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大夫都說他傷得極重,沒有把握能救治。
可她堅信季堯並非短命之人,於是下令封鎖消息,她親自守在床邊照顧。
他昏迷了三日,她就衣不解帶地照顧了他三天兩夜,直到他睜開眼。
而那一晚,他究竟為何會離開宴席,到底是不是見到了她院子裏的小廝?那小廝又和他說了什麽?
這些事情,季堯一直也沒有告訴她,每次問起,他都隻是淡笑著揭過。
傷好之後,他安排人在院子裏種下了許多梅樹,以此安慰她,不要害怕。
他會一直陪著她。
似乎許多事情,又在朝著既定的方向走去。
“融冰,今日……我不想吃果子了。”
正在翻找衣服的融冰一愣,回頭看向她。
“殿下,您說什麽?”
沉璧站起身,拿起了椅子上的玄色披風。
“喊宗桓進來,他不是說,無論本宮要他做什麽,他都得辦到嗎?”
第11章 赴宴
“春花秋月”是北境雲州的迎客府,每年的州府匯報,宴席都會定在這裏。
如同前幾年一樣,雲州的太守沈溫,今年依舊奉命承辦宴席。
宴席開場之前,沈溫正握著酒杯,長袖善舞地從各處州府太守處走了一圈。
園中熱鬧非凡,十一個州的太守都帶著家眷,男女老少齊聚園中飲酒賞花。
院中的桃花開得爛漫,沈溫在院中穿行,來人見到沈溫都要恭維幾句,讚揚一番沈溫能力非凡,宴席辦得極好。
沈溫光是笑著也不應,他心裏清楚得很,這宴席辦得好不好,可不是他們說了算的。
而是上麵那位。
一番遊走過後,沈溫放下酒杯,來到了一處樓閣的階梯前。
他剛過而立之年,身體正是健壯,提起衣擺,三兩步就上了台階。
剛要進入樓閣,突然眼前黑影閃過,一把劍將他攔了下來。
劍的主人是一個眉清目秀的少年,這少年瞧著二十出頭,一身玄衣,紮著高馬尾,眼神寒冽如冰,手裏的劍漆黑渾厚,花紋纏繞之中,正中隻一個“玉”字。
沈溫被他盯得後背發涼,抬手行禮道:“微臣請見大都督,還請大人通報一聲?”
少年持著劍沒動,也沒有收手的意思,一直盯著沈溫看。
沈溫有些無奈,雖然這少年看著年紀不大,但是能貼身跟在大都督身邊,肯定不是一般人,更不是他一介太守能得罪得起的。
他剛要再開口解釋,樓閣裏卻先一步傳出了聲音。
“是沈溫大人吧!快請進來!”
沈溫一喜,抬頭看見少年依舊沒有動作,他有些納悶,試探著喊了聲“大人”,還是沒見回應。
這時,屋裏傳來一個更加低沉的聲音——
“阿戰,讓他進來。”
得了主子命令,少年終於放下劍,轉身退到一旁的黑暗中,眨眼間就不見了身影。
沈溫擦了擦額頭的冷汗,連忙提著衣擺進去。
樓閣裏茶香嫋嫋,正中間擺著一張長桌,上麵堆滿了各地的折子文書,都是這幾日各州府太守呈上來的,幾乎把整張桌子鋪滿了。
沈溫光是看見這一桌子的文書,都覺得頭疼。
他走到長桌前,正準備朝著長桌後的人行禮,眼風裏一掃,發現長桌旁還坐了一個人。
這人手裏握著一把扇子,身上白袍一塵不染,青絲散在身後,看上去頗有幾分清風道骨。
沈溫一見到這人,立即笑了:“祁風大人也在啊!”
祁風淡笑著點了點頭,扇子一轉,示意沈溫先給上座的人行禮。
沈溫連忙整頓神色,朝上座的人恭敬地行了大禮。
“微臣沈溫,參見大都督。”
上座裏,季堯正握著折子在看,聽見聲音頭也沒抬,隻掃了來人一眼。
“坐吧。”
說完,季堯以拳抵唇,輕咳了幾聲,又繼續拿起筆批著折子。
沈溫道了聲謝,坐在祁風旁邊,看見季堯有些咳嗽,於是一臉關切地問道:“大都督是受了風寒?”
祁風一邊搖著扇子,一邊打趣道:“我們大都督這身體,就算是掉在冰水裏,打個滾再撈出來,也跟個沒事人似的,淋個雨還能受風寒嗎?”
季堯看了眼祁風,似乎是習慣了這人說話沒大沒小,也沒和他計較,隻淡聲道了句:“無礙。”
沈溫不敢再追問,心裏卻有些疑惑。
這幾日一直陰天,隻有昨日半夜下了場大雨,電閃雷鳴的,大都督這幾日一直留宿在“春花秋月”,怎會大半夜跑出去淋雨呢?
如今受了風寒,豈不是他照顧不周?偏偏還趕上這樣的時候……
“事情都辦好了?”
還沒想明白,季堯沉沉的聲音傳來,沈溫立即回過神:“是,微臣已經按照大都督的吩咐,在‘春花秋月’各處都安排了人,若真混進了不軌之徒,必叫他插翅難逃。”
季堯沒說話,擰眉思考了一會兒,忽然放下筆,喊了聲“阿戰”。
話音落下,剛才守在門口的少年走了進來,單膝跪在長桌前。
“安排些暗衛,埋伏在回府的路上,不要打草驚蛇。”
少年點頭行禮,利落地起身退下,從始至終,還是沒說一句話。
見沈溫一直好奇地盯著少年的身影,祁風解釋道:“那是大都督的貼身暗衛,平日裏不常出現,大人瞧著眼生也是正常。不過,別看人家年紀小,本事可大著呢。”
說完,祁風做了個手勢,低聲道:“可惜了,就是不會說話。”
沈溫心頭一震,礙著大都督在場,於是隻好點了點頭,沒敢繼續追問下去。
這時,窗外天際劃過一道閃電,“轟隆”一聲,雷聲綿延不絕。
長桌後,季堯放下手裏的折子,看向樓閣窗外陰沉的天,眉目間閃過一絲擔憂。
天上烏雲密布,一場預謀已久的雨水終於傾盆而下,雷雨聲接連不斷。
看樣子,會是一場大雨。
一個時辰後,春花秋月的後廳裏,十一州的太守家眷紛紛落座,男女賓客分堂而坐,一時間熙熙攘攘,人聲鼎沸。
此時已近黃昏,外麵下著大雨,園子裏待不了人,沈溫把人都安排進後廳,同時抓緊準備前廳的宴席。
沈溫在男賓客忙得腳不沾地,而另一邊的女眷,則由沈溫的夫人趙氏安排。
趙氏是個大嗓門,平日性子開朗,處理事情幹脆利落,和這些女眷們也都聊得來。
沒一會兒,幾位夫人聚在一起,拉著趙氏說起了閑話家常。
“我怎麽記著,前年的時候,大都督還帶著夫人一起來的,怎麽這兩年就一個人了?”
“哎呦,大都督夫人是什麽身份?一個東楚人!要是真來了北境的州府匯報,免不了要被人編排,不來是明智之舉。”
“夫人也是可憐人,生在東楚,嫁來北境,注定回不了家……”
“聽說這幾年大都督和夫人關係不好,都成婚三年了,也沒聽見肚子有個動靜。”
“不會吧,我見過一次大都督夫人,她長得可好看了……”
“這傻孩子,也是個剛成親沒幾年的……好看有什麽用?女子最重要的不是容貌,是自己有本事!這樣才不會被男人小看,才能活得有尊嚴,知道嗎?”
說這話的夫人是順武府的太守夫人,前幾年打仗的時候,這位夫人也是帶著兵上過戰場的,再加上北境民風開放,從不限製女子作為,在場的不少夫人都是曾經和自己夫君一起打過仗的。
趙氏一直沒說話,聽見這話的時候,才笑著開了口:“是啊,我們北境的女子,向來都是不輸給男子的,今日在座的夫人們更是巾幗不讓須眉啊!”
幾位夫人對視一眼,哈哈大笑起來,知道趙氏有意揭過,於是也不再談論這個話題了。
趙氏陪著喝了幾杯茶,中間找了個借口,總算跑了出來。
趙氏掐著時辰,準備讓這些夫人去正廳落座,卻不知道宴席安排得如何,沈溫也遲遲沒有派人過來說一聲。
她派人去問,等了半天也沒見人回來,於是決定親自過去看看。
“這個挨千刀的,做事磨磨唧唧的,都什麽時辰了還不著急……”
小丫鬟在一旁扶著她,隻道:“您慢些夫人,雨天路滑……”
趙氏氣呼呼的,步子也匆忙,路過一處轉彎時,正好和對麵的來人撞上了。
她剛要側身一躲,正好踩到了雨水裏,腳底一滑,險些摔倒了。
突然,一把油紙傘出現在視野中,傘下一隻纖細的手扶住了她,隨即,女子輕柔的聲音落在耳畔。
“夫人慢些。”
趙氏撫著胸口,暗道好險,剛準備道謝,一抬頭看清對麵的來人,頓時愣住了。
對麵的人打著一把油紙傘,身邊站了一個小丫鬟,後麵卻跟著二十多個黑衣士兵,陣仗頗大。
士兵中領頭的男人一身軍服,手裏握著佩刀,身材高大威猛,長得有些凶狠。
而油紙傘下,撐傘的卻是一位嬌小的女子。
這女子看著年紀不大,容貌清麗,穿著寶藍色的衫裙,披著月白色披風,頭上青絲挽成婦人髻,一雙杏眼如同秋水,舉止之間,溫和又優雅。
北境女子大都爽朗,身姿高挑,少有如此溫柔清麗、嬌小玲瓏的女子……
趙氏還沒反應過來,女子已經收回了手,身旁的丫鬟走上前,冷眼看著趙氏,持刀的男人也將女子護在身後。
“雨天路滑,夫人慢些行走。”
女子朝她淡淡笑著,說完,身邊的二人將她護在中間,黑衣士兵們緊隨其後,繞過了趙氏,一行人繼續前行。
可她堅信季堯並非短命之人,於是下令封鎖消息,她親自守在床邊照顧。
他昏迷了三日,她就衣不解帶地照顧了他三天兩夜,直到他睜開眼。
而那一晚,他究竟為何會離開宴席,到底是不是見到了她院子裏的小廝?那小廝又和他說了什麽?
這些事情,季堯一直也沒有告訴她,每次問起,他都隻是淡笑著揭過。
傷好之後,他安排人在院子裏種下了許多梅樹,以此安慰她,不要害怕。
他會一直陪著她。
似乎許多事情,又在朝著既定的方向走去。
“融冰,今日……我不想吃果子了。”
正在翻找衣服的融冰一愣,回頭看向她。
“殿下,您說什麽?”
沉璧站起身,拿起了椅子上的玄色披風。
“喊宗桓進來,他不是說,無論本宮要他做什麽,他都得辦到嗎?”
第11章 赴宴
“春花秋月”是北境雲州的迎客府,每年的州府匯報,宴席都會定在這裏。
如同前幾年一樣,雲州的太守沈溫,今年依舊奉命承辦宴席。
宴席開場之前,沈溫正握著酒杯,長袖善舞地從各處州府太守處走了一圈。
園中熱鬧非凡,十一個州的太守都帶著家眷,男女老少齊聚園中飲酒賞花。
院中的桃花開得爛漫,沈溫在院中穿行,來人見到沈溫都要恭維幾句,讚揚一番沈溫能力非凡,宴席辦得極好。
沈溫光是笑著也不應,他心裏清楚得很,這宴席辦得好不好,可不是他們說了算的。
而是上麵那位。
一番遊走過後,沈溫放下酒杯,來到了一處樓閣的階梯前。
他剛過而立之年,身體正是健壯,提起衣擺,三兩步就上了台階。
剛要進入樓閣,突然眼前黑影閃過,一把劍將他攔了下來。
劍的主人是一個眉清目秀的少年,這少年瞧著二十出頭,一身玄衣,紮著高馬尾,眼神寒冽如冰,手裏的劍漆黑渾厚,花紋纏繞之中,正中隻一個“玉”字。
沈溫被他盯得後背發涼,抬手行禮道:“微臣請見大都督,還請大人通報一聲?”
少年持著劍沒動,也沒有收手的意思,一直盯著沈溫看。
沈溫有些無奈,雖然這少年看著年紀不大,但是能貼身跟在大都督身邊,肯定不是一般人,更不是他一介太守能得罪得起的。
他剛要再開口解釋,樓閣裏卻先一步傳出了聲音。
“是沈溫大人吧!快請進來!”
沈溫一喜,抬頭看見少年依舊沒有動作,他有些納悶,試探著喊了聲“大人”,還是沒見回應。
這時,屋裏傳來一個更加低沉的聲音——
“阿戰,讓他進來。”
得了主子命令,少年終於放下劍,轉身退到一旁的黑暗中,眨眼間就不見了身影。
沈溫擦了擦額頭的冷汗,連忙提著衣擺進去。
樓閣裏茶香嫋嫋,正中間擺著一張長桌,上麵堆滿了各地的折子文書,都是這幾日各州府太守呈上來的,幾乎把整張桌子鋪滿了。
沈溫光是看見這一桌子的文書,都覺得頭疼。
他走到長桌前,正準備朝著長桌後的人行禮,眼風裏一掃,發現長桌旁還坐了一個人。
這人手裏握著一把扇子,身上白袍一塵不染,青絲散在身後,看上去頗有幾分清風道骨。
沈溫一見到這人,立即笑了:“祁風大人也在啊!”
祁風淡笑著點了點頭,扇子一轉,示意沈溫先給上座的人行禮。
沈溫連忙整頓神色,朝上座的人恭敬地行了大禮。
“微臣沈溫,參見大都督。”
上座裏,季堯正握著折子在看,聽見聲音頭也沒抬,隻掃了來人一眼。
“坐吧。”
說完,季堯以拳抵唇,輕咳了幾聲,又繼續拿起筆批著折子。
沈溫道了聲謝,坐在祁風旁邊,看見季堯有些咳嗽,於是一臉關切地問道:“大都督是受了風寒?”
祁風一邊搖著扇子,一邊打趣道:“我們大都督這身體,就算是掉在冰水裏,打個滾再撈出來,也跟個沒事人似的,淋個雨還能受風寒嗎?”
季堯看了眼祁風,似乎是習慣了這人說話沒大沒小,也沒和他計較,隻淡聲道了句:“無礙。”
沈溫不敢再追問,心裏卻有些疑惑。
這幾日一直陰天,隻有昨日半夜下了場大雨,電閃雷鳴的,大都督這幾日一直留宿在“春花秋月”,怎會大半夜跑出去淋雨呢?
如今受了風寒,豈不是他照顧不周?偏偏還趕上這樣的時候……
“事情都辦好了?”
還沒想明白,季堯沉沉的聲音傳來,沈溫立即回過神:“是,微臣已經按照大都督的吩咐,在‘春花秋月’各處都安排了人,若真混進了不軌之徒,必叫他插翅難逃。”
季堯沒說話,擰眉思考了一會兒,忽然放下筆,喊了聲“阿戰”。
話音落下,剛才守在門口的少年走了進來,單膝跪在長桌前。
“安排些暗衛,埋伏在回府的路上,不要打草驚蛇。”
少年點頭行禮,利落地起身退下,從始至終,還是沒說一句話。
見沈溫一直好奇地盯著少年的身影,祁風解釋道:“那是大都督的貼身暗衛,平日裏不常出現,大人瞧著眼生也是正常。不過,別看人家年紀小,本事可大著呢。”
說完,祁風做了個手勢,低聲道:“可惜了,就是不會說話。”
沈溫心頭一震,礙著大都督在場,於是隻好點了點頭,沒敢繼續追問下去。
這時,窗外天際劃過一道閃電,“轟隆”一聲,雷聲綿延不絕。
長桌後,季堯放下手裏的折子,看向樓閣窗外陰沉的天,眉目間閃過一絲擔憂。
天上烏雲密布,一場預謀已久的雨水終於傾盆而下,雷雨聲接連不斷。
看樣子,會是一場大雨。
一個時辰後,春花秋月的後廳裏,十一州的太守家眷紛紛落座,男女賓客分堂而坐,一時間熙熙攘攘,人聲鼎沸。
此時已近黃昏,外麵下著大雨,園子裏待不了人,沈溫把人都安排進後廳,同時抓緊準備前廳的宴席。
沈溫在男賓客忙得腳不沾地,而另一邊的女眷,則由沈溫的夫人趙氏安排。
趙氏是個大嗓門,平日性子開朗,處理事情幹脆利落,和這些女眷們也都聊得來。
沒一會兒,幾位夫人聚在一起,拉著趙氏說起了閑話家常。
“我怎麽記著,前年的時候,大都督還帶著夫人一起來的,怎麽這兩年就一個人了?”
“哎呦,大都督夫人是什麽身份?一個東楚人!要是真來了北境的州府匯報,免不了要被人編排,不來是明智之舉。”
“夫人也是可憐人,生在東楚,嫁來北境,注定回不了家……”
“聽說這幾年大都督和夫人關係不好,都成婚三年了,也沒聽見肚子有個動靜。”
“不會吧,我見過一次大都督夫人,她長得可好看了……”
“這傻孩子,也是個剛成親沒幾年的……好看有什麽用?女子最重要的不是容貌,是自己有本事!這樣才不會被男人小看,才能活得有尊嚴,知道嗎?”
說這話的夫人是順武府的太守夫人,前幾年打仗的時候,這位夫人也是帶著兵上過戰場的,再加上北境民風開放,從不限製女子作為,在場的不少夫人都是曾經和自己夫君一起打過仗的。
趙氏一直沒說話,聽見這話的時候,才笑著開了口:“是啊,我們北境的女子,向來都是不輸給男子的,今日在座的夫人們更是巾幗不讓須眉啊!”
幾位夫人對視一眼,哈哈大笑起來,知道趙氏有意揭過,於是也不再談論這個話題了。
趙氏陪著喝了幾杯茶,中間找了個借口,總算跑了出來。
趙氏掐著時辰,準備讓這些夫人去正廳落座,卻不知道宴席安排得如何,沈溫也遲遲沒有派人過來說一聲。
她派人去問,等了半天也沒見人回來,於是決定親自過去看看。
“這個挨千刀的,做事磨磨唧唧的,都什麽時辰了還不著急……”
小丫鬟在一旁扶著她,隻道:“您慢些夫人,雨天路滑……”
趙氏氣呼呼的,步子也匆忙,路過一處轉彎時,正好和對麵的來人撞上了。
她剛要側身一躲,正好踩到了雨水裏,腳底一滑,險些摔倒了。
突然,一把油紙傘出現在視野中,傘下一隻纖細的手扶住了她,隨即,女子輕柔的聲音落在耳畔。
“夫人慢些。”
趙氏撫著胸口,暗道好險,剛準備道謝,一抬頭看清對麵的來人,頓時愣住了。
對麵的人打著一把油紙傘,身邊站了一個小丫鬟,後麵卻跟著二十多個黑衣士兵,陣仗頗大。
士兵中領頭的男人一身軍服,手裏握著佩刀,身材高大威猛,長得有些凶狠。
而油紙傘下,撐傘的卻是一位嬌小的女子。
這女子看著年紀不大,容貌清麗,穿著寶藍色的衫裙,披著月白色披風,頭上青絲挽成婦人髻,一雙杏眼如同秋水,舉止之間,溫和又優雅。
北境女子大都爽朗,身姿高挑,少有如此溫柔清麗、嬌小玲瓏的女子……
趙氏還沒反應過來,女子已經收回了手,身旁的丫鬟走上前,冷眼看著趙氏,持刀的男人也將女子護在身後。
“雨天路滑,夫人慢些行走。”
女子朝她淡淡笑著,說完,身邊的二人將她護在中間,黑衣士兵們緊隨其後,繞過了趙氏,一行人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