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芽剛才還為有這樣的妹子而驕傲,現在發現林娟在感情上簡直是個沒開竅的小傻子。
郝大姐看林娟暢快的笑容,又看看花芽,說:“還真是親姐妹。”
花芽說:“我也覺得小娟跟我像,不過她比我更有英氣些,不知道要給她介紹什麽樣的對——對交筆友感興趣的好同誌呢。”
說完,花芽跟郝大姐兩個過來人心照不宣地笑了。
林娟還在傻乎乎地說:“我希望能交到一位有見識的正能量的筆友,不能整日跟我說些負能量的話,我看著就煩。”
花芽想了想說:“這事你先別急,我找人問問。交筆友是長遠的事,也是交心的事,不好好了解是不行的。”
說完想要找筆友的事,林娟又跟花芽說:“我在北京跟咱爸通了個電話,咱爸說林家村也有好事情,你肯定猜不到是什麽事。”
花芽往沙發上一靠,眼睛看著天花板思考了一下。小瑤瑤睡醒了,在搖籃裏哼哼唧唧,林娟起來把她抱過來。
林娟說的沒錯,花芽還真想不到。她問林娟:“你就跟我說了吧,不然我不給你介紹筆友了。”
林娟把小瑤瑤舉起又放下,來來回回逗得小瑤瑤“咯咯咯”亂笑一氣。
她說:“咱們村裏有一個工農兵大學的推薦名額。最後你猜誰去了?”
花芽遲疑地說:“你這麽驚訝.我又認得.難道是翠翠去了?”
翠翠就是花芽家旁邊的鄰居,當年跟她們姐妹處的都不錯。
林娟猛點頭說:“我聽到這個消息簡直震驚了,沒想到翠翠這麽厲害明年居然能上大學。我還記得她跟在我後麵哭唧唧地抹著鼻涕的樣子,轉眼就要成大學生了。”
花芽知道工農兵大學猛招生最後農民還是農民、工人還是工人,對人的幫助不大。
可是目前來說,這是除了當兵以外,最好的能夠改變命運的機會。
如果能趕在高考前讀書畢業,運氣好說不定真能安排一個好工作。
“你要是再跟她聯係就讓她早點去念書。”花芽知道小翠家裏條件不是很好,問林娟說:“學費有嗎?”
林娟說:“我也問了咱爸,咱爸說工農兵大學免學費。另外住宿費、教材費、車費,村子裏給報銷。翠翠家裏困難,國家還給補貼,一個月有兩元錢。”
第238章
林娟又說:“聽說工農兵大學裏麵有不少三四十歲的拉家帶口過去學習的, 隻要工作年限過五年的要交每個月18元。”
郝大姐聽到這兒說:“喲,那這個大學上的可真貴啊,一個月要交18.5元錢, 讀兩年下來那得多少錢啊。哎喲, 我算算啊.”
花芽笑著讓她慢慢算, 倒是林娟問過這件事,跟她們說:“哪裏貴啊, 那些超過五年工齡去讀書的同誌,都是帶工資念書。不用幹活白拿工資,一個月18.5一大家子吃喝住全包,要還成我, 我削尖了腦袋也想往裏麵鑽啊。”
這樣說來,給翠翠這樣工作不滿五年工齡或者壓根就是知青沒工資的人來說,免去學雜費也是很好的福利。不需要額外在學習上再花別的錢。
這樣的話,翠翠也不怕家裏因為沒錢,不能去上學。
“挺好。”花芽總結兩個字, 然後使喚林娟給小瑤瑤換尿片。
林娟捏著鼻子換完尿片, 跑到窗戶口大口大口換氣。
“我的個乖乖, 比武沒把我打倒,換個尿片差點把我熏倒。”
花芽隻管抱著幹幹淨淨的小瑤瑤, 在沙發上玩孩子, 對此熟視無睹。
林娟在花芽家裏玩了一天,逗得小瑤瑤都快笑岔氣。花芽後來怕小瑤瑤白天笑的太多, 晚上睡覺不老實, 就把半導體打開聽廣播。
林娟臨走前, 花芽提醒她把梨膏帶上。
林娟站在門口穿鞋:“要是可以寄回去給咱爸喝就好了,他老說最近覺得累, 喝點這個說不定能補補身體。”
“喝這個補不了什麽。”花芽想起去年林向陽就開始收藥材往城裏送,想了想說:“那是他還要趕著去賣藥,一天到晚休息不好折騰的。我跟他通電話勸勸他,年紀也不小了,該享享清福了。”
林娟走了沒多久,半導體裏麵的聲音突然停了。
郝大姐起來開了下燈,跟花芽說:“糟了,停電了,電風扇用不了了。”
雖然入秋,午間氣溫還沒完全降下去。
花芽抱起小瑤瑤往陽台上去,單手摟著小瑤瑤在身側,看到樓下高嬸子在院子裏,喊道:“嬸兒,咱這兒停電啦?”
高嬸子還不知道停電的事,往屋子裏走了圈回來說:“我家也停了。”
花芽跟她說:“電風扇開不了,屋子裏悶得慌,我抱孩子下來玩玩。”
高嬸子看到了就說:“那你下來吧,正好幫我看看鍋裏的梨膏要不要關上火,我瞅著差不多了。”
郝大姐幫花芽拿著小瑤瑤的物品,花芽挎著小水壺,抱著小瑤瑤下到一樓。
高嬸子在一樓院子裏搭了個土灶,跟花芽約著煮橘子罐頭呢。兩個人一直沒時間,高嬸子看大黃梨放不住,已經爛了好幾個大梨。就想著趁著中午的功夫把大黃梨熬成梨膏。
本來灶台邊上就熱,拉著電扇吹著還行,停了電對著明火就有些受不住。
花芽看高嬸子額頭上出了汗,讓高嬸子抱著小瑤瑤,她則幫高嬸子熬梨膏。
郝大姐如今也是熬梨膏的一把好手,幫著花芽在一邊打下手。
要說從前郝大姐萬萬想不到自己能跟高會長待在一處說話,總覺得她們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現在接觸多了也就習慣了,主要高嬸子和善,又沒有“階級”眼光,對大家都很平等。
“小娟拿了全國第三名的事你知道了?”高嬸子看花芽眉眼彎彎帶著笑意,拿著蒲扇輕輕幫小瑤瑤扇著院子裏的蚊蟲,說:“這孩子一看性子就倔,不知道背地裏吃了多少苦才有今天的成績。”
花芽拿大鐵勺攪著鍋,跟一旁帶孩子坐著的高嬸子說:“她就是條倔驢。”
高嬸子笑著說:“你還好意思說人家是倔驢,那你是什麽?”
花芽不承認自己也是倔驢,想了想說:“我是小瑤瑤美貌又智慧的媽。”
高嬸子和郝大姐倆人不約而同的笑了。
郝大姐說:“剛才小娟過來我還說她倆像呢。”
高嬸子說:“別說她倆像,我覺得兒子也頭倔驢。現在的年輕人是不是都是這樣的性子,真應該讓他下鄉磨練磨練,後悔讓他早早進部隊。”
花芽拖著小板凳坐在灶台前,把鍋蓋蓋上,用燒火棍把火勾出來用腳踩滅掉。灶坑裏沒了火花,熬好的梨膏就這樣自然放涼就行。
“我妹子何止是倔,她還傻。”花芽胳膊肘拄著膝蓋,犯愁地說:“昨晚上我跟我大姐過來給你送烤鴨,說了沒兩句話你就猜到周大哥對我大姐有意思。小娟跟著人家在北京玩了兩天,朝夕相處還跟我說他們是純潔的‘筆友’關係,還很羨慕大姐有這樣的筆友.哎,我老妹太讓我發愁了。”
高嬸子聽了笑著說:“那是她心眼純淨,算不上傻。就是你家的姑娘都是好姑娘,她要找筆友可得當心點,別讓有心人騙了。”
花芽也是這樣想的,要不然也不會這樣發愁。
關鍵是要是交筆友到後來,跟大姐一樣,感情想要更深一步.這更得要好好挑選。
高嬸子說:“小娟願意主動交筆友夠不錯的,說不準以後就能有著落。我兒子今年都二十二了,我給他介紹對象,他不同意,說什麽婚姻自由、不許包辦婚姻。會造成一輩子的不幸福。哪怕他願意交個筆友慢慢處著,我也不能這麽著急啊。”
花芽歎口氣說:“還真是家家都有難念的經啊。”
高嬸子上了歲數,也想抱個孫女,香香軟軟的小閨女,要是嘴巴甜甜的叫她一聲“奶奶”,她都能多活十年。
郝大姐看了看高嬸子,又看了看花芽。
她不明白這倆人為什麽麵對麵發愁,她冒了一句:“怎麽就家家有難念的經?你們就不能把‘經’放到一塊念?”
花芽撓撓頭:“‘經’還能放到一塊念?”
高嬸子緩了幾秒,明白郝大姐的意思。
花芽感覺到空氣中微妙的氣氛。
高嬸子欲言又止地看著她。
花芽後知後覺地說:“你們這是想把問題集中處理啊。”
高嬸子笑罵道:“好歹我兒子也是個政治指導員,爹娘都很爭氣。怎麽就成了‘問題’?按我說,就應該不成問題。”
花芽沒見過高嬸子家的兒子,但是這兩年接觸高嬸子知道,高嬸子的兒子必定是個家教嚴格、為人寬厚的軍人。
這樣的家庭拋出來的橄欖枝,底下人都得搶破頭。
花芽也沒端著,直截了當地說:“我不能給小娟拿主意,不妨就讓他們從筆友做起。要是成了那是最好的,要是不成也算朋友。”
高嬸子就等這句話呢,她笑著說:“小娟剛上島那年就有人問過我她的親事,都被我擋了回去。我知道他們年輕人就得順其自然的相處,有你大姐的成功案例在前頭,我也就不費多餘的心思。回頭我跟我兒子聊聊,先不說處對象,就說交筆友。”
花芽又說:“那你可得先問問你兒子同意不同意,等他同意交筆友,我再跟小娟說這個事。”
高嬸子知道花芽的小心思,這是暗戳戳地維護妹妹呢。要是小娟先同意,她兒子不同意,豈不是讓小娟掉麵子麽。
“你放心,我晚上散步就去給他通電話。堅決不說處對象的事,就給他們搭根線,自由發展、自由戀愛。”
上午林娟剛說想要找筆友,沒想到下午花芽就給她找了個這麽重量級的。
郝大姐在一旁替她們高興道:“你們兩家都是好人家,要是真能成了親家,一定是天作之合。”
高嬸子也很高興,她回到屋裏把她兒子的照片拿出來給花芽看。
花芽看到照片上,戴著眼鏡斯斯文文的軍人,有點文人氣息。
也不知道是不是搞政治工作的緣故,以後要是繼續向上升職應該是往團政委上去。反正花芽看到他的照片,覺得這家夥心眼不少的樣子。
“你看,知意這個人見誰都是三分笑,在他們部隊裏人緣特別好。”高嬸子把阮知意的照片遞給花芽:“你先‘過過目’。”
花芽笑著接下來照片,跟郝大姐一起看了看。郝大姐說:“這一看就是肚子裏有墨水的知識分子啊。”
花芽腹誹道:這一看把我三妹賣了還得替他數錢的啊。
高嬸子問:“怎麽樣?是不是很帥氣?一米八三的個頭,在他們部隊也是高的。”
花芽很感謝剛才沒有一激動把林娟給賣了,她克製又理性地說:“挺好挺好,做筆友沒錯。”
高嬸子不懂花芽的意思,跟花芽說:“覺得不錯就好,等我打完電話就跟你說。”
她們又在院子裏聊了一會兒,家裏沒什麽事,花芽就讓郝大姐先回去。
她家裏還泡著換季的衣服沒洗完,跟花芽說了早上要帶過來什麽早餐後,就先走了。
花芽在樓下待到來電,中途高嬸子又給花芽看了不少阮知意的照片,從小到大應有盡有。
有了初步了解後,高嬸子見來了電,攆花芽上樓,她則往辦公樓去,給阮知意打電話。
到了辦公樓,阮旅正準備下班。
“你來做什麽?”
高嬸子說:“小花的妹妹你還記得麽?人家想找筆友,我好不容易爭取過來的機會。”
聽到高嬸子的話不但沒反對,反而說:“早就應該讓他們通訊。”
高嬸子說:“頭兩年人家妹子才16,今年也才18。要不是小花提到筆友的事,我還想再等一等呢。”
阮旅看著高嬸子撥著電話,跟接線員說完線路後,轉頭跟他說:“你待會別說話,你們爺倆整天跟冤家似的。”
郝大姐看林娟暢快的笑容,又看看花芽,說:“還真是親姐妹。”
花芽說:“我也覺得小娟跟我像,不過她比我更有英氣些,不知道要給她介紹什麽樣的對——對交筆友感興趣的好同誌呢。”
說完,花芽跟郝大姐兩個過來人心照不宣地笑了。
林娟還在傻乎乎地說:“我希望能交到一位有見識的正能量的筆友,不能整日跟我說些負能量的話,我看著就煩。”
花芽想了想說:“這事你先別急,我找人問問。交筆友是長遠的事,也是交心的事,不好好了解是不行的。”
說完想要找筆友的事,林娟又跟花芽說:“我在北京跟咱爸通了個電話,咱爸說林家村也有好事情,你肯定猜不到是什麽事。”
花芽往沙發上一靠,眼睛看著天花板思考了一下。小瑤瑤睡醒了,在搖籃裏哼哼唧唧,林娟起來把她抱過來。
林娟說的沒錯,花芽還真想不到。她問林娟:“你就跟我說了吧,不然我不給你介紹筆友了。”
林娟把小瑤瑤舉起又放下,來來回回逗得小瑤瑤“咯咯咯”亂笑一氣。
她說:“咱們村裏有一個工農兵大學的推薦名額。最後你猜誰去了?”
花芽遲疑地說:“你這麽驚訝.我又認得.難道是翠翠去了?”
翠翠就是花芽家旁邊的鄰居,當年跟她們姐妹處的都不錯。
林娟猛點頭說:“我聽到這個消息簡直震驚了,沒想到翠翠這麽厲害明年居然能上大學。我還記得她跟在我後麵哭唧唧地抹著鼻涕的樣子,轉眼就要成大學生了。”
花芽知道工農兵大學猛招生最後農民還是農民、工人還是工人,對人的幫助不大。
可是目前來說,這是除了當兵以外,最好的能夠改變命運的機會。
如果能趕在高考前讀書畢業,運氣好說不定真能安排一個好工作。
“你要是再跟她聯係就讓她早點去念書。”花芽知道小翠家裏條件不是很好,問林娟說:“學費有嗎?”
林娟說:“我也問了咱爸,咱爸說工農兵大學免學費。另外住宿費、教材費、車費,村子裏給報銷。翠翠家裏困難,國家還給補貼,一個月有兩元錢。”
第238章
林娟又說:“聽說工農兵大學裏麵有不少三四十歲的拉家帶口過去學習的, 隻要工作年限過五年的要交每個月18元。”
郝大姐聽到這兒說:“喲,那這個大學上的可真貴啊,一個月要交18.5元錢, 讀兩年下來那得多少錢啊。哎喲, 我算算啊.”
花芽笑著讓她慢慢算, 倒是林娟問過這件事,跟她們說:“哪裏貴啊, 那些超過五年工齡去讀書的同誌,都是帶工資念書。不用幹活白拿工資,一個月18.5一大家子吃喝住全包,要還成我, 我削尖了腦袋也想往裏麵鑽啊。”
這樣說來,給翠翠這樣工作不滿五年工齡或者壓根就是知青沒工資的人來說,免去學雜費也是很好的福利。不需要額外在學習上再花別的錢。
這樣的話,翠翠也不怕家裏因為沒錢,不能去上學。
“挺好。”花芽總結兩個字, 然後使喚林娟給小瑤瑤換尿片。
林娟捏著鼻子換完尿片, 跑到窗戶口大口大口換氣。
“我的個乖乖, 比武沒把我打倒,換個尿片差點把我熏倒。”
花芽隻管抱著幹幹淨淨的小瑤瑤, 在沙發上玩孩子, 對此熟視無睹。
林娟在花芽家裏玩了一天,逗得小瑤瑤都快笑岔氣。花芽後來怕小瑤瑤白天笑的太多, 晚上睡覺不老實, 就把半導體打開聽廣播。
林娟臨走前, 花芽提醒她把梨膏帶上。
林娟站在門口穿鞋:“要是可以寄回去給咱爸喝就好了,他老說最近覺得累, 喝點這個說不定能補補身體。”
“喝這個補不了什麽。”花芽想起去年林向陽就開始收藥材往城裏送,想了想說:“那是他還要趕著去賣藥,一天到晚休息不好折騰的。我跟他通電話勸勸他,年紀也不小了,該享享清福了。”
林娟走了沒多久,半導體裏麵的聲音突然停了。
郝大姐起來開了下燈,跟花芽說:“糟了,停電了,電風扇用不了了。”
雖然入秋,午間氣溫還沒完全降下去。
花芽抱起小瑤瑤往陽台上去,單手摟著小瑤瑤在身側,看到樓下高嬸子在院子裏,喊道:“嬸兒,咱這兒停電啦?”
高嬸子還不知道停電的事,往屋子裏走了圈回來說:“我家也停了。”
花芽跟她說:“電風扇開不了,屋子裏悶得慌,我抱孩子下來玩玩。”
高嬸子看到了就說:“那你下來吧,正好幫我看看鍋裏的梨膏要不要關上火,我瞅著差不多了。”
郝大姐幫花芽拿著小瑤瑤的物品,花芽挎著小水壺,抱著小瑤瑤下到一樓。
高嬸子在一樓院子裏搭了個土灶,跟花芽約著煮橘子罐頭呢。兩個人一直沒時間,高嬸子看大黃梨放不住,已經爛了好幾個大梨。就想著趁著中午的功夫把大黃梨熬成梨膏。
本來灶台邊上就熱,拉著電扇吹著還行,停了電對著明火就有些受不住。
花芽看高嬸子額頭上出了汗,讓高嬸子抱著小瑤瑤,她則幫高嬸子熬梨膏。
郝大姐如今也是熬梨膏的一把好手,幫著花芽在一邊打下手。
要說從前郝大姐萬萬想不到自己能跟高會長待在一處說話,總覺得她們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現在接觸多了也就習慣了,主要高嬸子和善,又沒有“階級”眼光,對大家都很平等。
“小娟拿了全國第三名的事你知道了?”高嬸子看花芽眉眼彎彎帶著笑意,拿著蒲扇輕輕幫小瑤瑤扇著院子裏的蚊蟲,說:“這孩子一看性子就倔,不知道背地裏吃了多少苦才有今天的成績。”
花芽拿大鐵勺攪著鍋,跟一旁帶孩子坐著的高嬸子說:“她就是條倔驢。”
高嬸子笑著說:“你還好意思說人家是倔驢,那你是什麽?”
花芽不承認自己也是倔驢,想了想說:“我是小瑤瑤美貌又智慧的媽。”
高嬸子和郝大姐倆人不約而同的笑了。
郝大姐說:“剛才小娟過來我還說她倆像呢。”
高嬸子說:“別說她倆像,我覺得兒子也頭倔驢。現在的年輕人是不是都是這樣的性子,真應該讓他下鄉磨練磨練,後悔讓他早早進部隊。”
花芽拖著小板凳坐在灶台前,把鍋蓋蓋上,用燒火棍把火勾出來用腳踩滅掉。灶坑裏沒了火花,熬好的梨膏就這樣自然放涼就行。
“我妹子何止是倔,她還傻。”花芽胳膊肘拄著膝蓋,犯愁地說:“昨晚上我跟我大姐過來給你送烤鴨,說了沒兩句話你就猜到周大哥對我大姐有意思。小娟跟著人家在北京玩了兩天,朝夕相處還跟我說他們是純潔的‘筆友’關係,還很羨慕大姐有這樣的筆友.哎,我老妹太讓我發愁了。”
高嬸子聽了笑著說:“那是她心眼純淨,算不上傻。就是你家的姑娘都是好姑娘,她要找筆友可得當心點,別讓有心人騙了。”
花芽也是這樣想的,要不然也不會這樣發愁。
關鍵是要是交筆友到後來,跟大姐一樣,感情想要更深一步.這更得要好好挑選。
高嬸子說:“小娟願意主動交筆友夠不錯的,說不準以後就能有著落。我兒子今年都二十二了,我給他介紹對象,他不同意,說什麽婚姻自由、不許包辦婚姻。會造成一輩子的不幸福。哪怕他願意交個筆友慢慢處著,我也不能這麽著急啊。”
花芽歎口氣說:“還真是家家都有難念的經啊。”
高嬸子上了歲數,也想抱個孫女,香香軟軟的小閨女,要是嘴巴甜甜的叫她一聲“奶奶”,她都能多活十年。
郝大姐看了看高嬸子,又看了看花芽。
她不明白這倆人為什麽麵對麵發愁,她冒了一句:“怎麽就家家有難念的經?你們就不能把‘經’放到一塊念?”
花芽撓撓頭:“‘經’還能放到一塊念?”
高嬸子緩了幾秒,明白郝大姐的意思。
花芽感覺到空氣中微妙的氣氛。
高嬸子欲言又止地看著她。
花芽後知後覺地說:“你們這是想把問題集中處理啊。”
高嬸子笑罵道:“好歹我兒子也是個政治指導員,爹娘都很爭氣。怎麽就成了‘問題’?按我說,就應該不成問題。”
花芽沒見過高嬸子家的兒子,但是這兩年接觸高嬸子知道,高嬸子的兒子必定是個家教嚴格、為人寬厚的軍人。
這樣的家庭拋出來的橄欖枝,底下人都得搶破頭。
花芽也沒端著,直截了當地說:“我不能給小娟拿主意,不妨就讓他們從筆友做起。要是成了那是最好的,要是不成也算朋友。”
高嬸子就等這句話呢,她笑著說:“小娟剛上島那年就有人問過我她的親事,都被我擋了回去。我知道他們年輕人就得順其自然的相處,有你大姐的成功案例在前頭,我也就不費多餘的心思。回頭我跟我兒子聊聊,先不說處對象,就說交筆友。”
花芽又說:“那你可得先問問你兒子同意不同意,等他同意交筆友,我再跟小娟說這個事。”
高嬸子知道花芽的小心思,這是暗戳戳地維護妹妹呢。要是小娟先同意,她兒子不同意,豈不是讓小娟掉麵子麽。
“你放心,我晚上散步就去給他通電話。堅決不說處對象的事,就給他們搭根線,自由發展、自由戀愛。”
上午林娟剛說想要找筆友,沒想到下午花芽就給她找了個這麽重量級的。
郝大姐在一旁替她們高興道:“你們兩家都是好人家,要是真能成了親家,一定是天作之合。”
高嬸子也很高興,她回到屋裏把她兒子的照片拿出來給花芽看。
花芽看到照片上,戴著眼鏡斯斯文文的軍人,有點文人氣息。
也不知道是不是搞政治工作的緣故,以後要是繼續向上升職應該是往團政委上去。反正花芽看到他的照片,覺得這家夥心眼不少的樣子。
“你看,知意這個人見誰都是三分笑,在他們部隊裏人緣特別好。”高嬸子把阮知意的照片遞給花芽:“你先‘過過目’。”
花芽笑著接下來照片,跟郝大姐一起看了看。郝大姐說:“這一看就是肚子裏有墨水的知識分子啊。”
花芽腹誹道:這一看把我三妹賣了還得替他數錢的啊。
高嬸子問:“怎麽樣?是不是很帥氣?一米八三的個頭,在他們部隊也是高的。”
花芽很感謝剛才沒有一激動把林娟給賣了,她克製又理性地說:“挺好挺好,做筆友沒錯。”
高嬸子不懂花芽的意思,跟花芽說:“覺得不錯就好,等我打完電話就跟你說。”
她們又在院子裏聊了一會兒,家裏沒什麽事,花芽就讓郝大姐先回去。
她家裏還泡著換季的衣服沒洗完,跟花芽說了早上要帶過來什麽早餐後,就先走了。
花芽在樓下待到來電,中途高嬸子又給花芽看了不少阮知意的照片,從小到大應有盡有。
有了初步了解後,高嬸子見來了電,攆花芽上樓,她則往辦公樓去,給阮知意打電話。
到了辦公樓,阮旅正準備下班。
“你來做什麽?”
高嬸子說:“小花的妹妹你還記得麽?人家想找筆友,我好不容易爭取過來的機會。”
聽到高嬸子的話不但沒反對,反而說:“早就應該讓他們通訊。”
高嬸子說:“頭兩年人家妹子才16,今年也才18。要不是小花提到筆友的事,我還想再等一等呢。”
阮旅看著高嬸子撥著電話,跟接線員說完線路後,轉頭跟他說:“你待會別說話,你們爺倆整天跟冤家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