, 已經習慣被他擁在懷裏, 兩人貼貼在一起呼呼大睡。夏天熱的是汗流浹背,到了冬天正是享福的時候, 顧聽瀾在背後熱乎乎的, 像是源源不斷的火爐。
花芽笑著說:“我不要棉被,晚上睡覺不覺得冷。”
她想到經常要出任務的顧聽瀾, 他腳下穿的是部隊配置的軍靴, 不會冷。倒是今年剛過來的林雲和林娟未必能適應極寒的天氣, 她想了想準備給林雲做一床厚實的單人被,林娟穿的也是部隊分發的冬裝, 還會有軍大衣,這些方麵應該是不缺的。
還有她的便宜兒子,冬期跟去年一樣會住校。肯定也要彈一床棉被和棉褥,小夥子長個子,不能再按照小孩被子的規格來做。得按照大人的單人被的長寬做,蓋起來可以不露頭不露腳,睡起來舒服。
除了棉被,新的棉衣、棉褲和棉鞋也少不了。
花芽過來快一年,感覺王天柱長了一頭高。今年她織毛衣毛褲的時候,特意多放長了些。
一斤棉花在島外也就七角錢,到了這邊賣到一元錢一斤,還供不應求。
花芽跟方圓兩人擠在人群裏把錢交了,約定好來取的時間,把錢換成取棉被的紙條,又擠擠攘攘出去了。
方圓跟花芽找了個人少的地方站著,方圓說:“這邊有一家小餛飩做的好吃,舍得放肉和胡椒,咱倆對付一口再回去?”
“行。我去扯點紅布回來,你先把位置占著。”花芽看到方圓說的餛飩店,跟方圓交代了一聲說:“你別到處亂跑啊。”
這個時候空氣幹爽涼快,郵寄東西到外地不怕悶壞。郵局裏的姑娘們忙的打轉。
花芽在中間的隊伍裏排了一會兒,探頭看到旁邊兩條隊伍走的都比這條隊伍快。
趁後麵沒人,花芽趕緊跑到左邊那條隊伍去。剛站好,她之前的隊伍開始往前移動,這支隊伍開始原地不動。
花芽:“.”
為什麽每次排隊都會這樣!
她嚐試著往最右邊的那條隊伍移動,剛走到一半,那條隊伍後麵來了人.
花芽認了,站回到原來的隊伍。
原來的隊伍停滯了。
花芽不氣,花芽認了。
好不容易前麵隻剩下一個人,花芽見到櫃台裏的戰士把前麵嬸子要郵寄的物品一樣樣拿出來檢查。另外兩支隊伍前排的家屬也是這樣把郵寄的東西攤開在櫃台上。
島上能郵寄到外麵的特產也就是海產品,跟花芽一樣,全是最近曬幹的新鮮魚蝦。郵局裏都是腥呼呼的味道。
其他家屬們還給外地的家人們郵寄了舊軍裝和解放鞋。花芽的妹妹和弟弟都當兵了,這些不需要,省了點郵費。
前麵家屬總算走了,輪到花芽時,當她把有郵寄的包裹打開,對麵的戰士倒吸一口氣說:“同誌,你們家的海產品真多真好!”
她一句話,引得邊上不少家屬看過來。
花芽大大方方地讓她們看。
旁邊隊伍前麵有位嬸子,伸出手跟櫃台上放著的大對蝦比了比說:“了不得,曬幹了還有我手掌這麽大。”
再側過頭看到疊成一疊的魷魚,曬幹的魷魚須須都有七八十厘米長。觸角上的吸盤能有拇指蓋大,看的人膽戰心驚的。
花芽又從包裹裏掏出一大袋幹海參和幹鮑魚,圍觀的家屬們麵麵相覷。
不知誰說了句:“這是顧團長的媳婦。”
“哎呀,還是顧團長厲害啊。瞧瞧這些東西,我們家那個怎麽都弄不到這些好玩意。”
“可不是麽,我聽人說,他們小夫妻兩人一天就能撈兩船的海貨上岸。我們家老趙幫他們收拾,還送了我家老趙不少好東西呢。”
“這小姑娘也厲害呢,你看她把這些收拾的多幹淨。曬的也幹,梆硬梆硬的。寄到天邊也不怕長蟲子。”
花芽聽在耳朵裏,麵上不顯,心裏還是很得意。
她家八斤自然厲害,指哪兒撈哪兒,不喊累不怕累。當然軍功章也有她的一半,要不是她跟小肥雀一起配合,八斤肯定撈不到這麽多好東西。
花芽臉上喜滋滋地,美著美著突然想起一件事!
小肥雀?
對呀,小肥雀呢?
該不會被她忘在橘子島上了吧?!
那隻小家夥吃完就睡、睡完就吃。肯定是他們離開橘子島那天,它單純的以為他們隻是出去摘果兒了,就沒有跟上。
花芽:“.”
完蛋。
也不過三個小時的船程而已,雖然最近海麵上的妖風大,它也能頂著風找到回家的路.吧?
花芽虧心了,也不得意了,寄完東西趕緊往家裏跑。
準備打聽打聽最近還有沒有從橘子島過來的船。
*
兩日後。
“這是他打給我的電報?”
周文芳在小院裏曬著車前草。這是花芽在落雁山幫她采回來的。車前草可以清肺止咳,冬天在暖氣屋裏待久了,周文芳總會咳嗽幾聲,今年有花芽幫她摘了好多車前草,冬天應該能好過不少。
謝偉民站在小院外麵,鼻尖冒出汗。他手抖著把電報轉成的信件遞給周文芳,周文芳接過去以後沒著急看,反而說:“你正好來了,幫我把曬衣杆修一修。”
“誒!”謝偉民本來局促地站在小院外麵,得了周文芳的邀請,往褲子上擦了擦手心的汗,推開小院矮門進來了。
這是他第一次進到周文芳自己布置的小院當中。以前都是裝作從前麵路過匆匆掃過一眼,進來以後,感覺小院的空氣都是芬芳的。就連磚縫中的野草都是浪漫的。
他看到周文芳請人搭的土灶台,土灶台上麵幹幹淨淨。土灶台旁邊還有個帶著煙道的爐灶,有些像他在河北看到的吊爐那樣,比一般的吊爐要胖點。
他沒話找話地說:“你在家裏還自己烤鴨吃啊,小日子挺滋潤的啊。”
周文芳已經被他整的心如止水,淡薄地說:“不光烤鴨,我還能做烤豬呢,你要不要試試?”
“那怎麽能讓你受累呢。回頭我給你弄幾條大肋排,你烤個肋排就成了。”
謝偉民不知道自己在周文芳心中已經跟四條腿的豬不相上下,眼睛還在不停地打量著周文芳的小院。
周文芳認由他打量,自顧自地進去拿杯子給他倒水去了。
謝偉民看到桌麵上還放著喝了一半的咖啡,伸出手悄悄地在杯把上摸了摸。光是這樣,他的心髒就在狂跳。
周文芳在廚房的窗戶裏看到他如此沒出息的樣子,“嘖”出了聲。原本還想給他弄點茶葉,周文芳氣不過,把裝進去的茶葉又給倒出來。
便宜給誰,也不便宜給這隻豬。
“先喝點吧。”周文芳把杯子遞給謝偉民,謝偉民張口就灌,一口悶了。
“好.水。”
謝偉民話說一半,發現既不是茶也不是咖啡,就是簡簡單單的白開水.尷尬的腳指頭摳地。
周文芳對他的傻氣已經有了一定認識,她指著小院裏麵前些天自己安裝的曬衣杆說:“不知道怎麽回事,稍微掛上兩件衣服就搖搖晃晃的,有兩回風大,差點吹倒。”
這算不了什麽大事,周文芳手勁不夠大,這種事情總歸男人做的好些。
謝偉民看了眼,跟周文芳說:“下麵我給你做兩個撐子出來,多大的風保管吹不倒。你這裏還有木板和鋸子麽?”
周文芳點頭說:“你等著我這就去拿。”
謝偉民單手扶著曬衣杆,蹲在地上望著周文芳的背影,一時看傻了眼。
謝偉民動手能力挺強的,讓周文芳頭疼好幾天的曬衣杆,讓他半個小時就修好了。
眼瞅著到吃飯的時間,周文芳和謝偉民兩人孤男寡女,不方便一起吃飯。
周文芳本打算請他到食堂裏吃點,熟料謝偉民走到小院矮門的地方,幹淨利索地說:“那我走了啊。”
說完人真的就走了,連給周文芳邀請一起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周文芳一口銀牙都要咬碎,她怎麽就看上這麽一塊榆木疙瘩呢!
周文芳來到小桌子旁,看到信封裝著的電報,撕開來看了一眼,就開始冷笑。
電報速度快,就是費用高。大家習慣用盡量簡短的詞匯表達出千言萬語的效果。
別人做不做的到周文芳不清楚,反正謝偉民做到了。
她發給“青島於奇”的是:於兄安好,妹想念。
“青島於奇”回複給她的僅有兩個字——勿擾。
“.”
周文芳被氣笑了。
她站在小院裏瞪著謝偉民離開的方向就開始無聲冷笑。難怪不敢多留一會兒,居然都敢給她冒充“青島於奇”的來信了。
為什麽周文芳能篤定是謝偉民冒充人家回信的呢?
因為.於奇根本不在青島啊,人家在陝西演出啊!
一個本在陝西的人怎麽可能會在青島給她發電報,想也知道其中的問題出在哪裏。
“勿擾勿擾.”周文芳越想越氣,唇角抽了抽:“好你一個謝偉民,都會釜底抽薪了。”
倉皇跑路的謝偉民打了個寒顫,有一股不祥的預感。
第122章
部隊有冬期物資運送到薩丁, 謝偉民主動請纓到島外押送入島。
往年這種事情都是其他營長們幹的,謝偉民既然要去,顧聽瀾也不攔著就讓他去了。
到十一月底, 天氣就會轉涼。他們這邊寒冷, 多數在這個月份會下起小雪。所有的冬期準備都要在月底完成。
顧聽瀾大半個月的時間, 要在野區外麵安排人砍樹燒炭。自己還要帶隊進去捕獵,作為冬期的儲備糧。
說好烏吉爾那邊的物資會在下個禮拜到, 沒想著顧聽瀾剛走,十噸米麵油送到薩丁。謝偉民那邊人手和船隻都不夠,謝偉民就讓另外一名營長帶著幾個連長過去盤點押運。沒想到在途中出了點小事故。
顧聽瀾忙起來自然沒時間回家,小妻子在家裏也在為冬季兩人的小家忙活著。
顧聽瀾吃東西不挑嘴, 花芽就自己做主置辦東西。
她跟著高嬸子、方圓等人到市集上買了不少東西。市集每年大開放兩次,一次是開春開島時,一次就是冬期封島前半個月。
方圓帶著花芽到她經常買棉花的那家店鋪,問花芽:“去年冬天你蓋的被冷不冷,要不要我送你一床大棉被?我跟你大哥兩人的棉被是六斤重的棉花。你長得瘦, 可以多往裏麵添兩斤。”
花芽跟顧聽瀾睡在一起, 已經習慣被他擁在懷裏, 兩人貼貼在一起呼呼大睡。夏天熱的是汗流浹背,到了冬天正是享福的時候, 顧聽瀾在背後熱乎乎的, 像是源源不斷的火爐。
花芽笑著說:“我不要棉被,晚上睡覺不覺得冷。”
她想到經常要出任務的顧聽瀾, 他腳下穿的是部隊配置的軍靴, 不會冷。倒是今年剛過來的林雲和林娟未必能適應極寒的天氣, 她想了想準備給林雲做一床厚實的單人被,林娟穿的也是部隊分發的冬裝, 還會有軍大衣,這些方麵應該是不缺的。
還有她的便宜兒子,冬期跟去年一樣會住校。肯定也要彈一床棉被和棉褥,小夥子長個子,不能再按照小孩被子的規格來做。得按照大人的單人被的長寬做,蓋起來可以不露頭不露腳,睡起來舒服。
除了棉被,新的棉衣、棉褲和棉鞋也少不了。
花芽過來快一年,感覺王天柱長了一頭高。今年她織毛衣毛褲的時候,特意多放長了些。
一斤棉花在島外也就七角錢,到了這邊賣到一元錢一斤,還供不應求。
花芽跟方圓兩人擠在人群裏把錢交了,約定好來取的時間,把錢換成取棉被的紙條,又擠擠攘攘出去了。
方圓跟花芽找了個人少的地方站著,方圓說:“這邊有一家小餛飩做的好吃,舍得放肉和胡椒,咱倆對付一口再回去?”
“行。我去扯點紅布回來,你先把位置占著。”花芽看到方圓說的餛飩店,跟方圓交代了一聲說:“你別到處亂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