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多餘的冊子放在佛堂的香案上,將韶聲的遞給她:“你也到了婚嫁的年紀,你祖母辦這次雅集,有部分原因是為了給你相看郎君。先拿著這本冊子看看,到時候好認得人。”
薄薄的冊子隻有幾頁,列著幾位男子的名姓,生辰,以及家世。
韶聲瀏覽一遍,裏麵都是家世不顯的讀書人。幾位官身之人,年紀都偏大,嫁過去大概是要做續弦,至於旁的一兩位年輕郎君,無論是否身有功名,都出身清寒,尚在苦讀。
韶聲不太滿意。隨手拿起香案上的另一本冊子。
裏麵也是男子的介紹。
隻是這裏的郎君,都以畫像記錄,其餘內容用小字寫在畫像旁邊。
這本冊子也隻有幾頁。韶聲翻過去,裏麵有四五位郎君的畫像,俱是年輕英俊。至於家世,不是京城大員家中的嫡出公子,就是以進士之身為官的清貴人家。
顧氏沒準備讓她看見這本冊子。
此時見她翻開了,連忙奪過去。
“這是韶言的,你看前一本就好。”
“你與她不同,嫁一個安穩的夫君就好了。”
顧氏向韶聲解釋。
有什麽不同?柳韶言是二叔的嫡出女兒,她柳韶聲難道不也是父親的嫡出女兒嗎?給她的冊子裏,甚至還有父親的同僚,年齡同父親一般大!
可顧氏接下來的囑咐,更加讓韶聲傷心:“雅集上赴宴的男子,是給韶言相看的,她剛退了親,之後要更費心籌劃。至於你要相看的人,我已托你父親,當天邀幾位在書房論道。既然沒有得體的裝扮,你可不必在宴上露麵——等人來了,我自會叫你去你書房拜見你父親。”
韶聲想發脾氣,但她從來不敢忤逆母親。
隻好一句話不說。
“到時候機靈一些,記得叫人。不要像現在這樣,木頭人似的。你的未來夫婿或許就在其中,留下個好印象。”顧氏見女兒無言,拉著她的手,又多囑咐了幾句,
“好好相看,娘希望你以後能過得穩當平順。”
韶聲低著頭,母親的手上,掛著翡翠的鐲子,翡翠的戒指,也掛著有深有淺的褶皺。
母親的臉傅了粉,她一動,臉上也有了皺,粉在臉上待不住,稍稍落下些許。
韶聲說不出什麽話了。
“好。”她反握住母親瘦削的手。
“時候不早,你在佛堂跪得夠久了,不用抄了,快回去吧。”
“紫瑛,夜裏涼,出門要見風,去給二小姐拿件髦衣來。”顧氏吩咐。
韶聲回到自己的院子,躺在床上,輾轉反側。
她睡不著。
她知道自己永遠都不敢同母親講,說她沒弄丟首飾,隻是將它們當了,去做一件膽大包天的壞事,窩藏一個本該死去的欽犯。
當時查抄齊府的欽差,已經判定了這樁案子,齊府眾人,除了齊之行,皆死於大火之中,沒人會揭發她做的事情。韶聲在心裏想好了借口為自己開脫。
隻是明月高懸於夜空,旁邊散著幾顆稀稀落落的星星,把她心底藏著的秘密,映照得清清楚楚。
韶聲心裏生出許多愧疚。
她翻身下床,悄悄地避過了旁邊值夜的紫瑛,在黑暗裏摸索著火折子,她想點起燈,為母親把經書抄完。
”小姐?“紫瑛覺淺,被她窸窸窣窣的動作驚醒了,迷迷糊糊地睜眼,”小姐在找什麽?“
”沒什麽。“
韶聲又躺了回去。
她不想讓任何人發現她的秘密。
見過齊朔的人,隻有紫瑛與車夫張大。齊家興盛時,他們卻沒見過他,不認得他是誰。
且她與齊朔談話時,大多會避開人,以免被發現。
第二日清晨,韶聲早早便起了。眼下掛著兩團濃濃的烏青。
她一夜未眠。
天光乍亮之時,她已經坐在桌案前,繼續抄起了昨日沒抄完的經書。
一直抄到辰時正,她才放下筆,起身去母親院子請安。
早膳也未來得及用。
可惜經書並未抄完,她沒辦法此時將其獻給母親。
柳大夫人顧氏的院子裏,此時正來了一位稀客。
是韶聲的熟人,梅三小姐梅允慈。
梅允慈正坐在客座上,哄著顧氏開心:“我與柳二小姐素來交好,可惜總無緣見著柳夫人,今日特來拜見。我也不知怎的,一見到夫人,總有種想要親近的感覺。”
顧氏之前對她印象不佳,本打算虛與委蛇一番,不駁了客人的麵子。隻是沒想到,梅允慈的奉承,竟然讓她十分受用:“梅姑娘可真是折煞我這老婆子了。“
梅允慈:”允慈說的,可句句是實話,夫人這樣與我生分,我可要不高興了。”
顧氏:“你這樣乖巧伶俐,實在是令人羨慕。韶聲若是能有你的十中之一,那就好了。”
“柳二小姐來了!夫人,我想與她說些友人間的悄悄話。不知夫人允不允?”梅允慈看著韶聲掀了簾子,進門,話題一轉。
她來柳大夫人這裏,就是為了蹲守韶聲。她收到消息,說柳老夫人要辦一場雅集,目的是為了給柳韶言相看新郎君。她祖父梅次輔最近與柳家走得近,早已與柳老大人商量好,梅府會派幾位適齡的郎君出席。梅允慈當然不樂意,這柳韶言前腳拋棄了齊朔,現下又要來染指她的幾位兄長。
於是,梅允慈便以探病為由,一大早便專門來到柳府,打探柳韶言的口風。
隻是柳韶言一副大病未愈的樣子,與她沒說幾句,便支著頭,虛弱地要栽倒,連稱是自己掃興,要向她賠罪。梅允慈哪還敢厚臉皮賴著!隻是柳韶言來這麽一出,讓她碰了軟釘子,心裏憋著氣,便想著找她的跟班柳二發泄一通。
梅允慈雖驕縱,畢竟是大家的女兒,該守的禮節不會疏忽,知道要先去拜見柳二的母親。
隻是當她來時,柳大夫人說柳二已在過來路上了,讓她在自己這裏稍候。梅允慈這才坐下,嘴甜地撿些好聽的話說,免得與顧氏二人對坐尷尬。
“當然,難得她能與你感情好。”顧氏笑著應下。
又招呼韶聲來見禮:“韶聲,梅姑娘來了。”
“柳二,你可算來了!”梅允慈本來還想責怪她,為什麽磨磨蹭蹭,現在才來,看在顧氏的麵子上,沒說出口。
韶聲走近行禮:“母親,梅三小姐。”
顧氏對她這恭敬的態度,卻不是太滿意:“你的友人來了,何必那麽生分。你快帶著梅姑娘在府中轉轉,再叫她對著我這個婆子坐著,可真是無聊極了。”
“愣著做什麽,走吧。”梅允慈離席,興衝衝地牽起韶聲的手,“帶我去你的院子裏看看!”
第6章
顧氏怕招待不周,派了一個婆子並兩個婢女跟著韶聲,一同帶著梅允慈回去。
直到她們進了屋內,顧氏的人才離去。
梅允慈見人走了,也不再裝作一副端莊閨秀的樣子。反正這時柳家長輩也不會知道,她想對柳二怎樣,就怎樣。
她毫不客氣地坐下,不懷好意地瞟了一眼旁邊還愣著的韶聲:“聽柳韶言說,你要去給老頭子做續弦?”
起先去探柳韶言口風之時,她雖沒與梅允慈說幾句,但關於柳家雅集上,要給韶聲相看柳家大爺的幾位同僚之事,卻是在梅允慈剛來之時,主動透露的。
柳韶言說話總是故弄玄虛,但為了把這件事告訴梅允慈,她說了好幾遍。
她甚至突然回過味來,似乎是當自己表現出聽懂之後,柳韶言就立刻暈過去了。
嗬,也就是柳二這慫包,能忍下她這位堂妹。
不過,她才不管柳二怎麽想,最好能挑撥成功,讓這兩姐妹鬥成烏眼雞,都嫁不出去才好。
如此才能勉強報應柳家拋棄齊朔的無恥行為。
她火上澆油地又道:“我剛才去探她的病,她說,等她病好了,你就跟要她在一天相看郎君,但你家裏給你選的,都是你父親的同僚。為了讓你不傷心,不讓她的年輕才俊礙你的眼,還專門將柳大爺的書房辟給你。是也不是?”
“是……”韶聲抓緊了自己的袖口,盯著地麵。
便是在自己家中,她也不敢反抗梅允慈。
況且,梅允慈也沒說錯。
父母中意的男子,雖有年輕人,但都出身寒微,不過白身上有些功名,顯然不是這次雅集要宴請的客人。
這次相看,就是看那些年長的官老爺。
見韶聲逆來順受的樣子,梅允慈不甘願,提高了聲音:“你就忍了?也不與你父母爭取?這是你的終身大事!你與柳韶言身份有何差別?連她剩的你都不配嗎?憑什麽你要給人續弦?”
“都是糟老頭子,你嫁過去幹什麽?青春年少還未嚐過男人滋味,便要讓老頭子糟蹋了?你怎麽守得下去?”她越說越不成體統。身為閨閣女子談論房中之事,竟然毫不避諱,實在是大膽狂悖。
“不過像你這樣的,就算嫁了年輕郎君,也未必能討人歡心。或許也是一樣守著呢?”
“我就勸到這裏,你愛聽不聽。”
韶聲還是沉默。
梅允慈看不得她這樣窩囊,起身便要走。
這時,韶聲突然開了口,慢吞吞地問:“梅、梅三小姐,那如何討年輕郎君歡心呢?”
“京城裏到處賣的有話本子,沒哪個姑娘不看,怎麽就你不知道?真是愚蠢至極。”梅允慈腳步不停,隻丟下一句話,便頭也不回地離開了院子。
梅允慈前腳剛走,顧氏後腳便遣人叫韶聲去問話:“梅姑娘就這樣走了?你不留她也就罷了,送客都不會嗎?怎麽一點也不知禮數?”
她也不指望韶聲答話,直接命身旁的婢女遞給女兒一個錦盒:“我為你準備了一份禮物,你拿上去送去梅府,就當給梅姑娘賠個罪,讓她原諒我們招待不周。”
“是。”韶聲喏喏應。
“快去!”顧氏催促。
韶聲將禮物送去了梅府。
但她並不想回去。
她對梅允慈的話,並非無動於衷。
甚至感到十分難受。
她梅允慈又能比自己好到哪裏去?
“紫瑛,你知道哪裏能買話本嗎?”韶聲坐在馬車裏,鬼使神差地問。
“知道的,旁邊就有一家書局,會印製一些專門給女子看的話本子。小姐要什麽樣的?”她掀開馬車的簾子,為韶聲指出那書局的位置。
薄薄的冊子隻有幾頁,列著幾位男子的名姓,生辰,以及家世。
韶聲瀏覽一遍,裏麵都是家世不顯的讀書人。幾位官身之人,年紀都偏大,嫁過去大概是要做續弦,至於旁的一兩位年輕郎君,無論是否身有功名,都出身清寒,尚在苦讀。
韶聲不太滿意。隨手拿起香案上的另一本冊子。
裏麵也是男子的介紹。
隻是這裏的郎君,都以畫像記錄,其餘內容用小字寫在畫像旁邊。
這本冊子也隻有幾頁。韶聲翻過去,裏麵有四五位郎君的畫像,俱是年輕英俊。至於家世,不是京城大員家中的嫡出公子,就是以進士之身為官的清貴人家。
顧氏沒準備讓她看見這本冊子。
此時見她翻開了,連忙奪過去。
“這是韶言的,你看前一本就好。”
“你與她不同,嫁一個安穩的夫君就好了。”
顧氏向韶聲解釋。
有什麽不同?柳韶言是二叔的嫡出女兒,她柳韶聲難道不也是父親的嫡出女兒嗎?給她的冊子裏,甚至還有父親的同僚,年齡同父親一般大!
可顧氏接下來的囑咐,更加讓韶聲傷心:“雅集上赴宴的男子,是給韶言相看的,她剛退了親,之後要更費心籌劃。至於你要相看的人,我已托你父親,當天邀幾位在書房論道。既然沒有得體的裝扮,你可不必在宴上露麵——等人來了,我自會叫你去你書房拜見你父親。”
韶聲想發脾氣,但她從來不敢忤逆母親。
隻好一句話不說。
“到時候機靈一些,記得叫人。不要像現在這樣,木頭人似的。你的未來夫婿或許就在其中,留下個好印象。”顧氏見女兒無言,拉著她的手,又多囑咐了幾句,
“好好相看,娘希望你以後能過得穩當平順。”
韶聲低著頭,母親的手上,掛著翡翠的鐲子,翡翠的戒指,也掛著有深有淺的褶皺。
母親的臉傅了粉,她一動,臉上也有了皺,粉在臉上待不住,稍稍落下些許。
韶聲說不出什麽話了。
“好。”她反握住母親瘦削的手。
“時候不早,你在佛堂跪得夠久了,不用抄了,快回去吧。”
“紫瑛,夜裏涼,出門要見風,去給二小姐拿件髦衣來。”顧氏吩咐。
韶聲回到自己的院子,躺在床上,輾轉反側。
她睡不著。
她知道自己永遠都不敢同母親講,說她沒弄丟首飾,隻是將它們當了,去做一件膽大包天的壞事,窩藏一個本該死去的欽犯。
當時查抄齊府的欽差,已經判定了這樁案子,齊府眾人,除了齊之行,皆死於大火之中,沒人會揭發她做的事情。韶聲在心裏想好了借口為自己開脫。
隻是明月高懸於夜空,旁邊散著幾顆稀稀落落的星星,把她心底藏著的秘密,映照得清清楚楚。
韶聲心裏生出許多愧疚。
她翻身下床,悄悄地避過了旁邊值夜的紫瑛,在黑暗裏摸索著火折子,她想點起燈,為母親把經書抄完。
”小姐?“紫瑛覺淺,被她窸窸窣窣的動作驚醒了,迷迷糊糊地睜眼,”小姐在找什麽?“
”沒什麽。“
韶聲又躺了回去。
她不想讓任何人發現她的秘密。
見過齊朔的人,隻有紫瑛與車夫張大。齊家興盛時,他們卻沒見過他,不認得他是誰。
且她與齊朔談話時,大多會避開人,以免被發現。
第二日清晨,韶聲早早便起了。眼下掛著兩團濃濃的烏青。
她一夜未眠。
天光乍亮之時,她已經坐在桌案前,繼續抄起了昨日沒抄完的經書。
一直抄到辰時正,她才放下筆,起身去母親院子請安。
早膳也未來得及用。
可惜經書並未抄完,她沒辦法此時將其獻給母親。
柳大夫人顧氏的院子裏,此時正來了一位稀客。
是韶聲的熟人,梅三小姐梅允慈。
梅允慈正坐在客座上,哄著顧氏開心:“我與柳二小姐素來交好,可惜總無緣見著柳夫人,今日特來拜見。我也不知怎的,一見到夫人,總有種想要親近的感覺。”
顧氏之前對她印象不佳,本打算虛與委蛇一番,不駁了客人的麵子。隻是沒想到,梅允慈的奉承,竟然讓她十分受用:“梅姑娘可真是折煞我這老婆子了。“
梅允慈:”允慈說的,可句句是實話,夫人這樣與我生分,我可要不高興了。”
顧氏:“你這樣乖巧伶俐,實在是令人羨慕。韶聲若是能有你的十中之一,那就好了。”
“柳二小姐來了!夫人,我想與她說些友人間的悄悄話。不知夫人允不允?”梅允慈看著韶聲掀了簾子,進門,話題一轉。
她來柳大夫人這裏,就是為了蹲守韶聲。她收到消息,說柳老夫人要辦一場雅集,目的是為了給柳韶言相看新郎君。她祖父梅次輔最近與柳家走得近,早已與柳老大人商量好,梅府會派幾位適齡的郎君出席。梅允慈當然不樂意,這柳韶言前腳拋棄了齊朔,現下又要來染指她的幾位兄長。
於是,梅允慈便以探病為由,一大早便專門來到柳府,打探柳韶言的口風。
隻是柳韶言一副大病未愈的樣子,與她沒說幾句,便支著頭,虛弱地要栽倒,連稱是自己掃興,要向她賠罪。梅允慈哪還敢厚臉皮賴著!隻是柳韶言來這麽一出,讓她碰了軟釘子,心裏憋著氣,便想著找她的跟班柳二發泄一通。
梅允慈雖驕縱,畢竟是大家的女兒,該守的禮節不會疏忽,知道要先去拜見柳二的母親。
隻是當她來時,柳大夫人說柳二已在過來路上了,讓她在自己這裏稍候。梅允慈這才坐下,嘴甜地撿些好聽的話說,免得與顧氏二人對坐尷尬。
“當然,難得她能與你感情好。”顧氏笑著應下。
又招呼韶聲來見禮:“韶聲,梅姑娘來了。”
“柳二,你可算來了!”梅允慈本來還想責怪她,為什麽磨磨蹭蹭,現在才來,看在顧氏的麵子上,沒說出口。
韶聲走近行禮:“母親,梅三小姐。”
顧氏對她這恭敬的態度,卻不是太滿意:“你的友人來了,何必那麽生分。你快帶著梅姑娘在府中轉轉,再叫她對著我這個婆子坐著,可真是無聊極了。”
“愣著做什麽,走吧。”梅允慈離席,興衝衝地牽起韶聲的手,“帶我去你的院子裏看看!”
第6章
顧氏怕招待不周,派了一個婆子並兩個婢女跟著韶聲,一同帶著梅允慈回去。
直到她們進了屋內,顧氏的人才離去。
梅允慈見人走了,也不再裝作一副端莊閨秀的樣子。反正這時柳家長輩也不會知道,她想對柳二怎樣,就怎樣。
她毫不客氣地坐下,不懷好意地瞟了一眼旁邊還愣著的韶聲:“聽柳韶言說,你要去給老頭子做續弦?”
起先去探柳韶言口風之時,她雖沒與梅允慈說幾句,但關於柳家雅集上,要給韶聲相看柳家大爺的幾位同僚之事,卻是在梅允慈剛來之時,主動透露的。
柳韶言說話總是故弄玄虛,但為了把這件事告訴梅允慈,她說了好幾遍。
她甚至突然回過味來,似乎是當自己表現出聽懂之後,柳韶言就立刻暈過去了。
嗬,也就是柳二這慫包,能忍下她這位堂妹。
不過,她才不管柳二怎麽想,最好能挑撥成功,讓這兩姐妹鬥成烏眼雞,都嫁不出去才好。
如此才能勉強報應柳家拋棄齊朔的無恥行為。
她火上澆油地又道:“我剛才去探她的病,她說,等她病好了,你就跟要她在一天相看郎君,但你家裏給你選的,都是你父親的同僚。為了讓你不傷心,不讓她的年輕才俊礙你的眼,還專門將柳大爺的書房辟給你。是也不是?”
“是……”韶聲抓緊了自己的袖口,盯著地麵。
便是在自己家中,她也不敢反抗梅允慈。
況且,梅允慈也沒說錯。
父母中意的男子,雖有年輕人,但都出身寒微,不過白身上有些功名,顯然不是這次雅集要宴請的客人。
這次相看,就是看那些年長的官老爺。
見韶聲逆來順受的樣子,梅允慈不甘願,提高了聲音:“你就忍了?也不與你父母爭取?這是你的終身大事!你與柳韶言身份有何差別?連她剩的你都不配嗎?憑什麽你要給人續弦?”
“都是糟老頭子,你嫁過去幹什麽?青春年少還未嚐過男人滋味,便要讓老頭子糟蹋了?你怎麽守得下去?”她越說越不成體統。身為閨閣女子談論房中之事,竟然毫不避諱,實在是大膽狂悖。
“不過像你這樣的,就算嫁了年輕郎君,也未必能討人歡心。或許也是一樣守著呢?”
“我就勸到這裏,你愛聽不聽。”
韶聲還是沉默。
梅允慈看不得她這樣窩囊,起身便要走。
這時,韶聲突然開了口,慢吞吞地問:“梅、梅三小姐,那如何討年輕郎君歡心呢?”
“京城裏到處賣的有話本子,沒哪個姑娘不看,怎麽就你不知道?真是愚蠢至極。”梅允慈腳步不停,隻丟下一句話,便頭也不回地離開了院子。
梅允慈前腳剛走,顧氏後腳便遣人叫韶聲去問話:“梅姑娘就這樣走了?你不留她也就罷了,送客都不會嗎?怎麽一點也不知禮數?”
她也不指望韶聲答話,直接命身旁的婢女遞給女兒一個錦盒:“我為你準備了一份禮物,你拿上去送去梅府,就當給梅姑娘賠個罪,讓她原諒我們招待不周。”
“是。”韶聲喏喏應。
“快去!”顧氏催促。
韶聲將禮物送去了梅府。
但她並不想回去。
她對梅允慈的話,並非無動於衷。
甚至感到十分難受。
她梅允慈又能比自己好到哪裏去?
“紫瑛,你知道哪裏能買話本嗎?”韶聲坐在馬車裏,鬼使神差地問。
“知道的,旁邊就有一家書局,會印製一些專門給女子看的話本子。小姐要什麽樣的?”她掀開馬車的簾子,為韶聲指出那書局的位置。