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遲遲離開的時候,恰好遇見二夫人杜氏與宋嵐進屋。
杜氏往裏瞥了瞥,見著自家兒子也在裏頭,心中便不由地覺得惱火,杜氏的娘家便是太尉府。太尉府裏頭的姑娘,宋也的未婚妻,便是她的親侄女。
當初因著誰兩家鬧得那麽難看,杜氏也是知道的,因著自家的姑娘有求於人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過去了。可這並不意味著他會放任自家的兒子與有婦之夫有些什麽,白白地令人詬病。
因而對溫遲遲也愛答不理,沒什麽好臉色,最後甚至下了逐客令。
溫遲遲不覺得有什麽,淡淡地笑了笑,又在園子中坐了會兒,曬了會兒太陽,這才回了院子中。
剛到院子中,下人便拿了一封信進來了,溫遲遲臉上的笑一下便凝固住了。
第61章 錦書來
溫遲遲將信拆開, 匆匆地掃了一眼,便放置在一旁用晚膳去了。
用完後溫遲遲這才重又坐到了書桌前,提筆開始寫。
宋也令人送來的信上隻有寥寥幾個字, 問她怎麽不說話, 有沒有想他。
溫遲遲沉思了一會兒,實在沒法下筆,便擱置在了一旁。第二日宋嵐來尋她之時,便問她眼下黑青怎麽回事。
溫遲遲淡道:“昨日下人托我去一封家書寄給郎君,而我隻在閨中跟隨兄長學過幾個字,用來幫扶家中記賬用,旁的字我不曾學過, 文雅之詞亦不會用,二姑娘, 聽說郎君不到弱冠便三元及第,那他看了會不會笑話我?”
宋嵐聽了不由地搖頭直笑,剛想寬慰溫遲遲幾句, 但一想到她二哥還真是這麽個恃才傲物, 目中無人的性子,這還當真有可能, 便閉了嘴。
她看著溫遲遲麵上略顯不安的神情, 其實很能理解溫遲遲。她也大了,還未嫁做人婦便開始惦念心上人了, 何況與二哥如膠似漆的溫姨娘呢?
宋嵐同情地看著溫遲遲, 點了點頭, “姨娘可曾聽過蘇學士的名字?”
宋嵐又道:“蘇學士不世之器, 才高八鬥, 當年還是聖上欽點的探花郎呢, 但他不慕權勢,即便進士及第也未曾進入仕途,雖置身楚館秦樓,但又嚐不是紅袖添香呢?蘇學士此人雖性子風流,但筆下生花,尤擅寫相思。若是溫姨娘找他,那必然再無此等煩惱之事。”
溫遲遲搖搖頭,臉有些紅,“二姑娘,我隻是寫信給郎君,並不需要這些的,何況郎君也看得出來,我沒有那份文采的。”
宋嵐道:“蘇學士當然也寫通俗詞作,便是唱給民間婦孺聽也是明白的,溫姨娘,我們明日去采買些衣裳首飾,順道去瞧瞧吧?”
宋嵐說起蘇學士之時眼眸亦亮亮的,說話時也帶了幾分懇求之意,她又小聲道:“瞧瞧總歸有些好處的,或者我學會了,幫姨娘代筆幾句也行。”
溫遲遲問:“可是那些地方我們這些女子又如何去得?”
“不礙事。”
第二日一大早,宋嵐便來尋她了。
溫遲遲這院子內外盡是宋也的人,溫遲遲心中也清楚因著上次逃跑宋也定然不會加派人手看管她,倘若不是他以為她中了情蠱利於操控,壓根不會放她這間屋子,更不會讓她出府了。
溫遲遲與宋嵐此次出門,身邊跟著的除晴雪秋香外還有另外幾個丫鬟與護院,浩浩蕩蕩一群人。
在門口準備登上馬車之時,恰好與三夫人王氏迎麵碰上,王氏因為獨子宋章後半輩子被宋也廢了無處申冤,心中戾氣正盛,此時見著溫遲遲霎時間心內的怒火便升騰了起來,尖酸刻薄地刺了她幾句,見她麵不紅,心不跳,氣得幾近嘔血。
正要揚手打她,便被身後的仆人攔住了。
青鬆此次沒有跟隨宋也南下,被宋也留在府中照看溫遲遲,此時他攥住王氏的胳膊甩了下來,神情嚴峻地冷道:“三夫人,這是相爺身邊的人,無論是身份上,還是品級上,您都沒有資格動手打人,還請您自重。”
“好得很,當真是好的很,不就憑著肚子裏的孽種上位嗎?當真耍的一手好手段!”三夫人王氏氣得臉色漲紅,咬牙切齒道。
說完後,狠狠地踩了青鬆一腳,便拂袖而去。
青鬆:......
坐上馬車後,宋嵐問溫遲遲道:“姨娘,你果真懷著我二哥的孩子了?”
宋嵐見溫遲遲點了點頭,心中由衷地替宋也高興,不管怎麽說,二哥年節外出回回都會給她帶禮物,對她還是很好的。
溫遲遲無意地笑道:“郎君還不讓人往外說,沒想到你們還是一早就知道了。”
宋嵐道:“這事是我當初遇著三嬸嬸的姐兒聽來的,四妹妹當時總是與雪姨娘在一塊,走得近。當初你有個一直跟在你身邊伺候的丫鬟不是後來又跟了雪姨娘了麽,約莫是她嘴上每個把門兒,說出來討好新主子的吧。”
“不過也真是可惜了,雪姨娘長得那麽美,怎麽偏偏一場小風寒就要了她的命呢?”宋嵐感歎道。
宋嵐見著溫遲遲沉默著,臉上的神色也不大好看,以為是自己的話讓她想起了將才三嬸嬸說的難聽話,於是便寬慰道:“姨娘,三嬸嬸的話你也莫要放在心上,三嬸就是這樣的人,從小到大我遇見她都是避著走的。”
宋嵐與溫遲遲熟了起來,話也變多了,話匣子一打開便收不回來了。她扒拉著手指,對溫遲遲道:“三嬸家是生意人家,家中有礦產,一夕間便富貴了起來,便捐了官。後來家中的女兒進宮當了娘娘,攀附結交的人便多了起來,如今仗著太妃與小王爺這層關係,金錢與權勢一個不落,因而人便也得意些。”
溫遲遲驚訝地道:“竟然還有這層關係。”
宋嵐點點頭,“是呀,先帝在時,貴妃娘娘的勢頭正盛,三嬸嬸還更加跋扈些呢,便經常給我阿娘氣受。”
溫遲遲問:“可是貴妃娘娘的兒子不是沒有成為皇帝麽?為什麽三夫人還這般作風?”
“三嬸嬸近兩年來還是收斂了不少了的,”宋嵐道,“但當三嬸嬸家當年趁著風光得意之時吞了當地大量礦產,錢包裏仍舊鼓鼓囊囊的,說是富可敵國也不為過。約莫有錢可使鬼推磨吧,人手裏頭有了銀子,腰杆也挺的直直的。”
二人說著話,沒多久便到了茶樓中,茶樓中幾個文人大夫正玩著飛花令,高朋滿座,一時滿堂喝彩。
溫遲遲同宋嵐走到雅間內,落了座。宋嵐伏在窗台子上,拍了拍溫遲遲激動地道:“姨娘,您瞧瞧,領頭的那個便是我同你說的蘇學士。”
溫遲遲往下瞧了瞧,果真見著一個綸巾淨襪,風流倜儻之人,談吐中盡是瀟灑的意氣。
青鬆跟在後頭,溫遲遲不敢多看,隻掃了兩眼,便避嫌地挪開了眼睛,不想宋嵐卻拉著她問:“姨娘,你覺得蘇學士長相幾分?”
溫遲遲見著宋嵐高興的模樣,也不好拂了她的麵子,隻好道:“應當算是上乘。”
宋嵐津津有味地看了一會兒,又低聲問:“那你覺著蘇學士較於二哥如何?”一副得了寶急於得到他人羨豔的模樣。
溫遲遲往後瞧了青鬆一眼,隻見他站著,後背緊繃像一塊硬石頭,便知道他在暗中替宋也聽著牆角,難為情了一瞬,而後道:“郎君是俊朗,而蘇學士是俊美,二者也不好比較。若是要選的話,那我也隻能說,我心中隻偏向於郎君一人。”
宋嵐聽著溫遲遲的話,也知道自己問的過了,笑了笑,便換了個話題,打著岔過去了。
溫遲遲沒什麽繼續看的心思,略坐了一會兒便推說身上困乏要先離開。
宋嵐點了點頭,念念不舍地隨著溫遲遲一同站了起來,她道:“一起去成衣鋪子中瞧瞧吧?說來也怪,我阿兄往日裏那般糙的人,竟指名要新一批的鬆江布製的衣裳,今日我又恰好要出門,隻得代跑一趟了。咱們也去瞧瞧開春的衣裳?”
溫遲遲聽見宋慎的名字,眉心跳了跳,便點了點頭沒再拒絕。
誠如她所料,在溫遲遲進裏頭換衣裳的時候,有小二攔下了她,又在她耳邊低語了幾句。
末了,小二道:“溫娘子,你手上的木哨可以吹,聲音不大,幾近沒有,但聲線波動很大,吹了便可召喚信鴿來。消息若沒法子遞給宋大公子之時,便可吹哨子,由信鴿徑直帶到付府。”
“溫姨娘,你怎麽會進去那般久,還不曾出來?是不是衣裳出了什麽問題?”宋嵐在外頭問。
溫遲遲朝小二點了點頭,而後便風平浪靜地走了出去,笑道:“腰身收的太緊了些,若不是有它,我便能穿得下去了。”
說著,溫遲遲指了指小腹。
宋嵐遺憾地點了點頭,又隨著溫遲遲逛了會兒,這才離開。
傍晚用完飯,喝完藥之後,溫遲遲回憶著宋嵐交代她的話,提筆開始寫信。雖然盤雪再三告誡她情蠱之事,但她就是一個內斂的人,這等肉麻的話,即便是信紙傳遞,不用麵對麵對他說,她也覺得臉皮在被人摁在地上摩擦著。
筆提了又丟,丟了再提,如此反複,磕磕絆絆,終於湊齊了百來個字,命青鬆將信送了過去。
沒等兩天,宋也的回信便送到了溫遲遲的手上。
拆開一看,隻見上頭龍飛鳳舞寫著三個大字:【知道了。】
溫遲遲驀然心梗,當著青鬆的麵,氣鼓鼓地折起信紙,徑直丟進炭盆中,給燒了。
青鬆頭上鈴聲大作,霎時間後背起了一層冷汗,後來兩天他發現,溫姨娘不光沒給主子去信,連帶著對他沒什麽好臉色,連用飯也少了不少,青鬆更是每日晚上給南邊的寫信述職時候也有些汗顏與惶恐。
而宋也在揚州即便再忙,每晚都抽空瞧瞧青鬆給他去的信。
溫遲遲不寫,他也瞧破了她成日躲懶的心思,並不那樣惱怒,閑暇之時瞧瞧青鬆匯報的她飲食睡眠情況便足夠了,她再寫了,他也抽不出時間看。
那日她給他去的信倒令他意有些外,正因為不常見,他便多看了幾遍,以至於狼毫上的墨水滴了數滴到了文書上。
也沒什麽心思處理文書了,他有些心煩意亂,於是便揮筆寫了三個大字送給罪魁禍首,這便已耗盡了他微乎其微的耐心。
如今她又哪裏是朝青鬆擺臉色,分明是借青鬆朝自己表達不滿,宋也扯了扯嘴角,無奈地笑著,繼而揮筆洋洋灑灑地寫了幾句,連哄帶嚇地讓她多用些飯,多睡些覺。
寫來流暢,揮灑自如,奏疏公文寫得,家書自也不在話下,宋也寫著寫著,速度卻慢了下去,他盯著信末——
【夜雨忽至,江南已春,長想念。】
收筆時,倒是一氣嗬成,想也沒想便添了上去。
宋也凝眉看了很久,越看越覺得黏糊膩歪,便重新提筆將最後一句話劃掉了,而後便摔了筆,令長柏將信送了出去。
溫遲遲拿到信,一目十行地讀完了,見著底下一片墨跡便自動跳過了,也沒往深處想。
昏黃的燈火下,溫遲遲伏在書桌上,想了想,提筆鄭重地寫道:
【郎君賜覽:
自你離去,夜不能寐,食難下咽。妾當知君深中有謀,心憂天下,於君,兒女之情較天下黎民,不過三分之一。
男子丈夫以天下為先,有此夫婿,妾心甚慰。然君為天下,妾為郎君,離別數日,前路幾重尚不可知,而君所用所思,
妾知之甚少,自惶惶終日,憂心難安。
江南地傑,水靈人材。然山高水重,被寒衾涼。若佳人在側,妾自展顏,喜難自抑。惟君坦誠以告。
君紙長言淺,廢棄紙張,恐有石王爭豪窮奢之嫌。君骨清風,不必再寄。
餘言不盡,隻此寄知。
汝妾溫遲遲斂衽拜寄】
宋也拿到信之時不禁蹙眉哂笑,瞧瞧,這話說的,濃重的醋酸味撲麵而來,都懷疑起他身邊有了新歡了。話裏話外,一字一句,無處不在埋怨他話少,冷淡。
宋也道:
【日理萬機,無心紅袖。佳人遍地,然汝不常有。滿意與否?醋味太濃,多喝甜羹。】
忙得很,沒心情想著男女之事,揚州確實美人很多,但我隻有你一個。這樣說了,夠不夠?滿意不滿意?
盡管麵上盡是無奈之色,宋也嘴角卻不不由地彎了彎,便命人將這封沒有親啟署名的信遞給了長柏。
長柏拿著信件往外頭去,剛走不過幾步,宋也便又將他叫了回去。
宋也想了想,又在下頭加了十幾道揚州當地的菜名。
淮揚菜,他今晚吃的。味道,一般吧,不過他沒說。隻留下了這十幾道菜的名字,堪堪擠滿了大半的紙張。
溫遲遲拿到這信的時候,看著底下的菜名陷入了沉思,看了有一會兒,才反應過來這應當是他哪一日午膳或者晚膳的吃食。
她提筆,便開始寫回信,從起床到晚上入睡,事無巨細地統統寫進了信中,溫遲遲不覺得有什麽,這些她不寫,青鬆也會寫,頂多就是宋也費力看兩份大差不差的信而已。
但也並非全然沒有好處。她每一封信都會在信的末尾問問他吃食,睡眠如何,見了哪些人,做了那些事。
宋也盡力敷衍,隻會將無關緊要的事告訴她,旁的隻字不提,但信漸漸去的多了,宋也的戒備心便也就沒那麽重了,雖是寫日常之事,但話是從牙縫中蹦出來的,既然有縫隙,便必然不是全然的密不透風。
將宋也稀碎的話語拚起來,再加上用木哨暗中同宋大公子聯絡,事情的輪廓便也就出來了。
正月剛過,天氣沒暖和一陣,江淮等地倒春寒,下了一場桃花雪,此時小麥正處在拔苗之時,抗寒能力差,田裏倒了許多小麥苗,雖不嚴重,農戶就是依賴這幾畝田的糧食收成維持生計,朝廷便往下撥了賑災銀子,用以撫恤農戶用。
杜氏往裏瞥了瞥,見著自家兒子也在裏頭,心中便不由地覺得惱火,杜氏的娘家便是太尉府。太尉府裏頭的姑娘,宋也的未婚妻,便是她的親侄女。
當初因著誰兩家鬧得那麽難看,杜氏也是知道的,因著自家的姑娘有求於人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過去了。可這並不意味著他會放任自家的兒子與有婦之夫有些什麽,白白地令人詬病。
因而對溫遲遲也愛答不理,沒什麽好臉色,最後甚至下了逐客令。
溫遲遲不覺得有什麽,淡淡地笑了笑,又在園子中坐了會兒,曬了會兒太陽,這才回了院子中。
剛到院子中,下人便拿了一封信進來了,溫遲遲臉上的笑一下便凝固住了。
第61章 錦書來
溫遲遲將信拆開, 匆匆地掃了一眼,便放置在一旁用晚膳去了。
用完後溫遲遲這才重又坐到了書桌前,提筆開始寫。
宋也令人送來的信上隻有寥寥幾個字, 問她怎麽不說話, 有沒有想他。
溫遲遲沉思了一會兒,實在沒法下筆,便擱置在了一旁。第二日宋嵐來尋她之時,便問她眼下黑青怎麽回事。
溫遲遲淡道:“昨日下人托我去一封家書寄給郎君,而我隻在閨中跟隨兄長學過幾個字,用來幫扶家中記賬用,旁的字我不曾學過, 文雅之詞亦不會用,二姑娘, 聽說郎君不到弱冠便三元及第,那他看了會不會笑話我?”
宋嵐聽了不由地搖頭直笑,剛想寬慰溫遲遲幾句, 但一想到她二哥還真是這麽個恃才傲物, 目中無人的性子,這還當真有可能, 便閉了嘴。
她看著溫遲遲麵上略顯不安的神情, 其實很能理解溫遲遲。她也大了,還未嫁做人婦便開始惦念心上人了, 何況與二哥如膠似漆的溫姨娘呢?
宋嵐同情地看著溫遲遲, 點了點頭, “姨娘可曾聽過蘇學士的名字?”
宋嵐又道:“蘇學士不世之器, 才高八鬥, 當年還是聖上欽點的探花郎呢, 但他不慕權勢,即便進士及第也未曾進入仕途,雖置身楚館秦樓,但又嚐不是紅袖添香呢?蘇學士此人雖性子風流,但筆下生花,尤擅寫相思。若是溫姨娘找他,那必然再無此等煩惱之事。”
溫遲遲搖搖頭,臉有些紅,“二姑娘,我隻是寫信給郎君,並不需要這些的,何況郎君也看得出來,我沒有那份文采的。”
宋嵐道:“蘇學士當然也寫通俗詞作,便是唱給民間婦孺聽也是明白的,溫姨娘,我們明日去采買些衣裳首飾,順道去瞧瞧吧?”
宋嵐說起蘇學士之時眼眸亦亮亮的,說話時也帶了幾分懇求之意,她又小聲道:“瞧瞧總歸有些好處的,或者我學會了,幫姨娘代筆幾句也行。”
溫遲遲問:“可是那些地方我們這些女子又如何去得?”
“不礙事。”
第二日一大早,宋嵐便來尋她了。
溫遲遲這院子內外盡是宋也的人,溫遲遲心中也清楚因著上次逃跑宋也定然不會加派人手看管她,倘若不是他以為她中了情蠱利於操控,壓根不會放她這間屋子,更不會讓她出府了。
溫遲遲與宋嵐此次出門,身邊跟著的除晴雪秋香外還有另外幾個丫鬟與護院,浩浩蕩蕩一群人。
在門口準備登上馬車之時,恰好與三夫人王氏迎麵碰上,王氏因為獨子宋章後半輩子被宋也廢了無處申冤,心中戾氣正盛,此時見著溫遲遲霎時間心內的怒火便升騰了起來,尖酸刻薄地刺了她幾句,見她麵不紅,心不跳,氣得幾近嘔血。
正要揚手打她,便被身後的仆人攔住了。
青鬆此次沒有跟隨宋也南下,被宋也留在府中照看溫遲遲,此時他攥住王氏的胳膊甩了下來,神情嚴峻地冷道:“三夫人,這是相爺身邊的人,無論是身份上,還是品級上,您都沒有資格動手打人,還請您自重。”
“好得很,當真是好的很,不就憑著肚子裏的孽種上位嗎?當真耍的一手好手段!”三夫人王氏氣得臉色漲紅,咬牙切齒道。
說完後,狠狠地踩了青鬆一腳,便拂袖而去。
青鬆:......
坐上馬車後,宋嵐問溫遲遲道:“姨娘,你果真懷著我二哥的孩子了?”
宋嵐見溫遲遲點了點頭,心中由衷地替宋也高興,不管怎麽說,二哥年節外出回回都會給她帶禮物,對她還是很好的。
溫遲遲無意地笑道:“郎君還不讓人往外說,沒想到你們還是一早就知道了。”
宋嵐道:“這事是我當初遇著三嬸嬸的姐兒聽來的,四妹妹當時總是與雪姨娘在一塊,走得近。當初你有個一直跟在你身邊伺候的丫鬟不是後來又跟了雪姨娘了麽,約莫是她嘴上每個把門兒,說出來討好新主子的吧。”
“不過也真是可惜了,雪姨娘長得那麽美,怎麽偏偏一場小風寒就要了她的命呢?”宋嵐感歎道。
宋嵐見著溫遲遲沉默著,臉上的神色也不大好看,以為是自己的話讓她想起了將才三嬸嬸說的難聽話,於是便寬慰道:“姨娘,三嬸嬸的話你也莫要放在心上,三嬸就是這樣的人,從小到大我遇見她都是避著走的。”
宋嵐與溫遲遲熟了起來,話也變多了,話匣子一打開便收不回來了。她扒拉著手指,對溫遲遲道:“三嬸家是生意人家,家中有礦產,一夕間便富貴了起來,便捐了官。後來家中的女兒進宮當了娘娘,攀附結交的人便多了起來,如今仗著太妃與小王爺這層關係,金錢與權勢一個不落,因而人便也得意些。”
溫遲遲驚訝地道:“竟然還有這層關係。”
宋嵐點點頭,“是呀,先帝在時,貴妃娘娘的勢頭正盛,三嬸嬸還更加跋扈些呢,便經常給我阿娘氣受。”
溫遲遲問:“可是貴妃娘娘的兒子不是沒有成為皇帝麽?為什麽三夫人還這般作風?”
“三嬸嬸近兩年來還是收斂了不少了的,”宋嵐道,“但當三嬸嬸家當年趁著風光得意之時吞了當地大量礦產,錢包裏仍舊鼓鼓囊囊的,說是富可敵國也不為過。約莫有錢可使鬼推磨吧,人手裏頭有了銀子,腰杆也挺的直直的。”
二人說著話,沒多久便到了茶樓中,茶樓中幾個文人大夫正玩著飛花令,高朋滿座,一時滿堂喝彩。
溫遲遲同宋嵐走到雅間內,落了座。宋嵐伏在窗台子上,拍了拍溫遲遲激動地道:“姨娘,您瞧瞧,領頭的那個便是我同你說的蘇學士。”
溫遲遲往下瞧了瞧,果真見著一個綸巾淨襪,風流倜儻之人,談吐中盡是瀟灑的意氣。
青鬆跟在後頭,溫遲遲不敢多看,隻掃了兩眼,便避嫌地挪開了眼睛,不想宋嵐卻拉著她問:“姨娘,你覺得蘇學士長相幾分?”
溫遲遲見著宋嵐高興的模樣,也不好拂了她的麵子,隻好道:“應當算是上乘。”
宋嵐津津有味地看了一會兒,又低聲問:“那你覺著蘇學士較於二哥如何?”一副得了寶急於得到他人羨豔的模樣。
溫遲遲往後瞧了青鬆一眼,隻見他站著,後背緊繃像一塊硬石頭,便知道他在暗中替宋也聽著牆角,難為情了一瞬,而後道:“郎君是俊朗,而蘇學士是俊美,二者也不好比較。若是要選的話,那我也隻能說,我心中隻偏向於郎君一人。”
宋嵐聽著溫遲遲的話,也知道自己問的過了,笑了笑,便換了個話題,打著岔過去了。
溫遲遲沒什麽繼續看的心思,略坐了一會兒便推說身上困乏要先離開。
宋嵐點了點頭,念念不舍地隨著溫遲遲一同站了起來,她道:“一起去成衣鋪子中瞧瞧吧?說來也怪,我阿兄往日裏那般糙的人,竟指名要新一批的鬆江布製的衣裳,今日我又恰好要出門,隻得代跑一趟了。咱們也去瞧瞧開春的衣裳?”
溫遲遲聽見宋慎的名字,眉心跳了跳,便點了點頭沒再拒絕。
誠如她所料,在溫遲遲進裏頭換衣裳的時候,有小二攔下了她,又在她耳邊低語了幾句。
末了,小二道:“溫娘子,你手上的木哨可以吹,聲音不大,幾近沒有,但聲線波動很大,吹了便可召喚信鴿來。消息若沒法子遞給宋大公子之時,便可吹哨子,由信鴿徑直帶到付府。”
“溫姨娘,你怎麽會進去那般久,還不曾出來?是不是衣裳出了什麽問題?”宋嵐在外頭問。
溫遲遲朝小二點了點頭,而後便風平浪靜地走了出去,笑道:“腰身收的太緊了些,若不是有它,我便能穿得下去了。”
說著,溫遲遲指了指小腹。
宋嵐遺憾地點了點頭,又隨著溫遲遲逛了會兒,這才離開。
傍晚用完飯,喝完藥之後,溫遲遲回憶著宋嵐交代她的話,提筆開始寫信。雖然盤雪再三告誡她情蠱之事,但她就是一個內斂的人,這等肉麻的話,即便是信紙傳遞,不用麵對麵對他說,她也覺得臉皮在被人摁在地上摩擦著。
筆提了又丟,丟了再提,如此反複,磕磕絆絆,終於湊齊了百來個字,命青鬆將信送了過去。
沒等兩天,宋也的回信便送到了溫遲遲的手上。
拆開一看,隻見上頭龍飛鳳舞寫著三個大字:【知道了。】
溫遲遲驀然心梗,當著青鬆的麵,氣鼓鼓地折起信紙,徑直丟進炭盆中,給燒了。
青鬆頭上鈴聲大作,霎時間後背起了一層冷汗,後來兩天他發現,溫姨娘不光沒給主子去信,連帶著對他沒什麽好臉色,連用飯也少了不少,青鬆更是每日晚上給南邊的寫信述職時候也有些汗顏與惶恐。
而宋也在揚州即便再忙,每晚都抽空瞧瞧青鬆給他去的信。
溫遲遲不寫,他也瞧破了她成日躲懶的心思,並不那樣惱怒,閑暇之時瞧瞧青鬆匯報的她飲食睡眠情況便足夠了,她再寫了,他也抽不出時間看。
那日她給他去的信倒令他意有些外,正因為不常見,他便多看了幾遍,以至於狼毫上的墨水滴了數滴到了文書上。
也沒什麽心思處理文書了,他有些心煩意亂,於是便揮筆寫了三個大字送給罪魁禍首,這便已耗盡了他微乎其微的耐心。
如今她又哪裏是朝青鬆擺臉色,分明是借青鬆朝自己表達不滿,宋也扯了扯嘴角,無奈地笑著,繼而揮筆洋洋灑灑地寫了幾句,連哄帶嚇地讓她多用些飯,多睡些覺。
寫來流暢,揮灑自如,奏疏公文寫得,家書自也不在話下,宋也寫著寫著,速度卻慢了下去,他盯著信末——
【夜雨忽至,江南已春,長想念。】
收筆時,倒是一氣嗬成,想也沒想便添了上去。
宋也凝眉看了很久,越看越覺得黏糊膩歪,便重新提筆將最後一句話劃掉了,而後便摔了筆,令長柏將信送了出去。
溫遲遲拿到信,一目十行地讀完了,見著底下一片墨跡便自動跳過了,也沒往深處想。
昏黃的燈火下,溫遲遲伏在書桌上,想了想,提筆鄭重地寫道:
【郎君賜覽:
自你離去,夜不能寐,食難下咽。妾當知君深中有謀,心憂天下,於君,兒女之情較天下黎民,不過三分之一。
男子丈夫以天下為先,有此夫婿,妾心甚慰。然君為天下,妾為郎君,離別數日,前路幾重尚不可知,而君所用所思,
妾知之甚少,自惶惶終日,憂心難安。
江南地傑,水靈人材。然山高水重,被寒衾涼。若佳人在側,妾自展顏,喜難自抑。惟君坦誠以告。
君紙長言淺,廢棄紙張,恐有石王爭豪窮奢之嫌。君骨清風,不必再寄。
餘言不盡,隻此寄知。
汝妾溫遲遲斂衽拜寄】
宋也拿到信之時不禁蹙眉哂笑,瞧瞧,這話說的,濃重的醋酸味撲麵而來,都懷疑起他身邊有了新歡了。話裏話外,一字一句,無處不在埋怨他話少,冷淡。
宋也道:
【日理萬機,無心紅袖。佳人遍地,然汝不常有。滿意與否?醋味太濃,多喝甜羹。】
忙得很,沒心情想著男女之事,揚州確實美人很多,但我隻有你一個。這樣說了,夠不夠?滿意不滿意?
盡管麵上盡是無奈之色,宋也嘴角卻不不由地彎了彎,便命人將這封沒有親啟署名的信遞給了長柏。
長柏拿著信件往外頭去,剛走不過幾步,宋也便又將他叫了回去。
宋也想了想,又在下頭加了十幾道揚州當地的菜名。
淮揚菜,他今晚吃的。味道,一般吧,不過他沒說。隻留下了這十幾道菜的名字,堪堪擠滿了大半的紙張。
溫遲遲拿到這信的時候,看著底下的菜名陷入了沉思,看了有一會兒,才反應過來這應當是他哪一日午膳或者晚膳的吃食。
她提筆,便開始寫回信,從起床到晚上入睡,事無巨細地統統寫進了信中,溫遲遲不覺得有什麽,這些她不寫,青鬆也會寫,頂多就是宋也費力看兩份大差不差的信而已。
但也並非全然沒有好處。她每一封信都會在信的末尾問問他吃食,睡眠如何,見了哪些人,做了那些事。
宋也盡力敷衍,隻會將無關緊要的事告訴她,旁的隻字不提,但信漸漸去的多了,宋也的戒備心便也就沒那麽重了,雖是寫日常之事,但話是從牙縫中蹦出來的,既然有縫隙,便必然不是全然的密不透風。
將宋也稀碎的話語拚起來,再加上用木哨暗中同宋大公子聯絡,事情的輪廓便也就出來了。
正月剛過,天氣沒暖和一陣,江淮等地倒春寒,下了一場桃花雪,此時小麥正處在拔苗之時,抗寒能力差,田裏倒了許多小麥苗,雖不嚴重,農戶就是依賴這幾畝田的糧食收成維持生計,朝廷便往下撥了賑災銀子,用以撫恤農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