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顧守江買完紅燈籠,到家以後郭英又讓孫女表演走路給爺爺看。當場騙得顧聽瀾一個大紅包。大紅包就掖著腰上,別在尿布裏麵,小瑤瑤一走一顫,大紅包硬是掉不出來。
吃元宵安排在晚上,白天還有時間,顧聽瀾就帶著花芽和王天柱去正陽門長長見識。
這還是郭英告訴他們,老北京人有摸摸正陽門的釘子,能讓人丁興旺,子孫後代健健康康。
花芽還以為這種封建迷信活動不會有很多人參加,畢竟她這麽能耐的婆婆在家裏也隻是小聲的跟他們提了一句。
到了正陽門花芽發現自己小估了老百姓們人丁興旺的決心。
正陽門下麵朱紅大門上的釘子已經被摸的掉了漆,開始還有人在門前管著不讓摸,後來聚集的人越來越多,管事的人都被擠走了。大家一擁而上,摸摸蹭蹭好不快樂。
花芽也趁機在金黃色的釘子上摸了幾下,又把地方讓開,讓顧聽瀾也摸摸蹭蹭。
王天柱不往他們那邊去,自己從人縫裏找了個機會,往釘子上摸了摸,主打一個不求人。
等到摸完釘子,前門大街那邊有扭秧歌的,顧聽瀾帶著他們娘倆去看扭秧歌。還特意走了一座六渡橋,等到小汽車行駛在橋中央,讓花芽跟王天柱下車,從橋上隨著人群走下去。據說這還是個走百病的風俗。
小汽車還沒到前門大街的街頭,已經開不進去了。
花芽伸著脖子往離開,裏麵不光有扭秧歌的,還有踩高蹺、跑旱船、舞獅子的。
另外還有幾隻從延慶、平穀、昌平、順義過來的專門走等燈會的隊伍。敲鑼打鼓,嘴裏還唱著歌。
顧聽瀾說:“看完這個,待會我帶你去勞動人民文化宮去猜燈謎。晚上咱們還能去燈市口看花燈。”
王天柱說道:“那可好,我聽孫大爺說,那邊光是燈就分成蓮花燈、八角燈、高角燈還有龍燈。就是不知道燈市口的燈跟文化宮的燈有什麽不同。”
顧聽瀾看著人多,擔心小妻子又不見了,把棉服的衣擺一扯,花芽乖乖地攥著衣擺,貼的緊登登的。
聽到王天柱的問話,花芽笑話他說:“笨蛋,肯定是文化宮的燈上沒有燈謎呀。”
第287章
他們一家三口去到勞動人民文化宮, 玩玩逛逛回去。到了家郭英把元宵煮好,見他們進門,把元宵盛到小碗裏, 親手端到桌子上給他們吃。
雖然沒多說什麽, 舉止中自然帶著一股不舍的感覺。
難得的顧守江也在飯桌前等著他們, 他待會還有工作要去外地,明天早上不能送他們離開, 隻有這個時候在這裏跟他們一起吃個元宵。
顧聽瀾十多年沒回家,好不容易回到家,過完元宵節,明天就要開車帶著媳婦孩子回大禹島。一家四口這些年就沒有同時吃頓團圓飯的時候。
郭英坐過來說:“今天總算跟你們吃上一頓元宵, 也算是團圓飯。”
郭英話剛落,王天柱問:“那我小叔不在家,怎麽算團圓飯?”
郭英一哽,顧守江說:“他年年都在家吃,不算他也罷。總算有了好工作能離遠點, 我還巴不得他不回來吃。”
老爺子嘴硬, 花芽識時務地沒再多說顧濤濤。可憐她小弟獨自在外地, 不知道能不能吃到元宵。好在他們相距不遠,時常能夠照應著。想必顧守江和郭英也是這樣想的, 並沒有多顧濤濤離開有多麽不舍。歸根結底, 是在顧聽瀾的眼皮子下麵看著。
一頓飯吃的其樂融融。臨睡前,郭英還跟花芽倆人在臥室裏聊了半天。
過年期間不方便買東西, 郭英知道他們回來, 提前給花芽準備了不少好吃的好用的好穿的。
一直沒拿出來就是怕他們不要, 明天他們就要開車離開,郭英就把東西一件件拿給花芽看, 囑咐她幾句有的沒的。
花芽跟她說著說著,忽然定定地看來著郭英,眼眶發紅。
郭英忙說:“好閨女,你這是什麽了?我說錯什麽話了?”
花芽吸吸鼻子說:“親媽也就這樣吧。”
郭英心頭一熱,把花芽抱在懷裏輕輕晃了晃說:“傻孩子,我就是你親媽。記住了,顧聽瀾要是給你委屈,你就告訴我,我一定幫你教訓他。”
花芽嘟囔著說:“他好著呢,真的,沒欺負過我,對我可好了。”
郭英感歎花芽的懂事,雙手扶著花芽的肩膀,看著她哽咽的模樣,伸手摸了摸小臉說:“你要是在島上待煩了,就抱著我孫女過來北京住。這裏也是你的家,你想住多久就住多久,不會有人說你閑話。”
花芽笑了說:“我知道的你就是想看你孫女。你放心,我一定會帶孩子經常回來看望你和爸爸。”
顧聽瀾把明天離開要用的材料準備好,將通行證一些文件提前放在車裏。剛上樓就聽到小妻子抽抽搭搭的在屋裏說話。
他過來發現是他媽在這裏,懸著的一顆心放下來,故意逗著說:“別人是有了媳婦忘了娘,我這是有了媳婦娘忘了兒子。我好可憐。”
郭英笑著說:“你別在這裏陰陽怪氣,趕緊洗個熱毛巾來。”
顧聽瀾洗完熱毛巾,送過來當著郭英的麵,自己動手給小妻子擦了擦臉。還特意捏著花芽的鼻子說:“擤。”
花芽沒鼻涕怎麽擤啊。
顧聽瀾故意說:“使勁擤呀。”
花芽打掉他的手怒道:“我就沒鼻涕擤什麽呀,擤鼻血嘛!”
顧聽瀾“嘖嘖”兩聲跟郭英說:“瞧你兒媳的小暴脾氣,我能欺負的了她。你可不知道她小拳頭有多厲害。”
郭英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看他倆又湊在一塊,擺擺手,讓他倆齊齊滾蛋。
晚上,花芽跟顧聽瀾回到房間裏,小瑤瑤被郭英帶著一起睡。他倆晚上香香甜甜的一覺睡到天亮。
因為要跑長途,顧聽瀾提前給汽車檢查過刹車片,加過汽油和水。早上天蒙蒙亮,花芽就被顧聽瀾叫起來穿衣服。
主要是花芽舉著小手,顧聽瀾一件兩件三件地往花芽身上套。
花芽迷瞪瞪地穿完衣服,提上棉褲,穿上棉鞋,跟著顧聽瀾下樓吃早餐。
郭英不愧是軍人,哪怕晚上睡的再晚,早上起來還是精神抖擻。
她弄了個洗臉盆,讓小瑤瑤坐在盆裏玩快板。小瑤瑤手裏這副新快板是林向陽親手做的,別說毛刺兒,磨的像是抹過一層油,滑溜溜的。
花芽看到桌子上有熟悉的豆汁兒,悄摸悄地懟了顧聽瀾一下說:“我不喝這個,你替我喝了唄。”
顧聽瀾也看到豆汁兒了,跟花芽說:“不是我要的,是你家小豬要的。”
王天柱趿拉著鞋從樓上下來,看到桌子上的豆汁兒端起來咕嚕咕嚕喝下一碗。
“真帶勁!”王天柱跟花芽說:“北京還是幹燥了,晚上睡覺暖爐子一燒,我半夜都要被渴死了。就是忘記帶水杯上去,差不點成了幹屍。”
郭英敲了他腦袋一下:“大過節的別說幹屍不幹屍的話。趕緊去把包子端過來。一共做了五籠包子,咱們在家吃三籠,路上你們帶兩籠。”
郭英的包子做的好吃,主要是她舍得往包子裏麵塞肉餡。皮薄餡大,雖然沒有十八個褶,好歹硬壓出來六七個褶。
花芽一口氣吃了三個大包子,轉頭看到顧聽瀾和王天柱倆人開始吃第五個包子。
郭英給小瑤瑤泡了奶粉,又給花芽泡了一杯。
她早上就吃了一個包子,不知是不是因為兒子他們要離開,沒什麽胃口的緣故。表麵上郭英同誌的表情管理還是不錯,笑盈盈地跟花芽說:“你們跟你大姐一起回去嘛?”
花芽捧著牛奶一小口一小口嘬著喝說:“是啊,大姐好多東西要拿著。主要是書,她最喜歡看書了。”
郭英說:“以後你大姐要是在北京有什麽事,就讓她來找我。咱們都是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花芽求之不得,咱們不去欺負人,免不了會被那個沒眼力見的給欺負了。
“那我替我大姐謝謝媽。”花芽甜甜地笑著說:“我們路上人多你放心,等到明年要是八斤還有假,我們再回來看你們。”
“真的?”郭英的聲音一下拔高,感受到自己太過激動,她捂著嘴往顧聽瀾那邊看了眼,心口不一地說:“你要是太忙就算了。反正某人忙的十多年都不回家,要不是有媳婦帶著,說不準自家的家門衝那邊開都能忘。他要是再不回來,我都會忘記有這麽個兒子。對,反正這樣的兒子有跟沒有都是一個樣。”
花芽“咯咯”笑,幫顧聽瀾說話:“我說的肯定是真的。頭幾年那是特殊情況,現在好了,一切都上正軌就不怕了。”
有了花芽這個話,郭英心頭分別的酸楚好受了不少。
顧守江早上不在,郭英跟花芽解釋說:“你爸那邊還有工作,昨天半夜往外地趕,要不是惦記著跟你們吃頓元宵,昨天中午就出發了。”
花芽不會往心裏去,更不需要婆婆特意跟她說這種話,她拉著郭英的手說:“我把你當親媽你也把我當親閨女呀,誰家跟親閨女還解釋這些話,你們職業特殊,我都能理解的。”
“行,是媽錯了,以後不說這種話。”郭英跟花芽說完,又把王天柱叫過來交代了幾句學習上麵的事,也跟他說:“你要是放暑假在島上無聊就做火車過來。一個人坐火車害不害怕?要是害怕,奶奶找人去接你來。”
王天柱說:“我自己就能過來,不用別人接。隻是到夏天我就要上高二年紀,怕是沒時間,等到上了大學才能過來。”
郭英把這事給忘記了,她問王天柱說:“那你有什麽要去的學校?咱們先把條件問清楚,等著到時候看看誰能幫著推薦一下。”
花芽知道馬上就要恢複高考,不需要人推薦。她不好打消婆婆的積極性,就讓王天柱自己說。
王天柱有自己的想法,他說:“我本來打算跟小舅一樣考個炮兵學院。現在過來聽了孫大爺說的故事,心裏有了別的考慮。不過我還沒考慮好,左右還有一年的時間,等我考慮好了再給你們說也不遲。”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而且還是正麵的想法當然是好的,郭英因此沒有多問。就是給王天柱拿了個上學用的新書包,還給他裝上一皮箱子新衣服。
同樣有這個待遇的就是花芽和小瑤瑤二人,娘倆的衣服在後備箱都要裝不下。
小瓜子這幾天去了老家,他昨晚上回來到戰友家休息的。早上趕到這邊要跟顧聽瀾倆人一人開一輛車去接林雲和周凱齊。
他們把東西搬到車上,花芽抱著小瑤瑤跟奶奶告別。
花芽戀戀不舍地跟郭英說:“媽,你要是有空也到島上去找我玩啊。”
郭英在車外點點頭,又對顧聽瀾說:“你慢點開車,一家子人都在車上,千萬別跟路上開車的鬥氣。”
顧聽瀾扶著方向盤跟郭英說:“郭政委,你先進去吧,我們走了。你放心,到了第一時間跟你聯係。”
花芽握著小瑤瑤的手跟奶奶告別,王天柱也從窗戶探頭出來跟郭英擺手。
離開大院,到北大職工樓接林雲和周凱齊。
周凱齊這個寒假真是沒少幹事,到處跑了一圈,媳婦也娶到了。
這次又給著林雲往島上去,還想著去勸勸他爸媽看能不能回北京來。兩位老人年紀越來越大,總歸離得太遠不放心。
隻是他跟周爭渡通過電話,周爭渡在電話裏說:“那種鬼地方我是不會再回去。平時風沙大也就算了,有些人不安好心。恨不得我死在外邊。我還不如就在島上當我的校長,這邊天氣好,大橋也通了,要什麽有什麽,何必讓我再回去受氣。”
林雲這次回去是拿東西,索性沒帶太多東西離開。隻把路上要用的換洗衣服和個人用品帶上。
他們兩家人一家一輛車。花芽陪著顧聽瀾坐在前麵副駕駛,後麵是王天柱和小瑤瑤。
另外一台吉普車是小瓜子開車,林雲和周凱齊在後麵坐著。
即便如此,吉普車的後備箱也裝的滿滿當當,幾乎都是花芽娘家和婆家給她帶的東西。
他們從北京一路繼續往東北方向走,過唐山、北戴河到秦皇島。
早上吃的包,中午就在車上簡單的啃個包子。
晚上湊合不了,給小瑤瑤帶的暖壺裏沒有熱水,後麵的路不大好走,得要找個招待所住宿。
顧聽瀾找了間部隊招待所。
秦皇島比北京潮一些,靠近海邊,沿途可以看到海岸線的風景。
他們到達的這家部隊招待所跟幹休所是一塊的。招待所在幹休所大院裏頭,靠近大門的地方。
裏麵不少退休的幹部,每當夏季炎熱時就會過來避暑。
吃元宵安排在晚上,白天還有時間,顧聽瀾就帶著花芽和王天柱去正陽門長長見識。
這還是郭英告訴他們,老北京人有摸摸正陽門的釘子,能讓人丁興旺,子孫後代健健康康。
花芽還以為這種封建迷信活動不會有很多人參加,畢竟她這麽能耐的婆婆在家裏也隻是小聲的跟他們提了一句。
到了正陽門花芽發現自己小估了老百姓們人丁興旺的決心。
正陽門下麵朱紅大門上的釘子已經被摸的掉了漆,開始還有人在門前管著不讓摸,後來聚集的人越來越多,管事的人都被擠走了。大家一擁而上,摸摸蹭蹭好不快樂。
花芽也趁機在金黃色的釘子上摸了幾下,又把地方讓開,讓顧聽瀾也摸摸蹭蹭。
王天柱不往他們那邊去,自己從人縫裏找了個機會,往釘子上摸了摸,主打一個不求人。
等到摸完釘子,前門大街那邊有扭秧歌的,顧聽瀾帶著他們娘倆去看扭秧歌。還特意走了一座六渡橋,等到小汽車行駛在橋中央,讓花芽跟王天柱下車,從橋上隨著人群走下去。據說這還是個走百病的風俗。
小汽車還沒到前門大街的街頭,已經開不進去了。
花芽伸著脖子往離開,裏麵不光有扭秧歌的,還有踩高蹺、跑旱船、舞獅子的。
另外還有幾隻從延慶、平穀、昌平、順義過來的專門走等燈會的隊伍。敲鑼打鼓,嘴裏還唱著歌。
顧聽瀾說:“看完這個,待會我帶你去勞動人民文化宮去猜燈謎。晚上咱們還能去燈市口看花燈。”
王天柱說道:“那可好,我聽孫大爺說,那邊光是燈就分成蓮花燈、八角燈、高角燈還有龍燈。就是不知道燈市口的燈跟文化宮的燈有什麽不同。”
顧聽瀾看著人多,擔心小妻子又不見了,把棉服的衣擺一扯,花芽乖乖地攥著衣擺,貼的緊登登的。
聽到王天柱的問話,花芽笑話他說:“笨蛋,肯定是文化宮的燈上沒有燈謎呀。”
第287章
他們一家三口去到勞動人民文化宮, 玩玩逛逛回去。到了家郭英把元宵煮好,見他們進門,把元宵盛到小碗裏, 親手端到桌子上給他們吃。
雖然沒多說什麽, 舉止中自然帶著一股不舍的感覺。
難得的顧守江也在飯桌前等著他們, 他待會還有工作要去外地,明天早上不能送他們離開, 隻有這個時候在這裏跟他們一起吃個元宵。
顧聽瀾十多年沒回家,好不容易回到家,過完元宵節,明天就要開車帶著媳婦孩子回大禹島。一家四口這些年就沒有同時吃頓團圓飯的時候。
郭英坐過來說:“今天總算跟你們吃上一頓元宵, 也算是團圓飯。”
郭英話剛落,王天柱問:“那我小叔不在家,怎麽算團圓飯?”
郭英一哽,顧守江說:“他年年都在家吃,不算他也罷。總算有了好工作能離遠點, 我還巴不得他不回來吃。”
老爺子嘴硬, 花芽識時務地沒再多說顧濤濤。可憐她小弟獨自在外地, 不知道能不能吃到元宵。好在他們相距不遠,時常能夠照應著。想必顧守江和郭英也是這樣想的, 並沒有多顧濤濤離開有多麽不舍。歸根結底, 是在顧聽瀾的眼皮子下麵看著。
一頓飯吃的其樂融融。臨睡前,郭英還跟花芽倆人在臥室裏聊了半天。
過年期間不方便買東西, 郭英知道他們回來, 提前給花芽準備了不少好吃的好用的好穿的。
一直沒拿出來就是怕他們不要, 明天他們就要開車離開,郭英就把東西一件件拿給花芽看, 囑咐她幾句有的沒的。
花芽跟她說著說著,忽然定定地看來著郭英,眼眶發紅。
郭英忙說:“好閨女,你這是什麽了?我說錯什麽話了?”
花芽吸吸鼻子說:“親媽也就這樣吧。”
郭英心頭一熱,把花芽抱在懷裏輕輕晃了晃說:“傻孩子,我就是你親媽。記住了,顧聽瀾要是給你委屈,你就告訴我,我一定幫你教訓他。”
花芽嘟囔著說:“他好著呢,真的,沒欺負過我,對我可好了。”
郭英感歎花芽的懂事,雙手扶著花芽的肩膀,看著她哽咽的模樣,伸手摸了摸小臉說:“你要是在島上待煩了,就抱著我孫女過來北京住。這裏也是你的家,你想住多久就住多久,不會有人說你閑話。”
花芽笑了說:“我知道的你就是想看你孫女。你放心,我一定會帶孩子經常回來看望你和爸爸。”
顧聽瀾把明天離開要用的材料準備好,將通行證一些文件提前放在車裏。剛上樓就聽到小妻子抽抽搭搭的在屋裏說話。
他過來發現是他媽在這裏,懸著的一顆心放下來,故意逗著說:“別人是有了媳婦忘了娘,我這是有了媳婦娘忘了兒子。我好可憐。”
郭英笑著說:“你別在這裏陰陽怪氣,趕緊洗個熱毛巾來。”
顧聽瀾洗完熱毛巾,送過來當著郭英的麵,自己動手給小妻子擦了擦臉。還特意捏著花芽的鼻子說:“擤。”
花芽沒鼻涕怎麽擤啊。
顧聽瀾故意說:“使勁擤呀。”
花芽打掉他的手怒道:“我就沒鼻涕擤什麽呀,擤鼻血嘛!”
顧聽瀾“嘖嘖”兩聲跟郭英說:“瞧你兒媳的小暴脾氣,我能欺負的了她。你可不知道她小拳頭有多厲害。”
郭英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看他倆又湊在一塊,擺擺手,讓他倆齊齊滾蛋。
晚上,花芽跟顧聽瀾回到房間裏,小瑤瑤被郭英帶著一起睡。他倆晚上香香甜甜的一覺睡到天亮。
因為要跑長途,顧聽瀾提前給汽車檢查過刹車片,加過汽油和水。早上天蒙蒙亮,花芽就被顧聽瀾叫起來穿衣服。
主要是花芽舉著小手,顧聽瀾一件兩件三件地往花芽身上套。
花芽迷瞪瞪地穿完衣服,提上棉褲,穿上棉鞋,跟著顧聽瀾下樓吃早餐。
郭英不愧是軍人,哪怕晚上睡的再晚,早上起來還是精神抖擻。
她弄了個洗臉盆,讓小瑤瑤坐在盆裏玩快板。小瑤瑤手裏這副新快板是林向陽親手做的,別說毛刺兒,磨的像是抹過一層油,滑溜溜的。
花芽看到桌子上有熟悉的豆汁兒,悄摸悄地懟了顧聽瀾一下說:“我不喝這個,你替我喝了唄。”
顧聽瀾也看到豆汁兒了,跟花芽說:“不是我要的,是你家小豬要的。”
王天柱趿拉著鞋從樓上下來,看到桌子上的豆汁兒端起來咕嚕咕嚕喝下一碗。
“真帶勁!”王天柱跟花芽說:“北京還是幹燥了,晚上睡覺暖爐子一燒,我半夜都要被渴死了。就是忘記帶水杯上去,差不點成了幹屍。”
郭英敲了他腦袋一下:“大過節的別說幹屍不幹屍的話。趕緊去把包子端過來。一共做了五籠包子,咱們在家吃三籠,路上你們帶兩籠。”
郭英的包子做的好吃,主要是她舍得往包子裏麵塞肉餡。皮薄餡大,雖然沒有十八個褶,好歹硬壓出來六七個褶。
花芽一口氣吃了三個大包子,轉頭看到顧聽瀾和王天柱倆人開始吃第五個包子。
郭英給小瑤瑤泡了奶粉,又給花芽泡了一杯。
她早上就吃了一個包子,不知是不是因為兒子他們要離開,沒什麽胃口的緣故。表麵上郭英同誌的表情管理還是不錯,笑盈盈地跟花芽說:“你們跟你大姐一起回去嘛?”
花芽捧著牛奶一小口一小口嘬著喝說:“是啊,大姐好多東西要拿著。主要是書,她最喜歡看書了。”
郭英說:“以後你大姐要是在北京有什麽事,就讓她來找我。咱們都是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花芽求之不得,咱們不去欺負人,免不了會被那個沒眼力見的給欺負了。
“那我替我大姐謝謝媽。”花芽甜甜地笑著說:“我們路上人多你放心,等到明年要是八斤還有假,我們再回來看你們。”
“真的?”郭英的聲音一下拔高,感受到自己太過激動,她捂著嘴往顧聽瀾那邊看了眼,心口不一地說:“你要是太忙就算了。反正某人忙的十多年都不回家,要不是有媳婦帶著,說不準自家的家門衝那邊開都能忘。他要是再不回來,我都會忘記有這麽個兒子。對,反正這樣的兒子有跟沒有都是一個樣。”
花芽“咯咯”笑,幫顧聽瀾說話:“我說的肯定是真的。頭幾年那是特殊情況,現在好了,一切都上正軌就不怕了。”
有了花芽這個話,郭英心頭分別的酸楚好受了不少。
顧守江早上不在,郭英跟花芽解釋說:“你爸那邊還有工作,昨天半夜往外地趕,要不是惦記著跟你們吃頓元宵,昨天中午就出發了。”
花芽不會往心裏去,更不需要婆婆特意跟她說這種話,她拉著郭英的手說:“我把你當親媽你也把我當親閨女呀,誰家跟親閨女還解釋這些話,你們職業特殊,我都能理解的。”
“行,是媽錯了,以後不說這種話。”郭英跟花芽說完,又把王天柱叫過來交代了幾句學習上麵的事,也跟他說:“你要是放暑假在島上無聊就做火車過來。一個人坐火車害不害怕?要是害怕,奶奶找人去接你來。”
王天柱說:“我自己就能過來,不用別人接。隻是到夏天我就要上高二年紀,怕是沒時間,等到上了大學才能過來。”
郭英把這事給忘記了,她問王天柱說:“那你有什麽要去的學校?咱們先把條件問清楚,等著到時候看看誰能幫著推薦一下。”
花芽知道馬上就要恢複高考,不需要人推薦。她不好打消婆婆的積極性,就讓王天柱自己說。
王天柱有自己的想法,他說:“我本來打算跟小舅一樣考個炮兵學院。現在過來聽了孫大爺說的故事,心裏有了別的考慮。不過我還沒考慮好,左右還有一年的時間,等我考慮好了再給你們說也不遲。”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而且還是正麵的想法當然是好的,郭英因此沒有多問。就是給王天柱拿了個上學用的新書包,還給他裝上一皮箱子新衣服。
同樣有這個待遇的就是花芽和小瑤瑤二人,娘倆的衣服在後備箱都要裝不下。
小瓜子這幾天去了老家,他昨晚上回來到戰友家休息的。早上趕到這邊要跟顧聽瀾倆人一人開一輛車去接林雲和周凱齊。
他們把東西搬到車上,花芽抱著小瑤瑤跟奶奶告別。
花芽戀戀不舍地跟郭英說:“媽,你要是有空也到島上去找我玩啊。”
郭英在車外點點頭,又對顧聽瀾說:“你慢點開車,一家子人都在車上,千萬別跟路上開車的鬥氣。”
顧聽瀾扶著方向盤跟郭英說:“郭政委,你先進去吧,我們走了。你放心,到了第一時間跟你聯係。”
花芽握著小瑤瑤的手跟奶奶告別,王天柱也從窗戶探頭出來跟郭英擺手。
離開大院,到北大職工樓接林雲和周凱齊。
周凱齊這個寒假真是沒少幹事,到處跑了一圈,媳婦也娶到了。
這次又給著林雲往島上去,還想著去勸勸他爸媽看能不能回北京來。兩位老人年紀越來越大,總歸離得太遠不放心。
隻是他跟周爭渡通過電話,周爭渡在電話裏說:“那種鬼地方我是不會再回去。平時風沙大也就算了,有些人不安好心。恨不得我死在外邊。我還不如就在島上當我的校長,這邊天氣好,大橋也通了,要什麽有什麽,何必讓我再回去受氣。”
林雲這次回去是拿東西,索性沒帶太多東西離開。隻把路上要用的換洗衣服和個人用品帶上。
他們兩家人一家一輛車。花芽陪著顧聽瀾坐在前麵副駕駛,後麵是王天柱和小瑤瑤。
另外一台吉普車是小瓜子開車,林雲和周凱齊在後麵坐著。
即便如此,吉普車的後備箱也裝的滿滿當當,幾乎都是花芽娘家和婆家給她帶的東西。
他們從北京一路繼續往東北方向走,過唐山、北戴河到秦皇島。
早上吃的包,中午就在車上簡單的啃個包子。
晚上湊合不了,給小瑤瑤帶的暖壺裏沒有熱水,後麵的路不大好走,得要找個招待所住宿。
顧聽瀾找了間部隊招待所。
秦皇島比北京潮一些,靠近海邊,沿途可以看到海岸線的風景。
他們到達的這家部隊招待所跟幹休所是一塊的。招待所在幹休所大院裏頭,靠近大門的地方。
裏麵不少退休的幹部,每當夏季炎熱時就會過來避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