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節
六零年代女技術員[穿書] 作者:半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愛立和她道謝道:“還要謝謝你和景泰,幫了大忙。”
鍾琪斜了她一眼道:“和我們客氣什麽,不都說了,咱倆是妯娌嗎?一家人說什麽兩家話?”頓了一下又道:“你要是真覺得要謝謝我們,回頭你哥結婚,多給我帶點喜糖來。”
愛立笑道:“這個容易,也就是這周末的事兒。”
“這次一桌酒席都不辦嗎?人家女方會不會有意見啊?”
愛立搖頭道:“不會,就是嫂子爸媽提的,就兩家人一起吃個飯。而且你知道,現在紅小兵鬧得人心惶惶的,大家都不敢多動一步,怕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鍾琪有些心有餘悸地道:“那倒是,要是哪天他們來砸我家門,我大概都能嚇暈過去。”
愛立認真地和她道:“雖然說這話聽起來不吉利,但是鍾琪,我們都得做好隨時被抄的準備。”
一句話,讓鍾琪又憂心忡忡起來,和愛立歎道:“不知道顧大山自己,有沒有後悔引狼入室?”
這個問題,愛立當時沒有回答,但是晚上下班的時候,還沒到單位門口,就看見顧大山低著頭,從保衛部那邊過來,身後還跟著倆個保衛部的同誌,緊緊盯著他,像看押犯人一樣。
顧大山也看見了沈愛立,望著她,嘴巴翕動了一下。從當初王元莉到他跟前來,舉報沈愛立的日記裏,有很多反`動話語,他就對這個姑娘心懷芥蒂,隻不過劉葆樑堅持保下了她。
顧大山沒想到,這個姑娘後來的運氣會那麽好,徐坤明.齊煒鳴都願意拉拔和偏幫她,讓她一個小技術員坐到了機保部副部長的位置,在國棉一廠,逐漸有了自己的擁躉。
這次,他和齊煒鳴較勁落了下風,想著把沈愛立搞臭,給齊煒鳴一個下馬威,沒有想到最後反被他們拉下了馬。
他最近腦子暈乎,忘記李柏瑞的命,還是沈愛立救的,他完全應該在對付她之前,先把李柏瑞踢出保衛部。
但是這些年來,他對李柏瑞漸漸放權,已然積重難返,自己走到這一步,似乎是必然的了。
顧大山長長地歎了一口氣,輕聲道了一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啊!”
沈愛立疑惑地看了他一眼,就見顧大山又低下了頭,不同於剛才,這一次他的背明顯彎了一些,好像是認命了一樣。
愛立忽然想起,下午鍾琪問她的問題,她想,顧大山應該是後悔的吧!
八月的狂飆蔓延到九月中旬,各行各業都受到了衝擊,國棉一廠裏已然人心搖動,許多工人組織了“聯動”隊,預備前往京市參觀革命活動,徐廠長讓各級分管領導,做好勸說工作,優先保證生產。
還好中央很快下發了《關於抓革命促生產的通知》,要求保證工.農.交通和財貿部門,加強或組織指揮機構,保證生產.科研和建設方方麵的工作正常開展,明確規定:紅小兵和革命學生不準進入工礦企業.科研單位進行串連。
這項通知一下來,徐坤明都明顯喘了口氣,私下和齊煒鳴道:“再鬧下去,工廠都得停擺了。”雖然他一早就預感局勢不平靜,對廠裏的後勤人事這一塊進行了一些調整,但是這次的衝擊實在是太大了。
串聯學生搞得全國交通都快癱瘓,那一束束從京市帶出來的革命火把,把全國各地都燃得炙熱。
齊煒鳴歎道:“上次要不是沈愛立出來喝住了京市的造反學生,我這條命都交代在那次揪鬥台上了。”
徐坤明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和葆樑那回是受了大罪,葆樑現在又生了病,沒幾個月,我看都很難回單位來,煒鳴,有件大事,我想委托你幫忙籌劃一下。”
齊煒鳴笑道:“讓我去幫老陳建分廠去嗎?”這意思是想重用他,但現在總工程師的位置已經到了許有彬手裏,還能有什麽更重要的任務交給他?
齊煒鳴想到了建分廠的事,但是沒有想到,徐坤明卻提出了要成立國棉一廠革命小組。
第284章 1970年
國棉一廠預備成立革命小組的事,很快就在廠裏宣傳開,宣傳單還是章序瑜寫的,明確規定革命要符合中央新發放的《關於抓革命促生產的通知》裏頭的精神,在八小時工作之外搞革命,為了提高門檻,要求入選人員必須是廠裏的先進生產分子.勞動模範和出身“紅五類”家庭。
齊煒鳴是組長,李柏瑞和工會的孟小蔓擔任副組長。
齊煒鳴來問愛立是否要加入的時候,愛立拒絕了,和他道:“師傅,我也不瞞您,我算不上‘紅五類’,我媽媽建國前在國統區工作過,我哥哥戴過□□的帽子。我當時能入黨,完全是劉書記照顧。”
齊煒鳴點點頭,“劉書記確實是個好人,”又問愛立道:“那你有沒有推薦的人選?”
愛立倒也沒藏著掖著,如實道:“師傅,我們部門的金宜福.林青山都挺好的,他們以前當學徒的時候,都挺不容易,但是和工人們打成了一片。另外,車間工人是不是也要選幾個?”
齊煒鳴回道:“當然,工人是主力軍,不然大家都不會服氣。”他也聽出愛立的話音,越是先前在廠裏受壓迫的,這時候越要抬出來。
這次談話過後,不到一周,國棉一廠的革命小組就正式成立了。在1967年3月,國棉一廠革委會成立之前,負責領頭和維持了國棉一廠的革命工作,齊煒鳴盡可能地將批判控製在對個人品行和業務能力兩個方麵,嚴厲禁止了武鬥。
但是在當時的政治背景下,大環境對國棉一廠的影響還是挺多,首先是人事調動上的變革,許多人因為出身問題,無法擔任更重要的工作。其次是機構的改革,隨著劉葆樑書記被批判以後,黨委組織已經完全癱瘓,9月底的時候,愛立又得知工會也要停止一切活動。
這個消息,她是從孟小蔓口裏得知的,彼時愛立剛湊了三張布票,拿過來還她。
就見工會的人都在收著東西,個個滿腹牢騷的,“讓回家等通知,誰知道哪天給通知?”
“是啊,到時候把我們往車間.茶爐室.理發室一塞,我還不如實習期的工人呢!”
“就是當車間操作工,一站一天,還要熬夜,我也受不住。”
大家絮絮叨叨的,愛立走到孟小蔓的工位,見她也正埋頭收著東西,臉上表情不是很好,忍不住輕聲問道:“小蔓,這是怎麽了?你們要換崗位嗎?”
孟小蔓見是愛立,還有些意外,苦笑道:“現在工會被扣上‘福利組織’的帽子,各個工廠都要取消工會,今天通知我們停止辦公了。”孟小蔓說著,有些後怕地道:“還好我被吸收進革命小組去了,不然我現在和被精簡掉也差不多。”
愛立安慰她道:“不會的,你這麽能幹,就算不進革命小組,廠裏也會把你安排到別的崗位。”因為學習小組的事,愛立和孟小蔓接觸了幾回,覺得這個姑娘上進努力不說,還特別有眼力,倆個人也漸漸成為了朋友。
孟小蔓卻沒有這麽樂觀,一個蘿卜一個坑,現在中學生們都停課鬧革命,不知道多少家長急得上火,想把孩子們塞進工廠裏來呢!她高中畢業就進了國棉一廠,無門無路的,能占一個坑就已經是萬幸了,不敢多想別的。
又和愛立歎道:“我現在想,還不如當初去車間當工人呢,爭取當勞模的概率還大些,你還不知道吧,今年舒四琴被省裏選中,作為勞模代表去京市參加國慶觀禮呢!”
這事,愛立還真不知道,笑道:“那下回看到舒大姐,還得祝賀她一下。”
孟小蔓想起來道:“對了,舒四琴成為輪班工長,還是你提的吧?你以前不是擔任過清棉車間的主任?”
愛立點頭,“是,舒大姐工作一向認真.勤勉,業務能力也紮實。”
孟小蔓卻提出了另一個看法,“也是她運氣好,要不是遇到你,清棉車間可沒她出頭的機會,前頭那個林青楠和朱自健就是一根繩上的螞蚱,王恂.鍾琪,哪個不在她手上吃過虧。”也就愛立是個直性子,寧折不彎,硬生生把朱自健搞了下來,不然換誰當清棉車間的主任,都沒有舒四琴出頭的可能。
愛立隻是笑笑,沒有接過這話茬。倒是想到,等舒四琴從京市回來,大概也會帶來一束革命的火把,就不知道這把火朝什麽方向燒了。
四年後。
1970年的9月15,剛好是中秋節,愛立夫妻倆一早就拎著月餅到了南華醫院家屬院,在門口看到了劉嬸子家的孫女安安帶著三歲的沈維君在看螞蟻,很有耐心地和她解釋道:“小君寶,你看,螞蟻找到了一粒米,是不是我們小君寶剛才從嘴裏掉下來的那一粒啊?”
四年過去,小安安已經十二歲了,看著很有姐姐的派頭。
小維君長得不是很胖,但是小臉肉乎乎的,此時微微蹙著小眉頭,有些口齒不清地道:“是,姐姐!是寶寶掉的。”語氣有點委屈。
安安哄著道:“那小君寶給它吃好不好,這一粒,夠螞蟻好幾天不餓肚子了。”
小維君很幹脆地道:“好!寶寶讓給它吃,寶寶有奶奶做飯飯,螞蟻沒有奶奶。”
愛立聽得忍俊不禁,笑著喊了一聲:“安安,小寶!”
安安轉頭見是沈愛立,甜甜地喊了一聲:“愛立阿姨!”相比六年前,愛立剛見到她的時候,這已經是個半大的姑娘了,這些年來,家屬院這邊鄰居間的關係一直很好,孩子們之間也相處得挺好。
小維君看到愛立,眼睛瞬時都亮了起來,立馬像個小炮彈一樣,整個人猛地往愛立身上一撲,慣性的作用,差點都把她彈倒,還好愛立動作快把她抱住了。
小維君仰著頭甜甜地喊了聲:“姑姑!”小孩子很嫻熟地雙手抱了她脖子,把臉在她臉頰上使勁蹭,“哼,是我姑姑!”像是怕誰和她搶一樣。
愛立好笑道:“對,是你姑姑,沒有人和小寶搶,是小寶的姑姑。”
愛立讓鐸勻拿了一塊月餅給安安,才帶著小侄女回家,小孩子小小軟軟的手,一會摸摸她的鼻子,一會摸摸她的臉,搞得愛立心裏也軟乎乎的,忍不住用額頭貼了貼她的小腦瓜。
沈玉蘭正在家裏洗菜,看到愛立和鐸勻回來,笑道:“小寶一早就在家裏嚷著要去接你,你哥和嫂子還沒回來,我這邊又實在忙不開,就讓安安幫忙帶她在院子裏玩了一會兒。”小維君先前一直跟著爸爸媽媽住在宜縣礦上,最近小維君的姥姥在地裏拔草,扭傷了腰,地裏農活又是正忙的時候,宋岩菲回家幫忙幾天,把小維君送到了沈玉蘭這來。
小維君這時候已經從愛立身上,爬到了樊鐸勻身上去,這個孩子特別喜歡姑父,每次一看到樊鐸勻,就用一雙撲閃的大眼睛,有點害羞地看著他,惹得樊鐸勻也樂意逗她玩。
愛立拿了一塊紅綠絲冰糖月餅給小侄女,怕她吃多了,肚子不舒服,哄著她分了一半給鐸勻。
然後,轉身問媽媽道:“媽,今天小姨和伊利也過來吧?”
“不過來,說是要到你小姨父那裏去,你小姨父本來和廠裏申請,說到宜縣去探親,廠裏是批準了,但是縣裏那邊說,他現在還是敵我矛盾,不能外出。你小姨就帶著伊利過去了。”頓了一下,又道:“你也別擔心,你姨父從農場調到祁縣棉紡廠衛生室去以後,日子也平穩得很,就是不能外出而已。”
旁邊小維君正鬧著要樊鐸勻給她架高高,樊鐸勻很寵溺地把她舉了起來,沈玉蘭眼含笑意地和女兒道:“愛立,我看你倆對小寶都喜歡的很,君寶大了點,媽媽也可以幫你們帶了。”
這話雖然說得委婉,但也是明明白白地在催生了,愛立笑道:“好,媽,我們回去努力看看。”
沈玉蘭嗔了她一下道:“你可別淨拿瞎話堵媽媽的嘴。”
“這回是真的,媽!你等我好消息吧!”愛立確實有在認真思考這件事,前幾年局勢不平靜,動不動鬧出動靜來,讓人心裏跳得慌,她就和樊鐸勻商量了下,緩幾年再要孩子。
現在不僅外頭大環境有收緩的趨勢,就是廠裏的情況,也基本穩住了。目前革委會主任是徐廠長,副主任分別是她師傅齊煒鳴和李柏瑞,那一年舒四琴國慶觀禮回來,帶回來總理的囑咐,“抓革命,促生產,”以及“黨委要是革命的,就保他們,”讓廠裏的革命小組順利過渡到革命委員會,但是在大環境下,有些悲劇仍舊是無法避免的。
比如1967年7月,漢城造`反派為了顯擺自己翻身當了主人,組織了渡江活動,無故葬送了好些青年的命,國棉一廠也有幾名工人在其中。
科研方麵,也是完全停止的,連製造科都完全並入了機保部來,沈愛立和師傅商量了下,在廠裏開了個技術和語言培訓班,他們機保部負責技術類的培訓,語言學習則交由程立明和幾個有過留蘇經曆的工程師來開展。
愛立覺得,這時候生孩子,時機也還行。
就聽媽媽又道:“對了,愛立,今天一會兒咱們家還有個客人要來。”
愛立隨口問道:“誰啊,媽?”
“是親戚,你也認識的。”沈玉蘭難得地賣了個關子。
愛立愣了一下,除了小姨.表姐和嫂子的家人,她們家在漢城,還有什麽親戚?
但是聽媽這意思,肯定不是這三家。
沈玉蘭見女兒想不出來,望著女兒笑道:“叫左學武,這個名字,你有印象嗎?”
“小亞的哥哥!”愛立幾乎是立即就反應了過來,是宋春華大姐的兒子。當年她從漢城去青市研製多刺輥梳棉機,在火車上遇到了熱情的宋大姐,還一度懷疑人家是不是人販子,沒想到會是宋岩生的姑姑。
愛立有些奇怪地道:“學武怎麽過來了?不是在青市嗎?”她這幾年,從嫂子那裏,也斷斷續續地得了一點宋大姐的消息,知道她後來進了棉紡廠的食堂,算是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日子也還算平穩。
愛立算了下,1965年,她離開青市的時候,學武都有十三四歲了,現在該有十八了吧?這個年紀,要是放在她們那時候,該都大學了。
想到這裏,愛立忽然反應了過來。“媽,學武是到漢城這邊來上工農兵大學嗎?”今年6月開始招收工農兵大學生,最開始由京市的兩所高校試點,到了九月,漢城大學也開始招收工農兵大學生。
“是!他們村裏把他推薦了過來,上周岩菲回來和我說,9月13號漢城大學那邊入學報道,讓他今天過來吃飯。”
愛立忙道:“嫂子怎麽都不和我說一聲,早知道那天我就去車站接他了,他一個半大的孩子,從那麽遠的地方過來,人生地不熟的……”
正聊著,樓下李嬸子喊道:“玉蘭,你家親戚來了!”
母女倆忙到走廊上,朝下一看,就見院子裏站著一個高高瘦瘦,皮膚有點黑的男孩子,望著她們笑,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
愛立忙下去,圍著他看了好一會兒,才笑道:“幾年不見,學武你都長這麽高了,要不是知道是你,乍然在路上看見,我都忍不出來。”
左學武笑道:“愛立姐,你和以前都沒什麽變化!”以前他和妹妹是稱呼她為小姨的,但是他表姐嫁過來以後,兩家論起親戚關係,他和愛立就成了平輩兒。
“是,小亞還好嗎?”
“好,還寫了一封信,讓我帶給你!”
樓上沈玉蘭喊道:“愛立,快把學武帶上來,讓人家喝口水再說。”
“哎,好!”
等進了沈家,愛立給他介紹了樊鐸勻,左學武很熱情地喊了一聲:“樊哥!”
讓樊鐸勻都忍不住笑了一下,問了他幾句學校的情況,得知左學武學的是材料類,讓左學武有空也去他們家玩,當場就給他抄了個地址。
不一會兒,沈俊平和宋岩菲也回來了,看到左學武,宋岩菲一時沒有忍住,眼淚都掉了下來,姑父去世以後,這還是她和表弟的第一次見麵。
看到他的那一刻,64和65年的艱辛,不由都浮到她的眼前來,姑父去世,哥哥入獄,父親摔倒入院,姑姑餓得暈倒,一樁樁一件件,都像是她們這一家轉眼就要覆滅一樣,可是後來她們都熬過來了,就連哥哥也因為表現好,減刑兩年,後年就能回家了。
鍾琪斜了她一眼道:“和我們客氣什麽,不都說了,咱倆是妯娌嗎?一家人說什麽兩家話?”頓了一下又道:“你要是真覺得要謝謝我們,回頭你哥結婚,多給我帶點喜糖來。”
愛立笑道:“這個容易,也就是這周末的事兒。”
“這次一桌酒席都不辦嗎?人家女方會不會有意見啊?”
愛立搖頭道:“不會,就是嫂子爸媽提的,就兩家人一起吃個飯。而且你知道,現在紅小兵鬧得人心惶惶的,大家都不敢多動一步,怕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鍾琪有些心有餘悸地道:“那倒是,要是哪天他們來砸我家門,我大概都能嚇暈過去。”
愛立認真地和她道:“雖然說這話聽起來不吉利,但是鍾琪,我們都得做好隨時被抄的準備。”
一句話,讓鍾琪又憂心忡忡起來,和愛立歎道:“不知道顧大山自己,有沒有後悔引狼入室?”
這個問題,愛立當時沒有回答,但是晚上下班的時候,還沒到單位門口,就看見顧大山低著頭,從保衛部那邊過來,身後還跟著倆個保衛部的同誌,緊緊盯著他,像看押犯人一樣。
顧大山也看見了沈愛立,望著她,嘴巴翕動了一下。從當初王元莉到他跟前來,舉報沈愛立的日記裏,有很多反`動話語,他就對這個姑娘心懷芥蒂,隻不過劉葆樑堅持保下了她。
顧大山沒想到,這個姑娘後來的運氣會那麽好,徐坤明.齊煒鳴都願意拉拔和偏幫她,讓她一個小技術員坐到了機保部副部長的位置,在國棉一廠,逐漸有了自己的擁躉。
這次,他和齊煒鳴較勁落了下風,想著把沈愛立搞臭,給齊煒鳴一個下馬威,沒有想到最後反被他們拉下了馬。
他最近腦子暈乎,忘記李柏瑞的命,還是沈愛立救的,他完全應該在對付她之前,先把李柏瑞踢出保衛部。
但是這些年來,他對李柏瑞漸漸放權,已然積重難返,自己走到這一步,似乎是必然的了。
顧大山長長地歎了一口氣,輕聲道了一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啊!”
沈愛立疑惑地看了他一眼,就見顧大山又低下了頭,不同於剛才,這一次他的背明顯彎了一些,好像是認命了一樣。
愛立忽然想起,下午鍾琪問她的問題,她想,顧大山應該是後悔的吧!
八月的狂飆蔓延到九月中旬,各行各業都受到了衝擊,國棉一廠裏已然人心搖動,許多工人組織了“聯動”隊,預備前往京市參觀革命活動,徐廠長讓各級分管領導,做好勸說工作,優先保證生產。
還好中央很快下發了《關於抓革命促生產的通知》,要求保證工.農.交通和財貿部門,加強或組織指揮機構,保證生產.科研和建設方方麵的工作正常開展,明確規定:紅小兵和革命學生不準進入工礦企業.科研單位進行串連。
這項通知一下來,徐坤明都明顯喘了口氣,私下和齊煒鳴道:“再鬧下去,工廠都得停擺了。”雖然他一早就預感局勢不平靜,對廠裏的後勤人事這一塊進行了一些調整,但是這次的衝擊實在是太大了。
串聯學生搞得全國交通都快癱瘓,那一束束從京市帶出來的革命火把,把全國各地都燃得炙熱。
齊煒鳴歎道:“上次要不是沈愛立出來喝住了京市的造反學生,我這條命都交代在那次揪鬥台上了。”
徐坤明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和葆樑那回是受了大罪,葆樑現在又生了病,沒幾個月,我看都很難回單位來,煒鳴,有件大事,我想委托你幫忙籌劃一下。”
齊煒鳴笑道:“讓我去幫老陳建分廠去嗎?”這意思是想重用他,但現在總工程師的位置已經到了許有彬手裏,還能有什麽更重要的任務交給他?
齊煒鳴想到了建分廠的事,但是沒有想到,徐坤明卻提出了要成立國棉一廠革命小組。
第284章 1970年
國棉一廠預備成立革命小組的事,很快就在廠裏宣傳開,宣傳單還是章序瑜寫的,明確規定革命要符合中央新發放的《關於抓革命促生產的通知》裏頭的精神,在八小時工作之外搞革命,為了提高門檻,要求入選人員必須是廠裏的先進生產分子.勞動模範和出身“紅五類”家庭。
齊煒鳴是組長,李柏瑞和工會的孟小蔓擔任副組長。
齊煒鳴來問愛立是否要加入的時候,愛立拒絕了,和他道:“師傅,我也不瞞您,我算不上‘紅五類’,我媽媽建國前在國統區工作過,我哥哥戴過□□的帽子。我當時能入黨,完全是劉書記照顧。”
齊煒鳴點點頭,“劉書記確實是個好人,”又問愛立道:“那你有沒有推薦的人選?”
愛立倒也沒藏著掖著,如實道:“師傅,我們部門的金宜福.林青山都挺好的,他們以前當學徒的時候,都挺不容易,但是和工人們打成了一片。另外,車間工人是不是也要選幾個?”
齊煒鳴回道:“當然,工人是主力軍,不然大家都不會服氣。”他也聽出愛立的話音,越是先前在廠裏受壓迫的,這時候越要抬出來。
這次談話過後,不到一周,國棉一廠的革命小組就正式成立了。在1967年3月,國棉一廠革委會成立之前,負責領頭和維持了國棉一廠的革命工作,齊煒鳴盡可能地將批判控製在對個人品行和業務能力兩個方麵,嚴厲禁止了武鬥。
但是在當時的政治背景下,大環境對國棉一廠的影響還是挺多,首先是人事調動上的變革,許多人因為出身問題,無法擔任更重要的工作。其次是機構的改革,隨著劉葆樑書記被批判以後,黨委組織已經完全癱瘓,9月底的時候,愛立又得知工會也要停止一切活動。
這個消息,她是從孟小蔓口裏得知的,彼時愛立剛湊了三張布票,拿過來還她。
就見工會的人都在收著東西,個個滿腹牢騷的,“讓回家等通知,誰知道哪天給通知?”
“是啊,到時候把我們往車間.茶爐室.理發室一塞,我還不如實習期的工人呢!”
“就是當車間操作工,一站一天,還要熬夜,我也受不住。”
大家絮絮叨叨的,愛立走到孟小蔓的工位,見她也正埋頭收著東西,臉上表情不是很好,忍不住輕聲問道:“小蔓,這是怎麽了?你們要換崗位嗎?”
孟小蔓見是愛立,還有些意外,苦笑道:“現在工會被扣上‘福利組織’的帽子,各個工廠都要取消工會,今天通知我們停止辦公了。”孟小蔓說著,有些後怕地道:“還好我被吸收進革命小組去了,不然我現在和被精簡掉也差不多。”
愛立安慰她道:“不會的,你這麽能幹,就算不進革命小組,廠裏也會把你安排到別的崗位。”因為學習小組的事,愛立和孟小蔓接觸了幾回,覺得這個姑娘上進努力不說,還特別有眼力,倆個人也漸漸成為了朋友。
孟小蔓卻沒有這麽樂觀,一個蘿卜一個坑,現在中學生們都停課鬧革命,不知道多少家長急得上火,想把孩子們塞進工廠裏來呢!她高中畢業就進了國棉一廠,無門無路的,能占一個坑就已經是萬幸了,不敢多想別的。
又和愛立歎道:“我現在想,還不如當初去車間當工人呢,爭取當勞模的概率還大些,你還不知道吧,今年舒四琴被省裏選中,作為勞模代表去京市參加國慶觀禮呢!”
這事,愛立還真不知道,笑道:“那下回看到舒大姐,還得祝賀她一下。”
孟小蔓想起來道:“對了,舒四琴成為輪班工長,還是你提的吧?你以前不是擔任過清棉車間的主任?”
愛立點頭,“是,舒大姐工作一向認真.勤勉,業務能力也紮實。”
孟小蔓卻提出了另一個看法,“也是她運氣好,要不是遇到你,清棉車間可沒她出頭的機會,前頭那個林青楠和朱自健就是一根繩上的螞蚱,王恂.鍾琪,哪個不在她手上吃過虧。”也就愛立是個直性子,寧折不彎,硬生生把朱自健搞了下來,不然換誰當清棉車間的主任,都沒有舒四琴出頭的可能。
愛立隻是笑笑,沒有接過這話茬。倒是想到,等舒四琴從京市回來,大概也會帶來一束革命的火把,就不知道這把火朝什麽方向燒了。
四年後。
1970年的9月15,剛好是中秋節,愛立夫妻倆一早就拎著月餅到了南華醫院家屬院,在門口看到了劉嬸子家的孫女安安帶著三歲的沈維君在看螞蟻,很有耐心地和她解釋道:“小君寶,你看,螞蟻找到了一粒米,是不是我們小君寶剛才從嘴裏掉下來的那一粒啊?”
四年過去,小安安已經十二歲了,看著很有姐姐的派頭。
小維君長得不是很胖,但是小臉肉乎乎的,此時微微蹙著小眉頭,有些口齒不清地道:“是,姐姐!是寶寶掉的。”語氣有點委屈。
安安哄著道:“那小君寶給它吃好不好,這一粒,夠螞蟻好幾天不餓肚子了。”
小維君很幹脆地道:“好!寶寶讓給它吃,寶寶有奶奶做飯飯,螞蟻沒有奶奶。”
愛立聽得忍俊不禁,笑著喊了一聲:“安安,小寶!”
安安轉頭見是沈愛立,甜甜地喊了一聲:“愛立阿姨!”相比六年前,愛立剛見到她的時候,這已經是個半大的姑娘了,這些年來,家屬院這邊鄰居間的關係一直很好,孩子們之間也相處得挺好。
小維君看到愛立,眼睛瞬時都亮了起來,立馬像個小炮彈一樣,整個人猛地往愛立身上一撲,慣性的作用,差點都把她彈倒,還好愛立動作快把她抱住了。
小維君仰著頭甜甜地喊了聲:“姑姑!”小孩子很嫻熟地雙手抱了她脖子,把臉在她臉頰上使勁蹭,“哼,是我姑姑!”像是怕誰和她搶一樣。
愛立好笑道:“對,是你姑姑,沒有人和小寶搶,是小寶的姑姑。”
愛立讓鐸勻拿了一塊月餅給安安,才帶著小侄女回家,小孩子小小軟軟的手,一會摸摸她的鼻子,一會摸摸她的臉,搞得愛立心裏也軟乎乎的,忍不住用額頭貼了貼她的小腦瓜。
沈玉蘭正在家裏洗菜,看到愛立和鐸勻回來,笑道:“小寶一早就在家裏嚷著要去接你,你哥和嫂子還沒回來,我這邊又實在忙不開,就讓安安幫忙帶她在院子裏玩了一會兒。”小維君先前一直跟著爸爸媽媽住在宜縣礦上,最近小維君的姥姥在地裏拔草,扭傷了腰,地裏農活又是正忙的時候,宋岩菲回家幫忙幾天,把小維君送到了沈玉蘭這來。
小維君這時候已經從愛立身上,爬到了樊鐸勻身上去,這個孩子特別喜歡姑父,每次一看到樊鐸勻,就用一雙撲閃的大眼睛,有點害羞地看著他,惹得樊鐸勻也樂意逗她玩。
愛立拿了一塊紅綠絲冰糖月餅給小侄女,怕她吃多了,肚子不舒服,哄著她分了一半給鐸勻。
然後,轉身問媽媽道:“媽,今天小姨和伊利也過來吧?”
“不過來,說是要到你小姨父那裏去,你小姨父本來和廠裏申請,說到宜縣去探親,廠裏是批準了,但是縣裏那邊說,他現在還是敵我矛盾,不能外出。你小姨就帶著伊利過去了。”頓了一下,又道:“你也別擔心,你姨父從農場調到祁縣棉紡廠衛生室去以後,日子也平穩得很,就是不能外出而已。”
旁邊小維君正鬧著要樊鐸勻給她架高高,樊鐸勻很寵溺地把她舉了起來,沈玉蘭眼含笑意地和女兒道:“愛立,我看你倆對小寶都喜歡的很,君寶大了點,媽媽也可以幫你們帶了。”
這話雖然說得委婉,但也是明明白白地在催生了,愛立笑道:“好,媽,我們回去努力看看。”
沈玉蘭嗔了她一下道:“你可別淨拿瞎話堵媽媽的嘴。”
“這回是真的,媽!你等我好消息吧!”愛立確實有在認真思考這件事,前幾年局勢不平靜,動不動鬧出動靜來,讓人心裏跳得慌,她就和樊鐸勻商量了下,緩幾年再要孩子。
現在不僅外頭大環境有收緩的趨勢,就是廠裏的情況,也基本穩住了。目前革委會主任是徐廠長,副主任分別是她師傅齊煒鳴和李柏瑞,那一年舒四琴國慶觀禮回來,帶回來總理的囑咐,“抓革命,促生產,”以及“黨委要是革命的,就保他們,”讓廠裏的革命小組順利過渡到革命委員會,但是在大環境下,有些悲劇仍舊是無法避免的。
比如1967年7月,漢城造`反派為了顯擺自己翻身當了主人,組織了渡江活動,無故葬送了好些青年的命,國棉一廠也有幾名工人在其中。
科研方麵,也是完全停止的,連製造科都完全並入了機保部來,沈愛立和師傅商量了下,在廠裏開了個技術和語言培訓班,他們機保部負責技術類的培訓,語言學習則交由程立明和幾個有過留蘇經曆的工程師來開展。
愛立覺得,這時候生孩子,時機也還行。
就聽媽媽又道:“對了,愛立,今天一會兒咱們家還有個客人要來。”
愛立隨口問道:“誰啊,媽?”
“是親戚,你也認識的。”沈玉蘭難得地賣了個關子。
愛立愣了一下,除了小姨.表姐和嫂子的家人,她們家在漢城,還有什麽親戚?
但是聽媽這意思,肯定不是這三家。
沈玉蘭見女兒想不出來,望著女兒笑道:“叫左學武,這個名字,你有印象嗎?”
“小亞的哥哥!”愛立幾乎是立即就反應了過來,是宋春華大姐的兒子。當年她從漢城去青市研製多刺輥梳棉機,在火車上遇到了熱情的宋大姐,還一度懷疑人家是不是人販子,沒想到會是宋岩生的姑姑。
愛立有些奇怪地道:“學武怎麽過來了?不是在青市嗎?”她這幾年,從嫂子那裏,也斷斷續續地得了一點宋大姐的消息,知道她後來進了棉紡廠的食堂,算是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日子也還算平穩。
愛立算了下,1965年,她離開青市的時候,學武都有十三四歲了,現在該有十八了吧?這個年紀,要是放在她們那時候,該都大學了。
想到這裏,愛立忽然反應了過來。“媽,學武是到漢城這邊來上工農兵大學嗎?”今年6月開始招收工農兵大學生,最開始由京市的兩所高校試點,到了九月,漢城大學也開始招收工農兵大學生。
“是!他們村裏把他推薦了過來,上周岩菲回來和我說,9月13號漢城大學那邊入學報道,讓他今天過來吃飯。”
愛立忙道:“嫂子怎麽都不和我說一聲,早知道那天我就去車站接他了,他一個半大的孩子,從那麽遠的地方過來,人生地不熟的……”
正聊著,樓下李嬸子喊道:“玉蘭,你家親戚來了!”
母女倆忙到走廊上,朝下一看,就見院子裏站著一個高高瘦瘦,皮膚有點黑的男孩子,望著她們笑,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
愛立忙下去,圍著他看了好一會兒,才笑道:“幾年不見,學武你都長這麽高了,要不是知道是你,乍然在路上看見,我都忍不出來。”
左學武笑道:“愛立姐,你和以前都沒什麽變化!”以前他和妹妹是稱呼她為小姨的,但是他表姐嫁過來以後,兩家論起親戚關係,他和愛立就成了平輩兒。
“是,小亞還好嗎?”
“好,還寫了一封信,讓我帶給你!”
樓上沈玉蘭喊道:“愛立,快把學武帶上來,讓人家喝口水再說。”
“哎,好!”
等進了沈家,愛立給他介紹了樊鐸勻,左學武很熱情地喊了一聲:“樊哥!”
讓樊鐸勻都忍不住笑了一下,問了他幾句學校的情況,得知左學武學的是材料類,讓左學武有空也去他們家玩,當場就給他抄了個地址。
不一會兒,沈俊平和宋岩菲也回來了,看到左學武,宋岩菲一時沒有忍住,眼淚都掉了下來,姑父去世以後,這還是她和表弟的第一次見麵。
看到他的那一刻,64和65年的艱辛,不由都浮到她的眼前來,姑父去世,哥哥入獄,父親摔倒入院,姑姑餓得暈倒,一樁樁一件件,都像是她們這一家轉眼就要覆滅一樣,可是後來她們都熬過來了,就連哥哥也因為表現好,減刑兩年,後年就能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